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081|回复: 2

[其他地区] 丹江源头上的客家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5-27 22:47: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陕西日报2010-05-26
http://www.sxdaily.com.cn/data/bssnlw/20100526_9777040_6.htm

2010052618.jpg
居住在丹江源头的客家人正在往河水流经的地方播撒花种。
               
  一江清水,论源头。一脉敬仰,蕴忠诚。
  2010年5月14日,商洛市商州区,小雨。一行数人,顺江直上,探
密丹江源头。听说,那里有个客家人的村落,黑龙口镇梁坪村,自乾
隆年间始,祖辈传承,守护这江清流。
  “丹江源头第一村”,偏远而神秘。在没有路的山川中,踏过光
洁的石板,又一座巨大的山石挡住了去路,一条山涧飞落,顺势打了
个湍急的结,溪流缓缓而去。引路的人说,这块山石的背面,就是丹
江的源头。
            
                 源自1767年的客家村庄
           
  一本家谱综集概述着,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吴姓家族广东
一脉定居陕西。
  在吴家老人的记忆里,因为当年家乡灾患,为了吃饱肚子,祖辈
不得已迁来陕西秦岭山中,又择水源而居,“山中人烟稀少,可以重
新开垦土地,距离水源近,可以保证生产生活”。
  这个年代久远的客家村落,共有198户、781人,有吴、张、刘、
王、黄等姓氏,来自广东、湖北等地,以至于这里的孩子,常常能说
三种方言,会讲许多传奇的故事。
  “夜宿茅草庵,熊舔露草滩”。第一批迁来的,只有几对夫妇,
行走至此,他们用山间杂木搭起几间屋子,聚居在一起,防止野兽的
攻袭。这片最原始的山川,夜晚常能听到熊舔露草的瑟瑟声,胆颤心
惊。
  一代人,经历历史的繁衍,就成了一个村落。这几对客家夫妇,
是丹江源头最早的居民,几百年的薪火相传,他们的后人又有许多走
出梁坪,遍布四方。
  也有很多人,是随子孙来的。有一对湖北兄弟,随同村人迁入梁
坪,过了很多年,一次集会,有个老汉,穿着家乡的装束,却一双赤
脚,衣衫褴褛,瘦弱疲惫,引得众人询问。这哥俩越看他,越像自己
的父亲,上前询问,一听老夫的乡音,顿时抱头相拥,泪如奔流了。
  多年不见,父亲思子心切,凭着一双赤脚,千里迢迢寻子来了。
绵延至今,十三代人的一双双赤脚,走出了一个历史的“闯”字。
  即使走入新的世纪,客家人的坚韧和执着还在。2006年,村上修
通村水泥路。地处偏远、建材运输成本高,村上自请工程技术人员进
村指导,千方百计借贷。没有石子,他们就自己砸,晴天一身土,雨
天一脚泥,半年后,水泥路就通到了家门口。
  2009年底,村上人均纯收入达到4384元。人们栽植猪苓18000余窝,
养殖山羊800余只,栽植矮化核桃300亩、板栗建园200亩,鱼池300多
平方米,年组织劳务输出278人,发展建筑工程队长30余人,发展运输
大户20户。此外,还有800多米的休闲路,20处截水坝,整修石坎136
条,栽植毛竹1万余株。
  “无论怎么说我们,都是这片丹江源头的山川,养育了十三代客
家人。”吴家老人说。
      
                  百年守护源自敬重
           
  护水、护绿,这个客家山村的百年使命,在今天显得更为可贵。
利益驱使着我们,向资源和环境大肆开掘,最终伸向我们自己,索要
一切眼皮下的价值。守护对于他们来说,却近乎于信仰,不可更改。
  当“一江清水送北京”在水源区传唱的时候,这个客家山村还不
为人知,他们没有选择用最迅速的方式发家致富,他们延续着几百年
的传统,默默守护着一江清水,在坚持里都会有一种信仰。
  行走在清流边,村支书张述正多迈了半步,侧身捞起水中的漂浮
物,说“水里不能有半点杂物,我看见了就捡回来。”
  71岁高龄的刘存苍,与张述正有一样的习惯。他拎着锄头从山上
下来,沿江捡杂物,“看见就捡了,本来也不多”。
  在他的印象里,丹江的源头很高。小时候,他常去山上放牛,渴
了往江边一坐,随便喝,“水很甜,还能愈病,这山上长着上千种中
药材”,他顺手指向清流边的两株红叶,说这是两种很名贵的药材。
  丹江,古称丹水、粉青江、黑江,发源于秦岭地区(陕西省商洛
市西北部)的凤凰山南麓,经商洛市商州区、丹凤县、商南县,于荆
紫关附近(商南县汪家店乡月亮湾)出陕境进入河南省淅川县,向南
在湖北省原来与汉水交汇的地方注入丹江口水库。
  “干干净净,甘甘甜甜让水流出去”,源头也从护绿开始。多年
前,这个客家山村的树林几乎被砍伐殆尽。外村人来砍,也如入无人
地,“有人砍了自家院子里的树,也不敢多说什么。”
  为了阻止上山砍树,他们放弃维修进山小路,试图借此延缓山林
的消亡。即便如此,几年下来,不仅村庄附近的树林所剩无几,高山
的原始林木也岌岌可危。
  1999年,张述正在与全村百姓商议后,提出“住山靠山养山,建
立绿色银行”的理念,随即定下了一系列护林制度,封山护林,植树
育林。现在的梁坪村,森林覆盖率又达到百分之九十九以上,水又那
么甘甜了。
  一江清水,论源头。一脉敬仰,蕴忠诚。今天的客家山村,依然
保持着许多传统的习俗,很多与这江水有关。有那么一个习俗,据说
是祖上定下最早的一条。
  每年的大年三十,这个村落会禁止去江中取水,直至过了正月初
三,人们在江边敬拜后,方可取水回家,寓意让这流淌了千年的江水,
安心休养,过一个惬意的春节。
  离开梁坪村时,几个老者停在江边,向雨后的山川唱起了客家山
歌,酸溜溜的调子在他们的唱腔下,居然显得那么厚重绵长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27 23:59:54 | 显示全部楼层
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向往这样的生活!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28 07:56:16 | 显示全部楼层
“无论怎么说我们,都是这片丹江源头的山川,养育了十三代客
家人。”吴家老人说。

难得不受干扰的十三代客家人!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4-20 20:59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