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708|回复: 3

《歌谣周刊》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2-4-13 12:11: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918年2月刘半农等向全国征集歌谣,成立了北大歌谣征集处,有领导、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的中国民俗学运动正式开始。
<br>  1918年2月l。《北京大学日刊》上刊登了由刘 半农拟写的《北京大学征集全国近世歌谣简章》和蔡元培的《校长启事》,宣布由“沈尹默主任一并编辑‘选粹’;刘复担任来稿之初次审计,并编辑‘汇编’;钱玄同、沈兼士考订方言。”《校长启事》曰:
<br>文职员及学生诸君公鉴:
<br>  “本校现拟征集全国近世歌谣满,除将简章登载日刊,敬请诸君帮同搜集材料,所有内地各处报刊、学会及杂志社等,亦祈各就所知,将其名目、地上函交法科刘复君,以便邮寄简章,请其登载。此项公绥。(简章见本日纪事栏内)
<br>         蔡元培敬白”
<br>  1922年12月17日至1925年6月28日,北大歌谣研究会编辑出版了《歌谣周刊》,共97则。其后,北大歌谣研究会歌谣等稿并入1925年10月至1926年8月出版的《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周刊》及1926年10月24日至1927年11月20日改为的“月刊”上发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2-4-13 12:12:32 | 显示全部楼层

《歌谣周刊》

《江格尔》
<br>
<br>《江格尔》最初产生于我过新疆地区的蒙古族卫拉特人中,至今还以口头和手抄本形式广泛流传于新疆天山南北广大地区的蒙古人中,成为他们家喻户晓的英雄史诗。这部史诗约于15世纪至17世纪上半叶形成于当时的西蒙古或"卫拉特"地区。"卫拉特"是蒙古族古代的一个部落名称,意为"森林之部"。13世纪前,他们聚居在贝尔加湖以北安加拉河一带的八河流域,,从事狩猎和游牧活动,后来逐渐向西南方迁徙,约于15世纪初到新疆阿尔泰山一带。目前卫拉特人主要分布在我国新疆、青海、甘肃及蒙古人民共和国西部几个省。新疆的蒙古族居住在南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北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伊犁、塔城、阿尔泰地区的广大牧区,共有12万多人。
<br>
<br>主人公江格尔两岁时,家乡遭到了蟒古斯(魔王)的蹂躏,父母被害,他父亲的好友、大力士蒙根西克西日格救了他。江格尔人小胆大,三岁的江格尔,手握黄花戟,身跨枣红马,四岁时就出征,七岁时开始建功立业,宝木巴地方的臣民把他推举为圣主江格尔可汗。但蟒古斯敌人不甘失败,经常伺机侵犯宝木巴国。江格尔率领他的十二位"雄师"、三十五名虎将和八千个勇士,荡平了蟒古斯,保卫了宝木巴,扬名四十四国。以他非凡的才能,建立了一个"没有冬天和严寒,四季如春阳光灿烂;没有痛苦和死亡,人人永葆青春时光;没有潦倒和贫穷只有富足和繁荣;没有孤儿和鳏寡,只有兴旺和发达;没有动乱和恐慌,只有幸福和安康;珍禽异兽布满山头,牛羊马驼撒满草原;和风轻吹,细雨润田"这样一个理想的乐园和社会。这里表达了人民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赞许了和平宁静的家乡,追求一个美好的没有压迫,没有自相残杀的理想乐园。希望自然界也附随人意,把人间变成没有严寒酷暑,没有风雪灾害,禽兽满山、牲畜遍地、水草肥美的永久幸福之地。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2-4-13 12:12:33 | 显示全部楼层

《歌谣周刊》

寻根文学
<br>
<br>八十年代中期,文坛上兴起了一股"文化寻根"的热潮,作家们开始致力于对传统意识、民族文化心理的挖掘,他们的创作被称为"寻根文学"。寻根文学的兴起不是偶然的,它的出现有其自身的社会背景。
<br>  首先,是由于作家们感到了"文化"对人类的深刻制约,并力图把握它。
<br>  其次,一些作家认为中国自"五四"新文化革命以来出现了长时间的"传统文化断裂"时期,于是希望以文学来弥补这一"文化断裂带"。第三,当时中国文坛受到以拉美"魔幻现实主义"为代表的世界"寻根"潮流的巨大影响,许多年轻作家从马尔克斯充满拉美地域色彩的作品中看到了第三世界国家文学走向世界的希望,因而在创作中表现出强烈的"文化寻根"意识。综合来看,"寻根派"的文学主张是希望能立足于我国自己的民族土壤中,挖掘分析国民的劣质,发扬文化传统中的优秀成分,从文化背景来把握我们民族的思想方式和理想、价值标准,努力创造出具有真正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的文学。
<br>  "寻根文学"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上无疑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同时很多寻根作家在创作时吸收了大量现代主义甚至后现代主义的表现方式,在促进中国文学自身的发展上功不可没。但"寻根文学"的局限也是十分明显的。大多数作家对"文化"概念的理解是"以偏概全"的,他们往往抓住某种民俗、习惯便刻意进行渲染,而忽略了对"民族性"的真正解剖。尤其是一些作家对现代文明的排斥近乎偏执,一味迷恋于挖掘那种凝滞的非常态的传统人生,缺乏对当代生活的指导意义,而导致作品与当代现实的疏离,这造成了几年后"寻根文学"的衰微。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2-4-13 12:12:34 | 显示全部楼层

《歌谣周刊》


<br>
<br>傩的初级形态是一种戴面具的舞蹈,是古代驱逐鬼疫,祈祷丰年的一种祭典仪式。
<br>
<br>我国最早文字记载的傩事活动是《周仪·夏官·方相氏》,书中记载了:方相氏蒙熊皮,戴黄金四目面具,玄衣朱裳,执戈扬盾,带领上百个奴隶在宫廷内边唱边舞,驱赶鬼疫。唐宋后,傩在宫廷中逐渐衰微,大量的傩流入民间与社火相融汇。两宋时期傩的宗教色彩减弱,成为一种娱乐活动。每年正月初一至十五,各地傩班走村串户,鞭炮齐鸣热闹非凡。
<br>
<br>傩戏,又名神剧。是在傩舞(俗称跳神)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不同于一般戏剧,没有生旦净丑之分,也没有系统化、规范化的表演程式。一般由1至3人着彩衣戴面具表演,格调古朴,模拟动作多,有生活气息。演技受彩调影较大。有大戏、小戏(或称长剧、短剧)。小戏剧目有《梁吴太保进茶山》、《土地神》、《鲁班》等。大戏剧目有《沉香救母》、《孟姜女》、《哪吒太子》等。艺人称唱本为“神书”,唱腔、曲牌为“神歌”。“神歌”除原有的傩舞音乐外,还吸收彩调一些声腔,运用联曲手法演唱。没有专业演出队伍,戏班临时组合。多在酬神还愿或进行祭祀活动时演出,有时也作有薄酬的纯娱乐演出。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4-20 18:11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