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070|回复: 3

寻找久违的年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23 11:30: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jiaqi2004 于 2013-1-23 11:34 编辑

寻找久违的年味(4110字)
  作者:阿杜
(1)
现在过年没什么意思,除了吃喝,都不知道干嘛。听着身边的朋友这样说时,我心里不禁一惊,确实如此,年年过年,似乎都一个样,除了吃喝,再无其他乐事。
每到春节,小区里就特别安静。外地人都回老家过年了,平日里热闹的街道突然就冷清起来,只有商场、超市里的高音喇叭依旧不休不止地播放着喜庆的节日歌曲。
想想有老家的人真挺好的,平日里在城市打拼,一到过年了,他们就可以背上行囊回老家去。而我在这里土生土长,没有过思乡的忧愁,也不曾体会过“每逢佳节倍思亲”的苦涩。春节于我实在没有多少意义。无非是走走亲戚,和老同学聚聚。年年如此,把年味都过淡了。我想要一次与众不同的春节记忆。
当一个家在外地的好朋友邀请我春节去他们家过年时,我毫不犹豫就答应了下来。爸妈去哥哥家过年,我不想去,都在一个城里,成天都见面的,也不在乎春节这几天了。我把自己的想法向家人说了,他们都同意,同意我去寻找久违的年味。
啰嗦的老妈还向我交待了很多事,要我尊重当地人的风俗习惯,别人家的规距,告诉我只有融入了才能体会到那种源自心底的快乐。我的哲学老妈,一开口准是大道理。不过,我还是欣然接受。
                              (2)
朋友家在连城罗坊,一个客家小乡镇。客山客水客家情,客家人的热情是城里人永远也比不上的。到了朋友家,住了几天后,这种体会就更深了。
朋友开自己的车,四个小时的车程就到了罗坊。罗坊在一个狭长的山谷里,两边是连绵起伏的群山,山林茂密,一条笔直的公路在山谷中央穿行。公路两侧,阡陌纵横,大片的油菜花正开得热闹,远远望去,金黄的油菜花像铺陈开来一般绚烂。蜜蜂?还有蜜蜂在花间飞舞。一条明如玉带的河流与公路并行,河床里裸露着大大小小形状各异的卵石。那河水真清呀,缓缓流淌,树荫下的河面更像是一块块碧玉。
绿色的群山,大片的油菜花,清澈的河流,笔直的公路,远处掩映在树林中的村落……罗坊,给我的第一印象就像一块硕大无比的美丽挂毯。
我把自己的比喻说给朋友听时,她乐了,说,真喜欢?那以后我常邀你回来。
你早就应该邀请我来的,说这里是世外桃源也不为过,我想陶渊明的悠然见南山也不过如此吧。我说。并非恭维话,我去过许多风景区,哪有多少这样纯天然不加粉饰的美景?
说话间,车子已经停在朋友家的门前了。是一座幽深的大宅院,三进三出,九厅十八井,典型的客家围屋。黛瓦白墙,木制门窗。拐角处,斑驳的墙面裸露,呈现出内里赤黄的土,诉说着倥偬的流年岁月。房前一块偌大的空地,铺着水泥板,是夏天晒稻谷的场所,六棵脸盆粗的香花树八字排开,像卫士一样守在老屋的门前。阵阵浓烈的花香飘荡在鼻间。
我注意到,周边清一色是这样的老宅院,或大或小,整体布局都差不多,门前香花树,房后更是有一片茂密的松树林,權木、荆棘丛生,房屋周边的菜地里,香葱、大蒜、各类青菜正长得茂盛。冷冷的寒风吹来,不远处的油菜地里仿佛卷起了金色的波浪,而眼前的香花树,枝桠摇曳,暗香浮动。
朋友的父母已经等在家门口了,看见车子到,一群人围上来帮忙提东西。可能是朋友事先告诉过她的家人,我会一起回来过年,所以当我下车时,他们热情地问候我,嘘寒问暖,让我好生感动。
用温水洗了脸后,阿姨就端了碗姜糖水给我。朋友说,喝吧,可以暖暖身子。我小口缀饮,那汤水有生姜的辣味又有糖的甜味,很好喝。到时让我妈做点擂茶给你喝,那味道更好。朋友见我喜欢喝姜糖水后说。我欣然地接受,在这里,感受着浓郁的客家风情,感受着浓浓的关爱,我非常开心。
                      (3)
当天下午,朋友带着我还有她正读高中的弟弟展开了一项浩大的工程——贴春联。那真是浩大呀,那么大的一座老屋,每根柱子,每扇门都得贴上春联,就连天井里的花花草草也得缠上红纸,更别说屋子里的桌子、凳子了,所有家俱擦洗干净后,也得贴上一张长条形的红纸。
朋友见我一脸迷惑的表情,解释说,红红火火过大年哟!我家过春节时,我哥也会在门上贴春联,但也就那么一副,几分钟就解决问题,哪像朋友家,那春联可是厚厚的一摞,长短不一,大小都有。贴春联讲究可多了,不同的内容要贴在不同的地方。如果你把“五谷丰登”贴在猪圈里,那可是让人笑掉大牙了。
朋友的弟弟扛着沉重的木梯累得汗直流,他抱怨地说,累死了,自从他上初中后,就接下了他父亲贴春联的活计。他那些叔叔、伯伯都搬到县城住了,不到除夕夜都不会回来。
快贴快贴,就你话多,这不是过年么?朋友催促她弟弟。姐弟两个展开了唇枪舌剑。
这就是年味,不是吗?在琐碎中体现。我看着屋子里忙碌的每一个人,他们脸上都挂着幸福的笑。我渐渐找到了遗失的美好。小时候的记忆中,新年就是忙碌的,然后有丰盛的年夜饭,还有让我欢呼雀跃的压岁钱,看着春晚入睡。
我拎着一小桶阿姨自己调制出来的浆糊,悠闲的跟在朋友身后,她一边念着春联,一边指挥她弟弟,高了,低了,左挪挪,右拉拉,就像一个胸有成竹的指挥家,哪还有单位里时的淑女样。爬梯子我可不敢,但我可以在天井里帮那些花花草草贴上红纸条。嫩绿的叶子,红艳艳的锦上添花,鲜红的纸条,风吹过时,花影迷眼,美艳极了。
春联贴到厨房时,我已经闻到一股香味,好诱人的味道,我深深地嗅了一下。朋友见我一副垂涎欲滴的表情,逗乐说,香吧,肯定是我妈在炸肉丸子。跑进去一看,还真是,油锅里“吱吱”地响,好多的肉丸子浮在面上,浑圆的,像一个个金色的小球。
旁边的灶台上,摆放着一簸箕已经炸好的排骨,一块块金黄的排骨闪烁着诱人的光泽,还有一大盆的带鱼。朋友抓了一块排骨给我,尝尝,看看好不好吃,这是我妈最得意的杰作,年年都得弄很多。
我不客气地品尝起来,确实好吃,不仅香,还特别脆,咬进嘴里,唇齿生香。我直夸阿姨的手艺好,乐得阿姨大笑,她说,那就多吃一点。
在厨房贴了一张灶神后,我们转到了大门口。高高的门楼,贴上一副最长的春联后,整个门面突然就变得喜庆起来。在我得意地欣赏时,朋友却开始为门前的香花树缠上一条条红布。我把疑问说了出来,朋友说,给香花树穿新衣呀!
我看看周围其他人家,确实,家家户户门前的树上都缠着红布条。古朴的老屋,贴上红彤彤的春联后,突然就生机盎然,显现出另一种风采。
                          (4)
除夕夜,鞭炮声从傍晚开始,断断续续,一直到午夜。丰盛的年夜饭后,朋友邀我一起去堆火。
“堆火”?我听得莫名其妙,重复了一遍。是呀,一起去吧。我弟弟已经去拿松木了,我们在这等等。朋友说。
那是一个挺隆重的仪式。我们在整个老屋,所有的天井里,都磊起了一堆松木,再点燃。霍霍燃烧的松木,发出“逼剥”的声响,桔红的火光在幽暗的夜色里摇曳。
最大的厅堂里,聚满了人。都是朋友家的叔叔、伯伯,还有大大小小成群的孩子。长长的贡桌上摆满了鸡、鸭、鱼、肉,还有一碗碗白米饭,饭的上面摆着一根装饰漂亮的大蒜,修长的蒜叶折成半根筷子长,上面缠着红纸、金丝线。
硕大的香炉里,青烟袅袅,两边整齐地排列着点燃的蜡烛。好粗的蜡烛,上面都镶嵌着金字,什么“迎春接福”、“四季平安”,都有美好的寓意。一位年迈的老人,他蹲在天井的松火前,一脸虔诚的在烧纸钱,嘴里念念有词。大人们轮流上香、烧纸钱,孩童们乖巧地说着祝福话,一脸欣喜地收着一个又一个红包,追逐、欢叫着,好不热闹。
夜风扬起纸灰,飞飞扬扬,升腾在这除夕夜空。我静默地看着,望着老人脸上真切的表情,心里莫名感动。鬼神之说,都是虚无飘渺的,但他那么笃诚,那么投入,那是他对已逝亲人一次默默的交流和深深的思念。
朋友告诉我,这叫年祭,烧纸钱给列祖列宗,乞求祖先保佑我们幸福安康。我望着她,在这庄重的氛围里,肯定地点了点头。或许这就是老妈所说的风俗习惯吧,我不赞同,但得尊重。每一个地方的人都会有自己不同的表达方式。求同存异,人生不就如此。
春晚的主持人齐聚在屏幕前,开始为大家祝福时,倒计时开始了,紧接着,门外的夜空又响起了“噼里啪啦”的鞭炮声,还有一阵阵绚丽多彩的烟花绽放在幽暗的夜空。
                         (5)
大年初一早上,在我还沉睡于甜美的梦乡时,一阵紧接一阵的热闹的鞭炮声又响起来了。一股浓郁的硝烟味从朋友刚刚打开的窗外传来。
哇!味道好重。我叫嚷起来。
没办法!朋友向我耸耸肩,伸出双手作了无奈状。她告诉我说,在客家,春节期间的鞭炮声是不会断的,直到元宵过了才会结束。去别人家做客,带上一点礼品,还得带上一挂长长的鞭炮,鞭炮声越响,时间越长,主人就越高兴。
还有这样的规距真是没想到。或许是吧,热热闹闹过大年,主人只是希望家里热闹一些,一些期盼,都是通过这样或那样的方式表达出来。
姐,快起来吃年饭了。在我们闲聊时,朋友的弟弟已经来敲门,催她下去。吃年饭?这又是一个我不曾知道的问题。朋友说,就是一年里的第一餐,整个家族里的人一起吃,大家吃着,聊着,叙说这一年的新打算。
我们去到客厅时,里面已经有很多人了,他们围坐在四方桌前,三张桌子,满满的坐着人,大人,孩子都有。见我们进去,朋友的母亲已经开始把碗筷摆上桌,旁边的人主动把位置挪开来了,大家挤着坐,欢聚一堂。
新年的问候声不绝于耳。大家脸上挂着幸福的笑,穿着新衣,喜气洋洋。
年饭还没吃完,我突然听到一阵铿锵有力的锣鼓声。那些孩子闻声而动,早已跑出门外了。朋友告诉我,这是舞龙队来了,春节期间还有舞狮队、摇旱船、十番、踩高跷,隔壁村初五晚上有游灯笼……朋友娓娓道来,听得我愣愣的,真是丰富多彩的年俗,如果有时间,真得好好观赏一下。
在我们说话时,喧天的锣鼓声已经进屋了,那些孩子跟着舞龙队进了最大的厅堂。我随着人流挤了进去。十几米长的一条纸龙,色彩鲜艳,一队十几个身穿黄衫的男子肩上扛着一根木棍,木棍上托着一板一米多长的龙身,他们随着鼓点一边走一边摇摆着手里的木棍,特别是最前面舞龙珠的老大爷,看年纪快七十了吧,却是射手敏捷,一脸笑意。
孩子们瞪着好奇的眼睛,欢喜雀跃,舞龙队走后,他们也跟了去,每走进一家,主人都会先放一挂鞭炮迎接……
那几天,我跟着朋友走东家,逛西家,吃了好多特别好吃的客家菜,还有浓香醇厚的客家米酒,望着黄澄澄的米酒,我陶醉了,那酒色,那酒香,一如琼浆玉液。其实是心醉了,这难忘的春节经历,我想我会永远铭记。
我在客家连城罗坊找到了久违的年味,那朴实无华的民俗风情,那笃诚的遥想和思念,那热闹的锣鼓声,欢乐的场景一次次浮现在我的脑海,更让我难以忘怀的是客家人那深厚的亲情观念和对客人最盛情的招待。
原文已发《新青年》转自冠豸的BLO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3 20:26:24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写的很详细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4 20:28:17 | 显示全部楼层
很棒!特有文采。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21 14:07:17 | 显示全部楼层
写得真好!赞一个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4-25 07:50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