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732|回复: 0

[湖南] 独具魅力的平江 客家风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5-31 22:52: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JGSR 于 2012-5-31 22:52 编辑

      随着红色旅游的兴起,革命老根据地平江县正在成为新的旅游热点。有资料介绍,平江是客家人相对集中的客住县之一。客家主要是历代为躲避战乱而从黄河流域逐渐南迁到赣南、闽西、粤东北交界地区,和再从这些地区迁往其他地方的汉族人。平江,不仅有着光荣的革命斗争历史和秀丽的自然风光,而且有着深厚的中原文化传统和独特的民风民俗。这后者多是源于平江的客家文化。

有趣的平江方言
   
客家人本来都讲客家话,也许在与土著居民的融合中长期相互影响,平江人说的已不再是标准的客家话。但尽管如此,平江话至少在湖南仍是一种非常独特的方言。
   
       许多平江人都说自己的祖先来自江西,也有说是来自广东,但平江话不同于江西话,倒是很有些闽南话和广东话的味道。前几年,粤语歌曲流行,有的平江人不会憋广东腔,干脆用平江方言演唱,居然也跟粤语、闽南话相差无几。有趣的是,平江人说“五”字的发音,与邻县不同,却与广东话、上海话完全一致。就是现在,平江长寿坎塘山里仍有说一口道地客家话的山民。
   
        平江话不仅发音独特,古汉语入声韵颇多,而且话语中经常夹杂大量的文言词汇。平江话管“洗澡”叫“洗纹身”,大约古时候中原地区人们多纹身之故。平江话把“窗户”称为“嵌眼”。不久前,见到有文章说成“喊眼”,其实并不确切。“嵌眼”应是指做好的砖土结构房屋留下的窗眼,然后用木制的窗户嵌进去才是。平江人的相互称呼也很有趣。亲戚和本家当然要按辈份称呼,伯、叔、婶、堂、表、内、外,称谓分明。但对于其他人的称呼则颇多区别。凡成年已婚的男子一般取姓名中间的一个字,加上一个“老”字相称。如喻达云,则称为“达老”,而且这称呼可以一直喊到老,若念其年尊派长、德高望重,顶多称之为“达老子”。女性称呼也有讲究,老年女性一般称为某“干娘”,外婆称作“阿婆”,丈夫对外称妻子为“夫娘”,未婚女子称为″小娘″。这些称呼似乎在古小说中可以找到由来。平江的人称代词“他(她)”好像成为了第四人称。如甲、乙、丙三人同时在场,甲、乙对话提到丙时,往往用一个类似“伊”的人称代词,只有指不在场或离谈话人较远的人才用“他(她)”。
   
       在平江,哪怕是到一个目不识丁的老农家作客,他也会对客人致“有劳跋涉”、“光临寒舍”、“蓬荜生辉”一类的欢迎词;中途如有要事离开,他定会客气地说“失礼”、“少陪”这般文绉绉的话语;直至客人离开,还会听到“简慢了”、“恕不远送”那些只有书面语言才使用的词汇。记得小时候,没读过什么书的母亲看到我们把地弄得又脏又乱时,会责骂“真是呜呼哀哉”;说我们懵懵懂懂、不谙世事时,会揶揄道“天子穆穆”。及至成年了读了书,才知道这些话都是古书上来的。至于平江人嫁娶开亲,男女双方家长会面说的一些客套话,则纯粹就是一段古文对白,什么“本人家境贫寒,子弟高攀贵府,实乃三生有幸”、“在下子女愚钝,如今浊水投清,还望多加教诲”,等等。这些话从衣着简朴的老农口里说出来,常常令一些读过古书的外乡人惊叹不已。

独特的饮食文化
   
      热情好客,省己待客,是客家人的传统,平江人也不例外。旧社会,平江人无论多么穷,宁可饿死也不当叫花子。谁家要是讨过米要过饭,会世代被人瞧不起,这也许是外面的乞丐极少平江人缘故吧。但对于帮助别人,平江人却能出手大方,慷慨解囊,尤其有贵客来家,更是倾其所有,盛情款待。
   
     平江人接待贵客或逢年过节,往往要办十道以上的菜,乡下人谓之“情席”。吃这种宴席,菜是一碗碗端上来的,待到客人把头一道菜吃得差不多了,再接着上第二道;第二道吃罢,上第三道……。而且菜谱先后顺序都有讲究,如属喜庆之事,一般第一道是“炸肉”,第二道鸡肉,第三道笋丝……;如办丧事,第一道必是豆腐,故乡下老人逝世,乡亲去吊唁,会说是“去吃豆腐”。就这样上一碗,吃一碗,前道菜吃了照例是要把碗撤走的。待上到第七道菜时,则要等到十道菜上齐、桌上正好有四个菜时才开始吃饭。鱼、肉往往是最后上的两道菜。平江是山区,从前吃鱼困难,留宿的客人往往是不动鱼这道菜的,甚至还有人家用木头做的假鱼来代替真鱼。当然,现在生活改善了,这些情况已不复存在。吃饭时的座次也亦有讲究,乡间至今仍有“父子不对面,兄弟不共凳”之说。
   
      许多人都说平江饭菜好吃,此话不假。勤劳聪明的平江人会把最不起眼的粗粮野菜做成美味佳肴搬上筵席。君不见,现在城里大宾馆的宴席上,还经常可以吃到平江人用面粉做成的“炸肉”、豆腐做的“和米”、野蒿做的“蒿醮”,竹笋做的“烟笋”,等等。至于“平江酱干”、“火焙鱼”、“霉豆腐”则早已驰名省内外。
   
     平江人也吃辣菜,但并不主张一切皆辣。如炖鸡,就习惯文火煲汤;清炖羊肉时,还会放上少许当归,既可去臊味,又有滋补之功。

奇异的婚丧习俗
   
    平江民间的婚丧习俗亦颇多独特之处,体现出中原儒家文化崇尚忠孝、追念先祖、重视亲情、讲究礼节的传统美德。
    平江男女双方定亲,一般男方先要到女家相亲,姑娘则要递茶奉烟,如男方中意则在吃完茶的杯子里放上一点零钱。然后,女方要到男家“踩嫁场”,考察男方的个人表现,家庭境况,邻里关系。待到双方满意,才正式订婚。男家结婚时,一般特别尊重舅舅,让他坐头位。即使外祖一辈在场,也要先尊舅舅,再由舅舅把座位让给父辈。结婚拜堂,先由舅舅点燃蜡烛,说上许多吉利的话,然后才拜天地、祖宗和父母。女方出嫁时,须得到堂屋拜过祖宗牌位,再向父母兄长一一行过跪拜礼(民间称之为“下礼”),然后由哥哥背上花轿。当然,现在乡间花轿已极少见,多以小汽车取代。新娘离开娘家时照例要哭出声来,谓之“哭嫁”,并由爷爷辈、父辈、兄弟辈和侄辈派代表送至男家,谓之“送亲”。女方父母一般只办出嫁宴,不出席男方举办的婚礼。
     
     丧葬习俗则礼节较多。乡下老人逝世,同姓本家听到铳炮响过之后,一般都静候家中,待孝子前来下礼报丧后,父兄才出面理事。至于外姓亲戚,则要派专人送去书面讣闻。孝子对前来吊唁者,不论尊卑,都得跪拜迎接,对长辈要客还得出门下礼。客人正式用餐,孝子孝孙等还得由唢呐作前导,逐席下礼致谢。每遇到这种场合,常常令人神情肃穆,潸然泪下。更令外乡人不解的是,平江许多地方至今仍保留着对逝者二次下葬的习俗。逝世的老人第一次土葬后,并不马上立碑成墓。要待三五年或更长时间,再选风水宝地,择良辰吉日,由安葬师掘坟开棺,将逝者遗骨由下至上,一一用茶油擦洗过,装进陶土烧制的坛子,作永久性的安葬,谓之“捡金骨”或“捡坟”。对于子孙来说,这道改葬的工序完成,方可称送老还山,把先人之事料理完毕。这种习俗也是源自客家。当年客家人在迁徙过程中,经常改变居住地。其间有老人逝世,儿子守孝三年后如若转移,一般都得拾骨同行,至新居地再行安葬,以便按时祭祀。尽管现在山民安居乐业,但这种风俗一直保留下来,而且第二次拾骨重葬时,仍要举行隆重仪式,即使是远在他乡的亲人都要尽可能赶回去参加。
 
    客家是我国汉民族一个稳定而自成系统的民系。衡量客家人的标准,一是看祖居之地,二是讲客家话,三是有客家习俗。许多平江人的祖先从外乡迁入,方言保留了客家话的特点,习俗亦继承了客家传统,他们应属客家人无疑。当然,在与当地土著居民的交往融合中,也吸收了许多本土的人文习俗。但由于平江系山区,过去交通不便,相对封闭,才使此地的客家文化得以比较完整地保留下来。但正是这种独特的客家文化孕育了一代又一代平江人爱国爱乡、自立自强的团结拼搏精神,也引起了海内外游客和民俗专家的浓厚兴趣。    (原载2005年8月20日《岳阳晚报》)




平江县客家人的分布与源流

      平江县境内的客家人称为“客姓人”,主要分布在东南部连云山北侧的山中及河谷地带。明成化七年(1471),由骆崇选为首的最早一批客家先民从广东龙川迁入平江县定居。清代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年间,客家人先后从今梅州、惠州、大埔、平远、蕉岭、乐昌迁入平江东乡、南乡、东南乡的乡村。今平江县连云山、黄金洞、思村、灶门洞等地仍有大量群居的客家后裔。根据对100人口以上的150个姓氏族谱的查考,查明其中从广东迁入的有15个,从福建迁入的有6个。在1994年版《平江县志》的“平江县主要姓氏迁平简况”(《平江县志》,国防大学出版社,1994年7月,第127—133页。)表中,我们可以了解25支姓氏由广东、福建迁入平江的情况。现分别归纳如下:

1. 从广东迁入的22支

     明成化七年,骆崇选由广东龙川迁横江。

     清康熙五年,许召立由广东迁献钟;六年,曾兴锡由广东镇平迁嘉义东山;十八年,危士旺由广东平远迁东乡爽源;二十年,沈瓒宗由广东平远迁徐家洞长田;二十九年,钟环玉由广东嘉应迁南乡十房;三十六年,林永卿由广东镇平迁嘉义东山;四十五年,古一楠由广东大埔迁长寿;四十六年,白士客由广东乐昌迁南乡白水;四十八年,巫昆祚由广东迁长寿白沿;四十八年,赖赤生由广东程乡迁南乡;五十九年,黄代多由广东嘉应迁长田。
清雍正二年,陈拔先由广东嘉应迁大坪源;吴贞学由广东嘉应迁南乡蒋山;房顺生由广东大埔迁嘉义岭;五年,谢应臣由广东大埔迁东乡黄坡陵。

    清乾隆一年,涂桂槛由广东镇平迁东乡麻姑岭;卓自乾由广东平远迁东乡徐家洞;二年,马新亭由广东平远迁南乡小茅;四十三年,范德莲由乾隆四十三年广东长乐迁西乡驷马桥。

     清顺治一年,邓恭由广东嘉应迁安定宦田;七年,刘廷辉由广东潮惠迁东南乡。

2. 从福建迁入的3支

     宋咸平二年,王均彝由福建汀州迁沙段;宋绍兴十三年,翁处扑由福建临武迁长寿;清雍正三年池云周由福建上杭迁三门滩。

    可见,平江境内的客家人绝大多数是清朝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年间由粤东、闽西迁来的。不过,县志中的材料还有不少值得商榷和需要补充的地方。

    首先,由于各种原因,不少姓氏支系的来源并不很清楚,未能在“平江县主要姓氏迁平简况”表中都反映出来。随着对族谱的搜集整理和对族源的调查研究的进一步展开,今后对客家人迁入的情况会有更多的发现。本人在调查方言的过程中比较重视家谱的搜集,在这方面有一些新的发现。如对田岩等处由广东大埔迁入的余姓支系的来源,“平江县主要姓氏迁平简况”表中没有辑录。查1993年十修白雨《余氏族谱》,上面记载说:“我平江……田岩族人即叔英公之后裔。……叔英公乃襄公第三子,官大理评事,其子惠光经商江右,见江西南昌府奉新县观州村山川秀丽,遂携眷落户。传六世,至三九郎迁福建上杭,为上杭始祖。其子六三郎由上杭迁广东大埔县,为大埔始祖。又三传至孔桢公,迁昆仑,为昆仑村始祖。孔桢生二子,名惠聪、惠明,传七世至文卿、文魁兄弟迁田岩焕新,是为田岩始祖。以后有十余支先后由粤迁湘,散居平江及浏阳等地。”(傅霖《十修族谱序言》)1992年五修田岩《余氏族谱》也说:“孔桢生二子,曰惠聪、惠明。其后裔于清康熙时均先后由粤迁湘,散处平江南北二乡,其著者如田岩、瑚佩、官田及浏阳大江、达浒等地。”(忠晃《田岩余氏谱序》)

    其次,平江与赣西北地区为邻。赣西北的修水、铜鼓、万载等县,明清时有大量的外来移民在这里的山区搭棚居住,伐山种田,开矿办场,被称为棚民。这些棚民中有相当比例是来自闽粤等地的客家人,其中很可能有一部分越过湘赣边界进入平江。例如,清康熙六年,酆文扬由江西万载迁浊江;嘉庆三年,张惟锦由江西万载迁三墩。到底有多少移民经由赣西北迁入平江,他们之中有多少是客家人,还有待于今后的调查研究。

    再次,有不少移民来自赣南地区。例如,明万历十一年,温玉琳由江西安远迁曲溪,黎万先由江西龙南迁思村;崇祯年间,孙高月由江西安远迁东乡曲溪。清康熙四十二年,谭景祥由江西南康迁东张九岭,邱显贵由江西信丰迁思村横洞;五十四年,汪元统由江西安远迁长寿九岭;六十年,薛振奋由江西安远迁金坪。康熙年间,蔡兰秀由江西龙南迁思村。雍正一年,华腾辉由江西会昌迁入东乡土龙;杜芳策由江西安远迁东乡店头。乾隆二十五年,石朝凤由赣州长宁迁入黄金洞抛石。这些来自赣南地区的移民很可能也是客家人。

   最后,有些客家人迁移的路线曲折复杂。由于篇幅的限制,县志中仅反映了他们迁入平江的年代、始祖姓名、来平之前的居住地及迁入时定居地,而未反映他们整个的迁移过程,因此仅凭县志中的材料难以判断哪些姓氏支系是客家后裔。如果能对各姓氏支系的迁移历史作出比较全面的分析研究,我们在这方面将会有不少发现。如县志中记载,清乾隆四十五年,李德开由江西龙泉迁南乡蒋山。仅凭此,我们难以判定该支是否客家后裔。查1995年修平江蒋山《李氏族谱》:“我发仕冲德开公……出自火德公,为唐太宗九子晋王治之裔,世居陇西。”(《新序》)“元太祖初,李孟公生李珠公,移居宁化石壁乡,生五子,金、木、水、火、土为讳。金、木、土三公依居本处,惟木德、火德移上杭。”(《陇西谱源流》)“火德公原居福建汀州府宁化县石壁村。宋元兵乱,避居本府之上杭县胜运里丰朗岗,为迁杭始祖。……十八世将公居江西吉安府龙泉县杉山坳。”德开公为十九世。(《世系》)“始迁祖讳德开,江西龙泉人。由康熙丙戌徙平江南乡之蒋山时觅发仕冲旗形地作室,遂家于此。”(《德开公赞并说》)可见,李氏该支在龙泉仅有一代人的时间,而其为客家后裔是无疑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4-23 23:45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