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展示客家风情魅力,透析客家文化内涵,凝聚客家世界乡亲。
搜索
本版
用户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宽版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注册用户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导航
客家资讯
客家资讯
客家人社区
客家人社区
最新发表
博客·日志
相册·图床
记录·心情
排行榜
帮助
繁體
博客·日志
相册·图片
心情·微博
排行榜
游戏
帮助
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
客家人社区
›
客家风情
›
客家民俗
›
台湾客家人的祖宗牌位-客家大牌
返回列表
查看:
24546
|
回复:
4
台湾客家人的祖宗牌位-客家大牌
[复制链接]
wugang
wugang
当前离线
积分
2803
狗仔卡
发表于 2012-5-21 04:11:22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wugang 于 2013-4-4 15:09 编辑
相对于闽南人的公妈龛,台湾的客家人大部分恭奉客家大牌首先来介绍客家祖先大牌,大牌的外龛尺寸:总高1尺5寸6分*宽1尺3寸1分*深6寸5分;而大牌的内主尺寸:总高1尺3寸*宽1尺1寸*深3寸5分;是最大的祖先大牌
客家排法,会把祖先资料统一排于第一片面板上,如遇到祖先资料很多时,也是可以将后代的祖先资料放在第二片内板里! 家神牌-客家人称祖先神位为家神牌,此过世的亲人最终都会上名于家神牌,客家人也认为祖在堂,神在庙,因此正厅内除了土地龙神,只奉祀家神牌。
客家人的祖先牌位称家神牌、阿公婆牌,阿公婆龛上的摆设由内向外依序为香炉、茶架〈闽南称「荐盒」〉,每日早晚上香,清晨换一次茶水,茶水为三杯,左右一对烛台及花瓶等。
此外,早期客家人在伙房内每天祭拜五种神明,分别是土地龙神、户神、门神、井神和灶神,这是大陆中原传统的「五祀」,也称家神,伙房主人每天早上要在这五个地方点上馨香一柱,祈求家宅平安百事顺利。
客家公厅祖先牌位的排序先后,依汉书「昭穆制」,需遵循「左尊右卑」的伦理。
家神牌有「大牌」与「小牌」之分,大牌记载原始祖〈闽南称「唐山祖」〉或来台祖(「开基祖」)的先人名讳,小牌各自书录其分支派下,依世系辈分以左昭右穆(左边一、三、五世,右边二、四、六世,左尊右卑,依此类推)的顺序记载各房祖先名讳,各房宗亲关系清楚一目了然,能够拉近团结亲近的亲族关系,客家宗亲组织特别发达,「家神牌」可能是重要原因。但母系祖先写在配偶下方,只写姓氏,称谓一律写「孺人」。
客家妇女往生后谥称「孺人」
客家妇女往生后谥称「孺人」,「谥」是指人去世后,追念其生前的为人而追赠的号名。「孺人」系源自古制七品官之妻,相传是一群客家妇女为了救南宋末帝昺而牺牲成仁,因此祖牌上的「孺人」尊称,是以生命换来的尊称。
官夫人之尊称是,一品官妻「一品夫人」、二品「夫人」、三品「淑人」、四品「恭人」、五品「宜人」、六品「安人」、七品「孺人」、八品「八品孺人」、九品「九品孺人」等。
在过去传统的社会中,客家社会和绝大部分汉族一样,财产继承的基本单位是「房」。每一个长大成人的男丁才算是一房,所以男性才有资格分得财产,而每一位女性出嫁前在她娘家的财产关系中,也绝无支配和发言权利。嫁进夫家的女人只能担任间接从属角色,分享丈夫或儿子的财产。在夫家,女人也不能明争财产,即使暗斗也须由丈夫出面。除非丈夫往生,女性才暂时作个代理人,代理地位的根据与来源是她必须有儿子。
过去社会里的客家女性地位虽然如此低落,却依旧在家中男性出外打拼时,独力承担着家务与农事双重重担,因此,客家妇女勤劳克苦的美德世代受到尊崇。
独特的「长生禄位」牌位文化
「
客家人要拜神佛到庙里去拜,厅下是拜祖宗的,」所以客家的厅下(正厅)是祭祀祖先的祖堂。厅下还有一个客家人的「注册商标」--土地龙神。龙神的位置在供奉祖宗牌位的桌案下方,两旁对联写着:「福与土并厚」、「德配地无疆」,正中央是「土地龙神香座位」。不同于闽南人只有在房子落成后会举行祭土地龙神的仪式,客家人则会立香案继续祭拜,因而,土地龙神便成为客家建筑的一大特色。
仪式过程及重要特征 客家人认为每一块土地都有土地龙神(土神)存在,一旦动土兴工建筑屋宅会惊动龙神,所以客家伙房在竣工时,有「安龙谢土」仪式,表示向龙神禀报一切恢复原位并祈祷土地龙神庇佑家宅平安、子孙繁茂。
客家人在安龙谢土时,会请道士举行「请龙、牵龙、安龙」的隆重仪式,最后在公厅中轴线正后方的化胎象征性安置龙脉,表示将伙房所在地后方作为「靠山」的高地请来的龙脉地气引入公厅,与祖先牌位一脉相连以保佑子孙繁衍。因此,客家伙房公厅普遍有在公婆龛中轴线正下方安置土地龙神香位早晚上香的习俗。
闽南人的祖宗牌位叫公妈龛,可打开,分内牌和外牌,内牌可加板。内牌书上祖先世辈名讳,外观是看不见内牌的,就算没有族谱,看内牌就知本支近祖,打开看内牌是闽南人的忌闱,表示家里死人了要上名号,一般只有做法事时才可开启,写好名号后追荐前三代过金银桥,俗称归阴,一般是不会去动公妈龛.除非有事.一般都是有人过世要合炉.
还有公妈龛不单独恭奉,恭在主神例如观音等的左边。
。
公妈牌在中国传统习俗上,字数坚持 " 二生抱一老 " ,且应有之传统仪式与礼节绝不可废。
[size=21.33333396911621px]
生老數例
字数定要合生老数
比客家大牌
小巧
很多
潮州漆雕有门神龛
潮州神主牌
普宁流沙北山村 上
http://anjingshengyin.blog.163.com/blog/static/202448013201110190484061/
壹、神桌上论阴阳:
■神明龛金身或像片为阳。
■公妈为阴。
■神明炉为阳。
■公妈炉为阴。
■门公尺为阳。
■丁兰尺为阴。
■米为阳,砂为阴。
■神明金身单数为阳吉,双数阴凶。
■香枝单数为阳,双数为阴,色土黄为佳。
■神明代表男人,公妈位代表女人。
贰、高低阴阳:
一、神桌以合乎门公尺之吉位为佳,一同供祀公妈牌位,则取门公
尺和丁兰尺都是吉位为佳。
二、神明炉不可高过神尊的胸部,高则妨害视线,影响事业前途,
但也不可低于膝部,低于膝部为踏炉,踏炉则不发也。
三、神桌不可太高,以插香拜拜方便为宜,如困太高插香要椅子垫
脚,则凡事慢人一步或要经他之手。
四、如果插香要撑脚跟,为追步之意,凡是拚命则赶不上,但也
不宜太低,太低容易被人撞到。
五、神明金身必高于公妈位,为阳胜阴,男人较要出头,如相反祖
先牌位高或大于神明金身,则女人较有出头,男人避世,如客
家民俗大多如此。
六、神明金身或金炉太低,神明以木造或石造之神神垫高,如缺神
座则以寿金去掉最上面之三仙,因三仙比神明更大,神像三仙
坐不稳,事业不稳定,或家庭不合,宅主喜外出,寿金最好用
红纸包牢,方可用之
。
参、前后大小之分:
一、神位金身和神明炉为阳居前。祖先牌位与炉为阴居后。
二、公妈位和炉不可居前,则女人夺权,阴气太重,易患阴症或筋
骨酸疼。
三、神明和公妈灯宜前,为前程光明。花瓶宜在供桌之前,因花插
在前。
四、神明炉比金身地位大,神像金身移动不可越炉而过,否则为冒
犯炉神,也就是炉神比神明更大。
五、门公尺又称量天尺为测天地之用,比神明金身和公妈牌位炉位
更大,良神位或炉之高低,不可直接用尺量,量则退神,应以
香枝量后再对照门公尺,公妈亦然。
肆、神尊排列方式:
一、神明以单数为主,也就是一、三、五、七
…
。
二、神明如双数则犯阴,家主不安。
三、除中间主神明之外,土地公不可居龙边,要居虎边,因土地公
最小,居龙边坐不稳,易患家庭不合,或财力不顺。
四、神明又分上界、中界、下界,上界为玉皇、玄天上帝、神农、
妈祖,凡是帝之称者应居上方。
伍、香数字的代表:
一、点一支香代表天庭。
二、点二支香代表地府阴灵。
三、点三支香代表三界之神。
四、点十二支香代表十二元神为化煞之用。
五、点三十六支香代表三十六天罡,乃天庭诸神。
六、点七十二支香代表地煞、地狱诸神。
七、点一○八支香代表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
…
众神全 会合:安
坛祭改之用。
八、香枝插端正为主,斜向内为欺神、向外为欺人。
九、佛教以合掌 双手拜,道教以右手握拳,左手包右拳作揖状。
十、拜神时,双手宜胸前,代表内心之虔诚,如置头上则有犯上不
敬之意。
台湾客家闽南人两者都不流行广东神位的簪花挂红,即扎上红头结,簪上一对金花,称为簪花挂红。
台湾南部的客家祖牌,少有和例外的簪花挂红,应属广东迁台分支。
闽南、客家的分家制度不同 客家分家制度保守,世代分家时多预留「公尝」作后代祭祀经费,且「公尝」维持流传久
远。客家祖先之家神牌原则上不予子孙分香,以昭穆世辈书上祖先名讳祭祖一律定期集中祠堂共同祭拜。
闽南分家制度较彻底,公妈牌位采集合拢统型式,仅书写「堂上×氏列祖列宗之位」,
公妈牌位由历代子孙各房各自分立,预留祭祀经费较少见,祭祀公业功能也较薄弱。
大部分福老客尚保留客家祖先的家神牌位,祭祖也有「公尝」组织及集中祠堂共同祭拜型态维持至今。仅少数一般家族的福佬客已完全采用闽南公妈牌位,及分家后各房自行祭祖模式。
中国各地神龛就像屋顶建筑风格鲜明,各地各有特色。客家人也因地域不同而各有特色
客家人扫墓习俗不同于闽南人,在不同地区又有不同的扫墓文化,时间很不固定。如台湾北部新竹、苗栗一带的客家人通常在元宵节的次日就开始扫墓,而南台湾一带的客家人,则由春节到上巳之间任选一天来扫墓。各地客家人扫墓时间不同,从春节到上巳都有人扫墓,清明达到最盛。有时在大年初一最晚的甚至在中秋前,亦有一说在春分后便可以开始祭祖。
扫墓祭品为鲜花、水果、牲礼等。先烧经衣后烧金纸九金、银纸。由于客家人常迁徙,有「捡骨」风俗,在清明时节某些长老可能会将数年的无主孤坟合起作清明。因此有「新地不过社,旧地挂到年底下的说法:新坟在社日前就要挂纸祭扫,最起码要在清明节前;否则刚逝世的祖先、亲人可能会抢不过鬼门大开时的众好兄弟前辈,或是被当作孤坟。旧地到年底才挂纸,都无所谓。
客家人过年的时间,也和闽南人无二致。比较不一样的习俗像是:闽南人过年时会贴春联,传统客家人则在门楣上贴五福纸,象征「五福临门」;闽南人多有守岁的习惯,客家人则无。又如闽南人十分注重的「围炉」传统,其实是延续着中国的说法,因为台湾气候不够寒冷,毋须围炉取暖,于是「围炉」便只取其象征「全家团圆」吃年夜饭的意义。
而客家人在吃团圆饭前得先祭祖、一一感谢过门神、井神…,再回正厅中吃「长年酒」,餐后放鞭炮,称为「辞年」。
客家人还有「点长年香」、「点年光」的习俗,照传统是得在祖先牌位或是神案前燃香不绝、或是从这一夜起不熄灯(普通人家从除夕才开始),表示出客家人对祖先的敬重,以及对未来一年的寄望,十分郑重。
【丧葬】
早期客家人以土葬处理身后事,亲人过世后依俗敲打铜锣三响,宣告寿终,再在厅堂挂起白色帐幕,称做「孝廉」。然后进行沐浴净身的动作,于死者脚下供饭一碗,上置鸭蛋、插筷子,为「脚尾饭」,然后焚香烧纸,点「长眠灯」,此举是为避免亡魂黄泉路上饥饿,并能替他照亮冥路。
沐尸后,便由家中妇女为死者更衣,先行小殓、再行大殓。大殓之后,灵柩停于厅堂等候出殡。出殡俗称「还山」,出殡之前必须点主、封棺祭奠,在灵柩前安置灵座,让亲友行祭。停柩的时间不一定,期间三餐伺候必须一如生前。而在出殡的路上,领队的人会一边放鞭炮、一边散纸钱,遇到神坛或桥渡,需投以红纸卷的纸钱,这种礼俗称为「散路纸」;而在墓地半路,随行的亲友准备牲礼停棺祭拜的习俗称为「路祭」。礼仪结束,孝子孝孙必须跪谢送葬的亲友,俗称为「哀谢」。亲友自行解散后,孝子孝孙不得沿旧路回家。
而在出殡下葬后,客家人还有一个「送火」的礼俗,也就是牵引亡魂归来的过程。送火需分三天完成,由亲人行至墓前点香祝祷之后,便要一路喊着过世亲人的名字,要他「转喔!转屋下喔!转来哦!」然后每天走一点距离将香插在半途,隔天再继续送,直到第三天将亡魂迎接回家为止。在去世之后每七天必须「做七」,做满七七四十九天称为「圆七」。死者满百日还必须「做百日」,圆七以前孝子孝孙仍需穿着孝服、准备牲礼祭拜亡灵;每逢死者出生或去世的纪念日还会准备牲礼敬祀,称为「做冥诞」、「做忌日」。
生、老、病、死为人生必经的路程,迎生送死之间常常感叹世事多变,人生难测。既然好生是无法选择的,好死也就成为众多民情礼俗中最为郑重的一环。一个亲人走了,便成为世世代代保佑自己后人的祖先,其慎终追远的情思令人感怀。
http://hakka.shihkang.taichung.gov.tw/culture_04.asp
【薄棺下葬,捡骨还乡】
正如同所有游子思乡的情怀,越是有过长期飘流经验的人们,越是依恋土壤。由此心态所衍伸出来的「捡骨」风俗,则反映出客家人在一生颠沛流离后,对落叶归根、入土为安的深度渴望。
早期客家人生活困苦,只能选择薄葬,约三年之后进行捡骨仪式。经济状况较为改善之后改用厚棺,捡骨时间自然也需往后延长,五~六年不等。另外,客家人注重风水,捡骨须由专人负责,步骤也颇为繁复。捡骨之初,族人需准备简单牲礼祭告先人及土地公(后土),等待良辰,才可用锄头挖开墓身,「天盖」(棺盖)出现后,再换由捡骨师傅清完土屑、拔除钉子,开棺检查尸骨状况、腐肉是否化尽……若情况不允许捡骨,就折两只树叶放进棺中,由师傅念咒后重新封棺埋土,另择他日进行仪式。
若是腐肉均已化尽,则可以开始进行捡骨的步骤,通常由脚部捡起,为求完尸,每一块大小骨头均得捡起,不可遗漏。但头骨中若留有牙齿则必须一一拔除,避免「吃子孙」。另外,如果是女性之尸骨,则必须由媳妇或孙媳妇在墓上另撑起一把伞,否则开棺之后直接见天,被视为不敬。
然后将捡起的尸骨放在一旁稍加曝晒,经由师傅用鬃刷刷净残土、或用米酒清洗,便可装入金斗瓮中了。将骨头放入金斗瓮,形状须依人抱膝蹲坐状摆放,面朝前方(上面可书写姓名之处),再嵌入瓦片或木炭塞实,到任何摇晃都不会松动的地步,盖上瓮盖,择日金葬,方告完成。
早期客家人相信,必须将祖先之骨奉回中原故土才得以安魂,也算是完成死后还乡的心愿。在火葬盛行之后,捡骨仪式渐渐式微,甚至早已流于形式,也只有偶尔在路边可见的金斗瓮会提醒人们,那段盛满了执着与寂寞的往事。
广府人叫棺材为四块半,天长地斗。棺盖叫天板,棺底叫地板,两旁是长板,头尾半板叫斗板,天长地斗暗合天长地久万年福寿之意。
客家风水先生有句口头语:九葬九迁,十葬万年
语意:原本是客家风水先生一句自我解嘲之语,认为迁葬的次数越多越好。借喻好事多磨,并告谕人们事情总是朝着良性方向发展的。
信息来源:老黄历网
http://www.laohuangli.net/minsu6.html
信息来源:老黄历网
http://www.laohuangli.net/minsu6.html
钟氏祖神梅县松源镇宝坑村龙源宫-龙源助国尊(公)王
http://www.hakkaonline.com/thread-91109-1-1.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变色卡
抢沙发
hillv2
hillv2
当前离线
积分
2020
狗仔卡
发表于 2012-5-21 17:15:52
|
显示全部楼层
家里神台放的就是公妈牌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wugang
wugang
当前离线
积分
2803
狗仔卡
楼主
|
发表于 2012-5-22 03:11:0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 hillv2 的帖子
府上是福建人?还是台湾人?通常广东人和客家人很少恭奉闽南风格的公妈牌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wugang
wugang
当前离线
积分
2803
狗仔卡
楼主
|
发表于 2013-4-24 20:27: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ugang 于 2013-5-24 20:11 编辑
观音彩(漆)仔
一般福佬人神桌上的墙壁挂绘有观音佛祖、关圣帝君、天上圣母、司命灶君、福
德正神诸神神像,称做「观音彩(漆)仔」。观音彩仔源自于何时尚有待考证,由于它的尺寸相当的大和神桌的宽度相当,所以如果家里的客厅不使用观音彩仔时可贴一张红纸或着什么都不放,只在神桌上放香炉或其他神像。
观音漆仔除了绘神明外尚有一块绘福禄寿三仙放在神主牌位后面,这是为了区别祖先和神明用的。
也有人在祖先牌位后面贴「寿」字,俗称「公妈寿」。公妈就是祖先,有请祖先保佑子孙长寿的意思。比较深入的说法是借「老子」三十三章里面「死而不亡者寿」,也就是肉体死亡,精神不死。
在比较观音彩(漆)仔和神榜之后,可以发现仅是用文字书写和图像的差别而已,用另一个角度看这里是神的世界,一个神圣的领域,不但时时保持干净而且包含许多的禁忌。另外要提到的是祭拜祖先的神主牌,也放在这个神圣的领域,表示祖先也是神。这和妈祖、关公、大道公​​等神明是由人死后,升格为神是相同的道理,只不过是神格没那么高
七祖:父、祖、曾、高、太、玄、顯。
九玄:子、孫、曾、玄、來、昆、仍、雲、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yuanxianmin
yuanxianmin
当前离线
积分
1314
狗仔卡
发表于 2013-10-28 14:36:11
|
显示全部楼层
实物图片弥足珍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用户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扫一扫访问
✕关闭
Copyright © 2019
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ttp://www.hakkaonline.com) | Base on
Discuz!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