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754|回复: 0

大山深处“隐藏”的客家故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3-3 14:19: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探访马峦山深处300年古村 红花岭 本报记者 林琳 通讯员 丘永达 文/图
古村风光与沧桑并存。
村子外围碧水环绕。
老屋还有少数的留守者。
山脚下已是深圳人野外休闲之地。
网络来源:http://www.sz-qb.com/html/2014-03/01/content_2688.htm
在海拔450米高的马峦山深处,在层峦叠嶂、郁郁葱葱之间,隐藏着一个近300年的古村落红花岭村。20年前,最后一批原住居民搬下山,如今古村里的大部分房屋已没有人居住。但这些白墙黑瓦的老屋和当年开基创业的客家先民的故事并没就此消失。如今,马峦山已被深圳市政府规划为马峦山郊野公园,并早已成为捷足先登的驴友们的旅游乐园。但对于大多数深圳市民来说,这些古村仍显得既陌生又神秘。
古村没落 习俗依旧
红花岭村名字的由来早已无从知晓,村里人早在20年前就全部搬到山下的坪山新区坪山办事处居住,现在只有小部分旧屋住着外来人员。准确地说,红花岭村由三处小村落组成,其中一个是罗氏家族组成的罗屋村,另两个村里的人都姓曾。曾屋村有一座两层的青石垒成的房屋,看上去年代并不久远。记者走进去,发现房屋里空空的,只在房间看到挂在墙上的镜子。从镜上的字可以看出,是新屋落成时朋友们道贺时送的礼物,落款时间是1981年1月。记者一行趟过草丛来到曾氏祠堂,外墙上写着“危房禁止入内”。除了一个完整的大门,祠堂大部分已坍塌,墙上的“毛主席语录”的落款是1957年2月。
再往里走,是罗姓人居住的只有五六户人家的小村。祠堂还在,祖祖辈辈生活在坪山坪环的潘师傅告诉记者,客家人进祠堂有规矩,一是要脱帽,以示尊敬;二要右手五指分开,插到头发上贴着头皮从前往后捋过去,这是为了避邪。记者有些茫然,但潘师傅却很认真,每进一户旧屋,虽然早已无人居住,但他也要求大家不要踩到门槛,要一步跨进去。
艰辛岁月 记忆山中
在坪葵公路旁马峦大厦的3楼,出生于红花岭古村的罗宾礼接受了记者的采访。罗宾礼今年已经70岁,他说,他在马峦山上度过了青少年时期,对马峦山的感情是现在年青一代无法理解的。如今,他只要有机会,还会到山上走走看看。“宗祠还在山上,每遇结婚生子等大事,很多从前生活在红花岭村的居民还要到宗祠里烧香、贴对联。”罗宾礼说。
罗宾礼告诉记者,从前生活在红花岭古村的村民绝大多数都姓罗。他还拿出一本族谱给记者看,族谱记载,罗氏是300年前到马峦山顶定居的,曾姓和陈姓村民的先祖来此的时间也差不多。300年来,罗氏、陈氏和曾氏村民祖祖辈辈在此种田、种果树,养鸡鸭,采摘草药,逐渐繁衍生息。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红花岭曾有300多户近千人居住。
“那时的日子是非常艰辛的,我们的祖先最初是在山上烧炭为业,后来才逐渐富裕起来,1976年才用上电。”回顾起过去的岁月,罗宾礼感慨万千。
老村新规 重现活力
真正的变化是到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改革开放给山下人们的生活带来的变化,刺激了马峦山里的村民。虽然在上世纪80年代初村里花费600万元修建了通往每个自然村的水泥路,但致富的渴望和让孩子们好好读书的想法,促使村民开始向山下搬迁。到上世纪90年代初,基本上就没有村民再在山上居住了。
如今,原红花岭村的村民都散落在坪山各处,他们已没有实际划分上的村落,但他们有自己的新居和工作,享受着现代化的生活。经过一番周折,如今马峦山已被深圳市政府规划为马峦山郊野公园,将要进行科学的规划开发。陪同记者探访红花岭村的张文浩说,他的外婆家就在曾屋村,当年他还和舅舅一起上山打过山羊。“可惜,那时候不知道保护,现在这种动物已多少年不见了。”张文浩说。
在坪山办事处通往马峦山的山口处有一个岗亭,想登山者必须在这里登记,并留下打火机。张文浩说,马峦山岭口往山下的治安防护由坪环村负责,山上归马峦山村负责。在坪山采访中,记者感受到,坪山人无论是否在马峦山上生活过,都以拥有马峦山而自豪,他们越来越懂得珍惜保护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4-26 01:38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