一个山一个念 发表于 2015-7-8 10:04:28

由一首月光光引发的见闻与思考

今晚去逗朋友家的宝宝,念起了我妈曾念过的月光光,才念了“月光光,照禾黄,拗莲卡,娶新娘”,宝宝的阿嫲(奶奶)竟然用东江水源音自然地接了下去,“娶只新娘矮dut dut,朝朝焖饭香饽饽,娶只新娘高筒筒,朝朝焖饭臭火燶(nung1,烧焦)”。朋友有点惊讶,因为此前从没听妈妈念过,而我也有点惊讶,因为没想到东江水源音也有月光光,和我妈念的内容基本一样,只是音调成了水源音而已。应我要求,这位阿嫲还分别用主流客家话和水源音念了几遍,一下念“月光光照禾tang2(晒谷的平地)”,一下念“月光光照四方”……挺有意思,水源音和主流客家只是音调不同,音节是一样的,两者一升一降合在一起很好听。朋友此前从未听过妈妈念,要不是我念起来,就永远不会勾起这老妇久远的记忆了吧?
而我以前也以为月光光只流传于广府,后来了解后又以为只流行于梅州台湾,直到我在家里播放梅州的月光光,才听到月光光三个字,我妈便自然地接下去了,阿公也自然地念了起来。然后放月光光好种姜的时候,他们也自然地接着念了起来。此前只在童年听他们念过第一句,如果不是播放梅州童谣,我也永远不知道我们惠州地区也曾经流行过一模一样的童谣。
挺讽刺的,小学的时候师生都是客家人,因为音乐课本有广府童谣月光光,老师就教我们唱广府月光光,唱了一学期,每次在教室里唱我就会望着窗外,想起阿公偶尔也念月光光,那时我以为客家的月光光来源于广府。这个想法一直维持到两年前,两年前一百度月光光出来的多半是广府童谣,我还觉得很好听,特意下载来听。以为客家人是山寨版的。
直到思考过后,我才发现这一切可能是相反的!我认为广府、海陆丰等地的月光光有可能是客家人传诵过去的,客家话里,“月光”是“月亮”的意思,“光”是“明亮”的意思,“月光光”就是“月亮很明亮”的意思,很符合客家话表达习惯。而广府话和闽南语不太了解,不下结论。只是感觉“月光光”有可能最先来源于客家话,或者和周围语言同源共生,总之绝不是别处流入的啦。而现在大家都以为最先来源于广府,洗脑也是挺可怕的。
月光光真的流传在几乎所有客家地区,广西湖南陕西等、台湾香港、海外,都有在音像资料中看过听过月光光,童谣唱词惊人一致,只是口音有微妙差异,又有少数词语句子根据当地习惯有些差异,更显地域特色。好神奇。

郭榮罡 发表于 2015-7-8 12:04:40

a1 阿ma33 麻                     ,祖母
a1 阿ma34 麻                        ,祖母
e4 矮tung33 豚tung33 豚         ,矮又結實
chue34 臭fo4 火la5 灼            ,燒焦
vo33 稻tang2 廳/chong33 場
hap5 禾

skc 发表于 2015-7-9 10:56:09

到了邻近白话的客家地区,vo21 tang21 变了地塘。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由一首月光光引发的见闻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