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wugang

广东紫金抗战英雄钟学栋将军 ,爱国救亡者全国同胞永远敬佩怀念您!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2-5-16 07:07: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ugang 于 2013-3-8 11:58 编辑

八一三淞滬會戰殉國空軍將士:
傅嘯宇空軍第五大隊第24隊少校分隊長
韓師愈 空軍第七大隊16隊副隊
任雲閣空軍第二大隊九中隊少尉飛行員
梁鴻雲空軍第五大隊二十四隊上尉飛行員
陳錫純空軍第八大隊第九隊少尉飛行員
方長裕空軍第八大隊第30隊中尉飛行員
張韜良空軍第三大隊第八隊少尉飛行員
魏國志空軍八大隊三十隊少尉飛行員
任鬆齡空軍九大隊二十七隊準尉飛行員
曹芳震 空軍五大隊24隊少尉飛行員
李恆傑 空軍2大隊14隊少尉飛行員
宋以敬 空軍2大隊14隊少尉飛行員
彭德明 空軍二大14隊少尉飛行員
王天祥 空軍航空第8隊上尉隊長
吳 範 空軍八大隊30隊少尉隊員
張俊才 空軍9大隊26隊分隊長
張 琪 空軍第八大隊30隊中尉分隊長
黃居谷 空軍三大隊八隊中尉分隊長
黃保珊 航校暫編大隊32隊分隊長
遊雲章 空軍二大隊14隊少尉飛行員
金正喜空軍第三大隊十四隊中尉隊長
劉蘭清空軍三大隊十七隊少尉飛行員
李錫家空軍第二大隊十四隊少尉飛行員
秦家柱空軍三大隊十七少尉級分隊長
李文韶空軍九大隊二十七隊準尉見習員
袁汝丞 空軍第八大隊30隊三級通信員
李傳謀 空二大隊十四隊少尉飛行員
聶 友 空軍七大隊16隊少尉飛行員
黃正裕 空軍八大隊30隊隊長
劉熾微 空軍三大隊八隊分隊長
黃文模 空軍6大隊3隊準尉飛行員
李有乾 空軍4大隊22隊少尉飛行員
譚 文 空軍4大隊21隊分隊長
彭仁忭 空軍6大隊3隊少尉飛行員
範 濤 空軍第3大隊7隊飛行員
閻海文空軍驅逐第5大隊25中隊少尉飛行員
王志愷 航校暫編大隊34隊分隊長
楊季豪 空軍8大隊30隊中尉飛行員
洪冠民 空軍9大隊26隊飛行員
沈崇誨空軍第二大隊第九中隊中尉分隊長
劉維權空軍九大隊二十六隊準尉見習
蔡振東 空軍第八大隊30隊三級通信員

武漢空戰參戰飛行員日記曝光 展現慘烈空中格鬥
http://mil.news.sohu.com/20080218/n255213488.shtml
1938年,龔業悌在王家墩機場的留影。(龔業悌,時為中國空軍第四大隊飛行員,此前曾在淞滬戰役中擊落兩架日機。)
楊一楚與戰友龔業悌. 2.在中央航校時像片http://www.yyzxxyh.com/bnhm/bnhm/201105/638.html楊一楚烈士(1914-1940)

.
龔業悌(1914-1996),抗日時期中國空軍第四大隊飛行員、分隊長、副中隊長,傳奇抗戰英雄,親歷抗日空戰183次,空戰軌跡遍佈全國各地、大江南北,個人單獨擊落日機3架,與戰友協同擊落日機6架,擊傷日機無計數。他身負重傷3次,九死一生,最終見證了抗戰的偉大勝利。1940年,日本空軍對重慶大規模轟炸,他在9月10日和12日兩次攔截戰中,會同戰友擊落敵機兩架,又受到兩次嘉獎。他參加了重慶大空戰,此役擊傷日機2架後,被幾架敵機圍攻,人、機俱傷,跳傘於四川的豐都縣,從此不能飛行。
  1949年10月末重慶解放前夕,他毅然參加“兩航起義”。
  1985年,他將珍藏的抗日戰爭時期文物十一件,捐獻給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作為永久收藏。其中記錄他1936年10月至1940年9月13日的《飛行日誌》等陳列於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中。龔業悌在戰爭期間寫的日記結集為《抗戰飛行日記》,已經由長江文藝出版社出版。

http://www.hnjy.com.cn/node/54237
http://www.hnjy.com.cn/node/54237
重慶空戰中三次受傷
  龔業悌因此收穫愛情

龔業悌和聶夔君
龔業悌和他的護士長在重慶相愛,在成都結婚,在瀋陽終老
1985年,龔業悌將這本珍貴的《飛行日誌》捐獻給北京的軍博,這只是他的飛行日誌,他還有兩本私人日記,是中國抗戰空軍史唯一的戰地私人記錄,也非常珍貴。在地上,逛書店和電影院,是文藝青年龔業悌最好的兩口。

抗戰飛行日記(部分內容)
http://book.qq.com/s/book/0/23/23928/index.shtml

作 者:龔業悌 著, 龔紹英、龔紹東、龔紹雄、龔紹豪 整理

  出 版 社:長江文藝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1-5-1

  版 次:1頁 數:415字 數:720000

  印刷時間:2011-5-1開 本:16開紙 張:膠版紙

  印 次:1I S B N:9787535444820包 裝:平裝
http://cqcbepaper.cqnews.net/cqcb/html/2012-04/19/content_1523421.htm
http://cqcbepaper.cqnews.net/cqcb/html/2012-04/19/content_1523421.htm
我擊落第三架日機http://news.youth.cn/js/zgjq/201202/t20120217_1962868.html
(2.18當天龔業悌日記)
 2.18空戰全景
  1938年2月18日,武漢地區晴空少雲,江面風平浪靜。日本海軍轟炸機12架,在26架新型九六式戰鬥機的掩護下,分別從南京、蕪湖兩地機場起飛,在安徽和江西交界處交會後,組成一支38架的大編隊,沿著長江向武漢一路奔襲而來。
  下午一時許,駐守在漢口的中國空軍第四大隊接報後,大隊長李桂丹急令下屬第21、22和23三個中隊,即刻起飛迎戰。第22飛行隊(隊長劉志漢)的11架E-15式雙翼戰鬥機和第21飛行隊(隊長董明德)的10架伊-16式單翼戰鬥機,在李桂丹大隊長的親自率領下勇敢升空迎戰。與之同時,駐守在孝感機場的第23飛行隊(隊長呂基淳)的8架E-15戰鬥機也同時起飛進入武漢上空配合作戰。
  空中的情況:負責掩護的第21飛行隊首先在漢口機場的西北方與敵人的10架飛機遭遇,並立即投入戰鬥,進入高度約4,000米。隨後,第22、23飛行隊也在武漢上空與敵展開了激烈的空戰。這是一場機群對機群的大規模對峙,雙方數十架飛機惡戰在武漢三鎮上空。高度從5,000米到幾百米,上下翻飛,相互纏鬥,場面蔚為壯觀。
  這次惡戰大約進行了12分鐘,我軍以擊落敵機11架,己方僅損失5架的代價大獲全勝。敵空襲編隊指揮官金子隆司飲彈墜機身亡,然我方大隊長李桂丹上尉、飛行中隊長呂基淳上尉、飛行員巴清正少尉、王怡少尉和李鵬翔中尉等5人均為國光榮捐軀。飛行員張光明的座機被擊中29處,自己身負重傷,但仍頑強地堅持駕機返回機場。
  *二十二隊、二十三隊:抗戰初期中國空軍第四驅逐機大隊下轄第21、22、23中隊,在戰爭爆發前飛機編製為31架霍克III戰鬥機、1架W-44戰鬥機。抗戰初期經過淞滬會戰,中國空軍飛機幾乎拼光。在這關鍵時刻,得到蘇聯的大批飛機援助,到1938年2月,蘇聯共援助中國作戰飛機390架,其中驅逐機大部分為E-15、E-16。
  *E-15、E-16:E-15為蘇聯雙翼驅逐機,轉彎半徑小,機動靈活,但航速較慢。E-16為蘇聯單翼驅逐機,航速達每小時480公里,但機動性能差。兩種驅逐機都裝備4挺“斯卡斯”高射速機槍,這種機槍每分鐘可發射1800發子彈。空戰時,通常E-15、E-16聯手對敵,一般是E-15與敵機纏鬥,E-16從高空俯衝,追殲逃敵。
  李桂丹 (19141938) 遼寧新民人。與高志航、劉粹剛、樂以琴一併被譽為中國空軍的“四大金剛”。“2.18 ”空戰中英勇殉國。
  蘇E-16 戰鬥機
  抗戰初期在中國空軍第四大隊龔業悌
  1938年2月18日星期五天氣晴
  今天,一個極可歌頌而榮耀的日子,在武漢的蒼穹,我們大隊的同伴和敵機展開了一場激烈空前的空戰。
  早上我們才起床,副大隊長即到我們房中催我們快走,我們已得到拂曉敵人空襲的警報。
  到中午,我們還沒有得到起飛的命令。我們開始在場中野餐。我們一早還不曾進一點食物。
  飯後,我們便又接到另外的警報:敵機數十架來襲。
  場中的轟炸機都相繼起飛。二十二隊*的十一架E-15*也飛起來,我們隊十架E-16*最後起飛,激烈的空戰便在我們起飛後不到十分鐘時展開。
  我們升高還不到2000米便發現大群敵機由東而來,高度已高出於我們1000米以上。二十二隊比我們先起飛,然而高度比敵機低。形勢對我們很不利,剛升到2500米時,敵九六式驅逐機便攻擊下來,最先李大隊長帶領的六架飛機受到他們的攻擊已相互纏鬥,我們看到非常著急,便急拉爭取高度,到3000米時,我們一隊便轉到一群敵機的上空,開始了我們的攻擊。
  這時,二十二隊的十一架E-15飛機已全部加入戰鬥,二十三隊*正好也從孝感趕來,我們的戰鬥力便增加得極其雄厚。我們都混戰在一團,數十架飛機上下一串串的聯著,在歷史上,在東亞這種大規模的空戰是空前的。
  東亞空前的大空戰
  敵轟炸機十二架比我們高得多,我們一隊雖比任何隊的驅逐機高,可是絕沒有時間去攻擊它,我們要掩護和幫助我們的驅逐機作戰。
  就這樣輕輕的把他們放過,他們倉惶地投彈後逃去,雖然地面的高射炮密集射擊,也未獲命中。但在後來的空戰中,仍被我們的飛機擊落兩架。我已找到了兩個好的機會衝下去,照准一架被困在重圍中的敵機。但是飛機因俯衝速度超過了500公里,射擊時瞄準鏡發抖,極難瞄準,當我脫離時,敵機並無損傷,即使傷也沒傷及要害。
  我們的戰鬥區域逐漸縮小,由集團轉變為個別追逐攻擊,在混戰中,我看到兩架敵機焚燒下墜,一個保險傘在空中張開下降,一架E-15尾旋下墜,說明這次戰鬥是十分猛烈的。
  敵機在長久的混戰中,漸漸感到不支,同時也不允許他們戀戰,所以他們儘量想法脫逃。他們得著機會就低飛,一直向東逃去。追擊脫逃的敵機是我們中隊的中心任務,我們三架E-16機,分隊長王遠波、王特謙和我組成戰鬥隊形向東追擊。
  我們是巡著敵機必然回歸的路線向前搜索的,在我的後方我們的飛機還在三三兩兩的和敵機纏鬥著。
  我擊落了第三架日機
  一段綿亙的小山和丘陵點綴在一小片星星點點的微波蕩漾的水田中,那便是風景秀麗的黃陂鄉村田野。我無暇欣賞,我很高興地發現前方正有一架驚魂未定的敵機,全速向東逃逸。
  敵機的飛行員全然沒有料到我會在它後面全速地追擊他。我調整好適於射擊的速度,用穿過風擋伸到座艙前的指揮鏡,把敵機準確地匯入鏡中的十字紅線中,從線的刻度上判斷敵機相距的距離,在測定已準確到達我的機槍400公尺的有效射程時,就開始扣動裝在左右機翼上的兩挺斯卡斯機槍,向敵機不停地猛烈射擊。從發光彈的指示中,可以看到這兩挺機槍的子彈已在400公尺交叉處準確地擊中敵機座艙,擊斃了日機座艙內的日飛行員,敵機一震,突然翻滾在空中便失蹤了。原來它已被我擊落下墜到黃陂的田野里,這是我擊落第三架日機的記錄。
空軍復興榮譽勳章 (Order of Renaissance and Honour)

http://blog.roodo.com/order_and_medal/archives/3547501.html

國民政府陸海空軍最高勛章。 國光勛章中心為威武鷹揚圖案。四週為光芒,象征榮獲此章者,有使國家前程遠大,國運昌隆,光芒四照之功勛。 此章於1937年11月8日修正《陸海空軍勛賞條例》所制定,並於1938年2月20日施行,為襟綬,有表,不分等級。
 至今分別有5人獲得此勛章,他們分別是蔣中正、傅作義、周至柔俞大維何應欽,其中何應欽的勛章現正收藏於台北國軍歷史文物館

青天白日勳章第007號 蔣中正 (1931年完成北伐統一中國)




蔣中正青天白日勳章
類別:勳獎章
規格:8×8公分
重量:130 公克
數量:1枚
來源:總統府侍衛室
獲得時間:民國64.7.25改為大綬
備考:於
第一陳展室展示

武漢會戰,會戰從日軍攻佔安慶開始到武漢失守為止,歷時4個半月,中國軍隊共斃傷敵近4萬人。武漢會戰使日本的戰略進攻被迫停止,以主力回師佔領區對付遊擊戰爭,從此,正面戰場壓力減輕,敵後戰場日顯重要。以武漢會戰結束為標誌,中國抗日戰爭開始進入戰略相持階段。
                                    

                                           與國同壽人瑞抗戰英雄飛將軍李學炎中將

我空軍飛行員李學炎,最重要的戰功是在民國32年1943年11月25日,身為中美混合機隊成員,從大陸江西起飛,執行轟炸台灣新竹機場的任務;當時很多人都認為這是不可能的任務,但由於規劃周詳,成功達成「0比42(擊毀42架日機)」的戰績。
一大隊大隊長 李學炎http://www.flyingtiger-cacw.com/new_page_524.htm
廣東梅縣梅西鎮豐田村田心李屋人  李学炎
李学炎(1910~ ) 又名亚炳,广东梅县梅西镇丰田村田心李屋人。国民革命军空军中将。笕桥空军军官学校第四期毕业。历任分队长、中队长,笕桥空军军官学校少将数官。抗日战争爆发后,任重庆空军总司令部作战科中校科长,中美混合大队大队长,空军汉口第四军区上校参谋长。1947年任空军总司令部少将作战处长。同年冬调台湾,任台南空军训练总处训练总队长。1953年任台湾空军总司令部研究计划署少将副署长。1956年任空军通讯电子学校少将校长。1960年“任国防部”第三参谋次长室少将助理次长。1967年任空军指挥参谋大学中将校长。1970年退役。
发生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的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人们还记忆犹新,而与此相关的另一件事人们就未必了解,那就是为了促进国共两党首次合作,周恩来总理及中央一些领导同志多次往返于西安和延安之间,当时乘坐的飞机由国民党西安空军部队提供,但飞行员是谁却就很少有人知道,他就是出生在梅县梅西镇丰田村田心李屋的农家子弟——李学炎先生。李学炎今年已近百岁高龄,退休前是空军中将军衔,1985年全家移居美国,现仍在美国安度晚年,身体还很健康。
李学炎少年时因家庭贫困,几度辍学,但凭着勤奋好学的精神和百折不挠的毅力,在家乡时断时续读完初中后,投靠亲戚到南京求学,于1932年考入中央航空学校,开始了漫长的军旅生涯。
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爆发,1937年初国共两党开始和谈,李学炎当时正好驻防在西安空军基地,3月份的某日,上级通知他第二天驾专机护送周恩来回延安。接受任务后,他深知此次飞行的责任重大,便连夜完成图上作业,了解沿途地形地貌及紧急情况下的应急措施。第二天中午,周恩来总理依时到达机场,相互自我介绍后,在登机前拍了一张合影照片(如下图,此照片已被周恩来纪念馆收藏)。飞机升空后一切情况正常,由于当时飞机上没有通话设备不能对话,飞行了一个小时进入洛川上空后,李学炎还随手写下一张“洛川”二字的字条递给周恩来,告诉他所处的位置。
不足两个钟头,飞机降落在延安机场,有好多人前来迎接,经介绍后,周总理请前来接机的林伯渠带李学炎去晋见毛泽东主席,步行了约半个小时,在一个很不起眼的窑洞里,他见到了身穿列宁式灰色服装、蓄长发后梳、平易近人的毛泽东,聆听了毛泽东对当时形势的论述。在他的印象中,毛泽东非常健谈,语带湘音。这次会谈只有二十几分钟,话题都是当时的国内形势,关于国共合作,关于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等等,出门时毛泽东还非常高兴地拍着他的肩膀说:“飞将军,了不起,将来跟日本打仗,就靠你们空军打先锋的好表现啦!”
此后,在“七七卢沟桥事变”前的几个月时间里,李学炎先后接送周恩来、朱德、林伯渠等中央领导人多次往返于延安和西安之间。在延安的日子里,他还拜见了朱德、罗瑞卿、徐向前、罗炳辉、肖劲光、肖学林等中央领导人,并获得部分领导人的赠言手迹。
抗日战争中期,李学炎曾奉命率领空军军官学校第十二期学生50余人赴美国接受飞行训练,一年后学成回国。1943年10月因战争发展的需要,中国空军与美国空军组建了一支特殊部队——中美空军混合联队,李学炎被任命为轰炸大队大队长,亲历了对日作战百余次,荣立了不少战功。在众多的战斗中,他认为最为难忘的是突袭台湾新竹机场的那次战役。当时由他率领二十九架中美混合联队轰炸大队的战机从江西隐蔽起飞,继而以超低空贴着台湾海峡水面飞行,然后突然从新竹南寮外海开始爬升,刚好在投弹高度便进入新竹机场上空,而且,各种型号不同飞机分成三波对地面猛烈攻击,日军措手不及匆忙应战,当场击落意欲强行升空的14架日军战机,接着摧毁了停在机场的所有日军飞机。前后时间不超过三分钟,新竹机场霎时一片火海,浓烟滚滚,60多架日本战机顷刻间化为乌有,这是日本侵华战争中空军损失最为惨重的一次战役。当年梅县同乡会在桂林的一次同乡聚会上,大家将一副楹联送给李学炎,上书“壮志凌云万里长空奔日月,奋身卫国百战雄风震山河”,赞誉他为“蓝天飞虎”。
李学炎天资聪颖,勤奋好学,平易近人。他的人生历程大概可分成几个部分:少年时艰难求学,青年时蓝天飞行,壮年时入空军高层幕僚,老年时退而不休,受聘某大学任教,70多岁完全退休后移居美国。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他曾回故乡探亲,对家乡的巨大变化感到由衷地欢愉。
來自台灣的約翰‧霍普金斯醫院整形外科主任李為平被譽為斷肢移植權威。在接受聯合報記者訪問時,他首度透露,父親李學炎曾任飛虎隊第一大隊大隊長,來台後擔任參謀大學校長,後舉家赴美。與中華民國同壽的李學炎下個月將過一百零二歲生日。
李為平在整形界頗負盛名,父親李學炎曾任參謀大學校長,也是飛虎大隊長。


全文網址: 搶救斷肢大兵/台裔神醫 父是飛虎隊長 | 綜合 | 國內要聞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5/7673719.shtml#ixzz2KQ4NLLrU
Power By udn.com李為平廿九日與大兵馬洛可在醫院舉行記者會,會後接受聯合報記者訪問。
五十三歲的李為平說,他對台灣有很多美好回憶,他五歲前住高雄岡山,之後搬到台北,十五歲舉家遷往美國;最近一次到台灣參加醫學活動是兩、三年前的事。
李為平盛讚台灣的醫療進展快速,他說,在整形重建手術方面,他的摯友、長庚醫院院長魏福全有許多了不起的貢獻,在全球的整形重建醫學界設下很多典範。
李為平說,大約廿六年前還在約翰霍普金斯當住院醫師時,當時專攻整形外科的骨骼移植研究,自然而然從骨骼移植擴大到異體肢體移植。
他率先發展新式壓制免疫機能方法,在為病人接上新手臂時,並同時給予注入捐贈者的骨髓,以減少異體排斥,不像大多數移植病人必須使用混合藥物治療。
李為平盛讚台灣的醫療進展快速,他說,在整形重建手術方面,他的摯友、長庚醫院院長魏福全做出許多了不起的貢獻,在全球的整形重建醫學界設立很多典範。
不過,李為平說他的兩個小孩應該不會「繼承父業」,李為平說,小孩都還在念大學,一個學電腦、另一個念心理學。
李為平的姊姊李佳文先前受訪時提到,父親李學炎是飛虎隊第一大隊大隊長,最難忘的是轟炸新竹機場的任務,炸毀卅多架日本飛機。
是否可能到台灣貢獻一己之力,李為平說,他目前已與魏福全的團隊合作,而且魏院長團隊手術技術非常好,「不需要我們」。全文網址: 搶救斷肢大兵/台裔神醫 父是飛虎隊長 | 綜合 | 國內要聞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5/7673719.shtml#ixzz2KQ40Y6Ue
Power By udn.com

  • 2013-02-09 14:18
  • 新聞速報
  • 【中央社】
馬英九總統提到過去一位空軍將軍李學炎,最重要的戰功是在民國32年11月25日,身為中美混合機隊成員,從大陸江西起飛,執行轟炸台灣新竹機場的任務;當時很多人都認為這是不可能的任務,但由於規劃周詳,成功達成「0比42(擊毀42架日機)」的戰績。

 總統說,3月1日是李學炎102歲壽誕,政府已請駐美代表金溥聰前往祝壽,再次肯定李學炎非常精采的功績。

http://news.chinatimes.com/politics/50207539/132013020900521.html

(左起)104歲的老英雄李正中,101歲的空戰英雄李學炎,98歲老英雄項展驥以及100歲的老英雄譚瑛





台北駐洛杉磯經濟文化辦事處處長龔中誠向101歲的空戰英雄李學炎颁发马英九赠与的寿轴

http://www.chinesedailynews.com/article/article-c143202.aspx

抗战时派驻中国采访的时代杂志记者白修德(西奥多·怀特)在他“寻求历史”搜索历史回忆录中,对这次突袭有颇为生动的记载。
昆明到新竹的航程是一千二百哩,当时的战机是没法完成这样的任务的,幸好在中国军民的努力下,在湖南永州修建了零陵机场,才解决了出征时战机续航力和油料不足的问题。
http://news.chinatimes.com/forum/11051401/112013030800472.html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5-16 19:40: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ugang 于 2012-5-23 05:07 编辑

震驚世界的東方馬其諾防線 史恩華殉國處草鞋嶺革命遺址

1939年9月18日,第一次湘北會戰打響,195師覃異之師史恩華營,在草鞋嶺一帶阻擊敵人。日寇奈良支隊5000余眾,出動飛機、大炮狂轟亂炸,坦克騎兵,步兵輪番進攻。在擊潰敵12次進攻後,遭日軍四麵包圍,終於23日晨,全營500官兵英勇殉國。史營長“軍人沒有不得己的時候”激勵了全線官兵奮勇殺敵。http://www.tudou.com/home/_104948326
   同時,全營英勇殉國的還有:死守金龍山的胡春華營;有誓與鹿角陣地共存亡的195師8團1營方瓊連;有95師營田保衛戰中頑強抵抗至最後一人的苗振華營。

   中國軍隊面對南京大屠殺的6師團谷壽夫部,在福臨鋪一帶,猛烈反擊,敵死傷慘重。後,敵發現我軍大量集結,有布口袋陣之勢,倉皇撤退。10月8日,我軍收回新墻河一帶原陣地。
   3、柏將軍草鞋嶺令:誰後退,就提頭來見
   第二次湘北大戰於1941年9月18日正式打響,日軍四個師團在數十架飛機炮火支援下,以裝甲車相配合,向新墻河一線發動猛烈進攻。歐震第四軍英勇迎敵,尤以據守草鞋嶺、雞婆嶺的102師最為頑強,師長柏輝章,嚴令各團:“採取近戰肉博,你如後退,就提頭來見!”
   由於戰區密碼被破譯,我軍處處被動。
   最終,經六戰區猛烈圍攻宜昌戰,和九戰區官兵拼死抵抗,己進入長沙城的日軍迅速撤退新墻河北岸,雙方恢復原陣地。
   4、王超奎殺敵,寧斷頭不投降
   1942年12月,日軍12萬兵力三犯長沙。23日晨,日軍分三路強攻新墻河,川軍楊森部頑強抵抗,其中398團王超奎營長率部固守相公嶺、馬形山,“激戰數日,雷雨交加,腥紅滿地” 全營殉國。寧斷頭,不投降的斷頭將軍名揚天下,為長沙會戰寫下悲壯一筆。
   經我軍層層夾擊,敵彈藥將盡,補給線又被切斷,元月14日,中國軍隊全線反擊,薛岳的“天爐戰法” 取得最為輝煌的勝利。
   當年,新華社喬冠華評論:新墻河為東方馬其諾防線。
   5、楊漢域將軍血戰突圍,張德能軍長無能被斃
   1944年,日軍為實現”一號作戰”,5月27日,日軍分三路攻打新墻河,閃電般圍殲我20軍,軍長楊漢域率部激戰於銅鼓嶺,鷹頭嶺一線,苦戰三日,突出重圍,第一道防線被突破。
   由於日軍大力增兵,而我重兵抽調入緬,加上輕敵和指揮失誤,造成嶽麓山陣地先失。6月18日,三戰未失的長沙終於陷落。老蔣以指揮不力,槍斃了守城軍長張德能。
   四次長沙會戰,每次,敵我雙方投入兵力達40萬以上,共殲敵十餘萬人,是集團對集團的博斗,是國家力量的對抗。而新墻河草鞋嶺等戰役地,是每次會戰的第一道防線。中國軍隊前赴後繼,浴血奮戰,湧現許多可歌可泣的感人事績。
   三、新墻河草鞋嶺等戰役,威震國內外,媒體爭相報導
   1、筆架山有倖,得英雄,名揚天下。
   著名作家馬正健寫到:“湖南戰場的槍炮聲尚未停息,舉國上下已開始歡慶勝利。新墻河、汨羅江、福臨鋪、營田、高安、這些有名無名的河流和小鎮,躍然全國各大報刊,而薛岳、關麟征、羅卓英、王陵基等老名字再度被炒得滾燙,覃異之、史恩華等新名字頃刻間也變得家喻戶 曉.
   銘聯和碑文書法剛毅勁遒,出自195師師長覃異之之手。 碑銘聯:“筆架山千秋不朽,福臨鋪一戰成功。” 碑文:“長沙地控南北,兵家必爭之地,倭寇圖之已久,營長史恩華奮戰比家山,與全營壯烈犧牲。195師阻擊福臨鋪,寇北退,長沙無恙,烈士之功不朽矣”。
   筆架山因英雄而揚名,而筆架山一帶,史營長英勇殺敵的故事,四處流傳,英雄因筆架山而永生。
  墓址岳阳县杨林乡傅朝村莫家渡,建于1940年左右,1939年9月(第一次长沙
会战)在岳阳新墙河阻击日军而壮烈殉国的195师史恩华营官兵400余人。毁于
1958年左右,今不存。
  2、宋美齡美國會演講,新墻河一亱成名。
   1942年2月,宋美齡在美國國會演講:“---這種不屈不撓的精神,其表現的實例,多的不可勝數,我只要舉一個例子:今年年初,有一位營長王超奎少校率領部隊在湖南新墻河作戰,敵人在數量方面,佔著壓倒的優勢,當他被敵軍重重包圍的時候,他與他的五百個部下,每一個人個個都戰至最後犧牲生命為止,這樣至最後一彈,最後一人,在中國士兵來說,並不是口頭說說就算數的。”
   當時,英國倫敦《英國人》,《美國美國人》、《美國人》均盛讚中國軍隊此役的表現,鼓舞了全世界處於低潮無奈中的反法西斯陣營。
   英倫敦每日新聞:“唯有長沙上空之雲彩,確見光彩奪目”
   3、描寫史恩華營長的電影——《勝利進行曲》
   內容簡介:
    抗日戰爭第三年,日本侵略軍在扶植 汪精衛漢奸政權的同時,調集重兵進犯我湘北地區。我軍營長史恩華、排長管振中、士兵任連子不畏強敵,艱苦戰鬥。湘北人民主動配合軍隊,前仆後繼,打擊敵人。當戰火逼近大慧寺時,村中婦幼正在寺內避難,日軍不顧大慧寺住持慧海和尚勸阻,企圖污辱避難婦女,慧海怒破殺戒,擊斃逞兇敵兵,自己也壯烈犧牲。長沙金井附近隱珠山下開物學校,三個小學生,因不承認汪精衛是領袖,被日軍殘暴殺害。沙田鄉農婦何大嫂,反抗日軍士兵污辱,抓住敵人滾入蓮塘,同歸於盡。在湘北軍民團結一致抗擊下,日軍陰謀破產,我國軍民取得了湘北大捷。
  演員:陶金,導演:史東山,編劇:田漢(1940)
    4、歷史紀錄片《山河一寸血》22章再現草鞋嶺戰鬥:
   “ 日軍主力部隊在新墻河以北和張耀明的52軍惡鬥了6天,到23日才渡河南下,但22日這一天195師覃異之的一個排在草鞋嶺上卻留下了一段可歌可泣的故事,這個排的排長方昌桂堅守陣地5天5夜,全排陣亡,只剩下一個叫做任連子的新兵還在壕溝里繼續作戰,營長髮覺正面的一角槍聲稀落,便派了一個姓管的排長去看看,管排長到了現場才發現原來只有任連子一個人在打,一時間十分感動,便匍匐上前拍了拍小伙子的肩膀,熱淚盈眶地說:“好小子!我陪你,咱們倆拼了!”他們於是在陣地里收集了一些手榴彈,就憑兩個人,又擊退了強行登山的日軍達三次之多,直到傍晚炊事兵劉慶年送飯上山,才看到這一幕情景,他連忙跑回去報告連長請求增援,連長把這兩個人拖了下來,草鞋嶺便於次日放棄,日軍也就在這天渡過了新墻河。
    這段壯烈的史實中日雙方戰史中都有記載。其實在8年抗戰中,象任連子這樣的故事何止任連子,只是都被那漫天的硝煙戰火淹沒了。
   四、39年中央社專電,揭密史恩華草鞋嶺殉國真相
   -----1939年底出版,中國抗戰史料社(湘北大捷專集)
   軍人沒有不得已的時候
   新墻河北岸草鞋嶺之役,是湘北會戰中偉壯戰役之一,在這裡,我覃異之、
  羅磊、霍錦堂部的史恩華及方昌桂、管振中等,譜寫下許多可歌可泣的史詩。
    (中央社為此,特發有下面二個專電)
    1、中央社10月22日汨羅電:
    此次湘北會戰,我各軍將士雖因各時會不同,成功成仁不同,然其作戰之沉著勇邁,足智多謀,是為我軍愈戰愈強之明證,及此次取得勝利之一最重要因素。
    9月20日起,敵向我新墻河北岸比家山,由前進陣地進攻時,扼守該地之史恩華營,以一個營兵力支持達三日之久,敵集中飛機十餘架,砲十餘門,猛犯八次,我陣地屹未撼動。
    23日拂曉前,敵復集全力來犯,史即親赴前方督戰,眾弟兄聞營長至,莫不以一當十,奮力迎殺。至6時許,史肩部被敵機投彈受傷,團長囑其後退休養,史不下,因恐士氣有損,陣地有失也。
    師長覃異之告之:以如遇不得己時,可將主力後撤。史答曰:“報告師長,我絕無不得已的時候!” 仍親裹傷口,指揮全營官兵繼續作戰。唯此時連長易平屈、文x生己陣亡,連長顏乾羅、王鳳山受重傷,所謂全營者,實僅剩排長二人,士兵40餘人而己,史乃下令全軍髙唱義勇軍進行曲,士氣因以壯。
    敵12次攻擊,悉未得逞,及乃退而復以排炮,向我陣地猛擊,彈下如暴風雨,史營長卒以身殉。
    史平時愛民如子,敵潰退後,居民感其忠貞,遂集資葬於比家山麓,題(中華魂史營長恩華之墓)。
   2、中央社11月6日長沙電:
   湘北會戰之時,我軍可歌可泣之英勇事績,不勝枚舉,而以草鞋嶺之役,史營方昌桂排所率之一排死難事,最為悲壯。
   當時,敵猛攻新墻之線正面未逞,於9月22日晨,改以重兵連續攻擊草
  鞋嶺,該地適當新墻河南與沙港之北岸,為由西塘南通楊林街之要衝。方昌桂排為擔負該地附近山頭防守部隊之一,懷然其任務重大,戰鬥亦至為慘烈。
   9月22日午間,該排正面經敵之步炮空聯合攻擊十餘次,陣地雖屹然無恙,而全排自方排長以次之壯士,殆盡為國犧牲。僅存一年僅二十之新兵任連子,仍在原陣地作最後支持。
   是時,同連另一排長管振中,警異該陣地槍聲稀疏,特呈准連長前往親察,至所見此山頭,舍此英勇孤軍,相隨而外,殆己盡無一人。管排長當撫按任之額曰:“將伴此以與同志共流盡最後一滴血!”旋相與收集陣亡戰友置之手榴彈,繼續用以擊退敵之強登山頭者凡三次。
   迄後,戰地炊事兵劉慶年,循例發出飯菜已到之報告,乃此次接到報告,已非往日之方排長,而為管排長,向前行,聞見其往日責其燒菜或鹼或淡之老友,己盡在此雄偉山頭而長眠。炊事兵極機警,如飛向連長報告,該連長率預備隊馳至,始協同管排長,守住陣地。惟此英勇之孤軍任連子,己不幸負帶光榮創傷。某長官視其情,深為嘉獎,除己獎管排長升連長外,並將任連子與劉慶年提升為上士。
   記者曾在醫院晤及任連子,相與聞話,當時戰況,不禁神感往之。
   五、恢復革命遺跡, 展示千秋不朽的抗日偉業
   1、中華魂史營長恩華之墓
   40年建於岳陽縣楊林鄉,傅朝村莫家渡,葬第一次長沙會戰草鞋嶺筆架山阻擊日軍,而壯烈殉國的195師史恩華營長及500官兵遺骸,墓一大一小兩座。據記載,戰後,為褒獎史恩華營的悲壯事跡,“國民政府在當時激戰的地點修建了一座紀念碑。 現,墓毀骨棄,僅存碑石在水塘中。希望能找出原碑,原地重建。
   2、58軍抗日陣亡將士墓
  42年建於岳陽縣楊林鄉銅鼓山,葬1941年第三次長沙會戰陣亡將士。今暮己毀,存有殘碑。
   3、川軍王超奎墓
  據考查,在岳陽往長沙的古道分岔口(相公嶺處)正中間立了一塊一米
  多高,寬20多厘米的碑,碑上的字是“王公嶺馬形山王超奎…之類。
   現在長沙、常德、龍潭、寧縣、湘陰等地都有重修或新建抗日墓碑的實例。
  我們希望政府主導,社會幫助讓抗日將士游魂安息。
   六、感謝岳陽各方人士對抗日革命歷史遺跡的關心
   1、唐華元(湖湘文化和抗史研究中心主任):…
   “把旅遊景點與湖南抗戰緊密聯繫起來。整合資源,開闢三湘抗戰文 化旅遊線路。認真開展抗戰遺存專項普查和現狀研究,制定修復、培植和保護措施,建立分類檔案並積極徵集抗戰文物。被毀的抗日文物難以全部恢復,但至少需恢復群眾有強烈要求的南嶽忠烈祠內烈士墓及湘北史恩華、王超奎等烈
  士墓,新建“洪山血案遇難同胞紀念碑”,籌建“湖南抗戰紀念館”。”
   2.、熱心網友(滄海一雲帆):
   a、建立“湘北會戰紀念塔”,請國家領導人題寫塔名。
   b、建“湘北會戰紀念館”,陳列王超奎、史恩華等英雄事跡及英雄名錄;
   c、建立“湘北會戰紀念詩詞碑林”,徵集這方面的詩詞,像“常德詩墻”請海內外名家書寫,深掘其文化底蘊;、可塑特殊英雄銅像,或群像,再現湘北會戰風雲;”
   3、民間湖湘抗史專家李宣釗,多年從事湖湘抗史研究和實地考查,收集了大量史恩華烈士的珍貴資料,十多年前就對許多志史中,關於史恩華名稱之誤作了糾正。並摘選了許多有關資料贈予我們,難能可貴。
   4、鄒容——(瀟湘晨報)著名記者,在中尋找史恩華的呼喚,代表了我們親人的心願。
   5、著名作家馬正健在《長沙大會戰全解密》中真實、 生動、 感人的描寫,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別是對史恩榮、 史恩華二兄弟英勇抗敵的事跡作了詳盡的敘述,我們萬分的感激。
   6、作家陳啟武、彭新華作品中軍民同仇敵慨、血戰筆架山,令人感動。
   翻閱了各種資料,我們對抗戰中建立了卓越貢獻、鐵膽熱血的湖南人民表示敬佩,對多年熱心抗烈遺跡保護的各級領導和各方人士,表示衷心感謝。
   崔永元:無法忘卻的大國恥辱,強烈震撼十三億中國人的魂!
   無數無法安息的英靈, 再次刺痛十三億中國人的心! 
  
http://ido.3mt.com.cn/Article/201201/show2401099c17p1.html

史恩華為黃埔八期,湖北沔陽人,生於1910年,時任52軍覃異之部195師?團三營營長,在岳陽新墻河堅守筆架山陣地與全營五百官兵陣亡,無一人生還,犧牲時年29歲。在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存了關麟征1939921日、22日致蔣介石“特急”、“即刻到”的密電3封,其中兩封都提到此陣地,有“終日激戰中”、“刻仍在相持中”、“傷亡頗重”、“余迄未動搖”的描述。
史恩榮育有一女史湘林,今75歲,史恩華新婚三天歸隊參戰,無後人。史恩榮、史恩華是從武漢市走出的黃埔抗日軍人。
史恩榮為黃埔七期,生於1908年,時任52軍覃異之部營長,1938年台兒莊戰役壯烈犧牲,年31歲。

史恩榮營長、史恩華營長和
五佰壯士墓毀骨棄令人心酸
我們對戰死在台兒莊的史恩榮營長和長沙會戰中全軍覆沒的史恩華營長和他的五佰壯士墓毀骨棄非常心酸,我們希望能找到《中華魂史營長之墓》的碑,恢複重建,我們不能理解他們還不是抗烈,那麼誰是抗烈呢?日本侵略者的混蛋軍人殺了多少中國人,雙手沾滿烈士鮮血都被貢奉在〈靖國神社〉,日本政府軍政要員年年祀拜。而我們的抗烈英雄墓毀骨棄,連稱號都沒有,能想得通嗎?能不辛酸嗎?
我們請教到何處能申報恢複抗烈稱號?到何處能祀拜這些抗烈英雄!



http://2011.hnzqw.com/viewthread.php?tid=25509一. 籍貫——湖北省檔案館檔案資料表明:史恩華,別號紹聲,湖北沔陽人,投考黃埔軍校時家住湖北漢陽晴川街五號;二. 年齡——烈士新婚三天即上戰場,犧牲時年僅29歲;
三. 評價——據旅居台灣的黃埔老兵提供的陸軍軍官學校黃埔校史館編《陸軍軍官學校抗日戰役烈士事略表》記載如下:事略:“史烈士恩華,湖北省人,剛正嚴肅,不苟言笑,有超凡之壯志……” 殉職經過:“民國二十八年九月第一次湘北會戰,烈士率部所屬之營扼守新墻河北岸前進陣地草鞋嶺據點,被優勢之日軍猛攻兩晝夜,陣地全毀,烈士最後負傷,仍率全營官兵向敵衝鋒,卒以眾寡懸殊,壯烈殉國。”
四. 烈士遺像—— 史恩華烈士遺像
下載 (51.6 KB)
2011-10-29 21:59


至此,我們感謝烈士的親屬,讓我們對史恩華烈士總算有一個完整的了解,更增添了我們對烈士的崇敬。同時,我們建議修復《中華魂史營長恩華之墓》及修建筆架山抗日英烈紀念碑,讓湘北會戰遺址成為岳陽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讓抗日英烈們的中華民族之正氣代代相傳。 (作者為湖湘文化與抗日戰爭研究中心副主任)
http://ido.3mt.com.cn/Article/201201/show2401099c17p1.html

中央社11月6日長沙電:
   湘北會戰之時,我軍可歌可泣之英勇事績,不勝枚舉,而以草鞋嶺之役,史營方昌桂排所率之一排死難事,最為悲壯。
   當時,敵猛攻新墻之線正面未逞,於9月22日晨,改以重兵連續攻擊草
  鞋嶺,該地適當新墻河南與沙港之北岸,為由西塘南通楊林街之要衝。方昌桂排為擔負該地附近山頭防守部隊之一,懷然其任務重大,戰鬥亦至為慘烈。
   9月22日午間,該排正面經敵之步炮空聯合攻擊十餘次, 陣地雖屹然無恙,而全排自方排長以次之壯士,殆盡為國犧牲。僅存一年僅二十之新兵任連子,仍在原 陣地作最後支持。
   是時,同連另一排長管振中,警異該 陣地槍聲稀疏,特呈准連長前往親察,至所見此山頭,舍此英勇孤軍,相隨而外,殆己盡無一人。管排長當撫按任之額曰:“將伴此以與同志共流盡最後一滴血!”旋相與收集陣亡戰友置之手榴彈,繼續用以擊退敵之強登山頭者凡三次。
   迄後,戰地炊事兵劉慶年,循例發出飯菜已到之報告,乃此次接到報告,已非往日之方排長,而為管排長,向前行,聞見其往日責其燒菜或鹼或淡之老友,己盡在此雄偉山頭而長眠。炊事兵極機警,如飛向連長報告,該連長率預備隊馳至,始協同管排長,守住 陣地。惟此英勇之孤軍任連子,己不幸負帶光榮創傷。某長官視其情,深為嘉獎,除己獎管排長升連長外,並將任連子與劉慶年提升為上士。
   記者曾在醫院晤及任連子,相與聞話,當時戰況,不禁神感往之。
  








楊偉廉烈士

楊偉廉烈士,福建省晋江縣人,生於民國紀元前二(1909)年五月六日。在廣東航空學校第四期畢業。歷任廣東空軍第三隊,西南航空公司飛行員、中央空軍空運大隊飛行員,升至上尉一級。

三十三(1944)年五月十六日,烈士由印度駕機經駝峰飛返雲南,中途人機失踪,生前有抗日戰績十五次。遺有老母子二女一。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5-16 23:00: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ugang 于 2012-5-29 21:26 编辑

民族敗類鄧振銓(1896-1944) 雲南省鎮雄縣塘房人。貴州陸軍講武學校畢業。黃埔軍校訓練部中校副官。歷任國民革命軍雲南陸軍第一混成旅連、營長、輜重隊長。 1924年到廣州,任黃埔軍校訓練部中校副官,黃埔軍校教導一團輜重隊長,黨軍第一旅團附。北伐軍東路軍總指揮部警備旅副旅長,汕頭市市政廳廳長兼公安局長。 1926年3月後歷任任國民革命軍陸軍第1師第2團團長,第14師第4團團長,1927年後任第14師少將副師長、1927年4月12日起任國民革命軍陸軍第1軍第1師中將師長,1927年10月26日起,第17軍參謀長兼第2師師長。 1929年任第19路軍吳淞要塞司令,軍事參議院中將參議陸軍中將(未經1935年銓敘)。。 1932年2月7日,日陸海空三軍聯合進攻吳淞要塞,擊毀砲台。吳淞要塞司令鄧振銓竟然只求自保,勾搭日軍。正式開戰後,吳淞要塞軍艦仍向日艦提供淡水和食物。當日軍進攻吳淞要塞的緊要關頭該總司令臨陣脫逃,成為可恥的民族罪人。

淞滬抗戰激勵全國民眾,要塞守軍毫不畏懼,奮勇抵抗,重創日軍。 2月初,1萬多日軍多次進攻吳淞,均被擊退。 2月13日,日軍勁旅久留米混成旅團千餘人,在薀藻浜曹家橋偷渡成功後,在永安紗廠門前被中國重兵包圍,又有60名敢死隊員實施自殺攻擊,16日日軍全軍覆沒。日軍遭受重創,一舉佔領吳淞的企圖遂破產。

譚啟秀(1892—1949),廣東羅定縣黎少區龍九村人。 1931年夏陞任十九路軍七十八師少將副師長。 1932年1月,“一·二八”淞滬抗戰爆發。 2月7日,日陸海空三軍聯合進攻吳淞要塞,擊毀砲台。吳淞要塞司令鄧振銓棄職潛逃,蔡廷鍇令譚啟秀兼任要塞司令,譚即日上任,竭力整頓炮合防務,堅決抗擊日軍。 2月中旬以後,日本軍艦10餘艘、飛機10餘架向吳淞砲台輪番攻擊和轟炸,以掩護步兵登陸,均被擊退。他所依靠的只是翁照垣的一個團步兵﹗至3月3日停戰,吳淞砲台始終屹立不動。

1932年4月,譚啟秀陞任師長。 1938年3月,任中央軍事參議院少將參議官。 1940年開始,先後擔任第四戰區廣東南路第一區游擊指揮官、第八游擊區司令、第七戰區高級參謀、兩陽守備區指揮等職。 1944年,日本侵略軍實施“打通大陸交通線”戰略,自珠江三角洲地區舉兵向粵西地區進犯。 8月,譚啟秀出任三羅抗日民眾武力指揮部指揮官,參與組建三羅抗日民眾集結隊三個大隊,總兵力3000餘人。 9月,譚啟秀被委任為西江南岸團隊指揮官,統一指揮當地部隊對日作戰。 1949年底病死於廣州。
毫無軍人氣節的可恥敗類鄧振銓,本是黃埔軍校訓練部的中校副官,曾任第一師的師長,他的前任師長很有名,叫薛岳,他的後任師長也很有名,叫胡宗南。
吳淞口在上海的北面角上,而鄧振銓卻把自己的公館放在了遠離上海,更遠離自己防區的蘇州。沒事也不在炮台露臉。
1月25日,19路軍下達命令,固守吳淞炮台。作為要塞司令本應該立即趕赴自己的崗位。可這位鄧振銓司令卻扭扭捏捏,開始推說炮台配件不足,後來又乾脆提出辭職。
戰事開打以後,鄧振銓的辭職卻神奇的得到了軍政部的批准。

原來,這位鄧振銓司令是軍政部長何應欽的心腹。何應欽既是他在貴州軍校時的教官,還是鄧振銓北伐時的上司。所謂門生故吏,兩樣都佔全了。而鄧振銓的女兒,還拜了白崇禧當乾爸。這樣的門路關係,鄧司令在開戰的時候,卻完成了勝利大逃亡。

http://news.qq.com/a/20110413/000817.htm
吴淞要塞司令部:民国元年(1912年)改编淞防营为掩护团,都督程德全委任姜国梁为吴淞要塞司令兼任团长,是年始有吴淞要塞司令部设置。民国2年8月,北洋海军陆战队混成旅驻防吴淞要塞并解散掩护团,民国3年曾改称淞路要塞司令部。民国16年,由国民革命军接防。民国21年一二八抗战爆发时,吴淞要塞司令邓振铨临战脱逃,由第十九路军七十八师副师长谭启秀兼任司令,滕久寿任参谋长(1932年2月4日牺牲于吴淞),后由该师一五六旅旅长翁照垣兼任司令。经过一二八、八一三淞沪战役,吴淞炮台被毁。
民国34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国民党即在重庆成立吴淞要塞司令部准备进驻,司令由长江上游总司令部副总司令李及兰兼任,参谋长为曹登少将,司令部以下人员都由江防总部调用,同年10月抵达吴淞,在永安第二纱厂内设司令部。民国35年6月,改派邵百昌中将继任司令,司令部设中将司令1人,少将参谋长1人。下设参谋、副官、军需、机械、军医5个处及军法、技术2室。吴淞要塞司令部负责沿江防务,海军曾设第一巡防艇队部。
http://www.hoplite.cn/templates/hpjhkz0030.html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5-17 23:36: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ugang 于 2012-8-3 05:01 编辑

浙赣会战时,钟学栋将军奉调在浙江暂编33师第3团抗战


浙赣会战。会战背景:(1942年4月2日,美国的“大黄蜂号”航空母舰载着陆军航空队的第一流飞行员杜利特尔上校
http://jrhaferaviationblog.com/a-brief-history-of-aviation/legends-of-aviation/
Jimmy Doolittle
(born Dec. 14, 1896, Alameda, Calif., U.S.—died Sept. 27, 1993, Pebble Beach, Calif.)
1944年晋升空军中将,二战后密苏里州纪念他命名一市The city of Doolittle, Missouri
的机组人员,从旧金山起航。4月18日早晨,在距离日本还有700海里处突然与一艘日本渔船相遇,其实这条船是日本侦察巡逻船“日东丸”号,美国护航巡洋舰反应迅速。立即开火将“日东丸”号击沉,但此船已经将发现美国舰队的讯息用无线电发报出去,整个编队陷入到危险之中。
18日上午8点钟,杜利特尔率领十六架B-25轰炸机起飞,两小时以后飞临东京上空。东京人正在吃午饭,听到空中传来隆隆声,不约而同地抬头仰望,以为是日本空军在做飞行表演。几分钟后,爆炸声和浓烟开始笼罩这座城市。这次空袭破坏了东京的九十座建筑物,造成五十名平民死亡。这次空袭激发了自珍珠港事件以来美军低落的士气。《洛杉矶时报》赞扬说:“杜利特尔干得漂亮。”

   杜利特尔的轰炸机队,在轰炸了东京、横须贺、横滨、名古屋和神户等城市后,飞到中国上空,想降落在浙江省内的机场,由于没有找到预定的降落机场,加之油料耗尽,机组人员被迫弃机跳伞;美国飞行员降落在浙江、江西、安徽等地,得到当地中国百姓的救助,绝大部分美国飞行员活了下来。
4月的江南,梅雨不断。入夜,阴云密布,月黑无光。18日深夜,顾祝同打电话给岳星明,要他通知当地政府和部队全部出动,营救跳伞降落的美军飞行员。当得知美军轰炸了日本本土的消息时,第三战区士气大为振奋。
岳星明中将。号启东,四川眉山人。第24军军事政治学校、陆军大学第11期毕业。曾任第24军训练处处员,1936年任陆军大学教官,抗战期间曾任军政部上校部附,1940年任第3战区司令长官部少将参谋处长,1941年参与制造皖南事变,1942年参加浙赣会战,1943年1月任第21军副军长,1947年任整编第21师副师长兼146旅旅长,1949年6月任国防部副官局局长兼参谋总长办公室中将副主任,12月在昆明投诚。后任四川省政协常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参事。
浙赣会战:国人力救美国大兵http://v.163.com/jishi/V5R8VCP1E/V7KR26N5U.htmlhttp://v.163.com/jishi/V5R8VCP1E/V7KR26N5U.html

日本本土第一次遭到美军轰炸,日军知道美军飞机还会从中国的丽水、衢县和玉山等地起飞,再次轰炸日本本土,决定破坏浙江和江西境内的中国机场。日本第十三军参谋长唐川安夫发出命令:“根据全面形势,必须立即摧毁浙江机场群。”
日本中国派遣军根据大本营的命令,决定由驻上海的泽田茂第十三军、驻汉口的阿南惟畿第十一军和海军第一遣华舰队参加这次作战。其中泽田茂指挥五个师团、三个混成旅团、奈良支队和谷川正宪独立混成第十七旅团等部,还有部分铁道和航空部队协同。阿南惟畿指挥两个师团和四个支队,也有航空部队协同。参战的地面部队约有八十个大队。他们的部署是:第十三军主力于5月13日以前集中在奉化、绍兴、萧山和余杭一线,15日开始攻击浙赣铁路东段;第十一军于27日以前集中到南昌附近赣江右岸,于31日夜间开始攻击浙赣铁路西段。日军企图东西夹击,打通浙赣铁路线,摧毁浙赣走廊地区的中国空军机场



浙赣铁路是一条东西交通大动脉,东起杭州,与沪杭甬铁路相交,经诸暨和江山,进入江西玉山,在贵溪与贵南铁路接轨,再往西去,穿过鄱阳平原,接上南浔铁路,经萍乡进入湖南株洲,与粤汉铁路接轨。沿线建有中国的许多空军基地,战略地位极为重要。日军要来争夺这一线,顾祝同第三战区和薛岳第九战区必须迎战。
中国军队的主力,集中在浙赣铁路东段,利用既设阵地逐次抵抗,迟滞和牵制日军。蒋介石准备在衢州附近与日军决战为加强第三战区的兵力,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陆续从薛岳手中抽调王铁汉第四十九军、刘召棠第十九军、萧之楚第二十六军和王耀武第七十四军加强第三战区,命令顾祝同加紧袭击日军,力保浙江和江西的各个机场,将日军主力牵引在这一带,以减轻陕西和湖南两地所受的压力,确保四川的安全。
这就是中国军队所说的浙赣会战,日军称之为“A”号作战。顾祝同根据上述战略设想,命令李觉的第二十五集团军担任浙南作战;王敬久的第十集团军担任钱塘江以南的作战及金华和兰溪的守备;上官云相的第三十二集团军担任钱塘江北岸的作战;刘广济的第一百军担任浙赣路西段的作战;丁治磐的第二十六军和王耀武的第七十四军控制在衢州;唐式遵的第二十三集团军担任宁国、贵池和都昌一线的守备。薛岳派出三个军向赣东活动,策应第三战区作战。这次会战历时约三个多月,日军集中九个师团以上的兵力,经过苦战,付出惨重代价,实现了预定目的。据日军战史记载,日军死伤二万八千九百多人,损失酒井师团长,并失去战马二千六百多匹。中国守军由于缺少必要的通讯联络及判断失误,第三战区未能实现与日军决战的计划。 1942年5月15日,浙赣会战开始。日军分三路向金华、兰溪进犯。其中第15师团这一路由师团长,有侵华“急先锋”、“虎将”之称的酒井直次中将率领,从萧山出发,经诸暨,渡过浦阳江南下,于24日到达兰溪以北马涧等地区,进犯兰溪县城外围时,遭到国民革军的猛然阻击,数日攻不下来,日军作调整后,继续向兰溪县城进攻。
5月28日凌晨被驻防在兰溪的国民革命军第49军第63师发现,中国军队立即开枪阻击。顿时,日军大乱,酒井急忙登高地察看地形指挥反击。10时45分,酒井乘马踏响布在岔路口通往高地上的地雷。
“轰”的一声巨响,弹片和沙石腾空而起,爆炸的气浪把酒井从马背上掀起,又摔到地上。酒井的乘马当场被炸死,酒井本人的左脚被炸碎,左腿皮肉绽裂。川久保立刻跳下马来,奔至酒井处,
1942年5月28日,杀害新四军第16旅旅长罗忠毅、政委廖海涛等270余新四军的刽子手,使89万人丧生的郑州“花园口决堤”导致者之一,有侵华“急先锋”、“虎将”之称的日本陆军中将,第十五师团长酒井直次参加浙赣会战,在浙江兰溪触雷丧命日军怕影响在浙赣战役参战的日军将士的士气,就严密地封锁了消息,直到9月27日浙赣战役结近尾声(9月30日结束)时,才在杭州西湖畔举行“兰溪战役阵亡将士追悼会”时向外透露这一消息。当时,周恩来领导的共产党创办的《新华日报》,在第一时间(即9月28日)以《五月兰溪之役毙敌酒井中将》为题,及时向全国人民报导了这一消息。因为酒井直次是被国民革命军埋雷击毙的,触雷身亡这一消息又是经共产党在第一时间向全国人民进行报导的,从而才在全国抗日战争处在最艰难的时期,起到了一种沉重地打击了侵华日军的嚣张气焰,极大地鼓舞了中国军民的抗日斗志的巨大作用,所以说,击毙酒井对中国抗日战争所起的作用和影响,堪称是国共合作,共同抗日的典范。
罗源叶高蔚老兵抗战经历记录——浙赣会战
http://www.ilaobing.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65919

叶高蔚老先生,生于191977日,现年93岁。福建霞浦人,祖辈务农。

叶高蔚老先生,生于191977日,现年93岁。福建霞浦人,祖辈务农。
叶先生1939年响应抗战报国的号召,报考中央军校被录取,秋季入学在福建长汀编入入伍生团,团长唐承慨湖南醴陵人。随后到湖南武冈县黄埔军校二分校编为1727总队步科。第二分校主任李明灏湖南醴陵人,教育长李亚封。17期学员原定42年底毕业,因抗战急需军官提前到42年年初毕业。
毕业后即开赴浙江金华,任陆军暂编33师第3团第3营机枪连机枪排长,广东兴宁人,师长箫冀勉,团长钟学栋(广东梅县人)注:钟将军是广东紫金客家人,元配夫人黄墨庄是广东梅县人。
暂编第9军:1941年编制调整暂编第33师改隶第88军冯圣法浙江诸暨人任军长,陈式正任副军长,同年9月,该军奉命由浙江西进湖南,参加了第二次长沙会战。1942年5月,该军参加了浙赣会战。次此会战结束后,该军隶属第10集团军
陈式正浙江奉化溪口剡源村剡岙人,黄埔一期。其父陈泉卿是蒋中正同学长期在11师和18军任职
(日军记载在第三战区阵亡40188人,被俘10847人)。
美国大黄蜂号航空母舰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zA0MjA3ODU2.html
轰炸东京美国对“偷袭珍珠港”的报复
1942年10月27日,大黄蜂号在瓜达卡纳尔岛的争夺战中,在瓜岛附近的圣克鲁斯海域海战中沉没。
此次空袭最大意义是诱发日寇决心拿下中途岛,中途岛战役美军大胜,扭转了整个太

平洋战局,日寇从此一厥不振,步向败亡
浙赣会战中国战俘幸存者卢新芳先生,是原属中央军第86
军第67师的士兵。照片拍摄于200987日,卢新芳先生在台湾高雄凤山的寓所。他手中所拿到报纸,是在亚包中国抗日战俘史实于2008年底重新披露之后以及在台湾的相关部门于2009年初找到了几位亚包中国战俘幸存者之后,荣服处的记者前来采访他,根据他的口述,所作的报导。

此次日军发动的浙赣会战,纯由美国杜立德轰炸队空袭日本而起。在美国而言,其结果自然是振奋了士气;但对中国而言,则是加重了战场的压力和物资人员的巨大损失。因为中、美虽为同盟,战前美国亦表示要派遣空军协同作战,然而整个战役期间,却未有任何美国飞机参战,故中国实为此战最大的牺牲者。


从浙赣战役的起因、过程和结果来看,显然,这是美国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所施行的李代桃僵之计。
被日军押送到新不列颠岛做苦工的,就是这次浙赣会战中被俘的中国官兵中一个极小的部分。而从战后亚包中国官兵幸存者编队的人员构成以及综合各方的情况来看,显然这批从浙江转道上海赴新不列颠岛的战俘,都是在浙赣会战的衢州战役中被俘的官兵。因为守卫衢州与日军血战四昼夜的,就只有第86军及所配属的炮兵部队,故而未及突围而被俘的,都是卫戍衢州的第86军序列的部队。而且,从战后在亚包的幸存者原属部队番号来看,他们基本上都是第16师、第67师、第79师及炮兵第一团的,这三个师又都是属于中央军嫡系莫与硕第86军,就是坚守衢州与日军血战4昼夜的那支部队。最终在亚包所组成的中国留澳属新不列颠岛暂编第二大队官兵,也都是来自第86军的上述序列部队。可以说,这部分到亚包的中国战俘,其被俘的时间大致相同,原属指挥系统也相同,是其最大的特点。因此,这批中国官兵在亚包解放后,就通通归编到留澳属新不列颠岛暂编第二大队中。
而其他在浙赣会战中被俘的国军官兵,如新编第30师(这是属于何绍周第88军的部队),以及其他的第62师、第192师和第145师等湘军和川军序列的官兵,他们虽非中央军嫡系,但却是坚守金华和兰溪给日军以极大杀伤的正规部队,他们中这些在浙赣会战中被俘的国军官兵,甚至包括部分在衢州战役之前被俘的第67师官兵,有部分就被转到南京老虎桥战俘集中营。2005年曾有一则报导,谓在抗战胜利60周年时,一位当年南京老虎桥战俘集中营的幸存者郑贵秋,来到该集中营遗址凭吊,回忆1942年被押送到这里关押和做苦工的经历。他在浙赣会战时是隶属第67师的一名抗日军人,因在会战中被俘后而被押转到此。显而易见,郑贵秋的经历证实了在南京集中营里也关押了许多浙赣会战时被俘的中国官兵。在这样的情况下,上述部队中的一些被俘官兵,就与南京战俘集中营的其他正规国军及各类游击队官兵,一起被日军选调出来,转道上海押送到了新不列颠岛做苦工。因此,尽管这些官兵也是在浙赣会战中被俘,即使其中也有第86军的官兵,但由于被俘后关押在南京,因而在亚包解放后中国官兵编队时,没有回归到他们的老部队中,而是跟那些一同来自南京的其它部队以及游击队官兵一起,编入留澳属新不列颠岛暂编第一大队。

一个老兵的自述 我炸死了酒井直次
1937年,16岁的黄士伟还是蜀华中学高三年级的学生。7月7日卢沟桥事变后,《成都新闻报》刊出川军招收 20名战地服务队员的启事:要求高中以上青年学生,要有为国捐躯、舍身存仁的斗志和失地不复誓不生还的决心。如被录取,先向家里写好遗嘱。
炸死酒井令我震惊
  1942年5月25日,我在兰溪县城北1.5公里处,时任146师独立工兵第8营副营长、代营长的黄士伟再次率一个排的兵力,在此设伏。
  和前一次一样,怕目标太大被日军发现,白天黄士伟和战友们住在距离兰溪不远的寿昌县。晚上从寿昌出发,游过富春江,(楼主注:富春江中国浙江省钱塘江上游,新安江兰江汇合后河段始称富春江,下起富阳,上至淳安县。其中桐庐县境河段称桐江。)
埋了60多枚地雷,破坏了兰溪—寿昌的所有桥梁,又设置了许多路障,天亮时再返回寿昌。
  “选点、布雷都由我安排,那个地雷像西瓜一样大,中国制造,铁铸的,埋完地雷后要在上面覆一块铸铁板,大概有 50公分见方,只要踩在上面的重量超过65公斤就会爆炸。”
  对于埋雷的细节,黄老至今记忆犹新,“被炸死的酒井当时骑着马,所以重量肯定超过65公斤,哈哈哈哈。” 1984年,由日本防卫厅防卫研究所战史室编写的《中国派遣军》(上卷)中,首次记录了1942年浙赣战役第 15师团长酒井直次中将在兰溪被地雷炸死的消息,并在文中哀叹道:“现任师团长阵亡,自陆军创建以来还是首次。”
  与此同时,原我军第三战区第二十三集团军参谋长,时任南京军事学院教授的吴鹤云在《川军抗战亲历记》中首次对外披露称:“第21军146师所指挥的独立工兵第8营副营长黄士伟,率工兵在兰溪北郊所埋地雷炸死了侵华日军第15师团长酒井直次中将。”
1943年,黄士伟第三次到永州工兵学校普通班学习,一年后毕业时。正逢湘桂战役,交通堵塞,一时与部队失去了联系。
  “时值长沙、衡阳、云州、桂林等地相继沦陷,当地几十万难民被迫坐火车朝贵州、云南方向涌去,我也与部队失去了联系。”
  两个月后的1945年,黄士伟辗转回到了四川,此后参加了工作,直到退休。
http://news.sina.com.cn/c/2005-08-01/14587381513.shtml


富春江分上下两段。从杭州的闻家堰到桐庐为下段,称富春江下游,从桐庐到建德梅城为上段,称富春江上游,也是富春江上最美的一段。两岸青山,山为水铸情,满目葱翠;一江春水、水因山溢美,澄如湖海碧如天。富春江有山有水,水中有山,水行山中,山绕水生。群峰拥翠,为旅游风光中少见。富春江以水系为主体,融合众多飞瀑、雄奇岩峰、古老村落缀成一组风光旅游带,可谓“水碧山青画不如。”来这里旅游,既可登山揽胜,又可泛舟荡游。


http://www.rtacn.com/LMTSE/UploadFiles_7048/200808/2008082516550518.jpg
1941年4月23日,侵华日军侵占蒋介石故乡浙江奉化县城和溪口,4月26日成立日伪监时政权“奉化维持会”,蒋介石故居丰镐房占为日军司令部。日寇守田大佐率部进入溪口,见镇内无人,悉数捣毁全镇水缸,锅灶,民间财物被洗劫一空。后在镇四周密布铁丝网,强令往来行人只许从武岭门
及藏山大桥出入,经过岗哨逼行鞠躬礼,并限定妇女在剡溪洗涤时间,稍有不遵即遭毒打或枪杀。1945年8月日寇投降,18日撤离溪口。是年11月,据溪口镇公所第83号呈文载,溪口沦陷1576天,计被杀217人,被抓失踪73人,全毁半毁民房223间,楼屋1990间,平屋1172间,被抢粮米1.5万斤,茶叶2000余箱,以及大批耕牛、猪、鸡及实物细软;被砍大树4899株,竹150万株,汽车站、医院、公园等遭严重破坏。
1939年12月12日蒋介石原配毛福梅在故居被日机炸死,溪口并无任何军事目标,蒋之故居及元配竟成唯一军事目标。

美国“大黄蜂”号航空母舰细部写真
大黄蜂号航空母舰(Hornet)由纽波纽斯船厂建造。1942年开工,1943年8月30日下水,1943年11月29日服役。在1945年6月的台风中损坏了飞行甲板。1947年1月15日退役封存。在1951年5月12日在纽约海军船厂进行了SCB 27A 改装,1953年10月1日完工并重新服役。在此期间的1952年10月1日重新设计为攻击航母(CVA 12)。1956年1月在Bremerton海军船厂进行了SCB 125 斜角甲板改装。1959年6月27日重新设计为反潜航母。1964年6月到1965年2月间进行了FRAM II延寿改装。1970年6月26日退役封存。1998年5月26日被作为博物馆。
CV-8是第7艘以大黄蜂号命名的舰只,也是约克城级航母的第三艘。与约克城首舰相比,舰体和航速稍有增大,同时加大了水面和水下防护。她有3部升降机,首部是开放式机库,岛式上层建筑和烟囱连为一体,形成了美国航母的基本型。1940年11月下水,1941年10月正式服役,珍珠港事件爆发时,大黄蜂号还正在诺福克港外进行训练。 作为当时最大最新的航母,大黄蜂号自然被选中参加空袭东京的任务,经过短期的特殊改装后,1942年4月2日,大黄蜂号载着16架B-25轰炸机在哈尔西的企业号护航下突入日本近海。4月18日清晨,特混舰队在离日本东京还有600多海里时,杜立特中校率领16架飞机B-25轰炸机从大黄蜂号起飞,成功地空袭了东京和附近的城市。这一行动对美国和日本都产生了巨大的震动,罗斯福总统开玩笑说,飞机是从“香格里拉”起飞的,这个“香格里拉”也就是大黄蜂号。 1942年4月30日,大黄蜂号从珍珠港赶赴珊瑚海,但在她到达前,珊瑚海战已经结束了。 1942年6月初,约克城号、企业号和大黄蜂号在中途岛东北350海里处会合,准备伏击日本大舰队。6月4日晨,斯普鲁恩斯在估计空袭中途岛的日机返航时,决定出击。大黄蜂号上有35架无畏式俯冲轰炸机、10架野猫战斗机和15架蹂躏者鱼雷机出动,并在不同的高度上扑向日本航空母舰舰队。编队到达预定的目标海区后,日舰队已向西北撤离躲避,而后编队失散。35架俯冲轰炸机向中途岛方向搜索,最后21架返航母舰,其余在中途岛降落。但15架鱼雷机组成的第8中队在低空向北搜索,发现了日本舰队,在没有战斗机护航、没有俯冲轰炸机配合情况下,速度较慢的第8中队仍然决定发动进攻,结果全被零式战机和防空炮火击落,并且一雷未中,飞行员也只有盖伊少尉一人幸存。但各机队的牺牲精神终于为企业号的俯冲轰炸机创造了一个最好的时机,日舰队的4艘航母先后被击沉。大黄蜂号的俯冲轰炸机再次起飞时,也只有驱逐舰可以攻击了。 随后,大黄蜂号安装了新式雷达并继续其训练。在8月下旬,瓜达卡纳尔岛的争夺战中,美航母舰队与日本第五航空战队在东所罗门群岛对垒,企业号、萨拉托加号先后受伤返港,黄蜂号(WASP)战沉。随后的近一个月间,大黄蜂号是可以运行的唯一航母,为支援登陆战立下了功勋。 1942年10月26日晨,在瓜岛附近的圣克鲁斯海域,大黄蜂号和刚刚维修完毕的企业号与日航母再次对垒,日方是第五航空战队航母翔鹤、瑞鹤号和瑞凤号。双方的实力和机会均很接近。但企业号躲避在暴雨下,结果全部日机集中突击大黄蜂号,而大黄蜂号的护卫战队机配置得太近,没能起到有效的保护。大黄蜂号至少中了两条鱼雷和3颗炸掉,又有一架燃烧的日机撞在舰上。受伤后的大黄蜂号只能由驱逐舰拖带以8节的速度前进。下午,大黄蜂号又受到4次日机袭击,舰体倾斜14度,梅森舰长下令弃舰。17时许,随日舰队的邻近,护卫的驱逐舰麦斯挺号和安德森号向大黄蜂号发射了9条鱼雷和400多发炮弹而后撤离,但顽强的大黄蜂号还是拒绝由战友的炮火结束自己的命运。20时,日战列舰队驶近大黄蜂号,后者还不断发出爆炸声。日军见无法拖带,又向大黄蜂号发射了4条鱼雷,大黄蜂号终于在第二天沉没。在突击日舰过程中,大黄蜂号的轰炸机重创了翔鹤号和其护卫舰只。 大黄蜂号从服役到战沉只有1年的时间,她没有其姊妹舰企业号那么幸运,在太平洋的黎明即将来临时消失在海面上,但她在美国海军最艰难的时刻表现出了非凡的战斗精神,这一点就足以令她骄傲。正象梅森舰长在最后一个离舰时所说的,“新的大黄蜂号上见!”。 1943年8月,大黄蜂这只火凤凰在第4艘埃斯克斯级航母(CV-12)上得到了新生,CV-12成为第8艘以大黄蜂命名的舰只。 大黄蜂号(Cv-8)在二战中共获得4枚战斗之星勋章。 性能数据 标准排水量 19900吨、25000吨(满载) 动力 120,400马力 飞行甲板长度 750英尺 航速 最大34节 火炮 5英寸火炮5座,40mm高射炮30座,20mm高射炮最多60座 标准舰载机 80-90架 舰员 2700人(新华网)


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mil/2008-03/11/content_7765532.htm
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mil/2008-03/11/content_7765532.htm
1940年10月鍾學棟將軍調任58師廖齡奇部補充團團長,74軍一部分1941年9月奉調浙江暫編33師簫冀勉部支援湘赣會戰,第二次長沙會戰(日本戰史為第一次長沙會戰)發生是1941年9月17日至10月6日,鍾将軍有無參與二次長沙會戰無法查證。
補注
1937年11月在淞滬會戰戰場上,鍾將軍由88師264旅(旅長黃梅興烈士)527團中校團附,調升58師馮聖發部174旅(旅長吳繼光烈士)347團上校團長,後擴編為獨立團升少將團長


杜立德空襲東京 日本遷怒屠殺浙江25萬人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5-18 02:02: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ugang 于 2013-1-19 04:05 编辑

中國外蒙古獨立歷史真相


解密时刻: 日记中的蒋介石-美苏密约,割让外蒙秘辛(完整版)


1950年蘇聯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簽署了《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而廢除了《中蘇友好同盟條約》。1953年中華民國政府援引蘇聯並未做到「不援助中共」等條件,而廢除在《中蘇友好同盟條約》中關於外蒙古的換文,不承認外蒙古的獨立,

並下令把外蒙古重新納入中華民國的版圖之內。

蔣中正在國民黨的中央會議上,沉重地檢討說:「承認外蒙獨立的決策,雖然是中央正式通過一致贊成的,但我本人願負其全責。這是我個人的決策,是我的責任,亦是我的罪愆」。蔣還稱,放棄外蒙古「實在是一個幼稚的幻想,絕非謀國之道」;蔣中正還表示自己「對總理、對革命、對國家和人民應該引咎自責」。1952年,中華民國向聯合國控告蘇聯。聯合國大會以25票贊成,9票反對,24票棄權通過聯合國大會505號決議譴責蘇聯。是為「控蘇案」。中華民國外交部1949年11月7日《與蘇聯斷絕邦交之聲明》中稱,《中蘇友好同盟條約》簽訂後,中國政府一向恪守該條約產生之一切義務 但是蘇聯卻支持中國共產黨1949年10月蘇聯公開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並與之建交。蘇聯屢次違約,但國民政府卻為顧慮美國關係,遲未採取行動直至1953年2月20日美國總統艾森豪對國會正式否認雅爾塔秘密協定的存在,國府才於2月23日宣佈《中蘇友好同盟條約》失效,從而不承認外蒙古的獨立。2月25日,外交部正式廢除中蘇友好同盟條約。
外蒙古是於1921年7月11日宣佈獨立。1924年,外蒙古在蘇聯的支持下成立「蒙古人民共和國」。
我說:國際形勢比人強,有強權沒公理,法理上中國有收回外蒙依據,但怎樣收回則是時機和技巧問題。
法理上外蒙是中華民國領土,但是中華民國沒有能力收回,只要中華人民共和國不承認外蒙獨立,適當時機是可以依法收回固有領土,所以說算算老祖宗還沒收回的地產其實真不少,中國太大了,八年抗戰收回了台灣卻丟了外蒙(其實清朝以後中國實際已無法控制外蒙)1854年東西伯利亞總督穆拉維約夫說「中國一旦發生政變,也不應容許中國新政府把權力擴張到蒙古,在這種情況下,蒙古應受到俄國保護」1921年7月11日,外蒙古建立親蘇的君主立憲政府。北京徐世昌政府下令命張作霖收復外蒙。張僅作了敷衍,並沒出兵至蒙。1924年5月31日北洋政府與蘇聯簽訂的《中俄解決懸案大綱》不承認外蒙獨立。1946年2月13日,國民政府與蒙古建立外交關係。中蘇友好同盟條約》,1945年8月14日中華民國政府代表王世杰蘇聯政府代表莫洛托夫莫斯科簽訂,此條約最大要點是關於外蒙古主權問題,換文內容為:「鑒於外蒙古人民一再表示其獨立願望,中華民國政府同意,將在日本戰敗後舉行公民投票以確定外蒙的獨立」,並同意「蘇聯出兵擊敗日本後,在蘇聯尊重東北的主權、領土完整;不干涉新疆的內部事務不援助中共等條件下,允許將依公正之公民投票的結果決定是否承認「蒙古人民共和國」。1945年10月20日外矇人民在被蘇聯操控的外蒙當局監視和控制下舉行公民投票,結果顯示97%的公民贊成外蒙古獨立
中華民國政府撤退台灣後,以蘇聯「違約」為由,於1952年向聯合國大會提出「控蘇案」,並經大會決議通過。於是1953年經中華民國立法院宣佈廢除《中蘇友好同盟條約》。中華民國政府外交部部長葉公超聲明指出:
基於中華民國政府所提出之事實及證據,聯合國大會第六屆常會於四十一年二月一日(一九五二年二月一日)通過決議案譴責蘇聯,指出「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邦就日本投降後對中國之關係而言,實未履行一九四五年八月十四日中國與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邦所簽訂之友好同盟條約」。蘇聯此種背信違約之舉,已使中國及中國人民受有嚴重之損害與不堪言狀之痛苦。 由於蘇聯不顧其在中蘇條約及聯合國憲章下之義務,繼續對中國進行侵奪、敵對之行動,意圖完全剝奪中國人民為一自由獨立民族之權利。蘇聯此種行動,迄今尚在進行之中,而其狂妄暴戾之程度與日俱增,從而嚴重威脅東亞及世界之和平及安全。在此種情形下,中華民國政府認為該約及其它有關文件既因蘇聯之行動而歸於無效,中國自有權解除其所受該約及其它有關之文件約束,爰正式宣告三十四年八月十四日之中華民國與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邦友好同盟條約及其他有關文件為無效。中華民國政府並保留中國及其他國家人民對於因蘇聯違反該約及其他有關文件所受之損害向蘇聯提出要求之權。
1961年10月25日,聯合國安理會以9票贊成,0票反對,1票(美國)棄權的表決結果,通過了蒙古入會案。中華民國未參加投票表決。10月27日,聯合國大會通過第1630號決議案,接納蒙古人民共和國加入聯合國

回顧歷史背景:蘇聯紅軍進佔中國東北後,不但在中國東北強姦中國婦女,還劫掠工業設施,價值達80億美元,超過德境三倍為繼續取得同盟國對中國戰區的支持,以及避免蘇聯使得新疆伊寧事變擴大、援助中共和在東北駐軍不撤走,1945年8月14日,經過與蘇聯兩個多月的談判,中華民國政府最終做出妥協。宋子文王世杰等在國民政府主席蔣中正的授權下與蘇聯政府簽訂《中蘇友好同盟條約》,同意「蘇聯出兵擊敗日本後,在蘇聯尊重東北的主權、領土完整;不干涉新疆的內部事務;不援助中共等條件下,允許將依公正之公民投票的結果決定是否承認蒙古人民共和國

宋子文拒絕簽字,並辭掉外交部長一職,最後該條約由王世杰簽字, 同日,中蘇兩國

外交部互致照會

中華民國行憲前聲索外蒙古的法規以及草案有:







  • 民國元年(1912年),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第三條:「中華民國領土為二十二行省、內外蒙古。」
  • 民國20年(1931年),中華民國訓政時期約法第一條:「中華民國領土為各省及蒙古西藏。」





    • 同年制定公佈蒙古盟部旗組織法時,第四條第二項提到車臣、土謝圖、三音諾顏扎薩克圖、塞音濟雅哈圖、唐努烏梁海、青塞特奇勒圖、烏拉恩素珠克圖、巴圖塞特奇勒圖各部,而第八條以及第九條提到蒙古地方
  • 民國25年(1936年),五五憲草第四條:「中華民國領土為……、新疆、蒙古、西藏等固有之疆域。」
  • 民國35年(1946年),中華民國承認蒙古人民共和國獨立時,尚未行憲,而訓政時期也尚未結束。
  • 民國36年(1947年),內政部發佈《中華民國行政區域簡表》凡例八:「蒙古地方雖經我政府於民國35年1月5日承認其獨立,但詳確疆界,尚待勘定。」
  • 民國36年(1947年)12月25日施行中華民國憲法以及公佈訓政結束程序法時,憲法第四條:「中華民國領土,依其固有之疆域,非經國民大會之決議,不得變更之。」但在沒有列舉何為領土時,憲法有四條提到蒙古,其中除第一百一十九條外,其他三條已經被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取消效力:

    隨著清朝的瓦解,中華民國建立後,外蒙古於1921年7月11日宣佈獨立。1924年,外蒙古在蘇聯的支持下成立「蒙古人民共和國」。1945年,其獨立得到包括中華民國在內的國際社會的公認,之後中華民國否認其獨立地位。
    中華民國法理領土四至為:極東:黑瞎子島東端,東經135度4分;





    • 極西:瓦罕帕米爾噴赤河,東經71度;
    • 極南:曾母暗沙,北緯4度(或北緯3°10'-曾母暗沙立地暗沙海域);
    • 極北:薩彥嶺脊,北緯53度57分。
    國共內戰兩岸分治形成後,中華民國實際控制領土四至為:





    • 極北:福建省連江縣東引鄉北固礁,北緯25°56'N;
    • 極東:台灣省基隆市中正區棉花嶼,東經122°06'25";
    • 極南:高雄市南沙群島太平島,北緯10°23';
    • 極西:高雄市南沙群島太平島,東經114°22'
國民政府發表公告承認外蒙獨立(1946年1日5日)
中央社重慶五日電)國府於一月五日發表承認外蒙獨立之公告如下:外蒙古人民於民國卅四年十月廿日舉行公民投票,中央曾派內政部次長雷法章前往觀察,近據外蒙古投票事務人員之報告,公民投票結果,已證實外蒙古人民贊成獨立,茲照國防會最高委員會之審議,法定承認外蒙古之獨立,除由行政院轉飭內政部將此項決議正式通知外蒙古政府外,特此公告。
1953年2月23日中華民國政府
宣佈《中蘇友好同盟條約》失效,從而不承認外蒙古的獨立。2月25日,外交部正式廢除《中蘇友好同盟條約》。
日本人看外蒙古獨立之內幕
美蘇聯手泡製外蒙獨立分列中國,帝國主義者最怕看到的是一個強大而領導全球的中國,壓過美蘇的中國,當老大的中國!
愛國的中國人應懂得敵人的語言和思路
蘇聯是狼,美國是虎,日本是禽獸,英國是忘恩負義的小販
蘇聯出兵東北後,同他們會師的並非是有過正式協議的國民黨,而是獨立自主搶先進入這裡的中共武裝。
蘇軍繳獲的日軍95 式輕型坦克。這款坦克參加了新中國的開國大典閱兵

美國的最終目的,是基辛格對美國總統的一句話:“如果你控制了石油,你就控制了所有國家;如果你控制了糧食,你就控制了所有的人;如果你控制了貨幣,你就控制了整個世界”美國控制石油讓中國流通美元。
美國人席勒說:“一個國家如果不能勇於不惜一切地維護自己的尊嚴,這個國家將一文不值。”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5-18 15:34: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ugang 于 2012-5-22 21:31 编辑






档案解密:帝国梦碎之日本战败后的天皇裕仁


http://www.youtube.com/watch?v=VLUz96O3GnE


八·一五日军投降内幕





上片尾有小段电脑处理彩色版受降纪录片

Japanese Surrender in Color (1945)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5-18 16:25: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ugang 于 2012-12-9 18:27 编辑

黄埔军校创建始末
http://www.youtube.com/watch?feature=endscreen&v=AxkdocPgLrY&NR=1


 20世纪前半世纪,国军的一种制式短佩剑。长期以来,这种短剑闻名遐迩,有几种名字:军人魂、中正剑、成仁剑、自杀剑,近来有人称之为“黄埔军魂――将军剑。
 它的正规名字,其实就叫短剑,亦即军人魂,是和礼刀、军刀并行的一种军官装具,属军官的一种常规服饰。军人魂短剑,开始并非一般军官的装具,而是作为特定的颁授之物。如黄埔军校的毕业生多获赠一把纪念剑(30年代中期开始)。还有各军政部门,各地方势力,各要人长官,以及一些社会团体,也以颁剑为一时之尚。仅黄埔军校23期学生含各分校与各种训练班毕业生,即达23万余人,获剑者起码都应以十数万计。如此计算,军人魂的颁发总量,即使是保守的估计,也当在百万柄上下。
 军人魂的名号,最早见诸19335月于庐山军官训练团。蒋中正总统在「军官训练团训练的目的和方针」训词中,开宗明义说明这次训练唯一的目的,是要先寻找我们军人的灵魂,再来挽回我们整个国家的灵魂!
 军人魂短剑的规格,全长三十九公分,剑柄长十一公分二公厘,护手厚三公厘,鞘长二十七公分五公厘,剑柄宽三公分,鞘口宽三公分,尾宽二公分二公厘;剑柄用玳瑁制,柄之两面中央及顶上均包铜镀金上镌梅花纹,玳瑁部分箍以斜形金线,护手亦铜制镀金不镌花纹,鞘身为魄镀镍但鞘口及鞘尾均包铜平镌花纹,鞘口包铜长三公分二公厘,鞘尾包铜长六公分,剑刃长二十六公分,剑柄与剑鞘相连接处置弹簧开关一。
 19351945年的十年间,是军人魂的黄金时代,军人魂短剑成为国军正式列装的配件。抗战胜利,伴随着美式服装的出现,军人魂短剑正式退出军官常规服饰。
 http://www.ans.org.tw/detail_page.php?category=52&sub_category=1&tid=7
蒋介石日记日本将校团揭密
蒋介石之死
中山艦事件:專家考證並非蔣介石一手策劃(圖)
http://big5.china.com/gate/big5/news.china.com/zh_cn/history/all/11025807/20051027/12791091.html
專家考證並非蔣介石一手策劃———

  中山艦事件(亦稱三二○事件)是中國現代史上的著名事件。它對中國現代歷史的發展產生過重要影響。近年來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專家發現,“中山艦事件”並非由蔣介石一手策劃,它的發生有其偶然性的一面。為了揭開事件的真相,記者電話採訪了對此有深入研究的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的楊天石研究員。

  要揭開中山艦事件之謎,就必須查清中山艦調動經過。

  楊天石認為,要揭開中山艦事件之謎,就必須查清中山艦調動經過。中山艦事件的整個過程是怎樣的呢?

  根據黃埔軍校管理科交通股股員黎時雍的報告,1926年3月18日午後6時半,黃埔軍校校長辦公廳主任孔慶叡因為外洋定安火輪被匪徒搶劫,讓黃埔軍校管理科科長趙錦雯火速派巡艦一隻,運衛兵16名前往保護。當時因為黃埔軍校無船可開,趙錦雯便電話請駐省辦事處派船以應急需。

  
  北伐時期的蔣介石
  
  2004年4月,被打撈出水的中山艦在武漢船廠緊張修復中
  
  海軍局代局長李之龍
  
  行駛中的中山艦
  而駐省辦事處接電話的是交通股股員王學臣。王學臣事後陳述說,因為電話聽不清,搞不清是何人的命令,因為按趙錦雯的命令,限本夜必須調一兩艘巡洋艦以備巡查之用。便當即把這件事報告了黃埔軍校管理科交通股股長兼駐省辦事處主任歐陽鐘。

  歐陽鐘得到王學臣的報告後,即親赴海軍局交涉。當時,海軍局代局長李之龍因公外出。作戰科科長鄒毅即當面應允立即派艦隻前往黃埔。此後,據歐陽鐘自稱,他“於是即返辦事處”。但據李之龍的婦人報告,當晚,歐陽鐘並未回辦事處,而是到了她家。歐陽鐘聲稱:“奉蔣校長命令,有緊急之事,派戰鬥艦兩艘開赴黃埔,聽候蔣校長調遣。”並留下鄒毅的信函。信上說已經派一艦前去,剩下的“只有中山艦和自由可派,請決定一艘”。李之龍歸來閱信後,當即下令派中山艦前往。

  此後,以聯共(布)中央委員布勃諾夫為團長的蘇聯使團正在廣州考察。俄國考察團要參觀中山艦,李之龍即用電話請示蔣介石,得到蔣介石的同意後,便調中山艦回省。

  中山艦的調動經過說明,這是一次偶然性的事件。

  楊天石認為,中山艦的調動經過至少可以說明以下幾點:

  第一,中山艦駛往黃埔並非李之龍“矯令”,它與當時的國民政府主席、國民革命軍總黨代表汪精衛、蘇聯顧問季山嘉無關,也與共產黨無關。多年來,蔣介石和國民黨部分人士一直大肆宣傳的所謂“陰謀”說顯然不能成立。

  第二,蔣介石沒有直接給海軍局或李之龍下達過調艦命令。因此,所謂蔣介石下令而又反誣李之龍“矯令”說也不能成立。

  第三,中途加碼,“矯”蔣介石之令的是黃埔軍校駐廣州辦事處主任歐陽鐘。而歐陽鐘才是中山艦事件的一個重要人物。他是孫文主義學會骨幹、海軍軍官學校副校長歐陽格的侄子,只有了解他的這一身份,才有助於揭開中山艦事件之謎。

  國民黨右派組織孫文主義學會和西山會議派的陰謀勾當。

  廣州孫文主義學會發端於1925年6月的中山學會,其核心人物為王柏齡、賀衷寒、潘佑強。這一組織成立後,即與西山會議派相勾結,陰謀反對國共合作,其間的聯絡人就是時任國府委員,兼任廣州市市政府委員會委員長的伍朝樞。這兩個國民黨的右派組織一直就想“拆散”當時廣州國民政府的團結局面,挑撥國共關係,使共產黨和蔣介石分家。

  中山艦事件發生前,廣州孫文主義學會分子異常活躍。王柏齡很早就到處散佈汪精衛反蔣。3月17日早晨,王柏齡在黃埔軍校內散佈說:“共產黨在製造叛亂,陰謀策劃海軍局武裝政變。”

  正是在這一狀況下,作為孫文主義學會成員之一的歐陽鐘出面假傳蔣介石命令,誘使李之龍出動艦隻,以便和王柏齡的謠言相印證。歐陽鐘的活動是整個陰謀的組成部分。

  中山艦事件的整個過程是歐陽格與王柏齡定計之後,一面唆使歐陽鐘矯令,一面向蔣介石謊報,其結果便演出了震驚中外的三二○事件。
中山艦調動之初,蔣介石的最初反應是有人要“幹他”或“趕他”。

  那麼,在整個中山艦事件的過程中,蔣介石的反應是怎樣的呢?據蔣介石日記,3月19日下午一點鐘,他接到李之龍的電話,請求將中山艦調回省城,預備給蘇聯考察團參觀。他當即表示:“我沒有要你開去,你要開回來,就開回來好了,何必問我做什麼呢?”

  此後,他越來越感到事情蹊蹺。“為什麼既沒有我的命令要中山艦開去,而他要開回來為什麼又要來問我。”“中山艦到了黃埔,因為我不在黃埔,在省裏,他就開回來省城。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蔣介石的日記表明,他當時懷疑,共產黨和汪精衛要“幹他”或“趕他”。他此前曾以自請“赴俄休養”試探汪精衛,而汪精衛是同意的。

  蔣介石對中山艦調動的最初反應是準備離開廣州,退到他所掌握的東征軍總指揮部所在地汕頭。日記上說:“上午,準備回汕休養。”“下午五時,行至半途”才決定返回,對中山艦採取鎮壓措施。

  中山艦事件在當時的大背景下,有偶然性的一面,也有必然性一面。

  楊天石認為,就蔣介石誤信伍朝樞、歐陽格等人的謠言來說,三二○事件有其偶然性,但是,就當時國民黨內左右派的激烈鬥爭和蔣介石的思想來說,又有其必然性。

  孫中山逝世後,國民黨內的左右派力量都有所發展。1926年1月召開的國民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是左派的勝利。會議代表256人,共產黨和國民黨左派佔絕對優勢。會議選出的中央執監委員中,共產黨佔7人,國民黨左派佔15人。在隨後建立的國民黨中央秘書處、組織部、宣傳部、農民部中都有共產黨員擔任領導工作。與此同時,國民革命軍中大約已有一千餘名共產黨員。一軍、二軍、三軍、四軍、六軍的政治部主任都由共產黨人擔任。這一時期,蘇聯顧問團也加強了自己的地位和影響。當時的國民政府主席、國民革命軍總黨代表汪精衛也表現為前所未有的左傾。

  而此時的國民黨右派卻不能容忍共產黨力量的發展和蘇聯顧問影響的增強,也不能容忍汪精衛的左傾。蔣介石雖然因依靠蘇聯供應軍械而仍然主張聯俄,對共產黨也時而表現出願意合作的姿態,但在內心裏,卻早已滋生出強烈的不滿。

  這一切都說明瞭蔣介石和左派力量爭奪領導權的鬥爭必不可免,即使沒有右派的造謠和挑撥,蔣介石遲早也會製造出另一個事件來。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5-18 18:41: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ugang 于 2012-5-31 03:10 编辑

雅尔达密约全文:

  三强领袖——苏俄、美利坚合众国、大不列颠获致协议,在德国投降后及欧洲战争结束后之二或三个月内,在下列条件下,苏俄应即参与盟国方面,对日本作战:

  一、外蒙古现状(蒙古人民共和国)应予保持。

  二、因日本在一九○四年之后,而被攫夺之俄国原享权益应予恢复,其中包括:

  1、库页岛南部,及其邻近岛屿,将交与苏俄。

  2、大连商业港,列为国际港,苏俄在该海港内之特别权益将予保护。苏俄并得恢复租借旅顺港,为其海军基地。

  3、中东铁路以及通往大连之南满铁路,将由中国及苏俄合组之机构共同经营。三国同意,苏俄之特别权益,应予保障。中国继续保持在东北之完整主权。

  三、千岛群岛将割让交苏俄。

  三国并确认对上列外蒙古、海港及铁路之各项协议,须征求 蒋介石主席之同意。罗斯福总统在斯大林元帅之建议下,将设法获取蒋主席之同意。三强领袖获致协议,在击溃日本之后,苏俄上项之要求,将毫无疑议地得以达成。

  苏俄表示乐意与中国国民政府签订中苏友好协定,俾得以武力协助中国自日本压迫下求解放。 (以上转录自陈鉴波着:《中华民国春秋》第 840 页)

 
一狼二虎泡制分列中国,遗患无穷,侵犯同盟国主权的真相和证据
美國和蘇聯的最終目的,是基辛格對美國總統的一句話:“如果你控制了石油,你就控制了所有國家;如果你控制了糧食,你就控制了所有的人;如果你控制了貨幣,你就控制了整個世界”美國控制石油讓中國流通美元。
美國人席勒說:“一個國家如果不能勇於不惜一切地維護自己的尊嚴,這個國家將一文不值。”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5-19 00:54: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ugang 于 2012-12-14 15:26 编辑

民國年號加1911即西元
西元減1911即民國紀年
日皇裕仁終戰詔書

http://www.trustedluv.com/cguestbook/messages/7.htm
降書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 ,美國軍艦密蘇里號東京灣日軍投降儀式中華民國代表徐永昌上將簽字















岡村寧次代表日本政府簽字向中华民国投降

第一次长沙会战后,冈村宁次对日军部报告

“敌方抗日势力之中枢,既不在于中国四亿民众,亦不在于政府要人之意志,更不在于包括地方杂牌军在内之200万抗日敌军,而只在于以蒋介石为中心、以黄埔军官学校系统的青年军官为主体的中央直系军队的抗日意志。在历次会战中,它不仅是主要的战斗原动力,同时还严厉监督着逐渐丧失战斗力意志而徘徊犹豫的地方杂牌军,使之不致离去而步调一致,因此不可忽视其威力。黄埔军校教育之彻底,由此可见……有此军队存在,要想和平解决事变,无异是缘木求鱼. ——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冈村宁次(1939年)第一次長沙會戰(又稱﹕湘北大捷) 結束後,國民極為振奮,海內外慰問函電如雪片般飛來,美國著名的「時代周刊」雜誌更是特地刊載了美聯社記者瓦恩特撰寫的戰地通訊--「中國戰場巡視」,美譽關麟征將軍是「中國的巴頓」﹐關麟征將軍因傑出的指揮才能被委任為國軍第十五集團軍總司令﹐年輕的帥才那一年才三十四歲。
戰後,岡村寧次對軍部報告《關於迅速解決日華事變作戰方面的意見》中承認:「敵軍抗日勢力之中樞既不在於中國四億民眾,亦不在於政府要人之意志,更不在於包括若干地方雜牌軍在內之二百萬抗日敵軍,而只在於以蔣介石為中心、以黃埔軍官學校系統的青年軍官為主體的中央直系軍隊的抗日意志。只要該軍存在,迅速和平解決有如緣木求魚。」
三次長沙大捷後,日軍第十一軍對國軍第九戰區完全失去了戰鬥信心,兩年多的時間裏不敢再對長沙發動任何的攻擊, 第九戰區司令長官薛岳更被日本人譽為「長沙之虎」﹗

“我的一生是打日本鬼子的一生”,晚年的關麟徵對自己的戎馬生涯頗為自豪。台兒莊戰役之後,日軍名將坂垣徵四郎不無欽佩地說:“關麟徵的一個軍應視普通支那十個軍。”

“我的一生是打日本鬼子的一生”,晚年的关麟征对自己的戎马生涯颇为自豪。台儿庄战役之后,日军名将坂垣征四郎不无钦佩地说:“关麟征的一个军应视普通支那十个军。”



岡村寧次
(1884年5月15日-1966年9月2日),日本帝國時代陸軍大將,日本支那派遣軍總司令,也是日軍投降前中國戰區最高負責人。日軍大本營在下達投降命令的同時,給了岡村本人一個密令,要他考慮率部向中國共產黨投降,促成國共內戰以利於日本復興,岡村沒有機械執行這個命令,他故意向何應欽建議,保留50萬日軍幫國民黨守衛華北,這個建議由於太過荒唐被蔣介石否決了,但他卻因此被蔣介石看重。蔣中正於1945年8月15日要求已投降之日軍「捍衞防區」,岡村寧次立即下令:「所有武器裝備一律移交給中央政府,不接受中共的任何要求,必要時採取自衞行動。」國民政府與在華日軍防範蘇聯赤化的合作模式就此展開。由於他拒絕遵從中國共產黨的指示而被中共視為頭號重要戰犯,後來更到台灣以白團在日本的總負責人身分持續協助中華民國對抗共產黨。


國防部審判戰犯軍事法庭判決書(民國37年度戰審字第28號)  公訴人:本庭檢察官

  被告:岡村寧次,男,66歲,日本東京人,前日本駐華派遣軍總司令官,陸軍大將。
  指定辯護人:江一平律師
  楊 鵬律師
  錢龍生律師
  上述被告因戰犯案件,經本庭檢察官起訴,本庭判決如下:
  主文:
  岡村寧次無罪。
  理由:
  按戰爭罪犯之成立,係以在作戰期間,肆施屠殺、強姦、搶劫等暴行,或違反國際公約,計劃陰謀發動或支援侵略戰爭為要件,並非一經參加作戰,即應認為戰犯,此觀于國際公法及我國戰爭罪犯審判條例第二第三各條之規定,至為明顯。本案被告於民國33年11月26日,受日軍統帥之命,充任中國派遣軍總司令官,所有長沙、徐州各大會戰日軍之暴行,以及酒隆在港澳,松井石根、谷壽夫等在南京之大屠殺,均係發生於被告任期之前,原與被告無涉。且當時盟軍已在歐洲諾曼底及太平洋塞班島先後登陸,軸心即行瓦解,日軍陷於孤立,故自被告受命之日,以迄日本投降時止,歷時8年,所有散駐我國各地之日軍,多因鬥志消沉,鮮有進展。迨日本政府正式宣佈投降,該被告乃息戈就範,率百萬大軍,聽命納降。跡其所為,既無上述之屠殺、強姦、搶劫,或計劃陰謀發動,或支援侵略戰爭等罪行,自不能僅因其身分係敵軍總司令官,遽以戰罪相繩。至在被告任期內雖駐紮江西蓮花、湖南邵陽、浙江永嘉等縣日軍尚有零星暴動發生,然此應由行為及各該轄區之直接監督長官落合甚九郎、菱田元四郎等負責。該落合甚九郎等業經本庭判處罪刑,奉準執行有案。此項各地之偶發事件,既不能證明被告有犯意之聯絡,自亦不能使負共犯之責。
  綜上所述,被告既無觸犯戰規、或其他違反國際公法之行為。應予諭知無罪,以期平允。根據以上結論,按戰爭罪犯審判條例第1條第1項,刑事訴訟法第293條第1項,判決如主文。
  本案經本庭檢察官施泳蒞庭執行職務。
  中華民國38年1月26日
  國防部審判戰犯軍事法庭
  審判長:石美瑜
  審判官:陸 超
  審判官:林健鵬
  審判官:葉在增
  審判官:張體坤

無罪!連岡村寧次也感到吃驚。事後他在日記中寫道:“對我的判決,軍方以外各方面有的主張判無期徒刑,石審判長曾擬判徒刑7年,我自己也希望如此判處。

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之後,日本本部指示岡村寧次將所轄地武器裝備盡數交付中共八路軍,以期攪亂中國政局,可讓日本減輕部分壓力。同期蔣介石亦有指示:維持所轄地秩序,等待國軍
接收佔領區。岡村寧次權衡利弊決定聽從蔣介石指示,並與蔣達成交接防區後讓參戰部隊儘快回國的條件,期間大部分犯有屠殺暴行的中下級軍官及士兵均未得到應有的審判。傳聞蔣在法庭審判期間有授意法官替其開脫,以致岡村寧次逃脫審判。

樓主注:參考蔣介石日記,岡村寧次日記及當時實際形勢,應符史實。

冈村宁次回忆录.pdf下載
http://www.historychina.net/bbs/topic.jsp?infoid=365&boardid=25

轉載:
摘录几则冈村宁次书中的有关记述,书名《冈村宁次回忆录》:
“到汉口后,发现所属部队风纪败坏,中国事变爆发后的残暴行为屡屡出现,用普通训示方式制止,恐已无济于事。”
——第二篇《由汉口到南京》
“我通过华北、华中的战场,得知日本兵已不是从前的‘神兵’,掠夺、强奸、放火的情况很普遍,为之感到叹惜。”
“我任第十一军司令官时,常发生强奸暴行事件。”
——第三篇《北京三年》
“抵上海后的一两天内,听取先遣的宫崎周一参谋、华中派遣军特务部长原田少将、杭州特务机关长荻原中佐等有关军纪的汇报,综合如下:攻占南京时,确实发生过对数万市民进行抢掠、强奸等大暴行。第一线部队借口给养困难而杀戮俘虏。”
“1938年10月10日,据庐山南侧星子兵站司令官友清大佐报告,该地村长联名提出请愿书,要求如果禁止杀戮、强奸、放火、掠夺耕牛4件事,则对日军提出的一切要求均遵照办理。根据这一情况急派宪兵调查时,仅强奸暴行即已发生20件而未检举犯人。偶尔抓到现行强奸犯,也被其所属队长,以该犯屡立战功为名强行要走。当时到处盛行这种借口。”
——第四篇《攻占武汉前后》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冈村宁次历任日本关东军参谋副长、日军参谋本部情报部长、第二师团长;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的侵华战争后,冈村宁次历任日本第十一军司令官、华北方面军司令官、第六方面军司令官、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官。如上所列,连他也承认日军在中国的“残暴行为屡屡出现”。
我想,在回顾历史,反驳那些不认账的日本人时,不妨多引用一些日方当事人的记述,上至总司令官冈村宁次,中至师团长中岛今朝吾,下至普通士兵东史郎,似更具说服力。http://news.ifeng.com/history/zhongguojindaishi/detail_2012_03/09/13078395_0.shtml


在東京灣代表日本政府簽降書的重光葵 重光葵(假名:しげみつ まもる,羅馬字:Shigemitsu Mamoru ,1887年7月29日-1957年6月27日),日本在二戰結束時的外務大臣,活躍於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後至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日韓滿州國政壇外交和第二次世界大戰,長達40年,幕後參與甚至主導許多日本侵略各國統治及外交政策制訂,並代表日本與盟國簽訂投降條約,最著名謀略為找出利用溥儀建立滿州國,戰後寫出《『昭和の動亂』(上・下卷)》1932年於上海虹口公園爆炸案中被炸至重傷,導致終身跛行。

他與梅津美治郎一起簽署了1945年9月2日的日本投降書。後來被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判為戰犯,被判七年有期徒刑。他在1950年假釋,且再一次任職為外務大臣(1954年-1956年)。
曾任:














  • 日本駐中華民國特命全權公使(1931年-1932年)
  • 外務副大臣(1933年-1936年)
  • 滿州國副總理
  • 駐蘇聯大使(1936年-1938年)
  • 駐英國大使(1938年-1941年)
    重光葵簽署投降書
  • 副總理(1954年-1956年)
    津美治郎(1882年1月4日-1949年1月8日),出生於日本大分縣。日本帝國時代陸軍大將,二戰甲級戰犯。
    歷任日本關東軍總司令官、總參謀長,日本駐德國、丹麥使館武官,參謀本部總務部長等職。
    1934年3月至1935年8月,任駐天津的日本中國駐屯軍司令官。他迫使國民政府簽訂了侵害中國主權的《何梅協定》,攫取了河北和平津地區的大部分主權。
    1939年至1944年6月,任關東軍司令官,在滿洲國實行殘酷的殖民統治,加緊對中國東北的經濟掠奪與控制,對東北抗日聯軍實行「大討伐」、鎮壓抗日活動。
    日本投降前,梅津美治郎與陸軍大臣阿南惟幾和海軍軍令部總長豐田副武一起反對日本在1945年8月的無條件投降;認為日本帝國軍隊應該繼續戰鬥,使同盟國在日本本土決戰中遭受更嚴重的損失,以此謀得對日本有利的投降條件。
    1945年9月2日,梅津美治郎代表日軍在日本東京灣的密蘇里號戰艦 (BB-63)簽署《降伏文書》。
    1948年11月12日,他被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判為甲級戰犯,判處無期徒刑,1949年病死。1978年10月被靖國神社合祀。
    從 1939年起至 1944年 6月,他又來到中國,出任關東軍司令兼 駐偽滿洲國大使、關東軍總司令,是關東軍任職時間最長的一任司令 官。1940年晉陞為陸軍上將。在這段時間里,梅津繼續在中國東北實 行殘酷的殖民統治,加緊對東北經濟的控制和掠奪,並對東北抗日聯 軍實行“大討伐”,給東北地區軍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
  • 國府收回台灣及南海被日佔島嶼, 蔣介石驅逐重返印支的法國,開拓奠定南海海疆立碑劃界,一度強烈行動意圖武力收回香港
    1946年01月12日


    國民政府發佈訓令明訂台胞自1945年10月25日起一律恢復中國國籍。

    1946年04月26日


    台灣地區開始實施戶口調查。
    1949年12月07日


    中央政府及行政院於本日播遷來台。
  • 台灣省戒嚴令》,正式名稱為《臺灣省警備總司令部佈告戒字第壹號》,是中華民國台灣省政府主席台灣省警備總司令陳誠1949年5月19日頒佈的戒嚴令,內容為宣告自同年5月20日零時(台北時間)起在台灣省全境實施戒嚴,至1987年總統蔣經國宣佈同年7月15日起解嚴為止,共持續38年又56天之久。在台灣歷史上,此戒嚴令實行的時期又被稱為「戒嚴時代」或「戒嚴時期」。
  • 1987年7月15日,台灣地區解嚴,總計戒嚴令在台灣實施 前後共38年又56天,此為人類有史以來最長的戒嚴。

    樓主駐:
  • 美國最終目的,反影基辛格對美國總統的一句話:“如果你控制了石油,你就控制了所有國家;如果你控制了糧食,你就控制了所有的人;如果你控制了貨幣,你就控制了整個世界”   美國控制石油讓全球流通美元。當西方利益受威脅美國對日本石油禁運,逼使日寇攤牌和發瘋(其實早就瘋了)偷襲珍珠港
  • 美國人席勒說:“一個國家如果不能勇於不惜一切地維護自己的尊嚴,這
  • 個國家將一文不值。”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5-19 03:19:47 | 显示全部楼层

昆明大轟炸損毀房屋遠超重慶大轟炸

本帖最后由 wugang 于 2012-6-9 23:49 编辑






昆明大轟炸之昆明正義路等街道被炸後的慘狀。











昆明正義路等街道被炸後的慘狀。雲報



    昆明大轟炸,是不少老昆明在給繞膝兒孫講故事的時候,總不忘提及的那段跑警報、鑽防空洞的悲慘歲月,那是中國抗戰最為慘烈的年代,慘絕人寰的“交三橋慘案”就是昆明人心中的痛。在抗戰勝利65周年到來之際,“昆明大轟炸”又有了新的突破性發現——5年間,昆明大轟炸高達52次,昆明損毀房屋20928間,損毀房屋遠超重慶大轟炸!

    “無論是被炸次數還是傷亡人數,昆明都算得上是二戰期間遭受轟炸最慘烈的城市之一!”雲南飛虎隊研究會會長孫官生歷時四年,走訪各地檔案館、文史資料館和舊貨市場,搜集研究了大量一手資料,根據當時轟炸後第一時間的調查報告,整理出鮮為人知的昆明大轟炸之最。

    根據孫官生的統計,從1938年9月28日第一次轟炸,到1943年12月22日,日機前後轟炸昆明52次。據不完全統計,5年多的時間里,日機出動飛機1109架(不含偵察機),投彈2817枚,炸死市民1160人、傷1636人,炸燬房屋20928間,555處居民區、街道、學校、工廠、機關都沒倖免……

    超重慶大轟炸

    損毀房屋最嚴重——20928間

    “5年多的時間,52次轟炸,損毀(炸燬、震倒、焚燬)房屋累計有20928間,超過了重慶大轟炸的17600幢房屋!”按照孫官生的統計,每次轟炸中損毀的房屋數量都在百間以上,最多的一次發生在1941年4月8日的大轟炸中,一共有4461間房屋被毀。

1938年9月28日

    第一次轟炸——投彈103枚

    抗戰爆發後,雲南成為中國抗日正面戰場的重要戰略後方。昆明作為雲南省會城市,是抗戰支前的重要基地,自然也就成為日軍飛機轟炸的重要目標。

    “1938年9月28日,上午9時許,昆明市內響起了刺耳的警報聲。當時,毫無躲避空襲經驗的市民,一片慌亂,四處奔逃,許多人聚集在潘家灣及小西門城腳苗圃中。很快,9架敵機來到昆明上空,對小西門外潘家灣一帶進行轟炸。頃刻間,這裡便化為火海,血肉模糊的屍體橫七竪八地倒在地上,瓦礫間,燒焦了的樹枝上粘附、吊掛著死難者的斷肢殘骸、內臟器官,真是慘絕人寰。受傷者呼號慘叫之聲不絕於耳,聞之者無不傷心落淚。”

    根據龍雲事後撰寫的報告,日機首次轟炸,投彈103枚,轟炸巫家壩、潘家灣、鳳翥街、師校、苗圃幾地,昆明死傷甚重,“炸死94人,傷47人,毀房37間,震倒29間”。

    1941年

    日機轟炸次數最多的一年——34次

    此後,日機不斷空襲昆明,這一時期轟炸昆明的日機主要是從武漢出發的。1940年10月7日日本佔領越南河內,其空襲飛機可直接從河內起飛,因此空襲昆明日漸頻繁。“1940年日機轟炸昆明17次,這一數字在1941年達到頂峰34次,可以說是轟炸次數最多的一年。”根據孫官生的統計,在飛虎隊到來之前的1941年是日軍轟炸昆明最厲害的時期,“幾乎所有的昆明大轟炸之最都發生在1941年,包括投彈最多、同一天轟炸次數最多、炸死炸傷人最多等在內。”這樣的轟炸一直持續到1941年12月20日,也就是飛虎隊移師昆明的第二天。10架日機來襲昆明,飛虎隊首次出擊迎戰,擊落日機9架,以9比0大獲全勝。從這一天起,日機不再敢輕易轟炸昆明。1942年整整一年,日軍沒有出現在昆明上空。

    1941年12月18日

    傷亡人數最多的一次——炸死365人

    在昆明遭受的大轟炸中,死傷人數最多的是1941年12月18日的轟炸。當日9時40分,10架日機轟炸交三橋、麻園、蓆子營、北沙河埂、吹簫巷和環城東路一帶,共投彈23枚,炸死365人,製造了著名的“交三橋慘案”。轟炸後,尸橫遍野,曾有昆明市民回憶說:昆明的棺材全部賣空也裝殮不完。

1943年12月22日

    出動飛機最多的一次——42架

    自“12·20”空戰後,在飛虎隊的庇護下,日本轟炸機再也不敢輕易來犯。“1942年日機整整一年沒有來轟炸昆明,1943年雖然來了5次,但只是襲擊郊區,進行報復性轟炸。”孫官生根據當時龍雲、昆明市市長羅佩榮和昆明縣長高直青的回憶,經過對比得出:“在52次轟炸中,出動飛機最多的是最後一次轟炸”。1943年12月22日11時45分,敵機42架(包括轟炸機18架、戰鬥機24架),轟炸巫家壩機場、甸營村、陳家院村和黑土凹村,一共投彈70枚,炸燬運輸機、驅逐機各1架,死村民3人、傷5人,毀房35間。”

    1941年8月14日

    投彈最多的一次轟炸——171枚

    “在第43次轟炸,也就是1941年8月14日的轟炸中,日機共投彈171枚,堪稱52次轟炸之最。”孫官生介紹,當日上午9點45分,日軍出動飛機27架,對翠湖中路、華山西路、蓮花池等市內27處進行了轟炸,死12人,傷31人。

    1941年2月26日

    同一天轟炸次數最多——3次

    “1941年2月26日,日機先後3次轟炸市區,來回投彈。”根據當時昆明空襲緊急救濟聯合辦事處書記長樊汝平、雲南省賑濟會常務委員李培天和昆明第一區區長張茂林事後的報告,孫官生還原了當日日機的3次轟炸:下午1點15分,27架敵機轟炸文明街、景星街、正義路、護國路等25處,投彈7枚;緊接著,下午2點左右,同樣數量的敵機輪番轟炸51兵站、第一坊聚奎樓、第二坊拓東路、第五坊環城東路、第六坊綏靖路、第七坊金牛街臨江里、第八坊珠璣街護城河內以及第十一坊康家營及縣屬蘇家村,投彈66枚,死69人,傷96人;第三次轟炸發生在區內第十坊,敵機同共投彈48枚,死46人,傷22人,毀壞房屋758間,震倒房屋1080間,第十坊受損嚴重。

    今天,距離昆明第一次遭受日機轟炸已過去72年,戰爭的硝煙逐漸散去,盤旋在昆明上空的轟鳴聲也已遠去。但我們依然無法得知關於昆明大轟炸的所有故事。歷史本身無法言語,需要我們不斷挖掘,真相一日無法得到完整呈現,我們就一日不停下尋找的腳步。

    感謝孫官生等專家學者們的不懈努力,才讓我們得以首次獲得這樣的新聞,“尋找昆明抗戰遺址”才有瞭如此重要的線索。

    如果您知道有關昆明大轟炸的故事、遺址,如果您家中留有有關大轟炸的老照片、證據,請您聯繫我們,讓我們一同尋找抗戰史的“鐵證”。                                           (昆明日報 記者楊璐)
. http://blog.clzg.cn/blog-181619-47526.html
昆明永豐寺:飛出中國首支空降部隊
傘兵部隊空降作戰(資料圖)
  永豐寺 記者楊璐攝 三次空降作戰路線示意圖(資料圖) 位於昆明市北郊的長蟲山東麓有個村子叫崗頭村,村里有座古寺——永豐寺。在昆明,知道永豐寺的人不少。這座古寺及其所在的崗頭村曾是昆明市民躲避日機轟炸的一處疏散地,“中國物理學之父”吳大猷也曾在此裝成了一套大型色譜儀,完成了專著《多原子分子的結構及其光譜》。但很少有人知道,抗戰期間,永豐寺是中國首支傘兵的誕生地及總部所在地。 和這段鮮為人知的歷史一樣,完成了使命的永豐寺正逐漸被人們淡忘。僅存的地藏寺和大雄寶殿兩座古建築,夾雜在新建的樓房間,沒有留下任何有關空降部隊的信息,甚至連終日與永豐寺相伴的工作人員也不知道古寺曾經的歷史。 西南聯大進駐教學 永豐寺附近至今仍設有國防學校和幾所高校。這裡環境優美,古有“小洞天”勝景之稱,文人名士,常有題詠;近代為軍事重地;而今為教育基地,意義非凡。 元末明初,江西游僧到崗頭村(當時叫永豐)卓錫並草建永豐禪院,後因戰火焚燬。清光緒年間,民眾又捐資募物重建永豐寺,使之煥然一新。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次年,北大、清華、南開西遷昆明,組建“國立西南聯合大學”。永豐寺遂被選為聯大的一個分部,當時,著名物理學家吳大猷曾在此安裝一套大型色譜儀,完成《多原子分子的結構及其光譜》之著述。聯大遷出後,昆菁中學遷入,永豐寺作為中學部,湧泉寺為小學部。至解放後期,永豐寺由村公所翻修建造,仍作為學校用地(銀汁中心學校)。後改為崗頭小學,至1987年小學遷出。 飛出中國傘兵第一團 抗戰後期,中國於1943年12月在崗頭村永豐寺成立了第一支傘兵部隊——傘兵第一團,代號為“鴻翔部隊”。 文章《神秘的鴻翔部隊——中國首支空降兵部隊》記述:1944年1月,國民黨政府組建傘兵第一團——中國軍隊的第一支空降部隊。傘兵團人員選拔非常嚴格,士兵多為滇、黔、桂等地招募的知識青年,素質較高。傘兵團下設3個營,共計1000餘人。為保密起見,傘兵第一團對外一律以“鴻翔部隊”為代號。 傘兵第一團的胸章由青銅製作,正中為兵種符號降落傘,兩邊為鴻雁的羽翼,形象地點明“鴻翔部隊”代號,底部有一朵梅花。後據駐華美軍總司令兼中國戰區參謀長魏德邁建議,國民黨政府於1945年4月8日將傘兵團擴編為陸軍突擊總隊,下設20個分隊共3200人,美軍顧問300多人,全套美式裝備,在美軍指導下進行嚴格訓練。原來的傘兵第一團被編為5個突擊隊,每個突擊隊有官兵180人,都有保密代號:如一隊“諸葛”、二隊“伏波”、三隊“世忠”、四隊“武穆”。這四個隊是“鴻翔部隊”最早完成訓練科目的連隊——不過,說是“完成訓練”,其實有點打馬虎眼。比如,蔡智誠只跳過一次傘,連傘兵證章都沒有得到,也算是合格的軍士了。   首次出征三戰三捷 1945年春,抗日戰爭正面戰場展開反攻,日軍從南方各省北撤。“鴻翔部隊”乘此良機在兩廣和湖南的日佔區進行了3次小規模空降作戰: 一是廣東開平傘降突擊。1945年4月,在中國軍隊的反攻下,駐廣西的日軍第13師團向北敗退。為牽制日軍,第一傘兵隊180人從昆明起飛,在戰機掩護下,在開平安全著陸,並進入蒼城鎮潛伏。傘兵們在日佔區展開遊擊戰,一路拔除日軍據點,一直打到廣州市郊。日本投降後,這支傘兵部隊作為受降的先遣隊率先開進了廣州。 二是攻佔廣西丹竹機場。1945年春,中國軍隊在桂北發動反攻,收復南寧、桂林、柳州等城市。廣西丹州有一個日軍補給基地和一個簡易機場。傘兵突擊隊200餘人猶如神兵天降,突然在丹州機場空降,並一舉殲滅日軍,佔領機場。在地面部隊配合下,傘兵向丹州守敵發起攻擊,殲滅了日軍,奪取了日軍補給基地。 三是突襲湖南衡陽台元寺。1945年7月2日,108名中國傘兵由20架戰機護航,安全空降於衡陽縣西北的羅洪廟。幾天後,傘兵們在衡寶公路上伏擊日軍運輸隊,斃敵6人,毀車3輛,並在地方武裝配合下,發起對台元寺鎮日軍據點的攻擊,殲敵近百人。重創日軍後,傘兵勝利撤出戰鬥。此役,傘兵犧牲6人、負傷10餘人,2名美軍顧問陣亡。 抗戰末期,神秘的“鴻翔部隊”用3戰3捷的全勝戰績,迎接了抗日戰爭勝利的到來。與傘兵部隊關聯的昆明抗戰遺跡其實有三個訓練場,“崗頭村基地”是戰術訓練營,巫家壩機場是跳傘訓練營地,“補充兵”訓練營就設在昆明東南的宜良機場。(記者楊璐)
http://www.yn.xinhuanet.com/topic/2010-09/06/content_20825283.htm
昆明位置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5-19 17:38: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ugang 于 2012-5-19 19:14 编辑

倖存者控訴日軍暴行:浦口戰俘營,地獄般日子
矗立在南京浦口區新華街的“抗日蒙難將士紀念碑”默默無語。紀念碑的附近,侵華日軍曾建起了兩個集中營,佔地三千畝,關押抗日將士五千餘人,這就是當時中國最大的戰俘營———南京浦口戰俘營。昨天上午,兩位老人來到紀念碑前獻上花籃,望著紀念碑,老人的眼神流露出愁苦和悲憤,似乎又回到那段不堪忍受的歲月。浦口區政協副主席王惠平從上世紀80年代初就開始調查戰俘倖存者。她告訴記者,當年戰俘營裏關押著五千餘名戰俘,到抗戰勝利時只剩下八百餘人,如今只有鄭貴秋和馮金秀兩人健在了。
侵華日軍浦口戰俘營舊址位於南京港三公司大院內,1989年,為了紀念戰俘營死難抗日將士,浦口區政府在戰俘營舊址上重新竪立紀念碑.侵華日軍曾建起了兩個集中營,佔地三千畝,關押抗日將士五千餘人,這就是當時中國最大的戰俘營---南京浦口戰俘營.是侵華日軍侵略中國、虐殺我抗日愛國誌士的罪證...
    倖存者馮金秀:我是從電網下逃走的      

    85歲的馮金秀老人解開衣衫,右肩上有好幾處傷疤,這是當年他在山西戰場上和日本兵拼刺刀時留下的。

    馮金秀是河南人,在胡宗南部隊45師當兵。在太原戰役中,馮金秀被俘,並被押往浦口戰俘營。“戰俘營三面環水,設有三道鐵絲網,四週設有崗樓,很難逃脫。”對於當時的環境,老人至今還清楚地記得。

    那時候整個戰俘營有五千多號人,被編成九個中隊,馮金秀被編在四中隊。每天他都要從火車道上將煤炭擡上船,這些船是開往日本的。

    “每筐炭足足有200多斤,我們每天天不亮就得起床,一直幹到天黑。如果動作稍慢一些就要被日本兵用棍子打,我就曾經被打過兩次。”

    從事如此繁重的勞動,戰俘們每天的吃食卻是麥麩或者凍壞了的山芋,還有整煮的麥子。由於戰俘們不消化,又沒有廁所,排泄時只好在煤堆上,導致煤堆上發芽長草到處都是。

    除了擡煤,馮金秀也要幹擡死人的活。“很多人都是被餓死的。有的餓暈,還剩一口氣的也被擡了出去。”

    地獄般的生活讓馮金秀忍無可忍,他計劃逃走。

    一天夜裏,馮金秀和另外兩名夥伴估摸著站崗的睡著了,由於電網離地面有一個指頭長的距離,馮決定從電網下面爬過去。他和夥伴用鏟煤的鏟子在電網下面挖地道,挖到一定深度之後,他們脫光了衣服,匍匐著爬了出去。

    “那死裏逃生的感覺好像又得到了一次新生命。”如今馮金秀回憶起來還是一臉劫後餘生的欣喜。

    倖存者鄭貴秋:我一天擡了39個死人     

    鄭貴秋已經85歲高齡了,1938年他參軍加入國民黨67師,在浙江與日軍進行了頑強作戰。在衢州守城戰中,全團彈藥消耗殆盡,破城突圍。

    出城後,為了躲避日本兵的追擊,鄭貴秋藏在水塘中。突然有個日本兵到水邊洗飯盒,他以為自己被發現了,隨即摳動扳機,誰料摳了三下也沒打出子彈,只是響了三聲,原來槍口被泥給堵住了。響聲暴露了目標,危險隨之降臨。

    躲避在水塘中的29名士兵全部被俘。日軍將他們押到城中擡屍體。“中國軍民的屍體被集中堆到遊泳池,而日本兵的屍體每具都用白布包裹著。”

    1942年下半年,鄭貴秋被轉押到浦口戰俘營,在這裏他主要從事燒窯、泥瓦活和擡死人。“我每天都要擡死人,有的戰俘還有一口氣,也要被埋掉,最多的一天要擡39個,最少一天也要擡五六個。”
http://news.longhoo.net/gb/longhoo/news2004/njnews/culture/userobject1ai395876.html
    見證人李成強:我挖地道幫戰俘逃跑  

    李成強今年82歲了,當年父親將一家帶到浦口新炭場,李成強就在戰俘營做工,和戰俘們一起擡煤炭,他們家住的棚子和戰俘住的棚子是用鐵絲網隔開,但是戰俘悲慘的遭遇在李成強的記憶裏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李大爺如今還清楚地記得1944年那個大雪天,第二天早上發現17個戰俘被凍死。有兩個戰俘得罪了一個日本兵,日本兵竟然逼他們自己挖坑,用來放他們自己的屍體。

    在與戰俘一起勞動時,李成強認識了兩個老鄉。李成強十分同情老鄉的悲慘境遇,一個幫他們逃跑的計劃在他心裏逐漸形成了。

    李成強在自己家裏挖了一個地道,洞口用奶奶的馬桶做掩護。當一個老鄉順利逃脫後,日軍就有了警覺,在救第二個老鄉時,日本人牽著狼狗追到屋內。狼狗來到洞口時,李成強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幸虧馬桶的臭味,狗才沒有聞得出來,日本兵只好悻悻地離開了。(解璐 )

    ■記者手記

    半個世紀過去了,戰俘營舊址附近的壩子窯河裏的水依然清澈見底。就在幾年前,村民們在裏面遊泳,還會碰到白骨。據說,是戰俘營發生暴亂時犧牲的戰俘。

    附近的大新村正是當年的亂葬崗,即使在解放後村民們也不敢在那裏走夜路,因為走著走著就有可能踩到一塊白骨。

    如今大新村村民們心裏的恐懼已經逐漸被時間消磨了,平靜祥和重新回到了那裏。而那些曾經的戰俘,誰來展示他們曾經的英勇,展露過去的創傷,講述曾經的痛苦往事呢?

    所幸的是,紀錄片《浦口1945》將在近期播出,這部紀錄片真實地記錄了倖存者的回憶,反映了浦口戰俘營的悲慘歷史和戰俘們不屈不撓的鬥爭精神,歷史由此定格。正如紀念碑上刻字“為紀念抗日蒙難將士,為了牢記過去”,戰俘們反抗奴役和壓迫的勇氣和行動將深深銘刻在人們心裏。(解璐_

     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www.js.xinhuanet.com/xin_wen_zhong_xin/2005-08/13/content_4874687.htm
http://story.big5.dbw.cn/system/2012/03/25/053766458.shtml

http://video.excite.co.jp/player/?id=8774884b99700f0f&title=%E6%B1%9F%E5%A1%98%E9%9B%86%E4%B8%AD%E8%90%A526%28%E5%A4%A7%E7%BB%93%E5%B1%80%29+%E6%B1%9F%E5%A1%98%E9%9B%86%E4%B8%AD%E8%90%A526%28%E5%A4%A7%E7%BB%93%E5%B1%80%29

不久前,一部熱播的長篇電視劇《江塘集中營》,將觀眾帶到了那烽火連天的抗戰歲月。
許多觀眾可能不知道,該劇是根據抗戰時期的真人真事——發生在南京浦口戰俘營的三次 暴動進行藝術加工而成的。它反映了我們中華民族不屈不撓反抗外國侵略的偉大民族精神與光輝品德。
  浦口戰俘營里的悲慘生活  日本軍國主義在統治南京的八年期間,為了擴大掠奪 中國的煤炭、鐵礦石等,從1938年開始,在南京長江北岸的津浦鐵路終點站的上游約1500米處的九氵伏洲江灘上,動工修築了兩座新的大型煤礦轉運場,至1941年初建成,稱“新貯炭場”。新貯炭場的三座碼頭通稱為“三井碼頭”。日方當局在修建這新貯炭場的時候,有意識設計成幾乎是四面環水的封閉地形,只有一條狹窄的鐵路堤埂與外界相通。 日軍在煤場四週圍起電網,建起炮樓,實行嚴格的軍事戒備與軍事管理。
日軍在中國最後的屠殺:發生於日軍投降一個月後
核心提示:兩個村子共有160多人被殺,三家子屯僅有三人存命,申地房子僅存二人。三家子屯的倖存者陶永富老人說:那天是陰曆八月十九日(公曆9月24日),下午3點多鍾,鬼子害怕開槍暴露目標,從頭到尾殺了83人,就開了一槍,剩下的全是用刀。陶永富帶著傷去鄰屯找人救助。這時天已經亮了,遠遠看見有一隊鐵甲車開過來,他認出了這是蘇聯紅軍,就摘下帽子搖晃。紅軍將他扶上車,給他包紮,並問了屯子的情況。不久大興、富拉爾基、昂昂溪的紅軍援軍趕到,將日本兵團團包圍,才將這批日本兵消滅。



  文章摘自《172個被誤讀的史事真相》 作者:張港 出版:廣西人民出版社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佈無條件投降,9月2日在東京灣“密蘇里”號上舉行了日本正式投降簽字儀式,但是有部分日本軍人並沒有停止作戰,所以1945年8月15日,只能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的標誌時間,第二次世界大戰到底哪一天停止的,仍然是有爭議的。



  第二次世界大戰最後一次大規模戰鬥發生在黑龍江省虎林縣的虎頭要塞,虎頭要塞一直到1945年8月26日才被蘇軍攻克。而黑龍江省的東寧要塞被攻克時間則遲至1945年8月28日。對虎頭、東寧兩個要塞的戰鬥,已經有過許多報導,並認為這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鬥終點。其實,戰鬥並沒有就此結束,1945年9月25日在齊齊哈爾南一個叫申地房子的小村子,蘇聯紅軍與日本軍隊又發生了一次戰鬥,這次戰鬥,可以說是目前所知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最後一次戰鬥。



  昂昂溪火車站後面有一片樹林,樹林中矗立著一座紀念碑。這片樹林就是蘇聯紅軍烈士陵園,這碑就是為申地房子戰鬥犧牲的蘇聯紅軍而樹立的。昂昂溪蘇聯紅軍烈士陵園是中國安葬第二次世界大戰蘇聯紅軍最多的陵園。



  昂昂溪南嫩江西岸有個村莊叫蒙古三家子屯,當時屬景星縣頭站區(現屬內蒙古自治區札賚特旗)。日本宣佈投降後,一天,幾個日本兵闖進了三家子屯,他們聲稱沒有飯吃了,要用兩支步槍和三百發子彈換些錢。村民給了他們錢後,日本兵卻只交出了槍,說什麼也不給子彈。於是,雙方發生了衝突。衝突中,幾個日本兵被打死,兩個日本兵逃走了。這兩個日本兵正好遇上了從王爺廟(內蒙古烏蘭浩特)來的近四百個沒有完全解除武裝的鬼子兵。於是,日本鬼子對三家子屯和隔江相望的申地房子,開始了滅絕人性的大屠殺。兩個村子共有160多人被殺,三家子屯僅有三人存命,申地房子僅存二人。



  三家子屯的倖存者陶永富老人說:那天是陰曆八月十九日下午3點多鍾,鬼子害怕開槍暴露目標,從頭到尾殺了83人,就開了一槍,剩下的全是用刀。



  與三家子屯隔嫩江相對的是申地房子(現屬黑龍江省泰來縣,又稱申家窯)。前幾天,也有日本兵到這個屯子要吃的東西,老百姓沒有給,並拒絕他們進村。鬼子記下了仇,血洗三家子屯後,他們就過了江,對申地房子也開始了大屠殺。麻榮春是申地房子屠殺的倖存者,他說,農曆八月十九日的晚上,聽說三家子屯讓日本鬼子血洗了,他們全村人準備天一亮就跑。沒想到,後半夜,忽然聽屯子亂了起來,從窗戶一看,外面全是日本兵。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



  據事件親歷者86歲的王鬱文老人回憶,當時王鬱文的父親去申家窯請醫生,可是一去不返。已經聽說日本人洗了申家窯,王鬱文去申家窯找父親,途中遇見一個十六七歲的姑娘,身上已經中了數刀。申家窯一點兒聲音也沒有,雞也不叫,狗也不叫。王鬱文進屯一看,到處是死人,一座大房子里,死人堆得有一米多高。王老先生回憶,他父親遇難的時間是農曆八月十九日,當時正在收割高粱。






三家子屯倖免於難的陶永富帶著傷去鄰屯找人救助。這時天已經亮了,遠遠看見有一隊鐵甲車開過來,他認出了這是蘇聯紅軍,就摘下帽子搖晃。紅軍將他扶上車,給他包紮,並問了屯子的情況。原來,這股日軍是拒不繳械的死硬分子,這些紅軍正是追剿他們的,聽到了一聲槍響就向這個方向追來了。陶永富為紅軍領路到了嫩江邊,這時日本強盜已經血洗了申地房子,蘇聯紅軍從望遠鏡里能看到這些鬼子,有的正抽煙,有的在擦刀,有的在休息。蘇聯紅軍官兵立即用無線電與上級聯繫,請求支援渡江設備,同時向日軍開炮轟擊。



  中午,四輛卡車運送的一連蘇聯紅軍官兵,從西邊朱家坎(今龍江縣城)方向開來。紅軍開始渡江向嫩江對岸發起進攻。一陣炮擊後,有約30名日軍偽裝投降。放鬆了戒備的蘇軍坦克開路,步兵跟著前進。行進至申地房子屯前大道時,忽然,大隊日本鬼子忽的一下子從一道小土壕後面躥了出來。原來,這些日本兵的子彈已經不多了,又害怕槍聲暴露目標,他們是想等紅軍靠近了用刺刀展開白刃戰。日本兵嗷嗷怪叫著,端著刺刀沖了上來,蘇聯紅軍猝不及防,重武器用不上,只能與日本兵肉搏。許多紅軍用的是衝鋒槍,沒有上刺刀,只能用槍托拼殺,有的就跟日本兵滾在一起。戰鬥十分慘烈。



  不久大興、富拉爾基、昂昂溪的紅軍援軍趕到,將日本兵團團包圍,才將這批日本兵消滅。此戰,殲敵300多人,戰鬥中有二十幾個日本兵衝出了包圍圈,向東逃走,後來在泰康被消滅。



  據陶永富、麻榮春、王鬱文的回憶,申地房子戰鬥的時間應該是農曆八月二十日,也就是公曆的9月25日,這時距日本宣佈投降已經一個多月,距9月2日日本投降簽字也已經有20多天了,比蘇軍攻克東寧要塞的8月28日晚了將近一個月。



  這次戰鬥,符·伊·茂林結濱、伊·斯尼卡諾夫、格·亞·耶先果夫、布·格斯克倆諾夫在內的少尉級以上軍官13名,上士以下士兵111名,共124名蘇聯紅軍英勇犧牲,血染中國大地。這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最後獻出生命的一批反法西斯戰士。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



  為了紀念這次戰鬥,紀念這些為世界和平獻出生命的蘇聯紅軍戰士,1949年8月15日,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機關、蘇聯僑民、人民團體代表及昂昂溪各界群眾5000多人對這些犧牲的蘇聯紅軍舉行公祭,省政府主席於毅夫、市委書記丁秀等11人主祭。



  蘇聯紅軍與日本軍人的申地房子戰鬥,從戰鬥形式看,是由蘇軍的追擊、日軍潰逃演變成的日軍伏擊蘇軍攻擊戰。從規模上看,雙方死傷共達500人,在整個遠東戰役中,日軍損失約67.7萬人,其中死亡8.3萬人,投降59.4萬人;蘇軍傷亡3.2萬人,且多為非戰鬥傷亡,這次蘇軍一次損失124人,日軍損失300多人,已經達到戰鬥規模,而且是規模不小的戰鬥。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中國戰場是從江橋抗戰開始的,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最後一次戰鬥也應該認定發生在齊齊哈爾。更為巧合的是,申地房子戰鬥距離江橋戰役主戰場大興不過十幾公里。
http://bbs.tiexue.net/post_5687144_1.html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5-22 06:20: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ugang 于 2012-12-14 15:20 编辑

银弹变蠢蛋:日本航空兵在二战中三大愚蠢行为
据12月号最新美国《空军》杂志报道,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日本拥有世界一流的战机,被称之为“银色子弹”。然而二战期间,日本军方在使用空中力量过程中犯下了一系列愚蠢的错误。他们所做的蠢事在很大程度上帮助美国取得了太平洋战场的最终胜利。时至今日,日本航空兵在使用空中力量时犯下的错误仍对现在的空军有着警示作用。

愚蠢一

认为只需投入少量优秀战机便可胜利

一流的战机和一流的驾驶员让日本军方领导人相信,只需投入少量由优秀飞行员驾驶的战机便可赢得一场大规模战争的胜利。

二战前,通过从外来资源中吸收对自己有益的养分,进而生产和制造出本土版本,日本工程师仅利用从1911年到1936年这短短20多年时间就让日本飞机制造业发生质的变化——从只能制造普通双翼飞机到打造出世界一流飞机。

日本航空工程师奉命设计出能够满足军事哲学新原则战机,即未来所有战争都要在短时间内取得胜利,日本战机需要做的就是射击和轰炸。到1940年,日本已经生产出在很多性能参数方面赶超其他国家的作战飞机,其中包括三菱A6M零式战斗机、三菱G4M轰炸机、爱知D3A俯冲式轰炸机以及中岛B5N鱼雷轰炸机。其中,三菱A6M更被称之为日本空军力量中的“银色子弹”。

二战初期日本取得不俗战绩的主要原因在于飞行员训练有素,很多人拥有丰富的作战经验。此外,他们的作战任务也获得同样训练有素的地面部队支持。日本飞行员由“武士道”式的残酷训练产生。

日本军方作出了两大失策战略。第一是日本军方领导人深信日本能够最终征服中国,理由是本国战斗机在空中拥有绝对优势,陆军轰炸机可以长途飞行轰炸毫无防御能力的中国城市。第二个重大错误就是在1941年下半年进行豪赌,赌日本海军空中力量能够对美国海军和空军展开令人震惊的攻击并使其遭受毁灭性打击,进而迫使美国永久性地退出二战战场。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日本军方领导人仅仅因为自己拥有一批杰出的新型飞机便作出以上战略决策。这些新型飞机的投入使用促使他们相信,大日本帝国海军空中力量已达到巅峰。

实际上,明治宪法早在1889年就已埋下灾难的种子。这部宪法先是将陆军,而后又将海军置于与平民政府同等地位,三者均向天皇报告。此后,势力不断膨胀的军方逼迫平民政府对其冒险主义做法投赞成票。对本国军事实力的过分骄傲蒙蔽了军方的双眼,以至于他们根本不去了解潜在对手的真正实力。战略失误最终让灾难降临日本。

愚蠢二

陆军与海军航空队窝里斗

拒绝共享飞机研制过程中的相关技术信息、陆军雷达站拒绝向海军雷达站提供有关美军即将采取的空袭行动信息……

“日本陆军航空队”(以下简称IJAAF)先师从于法国空军,后又受纳粹德国空军影响,主要执行间接支援地面部队的任务。IJAAF的战机装有远程机关炮和鱼雷,进而获得优势。

与其他飞机相比,IJAAF在中国战场执行的攻击任务更多。在中国,攻击目标往往位于数英里之外。IJAAF在中国建造了基地,远程轰炸机从基地起飞后向内陆展开轰炸。凭借执行大量攻击任务,尤其是那些被日本军部大肆宣扬的所谓重大战果,IJAAF在争夺预算较量中屡屡胜利,地位得以巩固。

与当时的其他海军一样,日本海军也主要由负责重型火炮战舰的海军上将控制。他们相信曾经在日俄海战具有决定性的对马岛战役中取得胜利的日本海军能够继承和发扬传统,最终在日本海域击败美国海军并赢得胜利。一些受山本五十六影响的海军领导人,看到了日本海军航空队在中国战场的出色表现,并要求将远程作战飞机打造成日本军队之剑的“剑尖”。

然而,日本军方领导人并没有意识到,本国陆军空中力量和海军空中力量之间竞争带来的危害。二者之间的竞争导致一系列荒谬而滑稽的事情浮出水面,其中包括拒绝共享飞机研制过程中的相关技术信息以及陆军雷达站拒绝向海军雷达站提供有关美军即将采取的空袭行动信息。

这种“窝里斗”开始于帝国大本营,并且存在于每一个层面,直到战争进行到最后一天才宣告结束。

愚蠢三

技术研发及飞行员培训大打折扣

日本空军之所以蠢事不断究其根源在于糟糕透顶的帝国大本营。事实证明,所谓的大本营不过是由一群思想狭隘并且无法从战争中学习战争的家伙构成。

令人感到奇怪的是,日本大本营并未因中国战场的僵局而受影响,依然固执地决定将美国加入自己的敌人名单。他们希望依靠空中力量,攫取一场决定性胜利。

在成功偷袭珍珠港后,日本军事大本营对零式战机过于自信,因此故步自封,影响了战机换代型号的研制。随着美国对日本战机性能的熟悉以及针对“零战”而推出的“恶妇”式战斗机上场,日本战机的优势丧失殆尽。“零战”在战争后期沦为自杀飞机,使大批日本青少年沦为炮灰。(杨凌)

日本零式战斗机性能

零式战斗机(简称“零战”)是二战时期日本最出名的战机,几乎成了日军二战战斗机的代称。

A6M零战的创造者是三菱重工著名的设计师堀越二郎。其性能特点是爬升率高,转弯半径小,速度快,航程远。由于设计日期1939年是日本纪年2600年,因此被称为“零式”战斗机。说的极端一点,零式战斗机就是日本敢于发动太平洋战争的本钱。

1941年,日本海军航空机动舰队偷袭美国珍珠港。日本航空母舰刚换装的81架零战参加了两个攻击波的空袭,压制了强行起飞的美军飞机,同时扫射美空军机场,仅有9架飞机没有返航。然而,开战6个月后在珊瑚海,零式战斗机受到了F4F野猫战斗机的强有力挑战,其装甲较薄弱、马力较低的弱点逐渐暴露出来。1943年中,零式战斗机从性能和飞行员水平已不是美军地狱猫HELL CAT 的新式F6F和F4U战斗机的对手。中国空军击毙日军“四大天王”是地面高炮和战机撞击同归于尽为主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年轻的中国空军不但打破了日本帝国主义吞并中国的黄粱美梦,而且有力地支援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在被中国空军击毙的日军飞行员中,有日军通过多次评比选出的四名最优秀的飞行员,中国空军为救国家民族是以撞击与敌同归于尽的方式去杀敌!这种伟大勇气牺牲精神在人类历史上是史无前例的

http://yxk.cn.yahoo.com/articles/20100119/1t7v.html
偷袭珍珠港的日本A6M2“零”21型的涂装



日本D3A“九九”舰爆俯冲轰炸机的涂装



这架B5N2“九七”舰攻就是渊田美津雄的座机,机尾有特别的条纹识别标志


加贺”的B5N2


P-36战斗机,在珍珠港事件中美国陆军航空队的一些此型飞机起飞对日本机群进行了拦击


珍珠港事件中的P-40B战斗机,虽然当时已经认为P-40B不是一种很好的战斗机,但P-40却取得了不错的战绩,珍珠港事件中美军的空战战果大部分是P-40取得的。


B-17C轰炸机,同后期型号相比它的垂尾要窄小,而且没有背鳍


[ 此帖被风知云何处在2009-05-24 13:27重新编辑 ]珍珠港遭到突然袭击,而且由于日本大使馆投递照会时间上的延误,这场袭击是一种不宣而战,日本人本打算在攻击开始前大约一小时同美国断绝关系却成了袭击后才进行,所以珍珠港遇袭就成了不折不扣的偷袭,这更引起美国上下极度的愤怒。日本人的算盘打得很精,但这次彻底砸锅了,本来幻想一举捣毁美国在太平洋上的海上力量,迫使美国接受日本人的条件后媾和,但现在连这个幻想都不能想了。 虽然在12月7日以后美国及英国、荷兰在太平洋到印度洋遭到一连串的失败,多个岛屿和领地被日军攻占,但美国还是迅速在1942年1月做出了对日本本土进行空袭的计划,此前只有中国国民革命军空军的2架B-10轰炸机象征性地用传单“轰炸”过一次日本,这一次可是要实打实地将炸弹丢到天皇的头上。


马丁139型轰炸机,1938年中国国民革命军空军出动2架此型飞机对日本九州、四国等地进行了象征性的“纸片轰炸”,这是中国首次对日本本土做出的军事行动 这次袭击可以说是空中战争史上极为罕见的一次大胆而且危险的行动,由于美国海军轰炸机的航程不足,富有冒险和创新精神的美国人提出使用陆军的中型轰炸机从航空母舰上起飞的方案。合适的轰炸机是陆军所使用的B-25和B-26型,通过对比,他们认为B-25B型轰炸机要更加适合执行此次任务。在选定飞机后,由陆军航空队志愿者组成的突击队在佛罗里达州的基地进行高强度的训练,主要的训练内容是如何在有限的距离内将B-25B升空。


美製 馬丁B-10轟炸機


與維修中的   E-16 驅逐機合影

http://tw.myblog.yahoo.com/u2dh/article?mid=7681939年

徐華江站在他所駕駛的俄制E—15雙翼驅逐機前留影,攝於蘭州。俄制E—15和E—16{單翼驅逐機}為我國當時獨立對抗侵華日軍空軍的主力之一。民國29年,9月13日空戰中徐華江所駕駛飛機被日機擊落於壁山附近稻田的殘骸。
http://japan.people.com.cn/BIG5/35467/35498/3196977.html



B-26轰炸机,B-26的可靠性并不是太好,而且它比B-25大,所以最后选择了B-25 B-25B,图中的即为杜利特中校在空袭东京行动中的座机。由于此次行动B-25扬名天下,不过可惜的是B-25B没有一架留存于世,现在的B-25B都是用后期型号改的 为此次任务,拟动用2艘航空母舰进行,担任载运B-25B轰炸机的是刚刚才服役的“大黄蜂”号,另外由“企业”号担任为攻击编队护航的任务,整个编队还调动4艘巡洋舰、8艘驱逐舰和2艘油船,分别同2艘航空母舰进行编队。由于陆军轰炸机是不能在航空母舰上降落的,所以此次任务美国航空母舰只负责将突击部队带到预定海域,然后航母编队就会迅速回航,B-25B机队在执行攻击任务完毕后将飞向中国浙江降落。虽然计划是如此,但参加的突击机群的人员都清楚此次任务的危险所在。 1942年4月2日,带着16架B-25B轰炸机的“大黄蜂”号编队自圣弗朗西斯科出航西进,4月8日“企业”号编队从珍珠港出发,4月13日两支舰队会合编成一个特混编队,指挥这个编队的指挥官是威廉.哈尔西海军中将,而参加此次极其危险的任务的空中指挥官是此时即已经在美国闻名的詹姆斯.杜利特陆军中校,在战前杜利特本来已经退役,但他又重新服役并主动担任了此次任务的指挥官。
詹姆斯·哈罗德·杜立特(James Harold Doolittle,1896年12月14日-1993年9月27日),这张照片是他已经成为将军后的留影。


1993年9月27日他逝世后,在举行葬礼时美国可以飞行的B-25全部升空以表悼念,在二战之前他就在飞行竞赛中成名,在空袭东京后又在欧洲指挥著名的第8航空军对意大利和德国发动攻击,是二战中唯一指挥轰炸过全部三个轴心国的人。 按照原定计划,B-25B应该在4月18日下午从距离日本本土约500海里处起飞,于当日晚间进行空袭并转向中国浙江降落。但就如世界上很多计划一样,此次行动也不可能完全按照计划来。4月18日早晨,在距离日本还有700海里处突然与一艘日本渔船相遇,其实这条船是日本侦察巡逻船“日东丸”号,美国护航巡洋舰反应迅速。立即开火将“日东丸”号击沉,但此船已经将发现美国舰队的讯息用无线电发报出去,整个编队陷入到危险之中。
这幅绘画作品描绘的是“大黄蜂”号上的B-25,飞机下的两人就是杜利特中校和哈尔西中将。


面对突然出现的状况,杜利特当机立断决定提前起飞,他的主张得到哈尔西将军的赞同。于是突击群立即行动,将飞机上所有不是很紧要的设备迅速拆除并为飞机带上燃料桶,水兵们使劲地晃动飞机以将油箱里的空气排除,以便飞机能多带燃油,同时将飞机上的机枪拆下,用涂黑的扫把把伪装。哈尔西将军将他以前访问日本时由日本所颁发的勋章交给飞行员们,让他们把勋章绑在炸弹上还给日本人。 上午0815时左右,杜利特发动发动机,B-25B 40-2344号在发动机功率达到最大后刹车松开,沉重的轰炸机在舰队所有能在舰面上的人的注目下向前滑动,在离甲板头部很近的距离处飞机终于抬起机头艰难地升空,起飞地点在北纬35度43分,东经153度25分,距离日本首都东京624英里(1004公里)在一片欢呼声中后续的飞机陆续离开“大黄蜂”号,但不幸的是一名水兵在这个过程中被风吹起卷到第16架飞机的螺旋桨手臂被打断,而这架飞机在后来也惨遭不幸。
以下是此次行动最著名的一张照片:杜利特驾机升空。1982年4月18日为纪念此次行动40周年而发行的明信片即以此为图案。

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签署对日宣战书 1941年12月8日,罗斯福总统在美国国会正式宣布美国对日本、德国和意大利宣战

http://tw.myblog.yahoo.com/u2dh/article?mid=768
入役不久的“大黄蜂”号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5-24 21:45: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ugang 于 2013-1-31 04:34 编辑

惨胜-血染衢江



黄埔后人 马民康 撰稿







黄埔高等教育班毕业生、国民革命军第21军145师435团团长刘一上校遗像





    1944年6月,日寇陷我龙游,直逼衢州。我49军26师顽强抵抗,毙敌少将旅团长横山武彦。日寇震怒,欲决衢州,毁我机场。调集重兵、加强火力,出动大炮、坦克、飞机配合作战。
     15日,我军为全歼敌人,增派21军驰援衢州,参加激烈战斗。
     20日,21军145师435团上校团长刘一奉命守卫衢州机场。
     21日清晨,部队进入阵地,开始赶筑工事。刘团长到师部复命,副军长兼师长孟浩然少将告之:“孑生(刘一团长原名刘金贵,字孑生),此战,事关重大,务必死守。第三战区长官司令部正调集大部队从南面迂回到龙游、汤溪一带,断其归路,然后一齐进攻,将其全歼。决定以你部与26师78团配合守卫衢州机场和县城。死守三天,你有信心吗?”
     “报告副军长,卑职身为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誓与机场、县城共存亡,不成功便成仁!”
     “好!有你这话,我就放心了!你还有什么要交代的吗?”
     “大哥,我跟随您转战南北,奋战多年。您知道我从不怕死,只是刘家就我一个了,我改名刘一,就是想为我们刘家留个后。可是,抗战以来,无法顾及妻儿,他们贫病交加,相继逝去,姐姐、姐夫早就病故,留下外甥毛丹成,这孩子命苦,五岁丧母、七岁丧父,从小由我照顾,收为养子,改名刘正心,前年刚从成都接来,现在后方留守处歙县棠樾读书,如果我回不来,就托您照顾他了。”
     “孑生,你放心去吧!我照顾不到,还有你嫂子,我让她帮你照顾毛丹成,哦,正心也有十九岁了吧?那孩子好学用功,我和你嫂子都很喜欢他,你放心去吧。”
     “大哥,既然您这么说了,小弟就是赴汤蹈火,也是再所不辞!”
     “去吧,放心去吧!”
     刘团长回到衢州县城,找到78团上校团长于丕富。
     “于团长,你我两团弟兄,均为川军袍泽,虽然你是山东人,也在我们川军共事多年,我守机场,你守县城,咱们一定要通力合作、齐心协力、共御顽敌!”







刘一上校全家福(妻子和儿子都在抗战中病故)


    “刘团长,你放心,我们78团没一个孬种。虽然我们已经打了十几天了,伤亡惨重。但是,官兵们没有一个怯战,都是越战越勇。经过淞沪会战、南昌会战,我们43军伤亡过半,牺牲了解固基、谢北亭两位团长,缩编为26师,挂在49军之下,一直受到排挤,上高会战、浙赣会战都是让我们打先锋。这次军部给我拨了105师315团的一个营和师工兵连的一个排,可是衢州城门多,就这点兵,还真有点用不过来。”
     “于团长,我让副团长沈清源带两个营给你守城南二门。”
     “那太好了,我让315团一营守东门,我带78团守西门和北门。但是,你带一个营守机场,就怕吃不消啊!”
     “没关系,敌人进攻,肯定分兵几路,同时攻打县城、机场和南边的子午山高地,那里有我们的434团,我这里要顶不住了,你们就赶快过来增援。”
     “好,那就这么定了!”
     当日下午,城南激战,毙敌大佐一名。攻势益锐,向西北进抵铿溪,折而北窜,对衢城作围城状。
     22日,南郊鏖战,自朝至暮。北路146师在副师长兼438团团长马国荣率领下,经过通河浮梁(桥),驻守西侧鹿鸣山,准备渡江进城增援。49军105师原是东北军部队,不想让过多的川军部队聚在一齐,怕功劳都被川军占去,就拒绝他们入城。并报告长官司令部,称:城西有衢江阻隔,日军不会进攻那里,不需146师驻守,驻军过多,日军畏惧,不敢进攻,会影响我军战略意图。遂将146师调离,没有考虑守城部队撤离时的掩护问题。
     23日,敌人兵力不断增加。正午,北路白石山之敌,由上窑袭排门山,进金家山,成一大包围圈,惟城西一隅没有合拢。因城西有衢江横阻,为一死地,不可逃生。
     24日,日军向我全线攻击,被我拒止。四天过去了,我军官兵精疲力尽,伤亡惨重,粮弹告急。145师派军需主任杨步震前往后方,紧急调运军粮。连日暴雨,江河横溢,桥梁垮塌,道路泥泞,迂回包抄部队未能到达指定位置,总攻不能按时发起,衢城和机场危在旦夕。
     25日,日军猛攻衢城。首先重点攻击城南子午山高地,用大炮、飞机猛烈轰击。我434团官兵在团长罗心量指挥下,沉着应战,近敌开火,迎头痛击。击伤日军123大队长山口靖大佐,该酉竟坐担架继续指挥进攻。我军不断奋力还击,始以火力接战,继以白刃交锋,自晨至午,战斗激烈,敌几次败退,我阵地亦失而复得。战至入暮,双方困极犹斗,已成胶着状态。
     上午十点,日军增援东迹渡,由正面袭击东门,向城攻击,守军以机枪对峙。敌始向机场猛攻,另以飞机反复低空扫射轰炸。刘团长在战壕里来回奔跑,哪里告急,他就冲到哪里。他挥舞着快慢机(驳壳枪)不停地向敌人射击,不时端起牺牲士兵的步枪、机枪向敌人扫射。突然,两棵子弹击中了刘一团长,伤势十分严重,官兵们都劝他快去师部医院接受治疗。
     他说:“这点伤算什么,我要继续指挥战斗,死守阵地,与机场共存亡。”







纪念于丕富上校诞辰100周年座谈会现场


    战至傍晚,他们已经打退了敌人的四次进攻,我官兵伤亡大半,仅存不到一个连的兵力,弹药也快用光,城里和子午山高地的战友也被敌人围攻,不能过来支援。敌人增加兵力,发起第五次进攻,打进了机场。敌人就在眼前,他们已经没有子弹。
     刘团长大吼一声:“全体上刺刀,我们拼了!”
     刹那间,银光一闪,每一支步枪都插上了寒光凌冽的刺刀。
     刘团长高呼:“弟兄们,冲啊!”带头扑向了敌人。
     夕阳下,一片土黄色的军人撕杀在一起,一对对,一群群,你劈我刺,来往腾移;没有躲避,只有突击;不是你死,就是我活。鬼子倒下了,勇士牺牲了,没有一个后退,敌我双方都在拼命。
     刘团长训练有素、标准老练的动作,引起了鬼子的注意。日军大佐带着一群鬼子向刘团长围了过来。刘团长毫不畏惧,左突右刺,倒下了好几个鬼子。突然,日军大佐从背后挥舞军刀劈了下来,刘团长闪避不及,被鬼子劈中要害,几把刺刀一齐刺了过来……
     刘团长怒目圆瞪,盯着鬼子,大呼三声:“杀敌!杀敌!杀敌!”身子向后慢慢倒去,鲜血在大地上向四周流淌开去。
     警卫员柴云、团部上尉军械官刘剑鸣(刘一团长远房侄子)目睹团长壮烈牺牲,冲过来与日酉拼命,与日酉同归于尽。
     太阳沉入了地平线,红色的天空与红色的土地连在了一齐,机场上没有了撕杀的喧嚣,空间一片沉寂。已经看不到我军一个站立的士兵,日军也所剩无几。守城和子午山高地的官兵打退了进攻的日军赶到机场,消灭了敌人,我军收复机场,取得了惨烈地胜利。







于团长家人在衢州花园岗凭吊英烈。


    重伤的士兵把刘团长牺牲的经过告诉了434团罗心量团长,罗团长悲痛不已,痛惜又失去了一位好兄弟,刘团长的壮举深深地印在了他的脑海里,成了永远不能忘怀地记忆。四十年后,抗战胜利四十周年之即,他在《川军抗战亲历记》中发表了《衢州保卫战》,详细描写了刘一团长的牺牲经过。145师军需主任杨步震运粮赶到,亲闻了刘一团长的壮举。
     于团长闻之痛哭不已:“大哥啊!是小弟害了你,我不该只让你一个营去守飞机场啊!你先走,我一定随你而去!”官兵们再三劝慰,于团长才止住哭泣。
     这一天是农历端午节,老百姓听说赶走了日本人,打了胜仗,纷纷送来老酒和粽子,慰问官兵。面对千余官兵,于团长大声说道:“弟兄们,我们用命,守住了县城,夺回了机场,已经过去五天了,大部队还没到达指定位置,不能发起总攻。我们已经弹尽粮绝,精疲力尽,我们尽力了。命令我们守三天,我们守了五天,阵地还在我们手里。今天是端午节,我宣布:为了庆贺胜利,我们痛饮三杯,一醉方休,明天继续战斗,刘团长已经先我而去,我们也要血战到底!弟兄们就在这大街上,抬出桌子,我们一饮而尽。”
     一时间,官兵们抬桌子的、摆碗的、倒酒的,纷纷忙乱起来。
     转眼间,大街上摆出了一条长达千米的长龙,千余官兵分列两旁。于团长登上水亭门,就象站在龙头顶上,高声传出话去:
     “倒酒!”
     “倒酒!”“倒酒!”“倒酒!”……
     官兵们端起酒坛,向一字排开的碗里倒去。
     “端碗!”
     “端碗!”“端碗!”“端碗!”……
     官兵们唰的一声端起碗来,举到胸前,向于团长所在方向行注目礼。
     “干!”
     “干!”“干!”“干!”……
     官兵们昂头挺胸,一齐喝了下去。
     三碗过后,官兵们各自对饮 ……
     于团长那山东大汉特有的高大身躯,在城头上屹立着,威风凌凌,充满豪气。他巡视着四周,城里灯火通明,城外暗夜沉寂。
夜深了,大部分官兵已经进入了梦乡,只有少数哨兵在城墙上巡弋。城外草丛树棵里,一个个鬼魅在偷偷地向城墙靠近,眼看就要接近城墙,他们却趴在地上没了动静。







衢州少先队员悼念于丕富团长。


    凌晨四时,三发信号弹突然升起,偷袭的日军突然向东、南、北四门同时发起了攻击。醉梦中的官兵们惊醒了,迅速拿起武器,装上所剩无几的子弹,冲上了城墙,向进攻的敌人进行射击,稀疏的子弹挡不住汹涌的敌人,东门被炸开了,官兵们且战且退,与敌人展开了肉搏和巷战。
     天亮了,敌人的炮兵跟了上来,炮弹不断地落在城墙上。敌人的飞机也来了,不断地向城墙上和街道上的官兵投弹、扫射。
南门的城墙被敌人密集的子弹打成了麻脸,城墙也被轰炸去一截,就象被一把巨大地钢刀削去了一般。435团副团长沈清源多处负伤,坚持战斗,流血过多,战死南门。
     于团长头部中弹,身负重伤,仍然继续指挥战斗,警卫员背着他向水亭门(西门)转移,冲出城来,洪水暴涨的衢江横在那里,无路可走了,东、南、北三面都涌来了敌军。
     警卫员放下奄奄一息的于团长,只听他说:“把我扔到江里,绝不能让我落到敌人手里,羞辱我的尸体!你快逃命吧!”然后,就没了声息。
     警卫员悲痛欲绝,大呼:“团长!团长!”然后背起于团长的遗体一齐跳进了滚滚的江里。目睹这一壮举,一千多名官兵纷纷跳了进去。会水的向对岸游去,不会水的沉入了江底。日寇用机枪向江里扫去,日机也飞来飞去疯狂地向江面射击,子弹象雨点般落在江里。江水染红了,到处漂浮着官兵的尸体。真可谓:“血染江城赤,骨铮视死归”壮哉烈哉!
     日军占领衢城后,到处烧杀抢掠。惨况很快传到第三战区长官司令部。长官愤怒地向参谋长温鸣剑咆哮:“74军、100军现在哪里?怎么还没到达指定位置,迟迟不能发起攻击?”
     “报告长官,连日暴雨,道路泥泞,冲垮了多处桥梁,他们正在架桥,一时难以进抵。”
     49军军长王铁汉见长官发怒忙说:“于丕富衢州失守,罪责难逃!”
     温鸣剑仗义执言:“105师315团一营守东门,首先被日军攻破,罪不在于!”
     长官制止道:“别争了,我们不能再等了!孟副军长,我命令你,带领145师余部、146师、147师全部,以及南路突击队,全线出击,向敌人发起总攻!”
     “是!”孟副军长含泪领命而去。
     孟副军长在指挥部与军、总两部派来的高参,以及146师副师长兼438团团长马国荣、本部参谋长李志熙、434团团长罗心量等,研究制定作战方案,指挥部队向敌发起了总攻。
     日军纷纷溃逃,放火焚烧民居。衢城收复了!机场收复了!
     由于迂回东进的部队没有赶到指定的龙游、汤溪,日军向东迅速逃去。此役,我军伤亡官兵六千多人,消灭日军二千余人。
     我们胜利了,但是我们失去了二千多兄弟,衢城的百姓在江边捞起了上千具尸体,于团长被人认出,刘团长遗体难觅,死难官兵全部葬在西郊花园岗上,野花杂草下是他们长眠的土地。衢州行政专员姜云卿亲自为于团长安葬立碑。于团长牺牲时年仅35岁,刘团长40岁。于团长军校十期炮兵科毕业,刘团长军校高教班步兵科毕业。
     淳安,21军军部所在地,为刘一团长召开了追悼大会。孟副军长亲自主祭,挥毫写下巨幅挽联:“他乡挥客泪凄风苦雨吊忠魂,何处觅君头野草花间埋侠骨”,挂在刘团长的遗像两边。孟副军长夫人古瑞清搂着毛丹成-刘正心,站在花圈旁默默流泪。
     146师副师长马国荣、434团团长罗心量、145师军需主任杨步震率众将士向刘一团长遗像鞠躬、默哀。
     孟副军长致悼词并宣布:“军事委员会令:追增刘一少将团长,铸铜像一座,遗孤从优抚恤!……”
     一年后,日本投降了,我们胜利了,经过八年浴血抗战,我们牺牲了几千万热血将士和平民百姓,他们的牺牲是悲壮地、惨烈地,他们的胜利也是悲壮地、惨烈地,所以我称之为-惨胜!
     1949年5月,芜湖‘解放’,刘正心参加‘革命’,更名毛成。1985年离休,2001年9月病故。
     2008年毛成之子毛建墀将刘一团长年谱和遗像等材料交给146师副师长马国荣长孙马民康,根据其它史料经过深入研究,写成并在海峡两岸的军事丛刊《突击》发表《悲壮惨烈的龙衢战役》。引起各界广泛重视。
     2009年4月22日毛建墀、马民康赴衢州参加于丕富团长诞辰100周年纪念座谈会并凭吊烈士墓后,写就此文。
http://www.hoplite.cn/templates/hpzckz0272.html衢州位于浙江省西部,自古有“四省通衢”之称,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境内人文景观、名胜古迹众多。
衢州境内有传说中的中国围棋发源地——烂柯山;

城外衢江
http://ligejun.blog.sohu.com/208260069.html
迟来的珍贵奖章



马民康



2006年3月6日,中共徐州市委统战部郭主任电话通知我:“民康,你祖父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章发下来了,请抽空来领!”听到这个喜讯,我马上赶去将这枚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珍贵奖章领了回来。这是一枚迟来的奖章,更是一枚珍贵的、难得的奖章,是党和政府对我祖父马国荣少将八年浴血抗战、英勇杀敌的肯定,也是党和政府对我们这些抗日爱国将领的遗属的关怀和勉励。



在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之际,获悉中央统战部等单位下发了《关于做好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章颁发工作的通知》,作为抗日爱国将领的遗属,得知祖父马国荣少将的抗日战友及遗属:原国民革命军146师工兵营长黄士伟(成都黄埔同学会会员),146师438团一营营长吴官民(四川人寿县黄埔同学会会长),147师439团团长骆周能(原南京市政协副主席)的遗孀毕慧生女士等分别在成都、人寿县、南京市获得了纪念章。他们纷纷来电话询问我作为抗日爱国将领的遗属,是否也获得了这枚及其珍贵的纪念章。为此,我专门向中共徐州市委统战部打了报告,希望也能获得颁发,以告慰祖父的在天之灵。



我的祖父马国荣1937年在国民革命军第21军146师438旅参加了南京保卫战之外围战役——广泗战役,立功升任团长。1939年438旅改为438团任上校团长(见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档案《陆军第146师438团职员录》),当时骆周能任147师439团团长,同在长江下游铜陵、贵池、湖口一线,和海军布雷大队大队长林遵将军一起,对日展开游击布雷战。(见《中华文史资料文库》第四卷八年抗战(上)第537页骆周能写的《长江下游布雷战》中国文史出版社1996北京)



“自1938年至1940年的三年多时间中,我军炮击和水雷炸沉敌大小舰艇111艘,轻重伤161艘俘获敌艇1艘,使日军在长江遭受了重大损失。



1940年10月,军事委员会对一四六师师长周绍轩(四川民革创始人之一,渣滓洞幸存者)和师参谋处长李克猷,一四六师四三六团团长凌谏衔,一四六师四三七团团长郭英,一四六师四三八团团长马国荣等以及布放漂雷有功人员(林遵将军)各奖给甲等(干城)奖章一枚。”



(见《重庆文史资料》第四十三辑《出川抗战亲历记》庞佑屿(原民革中央团结委员,是著名硬笔书法家庞中华的父亲),《泸州文史资料》第七辑《第二十三集团军出川抗战经过概述》李克猷(泸州市民革创始人之一、原民革泸州市委副主委)。(注:甲等干城奖章是专门奖励保卫国家有功的校级以上军官)



1942年率部参加浙赣战役,亲自率438团一个步兵营掩护工兵营长黄士伟在兰溪埋设地雷炸死了日寇中将师团长酒井直次,日本防卫厅战史称为明治维新成立新军以来在战场上战死的最高指挥官,酒井直次的照片现在还挂在日本东京靖国神社。(见《川军抗战亲历记》中《忆抗战中的五年零九个月》吴鹤云(原第23集团军参谋长,南京军事学院教授),以及黄士伟的来信,黄士伟电话028-84384004可以证明。)



1942年——1945年任146师副师长(见台湾《四川文献》52期1966年12月1日孙震上将着《驻川各军出川参加抗战概况》)。1945年8月率146师438团收复了镇江附近的一个县城,适逢8.15日寇投降抗战胜利,奉命率146师赶赴上海,第一个从日寇手中收复上海,成为抗战胜利收复上海第一人(注:是军事收复,不是接收),所部成为上海卫戍部队。1946年整编后为整编第21师146旅上校副旅长。



1948年3月经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核定,担任国民政府主席(总统)特派战地视察第九组视察官,又称总统府、国防部特派战地视察官,同时晋升为少将(见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档案《国防部人事命令》第四十七号第六页)。



1948年8月9日,在陕西省澄城县冯原镇王庄视察澄合战役时,被彭得怀元帅、王震将军率领的第一野战军俘虏。(见《第一野战军战史》《第一野战军战例选编》)。被俘后向解放军提供了“所写整编第21师材料,是有相当参考价值的。” (见《中央军委、总政治部批转西北野战军《关于处理俘虏军官经验的报告1948年11月5日》》《第一野战军文献选编》)。对整编第21师(第21军)在后来的投诚、起义,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后来,不知何故去了成都,第21军的团长左骧,解放前夕写信告诉我家:我祖父于1949年2月7日在成都患阿米巴痢疾病故。在46岁的壮年,离开了妻子、儿女和老母亲,生离死别没有见到家人最后一面。解放后左骧被政府镇压,我们也没有找到祖父的坟墓,真是生不见人、死不见尸。



我祖父马国荣将军在担任438团和146师副师长期间,爱护群众,纪律严明,对老百姓秋毫无犯。(见《景德镇文史照料》第四辑程缉光写的《抗日时期浮梁的驻军》景德镇市政协文史委1987)。在抗日战争中始终战斗在抗日最前线,为国家和民族立下了功勋。在抗战胜利后负责上海的卫戍,解放战争中被解除军职担任国防部视察官,做视察工作,没有直接参加反人民的战争,在被俘后向解放军提供了“有相当参考价值的材料”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做出了贡献。解放后党和政府对我家和广大人民群众一样,无微不至地关怀。我父亲、姑妈和叔叔都是中共产党员、受到高等教育、担任国家干部。我父亲原是徐州化工公司设计室副主任(现为徐州北方氯碱集团化工设计院)、高级工程师、徐州市优秀共产党员。我姑妈1949年5月苏州一解放就参加了革命,中共产党员,曾经担任上海复旦大学生物系总支书记、人事处处长,副教授。我叔叔原是交通部上海航道局局长、高级工程师、上海市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少数民族优秀企业家。1998年我加入民革,被安排为徐州市泉山区政协委员、常委。2002年当选为民革徐州市委委员、学习宣传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综合支部主任委员,安排为徐州市政协委员。



作为抗日爱国将领的遗属,获得颁发《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章,了却了我们全家人的心愿,也不负我祖父马国荣将军浴血抗战、为国杀敌付出地满腔热血。我们一定将这份党和人民给予的荣誉世世代代发扬光大下去,为祖国的统一,为党的统战事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民革徐州市委  马民康 2006年 6月6日

  出处:老顽童网站:作者:马民康 时间:2006年6月8日
http://www.oldurchin.com/laigao.asp?cnt_id=2697
樓主注:抗日爱国将领遗属 马民康委员 ,是我先世宿缘!彼此祖辈是战友皆曾卫国牺牲,浙贛會戰時曾並肩作戰特此致记。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5-25 01:10: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ugang 于 2013-1-31 04:35 编辑

一九四二年五月十五日,浙赣会战正式打响。

在浙赣会战紧张的时候,驻守在长江边上的川军二十一军军长刘雨卿将第一四六师拔归中央嫡系上官云湘集团军第二十八军指挥,协防浙江省的兰溪、金兰一线。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会战正式打响后,日军以四个半师团的兵力从奉化、余杭发起进攻,二十四日,克我武义、金华、孝顺,到达兰溪地区,准备对兰溪发起攻击。


此时,我川军二十一军石照益一四六师在寿昌大小长山一带同敌人激战。该师四三八团团长马国荣派出一个营,配合集团军总部直属独立第八工兵营,向东渡过兰江狙击敌人。

工兵营长由副营长黄士伟少校代理。工兵营长黄仁伟和步兵营长闫泽民一起赶到兰溪城里来,找到守城的部队川军范绍增部的新二十一师师部。新二十一师师长罗君彤已经接到了撤守的命令,正在布署。看见卫兵领进来两名年青的川军友军军官,一询问又是老朋友的部下,罗君彤更显得高兴,又问起黄士伟的任务,立即招呼自己的师属工兵连长和参谋长,拿来大比例尺的作战地图,一同研究起来。

这张作战地图上详细地标出了新二十一师自己工兵连敷设的雷区,上面表明兰溪周围已经密密麻麻布满了地雷,唯城北还有一片地区是空白。黄士伟两眼仔细盯在这片空白区内,决定就在这里下手。


这片空白区位于距兰溪城北一公里半的地方。这里有一道三岔路口,一条小路从通往兰溪的大道中分出,通向一个小山包。黄士伟对着三岔路旁的一小山包仔细观察。根据以往的经验,敌人对大道上的地雷检查十分仔细,以便于部队通行。因此,大道上的地雷被扫掉不少。而小道上敌人又不通过,埋设地雷的效果不大。但此地的这一条小道有些特别,它通向这座小山包,而小山包常是敌指挥官登高远眺的地方。敌人几个师团正在沿浙赣铁路向兰溪作战,定有高级将领来前线指挥。如果有敌指挥官行军至此,则必登此山包向远处的兰溪前线观察。当时,天刚下过大雨,道路泥泞。这样的天气和地面状况,正是工兵们大显身手的时候,因为埋设地雷后,易于伪装隐蔽。于是,黄士伟放弃大路,指挥士兵只在在小道上埋下了六十颗四公斤重圆盘形地雷,并仔细作好了伪装。


二十八日晨,敌十五师团攻击兰溪。敌照例以工兵居先,对通向兰溪的大道仔细搜索扫雷,然后以步骑开道前进。此时,兰溪方向枪炮声大作,敌先头部队受到兰溪守军顽强抵抗。十时四十五分,在行军纵队居中的敌师团长酒井直次中将率师团司令部来到这三岔路口。果然不出黄士伟所料,当师团长看见路旁的小山包,立即策马走下大道向山坡驰去。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还没有走到一半,只听见“轰隆”一声巨响,一颗地雷被东洋大马踏响。跃武扬威的酒井直次师团长连人带马被抛上空中,又重重的摔在湿漉漉的土地上。惊惶失措的随员们看见师团长挨炸,直奔出事地点抢救,慌不择路中地雷又纷纷被踏响,又有一些人血肉模糊的倒在地上。师团长受了重伤,经抢救无效,四小时后一命呜呼。

日本防卫厅防卫研究所战史室编写的《中国派遣军(上卷)》纪录了这一难得的精采场面:

第十五师团长酒井中将在兰溪北部1.5公里附近指挥攻


占兰溪的战斗中,10时45分乘马触雷,身负重伤,14时13分阵亡。……在职师团长阵亡,自陆军创建以来还是第一个。

酒井师团长战死的状况,据川久保参谋长回忆:5月28日上午师团战斗指挥所命工兵小队长指挥一个分队,搜索排除通往兰溪道路上的地雷,酒井师团长偕各参谋及副官乘马向兰溪前进,10时45分行进至兰溪北方1,500米的三叉路口,突然地雷爆炸,师团长由马上坠下,左腿肚的肉被炸掉,马也倒在血泊中。当时身旁无军医,不久,军医部长细谷大佐赶来作了应急处置。师团长面色苍白,但精神当可,命令我:“参谋长,代替我指挥师团。”“麻烦你,很抱歉!”随后用担架抬到前方约200米处的一间房屋中。后面又有地雷爆炸,宫下兵器部长、佐野兽医部长及部员佐山中尉亦负伤。师团长虽经注射并施行人工呼吸,未及输血,即气绝身亡。进入兰溪后,得到军医部长同意予以火葬。


师团指挥部被炸,部队一阵骚动。我在前线的侦察兵观察到这一异常举动,消息传到黄士伟那里。二十三岁的工兵营长心里清楚,敌人营垒中有一个重量级的人物挨炸了。但到底炸着了谁?由于日本人严密封锁消息,一直不清楚!最后到了四十多年后的八十年代,日本人公布了真相,又由当时的第三战区长官部参谋处长岳星明和二十一军副军长吴鹤云证实,这个密才得以解开。这时已经作了诗人和书法家的当年工兵营长黄士伟这才弄明白了,原来在兰溪被自己的地雷送入地狱的,是名噪一时的中将师团长酒井直次。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酒井直次是中国人民的死敌,一九二〇年入日本陆军大学,毕业后到苏联考察和研究军事。一九三五年八月升为步兵大佐,同年十二月任第二师团第三旅团第四联队长。后被派往哈尔滨市郊,镇压我国的抗日救亡运动。


一九三八年五月,日军土肥原贤二的十四师团被薛岳指挥的豫东兵团合围于河南省的兰封地区,眼见就将陷入灭顶之灾。这时战局的逆转,便是由于酒井直次指挥的第四联队沿陇海铁路两侧向西快速进攻,迫使薛岳的包围圈破裂。酒井直次在这次作战中战功显赫,获得“急先锋”、“虎将”等美誉。二个月后,酒井直次晋升为少将,位居第十六师团第十九旅团长。后于一九三九年七月奉调回国,任日军通讯兵学校校长。

一九四一年三月,酒井晋升为中将。同年八月再次来到中国,任第十五师团长。在江苏溧阳地区扫荡时,曾合击我新四军谭震林部第六师第十六旅旅部,至使我旅长罗忠毅、政委廖海涛等指战员二百七十余人牺牲。


此次会战中,酒进直次于五月十六日攻陷诸暨,逼近义乌,威胁金华、兰溪。五月二十五日起,酒井率所部一万八千余人,在航空兵等优势武器的配合下猛攻兰溪,受到我六十三军和川军八十八军新二十一师的顽强抵抗。敌久攻不下、伤亡惨重,酒井恼羞成怒,亲自来前线督战。没想到刚到前线,却踏上了这条不归之路。
http://bbs.tiexue.net/post_4233241_1.html

简介  马国荣(1903.8.8-1949.2.7),回族,字用宾,四川省(今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人。峨嵋军训团二期步科、中央训练团战地视察人员训练班第一期毕业。国民政府主席(总统)(国防部)特派战地视察第九组少将视察官,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衔。 生平  马国荣,字用宾,回族,信伊斯兰教,中国国民党党员。
  1903年8月8日(光绪二十九年农历癸卯六月十六日)生于四川省西昌市(今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石塔街25号)。
  1928年起,任国民革命军陆军第二十一军(军长刘湘)第一师(师长唐式遵)第一旅(旅长唐式遵兼)第二团(团长刘兆藜)少尉排长、中尉连长等职。
  1934年,任陆军第二十一军(军长刘湘)第一师(师长唐式遵)第三旅(旅长刘兆藜)第八团(团长林绍成)第一营少校营长。
  1935年1月,参加“围堵”中央红军(四渡赤水)战役。
  1935年9月,入峨眉军官训练团第二期步科毕业。
  1935年10月,任陆军第二十一军(军长唐式遵)第四师(师长范绍增)中校副官主任。
  1936年8月,任陆军第二十一军(军长唐式遵)第一四六师(师长刘兆藜)第四三六旅(旅长廖敬安)第八七二团(团长林绍成)中校团坿兼第一营营长。
  1937年11月,任陆军第二十一军(军长唐式遵)第一四六师(师长刘兆藜)第四三六旅(旅长廖敬安)第八七二团(团长林绍成)中校副团长兼第一营营长,参加南京保卫战之广(德)泗(安)战役。
  1938年4月,参加武汉会战之安庆、潜山、马当、湖口战役,因“指挥得当、英勇顽强”受表彰。
  1939年7月,任陆军第二十一军(军长陈万仞)第一四六师(师长周绍轩)第四三八团上校团长,在长江中游芜湖至湖口一线,掩护海军布雷大队(队长林遵、郑天杰)在长江中游布雷,炸沉炸毁日军舰艇一百五十多艘,获甲种二等陆海空奖章、甲种二等干城奖章。
  1941年1月,率部作为预备队,参与“皖南事变”围攻新四军,未直接作战。
  1942年5月参加浙赣会战,率部对日作战,“与日军多次肉搏拼杀”,在浙江兰溪派第一营营长阎哲明率部掩护独立工兵第八营(代营长黄士伟)布雷,炸死日寇中将师团长酒井直次。日军战史(日本防卫厅战史会《昭和十四年的日本陆军》)称为“明治维新建立日本新式陆军以来,在战场上战死的最高指挥官”。
  在任第四三八团团长期间,该部军纪严明、作战英勇,被称为第二十一军的先锋团、英雄团(台湾著名军旅作家、第二十一军老兵张拓芜《代马输卒再记》)。在浮梁(今景德镇)休整时“除派一连担任警戒外,任何官兵不得随意外出,损坏老百姓用具照价赔偿,部队开拔时,派副官征求百姓意见”(《景德镇文史资料——抗战期间浮梁的驻军》)。
  1944年6月20日,任陆军第二十一军(军长刘雨卿)第一四六师(师长戴传薪)副师长兼第四三八团团长,参加龙衢战役。
  1945年5月,参加孝丰战役、第一、二次天目山战役,与新四军粟裕部作战,任左侧掩护队长。(《新四军文献(4)——浙西天目山地区反击国民党军第三次战役情况报告》粟裕、叶飞)。
  1945年8月,率部从日军手中收复镇江丹阳县城。随后,奉命进驻上海,成为上海卫戍部队,隶属于汤恩伯第三方面军。
  1945年10月10日,获颁忠勤勋章。
  1946年3月9日,叙任陆军上校。
  1946年5月5日,获颁胜利勋章。
  1946年6月任陆军整编第二十一师第一四六旅(旅长岳星明)副旅长《上海地方志——军事志》。
  1947年3月,台湾“二二八事变”后,任台湾新竹第一绥靖分区司令。负责指挥师直属部队、宪兵队、警察局进行绥靖、清乡,全权处理被俘人犯,大部分取保释放,其余送交法院。《台湾二二八事变档案——整编二十一师一四六旅绥靖计划、报告》。
  1948年2月入中央训练团视察人员训练班第一期毕业,任国民政府主席(总统)特派战地视察第九组少将视察官,派驻西北战场。
  1948年8月9日,在西北战场澄合战役视察整编第三十六师作战时,整编第三十六师第二十八旅旅长李规(民革地下党员)故意放弃阵地,整编第三十六师被包围,马国荣被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司令员彭德怀)二纵(司令员王震)俘虏。
  1948年9月1日,《人民日报》第二版报道“国防部战地视察官马国荣被俘”。
  1948年11月,《中共中央军委总政治部转发《西北野战军关于处理俘虏经验的报告》》文件中,称马国荣被俘后“所写整编二十一师材料,对苏北战场(当时正值淮海战役,国民党第二十一军(原整编第二十一师)隶属于淮阴第一绥靖区)具有相当参考价值。”
  1949年1月,被解放军释放(或派遣)去成都,据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文件,1948年后根据中央军委文件规定,被俘军官“一个不放的原则”,如要释放或派遣,需经西北局批准。
  1949年2月,原国民党第二十一军第一四六师团长左骧通知马国荣家属,称:马国荣1949年2月7日,在成都患阿米巴痢疾病故,葬于成都凤凰山机场附近。解放后组织上和家人没有找到坟墓,参加安葬马国荣的人全部死去,左骧被镇压。真是“生不见人,死不见尸”。和马国荣一起被俘的整编第三十六师政治部主任陈定少将回忆:被解放军派回去策反的人都被胡宗南带到成都杀害了,只有他一个人在同乡的帮助下逃出,策反了国民党第十八兵团(司令李振)起义。
  国民党第二十一军渡江战役中,在靖江八圩、江阴起义一个团,投诚二个团,约七千人;上海战役国民党第二十一军一四五师、一四六师投诚一万五千人,二三零师投诚九千五百人(师部一千五百人,水厂、电厂八千人)。剩余八千人经过舟山群岛,退到台湾,被陈诚留下四千,充实到第五十二军。剩下四千转进到四川,重组第二十一军,最后在成都大邑起义。
  2005年9月9日,马国荣获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国务院颁发的《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纪念章》。
樓主注:抗日愛國將領遺屬 馬民康委員 ,是我先世宿緣!彼此祖輩是戰友皆曾衛國犧牲,浙贛會戰時曾並肩作戰特此致記
  民革徐州市委 馬民康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5-26 21:51:15 | 显示全部楼层

万恶日寇战时罪行

本帖最后由 wugang 于 2012-5-31 03:51 编辑

死亡工厂
http://www.youtube.com/watch?v=GKzCXFSQMN8





「满洲第731部队」罪恶史
http://www.njmuseum.com/zh/book/cqgc_big5/kanzhanwenji/27.htm

日本细菌部队概况  日本有七大细菌战部队,分别是:
  1. 在日本东京的陆军军医学校细菌武器研究室。
  2. 在哈尔滨的关东军659部队,其设于哈尔滨平房区的本部称731部队
  3. 在长春的关东军100部队
  4. 在北京的北支甲1855部队
731部队细菌战小动物地下实验室

  5. 设于南京的荣字1644部队
  6. 在广州的波字8604部队
  7.在新加坡的冈字9420部队
十万广东人惨死 揭秘日军波字8604细菌部队兽行
http://military.china.com/zh_cn/dljl/krzz/01/11044207/20080306/14711847.html
“类似奥斯威辛集中营的南石头难民收容所,上十万粤港难民就是在这个地方人间蒸发的,其杀害的人数可能是东北731部队在实验室杀害上万人的10倍,是个杀人工厂!”说到南石头难民收容所,谭元亨抛出了这样惊人的话语。
让人难以置信的是,正是参与过细菌武器大屠杀的日军老兵丸山茂在忏悔证词中,才将南石头“细菌杀人工厂”杀人内幕揭露出来的。

丸山茂是日军原8604部队的第一课细菌检索班的兵长 班长 。因无法忍受良心的折磨,他于1993年写下了屠杀的证词,1994年寄至中国,1995年转到了省社科院历史研究所沙东迅教授手中。
广东山庄抗日粤军烈士墓进入南京大屠杀研究视野
“广东山庄”对中国青年报记者说,此处的“抗日粤军烈士墓”,是一处以前未进入南京大屠杀史研究者视野的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的墓葬。


“广东山庄”位于南京中央北路张王庙40号。树木葱茏的墓园深处,矗立着一块方尖碑,上书“抗日粤军烈士墓”7个鎏金大字,碑下埋有74具迁葬的遇难者遗骨。整个墓葬呈椅子状,“椅背”处碑文为繁体汉字,大标题是“先伤后亡,惊怒吾邦。无以厚葬,是为国殇”,文为:“一九三七年,爆发震憾(撼)中外‘八一三’淞沪抗战之役。我粤健儿浴血奋战,伤亡甚为惨烈。伤者多留医南京城内八府塘后方医院。是年十二月十三日,日寇攻陷南京,留医伤者均遭屠杀,其后由广东同乡会率人草草掩埋于山庄内。公元二○○○年七月,为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振奋后人,经广东山庄理事会研究,筹资重建烈士陵园以慰先驱。抗日粤军无名烈士永垂不朽。公元二○○○年十二月重建”。


  记者在该山庄大门右侧,见到一块小石碑,上书:“本庄旧址在(南京)城内三牌楼。于民国三十年(1941年——记者注)被日本涡川部队征用,遂募资购地移建于此。迁墓理事会中华民国三十年十月日立”。


  该山庄驻会副主任梁广生对中国青年报记者说,“八一三”淞沪抗战的粤军伤兵,运抵南京后,住在八府塘后方医院,同乡会及各界都前往慰问。部分伤员治愈后出院,还剩一二百人继续治疗。日机轰炸南京,伤员遇难者有50多人,由同乡会义工收尸,并记下了部队番号、姓名,掩埋于时在三牌楼的“广东山庄”。


  张生教授指出,史学界已将“八一三事变”后日机轰炸南京,归于日军南京大屠杀的范畴。


  梁广生还介绍说,在南京沦陷、日军南京大屠杀期间,八府塘医院遭屠杀的广东籍伤兵又有近20人,与先前被炸死的那50多人埋在三牌楼的“广东山庄”。日军见该山庄依傍金川河,有山坡,有绿化,有围墙、祭堂、厢房、走廊,便霸占为日军伤兵医院。因山庄还埋有许多客死南京的广东人士,其后人祭祀非常不便,经广东籍人士据理交涉,“广东山庄”被迫迁到现址。当时殓有遇难者的棺木,也一道随迁来此。每年广东同乡会都举行公祭。抗战胜利后,粤军还曾来此祭扫,并立有“抗日烈士之墓”的碑刻。“文革”期间,遇难伤兵的资料被毁。1997年,山庄将遇难伤兵的74具遗骨清洗、消毒后,归葬在一起,建成现在的大墓。


  南京市归国华侨联合会委员、“广东山庄”管委会主任徐立对中国青年报记者说,在淞沪抗战爆发72周年和日本乞降64周年前夕,我们来到山庄缅怀这些遇难者,为没能留下他们的英名而深感遗憾。为抢救史料,我们呼吁广东的传媒和海内外知情者,协助寻找遇难者的后人,留下遇难者的姓名,讲述遇难者的抗战事迹和遇难经过。


  张生教授对本报发表见解说,日本有研究者认为,在南京一战中粤军已突围,因此遇难者不包括粤军人员。事实证明这种观点是不对的,在南京仙鹤门、“广东山庄”都埋有粤军遇难者。中国史学界对南京大屠杀中医院里中国伤兵命运的研究,也有待深入。南京还有不少南京大屠杀遗址,亟待保护。


  本报南京8月11日电(记者戴袁支)
来源:中国青年报 编辑:雪竹
http://www.confucianism.com.cn/html/A00030013/9191648.html
1944年7月,近藤新八被提升为独立混成第十九旅团旅团长,从台湾来到
  广东,担负潮汕地区的"扫荡"任务。近藤一上任就率军进犯清远、连江口,受到中国军队沉重打击,日寇被歼灭500余人,近藤气急败坏,就纵兵血洗潮汕地区广大农村。同年9月,近藤奉命参加打通大陆交通线的湘桂作战,受到揭阳、普宁等武工队的迎头痛击,近藤疯狂地率领日寇对顺德展开"扫荡"作战,被武工队用游击战术拖得死去活来,近藤打不到武工队,就指挥部属拿老百姓出气,烧毁房屋100多间,把顺德西海村冯梁氏等6名老太太推进一间着火的房间内活活烧死。近藤新八又指挥侵略军进犯惠州,受到潮汕人民抗日游击队迎头痛击,近藤新八兽性大发,刺死、活埋当地百姓5000余人,真是尸横遍地,惨不忍睹。近藤新八不甘心失败,协同日寇其他部队对宝安、台山实施五路围攻,采用他在华北进行治安战时运用的"远道奔袭"、"拉锯清剿”“铁壁合围"等战术,实行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在广东犯下屠杀罪行。1944年底,近藤新八率军到潮州西南25公里的揭阳地区反复"扫荡",被地游击队声东击西,打得狼狈不堪,近藤新八狗急跳墙,兽性大发,下令进攻前,把老百姓拉来用刺刀割开胸膛,挖出心煮熟分给部属吃,再挥刀驱赶日寇士兵冲锋。其滔天罪行,令人发指。1945年4月,近藤新八晋升为中将军衔,被任命为新组建的日寇华南侵略军第一三○师团师团长。他一上任就投入打通广东南路干线的"膺惩之战"。近藤新八率领六路日军,气势汹汹杀向粤中的台山、开平、新会、阳春等地,一路大炮开路,空中有日本飞机掩护,烧杀抢掠。中国第七战区第七纵队为粉碎近藤师团的"扫荡",避其锋芒,化整为零,诱敌深入,近藤师团得意忘形,占领粤中大部城乡,成为抗战以来粤中地区人民受害最深的一次。近藤新八自以为是,率领侵略军烧杀抢掠,中国军队在运动中伏击、截击敌人,日军受到沉重打击;近藤命令所属骑兵突袭苍城,却中中国军队之计,在楼岗、塔山一带再次受到重创。近藤新八整顿侵略军队,兵分三路突袭楼岗,在飞机掩护下像野兽一般企图一口吞掉中国军队,受到里讴乡抗日民众武装首领周福率领的周家军的迎头反击,近藤师团损失惨重,日本飞机亦被击落一架。周福为避免过大伤亡,将周家军主力后撤,化整为零,巧妙地与近藤师团周旋。近藤师团找不到周家军,就挥军血洗南楼,当地司徒族7名乡卫团丁依托有利形奋勇还击,以7支土造七九式步枪迎击近藤师团,歼灭大量日寇,坚守三昼夜,阵地岿然不动。近藤新八兽性大发,下令用大炮猛烈轰击,7壮士巧妙躲避不伤毫毛,近藤暴跳如雷,公然下令施放毒品弹。7壮士虽中毒昏厥,仍把枪支砸烂,与日寇搏斗英勇牺牲。近藤师团以法西斯灭绝人性手段攻占南楼后,将7壮士尸体肢解出气,又杀害了中共地下党员方继翁。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4-26 01:00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