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87530|回复: 207

广东紫金抗战英雄钟学栋将军 ,爱国救亡者全国同胞永远敬佩怀念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29 15:10: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wugang 于 2012-12-21 02:46 编辑







慎终追远,敬始怀来
广东紫金抗战英雄钟学栋将军国民革命军七十四军五十八师三四七团少将团长中央军校教导总队中将总队长
国民政府特派战地视察官
国民政府特派战地视察官


我们与全国同胞团结一起﹐是那样坚韧的死拼苦战撑过那十四年﹗为了子孙万世不朽光荣而牺牲性命也决不屈服于日寇淫威下﹐坚持抗战迎接最后全面胜利﹗
保存了中华民族民主自由的根﹗



书刊来源:中共温州市瓯海区政协出版瓯海文史资料第六缉记原国民党33师3团团长钟学栋二、三事.



瓯海文史资料第六册
书刊来源:中共温州市瓯海区政协出版瓯海文史资料第六缉记原国民党33师3团团长钟学栋二、三事.




相片来源上海图书馆馆藏抗战图片库


约摄于二十三岁,钟学栋将军时任八十八师少校参谋。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战任中央军校教育总队代队长.

钟学栋(钟无我)将军,生于清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岁次乙巳年,广东紫金县城东门人世居儒林街,广州黄埔军校第五期经理科毕业。在紫金县高等师范毕业后,在县立小学教书,因感国难方殷,又对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产生信仰,遂投笔从戎,民国十四年考入广州黄埔军校第五期投身国民革命救国。参加东征﹐北伐各战役。从1926年7月广州誓师出征开始,到1927年夏天,短短一年时间,北伐军席卷东南各省,连克武汉,南昌,南京和上海。
“战斗之烈,取胜之速,军威之盛,实为我国现代史上所罕见,其中,黄埔军校师生奋勇当先,立下了辉煌战功,黄埔军校的声威也进入了高峰。五期毕业生
1927(民国十六)年八月十五日在南京行毕业分配礼,时宁汉分裂蒋介石下野﹐由代理校长何应钦主持毕业典礼,随之颁发毕业证书、证章、同学录。
即以少尉排长分发警卫团服役。 1928年国民政府定都南京,警卫团再次升格,扩编为首都警备师将军历任国民政府警卫师第二师排长,营长(德式装备师),1928年5月3日,北伐战争期间,北伐军驻扎济南,倭寇寻机欲挑起事端,阻止北伐军继续北上,随即派兵在青岛登陆后攻占济南,北伐军为避免与倭寇发生军事冲突影响北伐大业,决定绕城而过,继续北上。在倭寇占领济南后,这帮人渣残杀了国府谈判代表蔡公时等数名外交人员后,又对济南城内北伐军伤兵及当地居民进行屠杀,中华同胞殒命者达6000多人,史称
“五三惨案”
蒋中正在1928年5月3日的日记中写道:「身受之耻,以五三为第一,倭寇与中华民族结不解之仇,亦由此而始也!」,此后蒋在日记中坚持每日写上「雪耻」二字直至抗战胜利。 1931年国府警卫师扩充为国府警卫军,仍由陆军上将冯轶裴为军长﹐1931年12月,蒋介石在内外压力下宣布下野,他的警卫部队自然也就失去了警卫师的荣耀头衔,警卫
第1师和第2师分别改称第87师和第88师。
1932年日寇侵上海,1932年日寇侵上海,一·二八淞沪战役打响中方参战的为蔡廷楷将军的第十九路军,中央军宪兵第六团和第五军军长兼第87师师长张治中,副师长王敬久,八十七师副师长王敬久

第五军参谋长祝绍周八十七师参谋长徐培根第88师师长俞济时副师长李延年参谋长宣铁吾。

而后来组建的第36师与上述两师有着极深厚的渊源,1933年9月,正是在第87师和88师两个师的补充旅共四个团基础上,组建了后来第36师。


,第八十七师第二六一旅(补充旅)旅长宋希濂

副旅长刘保定
参谋主任钟彬钟彬,原名炽昌,兴宁龙北镇白泡村人钟彬于1931年10月自陆军大学毕业,分配到警卫第1师第1旅(旅长孙元良)任中校参谋主任。1932年1月,警1师第1旅改称第87师259旅,参加了一二八淞沪抗战,钟彬运筹帷幄,出力颇多。


连淞沪警备司令戴戟

所率警备队等部队总兵力约5万人,飞机32架。在整个战役期间,中,日空军之间曾发生了五次空战。中方参战的为南京政府军政部下设的航空署第2,6,7航空队,以及北上助战的广东航空队。


一·二八」事变1932年于中国上海发生,是日本于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为了加速侵略分散国际注意,泡制伪满洲国而自导自演引发的冲突,时间长达一个多月。

1月28日23时30分,日军海军陆战队2300人在装甲车掩护下,沿北四川路(公共租界北区的越界筑路,已多次划为日军防区)西侧的每一条支路:靶子路(今上海市虹口区武进路)、虬江路、横滨路等等,向西占领淞沪铁路防线,在天通庵车站遇到国军十九路军的坚决抵抗。一二八事变爆发。 •二八”淞沪抗战中我军冲过八字桥,追歼逃窜的日军

1932年“一·二八事变”中,毁于日军炮火的中国市街。此为日军收藏照片1932年“一·二八事变”中,闸北宝山路是拼死血战的战场







1月29日凌晨,日机从停泊在黄浦江上的「能登吕」号载机舰上起飞轰炸闸北华界,宝山路584号商务印书馆及东方图书馆(中国最大的私人图书馆,藏书超过三十万册)均被炸毁。日军空袭使整个闸北陷入一片火海,宝山路的大火吞没了整座商务印书馆大楼。这座当时远东最大的出版社,连同五楼的东方图书馆中几十万册孤本善本古籍全部毁于一旦。但日本陆战队夺占北站的企图以失败告终2月5日,侵沪日军发动第3次总攻。中,日空军开
战,我国领土历史上首次领土遭外敌空袭﹗ 2月5日,日本飞机又轰炸了市郊真如地区,中国陆军高炮将其中一架13式舰载轰炸机击落,机上三人同时毙命。这是
中国陆军地面部队首次击落敌机。。1932年一二八淞沪会战日机空袭上海,上海市区及跑马厅清晰可见



2月7日﹐日海军侵沪屡败,司令官监泽幸一被撤职,野村吉三郎继任。
我地面防空部队在真如机场附近击落日机3架。一月二十九日已下野的蒋介石复出重长军权指挥抗战﹐国府迁都洛阳作万一准备。
2月10日日舰炮轰吴淞要塞,被击退。 2月12日驻沪英、美领事提议停战半日,救济难民。下午战事又起,我军大胜。 2月14日日军新司令植田谦吉率援军3万多人到沪。
外交部第3次照会英、美公使,抗议日军在上海租界码头登岸。 2月15日侵沪日军乘卡车过南京路,向商店开枪。

日舰炮攻吴淞。

2月16日吴淞仍受炮击,江湾展开激战。吴淞炮台



2月17日 江湾仍在激战中。 2月18日中央军第5军87,88师及税警总团到沪增援,归十九路军总指挥蒋光鼐指挥。此时的第5军汇集了第87师,第88师和教导总队,全部是德式部队,是中央军系统内的绝对王牌精锐!这样的嫡系精锐尽数投入,蒋把警卫师豁出去,抗日之决心可见一斑。 2月22日日军变更战略,重心移到庙行、江湾、八字桥一带,仍被我军击溃。

日机轰炸苏州。受聘于我航校的美籍教官肖特驾机与之相遇,见日寇肆虐,激起义愤,击落日机1架后不幸中弹,遂身殉正义。是役,中国军队在人民支援下浴血奋战,连续击败日军进攻,使日寇三易主将,数次增兵,死伤逾万,受到沉重打击。俞济时也在此役腹部中弹重伤,2月中旬,日军第24混成旅团,第9师团等增援部队陆续抵达上海,鉴于日军增兵上海,十九路军势单力孤恐难持久,蒋介石派出嫡系增援。 2月14日军政部长何应钦根据蒋介石的指示,将分驻京沪地区的第87,第88师组建成为第5军,由第87师师长张治中兼任军长,统一指挥第87师,第88师,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教导总队(此时总队长为唐光霁代队长为钟学栋将军)﹐和独立炮兵第1团山炮营等部开赴上海,加入第十九路军序列。此时的第5军汇集了第87师,第88师和教导总队,第87师261旅在旅长宋希濂率领下首先从南京出发,并于14日当天正式接防上海蕴藻浜北岸胡家宅至吴淞西端曹家桥之线,第87师259旅也在旅长孙元良(台湾影星秦汉之父)率领下于15日进抵南翔。与此同时,第88师也从经沪杭线开到南翔附近集结待命。
2月16日上午张治中率第5军军部从南京和平门登上火车出发,于当天到达南翔,开始部署所属部队接替十九路军防务。第5军在江湾北端经庙行镇沿蕴藻浜至吴淞西端之线展开,并以一部在狮子林炮台南北闸洞,川沙口,浏河口,杨林口,七丫口担任沿江警戒,其中第88师防御由江湾北端经庙行镇,周巷至蕴藻浜南岸之线,第87师担负胡家庄沿蕴藻浜北岸经曹家桥至吴淞西端之线,教导总队之一部警戒狮子林南北闸洞,川沙口,浏河口,杨林口,七丫口沿江一带,以上部署于18日接管完毕。张治中同时担任左翼军指挥官(第十九路军总指挥蔡廷锴任右翼军指挥官),第5军军部也由南翔前推至刘行镇。
日军第24混成旅团从2月20日晨7时30分起,即在重炮和飞机支援下,向庙行猛攻,坚守庙行的第88师顽强抵抗,给予日军重大杀伤,阵地屹立不动,入晚之后,日军继续猛攻,战斗更加激烈,枪炮声竟夜不绝于耳。 88师阵地工事在日军猛烈炮火轰击下大都被毁,但是官兵隐蔽于破损战壕内,沉着不动,直等日军步兵接近,才用手榴弹,步枪迎头痛击,继而以肉搏拼杀。就这样血战两昼夜,日军累次攻击均因死伤累累不支而退。
22日晨,日军乘大雾弥漫突入庙行镇东面大小麦家宅88师264旅527团3营阵地,营长陈振新亲率部队反击,但在日军猛烈炮火拦阻下未能击退日军,陈振新战死于阵地,陈振新(1903~1932年2月22日),湖北省应城市陈河镇陶李村陈东湾人。考入黄埔军校第三期步兵科,1925年毕业后任排长。 1926年6月,在北伐战争中,他先后在武汉和南京国民政府任警卫团连长、营长。一·二八"事件震惊全国。国民政府命令第五军军长张治中将军率部开赴淞沪前线,驰援十九路军对日作战。当时,陈振新任第五军八十八师五二七团三营少校营长。2月11日
,援军抵南翔集结待命,并接管了十九路军的防务。 2月16日,陈振新奉命率部进入沪北庙行镇南的大小麦家宅一线,抢修工事,严阵以待。 2月20日拂晓,日军向我军发动猛烈攻击,先用飞机狂轰滥炸,后用重炮轰击,步兵在飞机大炮掩护下冲锋。陈振新指挥全营官兵奋勇抵抗,一直打到天黑,中国军队的前沿阵地多处被摧毁。第二天,日军再次发起攻击,陈振新命令战士等到日寇进入最佳射程后一齐开火,迎头痛击鬼子兵。陈振新还带头跃出战壕,与敌人肉搏,刺刀见红。血战两昼夜,日军扔下一片尸体仓皇溃退。 2月22日,输红了眼的日军倾巢而出,先用50多门重野炮向庙行镇南猛轰4个多小时,接着用飞机大炮掩护步兵冲锋,我军前沿阵地和纵深工事大多被夷为废墟,战斗人员伤亡惨重!身为少校营长的陈振新,怒火中烧,他不顾枪林弹雨猛然跃出战壕,一马当先,率部反冲锋,与敌人零距离血战,不幸身中数弹,壮烈殉国。 1991年,国家民政部追记陈振新为革命烈士。
88师副师长李延年亲自督率264旅迅即投入全部预备队封堵缺口,战况殊为激烈,88师直属工兵营营长唐遁阵亡,264旅旅长钱伦体,副旅长黄梅兴都负了伤,仍未恢复战线,由于庙行阵地被突破,整个第5军战线都受到严重威胁,军长张治中亲率预备队教导总队主力钟将军所部(欠一个营)驰援,并令87师259旅孙元良旅长率部增援庙行;防守蕴藻浜北岸的87师261旅宋希濂旅长率该旅主力,由纪家桥渡河掖敌侧背;第88师也抽调部队对日军突破地区实施反冲击。右翼军十九路军得知庙行危急,也于9时许下令在江湾至蕴藻浜全线发起反击,第61师张炎副师长率第4,第5团由江湾西北的竹园墩出击,策应庙行守军,就这样,教导总队和87师259旅在庙行正面,261旅在左,61师两个团在右,对突入之敌形成三面夹击,经激战后日军除一小部残留在金家宅,大小麦家宅一带,继续负隅顽抗,主力仓皇败退。日军残部直至晚8时30分,才被完全肃清。这一天的庙行战斗,战况之惨烈为一二八事变开战以来所未见,仅88师就有正副旅长负伤,营长伤亡9人,连排长伤亡20余人,士兵伤亡逾两千。中外报纸一致认为这是淞沪抗战中我军最辉煌的战绩,26日,国民政府发电嘉勉:“自经22日庙行镇一役,我国我军声誉在国际上顿增十倍。连日各国舆论莫不称颂我军精勇无敌,而倭寇军誉则一落千丈也。望鼓励官兵,奋斗努力!“
从25日起,日军改变战术,集中第9师团主力猛攻87师麦家宅阵地一点,至26日8时,日军经过100分钟的猛烈炮火轰击后,向麦家宅阵地发起总攻,此时87师防御工事已全部被毁,守军伤亡惨重,因此阵地于11时失守。第十九路军立即调集61师和78师增援,以有力的反冲击将刚攻入阵地的日军逐退。
2月29日日军上海派遣军第4任司令官白川义则率援军到沪,接替植田谦吉指挥进犯上海。 (此时在沪日军约10万人,中国军队不足5万人)

我军在八字桥与敌激战,双方伤亡惨重,阵地6次易手。敌联队长村崛被我军击毙2月29日,日军第二批援军第11师团抵达上海,日军兵力增加后即于3月1日在淞沪全线发起攻击,特别是第11师团一部于晨6时在我军战线侧后的浏河七丫口登陆。尽管国军统帅部早就指示应对浏河一线严加关注,并至少应部署三个团的部队,但是连日激战,前线各部伤亡均很惨重,在兵力部署上实在是捉襟见肘,因此在浏河绵延数十里一线,此时兵力只有教导总队的一个营和冯庸义勇军的一个连!日军登陆后,连陷浮桥,浏河镇等地,并向茜泾要隘猛扑,守军教导总队的一个连拼死力战,伤亡殆尽﹗张治中一面急调261旅两个团驰援,企图乘日军立足未稳时一鼓歼之,一面报告蒋光鼐总指挥派兵增援。
261旅接到驰援命令后立即以521团,522团于9时许从顾家宅汽车站出发向浏河增援,但是只征集到汽车11辆,每次只能运送一个营。宋希濂旅长只好率先头部队521团第1营乘汽车出发,于正午12时到达浏河后,即令521团第1营唐德营长率部迅速向茜泾营前进,尽快占领茜泾营,掩护后续部队展开。第1营刚走到茜泾营南门附近,就遭到已占领茜泾营日军的射击,双方尖兵随即发
2月29日,日军第二批援军第11师团抵达上海,日军兵力增加后即于3月1日在淞沪全线发起攻击,特别是第11师团一部于晨6时在我军战线侧后的浏河七丫口登陆。尽管国军统帅部早就指示应对浏河一线严加关注,并至少应部署三个团的部队,但是连日激战,前线各部伤亡均很惨重,在兵力部署上实在是捉襟见肘,因此在浏河绵延数十里一线,此时兵力只有教导总队的一个营和冯庸义勇军的一个连!日军登陆后,连陷浮桥,浏河镇等地,并向茜泾要隘猛扑,守军教导总队的一个连拼死力战,伤亡殆尽﹗张治中一面急调261旅两个团驰援,企图乘日军立足未稳时一鼓歼之,一面报告蒋光鼐总指挥派兵增援。
261旅接到驰援命令后立即以521团,522团于9时许从顾家宅汽车站出发向浏河增援,但是只征集到汽车11辆,每次只能运送一个营。宋希濂旅长只好率先头部队521团第1营乘汽车出发,于正午12时到达浏河后,即令521团第1营唐德营长率部迅速向茜泾营前进,尽快占领茜泾营,掩护后续部队展开。第1营刚走到茜泾营南门附近,就遭到已占领茜泾营日军的射击,双方尖兵随即发生遭遇,由于距离极近,前哨部队之间展开的全是白刃肉搏。
直到下午3时许,521团团长刘安棋才率第2营到达浏河,日军飞机对浏河车站进行狂轰滥炸,汽车和车站附近的民房全被炸毁,后续部队不得不徒步前进。增援速度大受影响,而此时茜泾营附近的战斗愈演愈烈,日军出动二十余架飞机低空飞行,对国军阵地实施密集轰炸,一时间落弹如雨,而浏河水域的日军军舰也以舰炮开火助战4时许,日军主力向521团左翼迂回,而右翼教导总队的一个营已死伤殆尽。这样在茜泾营苦战的521团1营,就处于前,左,右三面受敌围攻的局面,加上日军海空火力轰击,伤亡过半,但全营官兵奋勇应战,甚至以残破之师几次冲入茜泾营镇内,与日军肉搏,终因日军火力灼烈,兵力又是众寡悬殊,未能得手。

下午6时,521团第3营才赶到。宋希濂旅长命令第1营坚守现有阵地,阻敌前进,第2,3营迅速沿浏河南岸布防,等待522团到达后,再乘夜反击,一直到深夜11时,522团因路程过远,又是徒步行军还没有到达。我军仅以一营之众,在茜泾营抵抗数倍之敌,自中午至深夜,使敌人未再进寸步!此战中我军将士视死如归,前仆后继,使敌以一个师团之众止步于茜泾营,而不得越浏河半步。教导总队之一个营孤军死战,521团之仓卒应援,都抱必死的决心,以解全线被围之危,同时,正面我军各部均遭到优势之敌全面压迫,我军官兵奋勇迎战,伤亡甚大,下午3时,第78师阵地被日军突破,第5军右翼暴露,而预备队早已用尽,战线之空隙也无法补充,但是各部均竭力支持到天黑,才退守杨焕桥,水车头,谈家宅,孟家角一线。

鉴于浏河一线局势危急,又再无部队增援,面对整个战线侧后的这一无法弥补的缺口,蒋光鼐总指挥不得已于当晚21时下令全线撤退
就在部队总撤退中,德式师也打出了威名:根据蒋光鼐总指挥的命令,第5军以一部在胡家庄,杨家行占领收容阵地,主力于本日午后11时向嘉定,太仓之线撤退,利用嘉定城,太仓城为据点,派出一部向罗店及浏河方面警戒。
晚9时30分,张治中下达左翼军变换阵地的命令,命令第88师由马桥宅向嘉定城撤退,第87师259旅由唐桥向娄塘镇撤退,261旅及教导总队由浏河向太仓撤退,独立旅第1团向蓬阆镇撤退,第2团则在钱门塘集结,第78师156旅也向嘉定集结。各部队接令后,都按时分路撤退,陆续到达指定地点,第5军军部及直属部队也到达钱门塘镇。

就在各部奉命向新阵地嘉定,太仓转进时,第87师259旅517团在葛隆镇附近的娄塘,朱家桥一带与日军开展了一二八淞沪抗战最惨烈的战斗。
3月3日子夜1时许,517团由庙行行抵娄塘附近宿营,此地距离浏河仅十五华里,全团官兵迭经多日苦战,积疲未苏,征衣犹湿。忽然千余日军,自浏河猛扑而来,517团布置在娄塘镇,朱家桥,四竹桥的三个前哨连奋起抵抗。战斗打响后,日军兵力越来越多,其火炮也开始向国军阵地轰击,这三个前哨连所担负的警戒线达三千米之宽,且伤亡已超过三分之一,因此力量相当薄弱,三处前哨阵地均遭重围,但各部均死战不退,将来袭日军抑留在娄塘附近。激战一直持续到3日8时,日军主力约四千人赶到,开始向517团阵地发起全线攻击,并向国军右翼迂回。此时国军正在加紧构筑工事,匆促应战,兼之兵力终寡悬殊,日军竟突破前线阵地冲到朱家桥北岸517团团部门前,全团战线岌岌可危,就在此万分紧急关头,第1营第3连奋勇冲杀,将突入阵地之日军击退。

10时许,第259旅旅长孙元良急赴517团团部指挥作战,督令所部必须顽强抵抗,张治中闻讯后一面急令驻蓬阆镇的独立旅第1团迅速增援,一面令位於太仓的261旅前出掩护259旅左翼,并令嘉定的88师固守嘉定城,屏障259旅的右翼。

此时娄塘一线日军已增至七八千人,攻势一浪接一浪,而517团孤军力战,弹药已将告罄,中午过后,各阵地相继被日军突破,日军越娄塘镇连占附近各村落,兵锋直陷贺家村,在葛隆镇指挥作战的孙元良旅长,于15时,亲笔书信一封,命人急送张治中军长:517团现受日军包围,团长失踪。职拟在葛隆镇殉职。钱门塘将有危险,请军长火速转移。

张治中接报后,马上打电话给孙元良,告诉他独立旅第1团即可到达,517团坚持到日落后即向葛隆镇撤退,在河川岸线占领阵地。 16时,援军独立旅第1团终于到达葛隆,迅即控制最后抵抗线,并向前线增援,这时517团已到了最后时刻,朱家桥左翼也被日军突破,张世希团长率所部官兵抱必死之心向蒋家村拼死冲击,在日军机枪火力下,我军战士前仆后继,有进无退,杀声震野,势不可当。日军竟然挡不住这一支部队的决死冲击,向后退去,娄塘镇之危遂解。 517团残部一直杀到外围与88师会合,后经昆山转赴新阵地娄塘一役,日军集中主力企图突破嘉定,太仓中间地区,直下铁路,截断国军退路。若不是517
团奋勇死战,一旦日军趋葛隆,陷钱门,直下铁路,第5军和第十九路军的退路就全断了,那后

果是不堪想像了﹐部队可能陷重围﹗张世希团长

3月3日下午,就在517团血战娄塘之时,第5军又接到蒋光鼐总指挥电令,后撤到陆家桥,石牌,白茆新市一线。第5军奉命撤退,第88师撤至常熟,87师261旅撤至白茆新市,259旅撤至石牌,军部进驻东塘墅,独立旅第2团及教导总队撤至东塘墅3月5日各部先后到达指定地点,整顿部队,构筑工事固守准备再战。第七十八师两个连保卫青阳港铁桥,全员光荣牺牲
4月29日侵华日军司令官白川义则在虹口公园被朝鲜志士炸伤,5月26日死亡。
一二八淞沪战役十九路军阵亡官兵计2449人(其中军官117人),阵伤官兵6343人(其中军官401人)。伤亡合计8792人。第五军阵亡官兵1825人(其中军官9人)。阵伤官兵3487 人(其中军官276人),伤亡合计5312人。这个统计,包括了税警团的伤亡,但没有列入宪兵六团的伤亡数。两军共阵亡4274人,阵伤9830人,伤亡总计14104人,等于两军总兵力的35%。其中十九路军伤亡人数占39%,第五军伤亡占30%。
淞沪战争是一场大战,日海军跃跃欲试,就是要与日陆军侵占东北一比高低,再创侵华奇迹。国军奋勇抵抗,完全挫败了日军侵占我江浙以及中部腹地的野心。淞沪抗战的战士们为祖国作出了多大的贡献! 日方投入的总兵力在9万以上,其中陆军和海军陆战队7.7万余人;海军军舰41艘,其中航空母舰3艘,巡洋舰10艘,炮舰3艘,驱逐舰25艘。不包括一批运兵的特务舰、运输舰;空军有飞机350余架,其中载重战斗机320余架,侦察机30架。这是日侵华以来到1932年止投入兵力最多的一役。甲午战争海军联合舰队30来艘军舰,陆军2万余人。 “九·一八”事变爆发时,日军在东北的第二师团和独立守备队共1万余人,到1932 年3月,基本侵占东北三省时,日军数不超过6万。而历次中日战争,“一·二八”抗战是我国兵力最少的一役。甲午战争,北洋舰队有25艘,山海关内外清军数万。 “九·一八”事变时,辽宁守军6万、吉林8万,黑龙江5万,东北三省不下19万。而“一·二八”抗战之始,十九路军是2.25万人,半个月后第五军加入,两军共4.13 万人,装备既不能与日军相比,也不能与甲午时清兵与东北守军相比。就是这支弱小的军队,顽强抵抗,以少胜多﹐近代史上第一次给来犯之敌以迎头痛击,一个月里,敌人损兵换将,一次次进攻,一次次被打败。中国自清朝受到列强不断的欺侮以来﹐就这五万位中华英雄以生命为中国人雪了耻﹗



一•二八”无名烈士墓。1937年上海沦陷后被日寇炸毁

国军八十七师殉国烈士一二八沪战八十八师一二八战役伤亡官兵

杭州西湖畔的“淞沪战役国军第88师阵亡将士纪念碑”和雕像 -


陆军第八十八师淞沪战役阵亡将士墓,于1935年2月在杭州揭幕,下角为前八十八师长俞济时。《一·二八陆军第八十八师淞沪战役阵亡将士纪念塔》,碑上部为两个立像,军官手握望远镜,右手指向东方,士兵手握步枪作冲锋状。底座四边为四块浮雕《纪念》、《抵抗》、《冲锋》、《继续杀敌》,作者刘开渠。1963年被拆除


俞济时(左)与张治中(中)1932年的上海警备司令戴戟(右)史实是早在918事变后的9月22日,当时的淞沪警备司令熊式辉将军自龙华向中央政府请示,如果日军在淞沪武装进攻应该如何处理时,蒋介石就明确指示:“应正当防范,如日军越轨行动,我军应以武装自卫。真正不敢抵抗日寇的是军阀余孽张学良!蒋介石自从北伐时济南5。3惨案起没一天不在准备抗日雪耻!918发生时蒋在长江乘船往江西途中,事后才知道但已无法挽回!蒋绝不可能下令不抵抗!当时东北军有二十万部队还
有空军战机!结果都让张公子给断送了!  
1932年一月张学良更公然违抗中央军令,把全部主力部队撤出锦州,干脆逃进关内保存实力继续过花花公子糜烂生活!共产党不该为感激这无耻自私卖国军阀的救命之恩而把他捧上天!我们应该对历史负责任的!蒋介石说张公子“误国”!一点不错。九一八张卖了东北,西安事变破坏了蒋的抗日计划,置人民于水深火热之中。张学良是民族罪人!他到死在夏威夷也不敢回到大陆来是因为他不敢面对东北的白山黑土!不敢面对死去的千千万万东北人!他晚年一再强调918当时是他下令部队不准抵抗!就是说实话向历史作交代,逃避几十年来的良心谴责!张学良一九九一年见记者时亲口强调﹐不抵抗是他自己下命令的﹐中央与蒋介石事变时还不知道﹐也没下过命令叫他不抵抗﹗张在放弃东北后20万东北军驻守锦州中央严令不得放弃锦州张在次年初几乎不发一枪再次放弃锦州一二八上海事变只是日本试图分散国际事件的一个军事行动。日本一开始就不准备将其怎样扩大,而是希望目的达到就收手,并不希望和中国全面开战。这是国民政府处理一二八事变的根本基础。 1937年,同样是在上海的八一三会战中,国民政府在上海投入了以嫡系中央军为主几乎全部主力,高达6个集团军约70个师共70余万人,最终中央军伤亡高达25万余人,毙伤日军10万多人。
而在1932年却并没有投入如此多的军队(其实当时蒋也没有70万部队,连10万都没有)。
在二战结束前,日本对于此次事件一贯将责任推给中国的第十九路军对日军的敌意发动的阴谋。然而在东京审判时当时任少校职派驻日本陆军驻上海武官辅佐的田中隆吉少将在法庭上对此事件作出证言:所谓的「惨案」是由板援征四郎委托其关东军参谋花谷正少校制造事端,实际执行则委托宪兵上校重藤宪史与田中之情妇川岛芳子雇用杀手攻击在上海的日莲宗僧侣。
日军的任务就是在背后不断的释放假情报扇动日本侨民情绪制造混乱,并适时的发动攻击引发此次事​​端。



一二八抗战历史意义
首先,他扭转了以往中国军队对列强作战的可悲的观念。在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庚子国变,九一八作战中,中国军队都是惨败,都是凄惨的溃败。真实死亡人数很少,大多数的士兵都是不战而逃。
导致日军相当一段时间认为中国军队是豆腐军,根本不堪一击。
可是在一二八中,中央军和十九路军这些中央嫡系部队都有极为坚韧的意志,他们在最为残酷的巷战中一个连打的只剩十几个人也绝不后撤。
在纪家桥之役,国军组织60人的敢死队,队员都身背炸弹和火油,潜入日军阵地后拉动导火索和日军同归于尽。日军阵地一时间到处都是巨大的爆炸,日本士兵一时大乱,在国军冲击下败退十多里。但是这60个国军勇士也全部牺牲了。
其次,这是证明国民政府抵抗决心的一个很好的例子
中央三支绝对精锐参战和迁都洛阳制定全面抗战计划都已经很好的说明
中共自从南昌起义开始就始终打抗战牌,其实除了只听命于苏联的中共满洲省委组织的一些抗联在东北的一些抗日行动以外,中共在1937年之前并没有打过一天日本人。
一二八会战国军不过五万人,最终造成了日军野战主力师团约万人的伤亡。而中共抗战历史中最辉煌的百团大战,使用了105个团(约27万人),一共只造成日军地方卫戍部队(战斗力和上海会战中的日军要差很多)1万左右的伤亡
(百团以后宣布歼灭日军二万,懂得些当时历史的人都只到这显然是夸大的)。
  真实历史是如此。
我们不能和当年的广州政府一样,看人挑担不吃力或者说手电筒一样――光照别人不照自己自己。
历史就是历史,我们不应该去歪曲历史来丑化谁,当时东北有十几万部队还有空军战机!结果都让张公子给断送了!最后,这次会战是八年抗战模式的第一次的演练,也是走全民抗战路线和持久抗战路线的肯定。一二八事变中,商界等社会精英出高价购买军火支援缺少弹药的中国军队,知识分子写文章或者在大街上发表支持抗战的演讲,老百姓更是冒着生命危险送水送饭传递情报和物资。对于当时国力,军力都和日本差距很远的古老中国来说,这种模式可能是对付强大敌人的最好办法,也逐步为中国高层所采纳和接受。暂时的停战,蒋介石意识到全面抗战已逼在眉睫,命令钟将军为中央军校第二分校(武汉)高级教军全力练兵备战。全面抗战爆发后钟将军任74军58师347团上校团长。 1937年淞沪会战,8月13日上午,日军在淞沪启衅,从虹口用大炮向我军发起进攻,一批批陆战队从天通庵、横浜桥跨越淞沪铁路冲到宝山路口,即被八十八师二旅所部奋力将敌击退,并连续破敌十余个碉堡。敌军用战车开路,强行穿过八字桥(八字桥在水电路、同心路口,处在通往江湾路原日本侵略军海军司令部的咽喉地带)开枪开炮,肆无忌惮地杀害手无寸铁的中国人民,这就是震惊中外的“八·一三”淞沪抗日战争。旅长黄梅兴满腔怒火,将士奋起抗击。他身先士卒,亲临前线指挥战斗。官兵同仇敌忾,浴血奋战,连续攻破了日军十多个堡垒,乘胜追击。于14日下午6时,在进攻日军最后一个堡垒一一爱国女子大学,胜利在望时,日军炮火密集,加之从航空母舰起飞近百架轰炸机进行轰炸,当广东平远人黄梅兴率部冲
到八字桥的地方时,不幸身中炸弹,壮烈殉国,成为淞沪战役中第一个为国捐躯的将领,黄埔军校一期毕业﹐时年41岁。
钟将军抱必死救国决心嘱妻携子返乡,第五十八师日夜兼程由汉口登船到南京下关登陆,以火车东运上海立即投入战斗。
国府八月十六日下达全国总动员令,8月30日,国民政府正式下令以陆军第51师(师长
王耀武,辖周志道151旅,李天霞153旅)和第58师(辖何凌霄172旅,吴继光174旅)合编为国民革命军第74军,俞济时为军长兼第58师师长。该军下辖两师四旅,每旅辖2个团,每师辖1个补充团,共计步兵10个团及师属直属部队,总兵力2,1万人。这支日后威震全国战场的王牌军就这样诞生了!。七十四军甫成立后即担任罗店,浏河间的防务,此时陈诚的十五集团军已奉命进入上海市区,立即参战,攻击闸北,虹口机场杨树浦等战略要地。五十八师归陈诚指挥,先布阵于新市区马玉山路,向窜入公大沙厂之敌进攻,随后调往宝山- 月浦一线作战。吴继光率领一七四旅进入上海到达大场时,接受京沪警备司令兼前敌总指挥张治中中将的命令,立即向宝善路日本租界进攻。吴指挥部队进攻窜至闸北重要据点八字桥的强敌,进攻部队首先肃清外围之敌,然后兵分三路进攻,率先攻克通往宝山的铁路桥。继续挺进,很快又收复了数条马路和桥梁。因敌我相距只有200米,战斗异常激烈,没有制空权,白天无法抵挡敌人每日数百架飞机,数百门大炮及黄浦江上敌舰炮的轮番轰炸,进攻伤亡惨重,进展缓慢,处境十分困难。于是吴继光就指挥官兵白天隐蔽在阵地内,8月17日日晚上,夜幕降临后,吴继光亲临第一线,指挥部队向敌人发起强攻,经过反复肉搏战,一举攻克八字桥,并且很快攻进日租界,很好地完成了前敌指挥部任务。
虽付出惨重的伤亡代价,但此举大扬军威,大长了中国人的志气。
8日上午,一七四旅遂奉命增援吴淞,阻击浏河登陆之敌。部队尚未到达目的地,驻守的保安总队(淞沪警备司令杨虑的部队)已支持不住,撤退下来,丢失阵地。日寇已从浏河登陆,占领罗店,罗店为通往宝山,上海,嘉定,松江几条公路的枢纽,极为重要。日寇占领罗店后,当即沿浏罗公路进犯,与一七四旅发生遭遇战,敌人发现增援部队后猛扑过来,吴继光镇定自若,从容指挥部队,迎头痛击来犯之敌,经过一天一夜战斗,已划归一七四旅指挥的五八三团第二营营长程海山(明光市三界人)带领第四,五,六连官兵奋勇当先,勇往直前,一鼓作气,浴血奋战,在炮兵第八旅的大力掩护下,一举攻克罗店,打败占据罗店之敌,缴获4000余件战利品。
这一重大胜利消息倾刻传遍上海,次日,全国各大报纸均以显著版面刊登了
我军攻克罗店战绩,人心振奋,官兵士气高涨。
日本海军第三舰队的海军陆战队,日本第三舰队在二战期间主要承担对中国沿海和江河的占领,1931年1·28上海抗战中就是由盘距在上海的日本第三舰队的海军陆战队
挑起的。
待我军增援部队奉命赶来时,敌人已占领罗店,并越过罗店数里,我炮兵八旅阵地胡家祠堂附近,也落入敌手,敌人正沿公路,自罗店向大场进攻,淞沪大战前敌总指挥张治中派十一师彭善部由大场北上,迎头堵击,同时又命十四师霍揆彰部增援,形势极为严峻,正在休整中的吴继光果断决定投入战斗,指挥部队率先冲向敌人​​,经过顽强拼搏,终于把凶恶的敌人杀回罗店。随后我军凭借河流挖壕固守。敌人多次依仗空中优势和大炮掩护渡河进犯,均被击退。期间吴继光也曾指挥部队向敌人发动数次攻击,均未得手。就这样,一七四旅全体官兵在吴继光指挥下坚守罗店一带,与强敌相持近三个月之久,极大的牵制了敌人,在淞沪抗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彻底地粉碎了日寇“三个月消灭中国”的狂言。但是一七四旅也负出了沉重代价,伤亡过半,一直来不及补充,敌我双方拉锯鏖战,上海简直成了血肉磨坊!中日双方不断增兵﹐会战规模越打越大﹐中国先后投入兵力超过
七十万﹗
在上海罗店,浏河与日寇对阵鏖战!坚守罗店西北侧阵地负伤累累仍与日寇第十三师团鏖战到底。
9月1日,第九十八师第二九二旅第五八三团第一营中校营长姚子青率部六百战士,坚守宝山城。在罗店、宝山、狮子林等处,中日军队均反复争夺。姚率连排长侦察地形,布置阵地与火力网。在江堤瞭望:敌舰远程炮,炮口对​​准宝山;望远镜向南观察,日军坦克开来开去,大炮对准宝山城,日机在上空轰炸扫射。姚营以弱军抗强敌,一场恶战已降临。姚子青意识到守住宝山,可争取主动,使该师部调兵遣将从容布防和增援。
这是第一营生死存亡,为国争光的最后关头姚子青营固守宝山城与日军浴血奋战六昼夜,经过激烈的巷战肉搏战,终因敌众我寡,姚子青和全营官兵壮烈殉国。
  

  。 1937年9月4日下午,敌轰炸机六架,在闸北谭家桥上空被我八十八师高射炮击落一架,日寇驾驶员死在机仓内,7日,58师174旅将军所部两翼受敌攻击,战斗十分激烈,双方均伤亡惨重,第348团团长周力行及347团团长钟学栋均负伤指挥作战!。 172旅进至长桥,六维桥,高台宅,俞家桥一线,遭敌反攻,伤亡很大。九月10日敌又增援二千人,猛攻月浦,第五八三团少将师参谋长路景荣亲上火线,与官兵浴血奋战在一起,在守卫月浦反击日寇的战斗时,不幸中弹,壮烈殉国。
同日牺牲的还有五八三团正副团长等官兵六百余人22日以后,日军不断向74军阵地攻击,均被击退。
9月30日,日军在优势火力的掩护下,向第51师施相公庙阵地,发动了一波又一波的强大攻势。 51师广大官兵面对日军的优势炮火和坦克掩护下的集团冲锋,打的异常英勇顽强。
在51师浴血奋战的同时,俞济时指挥冯圣法的第58师,坚守罗店西北侧阵地,也同日军第13师团展开了血
  战。
期间敌人只推进了五公里。
11月5日,11月5日,日寇从杭州湾金山卫,金公亭登陆,兵分两路向北推进,企图切断守军的后路。 67军受命担负掩护上海主战场中国军队撤退的任务。东北军第67军107师少将参谋长邓玉琢率领107师官兵冒雨进军,抢占了淞江县城。 11月6日晚,在淞江东南米市渡附近约30米正面的阵地上与登录日军浴血奋战,打退日军多次进攻。 11月8日夜12时许,107师已完成了阻击任务,上海主战场中国军队大部队已安全撤离。但此时,侵华日军已将淞江县城三面包围,仅剩一面的苏州河大桥又被敌机炸毁。 11月9日傍晚,邓玉琢在白鹤港租住部队渡河突围,他身先士卒,冲在最前面。正在这时,突遭日本便衣队袭击,邓玉琢及军长吴克仁、军参谋长吴桐岗等人壮烈殉国,他所率领的107师将士,绝大多数也都英勇不屈地为国捐躯,然而这悲壮的“淞江三日”,在当时不仅未得到国民党蒋介石政府的表彰,反而被诬陷为投敌叛变,被撤销了107师番号,蒙冤长达40年之久。 1988年9月15日,《人民日报》发表了记叙邓玉琢将军牺牲经过的文章。 1993年3月,辽宁省政府批准其为革命烈士。上海县,淞江相继沦陷,敌人从两翼包抄上海市,集中兵力,实施钳形攻势,夹攻青浦。一七四旅处境异常险峻,后果不堪设想。但吴继光坚持以大局为重,毅然决定坚持完成后卫任务,与数倍之敌血战昼夜,直至友军全部顺利撤退。但此时完成使命的一七四旅已没有退路,陷入敌人重重包围之中。吴继光虽连日劳累过度,面色灰黄,脸庞消瘦,双眼深陷,布满血丝,随时都有倒下去的可能,但仍就指挥若定,没有丝毫慌乱,中央下令全线国军后撤,免
被日寇围歼...。
11月7日,日寇再次加强钳形攻势,猛扑一七四旅阵地,青浦已不能坚守。 11月9日,吴继光只好指挥部队向青浦县与昆山间的白鹤港转移。再次主动担负掩护白鹤港附近友军撤退任务,白鹤港对岸日寇在飞机,大炮掩护下,强行架桥渡河,与一七四旅发生激战,战斗异常残酷。吴继光身先士卒出没于枪林弹雨之中,亲自带队多次击退敌人进攻。
全旅官兵虽斗志益坚,但终因伤亡惨重,战斗力锐减,
虽已多次击退敌人进攻,但已实在无力抵御两路强敌的夹攻。 11月11日21时,战功争着的五十八师少将副师长兼一七四旅旅长吴继光在指挥部队突围过程中不幸被日寇炮弹击中,当场殉国,时年34岁,实现了
他“生不成名誓不还“的誓言。
  吴继光 - 生平
1924年考入黄埔军校第二期,毕业后,分配到北伐军中见习,历任排长,连长,营长和团长等职。 1937年“七七”事变时,为陆军第五十八师第一七四旅少将旅长,主动请缨杀敌,不久,奉命率部赴上海参加淞沪会战。同年10月下旬,奉命率部在青浦阻击日军,掩护主力撤退,从11月5日起,指挥所部与日军激战4昼夜,损失甚重。 11月9日,日军主力在陆,空火力掩护下向所部发动猛攻,乃亲临火线,率部全力阻击。
血战中,壮烈殉国,时年34岁。
其后一七四旅也被打散,只有小部分官兵突出重围。
1946年2月,南京国民政府追赠吴继光陆军中将,将他与其他抗日阵亡将士在南京灵谷寺勒石立碑纪念。
1956
年中央人民政府内务部追认吴继光将军为革命烈士。
自从中国军队撤出后,这是上海市区升起的唯一一面中国旗。
谢晋元广东蕉岭人,时年33岁,在日​​军包围下,守卫四行仓库的
孤军奋战,誓死守城,坚持4昼夜,击退敌人数十次进攻。
同时,上海人民也以极大热情支持壮士战至11月30日,孤军粮弹俱
尽奉令撤退,撤入苏州河以南英租界。英国人背信弃义﹐将孤军缴械后禁闭在集中营﹗ 1941年四月被日伪收买的叛兵刺杀殉国﹗
1937年813淞沪会战国军死守上海四行仓http://lov.vac.gov.tw/Photo/Content.aspx?i=69&c=1
南京保卫战,武汉会战,万家岭会战,万家岭大捷中央社捷报长沙会战,八年里转战全国,九死一生直打到抗战胜利!回任中央军校教导总队中将总队长!常德会战两周年之际,国军官兵在常德会战纪念碑前合影留念俞济时将军曾任五十八师师长,七十四军军长,图中央配武装皮带者是俞将军,此相片是他与七
十四军长官在抗战胜利后合照,
钟将军是广东五华开基祖提龄公二十世裔孙,故乡紫金东门钟氏宗祠

钟学栋将军的宗祠在故乡广东紫金县城东门儒林街7号﹐现为县文物保护单
相片来源上海图书馆馆藏抗战图片库

钟将军元配黄太夫人,是梅州清朝外交家黄遵宪公孙女https://www.hakkaonline.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4459&highlight=%BB%C6%D7%F1%CF%DC
1945年7。7抗战纪念日国民政府军委会公告碑


1948年四月被委国民政府特派战地视察官,将军为了国家民族的长远利益着想反对内战,在天津视察前线起义﹐全国解放后在北京接受改造,五零年代回浙江与妻方玉仙幼子钟方茅隐居金华﹐1955年钟将军受政治逼害以反革命判刑五年﹐之后下落不明﹗
,1983年其幼子钟方茅向金华市人民法院
控诉﹐该院作出刑事判决﹐平反原反革命判决


约摄于二十三岁,钟学栋将军时任八十八师少校参谋。
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战时任中央军校教育总队代队长
非吾祖而为祖,其失在谄;吾祖而不以为祖,其失在暗.




相片来源上海图书馆馆藏抗战图片库


约摄于二十三岁,钟学栋将军时任八十八师少校参谋。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战时任中央军校教育总队代队长
非吾祖而为祖,其失在谄;吾祖而不以为祖,其失在闇.
黄埔军校筹建处、黄埔同学会、中国青年军人联合会旧址
――在此筹建黄埔军校


黄埔军校筹建处、黄埔同学会、中国青年军人联合会旧址地址:沿江中路239号(靠近天字码头)
现状:保存完好,好像是中国电信物业
     1924年孙中山决定创办黄埔军校,以此处为黄埔军校筹备处,蒋介石、廖仲恺、叶剑英等曾在此工作。黄埔军校开学后,筹备处改为黄埔军校驻广州办事处。1926年后,黄埔同学会、中国青年军人联合会曾在此办公。



地址:广州沿江中路239号(靠近天字码头)
现状:保存完好,好像是中国电信物业

1940年10月钟学栋将军调任58师廖龄奇部补充团团长,74军一部分1941年9月奉调浙江暂编33师箫冀勉部支援湘赣会战,第二次长沙会战(日本战史为第一次长沙会战)发生是1941年9月17日至10月6日,钟将军有无参与二次长沙会战无法查证。
补注
1937年11月在淞沪会战战场上,钟将军由88师264旅(旅长黄梅兴烈士)527团中校团附,调升58师冯圣发部174旅(旅长吴继光烈士)347团上校团长,武汉会战前扩编为独立团升少将团长

国民革命军陆军第八十八师淞沪抗日阵亡将士陵园

纪念坊原是坐北朝南,坊北是阵亡将士墓园。后墓园被毁,又因城市建设,纪念坊成了坐南朝北。主楼正中题:浩气长存柱上为民国二十五年四月浙江省主席黄绍闳题写的浩气壮湖山魂来怒卷江潮白,英名缅袍泽劫后新滋暮帐青民国三十五年八月俞济时题华表按青霄一角湖山归战骨,墓门萋碧草十年汗马念前功

国民革命军陆军第八十八师淞沪抗日阵亡将士名录







20090128_2da33ce7ee3a598efea9MPH2gbrsQR3i.jpg.thumb.jpg
picPreview.jpg
9cb8.jpg
57_73996_c70725b9226c3f9.jpg
471303968_3c1e0d92c5.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4-1 12:05: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ugang 于 2013-6-13 10:24 编辑

第74軍戰史pdf文件下載:
74軍戰史.pdf電子書下載
http://www.rayfile.com/zh-cn/files/0e64a285-3a0d-11e1-ba2b-0015c55db73d/2fac5cd8/
全文太長,加上谷哥網被封鎖
https://sites.google.com/site/gdyingxiong/
大陸地區需下載使用突破封鎖代理器,翻墻才可閱覽

http://www.rayfile.com/zh-cn/files/09e08873-4aa1-11e2-83a6-0015c55db73d/
國民革命軍第88師戰史.pdf
http://www.rayfile.com/files/0f20743a-893d-11e1-a5dc-0015c55db73d/
第74軍戰史pdf文件下載:
74軍戰史.pdf
http://www.rayfile.com/zh-cn/files/0e64a285-3a0d-11e1-ba2b-0015c55db73d/2fac5cd8/
http://www.rayfile.com/zh-cn/files/0e64a285-3a0d-11e1-ba2b-0015c55db73d/2fac5cd8/




�X�B: 廣東紫金抗戰英雄鍾學棟將軍殉國史 - wugang 的部落格 - udn部落格 http://blog.udn.com/wugang/6198990#ixzz1qo9jVlor

國民革命軍第88師戰史.pdf電子書下載:
http://www.rayfile.com/files/0f20743a-893d-11e1-a5dc-0015c55db73d/
http://www.rayfile.com/files/0f20743a-893d-11e1-a5dc-0015c55db73d/

國民革命軍第七十四軍戰史pdf電子書下載:
http://www.rayfile.com/files/3964edd1-8935-11e1-a468-0015c55db73d/
http://www.rayfile.com/files/3964edd1-8935-11e1-a468-0015c55db73d/


大陸地區需下載使用突破封鎖代理器,翻墻才可閱覽視頻

http://www.rayfile.com/zh-cn/files/ad3348a1-e307-11e0-8b58-0015c55db73d/



http://www.ziddu.com/download/16922128/U1017.exe.html

國民革命軍第88師戰史.pdf電子書下載

http://www.rayfile.com/files/0f20743a-893d-11e1-a5dc-0015c55db73d/
http://www.rayfile.com/files/0f20743a-893d-11e1-a5dc-0015c55db73d/

第三章 淞沪会战http://www.eywedu.com/xishuokangzhan/ldf07.htm
附录三 中国抗战时之财政
http://www.eywedu.com/xishuokangzhan/ldf17.htm



抗日名将钟学栋在温州

作者简介:先后在温州民政、文化系统工作,长期从事近现代地方史研究,并偏重于民国史。职称:研究馆员
陈钧贤

钟学栋将军,字无我,祖籍福建汀州(今龙岩市长汀县),1905年(清光绪三十一年),生于广东紫金县城东门儒林街,广州黄埔军校第五期毕业。1927年任国民政府警卫师第二师营长。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战,奉命担任中央军校教导总队代队长,参加由蒋光鼐、蔡廷锴指挥的第十九路军对日作战。上海图书馆收藏有钟学栋当时的相片及事迹。1936年元旦在武昌与妻黄墨庄新婚,1937年6月长子武昌刚出生,时“八一三”淞沪抗战又起,嘱妻携子返乡,抱必死救国决心,再次奉命率部参加上海保卫战,时任第八十八师第五二三团中校团附,在上海八字桥最先与日寇对阵鏖战!继又奉命开赴金陵参加南京保卫战,在中央下令撤退后,他负伤九死一生从水西门城墙吊下,以木盆游渡长江回武汉归队养伤,后参加武汉会战,第八十八师伤亡迨尽!他先后奉命转任第七十四軍五十八师三四七团和暂编第三十三师第三团少将团长,其部队常以“秣桑部栋团”番号继续出现在江,浙,皖抗战前线!曾在浙江及安徽击落敌机六架,生俘日寇少将师团长三员!钟学栋将军治军纪律严明,八年抗战,战功卓著,其英名足以彪炳千古!
钟学栋将军一直反对内战,而受到黄埔实力派的排挤打压!对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战后,第十九路军被调往福建“剿共”,曾为之痛心叹息,徒呼奈何!
钟学栋将军从1940年10月开始至1943年9月奉令调赣,任中央军校第三分校(南昌军校)中将衔少将高级教官前,一直以第三团团长率部驻军温州。1946年8月22日,衢州绥靖公署在泰顺成立浙闽边指挥所,钟学栋被调回任绥靖指挥官。由于他一直反对内战,以致内部出现矛盾。11月13日,驻东湾坑的泰顺县保警独立分队警长陶家瑞发动兵变,准备投奔共产党,后因一警士背着轻机枪逃到百丈口向国民党报告而失败。钟学栋也因处事不力,不久被调离。1948年4月被国民政府委以特派战地视察官,往天津督战,由于一直不愿打内战,为了国家民族的长远利益着想,毅然在阵前起义,为平津战役(1948年11月29日-1949年1月31日)作出了历史性贡献。全国解放后在北京接受改造,五十年代初来到继妻方玉仙家乡,与幼子钟方茅隐居浙江省金华孝顺镇。1955年2月以历史反革命罪判处徒刑五年﹐之后下落不明。据1983年6月金华市人民法院刑事判决书(83金法刑申字第68号)获悉:钟学栋“现已病故。”“一、撤销原金华县人民法院1955年2月9日刑字第37号判决。二、对钟学栋不以反革命论处。”




钟学栋将军是温州人民永远不会,也不应该忘记的抗日英雄!他在温州的抗战岁月不会因时间远去,在人们的记忆中消失;他在温州留下的足迹,必将会有后来者作更深入更全面的追寻!
温州抗日二大战役扬英名
1941年、1942年、1944年,温州先后三次沦陷,当时分别将沦陷的第一天定为“四一九”事变、“七一一”事变、“九九”事变,同时也将对日作战的战役名称定为“四一九”战役、“七一一”战役、“九九”战役。从当时第三战区整体上来说,其战役名称又分别称之为“永瑞战役”或“浙瓯战役”、“丽青温平瑞乐战役”或“永嘉战役”或“浙东战役”、“丽温战役”等多种叫法。
钟学栋将军先后参加了“四一九”和“七一一”战役。他的不朽光荣战绩见载于当年参战部队的战斗详报、温州地方报纸以及《抗敌阵亡将士纪念碑记》等文献档案资料。


特别是“七一一”战役,钟学栋团的突出表现成为《抗敌阵亡将士纪念碑记》浓墨重彩之处:“三十一年五月间,浙东战事再度爆发,沪杭宁绍之敌十余万人,沿浙赣铁路分三路西犯,陷金衢,窜东永,继犯缙丽,复以三千余人沿瓯江东下,于七月七日由丽水开始蠢动,经我国军第三十二集团军第八十八军暂编三十三师钟学栋团节节堵击于石帆、海口、船寮、石溪、青田(县城)、油竹一带,在敌机多架更番轰炸掩护之下,拼击争夺者,凡三昼夜,敌主力旋窜至港头南渡,于七月十一日分股越山竹岭,经藤桥天长岭,郭溪白塔地(应是“白塔殿”,自然村名,别名“白塔桥”,今温瞿公路过其境)、渚浦山(今浦东和浦西以北山地,有“渚浦岭”,位于郭溪东部,西南自渚浦村起,向东北至温州城郊瓯浦村止。曾为郭溪通往城区的交通要道)、新桥、黄桥(又名“凤凰桥”,坐落郭溪凰桥村南,跨曹埭河。相传有堪舆家认为此处为凤凰吉祥之地,遂以凤凰名桥,简称“凰桥”亦以温州方言谐音而写作“黄桥”。)、泥(应写“嵇”ji;温州方言读音ni)师一带,企图进窥县城,复被我暂编三十三师黄士韩团设伏痛击,前赴后继,战况至烈,官兵殉职者二百二十三人(其中多数为钟学栋团官兵)。”

钟学栋将军在温州的的光荣战绩表现在1941年“四一九”战役和1942年的“七一一”战役,只不过“七一一”战役打得更为惨烈,战果更为辉煌。
1941年“四一九”战役  据我第三十二集团军第八十八军军长刘嘉树所呈之《温州守备区永瑞战役战斗详报》(以下简称《刘呈战斗详报》),战役初始,由暂编第三十三师第三团团长钟学栋担任总预备队指挥官,以其第三团第二营控置于瑞安附近,其余控置于温州东南郊大罗山一线,保持机动。
瑞安阻击战  4月19日凌晨3时许,日军先以兵力约100余,由兵舰炮火行制压射击后,在南岸沙园附近登陆。至4时许,日军飞机由舰起飞窜入我阵地上空到处轰炸,紧接着日军“又一部约400余,在机炮掩护下,扫除我沙园水雷封锁线后,即在东山村附近强行登陆,瑞安自卫大队与敌接战后不支溃退,敌乃直扑县城。我第三团第二营(附第三团迫击炮连)当占领隆山、西山诸要点,竭力抗拒。而敌又一股百余人在萧宅附近登陆,向莘塍、塘下进犯,企图威胁我第二团第一营之侧背,当经该团派队于横塘头(汀东)附近向敌侧击,该敌遂迟滞于莘塍、塘下附近。此时,敌舰2艘、汽艇20余只,窜抵瑞安南门附近,以猛烈炮火向城区附近轰击。7时许,敌一部登陆成功,约200余猛向城区进犯。担任城防之自卫大队之一部,众寡悬殊,激战至13时,瑞安县城遂不幸沦于敌手。此时,我第三团第二营腹背受敌,经分途抗拒,计击沉敌艇2艘,毙敌40余,敌则陆续增援,我第三团第二营在敌海陆空三面环攻之下,战斗至为惨烈,第四连长欧阳济在隆山,第六连长徐志芳在西山均负重伤,兵士伤亡亦重,不得已转移于城北万松山口横山一带山地,占领外围继续拒敌。敌占领瑞安后,除留置一部于城区外,大部出动北犯。我三团二营极力堵击,终以阵地工事被敌机炮摧毁,伤亡又重,无法获得优势,遂在瑞安以北山地与敌周旋。”(据《刘呈战斗详报》)
灰炉阻击战  4月19日下午5时,我第三团奉命固守横塘山(今称“牛山”)、营盘山(为西山的组成部分,包括内、外营盘山,其最高点为大家熟知的莲花心)、渚浦山(其东向有最高点君子峰)一带阵地同时,命令军士队先在新桥灰炉一侧,利用背依西山,前有塘河可傍的有利地形,与敌接火予以迎头痛击。5时30分,敌后续部队增加约1000余人,对我阵地猛烈炮击。6时30分,敌攻占横塘山,一股约200余向温州城区疾进;另一股约三四百向西移动,企图与我争夺城郊战略高地——营盘山和渚浦山的制高点莲花心和君子峰。7时40分,我第三团在新桥利用既设工事及河川以炽成火力拒敌前进,战斗激烈,沿河一带敌尸累累,我亦略有伤亡,敌有增无减,情况紧急万分;另命令渚浦山部队抽派一部向娄桥侧击,以解当面之危。
当晚,我三十三师指挥部根据第二十五集团军副总司令、浙东海防总指挥俞济时电话指示:“应以有力之一部固守永嘉城区,其余部队向西前进,利用既设工事,拒敌西窜企图。”下达如下命令:“一、第三团于明日拂晓前,以第一营会同国民兵团及警察大队,统归该营长指挥固守之,并掩护人民之疏散。钟团长率领该团(欠一、二两营)及军士队、荣誉队、工兵连及保安第八大队之一中队于明日晨一时,逐次掩护占领太平岭、太平山之后,准备尔后之反攻。二、第二团第三营附瓯江炮台第一分台仍固守瓯江南岸,防止敌舰艇之闯入,切须注意侧背敌之攻击,万一情况变化,通信中断后,该营应留置敌后担任海击,张团长率领该团(欠第三营)即部署攻击北犯敌之侧背,万不得已时,应向华亭山、百岩山一带山地转移,设法与本部联络。三、予现在太平寺,明晨3时后,在戴宅村附近。”并对第三团第二营下达具体行动命令:“一、北犯之敌约10余人刻窜抵新桥附近与我第三团及军士队战斗中,另一股敌约300余刻窜抵渚浦山附近,又一股约200余,攻占我横塘山后向北疾进,有向我两翼迂回模样。二、第三团第一营准备今晚攻入城区,固守以掩护人民疏散。本部及第三团第三营拟今晚转移永嘉以西石垟山、石盘山、大屏山一带山地固守,准备尔后之反攻。三、该营应即调动现有兵力于瑞安以北山地,随时攻击瑞安之敌,于明黄昏以后即须转移于永嘉以南山地,占领塘山附近,策应主力之作战。”(据《刘呈战斗详报》)
4月20日凌晨3时,我方阵地营盘山、渚浦山一带均被日军抢占。第三团钟学栋团长率领所部遂次退守温州城区西部的藤桥石指山、石垟山、大平山一带,就地构筑工事,防敌西犯。拂晓,敌机4架窜入我阵地上空低飞,投弹轰炸,敌炮多门复向我阵地及温州城区附近猛轰,并有敌一股约500余人,向我正面攻击外,其大部转向温州城区,从东、南、西三面围攻我城区守备部队、永嘉自卫大队及永嘉县警备队。我第三团第一营钱营长率部在敌机低空轰击的艰难情况下,依城力拒,坚持至中午12时,城东被敌突入,与敌巷战,官兵大多应战,相持至下午1时,受敌陆空压迫,无法立足,不得已以一部掩护由瓯江北撤,城区于是时被敌侵入。
岩门遭遇战  是“四一九”战役中最为著名的战斗之一。“4月23日拂晓,敌舰30艘溯江西窜,企图在我后方登陆施行迂回。敌机4架、炮4门于更番轰击之下掩护前进,我钟团(钟学栋团长指挥的第三团)沉着应战,敌不得逞。14时,梅岙之敌一股约300余乘艇南窜,在吴渡(今称“渔渡”)外附近强行登陆,进犯澄沙桥,同时岩门山附近江西之敌,在敌炮掩护之下,尔纷纷登陆向我攻击,当面之敌复西向猛攻并施放毒弹,我军三面受敌依然奋抗,荣誉军士队官兵伤亡尤重。激战三时,迫于机炮之威胁过甚,阵地已呈动摇之势,坚持至17时,石塔山、凤凰山、屿头山相继陷落,我为避免与敌决战,遂命第二团于澄沙桥、黄桥以西一带山地,掩护第三团之转进指挥部,移设于源口附近,第三团即在天长岭、周岙、马岙一带,派出警戒主力保持集结。尔后,我在岩门山附近江面击沉敌艇3艘,毙敌400余,我伤亡亦重。”(据《刘呈战斗详报》)
岩门战斗阵亡的许振东和金林的壮烈事迹尤为突出。1942年4月19日《温州日报》以《岩门两烈士》为题予以介绍。
1941年4月23日,以勇悍善战著称的第三团第九连连长许振东率领全连官兵与第三连一起扼守岩门杨府山(在仰义中东部,今称洞桥山)。官兵们个个抱以与阵地共存亡之决心,誓死反击进犯之敌,先后三次粉碎敌人有飞机、大炮掩护的登陆企图。我军反复冲杀,失而复得,情绪悲壮,战况激烈。当坚持到午后2时,许振东连长不幸弹穿左胸英勇牺牲。许振东(1903-1941),热河赤峰人(今属内蒙古)。曾参加北伐战争,先后负伤七次。遗有发妻殷凤云和七龄之爱女远侨湖南省衡阳。
金林与许振东同日牺牲,但他是在阵地激战两昼夜,打退敌人第二次进攻时。当他胸部被敌人子弹穿透,仍然奋不顾身,对来劝扶他的战友大声呼喊:“杀!杀!杀!此杀鬼子时也!”终因流血过多,倒在杨府庙前沿阵地。金林(1918-1941)浙江省诸暨县人,世居坑西乡白峰岭下。“家小康。父熊飞,有子三人,烈士其仲也。杭州安定中学毕业。”曾由第三团保送总司令部军官队深造,在四千学员中,获射击冠军,以一等射手闻名连队。1939年回本团,升为迫击炮连第九连准尉排长。1940年保送第三战区干训团第二期学员队受训,回团升为第三连少尉排长。他平日生活非常节俭,衣服破旧不肯换新。有战友晒笑之。则正色曰:“方今抗战时期,物质缺乏,生活艰困…岂可羡纨绔之流,学奢侈之辈乎?”

4月26日10时,我暂编第三十三师奉第八十八军转来第十集团军总司令刘建绪电饬:“应在瓯江两侧地区,机动堵截,拒止敌军西窜等,因当即遵照所示妥筹部署”,12时下达“兵力重新部署待机反攻”命令,第二团两个营的兵力置于瓯江以南的宝昌岭(今仰义中西部)周边山地,“沿江各要点配置警戒,防制敌艇西窜”;第三团两个营的兵力置于瓯江以南的馒头驻(今仰义西南部)周边山地,“扼要设伏构筑据点工事,大部保持机动,以策应瞿溪南北地区之作战,以上各部队限明日拂晓前配备完毕。”(据《刘呈战斗详报》)
4月28日8时开始,我第二、三团遵令实施攻击前进,敌以猛烈炮火顽抗,激战至午,凤凰山(即黄山,在仰义东部)、塔山(即太山,在仰义东部)、杨府山(今仰义中东部的洞桥山)、岩门山(与洞桥山邻近)等处之敌被我击毙200余后纷纷溃退温州城区外围。
仙门堵击战  是“四一九”战役中又一著名战斗。发生在日军撤退前夕,岩门、慈湖战斗之后。4月30日,我军主力在城区西、南、瓯北三面压迫敌军,促使敌军作出原路撤退的抉择。当晚,我第三团第二营在温瑞塘河慈湖山湾附近设伏击,沉敌艇2艘,毙敌30余,我伤士兵10余名,阵亡5名。
5月1日5时许,日军200余在飞机四架掩护下,由温州城区向瞿溪窜犯,企图打通从桐岭撤向瑞安的路线,被我第三团堵击于仙门山一带。激战3小时敌败退。下午3时,我暂编第三十三师发现温瑞敌军“日来调动频繁,刻桐岭附近有500余等情。当时为顾虑该敌迂回我右侧,决心重新部署。”在下午7时下达命令,我主要兵力部署,重点仍在“阻敌西窜”。5月2日凌晨1时,我师指挥部(时在离城区16公里以外的西部山区源口乡)对温州城区日军作出“该敌为受我连日压迫,确有动摇模样”的判断,下达“决心乘机反攻以全力收复永嘉”的电话命令。凌晨3时20分,我第二、三两团同时开始向东推进攻击渚浦山、双坟山(在渚浦山和营盘山之间)等处之敌。拂晓,第三团第二营和第二团分别攻占营盘山、双坟山。中午11时,我第二团第三营一部由西门突入城区,退却之敌在两架飞机低飞扫射掩护下,沿温瑞塘河和娄桥——老竹——桐岭方向仓皇南窜,温州城区完全克复。5月3日,向瑞安窥窜之敌因受我追击部队继续压迫不敢逗留,纷纷登舰向飞云江方向海外窜逸。上午9时瑞安光复,标志“四一九”永瑞战役告一段落。


1942年“七一一”战役  据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暂编第三十三师丽青温平瑞乐战役战斗详报》(以下简称《1942年战斗详报》),战役初始,由暂编第三十三师第三团团长钟学栋率其主力部队控置于温州和丽水交界的青田县一侧,处在保卫温州的最前线。
青田伏击战  1942年6月25日,日军攻占丽水后,立即着手准备进攻温州。7月9日,我第三团团长钟学栋亲自指挥在瓯江北岸青田县小源村、黄街、樱花路村等处伏击南犯日军之一股,敌后续部队续增至1000余,战斗激烈;敌另一股300余,由船寮南窜石溪,分一股约60余,游水图渡南岸也经我河边村部队猛击,毙敌20余。我第一团(团长黄士韩)楼营(楼营长所部)在第三团极力抵抗,确保阵地同时,奉命开赴瓯江南岸距离温州城区21公里的郭溪区泽雅附近,向西北警戒。“午后,北岸之敌源源增加,经我(钟团)唐营节节堵击,终以众寡悬殊,该营于予敌相当打击后转移南岸,青田县城遂为敌攻陷。旋敌复移兵南犯,一部约100余在川头附近强渡,占领2830高地。另敌一股约300余,在石郭村附近强渡成功,向我钟团右翼挽回危局,嗣因小旦指挥所受敌威胁,我钟团在南岸三角地带作战,处处受翼挽回制,加以官兵牺牲重大,伤亡相继,且处敌三面危围之下,态势极为不利,为避免消耗俾应付尔后战斗之变化,乘夜向仁庄村附近转进。当晚,本部以青田方面电讯中断,情况不明。为适应战局变化,便利指挥计,指挥部及师司令部于12时向泽雅推进。除永、瑞、乐地区守备任务饬由第一团黄团长负责,及电饬各县国民兵团长遵照本部指示,妥为戒备外,并以佳酉电报总司令。”(据《1942年战斗详报》)
7月10日晨,日军为牵制我兵力,在海上出动舰艇七八艘,在瑞安飞云江南岸东山附近强行登陆,敌机2架在上空掩护,经我瑞安自卫大队猛烈抵抗。与此同时,盘踞青田日军派出一股约50余人,乘帆船沿瓯江顺流东驶。沿途经我部队和各县自卫队设伏阻击,但因日军拥有海空协调作战之优势,其势难以抵挡。
青田反攻战  7月13日下午瑞安沦陷。我暂编三十三师作反攻部署,并不断袭扰温州。当晚,我第三团遵令反攻青田县,钟学栋团长亲临前沿阵地指挥山炮,集中火力猛射困守县城的日军,毙敌甚多。同时,以突击队利用夜暗,于西北山地向城区突进,敌不支,纷沿北岸向温溪方向窜去。青田完全克复,第三团留一营兵力守备,主力由团长率领即开赴温州藤桥泽雅集结,为师之机动部队。
莲花心争夺战  7月16日上午9时,敌一股约四五百人,由灰炉出新桥,在飞机两架的掩护下,向我郭溪一带猛犯之后。第一团于仙门附近极力堵击,并以迫击炮向敌集中猛射,敌伤亡累累,仍向新桥方向窜退。我第一团之一部,自晨至未,先后攻占太平山、东岙山、渚浦山等处要点,并向营盘山压迫。敌固守营盘山及双坟山,与我相持激战至暮,我迄无进展。至12时,我第一团一部突入营盘山,纷以手榴弹向莲花心猛掷,奈敌凭坚死守,火力炽盛,我无法立足,不得已仍退守渚浦山。当晚,我第三团临危授命派兵一部,经嵇师、白楼向双坟山之敌攻袭,策应第一团作战亦未奏效。
7月17日拂晓,我第一团攻击部队仍继续与莲花心守敌展开猛烈攻势。我第三团团长钟学栋奉命亲率第二营(缺第六连)附山炮一门前来增援,协同作战至中午,“火力到处,敌焰顿挫,惟以我炮弹多未爆发,且旧式山炮,又属直接瞄准,对目标之观测及射向之变换,更多不便,是故收效极微。”战斗至下午5时,敌人在机炮配合下开始向我反扑。出动一股约200余兵力,沿瓯江南岸出下垟(在今双潮西北部),迂回侧击我第三团第二营刘营长率部指挥的阵地。战况对我顿形不利,钟学栋团长立即亲率预备队及时赶到予以迎头堵击,始转稳定。至入暮时分,双方战斗处对峙状态。夜晚9时,瑞安日军为数四五百人在飞云江北岸的九里集结,准备沿温瑞塘河北上增援温州城郊之敌。夜10时,我暂编第三十三师指挥部接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顾祝同电饬:“以现态势,向永嘉、瑞安之敌攻袭,尤须伏击截敌部队及辎重,切断永瑞间敌水陆交通,妨害其掠夺,并将派出攻袭兵力,及部队长名称,及部署具报。”除电复外,即命令各团以现态势,加紧攻击。第三团即以新的战斗状态迎接新的战斗。(据《1942年战斗详报》)
宝昌岭堵击战  7月22日以来,日军为防止我军反攻,在温州城区外围要点构筑工事,并将通各乡之交通要道及桥梁等,实施阻塞破坏,作固守准备。与此同时,还从海上增加兵力约五六百人,另有宪兵一小队,均从瓯江登陆进入。7月24日晨,敌一股约400余,出西郊沿瓯江南岸公路经白楼、岩门,于中午11时抵达下园村附近,向我宝昌、岭头(今仰义中西部)一带袭扰,被我第三团部队堵击后,于25日窜抵江南上村、下龙村附近,一部北渡进入永嘉县朱涂农村劫掠物资。我第三团部队跟踪追击,敌除以一部据守大尖山及山竹(洲)岭与我对战外,一部沿江窜向温州城区。
东宝山堵击战  7月27日盘踞温州城区日军一股约200余,汽艇3艘,帆船10余艘,于10时左右,沿瓯江水陆并进,向青田县方向移动。我第三团即派一部驰往敌人陆路必经之路仰义澄沙桥附近山地进行截击,下午1时发生激烈战斗。同时,敌人以骚扰大尖山、山竹岭一股策应,达到掩护西进之一股通过后,即窜回温州城区。
7月28日,温州西犯之敌陆续增至400余,沿瓯江南北岸向青田县进犯。我第三团守备青田之第一营在唐营长的指挥下,于南岸之东宝山及北岸塔山节节堵击。激战至下午2时,敌一部沿青田县城以北山地迂回攻陷青田县城。唐营长乘敌人兵力分散之际,集中主要兵力将南岸之敌堵击于东宝山附近,使其无法前进,于当晚退到溪口附近北渡,29日晨会合青田县城之敌。我先以小部队对敌不断攻袭,继而进行反攻,迫使敌人沿大溪北岸向船寮方向窜退。
莲花心争夺战  7月29日,我师指挥部以艳申汉克电令:“第一团应以一部兵力,于本晚6时向太平山、渚浦山一带。第三团应以一部兵力向戴宅尖戴宅村、泥(嵇)师村、石山、石指山一带,分别搜索前进,务期获得敌情,与敌保持密切接触,并相机攻克永嘉(温州城区)。”(据《1942年战斗详报》)
7月30日拂晓,我第一、三团各以一部向指定地点搜索前进,先后将太平山、东岙等处敌之警戒部队驱逐。午后进占渚浦山后,即乘势向营盘山守敌猛攻,激战至酉,迄未得手。当晚,第一团以一部利用夜暗,向新桥迂回,袭击敌之左侧,亦未奏功。双方一直对峙至8月1日,凌晨1时,我第三团第三营向营盘山、翠微山、双坟山等处之敌猛攻,激战约2小时。第三营第八连一举攻占营盘山最高点莲花心,第七连亦占领双坟山,我即离开高地分向城区突进。敌人在拂晓时,分三路与我争夺莲花心等周边战略高地。一路约100余人,逆袭莲花心;一路约200余,骑兵四五十,炮1门,反攻双坟山;一路约100余人,出新桥迂回渚浦山。我第三团第七、八两连又返回莲花心阵地与敌激战终夜,官兵精力已疲,且受优势之敌压迫,渐陷困境。为避免消耗,逐次掩护退回原渚浦山阵地。8月13日,我师指挥部综合各方情报,判断温州城区之敌确已动摇,为把握战机,当令第一团派副团长率兵一营,附第三团之一部,推进于石指山、石垟山、渚浦山附近,向营盘山、双坟山等处之敌实施夜袭。8月14日深夜1时,我第一团副团长率部向营盘山、双坟山之敌猛攻,出敌不意,一鼓攻占营盘山、莲花心,敌退守西山阳岙、东岙一带山地顽抗。天将拂晓,城区敌炮向营盘山猛轰,西山之敌死力反扑,争夺激烈,惟我遭敌猛烈反攻腹背受敌,伤亡至重,苦战至暮,终无法立足,逐次转进于凤凰山、白塔地一带。我第三团主力连日在藤桥一带伏击西窜之敌;瑞安自卫大队奉命向温州城区推进,威胁敌之侧背;犯瓯江北岸之敌,经乐清自卫队袭击后,于14日全部登舰他去。温州城区之敌迫于形势再难久踞,于8月15日拂晓,在飞机两架掩护下,倾巢向藤桥方向增援,企图掩护西犯之敌从丽水掠夺的物资,满载帆船准备沿瓯江东驶出海。当天下午1时温州城区完全克复。
藤桥伏击战  8月14日温州光复前夕,我第三团主力固守在温州城区西部藤桥辖区之瓯江南岸。上午7时,日军出城,一股约500余,马20余匹,炮1门,西犯至黄桥、正岙、宝昌岭、林山一带,向我左翼迂回。我第三团沉着固守,坚强抵抗,支持至下午5时,敌无寸进。
8月15日拂晓,我第三团冒着敌人的飞机、大炮激战于西线一带阵地,伏击倾巢向藤桥方向增援的日军。第三团以一部迂回宝昌岭,进击敌后;第一团副团长率部向当面之敌猛攻,敌受我前后夹攻,仓皇应战,全部向山竹岭方向溃退。午后,第一团副团长率部向城区挺进;第二团团长湛廷辉奉电命集结兵力配合第三团尾敌追击,以达歼灭敌军之目的。下午5时,残敌窜抵西周外垟村、横山村、仁地村、下湾村、驿头村(均属今藤桥临江)。在云盘、罔湾底、枫林岙村、山竹岭脚等处,发现敌之警戒部队,由我第三团一部跟踪尾击。16日拂晓,我第三团主力由钟学栋团长亲率,占据驿山一带山地,将敌大部猛烈压迫至驿头村附近。相持至午,敌在飞机两架掩护下北渡,沿江西渡。据驿头村老人传说,日本兵曾进到岙底村(在驿山之麓)见有明代文物古迹圣旨亭而生畏却步退去。现在历史真相告诉我们,完全是因为钟学栋将军之抗日神威显赫,庇护了当地百姓。
青田追击战  8月17日,溃退至青田港头附近之日军残敌,处在被我三面包围态势,经我第二、三两团前后夹击,歼灭100余,并击沉敌船10艘。上午8时,敌一股向大尖山方向移动,由我第一团第三营开赴五凤垟向北搜击。入夜,敌主力窜踞水南附近。8月18日晨至下午3时,我第三团一部及第二团第一营协同作战,击退水南之敌,继而占领平堰及塔山,逼迫青田县城之敌沿大溪两岸狼狈北窜。19日凌晨2时,我第三团第二营刘营长率部追敌至东岙浦附近之上百部,发现敌情,因黑夜水深流急无法渡河,即以火力隔岸猛射。刘营长在双方对峙中光荣负伤,仍然坚持指挥作战。20日拂晓至下午1时,仁潭、雷石及上百部等处之敌,经我第三团猛力压迫,纷纷向船寮、芝溪头、海口溃退。21日,我第三团乘胜追击至海口附近,发现敌人正准备早餐。我即占领海口以东山地向敌袭击,并以一部由东南街口向海口集市区突进,敌惶恐之余,不敢应战。遗弃甫熟之饭100余锅,烹好之鸡200余只及其它牛肉、猪肉给养品至多,纷向丽水方向逃窜。至此,暂编三十三师防区既无敌踪,即决心重整防务,整理部队。第三团奉电令开回青田县城暂时休整。25日,第三团团长钟学栋接到师长萧骥勉电饬:“即率该团附温守部重迫击炮一门,兼程向丽水推进,追击敌军并相机克复丽水。”(据《1942年战斗详报》)
26日,钟学栋团长亲率主力部队向丽水挺进。27日下午1时,钟学栋团长亲临前线,在塔下指挥迫击炮向城区炮击,并以一部兵力向厦河及后街搜索前进。当夜,指挥主力部队向城区猛攻同时,发动海溪、叶店两乡壮丁1000余名,占领水东村东北一带山地,鸣枪放火,威胁城区之敌。敌在我军民合力包围下,乘夜到处纵火以作掩护,经九里、岩泉村向桃花岭、缙云方向逃窜。28日拂晓前,丽水城区由第三团完全克复。
有关第三团参加“七一一”战役的更贴近历史真实的档案文献资料,当推钟学栋将军在当年亲撰的一篇《祭文》。为完整保留来之不易,且难得一见的珍贵史料,特全文载录,以飨读者。

祭 文
鍾學棟
維中華民國三十二年四月十四日國軍暫編第三十三師第三團團長
學棟及全團官兵暨各界來賓、民眾代表等,在永嘉茶山追悼三十一年溫處戰役,三十三師第三團陣亡烈士之靈前而吊曰:靈哉!倭寇瘋狂,暴比豺狼。無端啟卹,陷我邊疆。已占東北,又踞京杭。焚掠奸殺,我民遭殃。凡我同胞,目裂心傷。幸我領袖,決心抵抗。有志之士,別井離鄉。拋妻棄子,加入戎行。義憤填胸,齊赴戰場。誓殲倭寇,保國保鄉。保全妻子,保全爺娘。槍林彈雨,不慌不忙。我旗所指,我武維揚。去年夏季,敵犯金衢。學棟奉命,率部北馳。一戰石帆,再戰海溪。船寮圍擊,驚散敵騎。青田之役,更顯軍威。永嘉克復,乘勝猛追。港頭圍擊,殘敵披靡。八月十八,追至青田。我渡大溪,敵棄城垣。夜追百部,敵部燃燈。被我猛襲,狼狽逃生。民伕四散,輜重滿田。欲留不可,欲退不能。追至海口,適敵早飯。被我猝(cu)襲,魂飛魄散。豬肉雞肉,鍋中熟飯。不敢回顧,只圖逃避。我軍進街,不炊而食。我軍肚飽,鬼子肚饑。陽光如火,敵逃如飛。退至錦水,叫饑叫疲。民伕見狀,興奮忘饑。我軍飯後,指問敵屍,何苦來此。追至麗水,敵更驚慌。我炮攻城,敵炸機場。且戰且退,狼遁東陽。八月念八,麗水重光。溫處同胞,得歸家鄉。祝捷勞軍,美酒豬羊。勞軍鉅款,慷慨輸將。惠我厚貺(kuang,)贈我錦章。諸君雖死,姓名永香。殺身成仁,千古名揚。數千軍民,齊集會場。竭誠追悼,獻花獻觴(shang)。招奠英靈,來格來嘗。佑我後死,體健身康。為你報仇,為國爭光。嗚呼尚饗(xiang)!

爱民拥军人民记念钟将军
钟学栋将军作为暂编第三十三师第三团团长在温州三年,特别注重爱民拥军工作,以致过去70年,至今茶山地方七八十岁以上的老人还念念不忘当年的情景。
1941年温州“四一九”战役前后,钟学栋团长着手做四件事:第一是积极宣传抗战;第二是感谢人民支前;第三是偿还地方借米;第四是倡导敬老怜贫。
积极宣传抗战  钟学栋团长非常重视抗战宣传。1940年10月,刚由浙西移防温瑞,便为提高民众抗敌情绪,增强抗战力量起见,组织部队文艺骨干,成立团部抗敌剧团,创作排演国防戏剧。特定11月4日夜起,假座五马街的中央大戏院(今大众电影院)举行公演。要目计有:㈠《浙西一角》(话剧)、㈡《刘先生从军》(嵊剧)、㈢《活捉》(滑稽剧)、㈣《出征探母》(平剧)。并借《浙瓯日报》的报道,广而告之,“欢迎各界参观,不取分文”。1941年元旦,部队团部驻茶山,特意选择元月2日在附近的瑞安仙岩地方举行数千人规模的军民联欢大会。先由部队抗敌剧团表演话剧《中华儿女》、《打冲锋》、《哑剧》等数幕,情景至为热烈。
感谢人民支前  1941年5月2日温州光复,钟学栋团长深感抗战胜利,有将士在前线流血,更有人民大众的支持。当4月19日事变发生后,瑞安县城沦陷,敌人迅速北上,越过温瑞交界的桐岭向温州城区进犯。我第三团在郭溪一带集结,准备堵击敌人。幸有外岙地方保长徐永新深明大义,号召全保壮丁参加支前,同时亲自率领壮丁与部队密切合作,在与敌人激战的最前线,都能看到担任向导或救护或运送弹药或送饭送水的农民兄弟们的勇敢身影。6月6日,钟学栋团长特派一位副团长携特制奖状一帧送到外岙地方,亲交徐君永新手中。其文云:“民国三十年四月十九日,倭寇在瑞安登陆,经桐岭转永嘉。二十日侵入永嘉城,奸淫掳杀,惨不忍睹,为永嘉空前未有之浩劫。本团于二十四日奉命向永嘉之敌攻击,在外岙附近,集结攻击准备。外岙保长徐君永新恨敌寇之残忍,率领全保壮丁与本团合作,使本团作战得到不少便利,于五月一日将永嘉之敌完全击退,永嘉、瑞安相继克复。永瑞民众得重见天日,徐君永新实有功焉。特给此状,以示褒扬而实纪念。”还另致函永嘉县政府亦予褒奖。

偿还地方借米  第三团自1940年10月,由浙西移防温瑞担任防务时,中间曾一度因食米接济不到,向各乡借用。1941年“四一九”温瑞战起之前,深恤民情的钟学栋团长命令下属以折价方式偿还,通知乡公所派人具领。部队在流动作战过程中,又再次向地方借用食米。5月战事结束,温州百姓在欢庆光复的同时,表现出空前的拥军热情,踊跃捐粮支援军队。值此时艰年岁,钟学栋团长深为老百姓帮助军队盛意所感动。他陆续派出军队干部到驻地附近乡村开展拥军爱民活动,并深入偏远山区调查落实战争期间借米偿还款及现品偿还情形。
倡导敬老怜贫  1942年1月,第三团驻军茶山,钟学栋团长在农历过年到来之前,积极倡导敬老怜贫,定2月9日农历念四夜,过传统小年的时候,召集地方60岁以上老人,举行敬老会,每位送猪肉1斤、手杖1根。并派出干部深入山村冷岙了解民情,对每一贫苦人家送食米1斤、国币1元,虽然数量不多,却是礼轻意重,充分表达了一位抗日爱国将领对贫苦人民的异常怜恤情怀。据今年87岁高龄的茶山谷斌臣老先生回忆,钟学栋团长在茶山的驻军时间仅只一年半上下,给人印象非常深刻——他的军人气质与众不同,身材长瘦,仪表非凡,平易近人。今年77岁的王学钊先生说,当时他还只是五六岁也有深刻印象,团部驻在岩松相家的诸宅大院(今飞凤里10号),有时从门口经过,看到钟团长骑着军马,喊他钟团长,也会跟小孩笑着打招呼。
1942年“七一一”战役前后,钟学栋团长的爱民拥军工作重点体现在关心士兵筹募医药费和旧衣、追悼阵亡将士抚慰烈士家属方面,由于他深得民心,老百姓的拥军支前热情始终不减。
关心士兵筹募医药费和旧衣  1942年3月至1943年5月的近一年时间,先后两次战役,我参战部队伤亡情况以暂编三十三师第三团和浙江省保安第四团为重。据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陆军暂编第三十三师战斗详报》:1942年7月7日至8月18日,“温州守备区第三十三师参加丽、青、温战役抗击日军入侵后,军官、士兵阵上伤亡计1184人,其中死亡514人,伤残186人,失踪484人。”钟团长一直为士兵的医药费缺口积极想办法,一种是在参加地方祝捷拥军活动,或扩大国民月会及纪念县城光复大会,或追悼抗日阵亡将士活动等场合亲自发表演说,宣传抗日英雄的战斗精神和模范事迹;一种是发挥军队干部的文艺特长在驻地开展抗战宣传激发民众爱国热情,至今茶山街洞桥头的一棵大樟树还留有当年切刮开树皮作宣传栏的痕迹,约高80厘米,宽50厘米,由团部副官周亚章用颜体铭刻:“模范军魂”——抗日烈士施国鸿于1938年8月在湖北应城英勇杀敌事迹。(有关钟团长在茶山情况,请详见谷斌臣1996年8月8日撰文《军人钟学栋》

茶山老人谷斌臣(右)和王学钊在大樟树下合影


点击像片

爱兵抗日得民心,人民齐拥军,钟团长为士兵筹募医药费和旧衣陆续得到各界的积极响应,捐款赠钟团合计1万7千2百元,外加千斤丹1百包。其中,梧埏区在3月和9月捐两次共2千元;瑞安各界在5月捐5千元;9月,吴百亨药房捐千金丹1百包、永嘉县善后委员会拨助1万元、广仁昌绸缎局同仁捐2百元。(据1942年《温州日报》)钟团长不但想到本团士兵还想到浙保四团因抗日负伤的士兵,于1943年1月22日在《温州日报》刊登《陆军第三十三师第三团、浙江省保安第四团联合游艺会启事》,特聘请二二剧团于2月5日(农历正月初一)在府城庙表演平剧,以筹募士兵医药经费。
1943年5月10日《温州日报》

刊登一则以钟团长个人名义发的:“钟学栋启事  本团筹募旧衣事,截至五月七日止共收到八百套。各镇保如尚收有现品或代金者,请于五月十日以前迳送护国寺本团副官室,以便结束登报公布。”文字不多,却让我们看到,一位抗日爱国将领在国难当头的艰难岁月,正确处理军队与国家的关系,并难能可贵的体现廉洁奉公的可敬之风!
钟学栋以“卅十三师第三团团本部”名义在1941年2月14日《温州日报》刊登的一则广告,说明一位抗日爱国将领在国难当头的艰难岁月,忧国忧民,爱民爱兵的一贯性,不妨录此,让读者自己品味:“勉栋部招商承制士兵布鞋广告:本部须做轮胎底运动鞋式样黑布鞋二千六百双,如愿承制者,可到府前街松林斋纸号取阅、直接参看式样,期限日期及地点,详章程内。”
追悼阵亡将士抚慰烈士家属  

1942年5月10日上午8时,在梧埏区举行抗敌殉难人员追悼大会,驻茶山第三团团部、团长钟学栋、士绅叶啸谷(据1919年8月10日印《永嘉新学会会员录》:名风虎,以字行;“北大理预科肄业;永嘉膺符镇南湖”人。)、叶廉夫及各乡保长、小学教员暨阵亡家属四百余人与会,区长赵士佳主祭,致追悼词,钟团长、叶啸谷相继演说,辞甚慷慨悲壮,闻者莫不动容。大会竟,钟团长分赠抗敌阵亡家属每人国币10元,接着又与乡保长一起陪同阵亡家属在区署共进素斋,区署还雇道士在普济寺超度忠魂,搞了一天。家属皆得安慰并深表感谢。
1942年“七一一”战役之后的9月27日,梧埏区士绅叶风火(虎)、周复勉、邱鸣和等深感,此次敌寇窜扰,本区因近城而损失最大,幸赖我军英勇作战,积极反攻,温州光复,厥功甚伟。特共同发起在区署举行祝捷拥军大会,邀请天声京班表演京剧,计出席军政首长有浙江省保安第一纵队中将司令、暂编第三十三师师长兼温州守备区指挥官萧骥勉,第八区专员张宝琛、永嘉县县长李则渊及全区士绅、区长、乡镇保甲长共5千余人,盛况空前。会上,由叶风火代表全区人民向萧司令暨瑞安自卫大队献旗。会后,举行忠烈祠奠基典礼,公祭阵亡将士和死难同胞。9月27日前后,温州城里或郭溪区或瞿溪乡,均有士绅张一鸣、叶志飞等主动发起追荐超度阵亡将士或向军政长官献旗。一时间祝捷拥军活动在城乡间搞得轰轰烈烈,其影响从民间普及到军营。
1943年清明节之际,钟学栋团长为进一步激发广大民众的持续抗战热情和鼓舞广大官兵英勇杀敌的不懈士气,特进行了较为充分的酝酿和筹备,选择第八区专员张宝琛、永嘉县县长李则渊在4月12日参加瑞安林损公祭礼后即于是日往茶山指导乡政的机会,定4月13日和14日上午9时,均假茶山徐氏宗祠相继举行军民联欢会和追悼去年温处抗日战役第三团阵亡官兵追悼大会,会场满挂各界惠赠挽联挽章,庄严肃穆中透露出异常热烈的抗战情绪。城区各界慰劳第三团之衣裤一批,由张专员于军民联欢时交该团士兵,士兵领受之后异常感谢。4月14日追悼会由董代指挥官主席,祭文由钟学栋亲撰,并宣读,辞意悲壮。
安民信息和离温启事  1943年5月,我第三团移防温州西郊西山护国寺后,钟学栋团长为了使官兵熟习射击技能及增进射击兴趣,于5月16日、17日在驻地附近山地举行实弹射击比赛,特于此前给《温州日报》去了一封亲笔函,恳求报社编辑能及时将安民信息通过媒体传递给民众。《温州日报》非常重视,提早一天,在第一版以醒目标题刊出:《驻军打靶  勿生误会》。


1943年8月26日至30日

《温州日报》接连5天刊登《钟学栋启事》:“学栋经奉  令调中央军校第三分校,不日即须离温往赣。因率部驻温凡三年,栋恐所属对地方或有手续未清之事。凡我父老同胞,如有所指教,或须学栋负责答复与处理清楚之事,请于九月一日前寄函茶山交本人亲收,或屈驾面告;九月一日以后,学栋即不再负责。谨此拜启,并希鉴谅是幸。”

钟学栋将军作为抗日名将留给我们的文献资料极少,却在极少的文字里已经启迪和教育了后人 —


自始至终要把国家的利益摆在第一位!要把人民的利益摆在第一位!要把士兵的利益摆在第一位!我们无须用更多文字去赞美钟学栋将军,他的言行已经是最好的诠释!


钟学栋将军出身广东省紫金县名门望族,据《东门钟氏宗祠族谱》记载,钟将军为福建汀州迁广东紫金第二十世祖,生父钟镜堂公,清末同治年间拔贡,设馆教学为生,先娶叶氏太夫人生二子,继娶余氏太夫人生钟学栋将军等三子。钟镜堂公在乡桃李满门,钟学栋将军生母余其招为新加坡侨领余庭卿公之长女。钟学栋将军之发妻黄墨庄,广东梅县爱国诗人清末外交家黄遵宪-公度先生之长孙女,生长子钟武昌(2006年在泰国病逝),继娶浙江金华人方玉仙,生幼子钟方茅。钟方茅生一子钟伊高,现居浙江宁波。钟武昌公乃黄墨庄太夫人独子,共娶四房妻妾共生九子三女,散居港台地区及美国、加拿大、泰国。钟学栋将军嫡长孙钟煜晟现居港经商,曾回乡认祖归宗。钟学栋将军胞弟钟学墚自幼习中医,抗战期间避难江西行医,在江西遂川县落籍,生三子一女,散居上海、江西等地。

钟学栋将军后人当为有抗日爱国英雄先祖而感到荣耀、骄傲和自豪!温州人民也为有这样一位抗日爱国英雄钟学栋将军而感到荣耀、骄傲和自豪!


2012年8月8日

作者
陈钧贤简介:
先后在温州民政、文化系统工作,长期从事近现代地方史研究,并偏重于民国史。职称:研究馆员
通讯处:温州市马鞍池新村23幢602室  邮编:325000
联系手机:13587657729



楼主注:

office word .doc  文件下載地址:

http://www.rayfile.com/zh-cn/files/6e2a00ba-d226-11e2-b55a-0015c55db73d/

添注:刘嘉树资料

刘嘉树,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别号智山,湖南益阳人。中央军校高等教育班第三期、陆军大学特别班第二期毕业。1923年冬到广州,考入大本营军政部陆军讲武学校学习。1924年秋该校并入黄埔军校,编入黄埔军校第一期第六队学习,毕业后任黄埔军校入伍生队区队附,国民革命军第1军排、连、营、团长。1933年任第二十二师四十六旅少将旅长,南京警备司令部参谋长。1938年11月授陆军少将,任国民革命军第五军副军长。1943年1月任国民革命军第三十二集团军第八十八军军长。1945年任国民革命军第三十四集团军代副总司令。1946年起任湖南省军管区司令官兼保安司令,长沙绥靖公署参谋长。1948年9月授陆军中将,任第十七兵团司令官。1950年2月6日在广西平南关被解放军俘虏。1972年3月3日在抚顺“战犯”管理所病逝。

青天白日勋章获得者图鉴——刘嘉树(1905—1972),生于1905年(清光绪十一年)。湖南益阳人,字智山。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第一期、陆军大学特别班第二期毕业。1972年3月3日在辽宁抚顺病逝。证书编号:庸字第71号。获勋时间:1938年4月6日。时任职务:第10师第30旅旅长。



抗戰後期部分黃埔軍校名將合影:前排右起杜聿明徐庭瑤黃傑後排右起邱清泉,鄭洞國,劉嘉樹




兵变事件
衢州绥靖公署于1946年8月22日在泰顺成立浙闽边指挥所,主要指挥边区各县进行反共的武装进攻。11月1日,泰顺县政府实行“警保合一”制,将县自卫独立中队改编为县保安警察独立分队,分队共42人。分队长张万清率22人进驻泰顺县东湾坑村(现属文成县);分队附方镕率20人驻彭溪。可见其武装力量已显得单薄,其再次引发内战的政策已大失民心,甚至其内部的矛盾也突显出来。11月13日,驻东湾坑的泰顺县保警独立分队警长陶家瑞发动兵变,趁去下洪挑运口粮之机,在莒江百步头击毙了分队长张万清,将队伍带到筱村吴山寮,并试图将驻彭溪的分队附方镕也引来消灭掉。后因一警士背着轻机枪逃到百丈口向国军报告,陶家瑞一时又找不到共产党,只好动员散伙。事后,陶只好化名卖兵到江苏南通又当上国民党兵,六个月后逃回泰顺。中共浙闽边委书记郑丹甫指派黄孔伍、苏廷居与他联系,吸收他加入中共革命队伍。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4-1 21:21: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linqifeng 于 2012-4-1 21:27 编辑

谢谢了!惭愧,紫金人都矛记住自己的英雄!

廣東紫金縣城東門人世居儒林街,在紫金中学侧面,读高中时有经过,偶见"进士第""举人第",从破落老屋可看出儒林街曾经的辉煌,可现在一切都破落不堪!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4-1 22:12:04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英雄哦,这么多人,我们应该记住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4-1 23:21:41 | 显示全部楼层
干嘛搞这种字体?让人看不清楚,简直是自塞门户!关键让人看清   清楚! 干嘛搞这种字体?让人看不清楚,简直是自塞门户!关键让人看清   清楚!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4-2 00:56: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ugang 于 2016-12-11 07:52 编辑

摄于清末民初,建成于1571年现已消失永安城城墙,周长2131.2米青火砖,高六.五米。钟学栋将军祖居在东门内儒林街



明隆庆三年(1569年),朝廷下诣,割归善县古名都(即今秋香江流域的紫城、附城、乌石、九树、瓦溪、九和、蓝塘、凤安、好义、上义等地)、宽得都(即今柏埔河流域的青溪、义容、古竹、临江、柏埔、黄塘等地)以及长乐县琴江都(即今琴江流域的龙窝、洋头、苏区、南岭、中坝、水墩、敬梓等地)建县。取名永安,意即从此永远安定。以乌石约安民镇为县治(即今紫城镇)。
民间传说二,当时,县治位置有安民镇、乌石、蓝塘三处地方备选。永安县城是由开县“地师”林天赐靠 “秤土”(秤三地土轻重),来选定城址。
    《永安县志》首志载:永安县城东北枕紫金山,西南带河(秋香江);狗田河(今响水河)从东北往南绕城、北门河从北至南,均流入秋香江,二水夹一城是为形胜。乌石方位不正,舟楫不通(旧时,选择县治位置,水运交通方面是十分重要的条件),唯有安民镇可以筑城,城西林田有宽阔的土地和大片的农田可生产粮食供县城居民食用,而张八岭以下青河径地形狭窄以为门户;凤凰岗(今蓝塘圩附近)廉险,地僻人希(稀),不适合建县城,亦唯有安民镇可筑城。永安县建县后,朝廷派魏世熙为首任县令。世熙福建建安人,隆庆三年(1569年)自平远调入,以贼活动正值炽盛,屡次催促不到任。印留惠州府。隆庆四年(1570年)改派长乐县典史、新升阳江县主簿林天赐经营县事。六月动工建筑县城,次年(1571年)三月而城告成。林天赐福建福清人,署县一年,主持建城,内绥百姓,外御群盗,功劳最大。县城池,坐落在紫金山南麓,东北枕紫金山腰,坐北朝南,东北面狭,西南面宽,南面稍平。城墙随山势建造,墙身用长1尺、宽4寸、厚4寸的青火砖砌成。周长640丈(2131.2米),高1.96丈(6.5米)。有雉堞1317个。设有内巡马路,宽1丈(3.33米)。设城门4个,东门名 “永乐”,南门名 “永丰”,西门名 “通惠”,北门名 “清源”。各门楼上皆有门楼。东北紫金山上建有“雄镇楼”,为雉堞之纲。抗战初期,紫金县城受日军飞机轰炸,为城里居民防空之需,在城墙上炸开几个缺口。后城墙被逐步拆除。1949年后,原城墙拆后逐渐成为环城路。





  紫金县名由来。因永安县(今紫金)与福建省永安县(今永安市)同名,且其建置于明景泰三年
(1452年)早于该县117年。民国建立后,中央政府要求永安县(今紫金)改名。县政府召集各界
商议,决定以紫金山命名,改名为紫金县,上报中央。民国三年(1914年),中央政府复函批准
永安县改为紫金县。紫金县名由此而来。
  紫金縣历史沿革紫金地域,春秋时属百越地,战国属楚,秦代起属南海郡博罗、龙川两县地,
隋唐为归善、兴宁两县地,宋元为归善、长乐两县地。明隆庆三年(1569年)置永安县,属惠州
府。民国元年(1912年)属广东省都督府,民国3年改永安县为紫金县,属潮循道,民国15年隶属
东江各属行政公署,民国26年隶属第四行政督察区,民国38年(1949年)改属第二行政督察区。
1949年5月紫金县解放,隶属于东江专区。1952年改属粤东行政区,1956年隶属惠阳专区,
1959年改属汕头专区,1963年附属惠阳地区,1988年改属河源市。

秋香江畔的紫金縣城

作者:钟多雄

http://www.panoramio.com/photo_explorer#view=photo&position=143&with_photo_id=11169826&order=date_desc&user=1878557紫紫金县城夜景
作者:陈迅明 2012-12-04 





回复 5# 浅夏 的帖子




浅夏:多谢你提醒!因为原文来自国外正体字网页,我忘了国内同胞不一定有字体切换软件会造成阅读困难!,但原全文太长无法全上载帖中,而且原网页谷哥网在国内被封杀,要用突破封锁软件才可翻墙阅读,我已把字体换成简体字。建议可下载南极星软件做正简体字间翻译切换http://www.rayfile.com/files/43e368a6-94a5-11e1-97db-0015c55db73d/
http://www.rayfile.com/files/43e368a6-94a5-11e1-97db-0015c55db73d/
http://www.rayfile.com/zh-cn/files/43e368a6-94a5-11e1-97db-0015c55db73d/
下载飞速网的存取软件
http://static.rayfile.com/zh-cn/client/
http://static.rayfile.com/zh-cn/client/
突破封锁软件
http://www.rayfile.com/zh-cn/files/ad3348a1-e307-11e0-8b58-0015c55db73d/


历史古人姓名还得以正体字为准避免误读误解,

政府已公布钟姓和萧姓恢复以正体字为规范
《现代汉语通用字表》新增1300字,恢复的6个正体字

中国语言文字网(http://www.china- language.gov.cn)上,各界人士可通过电子邮件、信函方式提出意见和建议。电子邮箱是gfhzb@moe.edu.cn。通讯地址是:北京市东城区朝阳门南小街51号《通用规范汉字表》意见收集组
   
河源市紫金縣地圖
http://www.lvyou114.com/map/mapfull.asp?MapID=7417青山绿水万古常青,何需遗憾,再访

紫金县城东门钟氏宗祠
我家族的祠堂因为是1925年共产党第一个苏维埃政府办公地,历经文革动乱岁月虽然幸存下来没被占用拆掉,但因本身是明末旧建年久失修墙倒梁榻了!大家现在看到的照片是2003年在儒林街七号原地原样重建,宗祠对着钟将军祖居








到紫金来趟休闲之旅。按图索骥,看看祠堂,吃吃美食,泡泡温泉,来趟森林浴是人生最快乐的旅行。
紫金空气负氧离子最高,更是广东省少见的无酸雨地区,一切还原汁原味,这也是山区客家人硬颈,和紫金祖祖辈辈牺牲经济开发保存下来的宝贵天然财产,我们绝不羡慕珠三角般的发达而污烟障气的环境。希望这份财产让子孙永久享用和保持生生不息,维持自然就是最美最好最善,人为破坏对自然环境的杀伤力是最大的,我希望我家乡永远蓝天白云青山绿水安静恬美,你跟紫金人谈话都能发现诚恳,就是生长环境陪养出来的朴素气质使然,山区耕读文化还很浓厚,大地方是看不到,感受不出的


我的故乡广东紫金
https://www.hakkaonline.com/thread-87603-1-1.html

廣東紫金東門钟氏璧公源流志

钟氏族谱

http://www.zupulu.com/zupu.php?z=2319
族譜錄瀏覽密碼:
1244008010


封建社会三大终结者祖籍河源
据史料记载和历史考证,孙中山的先祖孙友松公于明永乐年间由闽迁粤,定居于紫金中坝公馆背村
孙中山曾亲口说过,自己的原籍在紫金
https://www.hakkaonline.com/thread-87603-1-1.html
https://www.hakkaonline.com/thread-87809-1-1.html

钟氏北宋远祖友武公敕封龙源助国公王





钟氏祖神梅县松源镇宝坑村龙源宫-龙源助国尊(公)王
https://www.hakkaonline.com/thread-91109-1-1.html

福建武平县地接广东梅州,是钟氏南迁重要基地

钟氏发祥地福建武平钟氏宗祠,供奉敕封龙源助國公王友武公之入闽祖二十五世祖贤公妣黄氏,马氏,二十六世祖朝公,妣欧阳氏之神位
钟贤父子於南朝宋武帝永初三年(公元422年),奉诏入闽平叛“六戎”事件(六戎:即绕夷、老白、耆羌、鼻息、戎央、天刚),嗣后任“闽中都督”全家移居福建宁化石壁,并携妻儿入住福建宁化石壁村,成为钟姓入闽始祖。





福建省武平县“钟氏总祠” (又名睦族祠会正公祠,朝公字会正因以名。是赣、粤、闽钟氏后裔在公元1928年为纪念南迁江西肇基祖贤公、朝公父子兴建的,公元2006年重修。
武平象洞龙源宫,是为了纪念宗功臣钟友文、友武、友勇三公的宗庙,公元1111年始建,公元1655年、公元1711年、公元1942年三次重修,至今宫庙仍存,香火旺盛。

视频:
颍川堂钟氏总祠祭祖(武平)



钟贤之子钟朝(会正公)携同后母马氏和妻子迁居鄞江白虎村(今福建长汀白石村),马氏于宋顺帝开明二年戌午(公元478年)在长汀逝世,钟朝之子:远、道、逸三兄弟将祖母葬于后山九龙冈癸山丁向。贤公与黄妣,马妣(著名的马氏祖婆公元398-478年),均葬新罗鄞江(汀州旧称)九龙岗,惟马氏祖婆葬正穴三龙口卯山丁向,三十八世祖林辉公(公元698-759年)唐玄宗开元十六年戊辰科进士任虔州府太守,朝廷国师奏报九龙一穴必出天子,玄宗骇惧,唐朝开元二十四年丙子岁公元736年朝廷下旨始设汀州府筑城,将府衙设于九龙岗马氏祖婆坟上以镇皇气,一代名墓被毁。 大历四年(769),县治又随州治迁于东坊口大丘头西五里之白石村即今治所在,州治始终在其境内。马祖婆墓背靠卧龙山(九龙岗)面向汀江癸山丁向,现长汀一中高三和图书馆中间的草坪即原钟屋原址,墓址即原汀州府衙,现为长汀一中教学大楼
钟氏族谱有诗;
长汀县衙祖屋场,汀州府衙祖坟堂,惟愿子孙存方寸,随居处处世荣昌。
凡我子孙寻谱相认,福德无休

旧县衙在狮子街北山(卧龙山)下七子散汀州
时在汀州府的四十五世祖钟逵(863-933),唐僖宗朝进士,时任谏议大夫与钟接后裔钟诏京同朝为官,钟逵生七子:礼、恭、宽、廉、 敏、惠、节。当时兄弟七人,正在祖屋改建为县衙之劫后,郁气莫申,将产业悉售,并将箭射之田六十倾,舍入开元寺,兄弟七人,各迁东西。这就是钟姓七子散汀州的由来,逵公裔孙即五十二世祖敕封龙源助国尊王友武公。
林輝-淡明-圭-本錫-洪-木-穆-逵
僖宗光啟二年公元886年汀州府馬知府上奏朝廷,準每年清明節遜府堂三天,讓鍾氏子孫進衙祭祖,自此祖婆散居各州裔孫每年清明雲集汀州府衙祭祖,四十年間香火不斷。 932年許猷任汀州府,族人照例祭祖被拒發生爭鬥。


汀州古城图
点击放大

http://www.fjsq.gov.cn/img/fjslsdtj/201.jpg
关于汀州府衙内之马妣墓,是贤妣或全慕妣之辨疑:马太夫人生于晋安帝隆安二年(398),殁于南朝宋顺帝昇明二年公元478年。贤公妣葬于478年,查汀州府建成于779年,而全慕公乃唐末五代十国闽王王审知之将(领汀州刺史), 此时距府衙建成已有百余年矣,岂有公衙案下,容人挖地葬亲者乎?清同治二年,闽浙水师提督钟宝三立碑绘图,正标明全慕公马妣墓,在府衙西偏,此则证明正堂 案下之马妣乃贤妣,府衙西偏之马妣乃全慕妣。且传汀州府旧有宗祠,其正面为马大夫人之神牌,而全慕公之神牌列在第五牌,若是夫妻,岂可紊乱伦理者乎?亦证 明正堂案下之马妣乃贤妣。)

天下钟氏本一家,烈系,接系均为源自商室子氏微仲衍之后,堂号颍川堂-同祖同源
微仲死后,其子稽继位,是为宋公稽,即宋襄公之远祖

纪念先祖梅县黄遵宪-公度先生
https://www.hakkaonline.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91354&page=1&extra=#pid741411
江西省遂川縣左安鎮瓜塘村開基祖抗戰英雄鍾學棟將軍http://blog.udn.com/wugang/18401169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4-2 01:12: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ugang 于 2013-6-13 11:38 编辑

抗日名将钟学栋在温州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e769f760101l3t9.html

http://blog.udn.com/wugang/7741968


youku视频
黄埔军校校歌

在广州黄埔军校校址内,立着一块“陆军军官学校校歌”的石碑,这块碑立于1927年6月16日,歌词作者为陈祖康,曲作者为林庆梧。歌词全文如下:
“怒潮澎湃,党旗飞舞,这是革命的黄埔。主义须贯彻,纪律莫放松,预备作奋斗的先锋。打条血路,引导被压迫的民众,携着手,向前行,路不远,莫要惊。亲爱精诚,继续永守,发扬吾校精神,发扬吾校精神。

鍾學棟中將約攝於27歲,1932年一二八淞滬戰役時任國軍八十八師少校參謀,中央軍校教導總隊代隊長
在中原大战结束之后,军校以德国顾问的规划开始编组教导总队,这个总队成立于一九三一年一月


�X�B: 鍾學棟中將黃埔軍校五期畢業同學錄 - wugang 的部落格 - udn部落格 http://blog.udn.com/wugang/6993067#ixzz2BO4yNXE8
鍾學棟將軍中央軍事政治學校第五期(黃埔軍校)畢業照
鍾學棟中將黃埔軍校五期畢業同學錄
黃埔軍校第五期畢業照


1905年出生
1927年8月15日在南京行畢業禮,時年23歲

姓 名 鍾學棟 別 名 公僕

年 齡 23 籍 貫 廣東紫金城

身 份 學員 職 務

時 間 19260300-19270815

學 期 第五期經理科第六學生隊學生

出 身

略 歷

通訊處 廣東紫金城 東門內儒林街

下載:
http://www.rayfile.com/zh-cn/files/07a550d1-2473-11e2-97bb-0015c55db73d/dd970761/
黃埔軍校五期簡述
19263月間,校方將第四期中未能升學的入伍生編為第五期入伍生第一團,3月至7月又陸續招生一千餘人,編為入伍生第二團。
第五期入伍生分駐各地,除任東江防務,維護廣九鐵路、虎門、長洲要塞的守備外,還與省港罷工運動相配合,直接與英帝國主義面對面地作鬥爭。有時英艦或英國商船,不聽要塞信號,我守軍配合要塞用武力加以制止。守備要塞的入伍生,一般部署在要塞前沿哨所。這些哨所,為了不佔農民耕地,大部搭在江邊水面上,風吹浪打,體力稍差者難以勝任。軍校因得到共產黨的政治教育,入伍生守紀律的自覺性很高,駐在香蕉地、荔枝園、龍眼地、甘蔗田,大家盡心保護,秋毫無犯。
一九二六年三月二十日,中山艦事件"發生後,蔣介石為了控制海軍,又命令第五期部分入伍生分駐各艦,對海軍各艦行動進行監視。
9月,入伍生升為學生隊,分步、炮、工、政治、經理五科組成6個大隊。第一、二為步兵大隊,第三為炮兵大隊,第四為工兵大隊,第五為政治大隊,第六為經理大隊。1115日開學,學術兩科所授各課目與第四期大約相同。1926年底至1927年初,政治、炮兵、工兵三個大隊千餘人,先後從廣州和南昌遷到武漢分校,並於19275月和7月先後畢業近千人,惲代英主持畢業典禮。在武漢畢業的五期三、四、五大隊學生因受國共分裂影響,只得到一張畢業證書,而沒有耒得及印製同學錄。據南京本校統計,本期畢業生應為二千四百餘人。留在黃埔島的步兵、經理科約1480人,一九二七年七月二十日由廣州開赴南京,於815日畢業。時蔣介石下野離京赴滬,由代理校長何應欽主持畢業典禮,隨之頒發畢業證書、證章、同學錄,鍾將軍奉編入國府警衛師服役。

至此,以惲代英、何應欽在武漢南京分別主持第五期學生畢業典禮為界,標誌著第一次國共合作時期的黃埔軍校基本結束,黃埔軍校進入南京本校時期。youtube 视频
%5Bmedia=x,500,375%5Dhttp://www.youtube.com/watch?v=_GBn0EmuwW8 [/media]

黄埔军校模型

黃埔軍校一至七期圖解:點擊放大


國民革命軍總司令旗 國15年7月9日,國民政府在廣州東校場舉行誓師典禮,蔣中正在廣州就任國民革命軍總司令。典禮中由當時擔任中央監察委員的吳稚暉先生代表國民政府將「國民革命軍總司令旗」授予蔣總司令,正式揭開北伐統一大業的序幕。
  這面旗子為方形軍旗狀,最上方另外有一個「總」字,呈三角形,主體以青天白日滿地紅3色為主,最內為藍色、中央為國徽,其次為紅色,最外為白色,「國民革命軍總司令」8字繡於左側,每字字寬約為15公分。這面旗子沒有旗須,與另一面「陸海空軍總司令旗」不同。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於99年1月19日依據「文化資產保存法」第66條及「古物分級登錄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6條、第7條規定,公告指定為重要古物。
類別:史料
規格:141×161公分
重量:1,300公克(含框)
數量:1幅
來源:總統府侍衛室
獲得時間:64.7.25
備考:於第一陳展室展示
國民革命軍總司令印國15年7月9日,國民政府在廣州東校場舉行誓師典禮,蔣中正在廣州就任國民革命軍總司令。由國民政府主席譚延闓授印,代表授其統率全軍之權責,意義至為重大。此印材質為象牙。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於99年1月19日依據「文化資產保存法」第66條及「古物分級登錄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6條、第7條規定,公告指定為重要古物。
類別:印信
規格:2×2×6公分
重量:35公克
數量:1方
來源:總統府侍衛室
獲得時間:64.7.25
備考:於第一陳展室展示



http://museum.mnd.gov.tw/Publish.aspx?cnid=1462&p=16347
http://museum.mnd.gov.tw/Publish.aspx?cnid=1462&p=16349
《良友》畫報第8期刊發新聞圖片:北伐軍誓師典禮現場。


1926年7月9日,广州5万军民在东校场举行了隆重的北伐誓师典礼。蒋介石就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职,由谭延闿代表国民政府授印,吴雅晖代表国民党中央授旗。蒋介石发表了就职宣言。7月14日,国民党中央发表了《为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宣言》,号召全国人民同情北伐,赞助北伐,参加北伐。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picture.com.cn/knowledge/nPost/nPost_16882.htm



http://www.1926sh.com.cn/a/companion/news/2012/0301/76.html
良友画报1926年2月创刊,8开本,道林纸精印,至1945年停刊,全数共出版174期。中国出版的20世纪20年代中最有影响力的大型综合性摄影画报。1945年后曾多次复刊,但影响已非从前。

1926年7月9日,蔣中正於廣州就國民革命軍總司令職,誓師北伐。



國民政府定都南京1927年4月18日


1928年7月6日,蔣中正偕馮玉祥、閻錫山、李宗仁等人至北平西山碧雲寺孫中山靈前,祭告北伐告成。


1928年6月,國民革命軍進入北京,國民政府在6月15日發表全國統一的宣言,12月29日,中國東北的奉系將領張學良,因為父親張作霖被日本關東軍謀害的國仇家恨,遂通電南京,公告東北易幟,放棄北洋政府五色旗,改立孫中山核定的青天白日滿地紅旗,名義上接受國民政府領導,北伐成功,中國統一。蔣中正領導的北伐成功後,國民政府正式獲得國際承認為中華民國政府。

为民族牺牲了一切!国民政府连个「家」都没有youtube 视频



毛瑟C96(Broomhandle(掃把柄)Mauser / Mauser C96),又稱駁殼槍,是一種由毛瑟在1896年推出的全自動手槍,因其槍套是一個木製的盒子,所以在中國稱為「盒子炮」或「匣子槍」
全自動的毛瑟手槍在中國又被稱為「20響」或「自來得」。


收進槍托內的毛瑟Red 9

安裝槍托的毛瑟Red 9

德國產盒子炮視頻介紹  粵語解說youtube 视频
WW I  C96 Mauser, Red 9

英語解說
https://www.youtube.com/watch?feature=endscreen&NR=1&v=bKYaIriQFqg

           部件分解和击发跳壳动画透视


兵工署 中正式步槍
中正式步槍,為德國毛瑟「標準型步槍」(Mauser 1924年式步槍)的中華民國授權生產版本,使用7.92×57mm尖頭毛瑟步槍彈。1935年由鞏縣兵工廠(兵工署第十一廠)生產,成為國民革命軍的制式步槍。後來逐漸取代各兵工廠生產的漢陽八八式步槍。http://www.funf.tw/Article_Content_theme_0_id_11748.htm

漢陽八八式步槍俗稱老套筒,德國Gew 88步槍(通常也稱為1888式步槍或者「委員會」步槍)授權生產
國造中正式7.92公厘步槍

中正式7.92公厘步槍,系我國鞏縣兵工廠於民國24年8月取得德國1924式短管毛瑟步槍之圖樣與樣版等資料,開始製造,同年10月正式生產,先定名為「二四式」,又改名為「中正式」7.92公厘步槍;我國自行製造之製式兵器,當以中正式步槍為始。此槍自民國24年生產迄抗戰結束的10年間,約生產了有60萬支左右,為當時我國軍戰場主要兵器之一。
http://museum.mnd.gov.tw/Publish.aspx?cnid=1474&p=40901
http://big5.china.com/gate/big5/military.china.com/zh_cn/history2/06/11027560/20050607/12380190.html

视频: 中正式步枪射击


M24二戰德軍手榴彈

民國10年由金陵兵工廠開始生產馬克沁重機槍。並於24年由德國獲得製造藍圖,遂從事改造,而定名為國造24式7.92公釐馬克沁重機槍。此槍為當時國軍步兵火力最強之兵器,並於抗日戰爭中發揮了可觀的成效。http://museum.mnd.gov.tw/Publish.aspx?cnid=1474&p=40932
民國36年戡亂時期,為適應東北戰場冬季嚴寒之氣候,故將國造24式7.92公厘馬克沁重機槍由水冷式改為氣冷式,其構造除以槍管套筒代替水筒,並改用較重之槍管外,其餘皆與水冷式馬克沁重機槍相同。
此槍配用一較輕便之三腳架,以增加其運動性

國造17式7.63公厘毛瑟自動手槍本槍系我國漢陽兵工廠於民國10年仿造德國1898式毛瑟10響7.63公厘手槍而成;該槍形式為彈倉給彈、槍管後座、自動裝填之近戰武器。其彈倉在扳機護弓之前方,利用夾彈片,自槍枝上方裝彈,與早期步槍之裝彈法類似。此型槍配有​​一木盒,除作為槍套使用外,並可裝於槍握把上,以便於肩射,增加射擊精準度。
中央陸軍軍官學校二十週年紀念佩劍http://museum.mnd.gov.tw/UserFiles/Image/afm/weapons_7_04b.jpg

國民政府主席(總統)特派戰地視察官任命時間
1948年3月(79名)(與前兩批合計 127名)
週開勳,覃異之,賀執圭,楊正凡,王緒鎰,潘先知,王典則,鄧竹修,張正非,王子愚,鍾學棟。
內容描述:{#範先炘#} {##} {#唐士淵李正先#}等電暫編第二十三師第二十五師編制裝備優缺點訓練概況及第一八○旅第五十九師俘獲華中匪軍反清剿掃蕩指示等視察要報

傳記歷史注:蔣中正總統文物系蔣中正先生主政中樞,奔走國事所留下的函稿,電文,日記,信件,書籍,輿圖,影像資料及文物等,由蔣總統之機要人員歷年搜錄整理形成。民國 38年,國民政府戡亂失利,蔣總統下野,隨即指示將該批檔案隨中央銀行黃金同艦運台,原暫存高雄,後再移轉至大溪頭寮賓館,並於翌年成立“大溪檔案室”存藏。因此,外界多以“大溪檔案”稱之。民國 39年後,大溪檔案室繼續搜羅及典藏蔣總統相關檔案資料,並進行檔案整編分類,也為部分檔案撰寫重要事件始末。民國 42年8月,大溪檔案室改隸總統府,由總統府機要室兼理該室業務,檔案則仍藏於頭寮賓館。至68年7月,始轉至陽明山陽明書屋典藏。84年2月,國史館奉命接管該批檔案,正式正名為“蔣中正總統檔案”,積極進行除蟲,殺菌及編目,建檔,攝製微捲,影像掃描等工作

版本:原件
來源:總統府
保存狀況:良好
卷名:一般資料 - 民國二十三年(四)後設資料資料識別:
典藏號:002080200146036
資料類型:
類型:檔案
主題與關鍵字:
主題:人事 - 人事調派
描述:
內容描述:{#俞濟時#} {#蔣中正電#}改編十九路軍薦請以團長調用 {#鍾學棟#} {##}勞冠英
http://catalog.digitalarchives.tw/dacs5/System/Exhibition/Detail.jsp?OID=1739202版本:原件来源:总统府保存状况:良好日期:时间(起迄):1934-02-03 ~语言:语文:中文范围:时间(起迄):1934-02-03 ~管理权:典藏地:国史馆浏览使用限制:开放影像使用限制:馆内阅览原档使用限制:限阅授权联络窗口秘书处秘书科
02-23161062引用这笔典藏

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战的历史意义

一二八抗戰歷史意義
  首先,他扭轉了以往中國軍隊對列強作戰的可悲的觀念。在鴉片戰爭,甲午戰爭,庚子國變,九一八作戰中,中國軍隊都是慘敗,而且都是悽慘的潰敗。真實死亡人數很少,大多數的士兵都是不戰而逃。導致日軍相當一段時間認為中國軍隊是豆腐軍,根本不堪一擊。
  可是在一二八中,中央軍和十九路軍這些中央嫡系部隊都有極為堅韌的意志,他們在最為殘酷的巷戰中一個連打的只剩十幾個人也絕不後撤。
  在紀家橋之役,國軍組織60人的敢死隊,隊員都身背炸彈和火油,潛入日軍陣地後拉動導火索和日軍同歸於盡。日軍陣地一時間到處都是巨大的爆炸,日本士兵一時大亂,在國軍衝擊下敗退十多里。但是這60個國軍勇士也全部犧牲了。 準備出發的敢死隊員,他們很清楚的知道自己面對著什麼,這些勇士才是中華民族最偉大的人。

  其次,這是證明國民政府抵抗決心的一個很好的例子
  中央三支絕對精銳參戰和遷都洛陽制定全面抗戰計劃都已經很好的說明
  中共自從南昌起義開始就始終打抗戰牌,其實除了只聽命於蘇聯的中共滿洲省委組織的一些抗聯在東北的一些抗日行動以外,中共在1937年之前並沒有打過一天日本人。
  一二八會戰國軍不過六萬人,最終造成了日軍野戰主力師團約萬人的傷亡。而中共抗戰歷史中最輝煌的百團大戰,使用了105個團(約27萬人),一共只造成日軍地方衛戍部隊(戰鬥力和上海會戰中的日軍要差很多)1萬左右的傷亡(百團以後宣佈殲滅日軍二萬,懂得些當時歷史的人都知到這顯然是誇大的)。
最後,這次會戰是八年抗戰模式的第一次的演練,也是走全民抗戰路線和持久抗戰路線的肯定。一二八事變中,商界等社會精英出高價購買軍火支援缺少彈藥的中國軍隊,知識分子寫文章或者在大街上發表支持抗戰的演講,老百姓更是冒著生命危險送水送飯傳遞情報和物資。對於當時國力,軍力都和日本差距很遠的古老中國來說,這種模式可能是對付強大敵人的最好辦法,也逐步為中國高層所採納和接受。

http://tieba.baidu.com/p/2041272776




【张学良承认发动西安事变是闯祸】张晚年看了蒋介石的日记明白了,蒋不仅要抗日,而且有详尽战略计划。战略部署被破坏,仅仅把全面抗日时间表提前。这除了对日本人有利,对中国人则是巨大的灾难,抗战的惨烈完全证明了这一点。他在纽约明确说:“发动西安事变是闯了大祸,自己是罪人。

http://tieba.baidu.com/p/2041272776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2/0307/05/8215077_192367424.shtml

一二八淞沪抗战殉国将士名录
http://www.china813.com/yinlie1.htm
九一八事變後中國形勢
1931年12月,國民黨內部廣州政府強烈攻擊蔣介石獨裁,賣國,不抗日為了維持國家統一被迫下野。廣州政府來南京主政中央,由於怕沒有軍權無法控制局面,廣州派去南京上任的同時,就把自己的嫡系部隊以廣州人為主的十九路軍帶到了南京上海一線。他們大言不慚的宣布,要和日本決戰。(當時孫中山先生的兒子孫科政府的外交部部長陳友仁甚至建議政府對日絕交,準備開打)所謂看人挑擔不吃力,自己挑擔壓斷脊。廣州派上台後才發覺面臨南京國民政府所面臨的可怕內憂外患局面, 之前喊著對日絕交,準備開打的廣州派馬上態度180度變,急令上海市長吳鐵城滿足日本要求以免其有出兵挑釁籍口!但日寇仍不顧一切進攻上海!當時軍事上,各地軍閥都厚顏無恥的叫囂抗日,要錢要餉,到了一二八會戰後期,國民政府遷都洛陽,正式的製定長久抗戰策略,把中國劃分為五個戰區之後,中央政府讓各地軍閥出兵支援抗日,軍閥的真面目露出來了!一兵一卒也不願出,有部分軍閥甚至還和日本勾結欲籍外敵來對付國民政府的削藩行動!單靠剛剛開始只編成三個德式師的中央軍,還根本無法和日軍全面開打,蔣介石只好喊出攘外必先安內口號,一面積極暗中備戰。因此一二八滬戰是歷次抗戰兵力最單薄的!幸賴將士奮戰用命為中國雪了恥,反對國府人士看人挑擔不吃力,自己挑擔壓斷脊!中國1932年當時的国力人心根本還不具備全民團結抗戰的條件。
解密时刻:日记中的蒋介石-剿共为名,抗日为实(完整版)  youtube視頻








第一次长沙会战后,冈村宁次对日军部报告

“敌方抗日势力之中枢,既不在于中国四亿民众,亦不在于政府要人之意志,更不在于包括地方杂牌军在内之200万抗日敌军,而只在于以蒋介石为中心、以黄埔军官学校系统的青年军官为主体的中央直系军队的抗日意志。在历次会战中,它不仅是主要的战斗原动力,同时还严厉监督着逐渐丧失战斗力意志而徘徊犹豫的地方杂牌军,使之不致离去而步调一致,因此不可忽视其威力。黄埔军校教育之彻底,由此可见……有此军队存在,要想和平解决事变,无异是缘木求鱼. ——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冈村宁次(1939年)

第一次長沙戰役(又稱為「第一次長沙會戰」、「湘北會戰」,日本稱「湘贛會戰」),指1939年(民國28年)9月至10月抗日戰爭期間,中國第九戰區部隊在以湖南、湖北、江西三省接壤地區對日本軍隊進行的防禦戰役。這次戰役是繼「二戰」歐洲大戰爆發後日軍對中國正面戰場的第一次大攻勢。日本為達到對國民政府誘降和軍事打擊,集中10萬兵力從贛北、鄂南、湘北三個方向向長沙發起了進攻。第9戰區代司令長官薛岳(1939年10月1日被正式任命為司令長官)為保衛長沙,採取以湘北為防禦重點,「後退決戰」、「爭取外翼」的作戰方針,調動了30多個師和3個挺進縱隊,共約24萬多人參加此次戰役。至10月9日,中國軍隊第195師恢復到進佔鹿角、新牆、楊林街之線,日軍陸續退回新牆河以北地區;至10月14日,雙方恢復戰前態勢。
有兩個因素令日軍發動這次戰役,其一是納粹德國與蘇聯簽署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另外日本關東軍剛剛在諾門罕戰役中被蘇聯紅軍擊敗,因此希望在中國發動大規模進攻以恢復士氣

第三次長沙會戰中國勝利後不久,美、英政府便主動向中國提出,要廢除西方列強與中國歷屆政府簽訂的一系列不平等條約,歸還上海、廈門等地的公共租界,取消領事裁判權。
抗战期间苏,日对峙情势和国内敌后战场

哈拉哈河戰役(或稱諾門罕戰役諾門坎戰役)(俄語:Бои на Халхин-Голе;日語:ノモンハン事件)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日本及蘇聯在遠東(在與中國境內內蒙古海拉爾接壤的蒙古國境內的諾門罕地區)發生的一場戰爭。日本稱1939年5月11日至6月上旬的事件為第一次諾門罕事件;此後至9月16日停火為止,稱為第二次諾門罕事件。蘇聯方主將為格奧爾基·康斯坦丁諾維奇·朱可夫

  • 在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朱可夫成为斯大林的困难排除人,被派遣去解决一个又一个危急问题!”

      在朱可夫卓越的指挥下,日军遭到毁灭性的打击,伤亡和被俘了61000人,损失了660架飞机,被迫向苏联求和。9月16日,苏联与日本根据达成的停战协定结束了诺门坎战役。
      
  • 朱可夫通过诺门坎战役,成为了改写历史的人。或许正因为此,当朱可夫回到莫斯科时,斯大林亲自接见,表示祝贺与感谢,并授予他苏联英雄称号。
  •   摘自《马骏别解二战风云人物》 作者:马骏 出版社:光明日报出版社

苏联“军神”朱可夫晚景:与彭德怀同样蒙冤至死
http://news.ifeng.com/history/shijieshi/detail_2011_07/07/7495610_0.shtml日方主將則為小松原道太郎关东军第23师师长小松原道太郎中将(左),右为矢野关东军副参谋长受到關東軍第23師團壊滅的打擊,小松原道太郎團長被撤職,調返東京,諾門罕戰役1年後,小松原道太郎病死。

戰事在1939年於當時的滿洲與蒙古的邊界諾門罕發生。1939年5月至8月,日軍在中國黑龍江省西部與蒙古交鄰邊境地區挑起諾蒙坎事件(哈勒欣河事件)。
日、俄雙方的軍隊分別代表滿洲國及蒙古國交戰,但蘇、日雙方並沒有向對方正式宣戰。戰事結局是日本關東軍戰敗、蘇聯勝利。雙方於9月16日停火,事件最後以日本退讓,承認現存邊界結束衝突。1940年6月9日,蘇、日兩方正式締結協議。蘇、日雙方此後在二戰中一直維持和平狀態,直至1945年8月6日美軍在日本廣島投下原子彈後,蘇聯在8月8日對日本宣戰並發動八月風暴行動為止。
哈拉哈河戰役(或稱諾門罕戰役諾門坎戰役)(俄語:Бои на Халхин-Голе;日語:ノモンハン事件)
视频:1939诺门坎战役
   
登陸之日》(韓語:마이웨이,英語:My Way,即我的征途)是一部2011年末上映的韓國電影。姜帝圭執導,南韓CJ Entertainment及日本東映株式會社攝製及發行


电影-我的征途-描述该役之惨烈,日本陆军史上最大败仗
诺门坎战役1939-日军大战苏军
  • 李兆麟(1910-1946),原名李超兰,曾化名李烈生,又化名张寿篯,1910年11月2日出生於遼寧省遼陽縣小榮官屯一個農民家庭,1931年參加革命,193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中共滿洲省委軍委負責人、珠河反日游擊隊副隊長、哈東支隊政委、東北抗日聯軍第六軍代理政治部主任、第三軍政治部主任、北滿抗日聯軍總政治部主任和東北抗日聯軍第三路軍總指揮等職。抗日戰爭勝利后,李兆麟任濱江省政府副省長,后出任哈爾濱中蘇友好協會會長。1946年3月9日,李兆麟將軍在哈爾濱市道裡區水道街(今兆麟街)遭國民黨軍統特務殺害。3月24日,哈爾濱市數十萬人在道裡公園舉行隆重公祭和安葬儀式,於公園北側建烈士墓和墓塔,並將公園改名為兆麟公園。1946年8月15日,哈爾濱市人民群眾為李兆麟將軍建立了一座高大的紀念墓碑,佔地面積6000平方米,建筑面積400平方米,將軍墓碑上刻寫著“民族英雄李兆麟將軍之墓”11個金色大字,下面鑲嵌的銅板上鐫刻著時任松江省政府主席馮仲雲撰寫的墓志。
    “李兆麟将军……驰骋于北满原野,孤军奋战,艰苦备尝,十四年如一日,适苏联对日宣战,乃配合苏军解放桑梓。于风雨飘摇中,毅然任松江省副省长维持社会秩序,造福人民。形势稍定,乃专任中苏友好协会会长,致力邦交敦睦,奔走国内民主和平,功在国家,妇孺皆感。……” ——原松江省省长冯仲云
      
  • 1994年,李兆麟將軍墓被黑龍江省委、省政府公布為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 李兆麟將軍墓志
  • 对中国而言,诺门罕之战既不是国民党军队的胜利,也不是八路军、新四军的战果,而且中蒙边界的部分中国领土还由此被划入外蒙古。1940年6月9日,苏、日就外蒙古和伪满边界问题缔结了协约,把边界线由哈拉哈河向黑龙江境内推进了约40公里。据美国《生活》杂志记者戴维·贝尔加米尼记载,苏军占领了一条64公里宽、32公里深的狭长地带,是一块面积达20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对中国而言,这实在不是一个值得称赞的胜利。
http://v.ifeng.com/mil/201103/a7b47255-f26b-4199-aad7-ccd81162f8d4.shtml
视频:纪实档案:苏日二战交锋录

小日本海盗岛国資源匱乏,穹酸相毕露还夜狼自大窮兵瀆武,根本耗不起只有等死的份,日本說叫玉碎
孫子出,而弟子問曰:「威王、田忌,臣主之問何如?」孫子曰:「威王問九,田忌問七,幾知兵矣,而未達於道也。吾聞‘素信者昌,立義……用兵無備者傷,窮兵者亡’,齊三其 憂矣。」 (《孫臏兵法.威王問》)


罪大恶极的昭和三大参谋之辻政信日本關東軍在諾門坎戰役共動員58925人,戰死18868人,一手發動戰爭的日軍昭和三參謀之一辻政信 (1902年10月11日-1961年下落不明)另两名是濑岛龙三与石原莞尔。常言道:参谋不带长,放屁也不响!偏偏从1928年到1945年中日间这场持续了17之久的战争,根本就是一场由日军参谋们策划,发动和疯狂推进的战争-参谋不带长,放屁也不响!
  • 攻占新加坡以后,下令严厉镇压当地华侨的反抗运动,制造“新加坡大屠杀”,屠杀在新华侨十余万人。

  • 1944年,辻政信出任第33军作战参谋, 参加缅甸战役。在缅甸,辻政信又故技重施,对缅甸的抗日力量下达了与新加坡同样的命令,结果又是一场血洗。日军占领泰国后,辻政信又涉嫌参与了暗杀泰国国王拉玛八世的一系列阴谋活动。  

  • 辻政信变卖家产筹集旅费,以“对东南亚进行实态调查”的名义,于1961年4月飞到了印度支那。不久后又化装成和尚潜入老挝,企图偷掘日本军队撤离老挝前藏匿于此的黄金。但随后就被老挝人民解放军抓获,并最终以“间谍罪”被执行枪决,结束了其罪恶一生。不过也有许多不同的传闻,又说辻政信是被CIA所杀,也有说是被英国情报机关所杀,但是大家更愿意相信辻政信是被中国情报机关所处理掉的。http://bbs.tiexue.net/post_5119604_1.html  

戰後在齊齊哈爾公開逼迫第72聯隊長酒井美喜雄大佐切腹自殺,9月12日,酒井被送往齊齊哈爾陸軍醫院。15日,寫好遺書,面向東方遙拜後,剖腹自殺。按日军规定,大佐战死可追晋少将。酒井虽不是战死的,但自杀很“酷”,死后得了少将军衔。

他的战友冈本德三大佐是七十一联队联队长,在齐齐哈尔陆军医院病床上被授予少将军衔。1940年5月13日,刚挂上将军军衔不几天的冈本,就让参加过诺门坎战役的伪满伤兵用战刀活生给劈死了。岡本德三少將,是日本史上惟一 一個讓偽軍活活劈死的將官。

根據2005-06年解密的美國國家紀錄與檔案管理局資料(1954年),CIA在戰後曾經接近過辻政信,有意讓他負責指揮GHQ對中國方面的情報工作。然而不久後CIA分析發現辻政信的目的是利用美國的力量讓日本再武裝,因而將辻政信認定為「就算掀起第三次世界大戰都不奇怪」的危險人物。
1970年朝日新聞報導了一個叫楊光宇的中國人被巴特寮找去當顧問見到了政信,後者許諾給他報酬要求幫他脫身。之後楊四處奔走後被命令去北京學習,62年3月才回來,儘管上面說是逃跑了,他認為此時政信已經被當成間諜秘密處決了。

http://zh.wikipedia.org/wiki/%E8%BE%BB%E6%94%BF%E4%BF%A1
http://big5.china.com/gate/big5/culture.china.com/history/files/11022841/20101220/16301372_1.html


美苏英秘密签定雅尔达密约,出卖盟友中国和抢占胜利果实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蒙古趁机宣告“脱离大清独立”。1919年,北洋段祺瑞政府不承认蒙古独立,派干将徐树铮誓师,武力收复蒙古。1920年,段祺瑞下台,外蒙古也进入混乱状态。1921年,蒙古在苏俄的大量武器装备援助下,进攻中国军队。中国军队内外交困,无心恋战,节节败退,从此中国军队再没有进入外蒙古!在国民政府成立前,外蒙古已实际被苏联占领控制!


苏军参战占领东北,新疆边区,斯大林两面手法勒索,暗示将东北交由中共接收,协逼国民政府放弃外蒙,国共重庆和谈,内战全面开打的远因近果。



抗戰勝利後蘇聯對東北的掠奪
http://bbs.cqzg.cn/thread-638931-1-1.html


1945年8月14日,国民政府在苏联保证“不干涉新疆事务,不在中国东北长期驻军不回,不以任何形式援助中国共产党及其所属一切武装”的条件下,签署了《中苏友好同盟条约》,承认了蒙古人民共和国是一个具有国际法主体地位的主权独立国家(外蒙古独立)。
中華民國政府認爲蘇聯阻撓其在滿洲恢復主權之努力,並在國共內戰中援助中國共產黨以反叛之,因而違反了條約。1952年,中華民國向聯合國控告蘇聯。聯合國大會以25票贊成,9票反對,24票棄權通過決議案五〇五譴責蘇聯。此案常稱為「控蘇案」[聯合國大會505號決議案的標題是《蘇聯違反一九四五年八月十四日中蘇友好同盟條約及聯合國憲章以致威脅中國政治獨立與領土完整及遠東和平案》。

聯合國決議案全文:
大會認爲聯合國首要目標之一,在「創造適當環境,俾克維持正義,尊重由條約與國際法其他淵源而起之義務」,
查中華民國與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邦曾於一九四五年八月十四日締結友好同盟條約,內除其他事項外,並規定:
(a) 締約國「同意在……依照彼此尊重主權及領土完整與不干涉對方內政之原則下,共同密切友好合作」,
(b) 「蘇聯政府同意予中國以道義上與軍需品及其它物資之援助,此項援助當完全供給中國中央政府即國民政府」,
查悉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邦自日本投降後對中國國民政府在東三省(滿洲)恢復中國主權之努力,始終橫加阻撓,並以軍事及經濟上之援助給與中國共產黨以反叛中國國民政府,
爰斷定: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邦就其自日本投降後對中國之關係而言,實未履行一九四五年八月十四日中國與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邦所簽訂之友好同盟條約。
一九五二年二月一日,第三六九次全體會議。

中華民國向聯合國控告蘇聯後,聯合國大會第六屆會議在1952年2月1日通過此決議案。控蘇案表決後,1953年2月24日,中華民國立法院廢止中蘇友好同盟條約並拒絕承認蒙古人民共和國獨立。中華民國曾在1955年否決蒙古加入聯合國,但美國壓力最後迫使中華民國停止阻擋蒙古,所以蒙古在1961年加入聯合國。



祖國啊!我們共同的遺憾就是只能為你奉獻一次生命!

-空軍烈士高志航


高志航赴意大利考察空軍的護照,上有高志航的照片及親筆簽名。

(中評社 倪鴻祥攝)
http://webpic.chinareviewnews.com/upload/201103/7/101620302.JPG


1934年春,高志航晉陞為空軍第四大隊中校大隊長,轄21、22、23中隊,在杭州筧橋開始訓練新的飛行員。1935年,高志航被派至義大利考察航空1年。後在飛行表演中表現出眾,墨索里尼看過後說過,「這樣技術的飛行員在義大利也是數一數二的。」義大利飛機商為了推銷已經落後了的飛機,便試圖向高志航行賄,被高拒絕。高在向墨索里尼辭行說:「貴國飛機已經太落後了,貴國想用行賄的方式要我們購買,我們中國人決不接受,請原諒。我們將去美國,再見!」墨索里尼非常欽佩他的行為,並將隨身所帶的鋼筆手槍送給他作為紀念。歸國後,高志航擔任教導總隊副總隊長,協助總隊長毛邦初工作,在南昌集訓驅逐機部隊所有飛行員。培養出如,劉粹剛、柳哲生、董明德、李桂丹、鄭少愚、樂以琴、羅英德等優秀飛行員.


【抗美援朝的真相】 1949年,金日成妄图侵占南韩,在中苏的支持下解放军3个精锐师在1949-1950年初入朝供其驱策;1950年6月,因有备而来,三天攻下韩国汉城,举世震惊!之后被美联军遏制。为此侵略战争,中国耗费了一百多亿,77万“炮灰”伤亡并被赶回三八线。更被世界孤立、经济封锁长达30年!
【中朝友谊】1958年,金日成大清洗,亲中派党员惨遭死刑,志愿军被赶回中国。67年,金下令捣毁志愿军陵园,毛岸英墓碑被砸。92年中韩建交,朝鲜在中朝边境集结大军做进攻状,扬言与台湾建交。93年申奥朝鲜投票给悉尼,北京一票落选。08年《劳动新闻》社论骂中国是帝国主义国家。12年,朝鲜扣我渔民并索要赎金
1950年秋,林彪当年称病拒绝入朝时曾判断:美国无意侵略中国,否则三年内战中早已介入。朝鲜战争的结果是中国倾举国之力以死伤百万人的惨痛代价保住了金家的政权,卫护了苏俄,孤立了自己。给善良的北朝鲜人留下苦难的六十年。  

在出兵援朝的问题上,林彪的慎战意见在政治局曾占上风:“为了拯救一个几百

万人的朝鲜,而打烂一个5亿人口的中国,是不划算的。”他同时提出了另一个

出兵方略:“如一定要出,那就采取出而不战的方针,屯兵于朝鲜北部,看一看

形势的发展,能不打就不打,这是上策。

http://tieba.baidu.com/p/2041272776

战败的日本如何成为二战最大受益国?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2/0316/18/8215077_194865983.shtml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4-20 00:06: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ugang 于 2013-6-21 10:21 编辑

中華民國國徽

象徵
為革命先烈陸皓東所設計的革命標誌,象徵民主和自由光華四射,普照全球。
青色代表光明純潔、民族和自由;白色代表坦白無私、民權和平等。
青天白日,取象宏美,中華民國為遠東之國,日出東方為之最者,且青天白日,示光明正照自由平等之義。
白日光芒尖鋒,示革命進銳。
十二道光芒,代表一天十二個時辰,一年十二個月,更鼓舞國人時時刻刻都要精進奮鬥與時俱進,自強不息,同時象徵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即「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也象徵著國家的命脈,隨著時間的前進永存於世界。
青天大於白日光芒,象徵天上的青天廣闊無邊,青天中的太陽(白日)高遠,遠有先人、歷史意涵,代表中華民國全體,勿忘歷史之先賢先烈為民主犧牲奉獻。
格式
圓形、青白色。
白日居中,並有十二道白尖角光芒。
白日與十二道白尖角光芒間,留一青色圓圈
比例
青底圓形之圓心為白日體之圓心。
白日體半徑與青底圓形半徑,為1:3。
白日體圓心至白尖角光芒頂,其長度與白日體半徑,為2:1。
白日與12道白尖角光芒間之青圈,其寬度等於白日體直徑15分之1。
每道白尖角光芒之頂角為30度,十二角為360度。
白尖角光芒之上下左右排列,應正對北南西東方向,其餘均勻排列。

中山陵設計師
吕彦直





呂彥直(1894年7月28日-1929年3月18日),字仲宜,別古愚,生於山東東平縣東平鎮護駕村。中國著名建築師,在《建築五宗師》書中與劉敦楨童寯梁思成楊廷寶合稱「建築五宗師」。


1929年春建成祭堂等主要建築,當年6月1日孫中山入葬,南京中山陵全部工程至1931年才告完成。



碑亭

墓頂臥像


視頻
孙中山奉安南京中山陵
youtube解碼中山陵二

youku解碼中山陵二


1937年12月10日,留守中山陵警卫处的26名中山陵卫士,副大队长(队副)温燕任总指挥,分队长黄惠三、刘祥、郑世泉、陈贤,中士班长赵致广、郭培光、游英为骨干,分率数名卫士,各领任务,协同中国守军所部南京教导总队,布防在紫金山各处,共同御敌,最终全部牺牲。


国家间的政策是为了利益而争,无论国际政策的最终目的是甚么,利益总是最直接的目标- Hans J.Morgenthau (1904-1980)


蒋介石和他的德国军事顾问团




第一任德國顧問:鲍尔上校Max Hermann Bauer (January 31, 1869 in Quedlinburg – May 6, 1929 in Shanghai) 1929年在上海病逝

成立教导队、储备编译人才、倡议中国军火工业的建立


五任德國顧問:

1.馬克斯·鮑爾(Max Hermann Bauer

2.赫爾曼·克裏拜爾(Hermann Kriebel)实际军事训练与教学
左起第4人就是克里拜爾
3.喬治·魏采爾(Georg Wetzell)实际军事训练与教学、担任中原大战“第五次围剿”的作战顾问
OberstleutnantGeorgWetzell.

為中國抗日作出卓越貢獻的兩位德國陸軍上將

4漢斯·馮·塞克特(Hans von Seeckt)

应被中国记住的一个德国将军
第四任顧問:
约翰尼斯·弗里德利希·利奥波德·冯·泽克特(Johannes Friedrich Leopold von Seeckt)
被誉为德国“国防军之父”的汉斯·冯·塞克特是蒋介石聘任的德国顾问中资历最老、威望最隆、见识最广的一位。
Johannes Friedrich Leopold von Seeckt (* 22. April 1866 in Schleswig; † 27. Dezember 1936 in Berlin)

http://bbs.tiexue.net/post_6555989_1.html





促进中国国防工业的发展、增强陆军的素质与战力
http://www.historykingdom.com/simple/?t29156.html


5.亞力山大·馮·法肯豪森(Alexander von Falkenhausen)第五任顧問
亞歷山大·馮·法肯豪森德語Alexander Ernst Alfred Hermann von Falkenhausen,1878年10月29日-1966年7月31日)




建立现代化的轻武装机动陆军、建立长江以南防御体系、大量引进德式装备与军事体系,奠立中国现代化军事的基础
作为蒋介石的最后一任德国军事总顾问,法肯豪森在帮助蒋介石整训军队、推动中德贸易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而更重要的是,他对中国抗日战略部署提出了大量的建议,帮助蒋介石拟订了抗日战略蓝图,并参与指挥了淞沪会战和徐州会战。

http://ww2gravestone.com/general/falkenhausen-alexander-ernst-alfred-hermann-von
回顾近十年来​​在华的工作,我们感到非常光荣与自豪,总共有一百三十名的同志
,其中八位为了他们的任务而丧失生命,他们是为中德的共同利益而牺牲,我们
已在最艰难的环境中,发挥了德国军人优良的传统,帮助我们的朋友防卫他们的
生存与尊严。这些均将会永垂于中德关系史中。
--德国陆军上将亚历山大.封.法肯豪森--


姓名
军衔
职务
任职时间
贡献
鲍尔
Max Hermann Bauer
上校
第一任总顾问
1928年11月——1929年5月
成立教导队、储备编译人才、倡议中国军火工业的建立
柯利伯尔
Hermann Kriebel
中校
代理总顾问
1929年05月——1930年5月
实际军事训练与教学
佛采尔
Georg Wetzell
中将
第二任总顾问
1930年05月——1934年4月
实际军事训练与教学、担任中原大战“第五次围剿”的作战顾问
塞克特
Johannes Friedrich Leopold von Seeckt
上将
第三任总顾问
1934年05月——1935年3月
促进中国国防工业的发展、增强陆军的素质与战力
法尔肯豪森
Alexander von Falkenhausen
上将
第四任总顾问
1935年03月——1938年7月
建立现代化的轻武装机动陆军、建立长江以南防御体系、大量引进德式装备与军事体系,奠立中国现代化军事的基础




国军民国24年的训练用书-德式现代炮兵须知,作者周长耀,总监唐生智,唐生智1949年后投效中共,受文革迫害,1970年病逝。








美國和德國的軍事教育截然不同,德國是精兵主義,教育訓練確實精到;美國是大眾兵教育,有一套人人可接受的普通標准,即使參謀學校教育也是如此。但是美國物質條件高,武器裝備充足。德國人講究作戰技術,訓練要求精到,對射擊體能更爲注重,我受德國教官影響很大。--黄埔三期
陸軍二級上將石覺
(1908-1987)


youtube 视频


【一寸河山一寸血】 第2集 中日戰爭的源頭↘中華民國衛國抗日紀錄片  









廣州國民政府(1931年5月28日—1932年1月1日)1931年,蔣中正在南京湯山軟禁胡漢民,同時在南京召開國民會議,通過《中華民國約法草案》,引起國民黨內其他實力派的不滿。黨內胡派、汪派、桂系、孫科等在廣州召開「國民黨中央執監委非常會議」,彷照孫文護法戰爭時的做法,在廣州另立政府。廣州「國民政府」在1931年5月28日成立,以汪兆銘為領袖,不設主席。同年爆發九一八事變後,國民黨內謀求合作,最終粵、寧兩派息爭,蔣中正辭去主席和行政院長職務,並於12月28日在南京再召開國民黨四屆一中全會,由林森為主席,孫科為行政院長。1932年1月1日,廣州「中央黨部」和「國民政府」宣佈撤銷,設中央執行委員會西南執行部、西南政務委員會、西南軍事委員會。

靠战争摆脱国家破产危机的日本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2/0316/18/8215077_194867546.shtml

视频

日本窥视东北已久 并策动九一八事变
http://v.ifeng.com/his/201103/c4d2dba9-3259-42ad-9768-b5e7b8ddc15a.shtml

http://v.ifeng.com/his/201103/6825cba0-9eda-4002-9c31-63062755e8e2.shtml

20万东北军不战而退 2万日军占领东三省全境
http://v.ifeng.com/his/201103/976bc4bc-ebdc-483e-83db-b8cdc6cc6343.shtml


1932年一二八淞沪会战期间 谁首次击落了侵华日机-20120915凤凰大放送
http://v.ifeng.com/history/shishijianzheng/201209/f10675ff-dff1-46b9-903b-cf0e8b659ffd.shtml
中日空軍在抗戰戰場上的第一次廝殺
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mil/2005-08/22/content_3388315.htm
视频
一二八淞沪战抗爆发


http://v.ifeng.com/his/201103/a329819c-3d55-4f3e-affb-38cc0da19313.shtml
http://v.ifeng.com/his/201103/13a12fc3-2e1d-4a98-be6a-53f4e3da07ca.shtml
日军轰炸上海商务印书馆 46万册古籍化为灰烬
http://v.ifeng.com/his/201103/bcf41dea-8ad3-4f10-a0b6-45ace829f8b0.shtml

日军组上海派遣军 韩国义士成功暗杀白川义则http://v.ifeng.com/his/201103/227cb28d-adfa-4f62-aee9-936ba7750bde.shtml

热河沦陷 蒋介石调集部队欲与日军对决长
http://v.ifeng.com/his/201103/5263ba39-a115-42f7-acbd-174fa4cac7c1.shtml
日军入关平津危机 中日双方签订《塘沽协定》
http://v.ifeng.com/his/201103/abaf031f-a86e-471a-ab2c-238643744837.shtml

1.28淞沪抗战失败与陆小曼前夫王庚“泄密”迷案



1932年“一·二八”淞沪战争爆发,第十九路军奋起抵抗,第八十八独立旅就配置在龙华和南市一带。然而,其旅长王庚在战斗紧张激烈之际,竟擅自只身离开战场……

  王赓为江苏无锡人,1895年出生在一个官宦家庭里。王赓稍长在北京清华留美预备学校 (清华大学的前身)读书,考取官费留美,先后曾在密西根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就读;1915年获普林斯顿大学文学学士后转入西点军校学习。王赓回国后曾任职北洋陆军部,1919年以中国代表团武官身份随陆征祥参加巴黎和会,声誉鹊起,并在此时与著名的交际花陆小曼相识。1922年10月10日,王赓、陆小曼在北京举行了场面盛大的婚礼。婚后的王赓被推荐为华学校的校长,后应西点军校的老学长温应星的邀请,又去哈尔滨中东铁路参加护路工作。由于王赓经常外出,寂寞的陆小曼重返北京社交圈,这才有了与浪漫诗人徐志摩的相遇。王赓与陆小曼分手了。1930年,财政部长宋子文组建税警团,王赓被任命为总团长。1932年2月,税警团被改编为番号为八十八的独立旅,由蔡廷锴军长指挥,在上海奋力抵抗日军的进攻。

  1932年2月27日傍晚,响了一整天的枪炮声沉寂下来,脱离战场的王赓骑着一辆摩托车穿过了外白渡桥,进入公共租界。在黄浦路上,日本海军陆战队士兵发现了一名骑摩托车的中国军官,见他身背公文包,认定是个重要人物,于是立即发动汽车进行追赶。眼看就要被日兵追上,情急之下,王赓将摩托车停在黄浦路的礼查饭店门前,只身逃了进去。

  日军陆战队士兵在与公共租界巡捕房进行交涉后,由公共租界的巡捕进入礼查饭店将王赓抓获。这期间,王赓将他的公文包交给一位英国领班,让他帮助藏起来。但此人不敢拿,复交给了巡捕,巡捕也将皮包一并交给日本海军陆战队士兵。王赓随身带的军用皮包中,有淞沪兵力部署和战线配置图及重要文件。日军得到地图后,如获至宝。

  3月 1日,日军发动了全面攻势,淞沪各战线均有激烈战况。在浏河,第十九路军只有两个连的兵力,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抵抗,阵地失守。在庙行镇附近的第八十七、八十八师的防御阵地,也被强大的日军突破。在吴淞方面,日本舰队进行猛烈炮击,蒋光鼐派一个团前往增援,上去便遭惨败。

  在这种情况下,蒋光鼐、蔡廷锴与张治中等三位将军进行紧急商议,决定保存实力,撤退到第二防线。3月6日,第十九路军总指挥蒋光鼐电令全线停火。在英、美、法、意等国的斡旋下,中日双方代表开始举行停战谈判。事后,很多人说上海守军的撤退与王赓丢失的军事地图有关。

1932年2月27日晚,王赓在公共租界被日军抓获后,日本方面指责王赓是间谍,加以审问,并以枪毙相威胁。29日晚,上海市政府向美国总领事克宁翰以及各国领事提出严重抗议。在英、美、法等国的压力下,3月1日,王赓被日军放了回来。

  在两国交战的紧张时刻,王赓离开战区,独自到租界里干什么呢?当时,上海滩的小报记者就着文:王赓是去看坠机身亡的诗人徐志摩 (徐于1931年11月坠机离世)的遗孀——陆小曼的。失去了徐志摩的陆小曼,身心处于极大的痛苦之中。王赓与陆小曼同处一城,去看望和安慰陆小曼——自己的前妻也是人之常情。但第十九路军的高级将领却不这样认为,他们指责王赓有出卖军事机密的嫌疑。王赓遂被十九路军总指挥部看押,解除独立旅旅长之职务,转交军政部军法司关押。王赓多次接受军政部、参谋本部、军法司联合调查,几经审问。但关于丢失军事地图一事,虽事出有因,但查无实据。几个月后,即在同年8月2日,军事法庭对王赓泄密案进行宣判,最终王赓因“擅离戒严地点”被判处有期徒刑两年零六个月。

  两年多的牢狱生活,使王赓患上了严重的肾病。1935年,王赓出狱后,就去德国治疗肾病。从此,仕途蹭蹬,而他的副手孙立人却由于作战英勇,名声大噪,在抗战中成为抗日名将。王赓病愈回国后,便退出军界,在南京铁道部任职。留美的哈佛毕业生、时任军政部兵工署署长的俞大维劝其不必消沉,应该再任军职。王赓回答: “如果国家对外作战,自会挺身而出。”

  1937年,王赓在香港结婚,后育一儿一女。是年 “七七”卢沟桥事变爆发,抗日战争全面开始。王赓即前往南京见兵工署署长俞大维要求为国效劳。俞大维随后允其向兵工署报到,担任兵工研究委员、兵工署昆明办事处处长。

  1941年12月8日,日军袭击美国珍珠港,美、英、中等国结盟。1942年3月11日,国民政府决定派遣一个军事代表团赴华盛顿,因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艾森豪威尔将军与王赓同为美国西点军官学校的同班同学,宋子文急招王赓参加军事代表团。王赓当时的身体很不好,但为了国家利益还是勉强就道。当军事代表团途经开罗时,王赓旧病复发,一个多月后病情恶化,病逝于开罗皇家医院,时年四十七岁。王赓死后被开罗盟军以军礼隆重葬仪,安葬在英军公墓。(据 《名人传记》2009年第3期王晓花/文)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94898b0100d9mc.html
一‧二八抗戰總撤退是必然 無關“王賡失地圖”

http://big5.ifeng.com/gate/big5/news.ifeng.com/history/zhongguojindaishi/detail_2010_08/08/1907178_0.shtml

邓振铨(1896年-1944年) 云南省镇雄县塘房人,贵州陆军讲武学校毕业。历任国民革命军云南陆军第一混成旅连、营长、辎重队长。1924年到广州,任黄埔军校训练部中校副官,黄埔军校教导一团辎重队长,第一旅团附。北伐军东路军总指挥部警备旅副旅长,汕头市市政厅厅长兼公安局长。1926年3月后历任任国民革命军陆军第1师第2团团长,第14师第4团团长,1927年后任第14师少将副师长、1927年4月12日起任国民革命军陆军第1军第1师中将师长,1927年10月26日起,第17军参谋长兼第2师师长。1929年任第19路军吴淞要塞司令,军事参议院中将参议。1932年2月7日,日陆海空三军联合进攻吴淞要塞,击毁炮台。吴淞要塞司令邓振铨竟然只求自保,勾搭日军。正式开战后,吴淞要塞军舰仍向日舰提供淡水和食物。当日军进攻吴淞要塞的紧要关头,该总司令临阵脱逃,成为可耻的民族罪人。后由第十九路军七十八师副师长谭启秀兼任司令,滕久寿任参谋长(1932年2月4日牺牲于吴淞),后由该师一五六旅旅长翁照垣兼任司令。淞沪抗战激励全国民众,要塞守军毫不畏惧,奋勇抵抗,重创日军。2月初,1万多日军多次进攻吴淞,均被击退。2月13日,日军劲旅久留米混成旅团千余人,在蕰藻浜曹家桥偷渡成功后,在永安纱厂门前被中国重兵包围,又有60名敢死队员实施自杀攻击,1600日军全军覆没。日军遭受重创,一举占领吴淞的企图遂破产。
北平世界日報(1928-09-07(北平))。[鄧振銓任吳淞要塞司令]。《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聯合目錄》。
http://catalog.digitalarchives.tw/item/00/07/a4/55.html
1937年(民國二十六年)全面抗戰爆發背景
對於蘆溝橋事件之嚴正表示
民國年號加1911即西元
西元減1911即民國紀年



和平未到根本絕望時期,決不放棄和平,犧牲未到最後關頭,決不輕言犧牲。我們知道全國應戰以後之局勢,就只有犧牲到底,無絲毫僥倖求免之理。如果戰端一開,那就是地無分東南南北,人無分男女老幼,無論何人,皆有守土抗戰之責任,皆應抱定犧牲一切之決心。
蔣中正
中華民國二十六年七月十七日

  出席廬山第二次談話會講我們是應戰而不是求戰

第三,萬一真到了無可避免的最後關頭,我們當然只有犧牲,只有抗戰,但我們的態度,只是應戰而不是求戰,應戰是應付最後關頭必不得已的辦法。我們全國國民必能信任政府,已在整個的準備中。因為我國是弱國,又因為擁護和平是我國的國策,所以不可求戰。我們固然是一個弱國,但不能不保持我們民族的生命,不能不負起祖宗先民所遺留給我們歷史上的責任,所以到了必不得已時,我們不能不應戰。


1937年2月15日至22日,國民黨五屆三中全會在南京舉行,蔣中正對於「最後關頭」的解釋,充分表示我們對於和平的愛護。我們既是一個弱國,如果臨到最後關頭,便只有拼全民族的生命,以求國家生存;那時節再不容許我們中途妥協,須知中途妥協的條件,便是整個投降,整個滅亡的條件。全國國民最要認清,所謂最後關頭的意義,最後關頭一到,我們只有犧牲到底,抗戰到底,唯有「犧牲到底」的決心,才能博得最後的勝利。若是彷徨不定,妄想苟安,便會陷民族於萬劫不復之地!

1937年2月15日至22日,國民黨五屆三中全會在南京舉行。會上,國民黨派和親日派分別就停止內戰,一致問題展開了辯論。經過激烈的鬥爭,先後通過了《促進救國大計案》、《西安事變經過之決議》、《關於國防經濟建設案》以及《關於根絕赤禍之決議案》等議案,並發表了宣言。在這次會議中,國民黨雖然沒有根本放棄反共立場,沒有製定明確的方針,但在中國共產黨的推動下和國民黨內進步人士的積極努力下,在內外政策上都做了某些重要調整。在對內政策上,基本確定了停止內戰,實行國共合作的原則;在對外政策上,公開表示“如果讓步超出了限度,只有出於抗戰之一途”。
http://www.chungcheng.org.tw/thought/class06/0014/0014.htm
http://www.chungcheng.org.tw/thought/class06/0014/0014.htm
                                             youtube 视频

813淞滬會戰







孤軍死守上海四行倉庫,謝晉元將軍殉國

鳳凰視頻:日内瓦会议召开在即 蒋介石留孤军死守上海http://v.ifeng.com/his/201011/8f681a06-a79e-44f2-a9fc-69634b215577.shtml
抗战英雄国军十八师长朱耀华中将

https://www.hakkaonline.com/thread-90728-1-1.html

中国空军喋血长空
https://www.youtube.com/watch?feature=player_detailpage&v=evybDlJTMcY#t=381s



日寇從長三角至南京不停屠殺


揭秘:日军史料记载的唯一在南京被击毙的将军
井手龙男在南京被击毙且被“追晋”为陆军少将
http://news.ifeng.com/history/zhongguojindaishi/detail_2011_12/20/11441546_0.shtml?_from_ralated

国民革命军七十四军第二任军长-常胜将军王耀武youtube 视频


国民革命军第七十四军
军长

1939年6月-1944年3月


王耀武邀请季羡林

http://wh.sdnews.com.cn/bdzg/201010/t20101009_519859.html

重慶大轟炸背後的暗戰
重慶大轟炸背後的暗戰:1938年到1943年,日寇為何對重慶狂轟濫炸,重慶氣象和防空情報怎樣被偷走,有潛伏的特務向日寇發佈了情報,反日諜機構又如何迅速破案,隱藏在重慶的日諜能否被抓獲?


中華民國駐美國華盛頓大使館軍事副武官蕭勃將一個關鍵人物推薦到軍統特務電訊網的開創者魏大銘面前。 “密碼之父”:數字巧解氣象密報 赫伯特·亞德利是美國軍事情報處(今日美國國家安全局的前身)和“美國黑室”(專門負責破譯情報部門獲得的密碼信息)的創建人。他因為超強的密碼破譯能力被業內譽為“美國密碼之父”。他對日軍密碼已經研究了十幾年。11月,化名為“羅伯特·奧斯本”的亞德利在軍事委員會技術研究室的邀請下,穿越重重險阻以皮草商身份抵達重慶。中國軍方授予他少校軍銜,並安排30多名留日學生,組成了專門破譯神秘電碼的情報小組。 他揪出了一個日軍空投潛伏重慶的間諜,但不料情報部門很快秘密槍決了日本間諜,亞德利只好親自向日軍發送電報,用假情報暫時拖延敵人的轟炸。與此同時,小組截獲了大量以更為複雜難解的新密碼編寫的電報。亞德利據此判斷還有更為深藏不露的間諜埋伏在重慶城內,敵方可能會展開新一輪的攻勢。但還未等他將這一信息向上反映,5月3日上午9時,日軍飛機從武漢直撲重慶,共投下了100多枚炸彈。第二天,20多架日機再襲重慶。抗戰歷史上悲慘的“五三”、“五四”慘案就這樣帶著重慶6000民眾的鮮血發生了。 亞德利決心儘快抓住間諜。就在這時,一個現象引起了他的注意。在重慶市區花大力氣部署的防空部隊為什麼竟沒有打下幾架敵機?這其中必有玄機。
處決漢奸:密碼秘密終於告解
“獨臂大盜”是漢奸汪精衛安插在重慶的耳目。他曾密電日軍,告其轟炸機保持3660米的飛行高度,以避開射程僅達3050米的國軍高射炮的射擊。 密碼的秘密終於告解。“獨臂大盜”被逮捕,不久便被槍決。在這之後的一段時間,日軍的轟炸行動有所收斂。 1940年7月,亞德利回到美國。為了保密,美方沒有透露他的消息。後來,亞德利在他的回憶錄《中國黑室——諜海奇遇》中才公佈了此事的詳細經過。中繹本中國黑室——諜海奇遇舊書
赫伯特·奧斯本·亞德利Herbert Osborn Yardley (1889月4月13日 印第安納-1958年8月7日華盛頓特區)美國密碼之父,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及以後,最早組織領導組織美國正式的密碼破譯活動。抗戰時曾幫助中國建立密碼破譯中心。


"暗算天才"池步洲 截譯偷襲珍珠港密文
http://big5.huaxia.com/thjq/jsgoucheng/2010/07/1968521.html

池步洲(右)和他的日本妻子白濱曉子
[url=]中國“007”池步洲:破山本五十六出巡密電[/url]
池步洲因在破密方面屢立不世之功,被晉陞為國軍少將參謀,以文職而晉身將軍行列。

  建國後,池步洲的複雜經歷讓他吃了苦頭。1951年,池步洲在上海蒙冤入獄。1983年4月12日,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宣判池步洲無罪。晚年的池步洲被選為上海市長寧區政協委員,並撰寫《日本遣唐使簡史》等多部重要著作。2003年2月4日,池步洲在日本神戶逝世,享年96歲。
中文名:池步洲
國籍:中國
民族:
出生地:福建省閩清縣三溪鄉溪源村
出生日期:1908年2月18日
逝世日期:2003年2月4日
職業:密碼破譯專家
畢業院校:早稻田大學
主要成就:破譯山本五十六出巡密碼

破譯珍珠港事件密碼
代表作品:《日本遣唐使簡史》、《日本華僑經濟史話》等
逝世地:日本神戶
2003年2月4日,池步洲在日本神戶逝世,享年96歲。逝世後,他的骨灰被帶回中國。
  2003年抗日戰爭勝利58周年之際,福建省閩清縣在台山公園為池步州立碑,以此紀念這位抗日功臣、破譯密電專家。
池步洲回憶錄
一片丹心破日密  --  池步洲回忆录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4819591/
pdf下载
http://ishare.iask.sina.com.cn/download/explain.php?fileid=14594788
http://baike.baidu.com/view/1300989.htm
謀殺山本五十六是不是符合西洋文化中最講究的“FAIR PLAY”的精神是另外一回事,但是在作戰上是極大的成功。據說在尼米茨下不了殺死山本五十六決心的時候,有部下參謀進言說︰“日本海軍失去了山本將軍就像美國海軍失去了將軍您一樣”,這樣尼米茨才下定了決心。這句話完全可以理解為很不失時機的馬屁,不必當真。但實際上山本五十六對於日本海軍比尼米茨對於美國海軍要重要的多。
由此可見池步洲對國家貢獻多大。
所羅門海,山本五十六進入魔鬼地獄的海域,西南太平洋的邊緣海。位於巴布亞新幾內亞的新幾內亞島以東、珊瑚海以北、所羅門群島以西和新不列顛島以南的廣大海域。南與珊瑚海相通。
所羅門海,西南太平洋的邊緣海。位於巴布亞新幾內亞的新幾內亞島以東、珊瑚海以北、所羅門群島以西和新不列顛島以南的廣大海域。南與珊瑚海相通。 基本信息 所羅門海 位 置 南太平洋 面 積 755(千平方公里) 體 積 2,002 (千立方公里) 平均深度 2,652 (米) 最大深度 9,103(米) 概述南太平洋西部邊緣海。海域呈東西方向延伸,西界新幾內亞島,北界新不列顛島,北經福厄水道通太平洋,西北經勇士號海峽和丹皮爾海峽通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4-23 18:51: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ugang 于 2013-3-11 18:46 编辑

抗日战争爆发后,国民党政府中有好几个部门都先后设有密电研究组织,1940年4月,蒋介石为集中对日本军队电讯密码的破译力量,下令各密电破译单位合并,成立“军委会技术研究室”,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加强密电情报的侦察工作。

    1941年11月,“军技室”破译出一份日本外交密电,内容是:日本政府准备派原驻德国大使,去美国执行“和谈”任务,企图与美国结成联盟。蒋介石见此密电后,即令外交部长郭泰棋致电美国总统罗斯福,要求美国向日本宣战,否则中国将“自己出卖自己”。美国政府对此十分重视,在与中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磋商后,交给了日本政府一份备忘录。备忘录中提出的主要条件有:要求日本从中国和印度支那撤出全部军队;在中国除支持蒋介石政府外不得支持其他任何政府或政权;以及废除日本、德国、意大利三国的同盟条约。备忘录中的这些条件显然是不可能被日本政府接受的,为此美国和日本的“和谈”最终没有任何结果。

    此后不久,军统局的经济专家邓葆光在分析“军技室”破译的一份“日本外交密电本”时,发现日本政府正与苏联政府举行商务谈判,谈判的主题是日本准备用橡胶换取苏联的木材。日本本来就是个资源贫乏之国,橡胶资源从何而来?邓葆光由此推断,日本军队将很快南下侵占盛产橡胶的东南亚诸国。日本在准备进攻东南亚国家的同时,还企图切断越南和缅甸通往中国的运输线,以期断绝国外对中国的支援,迫使中国向日本投降。由于这份情报的及时和准确,使国民党军队有了充足的时间将囤聚在缅甸的军用物资抢运了回来,并抢先做好了东南亚沦陷之后的外援物资的运输和潜伏等工作。

    太平洋战争后期日本与美国打了几次海战后损失惨重,就把剩余的舰只隐蔽了起来。美国海、空军联手欲将其消灭,可是多次侦察后就是找不到目标。后来还是军统局搞到了准确情报,原来日本把那些军舰伪装成了一个岛屿。美军轰炸机按照这情报,把那“岛屿”夷为平地。为此,美国总统罗斯福还发函,向中国表示感谢。

    日本偷袭珍珠港密电破译之谜

    国民党解密机关最辉煌的战绩之一就是成功破译出日本将对珍珠港有大动作的情报,并及时把消息传递给了美国。破译这份情报的主要功臣之一,就是密码天才池步洲。

    池步洲,出生于福建省闽清县三溪乡溪源村,1930年前往日本东京大学深造,四年后毕业,在中国驻日大使馆武官署任职,并娶日籍姑娘白滨英子为妻。

    1937年7月25日池步洲携妻及三个子女回国后加入了国民党中央调查统计局总务组机密二股。

    池步洲的上司是1937年初打入中统局并担任二股股长的中共特工人员李直峰,李直峰没有让池步洲填写加入特务组织的申请表,因为他不想看到一位天才的爱国青年变成特务。1940年4月1日,池步洲进入国民党军委会技术研究室。

    1941年5月,池步洲在破译的日本外交密电中,发现日本外务省与檀香山日本总领事馆的往来电报数量突然剧增,电报内容总是外务省要求檀香山日本总领事馆报告:美军舰艇在珍珠港的数量、舰名;停泊的位置;进、出港的时间;珍珠港内美军休息的时间和规律;夏威夷气候情况等。

    1941年12月3日,池步洲截获了一份由日本外务省致驻美大使野村的密电:1、立即烧毁一切机密文件。2、尽可能通知有关存款人将存款转移到中立国家银行。3、帝国政府决定采取断然行动。池步洲作了两点估计:一、发动战争的时间可能在星期天;二、突然袭击的地点可能在珍珠港。蒋介石看后,立即向美军通报。4天后,震惊世界的日军偷袭珍珠港美军基地事件如期发生。

    据后来解密的二战资料显示,美国人当时显然把池步洲提供的这个情报看做是个奇怪的奇思异想,他们不相信中方具有获得这种重要情报的能力,于是对此信息未加理睬。

    1943年4月18日,日海军大将山本五十六及其幕僚分乘两架专机,由六架战斗机护航,出巡太平洋前线,池步洲迅速将破译到的情报,向蒋介石汇报,蒋介石立即向美军通报,美军迅速派出十六架美国空军战斗机前去袭击,两架专机一架被击落在所罗门群岛巴拉勒原始森林中,一架被击沉于附近洋面的深海底。

    抗战结束后,池步洲因反对内战,不愿继续从事密电码研译工作。蒋介石只好将他安排到中央合作金库上海分库从事金融工作,并授予少将军衔,担任高级职员。上海解放前夕,池步洲自问一生历史不但清白,而且光荣,拒绝随蒋军撤退台湾。
日军间谍打入国民党高层
    抗战时期,侵华日军利用打入国民党政府和军界高层的一些男女间谍从事情报活动。其中行政院机要秘书黄浚
通敌案很早就被破获,并被披露,而有“密电码破译专家”之称的汉奸霍实也进入了国民党最高核心层。
1935年日谍霍实(右三)参观兵炮署炮靶场窃取情报
    1936年底,中共地下党员杨德基(后改名杨述)去南京投奔在国民党密码检译所工作的堂兄杨肆和表兄王维钧。无意间,他读到1935年11月《大众生活》第一卷上的一则消息:“就任冀东防共自治委员会外交处长之霍实,历访北平的日本大使馆、陆军武官室、海军武官室等,正式通告委员会的成立,并恳请日本方面的援助。”此时国民党密码检译所的研译组长也名叫霍实,他们是否是同一个人?杨德基将自己的怀疑告诉了堂兄杨肆。杨肆请中统和军统分别对霍实作过调查,但未发现他有通敌嫌疑。

    1937年11月,霍实被军统治安组人员扣押到军统总部,新上任的军统南京区区长钱新民对霍实进行突击审讯。那天大清早霍实悄悄和日本海军女间谍南造云子接头时被宪兵联合巡逻组拘捕,而南造云子在几个汉奸同伙掩护下逃脱了。霍实承认他因受大汉奸殷汝耕拉拢引诱才当了汉奸。钱新民将霍实押送武汉,戴笠单独提审了霍实。但出人意外的是霍实竟受到优厚的礼遇。1938年3月,霍实被调到军委会机要室搞日本密码研译工作。

    一天,杨肆侦听到一份外交密电,系蒋介石手下与日本人暗中来往的一些人员的名单,其中便有霍实,这就证实了霍实果真是已打入国民党最高核心层的日本间谍。杨肆气愤不已,将情况告诉了王维钧。王维钧立即报告温毓庆,但这位老上司态度暖昧,似有难言之隐。两年后,王维钧、杨肆先后秘密加入共产党。

    杨肆在军统待了几年,终于了解到:早在1936年初,戴笠就掌握了霍实的真实背景,霍实来南京之前就被日军华北特务机关发展为高级情报员,指示他长期潜伏。蒋介石授意戴笠不必惊动这个神秘的日本间谍,为的就是再开通一条与日本军方联系的绝密渠道。抗战胜利前夕,霍实在上海租界神秘失踪,再未出现。

    “红色间谍”阎宝航

    重庆时期的国共以及英美德日谍战,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重庆成了名副其实的谍战之城。

    在国民党的情报部门中,有许多中共情报人员。阎宝航是共产党隐蔽战线的传奇人物。1939年,带着周恩来、李克农关于建立情报机构和设置电台嘱托的阎宝航举家迁移,抵达重庆。1941年5月的一天,国民政府驻德武官桂永清密报蒋介石:“纳粹德国决定6月20号左右约1星期内开始进攻苏联”。此后不久,德国军方代表访问重庆。德国驻华大使馆举行酒会,阎宝航作为政治设计委员也应邀出席。于右任拉过阎宝航,悄声说道:“德国马上要进攻苏联了!”阎宝航当即借故离席,将情报送交周恩来,延安方面将这份重要情报交到了苏联红军情报人员手中。

    1941年6月21日凌晨,斯大林从一名德军投诚人员中获悉:德军将于22日凌晨向苏联发动进攻,这也证实了阎宝航情报的准确性。苏联红军提前了24小时布署,得以免遭灭顶之灾。

    1944年11月下旬,阎宝航从军政部密码破译机构处获得日军调动和将对夏威夷瓦胡岛采取大规模军事行动情报,立即报告周恩来。

    1944年仲夏,阎宝航通过老友宁恩诚的内弟国民党政府国防部三厅副厅长纽先铭,搞到了有关日本关东军在中国东北境内的全部详细材料,“包括陆空军的布署、设防计划,要塞地址、兵种、武器、翻译人数、将军姓名等一全套内部机密资料”

    一年后,苏联红军对日开战后,按阎宝航提供的情报,“按图索骥”,只用了几天时间就全面突破了“关东军”经营十几年的防御体系,彻底摧毁了关东军。

    1995年11月1日,俄国驻华使馆举行了一个特别的仪式。罗高寿大使宣读了叶利钦总统签署的授予阎宝航及他领导的情报小组成员阎明诗、李正文同志“伟大卫国战争胜利50周年纪念章”的命令。

    美国密码之父的中国谍战

    赫伯特·C·亚德雷曾是美国国务院的机要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亚德雷在国务院内创建了一个机密的密码破译部门,代号“黑室”,他被誉为“美国密码之父”。

    1938年,戴笠从电讯专家魏大铭口中得知美国密码之父亚德雷的情况后,通过中国驻美大使胡适秘密联系,以年薪一万美元为条件,聘请亚德雷来华帮助破解日军密码。当年11月,化名为“罗伯特·奥斯本”的亚德雷经香港抵达重庆。国民党政府安排30多名留日学生,和他一起组成专职破译小组。
当时,日本海军航空队经常从汉口派飞机轰炸重庆,国民党军统局下属的密电组屡次截获潜伏重庆的日本间谍发出的密码电报,亚德雷凭经验断定,它们都是间谍向日军反映重庆云高、能见度、风向、风速的气象密码电报。
    从1939年3月开始,亚德雷小组截获日军大量以更为复杂难解的新密码编写的电报,还未等他们将这-信息向上反映,5月3日和4曰,日军飞机连续两天从汉口直扑重庆,投下了数百枚炸弹。第二天,20多架日机再袭重庆。一个现象引起了亚德雷的注意:国民党在重庆市区花大力气布署的防空部队为什么竟没有打下几架敌机?亚德雷通过中国女友徐贞介绍,结识了驻守在重庆的国民党某高射炮团的一位营长,此人绰号“独臂大盗”。

    经过密切跟踪,亚德雷发现日本间谍发出的新密电中开始混杂一些英文字母。亚德雷推测日本间谍采用了“书籍密电码”的编制方法,密码底本是一本英文长篇小说。就在此时,国民党军统局提供了一个重要线索:“独臂大盗”有时公然使用附近一个川军步兵师的无线电台和他在上海的“朋友”互通密电,他很有可能是一名汉奸。亚德雷把目光放在了“独臂大盗”身上。

    亚德雷和徐贞到“独臂大盗”家去拜访。徐贞在“独臂大盗”的书房中发现一本美国著名女作家赛珍珠的长篇小说《大地》,该书的第17、18、19页上的第一个词用笔画过。“独臂大盗”是汪伪政府政权安插在重庆的耳目,他与国民政府中的德国籍顾问赫尔·韦纳等人组成间谍网,密告日军轰炸机保持3660米的飞行高度,以避开射程仅达3050米的国民党军高射炮的射击。随后“独臂大盗”等内奸被逮捕枪决。

    1940年7月,亚德雷回到美国。战后,他成为一个无名之辈,过度酗酒使亚德雷付出健康的代价,1958年因病去世。
封锁长江老蒋用计 沉迷酒色黄浚投敌
蒋介石曾经是日本人觊觎刺杀的目标,也因此,出现了因为蒋介石而成名的刺客——南造云子。
  
  南造云子1909年出生于上海,深受其父的日本军国主义思想浸染,13岁被送到日本一所特工学校。
  
  1926年,南造云子17岁时,被派到中国大连,专门从事间谍活动。为了 配合日军攻打南京,1937年7月中旬,南造云子化装成中国银行的职员,混在难民中秘密潜入南京。她利用各种关系,迅速将生活糜烂的国民政府行政院主任秘书黄浚、外交部副科长黄晟(黄浚之子)发展为间谍。

为了配合日军攻打南京,1937年7月中旬,南造云子化装成中国银行的职员,混在难民中秘密潜入南京。她利用各种关系,迅速将生活糜烂的国民政府行政院主任秘书黄浚、外交部副科长黄晟(黄浚之子)发展为间谍,编织了一个足迹遍布国军参谋总部、海军部和军政部的间谍网。

1937年7月28日,蒋介石在南京中山陵孝庐主持最高国防会议,决定采用“以快制快”、“制胜机先”的对策,利用日本关东军与日军其他部队的行动暂未统一的有利时机,抢在敌人大部队向长江流域发动大规模进攻之前,选定长江下游江面最狭窄的江阴水域,在江中沉船,堵塞航道,再利用海军舰艇和两岸炮火,将长江航路截断。这样,一方面可以阻止日舰沿长江西进,另一方面可以将长江中上游九江、武汉、宜昌、重庆一带的70艘日军舰船和6000多日海军陆战队队员围而歼之。会议属高层机密,由侍从室秘书陈布雷和行政院主任秘书黄浚担任记录。黄浚在会上听了蒋介石的这一军事部署,惊出一身冷汗。会后,他立即将这个绝密情报密告南造云子。狡猾的南造云子一看情势紧急,火速将情报交给日本大使馆武官中村少将,由他直接用密电报告东京。

结果,日本海军陆战队抢先一步,连夜东行。就在蒋介石的命令刚刚下达、封锁江阴要塞长江水面即将实施之前,所有在长江中上游的日本军舰和商船,于8月6日、7日两天,全部飞速驶来,冲过江阴江面,撤往长江口。日本侨民也都随船撤离。封锁江阴要塞的军事计划就这样破产了。
连续几次最高军事会议的泄密,使蒋介石意识到有日本间谍打入了中枢部门。因此,他密令宪兵司令谷正伦秘密调查内部,限期破案。
  
  黄浚平时生活放荡,与日本人素有来往,被破案小组列为重点嫌疑对象。谷正伦派员策反了黄浚家的女仆莲花,令她监视黄浚的行动。经过特工的盯梢,以及莲花的密报,黄浚被秘密逮捕。
  
  审讯中,黄浚对其罪行供认不讳。经军事法庭审判,以卖国罪判处黄浚父子死刑,公开处决;判处南造云子无期徒刑;其他成员皆判有期徒刑。
  
  本来,按国际惯例,战时抓到敌方间谍,三天内就可处死。国民政府当局可能是为了牵制日方,才未判南造云子死罪。黄浚父子被处决后,南造云子被关押在南京老虎桥中央监狱。几个月后,日军进攻南京,南造云子凭借过去的一套手腕,恩威并施,征服了看守,竟逃出了监狱。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南造云子在上海日军特务机关任特一课课长,经常进入英、法租界,抓捕过大批抗日志士,还摧毁了军统留下的十几个联络点,诱捕了几十名军统特工人员。以丁默村、李士群为首的汪伪特工总部,也是她一手扶植起来的。国民政府情报部门对她恨之入骨,多次策划暗杀行动,都因她太狡猾而未得手。
  
  1942年4月的一个晚上,南造云子单独驾车外出活动,被军统特工发现,迅即秘密跟踪,终于在法租界霞飞路(今上海淮海中路)的百乐门咖啡厅附近,乘身穿中式旗袍的南造云子下车走向店门之际,三名军统特工手枪齐发,南造云子身中三弹,当即瘫倒在台阶上,在被日本宪兵送往医院途中死去,卒年33岁。这朵“帝国之花”就这样得到了应得的下场。
川岛芳子是与南造云子齐名的女间谍,所不同的是,川岛芳子本是前请宗室中国人,在日本被日籍养父养大,而南造云子则是日本人。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5-3 12:13:39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央軍事政治學校第五期(黃埔軍校)大革命时代背景

本帖最后由 wugang 于 2013-3-15 23:59 编辑





位于广东省广州市越华路小东营5号。是1911年“广州三·二九起义”时的指挥部。1911年4月27日(农历三月廿九日),负责筹备起义的统筹部长黄兴亲率“选锋队”(敢死队)一百多人由越华路小东营5号出发,攻打清两广总督署
抗战前的广东省政府大院,(广东省民政厅大院),

门柱仍保持原貌


,七十二烈士英勇献身。这次起义为辛亥革命揭开了序幕。起义指挥部旧址在清代是一官员“朝议第”,后虽几经易主,大屋仍保持原有的四进三开间、单层、硬山顶,两面坡顶素瓦的格局。建筑面积443平方米。1958年,李诵刚遵照其父李章达(原广东省人民政府副主席)的遗愿,把旧址捐献给国家,1959年辟为广州“三·廿九”起义指挥部旧址纪念馆,现为辛亥革命广州起义指挥部旧址纪念馆使用。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两广总督署在民国时期拆建,北伐前成为国民政府办公地,广东省政府,现为广东民政厅大院

广州大元帅







1923年2月,孙中山在广州重建大元帅府,设立大本营,任陆海军大元帅,这是他第三次在广东建立政权。3月31日,大元帅府迁入广州河南广东士敏土厂
惲代英(1895年-1931年4月29日),湖北武漢人(祖籍江蘇武進)1895年8月12日生于湖北武昌。中國共產黨早期領導人。於1930年5月6日在上海從事工人運動時被捕,化名王作霖。 1931年2月,被押送到南京中央軍人監獄,​​先是被關在中監的“仁”字監6號5月起初他未暴露身份,正當他即將被營救出獄之時,被顧順章出賣。蔣介石派人勸降未果後,將其槍決於南京軍人監獄
惲代英死前在獄中留有就義詩一首:「浪跡江湖憶舊遊,故人生死各千秋。已擯憂患尋常事,留得豪情作楚囚。」
顧順章(1903年-1934年),本名顧鳳鳴上海寶山吳淞人,中國共產黨早期領導人之一,地下情報人員,中共秘密特務組織中共中央特科的負責人,1931年投降國民政府
,由於其掌握大量共產黨機密,成為共產黨危險的叛徒。1934年被國民政府以秘密聯絡共產黨為由處死。

毛澤東簽發罕見通緝令 對顧順章格殺勿論视频
http://big5.ifeng.com/gate/big5/v.ifeng.com/his/201001/b4f1065d-fc1a-4f91-a97e-0ad7870f6b77.shtml特科领导顾顺章叛变后全家被灭门 共挖出尸首16具
http://news.ifeng.com/history/phtv/tfzg/detail_2011_09/30/9593662_0.shtml

在上海法租界姚主教路爱棠村37号、33号,在胶州路武定路修德坊6号,在新闸路麦特赫斯脱路的陈家巷91号,经一周的挖掘,掘出了男女尸身各8具,共16人。租界当局声称,这些人都是死于中共特科之手,与特科负责人顾顺章的叛变有关。
成章
(1878年-1912年),字煥卿浙江人。中國末革命團體光復會的創始人、領導人之一,因反對孫中山分裂革命黨,1912年被蔣介石陳其美命令所暗殺。陶成章著有《浙案紀略》、《中華民族力務消長史》等,湯志鈞
輯有《陶成章集》。蔣因此案避走日本,陳其美對於緝兇一事迅速做出回應,於1912年3月安排蔣介石流亡日本避風頭。蔣介石本人撰《中正自述事略》時,對此事避諱,他直言竺紹康(1877—1910)徐錫麟之死「實為陶成章之逼成」,「陶之為人,不易共事」。魯迅曾稱陶成章為「煥皇帝」。

陳其美
(1878年1月17日-1916年5月18日),英士浙江吳興人。中華民國早期政治人物,青幫代表人物,於辛亥革命初期與黃興同為孫文的左右股肱,後遭暗殺身亡。弟陳其采,字藹士。兄陳其業,字勤士。陳其業有兩子,陳果夫陳立夫,二人由陳其美引介於蔣中正,與蔣中正關係密切,後來兄弟俱成為國民黨內大員,主管黨務,被廣稱為CC系。陳其美與蔣中正關係密切,為蔣中正結義之兄,將蔣中正引薦於孫文。孫中山高度讚揚陳英士是「革命首功之臣」。1916年5月18日,陳其美在寄宿的上海法租界薩坡賽路14號(後改名英士路,1950年改淡水路至今)日本僑民山田純三郎的寓所被殺手槍殺,一般相信是由北洋政府大總統袁世凱指使,由軍閥張宗昌密令陳的隨員所為靈堂設白爾部路新民里(重慶南路35弄,今拆)蔣中正寓所。

反清烈士徐錫麟
(1873年12月17日-1907年7月6日),字伯蓀,別號光漢子浙江紹興山陰東浦鎮
人,女烈士秋瑾丈夫。光緒三十三年五月廿六(1907年7月6日)發動安慶起義山陰縣吏徐鳳鳴之子。光緒十九年(1893年)中秀才,1901年被聘為紹興府學堂經學兼算學教習。1903年赴日本參觀大阪博覽會,於東京結識陶成章龔寶銓。1904年在上海加入光復會。1905年在紹興辦大通學堂,倡體育,講武事,以積蓄力量。1906年赴安徽任武備學校副總辦、警察處會辦;1907年改名為陸軍小學監督、巡警學堂監督。光緒三十三年五月廿六(1907年7月6日)發動安慶起義。即日借巡警學堂畢業典禮之際,槍殺徽巡撫恩銘,與清軍激戰4小時,終因孤軍無援、寡不敵眾而被捕。受審時陳詞「蓄志排滿已十餘年矣,今日始達目的」。翌日晨受刑,結果凌遲處死,睾丸被砸碎,遭剖腹挖心,心肝被士兵炒菜吃,當時稱吃革命(烈士)。遺體則與陳伯平馬宗漢一同葬於杭州西湖孤山南麓,為「三烈士墓」。徐錫麟的兒子徐學文娶德國女孩徐曼麗,孫女徐乃錦後來成為中華民國第六、七任總統蔣經國長子蔣孝文妻子。

蔣徐乃錦1937年2005年8月20日)英文名Nancy,徐錫麟的孫女。父親徐學文(1906~1991)曾任公賣局長,由於母親徐曼麗(1915~2003)(本名 Maria Henriette Margarete Bordan)是德國人,蔣徐乃錦是中德混血兒。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5-4 12:28: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ugang 于 2013-6-20 17:40 编辑

鍾學棟將軍畢生執著客家人重教興文的精神,在前線駐地雖艱苦抗戰九死一生殲敵,再艱難仍由部隊出資辦學保持在戰地的為國育才使命!村里小孩學業都得以免費繼續下去。浙江溫州海區茶山鎮谷斌臣(谷文田)老人回憶兒時受教如沐春風,在書中紀述表揚將軍恩澤。
靜思齋筆記文章記述將軍抗戰期間在浙江溫州茶山的前線興學德政!
書中有篇紀念文章(軍人鍾學棟)

靜思齋筆記



作  者:谷斌臣 著



出 版 社:香港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3年10月

字  數:100千字



版  次:1

頁  數:



印刷時間:

開  本:1/32



印  次:

紙  張:



I S B N :962-86783-7-X

包  裝:平



原定價:¥0交流價:¥28





谷文田,筆名谷斌臣。今年86歲高齡了,但仍老當益壯,筆耕不輟。擔任毆海政協茶山鎮泉川藝社藝術指導,為泉川藝社的發展壯大,發揮餘熱。用“厚德載物”來比喻谷老是最恰當不過了。
  谷老的人生,一路坎坷。少年喪父,中年失妻,嘗遍人間辛酸苦辣,歷盡艱難困苦。從小就失去了上學的機會,特別感念鍾將軍!可他以堅強的意志,樂觀的精神,對待人生,從小練習書法,孜孜不倦。他對書法藝術的追求和不求名利的豁達人生觀,而受到人們的尊敬。
谷斌臣作品

他任區第三至第五屆政協委員期間,搞調查寫提案,致力溫州文史研究記錄,多次被評為先進委員。進入晚年,對書法有了更高的要求。一手飄亮的行書毛筆字,為茶山洪岩殿、南門白馬殿、西山包公殿、白象楊府殿等著名廟宇撰寫大量對聯,受到行家的讚揚。他從小就非常珍惜光陰,人到晚年以後,更覺得時光的珍貴,他經常對我說:“時間總是不夠用”。其實,他人至高齡,但為他人寫字的精神不變,只要是筆墨的事有求助於他,他就不會推辭。他對光陰的珍惜,助人為樂的精神,是我們值得永遠學習的
1940年10月鍾學棟將軍調任58師廖齡奇部補充團團長,74軍一部分1941年9月奉調浙江暫編33師簫冀勉部支援湘赣會戰,第二次長沙會戰(日本戰史為第一次長沙會戰)發生是1941年9月17日至10月6日,鍾将軍有無參與二次長沙會戰無法查證。
補注
1937年11月在淞滬會戰戰場上,鍾將軍由88師264旅(旅長黃梅興烈士)527團中校團附,調升58師馮聖發部174旅(旅長吳繼光烈士)347團上校團長,武漢會戰前擴編為獨立團升少將團長


甌海文史資料第六冊
書刊來源:中共溫州市甌海區政協出版甌海文史資料第六緝記原國民黨33師3團團長鍾學棟二、三事.
書刊來源:中共溫州市甌海區政協出版甌海文史資料第六緝 (內部資料 )

题 名
辑次
页次
记原国民党33师3团团长钟学栋二、三事
6
113



http://zx.ouhai.gov.cn/site/zhengxie/display.jsp?articleId=16204
http://zx.ouhai.gov.cn/site/zhengxie/display.jsp?articleId=16204

题 名辑次页次

记原国民党33师3团团长钟学栋二、三事
6113


《甌海文史資料》(1-8)總目錄分類(索引)

http://zx.ouhai.gov.cn/ 2007-05-22 08:37




題 名輯次頁次
一、政治

(一)抗日戰爭時期


先父陳達人在抗日、解放戰爭時期的幾件事
176
記抗日愛國將士胡 華先生
181
憶抗日時期的二件事
190
抗戰初期的永強抗敵後援會
194
永強抗日警備隊
1100
憶求學時期和抗日片段
222
金雯烈士事略
228
為周恩來駕機的溫州人
7104
我所知道的軍統武裝特務——忠義救國軍
128
日寇在永強的暴行記
2115
日寇在永中鎮的強盜行徑
459
西安事變前後的片段回憶
339
抗戰初期永嘉戰時青年服務團巡迴梧埏、永強、瞿溪演出記
392
抗日戰爭中的一段歷程——我們參加遠征軍始末
529
原澤雅各鄉鎮旅日難華工的調查
51
二十年代澤雅旅日華工的苦難歷程
514
情系華工 死而後已
593
溫州三次淪陷始末及所見日寇的幾件暴行
5100
記日軍在三溪殺人的罪行
5103
日寇在古岸頭村犯下的罪行
5104



侵華日軍留在藤橋鎮的罪行
5105
我被日寇打得死去活來
5108
我被日寇抓做擔夫的經歷
5111
旅日華工黃子連虎口餘生記
884
溫州第一次淪陷期間三溪老竹一帶幾幕悲劇
457
難忘的一段生活經歷
2100
張寶深避難到林垟
455
控訴日寇的滔天罪行
863
難忘國難族親仇
864
抗日烈士攀孟雲
839
(二)民國時期


我在黃浦和軍旅生涯
184
我的戎馬生涯
258
國民黨警校述略
3126
與蔣緯國幾度共處的回憶
446
國民黨永嘉縣各級民意代表選舉的內幕
451
我在軍統十二年
534
宦海浮沉二十年
539
記原國民黨33師3團團長鍾學棟二、三事
6113

茶山鎮今年85歲高齡的谷斌臣(谷文田)老人至今還清清楚楚地記得,抗戰中期約1941年,中央軍鍾學棟將軍曾率部駐守溫州茶山,興教崇文,親選能躲避空襲房舍當校址,由部隊出資辦免費前線正規小學教育,讓村里小孩學業都得以繼續下去,茶山村今年85歲高齡的谷斌臣老人至今還清清楚楚地記得,慶祝抗日戰爭勝利時候“百鳥燈”遊行的熱鬧情景。當時歡欣還歷歷在目!他說1946年剛好抗戰勝利,遊行特別隆重,當時茶山兩個村,後村和前村各種燈都有,過去前後村那條河沒有填掉,還有棵樹和洞橋那顆樹一樣,樹上等都掛滿了,當時人們很高興,因為慶祝抗戰勝利,當時我還是個孩子,去看燈,結隊結群。)
http://www.youtube.com/watch?feature=player_embedded&v=wMsBAvOmUs8
[media=x,500,375][/media]
youtube 视频
戰時教育




1942年5月,第88军参加了浙赣会战

纪念国民革命军第33师抗日烈士


胡文臣 团长 8军33师游击3团天津市杨柳青人。1888年出生于武林世家。1938年洋河镇壮烈牺牲
雍济时 团长 三十三师九十七旅一九四团陕西省,1904年生。黄埔军校,1937年10月26日淞沪会战苏州河牺



追认为陆军少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民政部追认其为抗日烈士。

刘振黄(1904一1938)团长,八十九军第三十三师第一百九十八团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耿车镇刘圩村人,黄埔

军校第三期步兵科。 1938年11月22日宿城 东关口渡牺牲年仅33岁。

艾中兴(1918—1944)营长,三三师一团一营湖北仙桃何帮乡人,陆军军官学校十大期。1945年4月浙江瓯海潘

桥岷岗壮烈牺牲

陈 斌,原名陈新元 营长,88军33师3团独立营浙江义乌义亭镇楼下村.黄埔军校第十五期。1911年


生 ,1942年5月20日浙江温州.青田,湖边镇因伤势过重牺牲






朱德贤 连长 三三师一团一营一连    1945年4月浙江瓯海潘桥岷岗壮烈牺牲

罗隆森 连长 三三师一团一营三连   1945年4月浙江瓯海潘桥岷岗壮烈牺牲

水易佳 原名汤淮 连长 33师701团1营1连 1940年农历2月24氾水大瓦甸牺牲

刘务远 少尉排长 第33师1924年出生于浙江省文成县南田镇,高中毕业后就读于黄浦军校第19期步科,1944

年黄埔军校毕业后分配至国民党第88军任军部参谋,曾参加过丽水战役,1944年10月在瑞安桐岭抗战于凤岭

战役中英勇就义,当时年仅21岁(遗有一妻与尚在娘胎中的女儿),并被授予抗日烈士荣誉称号。

杨广山 排长 第33师97旅第193团第3营第9连第1排  1939年5月9日江苏省东沟旁北圩门,和全排壮烈牺牲

罗彰鹄 家名金麟 排长 33师198团机枪第一连新宁县新区大岭乡 1902年生 黄埔军校7期步科毕业 1937年上海

江阴牺牲



陈 斌,原名陈新元 营长,88军33师3团独立营浙江义乌义亭镇楼下村.黄埔军校第十五期。1911年生 ,1942年5月20日浙江温州.青田,湖边镇因伤势过重牺牲
陈 斌 营长牺牲时,是我祖父部下!钟学栋原中央军八十八师团长,八一三淞沪会战后奉调七十四军五十八师任独立团团长
1942年当时是奉调到三十三师三团任团长支援吃紧的浙赣会战,三团是旅编制的独立团,在浙赣会战立了很大战功。
http://www.ywnews.cn/system/2005/08/02/000040416.shtml
谨向抗战烈士致最崇高敬意!


当时八十八军军长是何绍周中將
(1902—1980.11.06)
1942年3月任第三战区第十集团军第八十八军军长,参加浙赣会战。1943年1月任中国远征军新编第八军军长。


何绍周(1902—1980.11.06),贵州兴义人,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黄埔军校第1期、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15期炮兵科)、陆军大学正则班第10期毕业。中国远征军总预备队新编第八军军长、云南警备总司令、第五集团军副总司令、第六编练司令部司令官兼第四十九军军长,贵州省绥靖公署副主任、川黔边绥靖公署主任、第十九兵团司令。在第八军军长任内,指挥松山战役获胜,获青天白日勋章。何绍周系何应钦二哥何应禄之子,人称“侄帅”。1949年后赴巴西靠橡胶种植园私产收入维持生计。七十年代随妻女移居美国,并加入美国籍。1980年9月6日,因高血压病发作,从楼上摔倒下来,脑溢血中风。送到医院后不治逝世于纽约。
何绍周,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贵州兴义人。何应钦侄。祖辈务农,耕读为本.经济中等。本县两等学校肄业,贵阳省立南明中学、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十五期、日本野战炮兵学校、陆军大学正则班第十期毕业。
    曾任云南陆军军士教导队差遣,滇军第二军司令部少尉副官。

   1924年春由滇军第二军军长范石生国民革命军第十六军军长范石生上将保荐报考黄埔军校,同年5月到广州,入黄埔军校第一期第四队学习。
    毕业后历任黄埔军校教导一团排长、国民革命军东征军总指挥部中尉副官,党军第一旅上尉参谋兼警卫连长,第一军第一师营长,北伐东路军总指挥部第一师第三团副团长,国民政府警卫师团长。
    1931年任财政部税警总团第二团团长。第一0三师独立第四旅旅长、副师长。
    抗日战争爆发后,任第一0三师副师长、师长,1939年6月授陆军少将。
    1940年9月起任新编第十一军副军长,第八军副军长。
    1942年3月任第三战区第十集团军第八十八军军长。
    次年1月任中国远征军新编第八军军长。
    1944年5月任第九集团军副总司令兼第八军军长。
    先后参加“一二八”淞沪抗战、上海抗战、南京保卫战、武汉会战、滇西抗战等。
    1946年起任第五集团军副总司令,云南警备总司令,西昌警备司令,国防部第四补训处处长,当选国民大会第一届代表。
    1948年9月授陆军中将。
    1949年初任第六编练司令部司令官兼第四十九军军长,贵州绥靖公署副主任。第十九兵团司令官。
    1949年11月18日离开部队往重庆,不久乘飞机往香港,经商蚀本,赌博又输去大半财产,后赴巴西靠橡胶种植园私产收人维持生计。
    七十年代随妻女移居美国,并加入美国籍。
    1980年9月因高血压病发作,从楼上摔倒下来,脑溢血中风。送到医院后不治逝
http://www.hoplite.cn/templates/hpbxx10045.html



罗君彤任副军长

罗君彤(1892--1969)中将。
四川营山人。长期在川军任职,1929年任国民革命军第21军4师副师长,1930年参加围攻洪湖革命根据地,1933年参加围攻川北苏区红军,1937年6月任川康绥靖公署中将高参,抗战爆发后任第88军新兵处处长,1938年春任第88军副军长(当时第 88军军长为范绍增 ),出川参加抗战,1940年兼任第88军新编21师师长,1942年参加浙赣会战,1949年9月任西南军政长官公署独立第361师中将师长,12月22日在四川什邡起义。

https://www.hakkaonline.com/thread-87366-1-1.html
1942年3月范绍增升任国民革命军第十集团军副总司令,何绍周接任军长,增辖新编第三十师、暂编第三十二师.1943年1月何绍周他调,刘嘉树接任军长,同时改辖第七十九师和暂编第三十三师当时暂编三十三师师长是萧冀勉中将.该军先后参1939年冬季攻势作战、第二次长沙会战和闽浙追击作战.第七十九师,原属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九军,师长原为军长陈安宝兼任,1939年1月段朗如接任师长,5月李祖白任师长;8月张性白代理师长,1940年5月第二十九军撤销,该师转隶国民革命军第10军,是年3月段霖茂任师长,1945年直属集团军总部.新编第二十—师,1939年1月以川军国民革命军第21军新兵训练处4个团编成,马昆山任师长.1940年12月免马师长职,任命罗君彤为师长。1945年底国民革命军第89军被撤消

第八十八军
第八十八军军长高魁元。1948年1月马师恭接任军长。该军在1948年隶属衢州绥靖公署。1949年隶属第七绥靖区。该军辖第四十九,第—四九师和第三一三师,师长苏维忠;1949年5月该军在华东大部被歼,残部被编并入国民革命军第73军,该军番号撤销

高魁元(1907年3月26日-2012年5月7日),字煜辰。山东峄县人,中华民国一级上将,曾任中华民国参谋总长与国防部部长。


马师恭(1903~1973),字子敬,陕西省米脂县杨家沟人,1903年出生,为黄埔陆军军官军校1924年一期学员。历任国民革命军排长、连长、营长、团长等职。曾参加东征,在溪水、棉湖两战役中立功受奖。 1926年参加北伐,升为团长。 1930年任陆军第十九师参谋长、 第十一师副师长。 1935年调任豫皖绥靖公署高级参议。抗日战争时期,曾任军政部战车员兵整训处第二组中校组长、副官处上校主任,二OO师办事处处长、参谋长,任第五军副参谋长。 1940年初入陆军大学特六期深造,毕业后任国民政府军政部战车员兵整补处处长、副官处上校主任。 1944年伞兵部队建立,翌年任伞兵少将司令。在他建议下,以江南湘、桂、宁战场为目标,用短期成功训练伞兵部队空降广东罗定南江口、湖南衡阳台元寺以及广西丹竹机场,在对日作战中,均取得辉煌战绩,荣获嘉勉。抗战胜利后, 这支伞兵部队成为飞赴南京受降的先遣部队,任东北保安司令部下属的突击纵队司令,与东北人民争夺胜利果实。旋升任整编第八十八师师长。后整编第八十八师改为第八十八军,任军长,1948年晋升陆军少将。马师恭历任团长、师长、中将军长等职,辽沈战役后节节败退。 1949年仍任第八十八军军长兼第七绥靖区副司令官,在京沪杭一线负隅顽抗。南京、上海解放后,又任福州军官训练团副团长。 1949年底随军到台 湾。任“国防部”中将参议、“光复大陆设计研究委员会”委员等职。 1973年5月19日病殁。
马师恭夫人高芳华,陕西省米脂县人,育有两男三女。长子福全、次子福宁,长女福如、次女福意、幼女福来,均受过高等教育,分别任记者、公务员、高级职员,在美国等地服务。马师恭于1973年在台湾病故,享年70岁。高芳华于1987 年在美国洛杉矾逝世。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5-5 01:33:45 | 显示全部楼层

國民政府自衛抗戰聲明書

本帖最后由 wugang 于 2013-2-25 02:13 编辑


                                 1937年8月14日我国民政府发布《自卫抗战声明书》就是对日宣战
国民政府自卫抗战声明书 
 (一九三七年八月十四日) 
  中国为日本无止境之侵略所逼迫,兹已不得不实行自卫,抵抗暴力。
  近年来,中国政府及人民一致所努力者,在完成现代国家之建设,以期获得自由平等之地位;以是之故,对内致力于经济文化之复兴,对外则尊重和平与正义,凡国联盟约,九 国公约——中国曾参加签订者,莫不忠实履行其义务。盖认为「独立」与「共存」,二者实相待而相成也。乃自九一八以来,日本侵夺我东四省,淞沪之役,中国东南重要商镇,沦于兵燹;继以热河失守;继于长城各口之役;屠杀焚毁之祸,扩而及于河北;又继之以冀东伪组织之设立;察北匪军之养成;中国领土主权,横被侵削。其他如纵使各项飞机在中国领土之内不法飞行,协助大规模走私,使中国财政与各国商业,同受巨大损失;以及种种毒辣之手段:如公然贩卖吗啡、海洛英,私贩枪械接济盗匪,使中国社会与人种,陷入非人道之惨境。此外无理之要求与片面之自由行动,不可胜数。受一于此,已足危害国家之独立与民族之生存,吾人敢信此为任何国家任何人民所不能忍受,以迄于今,吾人敢言中国之所以出此,期于尽可能之努力,以期日本最后之觉悟而已。及至卢沟桥事件爆发,遂使中国几微之希望归于断绝。
卢沟桥事件之起因  由于日本大举扩张天津驻屯军,且屡于辛丑条约未经允许之地点施行演习。日本此种行动,已足随时随地引起事变而有余;而本年七月七日深夜,日本军队竟于邻近北平之卢沟桥,施行不法之演习,继之以突然攻击宛平县城。我守土有责之驻军,迫而为正当防卫;我无辜之人民,于不意之中,生命财产毁于日本炮火之下,凡此事实,已为天下所共见。
卢沟桥事件发生以后  日本之行动有深足注意者,即其口头常用就地解决,及不欲扩大事态之语调;而其实际,则大批军队及飞机、坦克车,以及种种新战争利器,由其本国及朝鲜与我东北,源源输送至河北境内。其实行武力侵略,向我各地节节进攻之事实,绝不能为其所用之语调,所可掩蔽于万一。   
中国政府于卢沟桥事件发生后,犹以诚意与日本协商,冀图事件之和平解决。七月十三日,我外交部曾向日本大使馆提议双方及时停止军事行动,而日本未与置答。七月十九日,我外交部长复正式以书面重提原议,双方约定一确定日期,同时停止军事动作,同时将军队撤回原驻地点。并曾声明:中国政府为和平解决此次不幸事件起见,准备接受国际公法或条约所公认之任何处理国际纠纷之和平方法,如双方直接交涉,斡旋,调解,公断等等。然而以上种种表示,均未得日本之置答。
中国地方当局为维持和平计  于此之际,中国地方当局为维持和平计,业已接受日本方面所提议之解决办法。中央政府亦以最大之容忍,对于此项解决办法,未予反对。乃日本军队于无可借口之中,突然在卢沟桥、廊坊等处,再行攻击中国军队,并于本年七月二 十六日致哀的美敦书,要求中国军队撤出北平。此则予双方约定解决办法以外,横生枝节,且为吾人所万万不能接受者。
日本军队更不待答复  于期限未至之前,以猛力进扑中国文化中心之北平,与中外商业要枢之天津。南苑附近,我驻军为日本轰炸机及坦克车所围攻,死亡极烈;天津方面,人民生命横遭屠戮,公共建筑、文化机关以及商店、住宅,悉付一炬。自此以后,进兵不已,侵入冀省南部,并进攻南口,使战祸及于察剩凡此种种,其横生衅端,扩大战域,均于就地解决及不扩大事件语调之下,掩护其进行。   当此华北战祸蔓延猖獗之际,中国政府以上海为东方重要都会,中外商业及其他各种利益,深当顾及,屡命上海市当局及保安队加意维持,以避免任何不祥事件之发生。乃八 月九日傍晚,日军官兵竟图侵入我虹桥军用飞机场,不服警戒法令之制止,乃至发生事故,死中国保安队守卫机场之卫兵一名,日本官兵二名。上海市当局于事件发生之后,立即提议以外交途径公平解决;而日本则竟派遣大批战舰陆军以及其他武装队伍来沪,并提出种种要求,以图解除或减少中国自卫力量。日本空军并在上海、杭州、宁波以及其他苏、浙沿海口岸,任意飞行威胁,其为军事发动,已无疑义。迨至昨(十三)日以来,日军竟向我上海市中心区猛烈进攻,此等行动,与卢沟桥事件发生以后向河北运输大批军队,均为日本实施其传统的侵略政策整个之计划,实显而易见者也。
日本今犹欲以淞沪停战协定为借口  将使中国于危急存亡之际,尚不能采用正当防卫之手段。须知此等停战协定,其精神目的,即欲于其地点内双方各自抑制,以期避免冲突,不妨碍和平解决之进行。若一方自由进兵,而同时复拘束他方,使之坐而听受侵略,此为任何法理任何人情所不能曲解者。   
中国今日郑重声明,中国之领土主权,已横受日本之侵略;国际盟约,九国公约,非战公约,已为日本所破坏无余。在维  此等条约,其最大目的,在维持正义与和平。中国以责任所在,自应尽其能力,以维护其领土主权及维护上述各种条约之尊严。中国决不放弃领土之任何部分,遇有侵略,惟有实行天赋之自卫权以应之。日本茍非对于中国怀有野心,实行领土之侵略,则当对于两国国交谋合理之解决,同时制止其在华一切武力侵略之行动;如是则中国仍当本其和平素志,以挽救东亚与世界之危局。要之,吾人此次非仅为中国,实为世界而奋斗;非仅为领土与主权,实为公法与正义而奋斗。吾人深信,凡我友邦既与吾人以同情,又必能在其郑重签订之国际条约下各尽其所负之义务也。中華民國26年8月14日   
(选自《中国近代对外关系史资料选辑》下卷第2分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5-5 22:39:34 | 显示全部楼层

七十四軍萬家嶺大捷記實

本帖最后由 wugang 于 2013-6-30 21:26 编辑

一九三八年十月江西德安萬家嶺大捷記實




黃河決口後,第74軍奉命星夜經平漢線抵達漢口,接著東下九江,進駐江西德安,擔任鄱陽湖岸的防禦。7月,74军第一任军长俞濟時被任命為第36軍團軍團長,下轄第20軍(軍長陳安寶,下轄第40,79師)和第74軍(俞兼軍長,下轄第51師,第58師)。  
10月1日,日軍 106師團主力已進至萬家嶺一帶地區,薛岳果斷決定調集重兵圍殲孤軍深人的第106師團!這一作戰決心得到了蔣介石和陳誠的支持。万家岭战役
是中国军队全歼日军一个师团的战斗,而在整个武汉保卫战过程中,日军却未能全歼我军一个师。  
緊接著,  
抗戰以來國軍最精彩讓日寇膽顫心寒的萬家嶺大捷在江西拉開序幕了,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8_mZTWg20Pk/  


九月,我軍集結部署在江席廬山腳下萬家嶺一帶,嚴陣以待來犯日寇。9月26日上  

午9時許,第60師 180旅360團上校團長楊家騮率部隊堅守德安馬回嶺高地與敵先頭  

部隊遭遇激戰中,他身先士卒,奮不顧身,指揮部隊與敵人殊死拼殺,不幸中彈,  

於下午2時在崑山團部犧牲追贈少將,一九三八年九月二十九日,萬家嶺戰役正式打響,十幾萬大軍全絞在一起!血戰之慘烈,國軍全視死如歸,日寇膽顫心寒。  

楊家騮烈士  

10月2日,第戰區薛岳將軍調集 12個師 10余萬兵力伏兵將 106師團 1萬多人團團包圍,我軍各部從各方向發起向心攻擊。3日,58師佔領長嶺,背溪街陣地,與右翼第4軍相呼應,壓縮包圍圈,日軍第106師團長淞浦中將見形勢危急,而正面進攻部隊又無進展,便放棄原定計劃全力突圍,突破口便選在了74軍 58師防區。58師是俞濟時的起家血本,也是“軍的主力師,因此俞濟時特地將 58師放在了萬家嶺陣地的正面。敵第106師團為了儘快突圍,以個聯隊的兵力向58師陣地發動錐形突擊日軍困獸猶鬥,不顧傷亡地向58師陣地瘋狂衝擊,58師雖然腹背受敵,兩面作戰,卻以極其頑強的防禦頂住了日軍多次猛攻,斃傷敵人 3500多人。但是58師經過兩天激戰,日寇不斷施放毒氣,全師幾乎傷亡殆盡,有戰鬥力的官兵僅剩 500人!不少連隊的連,排長全部陣亡,連伙夫,馬夫等勤雜人員都全部上了陣地。眼看陣地就要被日軍突破,師長馮聖法連連向俞濟時求援,但此時俞濟時手裡也沒有預備隊,他只留下了一個班警衛軍部,將
軍警衛營 2個連 200多人投人戰鬥。經過一場惡戰,58師終於守住了陣地,粉碎了日軍突圍的企圖。10月6日,鬆浦師團傷亡過半,向外突圍已無可能,只好就地轉人防禦,固守待援。  


典藏號:002090200041039
資料類型:
類型:檔案
主題與關鍵字:
主題:軍事-抗戰損失調查
描述:
內容描述:{#俞濟時#}電{#蔣中正#}本日敵機砲掩護步兵攻擊我隘口兩側及第四十第七十九兩師損失情形及請勿再分割第五十一與第五十八師版本:原件
來源:總統府
保存狀況:良好
日期:
時間(起迄):1938-10-03 ~
語言:
語文:中文
範圍:
時間(起迄):1938-10-03 ~
管理權:
典藏地:國史館
http://catalog.digitalarchives.tw/item/00/37/cd/33.html

吳奇偉  
(1891~1953,廣東大埔客家人,時任第九集團軍總司令)  

“小鬼子,你殺不死我,我就殺你!”  

背景:武漢會戰之萬家嶺戰役,身為戰役總指揮的吳奇偉身先士卒,親臨一線指揮。有次他正與第4軍軍長歐震通電話,敵機俯衝掃射,他毫不理會,敵機機槍掃射竟電話機打碎,惹得吳將軍破口大駡。另一次,他和參謀長策劃作戰事宜,猛遭敵機轟炸,指揮部房子被炸飛半頭,另半頭塌下來,將他和參謀人員埋在下面。  1949年5月,吳奇偉與李潔之、曾天節等人參與和策劃了粵東起義,通電與蔣政權決裂,宣佈投奔中共。毛澤東、朱德復電,對吳等的投奔表示“極其欣慰”與“歡迎”。

10月7日16時,中國軍隊發起全線總攻第66軍攻擊石堡山,74軍攻擊長嶺,張古山。張古山雖然是一個只有30多米高的小山,但卻是萬家嶺戰場的制高點。拿下張古山,不僅徹底封死了第106師團的生路,而且居高臨下直逼敵人的核心陣地。  
張古山的得失,關係到圍殲鬆浦師團的成敗。王耀武召開了作戰會議,研究進攻方案。153旅旅長張靈甫力排眾議,提出效仿“三國演義”中鄧艾偷渡陰平的戰例,建議挑選一批精幹將士組成突擊隊,從張古山背突破,實施兩面夾攻。王耀武對這套出奇制勝的獻議極為讚賞,153旅有305306兩個團,他馬上為張靈甫增配302團,讓他指揮 3個團主攻張古山。傍晚時分,51師進人了預定的攻擊位置。3O5團挑出精兵500多人組成突擊隊,攀藤附葛,從人煙絕跡的崎嶇峽谷中偷渡,突擊長嶺北部的高地。倉促間,高地上的日軍雖進行了抵抗,但仍被迅速殲滅。張靈甫命令305團連續作戰,連夜出擊張古山。張古山上的日軍約有 800人,長嶺北高地的戰鬥已使他們有所警覺 305團參加佯攻的士兵們開始吶喊著向張古山進攻,日軍注意力都被吸引到了正面,正在激戰中,猛然間背後槍聲大作,305團突擊隊從後山登頂成功,正面進攻的部隊趁機衝上了張古山頂。日軍腹背受敵,全面崩潰,被殲滅大半,153旅攻佔了最難克服的萬家嶺,戰場制高點。當晚,日軍就拼湊兵力,反撲張古山,305團傷亡慘重,預備隊傷亡,但還是保住了陣地。次日拂嘵,20多架日機把張古山陣地炸成一片焦土,從遠處望去,張古山籠罩在濃煙火海之中,就像是一座正在噴發的火山。在敵機猛烈​​的空  
襲下,305團傷亡慘重。上午10點,空襲方停,急於奪回陣地的日軍就向張古山發起了衝鋒。張靈甫來到陣地親自督戰。瘋狂的日軍頂著山上灑下的彈雨,不顧一切地向山上猛衝。當部分日軍最終衝上山頂,張靈甫和團長唐生海親自率領 305團殘餘官兵,與敵人展開白刃格鬥,將日軍趕下山去。趁著戰鬥的間隙,張靈甫急忙整理殘部,將勤雜人員全部編人​​戰鬥隊,並慰問,安置傷員。戰至下午,第305團團長唐生海,營長鬍雄均負重傷。黃昏時分,第106師團再度對張古山發動攻勢,305團因代團長於清祥陣亡,官兵傷亡大半,不得不撤下張古山。  
9日,51師挑選精壯敢死之士400餘人,組成敢死隊,再次攻打張古山。58師為切斷日軍向張古山的增援之路,亦組成 200餘人的敢死隊,準備從張古山的側翼切入箭爐蘇一帶。下午6時,14軍各部以敢死隊為先鋒,一起攻擊前進。58師不顧右翼萬家嶺南麓日軍火力,銳意前進,經徹夜激戰,於次日天明,全殲箭爐蘇一帶日軍。51師突擊部隊也於當日晚將張古山主峰四週的日軍悉數掃蕩,繼而向日軍主陣地猛攻,經過 2個小時的肉搏,終於將日軍全部消滅,奪回了張古山制高點。隨後兩軍在張古山上展開了拉鋸戰,這一夜,雙方反復爭奪達 5次之多,雙方屍體布滿了山坡,鮮血浸紅了泥土,因此日軍把張古山成為血嶺。天明後,日軍又集中千餘人反擊張古山,以500人攻長嶺。13時,日軍突入張古山,長嶺間隘路,好在增援部隊到達後將共擊退。57師在26軍的配合下一度包圍日軍第11旅團,第11旅團糧彈斷絕,幾遭滅頂,令第6師團相當緊張。沿長江進攻的波田支隊和第9師團激戰競月,幾經整補。101師團損失最大,師團長伊東政喜中將被擊傷,101聯隊先後衝擊東孤嶺 15次毫無進展,聯隊長飯冢國五郎哭求援兵未果後,率殘兵自殺性進攻被擊斃,該聯隊基本覆滅。27師團在群山之中激戰,傷亡嚴重,僅 25日夜麒麟峰一地,即棄尸 300余具。在攻佔覆盆山的戰鬥中,103聯隊長谷川幸造大佐被擊斃。交戰雙方均已拼盡全力,戰場一時凝滯。   

至此,51師終於牢牢將陣地控制在自己手中,堵死了第106師團的生路。張古山一戰,斃敵 3000多人。3O5師 51團中校代團長於清祥,營長壬之斡等以下官兵2000多人陣亡壯烈殉國,305團長唐生海,306團團長常孝德,第301團團長張漢鐸,第302團團長林秀峰,營長王夢庚,盧醒,李文光,李石見,尹本提,胡雄等以下官兵3O00多人負傷,其中傷亡最大的305團只剩約一個連的兵力。可以說,沒有張古山爭奪戰的勝利,就不可能有萬家嶺大捷。就在74軍向敵人發起進攻的同時,其他各軍也紛紛組成奮勇隊出擊,以主力部隊緊隨其後,向箭爐蘇萬家嶺,田步蘇,雷鳴鼓等地全線攻擊。廣大官兵在敵火力下前赴後繼,奮勇衝殺。經一夜血戰,敵 106師團在萬家嶺附近的防禦體系被打垮。在戰鬥中,第4軍前衛突擊隊曾突至萬家嶺第106師團司令部附近不過百米,因天色太黑,未能及時發覺日軍師團機關,使淞浦得以僥倖逃脫。激戰至10日晨,第66軍收復萬家嶺,田步蘇,第4軍收復大金山西南高地和箭爐蘇以東高地,⒎軍再次收復張古山,第91師收復楊家山東北無名村,在半個多月的山地戰中,第91師官兵協力與日寇浴血廝殺,沒有增援,大部分官兵壯烈犧牲。在柘林以北的甘木關阻擊日軍第27師團(該師團力圖馳援接應被圍的日軍第106師團)的血戰中,第91師271旅少將旅長王錫山(字岳剛)力戰殉國,王將軍遭敵機槍掃射犧牲,遺體都未能搶出來)。王錫山是暫時所知的該役犧牲最高階軍官!  
資料識別:典藏號:002090200044082
資料類型:
類型:檔案
主題與關鍵字:
主題:政治-抗日戰爭
人名資訊:吳奇偉


描述:
內容描述:{#馮聖法#}電{#蔣中正#}五十八師在墩上郭附近與{#松浦淳六郎#}師團{#青木敬一#}旅團{#木島袈裟雄#}聯隊戰鬥情形等
http://catalog.digitalarchives.tw/item/00/37/d1/3a.html
資料識別:
典藏號:002090200046277
資料類型:
類型:檔案
主題與關鍵字:
主題:政治-抗日戰爭
主題:軍事-情報
地名資訊:漢口(湖北)
描述:
內容描述:{#馮聖法#}電{#蔣中正#}第五十八師自三十日以來傷亡官兵四千餘員刻每團僅並編為一連與日軍戰鬥http://catalog.digitalarchives.tw/item/00/37/d4/41.html
資料識別:
典藏號:002090200079437
資料類型:
類型:檔案
主題與關鍵字:
主題:軍事-情報
描述:
內容描述:{#王耀武#}電{#蔣中正#}由松滋南犯之敵與我五十八師於蕭家衝牛腸嶺斯家埸六五五高地之線展開激戰經過敵我傷亡人數等戰報
    http://catalog.digitalarchives.tw/item/00/38/00/77.html


第102師收復楊家山北端高地。薛岳命令各部隊稍事休息整頓,於 17時向雷鳴鼓,箭爐蘇,石馬坑週圍之敵繼續發起進攻。當日夜間,第66軍攻入箭爐蘇,第142師收復了嗶吱街,數千日軍則依山拼死頑抗,戰鬥處於膠著狀態經過 5天5夜的山地戰之後,薛岳的第1兵團除圍住了敵人外,開始有重點的逐山攻擊,鬆浦想盡一切辦法,也未能打破包圍,最後他只好放棄了突圍的希望而堅守待援。從 10月12日之後,薛岳兵團的攻擊部隊傷亡較大,攻擊亦無進展,且敵援軍已於 15日到達了甘木關,鬆浦率千餘名殘兵逃至甘木關與援軍會合,因而在16日,薛岳下令各部隊撤出戰鬥,退守德安以西的防線。至此,萬家嶺會戰結束。
youtube 视频   
http://www.youtube.com/watch?v=ZvCMN1t0vJw   

以上片中痛哭老兵賀鬆浦是我祖父鍾學棟將軍部下﹗我祖父當時任58師347獨立團少將團長。萬家嶺戰役時五十八師奮戰至死剩五百餘人﹗他們是當年九死一生的戰士,抗戰歷史見證人﹗他們的犧牲奮戰,是為了讓國家民族能生存! 讓子孫千秋萬世可以光榮地,有尊嚴地活著做個頂天立地的中國人
http://bugu.cntv.cn/news/mil/renminzidibing/classpage/video/20100925/100538.shtml   
http://bugu.cntv.cn/news/mil/renminzidibing/classpage/video/20100925/100538.shtml中央通訊社報捷   




此役歷時 22天,日軍  
第106師團幾乎被全殲,死傷逾萬,中國軍隊一舉收復九江以南失地,繳獲各型火炮近151 20門,輕重機槍超過 200挺,步槍數千支,騾馬數百匹,生俘日軍100多人,戰果之輝煌足以與平型關大捷和台兒莊戰役相媲美。但萬家嶺之戰既無平型關八路軍奇襲之利,又無崑崙關國民黨軍火力之優,全靠將士浴血苦戰,才取得瞭如此輝煌的戰績!   

田漢時任軍事委員會政治部三廳三處少將處長,帶領一個京劇隊,兩個話劇隊在長沙演出。他們親到醫院看望傷員,了解戰況後,立即編排了活報劇“德安大捷”,為群眾和正在長沙開會的軍官們演出。又由田漢執筆,任光作曲,為七十四軍作軍歌,歌詞是:“起來,弟兄們是時候了,我們向日本強盜反攻,他,侵犯我們田土,他殘殺婦女兒童,我們保衛過京滬,大戰過蘭封,南潯線,顯精忠,張古山,血染紅,我們是人民的武力,抗日的先鋒,人民的武力,抗日的先鋒  
這雄壯,高昂,嘹亮的軍歌,一直鼓舞著七十四軍官兵和全國軍民英勇抗日。  
http://bugu.cntv.cn/news/mil/renminzidibing/classpage/video/20101002/100531.shtml   
http://bugu.cntv.cn/news/mil/renminzidibing/classpage/video/20101002/100531.shtml王耀武將軍。  
一九三八年十月江西德安萬家嶺大捷,全殲日寇一零六師團,收復九江以南失地,戰果之輝煌媲美台兒莊大捷!74軍譽聲名鵲起,被公認為能打硬仗的部隊,成為由軍委會直轄的戰略總預備隊。  


張靈甫  
(1903~1947,陝西長安人,時任74軍5l師305團團長)  

“兄弟們,不怕死的給我沖,小鬼子也沒有兩條命!”  

背景:淞滬會戰惡戰嘉定,日軍自持裝備先進蜂擁衝鋒,殺紅眼的張靈甫甩掉上身軍服,抱著機槍跳出戰壕,身先士卒帶領100多名敢死隊員迎頭痛擊,殺得日寇丟盔卸甲,打死打傷日寇800多人。之後的武漢會戰,張靈甫率敢死隊血戰五天五夜,奪取張古山,為萬家嶺大捷奠定基礎。  


   
馮聖法 (1903-1957)。陸軍中將。浙江諸暨人。又名森法。臨浦縣立初級中學肄業,上海吳淞中國公學、陸軍大學甲級將官班第三期畢業。 1923年春入廣州孫中山大元帥府警衛營,為孫中山衛士。次年夏由大元帥府衛士大隊長盧振柳推薦,考入黃埔軍校第一期第二隊學習。 1925年起任黃埔軍校教導團排長、區隊長。後任國民革命軍第1旅團政治指導員、國民革命軍總司令部少校參謀長、國民革命軍第18軍11師上校團長、國民革命軍第5軍88師26旅523團團長。 1933年10月任國民革命軍第88師262旅少將旅長。 1935年4月晉陞國民革命軍陸軍少將。 1936年任88師副師長。 1937年11月陞任國民革命軍第74軍58師中將師長。後任副軍長兼師長。 1939年8月任國民革命軍第86軍副軍長。 1939年12月陞任國民革命軍第86軍軍長兼浙江保安處處長。 1940年3月任國民革命軍第91軍軍長。 10月改任國民革命軍第暫編9軍軍長。 1942年12月改番號為國民革命軍第66軍,任軍長。後任軍委會委員長侍從室第3組組長。 1943年2月任國民政府參軍處參軍。 1946年6月13日免職。 1946年10月晉陞國民革命軍陸軍中將。 1946年底退役,任東北交警總局局長、第2交警總局局長。 1948年12月任國民革命軍第16兵團副司令官。 1949年3月任國民革命軍第九編練司令部副司令官。隨國府撤退台灣, 1957年冬病逝台北。  

萬家嶺戰役時,時任74軍軍長的是俞濟時將軍,俞在1932年淞滬抗戰中便率領第88師重創日軍第九師團和久留米混成旅團的進攻,俞被敵子彈穿腹負重傷。剛歸屬薛岳指揮時,俞也曾有怠慢之舉,薛岳正色警告俞:“你要敢後退,就軍法從事!”岷山一戰,傷亡最慘重的是該軍第79師。俞親臨前線時段朗如師長表態一定堅守,俞誇讚道:“像這樣勇敢應戰,忘我犧牲的將領,實在可貴。”段朗如(1903~1939),字昭煒,號在中。湖北英山土門壇人。幼家貧,1918年入安徽省立師範。 1924年12月入廣州黃埔陸軍軍官學校二期。 1925年6月參與平定滇桂軍閥楊希閔、劉震寰叛亂,榮獲嘉獎。 1926年隨北伐軍轉戰湘、贛、皖、蘇、魯等省,歷任連長、營長、團長、旅長。 “四·一二”事變後,一度捲入內戰。 1936年投考陸軍大學。 1938年任第三戰區第三十二集團軍第七十九師副師長、代理師長,兼軍部參謀長。在廬山戰役中,親臨前線指揮,殲滅大批侵華日軍,榮立一等功,擢升中將師長。後轉戰江、浙,蘇、贛間,多次受獎。 1939年率部反攻南昌,以畏縮不進,謊報軍情,貽誤戰機被處死。  


萬家嶺戰役中,該軍第58師由馮聖法將軍率領,腹背受敵,兩面作戰,全師幾乎傷亡殆盡,馮師長為守住陣地向俞求援,俞只得把軍部警衛營派出兩個連前往增援。該師終於扼死敵106師團之退路,保證了萬家嶺合圍成功。該軍另一個師為王耀武將軍第51師,該師在據守岷山陣地的川軍不戰而逃時,奉薛岳命疾駛堵住缺口,浴血激戰7晝夜,使飛機大炮助戰的日軍不得前進半步!萬家嶺戰役,該師奉命攻佔張古山,王耀武觀察地形發現,該山易守難攻,卻是整個戰役的關鍵,必須奪佔,但勢必傷亡巨大。第305團團長張靈甫提議出奇兵從山後絕壁攀援突襲,配合正面進攻。於是親自帶領精兵上陣,果然靈驗,很快佔領該山。因此陣地對日軍突圍至關重要,以飛機重炮攻擊,51師只得退下,入夜又奪回,經五晝夜反復爭奪,張靈甫帶傷堅持戰鬥,終於牢牢控制該陣地。這個爭奪戰,日軍僅遺留陣前屍體就達四千多具!可以說,沒有張古山爭奪戰的勝利,就不可能有萬家嶺大捷。  

薛岳指揮的萬家嶺戰役,取得輝煌勝利。而中國軍隊在整個武漢大會戰期間,雖未能保住武漢地區,但實現了蔣介石預定的消滅敵軍有生力量的目的,徹底粉碎了日寇企圖把蔣政府降為地方政府的陰謀,奠定了持久抗戰的基礎。日本“發動攻略漢口之戰,使其成為戰爭一決雌雄的最大機會”企圖再度落空,日軍自1937年7月中國抗戰至1938年底,共傷亡14萬餘人,從此不得不陷入蔣介石“持久抗戰”的泥沼里不能自拔,直至戰敗投降

http://www.youtube.com/watch_popup?v=iMCk67AYDTg&vq=medium#t=61
個人作品:
薛岳講,《薛兼主任言論選集 第1輯》(出版地不詳:湖南省地方行政幹部訓練團,1943年)。
薛岳,《勦匪紀實》(臺北:文海,1978年)。
薛岳,《抗戰回憶錄》(出版地不詳:出版者不詳,出版時間不詳)。
薛岳,《湖南黨政》(出版地不詳:出版者不詳,出版時間不詳)。
薛岳,〈梁若谷將軍行述(民國人)〉,《廣東文獻》,8卷2期(1978年6月)。
薛岳,《反攻時戰地政務方案》(臺北:光復大陸設計研究委員會,1975年)。
薛岳,《湖南省二十九年度政治的檢討》(出版地不詳:湖南省政府,1940年)。
薛岳,《薛伯陸將軍言論 初集》(出版地不詳:中興書店,1940年)。


事件紀要廣州綏靖主任余漢謀,廣東省主席薛岳由海口來臺。
時間19491220
地點臺灣省
資料出處題名重修臺灣省通志 卷一 大事志 全一冊
編者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出版地南投市
出版者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出版日期19940630
頁碼382
系統識別號0000287898


打破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
  28日,記者隨德安縣委宣傳部的工作人員來到距德安縣城西北20余公里的磨溪鄉曙光村“萬家嶺大捷”遺址。“萬家嶺大捷”一役中的烈士墓就在曙光村後的一個小山坳里,那裡掩埋著數以千計烈士遺骸。記者看到,這是一個丘陵似的山坡,高不足50米,三面高丘包圍,在地圖上找不到標註,然而就在70年前,這裡以及周邊的萬家嶺山巒與幽谷,正是痛擊日軍的主戰場。透過烈士墓的墓誌,當年那段可歌可泣的抗日英勇事跡重現眼前。
  墓碑記載著:1938年10月,中國軍隊在抗日名將薛岳指揮下,巧設“口袋陣”,在萬家嶺殲滅侵華日軍106師團1萬餘人,史稱“萬家嶺大捷”。至今,當地還流傳著“山不在高,殲敵則名”的佳話。
  據墓誌載,抗日戰爭初期的三次大捷中,平型關大捷打破了日本皇軍“不可戰勝”的神話,殲敵近千人;台兒莊、萬家嶺大捷是抗戰初期中國軍隊首創的輝煌戰役,各殲滅日軍一萬餘人。這三次大捷,充分體現了國共兩黨共同領導全民禦侮、抗擊日軍的愛國精神和民族氣節,值得國人永遠為之驕傲。
  “萬家嶺大捷,挽洪都於垂危,作江漢之保障,並與平型關、台兒莊鼎足而三,盛名永垂不朽。”葉挺將軍曾高度評價這次戰役在中國抗日戰爭史上的重要地位。
  血戰16晝夜殲滅日軍萬餘人
  萬家嶺戰役從1938年9月28日開始,中國軍隊進入預設陣地,到10月13日殲滅日軍主力,歷時16天。
  70年後的今天,記者隨當年一位參加戰鬥的老兵重回昔日戰場,感受當年的血雨腥風。
  江西省德安縣蒲亭鎮的抗日老兵袁體明,今年已是90高齡了。藍天白雲下,萬家嶺遠近的山上樹木鬱鬱蔥蔥。重回“萬家嶺大捷”現場,袁體明老人並沒有心情去欣賞風景,他一直沉浸在思念戰友的痛苦之中。
  老人哽咽著,不斷地用雙手摀住眼睛。“我心里難受啊,當年我的戰友快死光了,全連142人只剩下38人。”雖然戰鬥已經過去70餘年,但老人仍清楚地記得每位戰友的名字,以及那十幾天的血雨腥風。袁體明老人說,1938年秋,日軍106師團主力和101師團一部,竄入德安西南邊的萬家嶺,被薛岳兵團包圍。中國軍隊與侵華日軍激戰16晝夜,殲滅日軍四個聯隊一萬餘人。
  當時,袁體明是國民黨102師304團第二營機槍二連的號兵。一次發動衝鋒,他正站在高處吹號,一顆子彈呼嘯而過,把他軍帽打落在地。這是老人一輩子“最害怕的事”,因為在他看來,那一次是與死神擦肩而過。
  毒氣禍害中國軍隊及當地百姓
  中國軍隊經過激戰,殺傷了大量日軍,日軍基層軍官傷亡慘重,日本華中派遣軍司令官畑俊六大將親自組織向萬家嶺地區空投了200多名聯隊長以下軍官,以加強力量。而薛岳則命令各部隊選拔勇壯士兵組成奮勇隊,擔任先頭突擊。同時各部長官一律靠前指揮,薛岳也親臨一線。由於準備充分和戰士們的奮勇爭先,經一夜血戰,日軍106師團的防禦陣地徹底崩潰。
  據當地文化局的一位幹部稱,在那次戰鬥中,日軍施放催淚彈,戰士們想用毛巾浸水摀住口鼻防毒。可是在那場合是很難找到水源,於是戰士們只好就用自己的尿浸濕毛巾。另外,日軍在戰鬥中還施放毒氣,萬家嶺戰役所在的德安縣磨溪鄉現在還有幾個受害者在世。
  中國軍隊在這場戰役中亦傷亡慘重,據史料記載,此役中國軍隊也付出了傷亡兩萬餘人的代價。
  張小莉、首席記者鍾金平 文/圖
  本報繼續徵集英烈故事
  抗日戰爭與解放戰爭年代,有這樣一群英烈,他們為了爭取民族獨立和解放、為了人民的自由幸福,把寶貴的生命永遠留在了江西這片紅土地上。不少犧牲的烈士,名字都無人知曉,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無名烈士墓正漸漸被人們淡忘。本報將繼續開通徵集熱線0791-6849127、18907002659,向讀者徵集不為人知的烈士墓,通過知情人的講述,重溫烈士墓背後隱藏的故事,並倡議讀者在清明節期間,能就近前往烈士墓祭拜先烈、緬懷他們的功績,以表達對烈士的崇敬。
http://jiangxi.jxnews.com.cn/system/2010/03/30/011338842.shtml
http://jiangxi.jxnews.com.cn/system/2010/03/30/011338842.shtml
http://www.thegreatwall.com.cn/zhuanti/victory60/showcontent.php?id=48807
http://www.thegreatwall.com.cn/zhuanti/victory60/showcontent.php?id=48807

1937年8月30日,淞滬會戰正打得如火如涂。國民政府正式下達命令以陸軍第51師和第58師擴編為國民革命軍第74軍,下轄兩師四旅,每師加一補充團,每旅轄兩團,共計步兵10個團及師直屬部隊。
總兵力接近3萬人。淞滬鏖戰至11月5日日寇在金山衛登陸,74軍奉命轉至青浦縣,6日,58師在北新涇,八字橋,白鶴港附近與敵第6師團先頭部隊第11旅團激戰,11月9日所部大半傷亡,174旅長吳繼光及334團2營長應揚,3營長童亞仆均力戰殉國,第347團長鍾學棟受傷,10日白鶴港失守。一直打至11月28日,74軍撤至南京,58師守牛首山主峰。激戰至12月12日唐生智下令撤退,347團奉令殿後掩護,是最後撤離南京的部隊。
萬家嶺大捷日軍第106師團長淞浦中將見形勢危急,而正面進攻部隊又無進展,便放棄原定計劃全力突圍,突破口便選在了74軍58師防區58師是俞濟時的起家血本,也是“軍的主力師,因此俞濟時特地將58師放在了萬家嶺陣地的正面第106師。團為了盡快突圍,以一個聯隊的兵力向58師陣地蓼動“錐形突擊“日軍困獸猶鬥,不顧傷亡地向58師陣地瘋狂衝擊,58師雖然腹背受敵,兩面作戰,卻以極其頑強的防禦頂住了日軍多次猛攻,斃傷敵人35O0多人。但是58師經過兩天激戰,全師幾乎傷亡殆盡,有戰鬥力的士兵僅剩500人!不少連隊的連,排長全部陣亡,連伙夫,馬夫等勤雜人員都全部上了陣地。眼看陣地就要被日軍突破,馮聖法:連連向俞濟時求援,但此時俞濟時手裡也沒有預備隊,他只留下了一個班警衛軍部,將軍警衛營2個連200多人投人戰鬥。經過一場惡戰,58師終於守住了陣地,粉碎了日軍突圍的企圖。10月6日,鬆浦師團傷亡過半10月6日,鬆浦師團傷亡過半,向外突圍已無可能,只好就地轉人防禦,固守待援南昌會戰1939年年3月29日凌晨:日軍對高安發起試探性攻擊,306團遭敵兩個中隊附8輛戰車的衝擊,盧醒團長沉穩指揮,擊退了敵人的進攻。次日,日軍再次對305團2營陣地發起攻擊,並在戰鬥中使用了毒氣,該營官兵中毒者達150多人,但仍拼死堅守陣地。31日,日軍又以毒氣攻擊司公山第58師347團2營陣地,該營官兵百餘人中毒,連長戴天猷,陳雲章毒重身亡,陣地一角被敵人突破,174旅旅長勞冠英急令該團團長鍾學棟率隊阻擊,以白刃戰將敵擊退,陣地轉危為安。1939年8月,74軍在江西分宜宦春一帶整編,撤銷旅部,每師由3個建制團,1個野戰補充團組成,團番號也進行了變更,均直轄於師,改編為三三制之軍,即軍轄三師,師轄三團,全軍共轄步兵12個團及軍屬直屬部隊等。1939年年8月74軍擴編(取消旅編制)軍長王耀武副軍長馮聖法(原58師長),下轄58師172,173,174三個獨立團(師級編制)。



冈村宁次回忆录.pdf下載

http://www.historychina.net/bbs/topic.jsp?infoid=365&boardid=25第374頁

侵华日军第11军还曾经特别告诫各部:“今后对王耀武将军的第74军作战,要特别注意。”对于第74军这次出动的消息,日军的战史这样写道(日本防卫厅防卫研究所战史室《长沙作战》):“至21日晨,接到第74军开始移动的特情报告,军司令部顿时为之震动。”“第74军乃王耀武将军指挥的第51、第57 、第58师所组成的最精锐中央直系部队,因而受到注视。该军自湘赣会战以来,曾与我第11军历经冬季攻势及其他数次交战。今年2月被指定为攻击军、突击师,无中央命​​令禁止用于作战或移动。”第11军军部在上半年三月的上高会战惨败后进行了改组,原司令官园部和一郎被撤职,阿南惟畿和木下勇都是4月后上任的新官。虽然是新官上任,阿南惟畿和木下勇对于74军的大名一点不陌生。日军半年前在上高的惨败,消息震动东京,提起这个活跃于华中的“重庆军”劲旅“三五部队”,日军将领无不高度重视,在总结上高会战教训后,第11军还曾经特别告诫各部:“今后对王耀武将军的第74军作战,要特别注意。”


对于第74军这次出动的消息,日军的战史这样写道(日本防卫厅防卫研究所战史室《长沙作战》,天津市政协编译委员会译中华书局1985年):


“至21日晨,接到第74军开始移动的特情报告,军司令部顿时为之震动。”


“第74军乃王耀武将军指挥的第51、第57、第58师所组成的最精锐中央直系部队,因而受到注视。该军自湘赣会战以来,曾与我第11军历经冬季攻势及其他数次交战。今年2月被指定为攻击军、突击师,无中央命​​令禁止用于作战或移动。自3月的锦江作战以来,又补充3个团,一直在万载、宜春(浏阳东方约100公里)附近积极进行整训。”


“第74军之由东方出现,冲击了第11军挺进长沙的作战设想,如前所述,遂于22日夜命令解除第6师团占领平江的任务,并令其拖住第74军。”


参谋长木下勇白天下达的命令,原本已经令第6师团占领平江,74军日夜兼程赶往湘北战场的情报,促使阿南惟畿和木下勇改变了既定的作战计划。第6师团是日军的精锐部队,也是南京大屠杀的元凶,将精锐师团特地调往捞刀河迎战第74军,显示阿南惟畿对这支即将到来的对手极为重视,他在当天的日记里写下了与参谋长的讨论结果:


“17时30分参谋长等来舍,决定下期的会战指导。对第74军,应使第6师团努力将其拖住。该军向长沙东进(系西进之误)将直接杀到我军左侧。”日本防卫厅防卫研究所战史室《长沙作战》天津市政协编译委员会译中华书局1985年


第二天清晨,天空骤降大雨,阿南惟畿一边“祈祷上苍,但愿云开雾散”,以使他的飞行团能在决战中展翅称雄,一边在当天的日记中仍对74军念念不忘:


“敌军以国家处于存亡关头激励人心,将兵力送往战场,第74军也于15时许进入浏阳北方的新开市(浏阳西北偏北约30公里),全线敌我均呈紧张状态。”“此次会战,应在今夜至明晨决定大势,以后对敌第74军应如何处理将成问题。”


9月24日上午,阿南惟畿在军作战室对正在研究今后作战的木下勇及参谋人员再次讨论对74军的处置:


“以后的问题即在于对第74军究应如何处理。因敌军为最精锐部队,不与之交战即行撤退,则将被敌利用进行反宣传,须避免此等情况发生。”


“第74军”,“第74军”,这个番号在日军的作战计划、命令及阿南惟畿的日记中频频出现,从赣北开始移动以来,74军就一直处于敌第11军军部密切监视的视线之中。随着日军在湘北的顺利推进,阿南惟畿针对74军的逼近,一边调整作战方案,一边等待时机,企图趁其在运动中,除掉这个令日军如芒刺在背的“重庆军”劲敌。 25日,日军综合各项情报作出判断:“第74军的先遣第57师,似企图向洞阳市、大经桥(洞阳市东侧)地区集结。”


这正是阿南惟几念兹在兹一直期待出现的局面,他在当天的日记中兴奋地写道:“第74军终于进入永安市附近,破敌良机业已到来。”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5-6 00:08:36 | 显示全部楼层

五十八师师长廖龄奇将军

本帖最后由 wugang 于 2013-3-16 00:14 编辑




我查閱了1932年上海良友畫報刊登的廖齡奇將軍相片,姓名是廖齡奇,不是廖奇齡
國史館檔案 卷名:全面抗戰(七)
典藏地:國史館 典藏號:002080103040006類型:檔案 卷名:全面抗戰(七)內容描述:{#蔣中正#}電即槍決第五十八師長{#廖奇齡#}時間
http://catalog.digitalarchives.tw/item/00/1a/3e/13.html


內容描述:{#蔣中正#}巡視軍事委員會桂林辦公廳及廣西省政府並對黨政軍各界人員訓話另電{#何應欽#}此次長沙會戰第五十八師長{#廖齡奇#}臨陣脫逃已執行槍決遺缺准以該師副師長{#張靈甫#}代理,德軍佔領卡爾科夫

http://catalog.digitalarchives.tw/item/00/1a/0b/e5.htmlhttp://catalog.digitalarchives.tw/item/00/1a/0b/e5.html

http://catalog.digitalarchives.tw/item/00/37/0b/a4.html



http://catalog.digitalarchives.tw/item/00/1a/0b/e5.html


良友畫報
1926年2月創刊,8開本,道林紙精印,至1945年停刊,全數共出版174期。中國出版的20世紀20年代中最有影響力的大型綜合性攝影畫報。1945年後曾多次復刊,但影響已非從前。

五十八師師長廖齡奇將軍

廖齡奇 (1904——1941),湖南省永州市祁陽縣七里橋鎮人,1925年入黃埔軍校第四期學習,畢業後任國民革命軍第四軍獨立團排長、連長。

從軍經歷
  1926年8月隨軍北伐。在汀泗橋戰役中,猛打猛衝,被敵人打傷右臂,以致右手致殘,終生用左手寫字。戰後陞任第5軍第88師364旅527團第2營營長。1932年參加“一·二八”上海保衛戰,因戰功卓著升為團長。

  1934年,隨88師赴福建、江西等地“圍剿”紅軍。

  1937年,日軍在上海發動“八一三”事變。88師奉命進駐南翔一線,抵抗日軍。戰鬥中,8月14日當晚,在第527團團長廖奇齡的率領下,我軍連續十餘次向日寇陣地發起衝鋒,但終因敵人工事堅固,炮火猛烈,無法突破。8月16日,廖團長身負重傷,部隊被迫撤回原防地。他英勇奮戰,鼓舞了全軍士氣。廖奇齡因功在炮火中接任264旅旅長,指揮全旅,與日軍奮戰八十餘天。從上海戰場撤退後,廖部奉調入南京,負責守備雨花台、中華門一帶。日寇圍攻南京時,88師首當其衝,廖奇齡旅更是傷亡慘重,兩名團長先後陣亡。廖仍堅持在前線督戰,直到12月12日,南京衛戍長官部下令全面撤退後,才率部撤過江北。

  1938年廖齡奇調升第74軍第58師副師長,不久陞任58師師長。

  1939年9月,第一次湘北會戰,日寇集中約兩個師團的兵力,分路向湘北進攻。為了配合攻勢,贛北日寇採用步炮空配合作戰,大舉進犯高安,58師防地正當要隘,廖奇齡督率全師給以迎頭痛擊,戰士傷亡數百,拖住了敵人,取得了第一次湘北會戰大捷。江西德安萬家嶺大捷戰役廖將軍率部血戰,勞苦功高!


廖奇齡案始末
  1941年9月17日,第二次湘北會戰開始。此時,廖奇齡正請假去吉安結婚,乘便轉回老家祁陽省親。副師長張靈甫率部隊從江西新余,經萬載徒步趕往長沙,不意日寇已於17日分五處強渡新墻河,58師陷入極端不利形勢中。廖奇齡聞訊由祁陽驅車於途中趕上部隊,遵令退守醴陵待命,而原駐防新墻河一線的部隊,則按薛岳的部署早已向長沙東南撤退,日軍乘虛直入,佔領長沙。薛岳等人為推卸其棄城逃跑的責任,掩蓋長沙又一度失陷之事實,把廖奇齡請假離開部隊去吉安結婚,說成是臨陣脫逃。11月,被蔣介石以“臨陣脫逃”而槍決。

平反
  事後,蔣介石經過調查了解,發現此乃一起冤案,隨即指示按抗日陣亡將官給予撫恤,並指示將廖奇齡遺體厚葬於當時國民黨最大的“烈士陵園”南嶽忠烈祠,國民黨最高軍事當局給廖奇齡家屬頒發了“榮哀狀”證書。

國史館檔案 卷名:全面抗戰(七)
典藏地:國史館 典藏號:002080103040006類型:檔案 卷名:全面抗戰(七)內容描述:{#蔣中正#}電即槍決第五十八師長{#廖奇齡#}時間

http://catalog.digitalarchives.tw/Search/Search.jsp?QS=%A4%AD%A4Q%A4K%AEv+&pQS=&CID=&ShowPage=2&license=&flag=2
廖奇齡將軍與南京保衛戰
雨花台陷落後,第264旅副旅長廖奇齡(黃埔4期,湖南祁陽人)率兩旅殘部向中華門撤退。就這樣,12月12日午後,南京最大的城門中華門暴露在日軍眼前。

中華門高超過20米,瓮城中筑有藏兵洞27個,是南京最堅固的城堡。遠遠望上去,正門上方赫然寫著四個大字:誓復國仇。

日本人看到了麼?

南京城墻前有護城河,護城河跟南京城墻間有20多米寬的空地,這當中又挖了多層戰壕,並設有鐵絲網。

中華門一線的城墻上,密密麻麻地布滿彈痕,城樓和城墻外街道兩旁的建築物都在燃燒。在城頭上,中國守軍佈置了30多門迫擊炮,每擱50米,就放著一挺捷克式機槍。第88師師長孫元良和參謀張柏亭、補充旅旅長吳求劍(黃埔3期,湖北黃梅人)坐鎮城頭。

雨花台陷落後,為提防日軍偷襲,孫元良叫人把護城河上的橋樑炸燬,從雨花台退到城下的廖齡奇殘部沒法進城,只好邊打邊往下關方向撤。

日軍很快就撲過來了。

仍是第114師團,雨花台攻下來後,末鬆茂治叫傷亡慘重的山本聯隊停下來休整,往中華門方向派出千葉聯隊,千葉小太郎當了先鋒後,立馬把自己的軍旗中隊派到第一線。

這是個冒險的行動。

熟悉日本軍史的人都知道,聯隊軍旗是日軍的命根子,每面聯隊軍旗都是天皇親手授予的,按軍規定:軍旗在,則聯隊在;聯隊若將覆滅,必須焚燒軍旗。若軍旗被敵人奪了去,就算這個聯隊毛髮未損,其番號也要被撤消。由於聯隊軍旗如此重要,所以在戰役中經常出現聯隊長在戰役危險時親身護衛軍旗的事發生。

日軍聯隊中專門設置有軍旗中隊,180個人不干別的,專門保護軍旗,而旗手呢,至少是少尉軍銜。一般來說,軍旗中隊在聯隊本部左右,但千葉竟一下子把聯隊軍旗中隊派到了一線,目的很明確:如果僥倖得手攻佔中華門,他們就成了第一個在南京城頭插日本聯隊軍旗的,軍功自然顯赫了。

很遺憾,千葉想得挺好,但他的部下太不給力了。前面說過,這個第114師團主要由退役高齡士兵組成,被緊急招到軍中前來自各行各業,一個個都鬍子拉碴的,雖然也有軍事經驗,但同時由於歲數大了,沖起鋒來就不行了。

到了南京城下,千葉把指揮部設在一間民房,軍旗中隊也被隱蔽在附近。千葉想在中華門城下搞爆破,但他的工兵隊顯然低估了中華門的耐爆度,一個工兵分隊好不容易摸到門下,把炸藥放好了,也引爆了,但中華門卻紋絲未動。千葉又派了一個中隊衝擊,但很快被殲滅。令日軍奇怪的是,城頭上看不到中國軍隊的機槍,但火舌確實又是從城上噴射下來的(直到佔領南京後,日軍才發現,守城的中國士兵在城上挖了地洞,然後又從墻體上掏出槍眼,機槍就是從那兒打來的)。

見中華門太過堅實,千葉聯隊轉攻雨花門。

此時,從杭州灣一直開過來的第10軍藤田實彥(陸士33期,鹿兒島人)戰車中隊的坦克終於開到了南京城下。藤田實彥有一號,後來日本著名作家司馬遼太郎(《宮本武藏》和描寫秋山好古、秋山真之兄弟的《阪上之雲》的作者)是他的部下,此人在日軍中被稱為“鬍子之王”。至於他的鬍子是什麼造型,有多誇張,沒法形容,只能說在你的想象之外。而且,戰後的1946年,就是在這個藤田的主謀下,日本人在吉林發起了著名的“通化暴亂”。

我們都看過一張照片,畫面上是中華門前日軍坦克在衝鋒。那就是藤田的坦克。

第6師團這邊,先是岡本鎮臣的第23聯隊上來,然後是岡本保之的第13聯隊,後者是一支地道的熊本部隊,士兵直接來自熊本縣,打頭陣的是十時和彥中佐第1大隊加川勝馬第3中隊的瀨戶本小隊。

中華門前是條大道,兩旁都是店鋪和建築,城上的中國軍已用火力把這條道路封死。日軍把步兵炮和機槍架到兩邊建築的頂上,向著城墻亂擊,但沒什麼效果。

瀨戶本准尉的指揮所離中華門只有200米,在一個空房子里。從這裡衝到中華門前,肯定會傷亡不少。而且,他注意到:高大寬厚的城墻前,有條二十來米寬的護城河,要想衝到門下,就必須先渡過護城河。護城河上的橋已被中國守軍拆了,至於河水有多深,由於不能接近,也搞不清楚。

就在瀨戶本犯愁時,他手下的代理分隊長八田隆幸上等兵派人來報,說他們有一個發現。

這是個有些致命的發現。

原來,八田上等兵帶了幾個日軍摸到跟中華門外主幹道平行的一條小街,這裡處於中華門與水西門之間,在搜索中發現:小街盡頭有個房子沒受炮火破壞,房子里有3個窗戶,而窗戶外就是護城河!護城河對面的城墻已經被飛機和重炮炸得坍塌了不少,坍塌口離城墻根只有十五六米高。叫八田更為興奮的是:這裡的護城河上,有條沒來得及被中國守軍炸掉的木橋!

瀨戶本立即上報中隊長加川勝馬。

再說此時的八田,已經帶人摸進這個房子,但剛進去就被城上的中國守軍發現。一等兵高村抱著輕機槍,剛從窗戶口一探頭,就被擊斃了,另兩名士兵也被打傷。

於是日本人不敢動了。焦急中,八田等來了騎著自行車一路狂本的傳令兵大角康夫。

大角帶來了中隊長加川的命令:堅守到天黑,在工兵配合下,從這裡突擊中華門!

日落紫金山後,加川勝馬帶人鑽進這個房子,告訴八田:大隊第3中隊將跟第1中隊聯手,在一個工兵分隊的配合下,力爭從這個“天賜寶地”衝進南京。

下面就是組織敢死隊,代理小隊長瀨戶本准尉被任命為敢死隊隊長,隊員是八田隆幸等11人。出發前,加川給這12個鬼子往水壺蓋里倒清酒。

天黑後,南京城墻上亮起流動的探照燈。

打了兩顆煙霧彈後,日本人的敢死隊發起進攻。

第一個站起身的是隊長瀨戶本,這小子抽出軍刀,壓低了嗓音狂嚎了一聲,第一個翻出窗戶,衝上木橋,後面跟著上等兵八田隆幸等11人,以及包括平石小隊長在內的工兵4人,他們帶著炸藥。

但就在距對岸還有五六米時,出事了。瀨戶本舉著戰刀第一個栽進河里。怎麼呢?因為木橋到這裡就斷了。

緊跟在後面的八田還算反應快,來了個“急剎車”,站在斷橋前,後面的日軍也停住了。

瀨戶本這下知道河水有多深了,一米多深,正到他脖子那。幸好還有幾米遠,橋上的隊員跳下河,拼命往對岸游。平石等幾個工兵,一邊托著炸藥包,一邊也掙扎著上了岸。

城上守軍發現日軍突擊後,立即組織火力,由於日軍很快就摸到城根兒,射擊已經沒有角度了,主要是往城下丟手榴彈,日軍死傷不少。

工兵小隊長平石帶人在坍塌的那處城墻下安放炸藥,由於過度緊張,點炸藥的第一個工兵竟然沒點著,伏在地上的日軍等了半天,不見動靜。第二次,平石親自去引爆,這下炸藥響了。隨著一聲巨響,耀眼的白光一閃,原來已經坍塌的城墻,又往下降了一米多。

爆炸聲一響,第二波日軍就帶著事先造好的梯子跳進護城河,向這邊游來。這波日軍都是工兵。他們不僅帶了木梯,還帶了繩梯。上岸後,日軍竪起梯子就開始往上爬。

由於日本人的梯子沒那麼高,很多是兩架甚至三架綁在一起的,所以不太結實,不少日軍爬著爬著就掉了下去,沒掉下去的又有不少喪命於守軍的槍口下。

這段城墻上的中國守軍,是王耀武第51師李天霞第153旅第306團,團長就是上海戰中我們見過的邱維達。此時,周志道第151旅正跟日軍在水西門外死戰,肉博中,第302團團長程智壯烈殉國。

此時,在淳化鎮受傷的張靈甫、紀鴻儒兩個團長已被王耀武護送到對岸治療,程智團長又陣亡了,邱維達獨撐水西門一線的城防。

日軍敢死隊衝上城墻後,被打了下去,又衝上來,又被打了下去,但日軍似乎也瘋了。

日本人會搞敢死隊,我們就不會麼?邱維達在預備隊里拿出一個加強排,問大家:知道今夜意味著什麼嗎?

戰士們說:死。

邱維達說:是以死報國。

城頭的寒風中,大家已熱淚盈眶。原來那熱淚是不會結成冰的。

這個排的戰士,拿著上了刺刀的步槍,每人帶了20發子彈,腰里別著8枚手榴彈,向著城墻缺口處沖了過去,他們再也沒有回來。

水西門和中華門之間的這段城墻出現險情後,南京憲兵第2團守緊急馳援,邱維達這時候已做必死準備了。在隨後的激戰中,第306團第3營營長鬍豪(黃埔4期,江西興國人)親率戰士死戰日軍,身中七刀殉國。團長邱維達本人,大腿中彈,因失血過多,昏迷了過去。

馳援而來的南京憲兵團繼續跟蜂擁入城的日軍肉搏。但戰鬥中,穿黃軍裝的士兵越來越多……就這樣,到12月13日凌晨1點多,日軍佔領了這段城垣,但日軍沒擴展戰果,而是叫工兵搬過來沙袋,在城垣上固守著方圓三十來米的陣地,想等天亮後再進攻。

加川勝馬欣喜若狂,認為自己的部隊最先登上了南京城。於是,緊急叫傳令兵給坐鎮後方的聯隊長岡本保之報喜。

但岡本拿到戰報後非常沮喪,因為半個多小時前,長谷川正憲的第47聯隊已經衝上中華門了。在通往南京之路上,這個聯隊出現霍亂,被隔離了一週,長谷川急得夠戧,生怕趕不上攻佔南京,後來生生地把師團主力追上了。沒想到後來居上,在第1大隊第3中隊長三明保真帶領下,12月13日0時30分,竟第一個攻上了中華門,將日章旗插在城頭的是一個叫中津留大作的伍長。

實際上,中華門和水西門之間的城墻,在12月12日下午就被打開了缺口(八田上等兵發現的那個坍塌處)。當時,第6師團的炮兵部隊(藤村謙)在雨花台上設野戰重炮猛擊,發射了500多發炮彈後,打開一個缺口,岡本鎮臣第23聯隊3大隊長第9中隊長肥後盛英一度帶人沖了進去,時間是下午4點44分,但很快又被中國守軍打了出來。所以,後來的很多說法是:中華門在12月12日傍晚就陷落了。嚴格地說這並不準確。

就在這個時候,第114師團千葉聯隊狂擊雨花門,光華門、中山門也分別被第9師團脅阪聯隊和第16師團大野聯隊炸開的豁口,紫金山戰鬥則到了最後的關頭,沿長江而來的山田支隊已經佔領了幕府山,國崎支隊已渡到江北正向下關對面的浦口疾進……

實事上, 1937年12月11日,抵達廬山的蔣介石被身邊的無線電機要人員告知:已經收不到南京的消息了。

就在這一天,蔣介石留在南京的兩個貼身衛士班,在隊長俞潔民的帶領下出了挹江門,在下關坐上自己掌握的一艘火輪向上游九江開去。這是南京圍城後第一隊脫險的人。唐生智不是有令麼,沒命令誰也別想走。但俞潔民是蔣介石的貼身衛士長,把守下關的宋希濂也不敢攔。

這天晚上,蔣介石得到安徽當涂陷落的消息。當涂在哪?蕪湖和南京間。也就是說,日軍已經完完全全地完成了對南京的包圍。如果不放棄南京,守城部隊基本上會被日軍圍殲。但蔣介石這邊跟南京的通訊已中斷,他只好電令在長江北的顧祝同,叫他轉告唐生智,原話是:“如情勢不能久持,可相機撤退。”

當初唐生智不是說過麼:沒蔣的命令,絕不撤退。現在,蔣鬆口了。

顧祝同一個電話打過去,正好是唐生智接,叫他11日晚先渡江,同時向各部隊下達突圍命令。但唐的想法是:如果自己先走,雖有蔣的口頭傳話,但畢竟不是白紙黑字,將來他必成為媒體和民眾心中的逃將,有一萬個嘴也說不清楚,所以他告訴顧祝同,必須招集司令部會議,向將領們傳達蔣的命令。

在顧、唐通電話的當夜,南京槍聲不息,市民們伏在家,於黑暗中繼續忍受煎熬。在外面,蜷縮在寒冬的馬路上的是無家可歸的難民,以及從前方陣地上撤下來的痛苦呻吟的傷兵。此夜天空暗無星斗,有的只是炮彈滑過後恐怖的聲音和爆炸時慘白的光亮。

遙望紫金山,那裡的戰鬥已進入白熱化。

唐生智是12月11日晚上11點接到顧祝同電話的,3個小時後,也就是12日凌晨2點,他在自己的公館召集副司令羅卓英、劉興,以及參謀長周斕和參謀處長廖肯等人開會,將撤退的命令通告諸人。短暫的會議結束後,唐叫參謀處長廖肯、作戰科長譚道平迅速起草撤退計劃。在如此危急的情況下,撤退計劃的擬訂,成了對參謀們的一次大考。

12月12日傍晚5點,唐生智召開會議,但他沒馬上下達撤退令,而是先問與會將領:在一部日軍(第23聯隊肥後盛英中隊)已攻入中華門與水西門之間的城垣的危局下,是否還能對南京進行有效守衛?

此時,南京環城處處激戰,衛戍司令部的氣氛緊張到極點。由於不是蔣介石直接向唐下的命令,所以老唐還是留了個心眼,叫各部隊長分別代表自己的部隊在撤退令上簽字:

人們好像都不願意第一個簽。過了一會兒,第66軍軍長葉肇說:情勢危急,我先簽。

隨後,周瀾簽了。第三個簽字的是孫元良,第四個是宋希濂,隨後俞濟時、鄧龍光都簽了字。王敬久則一個勁地抽煙,最後也簽了。

按桂永清的說法,在一片沉默中,他站起來說:認為城防左側(烏龍山、幕府山一線)並沒有多少敵人,紫金山的大部分陣地仍在手裡,中山門外的四方城到白骨墳雖處於激戰中,但敵人並沒突破防線,而光華門更是牢固,只有中華門與水西門一線告急,但可以派教導總隊的預備隊去支援。

唐生智這時候從口袋里摸出蔣介石通過顧祝同下達的命令:宣佈放棄南京。

沒人知道唐生智此時的心情,因為他曾宣佈要與南京共存亡。同時,也對蔣介石說過:沒你的命令我決不撤退。現在命令也來了,撤退似乎順理成章?!

唐在會上說的最後一句話是:“戰爭不是在今日結束,而是在明日繼續;戰爭不是在南京衛戍戰中結止,而是在南京以外的地區無限地延展。請大家記住今日的恥辱,為今日的仇恨報復。”

唐生智終於沒有做到死守南京。他此前採取的一切背水一戰的措施,開始慢慢顯露出惡果了。

唐生智叫人下發了參謀處擬出的撤退計劃,原則是大部(從正面)突圍,一部過江(從下關渡長江北撤)。命令如下:

一、敵情如貴官所知。

二、首都衛戍部隊決於本日晚衝破當面之敵,向浙、皖邊區轉進。我第7戰區(新成立戰區,由劉湘任司令長官——作者注)各部隊刻據守安吉、柏墊(寧國東北)、孫家鋪(宣城東南)、楊柳鋪(宣城西南)之線,牽制當面之敵,並準備接應我首都各部隊之轉進。蕪湖有我第76師,其南石炮鎮有我第6師佔領陣地,正與敵抗戰中。

三、本日晚各部隊行動開始時機、經過區域及集結地區,如另紙附表規定。

四、要塞炮及運動困難之各種火炮並彈藥,應徹底自行炸燬,不使為敵利用。

五、通信兵團,除配屬外部隊者應隨所屬部隊行動,其餘固定而笨重之通信器材及城內外既設一切通信網,應協同地方通信機關徹底破壞之。

六、各部隊突圍後運動務避開公路,並須酌派部隊破壞重要公路、橋樑,阻止敵之運動為要。

七、各部隊官兵應攜帶4日份炒米及食鹽。

八、予刻在衛戍司令部,爾後到浦鎮。

南京衛戍軍各部突圍計劃:

一、第74軍所轄第51師、第58師自鐵心橋、谷里村、陸郎橋一線以右地區突圍,向祁門附近集結。

二、第87師、第88師自飛機場東側高橋門、淳化鎮、溧水一線以右方向突圍,向黟縣附近集結。

三、教導總隊、第103師、第112師、第66軍,自紫金山北麓、麒麟門、土橋鎮、天王寺一線以南地區突圍,教導部隊向昌化附近集結,第66軍向休寧附近集結,第103師、第112師向於潛附近集結。

四、第83軍自紫金山、麒麟門、土橋鎮一線東北地區突圍,向歙縣附近集結。

五、第2軍團應極力固守烏龍山要塞封鎖線,萬不得已時渡江,向六合集結。

六、第36師應掩護各機關及直屬部隊渡江後開始渡江,向花旗鎮、烏衣附近集結待命。

按命令,守衛烏龍山要塞的第2軍團掩護大軍撤退,但由於徐源泉的部隊跟城內司令部的通訊已斷,所以唐生智並不知道第2軍團在他們開會前就已經渡江了。12日下午,徐源泉聽一名逃兵說南京已經失守(實際上是中華門、水西門一線城垣攻進來少量日軍),於是馬上跟城里聯繫,但發現電話不通了,給唐生智發電報,也沒得到迴音,在這種情況下,他先行帶軍隊渡江而去了。

這倒是一支安全脫險的部隊。徐源泉先派了一支部隊對沿江而來的日軍(山田支隊)進行警戒,又命令在烏龍山要塞的守備隊接應從前進陣地撤下來的部隊,在12日天黑後以主力在周家沙、黃泥蕩兩處安然渡江,轉天天亮前,把留在南岸的最後一個士兵運送到了北岸。

雖然徐源泉“擅自”撤退,但由於已經跟城里聯繫不上了,而且在撤退時很有章法,為抗日軍保留了大量戰士,所以也很難給他什麼指責。至於日軍軍艦衝過烏龍山要塞開到下關,已經是13日早晨8點以後的事了。

按唐生智的命令,大部突圍在12日晚11點後,第83軍為13日晨6時。在會上,唐生智將撤退路線下發諸將領後,又口頭補充了一句:每支部隊在撤退時應有長官率領,如部隊已脫離掌握,可同我一起過江,第51師、第58師、第87師、第88師和教導總隊,如不能全部從正面突圍,有渡輪時可向北渡江,奔滁州集結。

不少人說,壞就壞在這道口頭命令上了。

南京衛戍司令部參謀擬出的撤退計劃還是很具體的,但當時通訊多已中斷,在操作上已無法完成了。而且,搞軍事的人都知道,兩軍對壘時,一個“撤退令”會對士兵的心理產生多大影響,也許在下令前士兵們還在浴血奮戰,而一旦得知全線撤退後,意志就有可能在瞬間崩潰。所以,即使沒有那道口頭命令,在孤城危局下,撤退一方的軍隊也很難做到從容而行了。口頭命令頂多加快了這種混亂。

散會後,唐生智叫人對衛戍司令部的大量機密文件進行了處理,然後命令部下將自己的公館焚燬,隨後率羅卓英、劉興、周斕等人奔向下關江邊煤炭港海軍碼頭。在路上,他問渡船的情況,周斕告訴他司令部掌握著一艘小火輪。

對,就是當初留下的那艘。

譚道平等人已經在火輪上等著了。唐生智等人上船後,等佘念慈和廖肯,但沒等到,於是在晚上9點多的時候開船,奔向江北。他們坐的這隻船,還是前幾天從江陰那邊開來運送軍用品的,被參謀長周斕多了個心眼,留了下來。這艘船,成了衛戍司令部的救命之船。

教導總隊第2旅第3團團長李西開(雲南開遠人,雲南講武堂)回憶,12月12日傍晚6點半,由於他的這個團傷亡慘重,接到了教導總隊參謀長邱清泉的電話,告訴他鄧龍光第83軍將接替第3團的陣地,讓他帶部隊到太平門外的岡子村。也就是說,此時桂永清開會還沒回來。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麼桂永清返回富貴山指揮部時,至少在傍晚6點半以後。半個小時前,紫金山第二峰剛剛陷落,第一峰戰鬥正在激烈進行中。

桂永清是和王敬久一起回到富貴山地下室的。在指揮部,桂永清計劃召開個緊急會議,但由於時間緊迫,又取消了會議,放了遭歸桂節制的第103師副師長戴之奇的鴿子,惹得戴大駡。

桂永清決定用電話通知前面的部隊長,王敬久也採取了同樣的辦法,於是有的部隊聯繫上了,有的則沒聯繫上,沒聯繫上的是大多數。王敬久不管那些了,就先行渡江了。

桂永清也決定走,想帶邱清泉一起走,被後者拒絕。邱清泉說,馬威龍第3旅還在紫金山第一峰與日軍激戰,他想跟前線各陣地的部隊長再聯絡一下,儘量都通知到,再商議一下撤退路線。這時候,第1團(秦士銓)、第2團(謝承瑞)、第6團(劉子淑)聯繫上了,紫金山上與敵激戰的馬威龍的兩個團和太平門外的第3團(李西開)還沒聯繫上。

桂永清望著自己的這位參謀長,說了聲:保重,時間緊迫,現在南京已是危城。

隨後,桂永清離開了富貴山指揮部。

桂永清撤離時也可謂歷經磨難,九死一生。由於身體肥胖,他行動起來比較緩慢,好不容易到達下關江邊,又無船可渡。跟隨著的衛兵臨時扎了一個小木筏,渡江時多次出現險情,最終還算幸運,被衛兵連拉帶拽,終於抵達江對面。

桂永清逃過一劫。

王耀武於當晚8點多接到軍長俞濟時傳達的撤退令,他領著第51師往雨花台地區的雙閘鎮方向突擊,殺出一條血路後來到下關江邊。作為一師之長,他亦無船可渡。以睿智精明著稱的老王閉上眼:此即生人之江,也是絕命之江!

恍然中,他聽到有人大喊了一聲:王師長,快跟我們走!

睜眼一看,竟是第74軍軍部的副官。原來,此時軍長俞濟時和第58師師長馮聖法已安全過江,俞濟時有先見之明,南京戰前為自己的部隊準備了一艘小火輪,現在專門來接王耀武。

王耀武脫險了,第51師、第58師士兵的大部分士兵,最後也乘這艘小火輪抵達對岸。王耀武過江後,不見邱維達,萬分著急,立即命人返回江南岸。

1937年12月12日夜,打起仗來以亡命和脾氣壞著稱的教導總隊參謀長邱清泉陷入巨大的傷感中。

按教導總隊參謀處作戰參謀劉庸誠(中央軍校10期,四川成都(中央軍校10期,)的回憶,在桂永清走後,“邱叫衛士把一堆文件拿去燒掉,靜坐在電話機旁,一支接一支抽著煙,有時兩眼微閉,若有所思。”

悲從心起的邱清泉等來了劉庸誠的同學、炮兵連代理連長嚴開運(中央軍校10期,四川邛崍人)。

臨近黃昏時分,嚴開運的陣地擊落了一架日軍飛機。當規定,擊落敵機者獎銀洋500塊。邱清泉告訴小嚴,獎勵以後會給你,現在你帶人撤吧,渡江到浦口。但走前,把戰炮全部炸燬。

嚴開運知道南京已經棄城,但心有不甘,捨不得自己的戰炮。

邱清泉想了想說:那你就帶走吧,但如果帶不走,一定毀掉,不能留給日本人。

嚴開運向他的長官敬了一個軍禮,走到既是同學又是老鄉的劉庸誠面前,握住手,用四川話說:老劉,你什麼時候撤?保重啊!

劉庸誠鼻子一酸,說:你也要保重!我和參謀長還要繼續通知一下前面的部隊。

嚴開運轉身奔出富貴山地下室。

在已經決定棄城的12月12日夜,由於沒接到命令,教導總隊的防線:從紫金山、靈谷寺、陵園新村、西山孝陵衛、白骨墳一線仍處處激戰。

當晚7點半,教導總隊第2旅第3團的人到太平門外的岡子村後,沒發現前來接防的鄧龍光的部隊,隨後報告團長李西開,後者再給邱清泉掛電話時,電話已經打不通了。

到8點半時,教導總隊第3團把指揮所從明孝陵轉移到廖仲愷墓附近,團長李西開和他的副手彭月翔(黃埔6期,江蘇如東人)開了一個緊急會議,商量下一步打算。這時候,第6團團長劉子淑(黃埔4期,湖南津市人)、第1團團長秦士銓(黃埔4期,湖南零陵人)陸續來到指揮所,劉子淑告知李西開,衛戍司令部已決定棄城。

劉子淑大怒道:他胡啟儒(第2旅旅長)先跑了!

棄城令下達後,胡啟儒在電話裡告訴劉子淑,他到下關宋希濂那接洽第2旅撤退的事,但到下關後發現情況不好,於是“先行一步”了。

李西開說:現在駡也沒用,當務之急是定個撤退計劃!

三個團長一碰,出了兩個方案(也只能是這兩個方案):一是進城後到下關渡江;二從正面突圍,經太平門向皖南轉進。但由於此時秦士銓的一個團已經快打沒了,劉子淑雖然還有點人,但以新兵為主,而且傷亡也不小,所以大家還是決定向江邊撤。

隨後,幾位團長分了手,卻不想秦士銓團長在突圍中殉國了。而紫金山上馬威龍的兩個團,由於接不到命令,仍在苦戰中。

教導總隊通訊營的石懷瑜連長接到撤退令時已是12日深夜。他帶著20多名士兵向太平門跑去,到軍校大禮堂時已是零點。此時回望紫金山,一片火光,第一峰的激戰更趨激烈。石連長和他的戰友淚水奪眶而出。12月12日晚,悲壯的氣氛渲染著古都的每一枝枯草。南京的悲歌,已在壯烈中奏響。

南京城內的崩潰在傍晚時就開始了。

南京已三面被圍,不願從正面突圍的士兵和逃難的市民奔向下關江邊。在他們看來這裡是唯一的出口。很多市民舉家跑出屋子,加入逃難的人流。於南京脫險的教導總隊輜重營營長郭岐(黃埔4期,山西山陰人),在1938年寫下回憶性作品《陷都血淚錄》,其中有這樣一段:“各級部隊都在向下關蜂擁撤退,寬敞坦蕩的大馬路上,一片大亂的情景,出乎我的想象,人潮洶湧,遍地凌亂,極少有部隊能夠保持隊形,幾乎每一個人都在鑽隙北進,儘快地奔向下關的挹江門,部隊長掌握不住部隊,各級官兵似乎也無意跟著部隊行進。沒有人知道他們擠向前去的遭遇,更遑論未來的命運,唯一的目的就只有往前擠過去。”

很多人沒接到撤退令,包括作為南京衛戍軍司令部參謀的程奎朗。

12日傍晚,他看到憲兵第2團團長羅友勝神色緊張地來到位於鐵道部大樓的衛戍司令部,告知他一部分日軍已經沖了進來,他的部隊奉命去中華門和水西門一線增援,但已經頂不住了。

羅走後,程奎朗在食堂里遇到一名傳令兵,傳令兵說:司令長官和參謀長都走了,你還不走!

他才知道南京已經棄城。當程奎朗回到參謀處辦公室時,已空無一人,他慌忙出了鐵道部大樓後門,往金川門去,但被人告知那裡已走不通,於是折回到中山北路,也奔向挹江門,在回憶錄中他這樣寫道:

“到了中山北路海軍部門口,遇到第36師部隊在馬路上架起機槍封鎖交通,不准由南來的部隊通過。這時天已黃昏,只見城南火光沖天,炮聲震耳,尤以紫金山方向槍炮聲最烈。中山北路上,車輛、部隊,黑壓壓的,如潮水般地向挹江門捅來。出城的人們爭先恐後,前推後擁,擠作一團,有的被踩倒在地上,喊爺叫娘。第36師的哨兵在城門口架起機槍大聲喊著:不要擠,再擠就開槍打!人們依然擠著,我艱難地出了挹江門……”

去下關江邊,必從挹江門穿過。守挹江門的是作為南京守軍總預備隊的宋希濂第36師。

保衛戰開始後,唐生智就把挹江門封了。12日傍晚決定棄城後,由於通訊不靈,命令並沒馬上下達到挹江門守軍這裡。此時挹江門前,兩邊是鐵絲網,中間只有一條小道,第36師士兵舉著步槍,做瞄準狀,不叫人們出城。衝到門前的軍民,則一起往前擠。第36師兵力隨即開槍阻擊,南京城內陷入大混亂!

正如程奎朗所說,此時城南中華門方向槍聲大作,紫金山方向更是烈焰升起如同白晝。

通往挹江門的路上,市民越聚越多,哭聲和喊聲連成一片。在挹江門一時無法洞開之際,包括第83軍第156師師長李江在內的不少人,都選擇了攀緣城墻,結繩而下。

後來挹江門終於打開,隨即發生慘劇:擁過去的軍民達到數萬人,而且還在不斷增加,一時間發生了人踩人的混亂場面,在光華門阻擊日軍的教導總隊團長謝承瑞,拖著受傷之軀也來到這裡,在混亂中被人擠倒在地,最後竟被後面擁上來的人群蹬踩而死!

關於謝承瑞,從炮兵專科學校到兵工大學,在法國系統地學習了軍事,是當時難得的人才。後來,有一次,有人對桂永清說:你們教導總隊出身的將士都是一流的軍事人才。桂黯然回答:一流的都在南京殉國了,現在剩下的都是二流的,包括我在內。那人問:誰是一流的?桂回答:謝承瑞。

軍民都往下關去。這時候,下關江邊有多少船呢?

按很多人的說法,此時江邊看不到船。這也比較誇張。如果一條船沒有話,脫險的那部分將領和士兵又是怎麼走的呢(南京突圍後,作戰科長譚道平負責統計脫險士兵數量,各地共收容44000多人,除從正面突圍的兩支廣東部隊和教導總隊馬威龍第3旅外,大多數仍是渡江脫險的),也不會全是靠浮木登上對岸的。

日軍圍城前,下關本來停有兩艘大型火輪(每艘可運送800人),但唐生智嚷嚷著要死守南京,所以他下令把這兩艘船趕往上游武漢了。1937年12月12日夜,下關江邊只有四五艘小型火輪,其中司令部掌握一艘,俞濟時的第74軍掌握一艘。下關到燕子磯一段的江邊,則有二百多條民船,外加最多3艘小火輪,掌握在第36師手裡(宋希濂回憶的這個數字應該是比較可靠的)。

小火輪就那幾艘,民船雖然有一些,但搭超人員有限,而且速度慢,在江兩邊往返的話,耗時自然就要長,加上不少民船到對岸後就不再返回,所以也就成了“一次性用品”。更要命的是,這個時候,江北岸胡宗南的部隊還沒接到南京突圍的命令,不許對岸的人過來,甚至一度槍擊渡江者。這是當初唐生智下的命令。說到這個老唐,如果當初他有個周全計劃,不把兩艘大型火輪(過江運一趟來回45分鐘)趕走,那麼從12月12日下午5點以後,到第二天7點天亮前,足足有14個小時的時間,可以算一算能運送多少軍民!

但這所有的一切,僅僅是“如果”,歷史恰恰不相信“如果”。

第一時間安全渡過長江的部隊,除了一直在江邊防守又掌握渡船的宋希濂第36師外,就是王耀武的第51師和馮聖法的第58師。

由於船隻不夠用,更多的士兵和市民只能望江興嘆。情急之下,有的人四處尋找木料編筏子,但筏子剛投進江里,就有一群人跳上去,很多筏子到不了對岸就沉了;有的人抱著木頭直接跳進冬天的長江,最終被急流吞沒;有的人則蹲在木盆中,隨著江水無望地漂流。

很多人在焦急中沿江往下游燕子磯方向逃去;有的則奔往上游上新河方向;更多的婦孺老弱以及傷兵跺腳捶胸,不知如何是好。

在城垣上受傷昏迷的邱維達被部下用擔架擡到江邊,王耀武派來的人正在四處尋找,最後終於發現邱維達,緊急把他送上小火輪!

當初,第88師殘部從雨花台撤下來後,由於進不了中華門,副旅長廖齡奇只好帶人往江邊退,以至塞翁失馬,在渡江時佔了先機,奇跡般地過了江。後來,留在城里的旅長吳求劍和師參謀長張柏亭也脫險了,但師長孫元良卻沒能跑出去。

在中山門外作戰的第87師第261旅旅長陳頤鼎、第260旅旅長劉啟雄,直到13日零點才知道南京可能已經棄城,但已經聯繫不上王敬久和沈發藻了,所以他們跟部下一起簽字,擔負在沒有命令的前提下撤離陣地的責任。

往下關撤退的路上,陳頤鼎想:既然是主動撤退,下關必定有船隻接應部隊。當拂曉達到下關江邊後,他們傻了:眼前是一片片逃難的市民和撤下來的軍隊,而船隻寥寥!

劉啟雄跟陳頤鼎商量,想潛藏到難民區。後者一聽就說不行,此時再進城不等於往老虎嘴里鑽麼?但劉啟雄堅持個人想法(實際上最後沒能回城),陳頤鼎只好與他分手,帶人奔下游燕子磯。到了那裡,他們先是坐著木板順水漂流,木板沉沒了,又僥倖搭上蘆葦編成的筏子,多次歷險後(一度滯於江心的八卦洲),直到12月16日才上了北岸。

第87師最終也成為南京突圍中損失最慘重的部隊,最終渡江脫險的,只有師直屬部隊300多人!

下關江邊的混亂雖然在繼續,但這一帶卻亮如白晝,因為電廠仍在為江邊的路燈供著電。有人說,亮著路燈,這不是給日軍飛機軍艦照亮麼?實際上,這時候日軍雖突破了烏龍山防線,但還沒衝到下關江面(轉天上午才到),而日機一貫是白天轟炸。所以,江邊的路燈,在12月12日的突圍之夜,更多地幫助我們的同胞。但歷史永遠忽略細節。在這樣的晚上,又有誰會去注意那亮著的路燈呢?又有誰會想到路燈後堅守崗位的工人呢?因為電廠工人都堅守崗位,沒有逃跑,所以城陷後很多人來不及脫身,最終死於屠城中。

在人們湧向下關時,兩支來自廣東的部隊:葉肇第66軍、鄧龍光第83軍主力,以及教導總隊第3旅馬威龍部,已經決定從正面突圍!

按衛戍司令部計劃,第83軍應在掩護其他部隊撤退後,再於13日凌晨突圍。在隨後的行動中,鄧龍光沒執行這一命令。現在看來,當時很多部隊都往下關方向撤,沒選擇從正面突圍,這也使第83軍的掩護任務於實際處無法實施(後來,鄧龍光被“記大過”處分)。

第83軍不是全軍從正面突圍的,其所轄第156師(師長李江,從下關渡江)大部沒接到突圍命令,最後選擇了向下關撤退,只有一少部跟隨該師參謀長姚中英少將(黃埔2期,廣東平遠人)從正面突圍。走太平門從正面突圍的,還有第154師(師長巫劍雄,但他本人沒隨隊,而是出下關,從烏龍山渡江)、第159師(羅策群代師長)、第160師(師長葉肇兼任)。

突圍的廣東部隊以葉肇為總指揮,時任第83軍參謀處處長劉紹武(黃埔6期,廣東興寧人)脫險後寫有《83軍南京突圍記》,多少年後讀起來,當時緊張危急的場面,仿佛就在眼前:

“(12日)大約下午二時,忽接長官部電話,找軍長鄧龍光去開會,鄧與參謀長陳文一同前去。五時左右,上校參議柯申甫突然駕駛鄧龍光的汽車來找我。他一進軍部大門,就大叫一聲:‘走呀!’……葉肇部作先鋒(葉部入城後未被使用,故集結容易),鄧龍光部作後衛,搶先突圍。於是葉(肇)、羅(策群)、鄧(龍光)、陳(文)等一擁上車。此時廣場已萬頭鑽動,水泄不通,將軍的怒駡,汽車的喇叭,均失作用。只得棄車乘馬,但馬也無迴旋餘地,又迫而棄馬步行。那時人都準備輕裝逃命,不少珍貴行李都視如敝屣。鄧龍光的幾枝人參浸制的酒和幾盒頭號的高麗參皆棄諸道旁,無人過問。只見失卻節制的隊伍蜂擁向太平門方向移動,秩序大亂。我們八時許到達太平門。據報,葉肇、羅策群親自指揮部隊拆除堵塞城門的沙包。我們就在一間守兵用的小房子內靜候出城。當時紫金山的敵炮斷斷續續地向太平門內盲目射擊,麇集在太平門內的我軍迭有死傷,越城之心愈急。九時許,忽然人聲鼎沸,人流蠕動,據報先頭部隊已開路出城,我們就爭先恐後繼續跟上,各顯身手,從城門夾縫之中擠出去……”

葉肇和鄧龍光的廣東部隊急於出城從正面突圍,而教導總隊士兵正從城外陣地撤回城內,準備奔下關渡江,兩股部隊堵在太平門!經交涉,最後教導總隊的士兵同意廣東部隊先出城。在廣東部隊完全奔出太平門後,教導總隊的這隊士兵始湧進城內,他們並沒有覺察到自己踏上了更為危險的道路。

進入12月12日深夜,很多部隊開始突圍或向下關撤時,固守紫金山的教導總隊第3旅還在旅長馬威龍率領下與日軍死戰。直到13日零點以後才開始撤退,沿紫金山北麓繞行敵人薄弱的空隙,成功迂迴到皖南。在轉年的河南蘭封之役中,馬旅長在與友軍圍攻土肥原賢二第14師團,率軍衝鋒時為日軍擊中,殉國於中原大地。

廣東部隊一出太平門,就遭到日軍第16師團的阻擊,姚中英少將陣亡。但此時日軍還沒意識到中國軍隊開始突圍。到12月13日零點,突圍到至仙鶴門、堯化門時,日軍發現了中國軍隊的意圖。幾次衝擊,廣東部隊都沒衝過封鎖線。第159師羅策群代師長身先士卒,揮動手槍帶隊衝擊:“丟那媽,沖呀!唔好做哀仔呀!(粵語“不要丟臉”)。

衝擊中,羅策群代師長殉國。

12月13日,廣東部隊接近湯山。又一場大戰後,第159師余部奮勇衝出包圍,向小九華山一線轉進。第160師抵達湯山後,又遭日軍攔截,葉肇和軍參謀長黃植南在戰鬥中跟部隊失去聯絡。此時,第83軍軍長鄧龍光率154師、第156師余部向淳化鎮方向突圍而去,於21日到達南陵(安徽東南)安全地帶。

從太平門正面突圍的中國軍隊付出的代價是巨大的。除了羅策群師長外,在突圍中力戰而死的還有第156師參謀長姚中英少將、第160師參謀長司徒非(保定6期,廣東開平人)少將等人,士兵傷亡更多。第66軍軍長葉肇和他的參謀長黃植南的經歷更令人感嘆。在與大部隊失去聯繫後,他們化裝成村民,於山間潛行,14日轉上寧滬公路,夾雜在難民中,沒想到被日軍輜重部隊抓了壯丁,後僥倖逃脫,艱難抵達上海,返回廣州時已是1938年2月了。

雖然代價巨大,但從正面突圍的廣東部隊通過浴血奮戰,殺出一條生路,為部隊保留了大量抗日精英。

廣東突圍部隊時,有一點不知道,就是當他們衝到湯水鎮時,把正呆在這裡的包括上海派遣軍司令官朝香宮鳩彥親王在內的日軍司令部成員嚇了個半死。因為此時保衛日軍司令部的只有一個步兵大隊。朝香宮完全不知道從南京突出的中國軍隊的來頭,慌忙急電南京城下的日軍救援,駐在城外高橋門的第9師團人見秀三聯隊火速派了第2大隊救火,朝香宮一幫人才轉危為安。

中國軍隊在陰差陽錯中失去了意外殲滅日軍司令部的機會。

無論如何,當1938年1月初的朝陽昇起時,廣東部隊已完全脫離日軍控制區,在安徽南部集結後,轉赴湖南休整,不久後又走上抗日戰場。

12月12日夜,在廣東部隊冒死突圍時,到達下關江邊的中國軍民已越聚越多,超過5萬人。

唐生智率衛戍司令部的人於當晚10點到達長江北岸的浦口,隨後一行人往滁州方向撤退,但在花旗營遭到日軍(國崎支隊)伏擊,脫險後改路線奔揚州顧祝同那裡。到揚州附近後,顧祝同已轉駐安徽臨淮關,走之前給唐生智留下了汽車,隨後唐生智等人乘車達到滁州。

在滁州著名的醉翁亭,衛戍司令部召開會議,唐生智說:我打了一輩子仗,從來沒有打過這樣糟的仗。我對不起國人,也對不起自己。

隨後,唐生智帶衛戍司令部人員去了武漢,蔣介石在那裡等著他了。南京城,在唐生智離開的當天夜裡,火光不熄。

日軍第114師團的士兵為了衝過護城河,放到了一根木製的電線桿,在一側釘上木版,搞了一個獨木橋,工兵跳進水里充當人柱,日軍敢死隊踏上獨木橋,衝向雨花門,通過多次爆破,終於把鐵門炸開了一條僅能通過一人的縫隙,他們攻入雨花門,踏上南京城土地的日軍,越來越多了……

槍炮聲,到了後半夜,漸漸稀疏了。

整個城市一度陷入巨大的寂靜。在這個冬天的夜晚,清冷的月光照耀著南京的大地和被炮彈掀去頂子的房屋,地上遍是瓦礫,再就是被丟棄的各種裝備,以及殘破的青天白日旗。

這是南京城陷前的寂靜。

這寂靜,讓南京市民感到更大的恐慌。

當天,日軍飛機轟炸了長江中的美國軍艦“帕奈號”,而由橋本欣五郎任聯隊長的野戰重炮第13聯隊,攻擊了長江中的英國“瓢蟲”號和“蜜蜂”號軍艦,理由是“運送中國敗殘兵”。

日本人徹底瘋了。

而歷史,無可挽回地進入了1937年12月13日。

第二次長沙會戰後期,薛岳在長沙東郊被攻破後打了一場艱苦的防衛戰,陳誠在第六戰區適時進行了宜昌反攻,策應第九戰區的行動,使得華中日軍不得不做出調動,多少起到圍魏救趙的作用。9月底,第九戰區的戰況發生有利於我方的逆轉,中國軍隊轉守為攻,對撤退的日軍圍追堵截,至10月初,長沙近郊之敵開始全面後撤。5日,敵軍大部經湘陰、營田北逃,7日正午,國民黨軍全部收復失地,第二次長沙會戰結束。

  戰後,蔣介石親自主持了由師長以上軍官參加的南嶽軍事檢討會議,74軍雖然傷亡慘重,但是51師與57師在會戰初期和後期的戰績還是得到了上峰的肯定,各獲獎法幣一萬五千元,軍長與兩位師長獲頒寶鼎勛章。58師就沒那番風光了,雖然在前期春華山和永安的作戰中表現英勇,但是由於師長廖奇齡後期的行為,58師前期的戰功也不復提及,而第九戰區對廖奇齡的抗命更是嚴懲不貸。

  

  廖奇齡伏法之後,蔣介石指示讓廖奇齡依陣亡官兵例撫恤,這意味著廖奇齡的遺屬將獲得政府的照顧並享受烈屬待遇。如此看來,蔣介石殺廖奇齡,也實在是揮淚斬馬謖了。

  廖奇齡是否罪當該死,他的親信下屬顯然與蔣介石和長官部有著不同的看法。廖奇齡被處決後,58師原來的四個團長中,鄧竹修、何瀾與王伯雄悲憤地集體辭職,這明顯是在為廖奇齡鳴不平,也是在給軍長王耀武難堪。王耀武與廖奇齡的心節,58師的軍官們都清楚,他們公然為廖奇齡之死而辭職,也是對王耀武沒有為保住廖奇齡的性命竭盡全力而表示忿滿,總之是不願意在王耀武手下繼續干下去了參見鄧竹修 《抗日戰爭時期國民黨五十八師師長廖奇齡在南嶽軍史會議期間被治罪槍決之真相》(政協湖南省祁陽縣文史資料委員會《祁陽文史資料第2輯》)。

  師長被槍斃,幾個團長們要散伙,58師的士氣一落千丈,負責收拾這個爛攤子的,非副師長張靈甫莫屬。廖奇齡一案,張靈甫有倖未受池魚之殃,反而因禍得福,廖奇齡死後,蔣介石於10月24即親批張靈甫接掌帥印,任第58師代師長,著手收拾殘局,張靈甫並於當年冬正式陞任正職。

  張靈甫上任後,先是率領全師於宜春短暫整訓,然後調往廣西柳州以南的百朋、鳳凰、來賓鐵路沿線邊補充邊整訓。當時58師每個連官兵不足百人,在柳州接收了一批由貴州撥來的新兵後,方始恢複元氣。

國史館檔案 卷名:全面抗戰(七)
典藏地:國史館 典藏號:002080103040006類型:檔案 卷名:全面抗戰(七)內容描述:{#蔣中正#}電即槍決第五十八師長{#廖奇齡#}時間
http://catalog.digitalarchives.tw/Search/Search.jsp?QS=%A4%AD%A4Q%A4K%AEv+&pQS=&CID=&ShowPage=2&license=&flag=2
http://catalog.digitalarchives.tw/item/00/1a/3e/13.html









全面抗战(七)





资料识别:典藏号:002080103040006资料类型:类型:档案主题与关键字:主题:人事-人事行政描述:内容描述:{#蒋中正#}电即枪决第五十八师长{#廖奇龄#}传记历史注:蒋中正总统文物系蒋中正先生主政中枢、奔走国事所留下的函稿、电文、日记、信件、书籍、舆图、影像资料及文物等,由蒋总统之机要人员历年搜录整理形成。 民国38年,国民政府戡乱失利,蒋总统下野,随即指示将该批档案随中央银行黄金同舰运台,原暂存高雄,后再移转至大溪头寮宾馆,并于翌年成立「大溪档案室」存藏。因此,外界多以「大溪档案」称之。民国39年后,大溪档案室继续搜罗及典藏蒋总统相关档案资料,并进行档案整编分类,也为部分档案撰写重要事件始末。 民国42年8月,大溪档案室改隶总统府,由总统府机要室兼理该室业务,档案则仍藏于头寮宾馆。至68年7月,始转至阳明山阳明书屋典藏。84年2月,国史馆奉命接管该批档案,正式正名为「蒋中正总统档案」,积极进行除虫、杀菌及编目、建档、摄制微卷、影像扫描等工作版本:原件来源:总统府保存状况:良好日期:时间(起迄):1941-10-21 ~语言:语文:中文范围:时间(起迄):1941-10-21 ~管理权:典藏地:国史馆浏览使用限制:开放影像使用限制:馆内阅览原档使用限制:限阅授权联络窗口秘书处秘书科
02-23161062引用这笔典藏 引用资讯作者不详(1941-10-21 ~)。[卷名:全面抗战(七)]。《数位典藏与数位学习联合目录》。http://catalog.digitalarchives.tw/item/00/1a/3e/13.html(2012/06/13浏览)。直接连结
http://catalog.digitalarchives.tw/item/00/1a/3e/13.html
內容描述:{#蔣中正#}巡視軍事委員會桂林辦公廳及廣西省政府並對黨政軍各界人員訓話另電{#何應欽#}此次長沙會戰第五十八師長{#廖齡奇#}臨陣脫逃已執行槍決遺缺准以該師副師長{#張靈甫#}代理,德軍佔領卡爾科夫
來源:總統府保存狀況:良好日期:1941-10-24 ~範圍:1941-10-24 ~管理權:典藏單位:國史館
http://catalog.digitalarchives.tw/item/00/1a/0b/e5.html



陈 斌,原名陈新元 营长,88军33师3团独立营浙江义乌义亭镇楼下村.黄埔军校第十五期。1911年生 ,1942年5月20日浙江温州.青田,湖边镇因伤势过重牺牲
陈 斌 营长牺牲时,是我祖父部下!钟学栋原中央军八十八师团长,八一三淞沪会战后奉调七十四军五十八师任独立团团长。
1942年当时是奉调到三十三师三团任团长支援吃紧的浙赣会战,三团是旅编制的独立团,在浙赣会战立了很大战功。
谨向抗战烈士致最崇高敬意
1941年9月,第八十八军奉命由浙江西进湖南,参加了第二次长沙会战!http://luoyj1951.i.sohu.com/blog/view/183317243.htm
李翰卿中将57师步兵指挥官1941年9月27日中弹牺牲于春华山枫林港。追赠陆军中将。1943年6月25日,國民政府特以1479號褒揚令明令褒揚。
內容描述:國民政府明令褒揚撫卹{#陸寶鐸#}{#吳廷琪#}{#呂世渙#}{#賈御五#}{#黃種新#}{#楊縉紳#}{#李翰卿#}{#謝少臣#}等抗戰有功人員http://catalog.digitalarchives.tw/item/00/13/fa/7f.html
http://www.hth.jx.cn/shiji.asp?channel=217
1942年6月22日,国民政府特以1478号褒扬令明令褒扬
曹克仁
http://baike.baidu.com/view/3438695.htmhttp://go2.10086.cn/bbs.tiexue.net/post2_6321033_1.html
http://bbs.tiexue.net/post_6321033_1.html

刘虞卿---第99军197师590团2营营长

http://1937-1945.i.sohu.com/blog/view/55025611.htm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5-6 03:16: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ugang 于 2013-3-12 01:07 编辑

黄埔系中央军五大主力之首,抗倭铁军74军
http://www.kanshu.com/files/article/fulltext/25144.html#829409


我们说薛岳是中国抗日第一战将,是指他是抗日战争时期歼灭日军最多的战将,仅他指挥的四次长沙会战,就歼灭日军十余万人
1946年10月10日,美国总统杜鲁门授予薛岳一枚自由勋章Medal of Freedom,以表彰他在抗日战争中的功绩。
medal of freedom
Awarded by the Secretary of State, the Secretary of War, or the Secretary of the Navy
The Medal of Freedom was a decoration established by President Harry S. Truman to honor civilians whose actions aided in the war efforts of the United States and its allies. It was intended to be awarded by the Secretary of State, the Secretary of War, or the Secretary of the Navy, but it is known that Presidents Dwight D. Eisenhower and John F. Kennedy also authorized awards.
张治中将军称其为“百战名将”。曾经是老战友也曾经是死对头的新四军军长叶挺,则盛赞薛岳指挥的“万家岭大捷,挽洪都于垂危,作江汉之保障,并与平型关、台儿庄鼎足三立,盛名当垂不朽。”遗憾的是,许多年来,何谓万家岭大捷,似乎没多少人知晓了。

薛岳獲頒的不是這個勳章!总统自由勋章(英语:Presidential Medal of Freedom)
The Presidential Medal of Freedom, the nation's highest civilian award, recognizes exceptional meritorious service. The medal was established by President Truman in 1945 to recognize notable service in the war. In 1963, President John F. Kennedyreintroduced it as an honor for distinguished civilian service in peacetime.
It was established in 1963 and replaced the earlier Medal of Freedom that was established by President Harry S. Truman in 1945
大绶级
领绶级
总统自由勋章英语Presidential Medal of Freedom)是由美国总统一年一度颁发,与国会金质奖章并列为美国最高的平民荣誉。受奖者不需要是美国公民
总统自由奖章原本在1945年由哈瑞·杜鲁门总统设立,表扬在二次大战期间对美国有贡献的人。约翰·甘乃迪总统在1963年恢复设立,并扩充得奖对象。
总统自由勋章分为两个级别:普通版总统自由勋章只有领绶章,特级版的「杰出总统自由勋章」(President Medal of Freedom with Distinction)有星章及大绶章。

  为抗战期间任第九战区司令长官的薛岳将军,于民国30年10月14日所颁发慰勉受伤部属孙德安之慰问函。内容为:「君忠勇杀敌负伤就医,岳未能一一躬自慰问,系念万分,兹敦派代表前来慰候,祝君早复健康,并奉奖状壹纸,牛乳代金壹元,物微心重,用慰忠勇救国之劳,望为国珍重,顺祝健康。」

 第九战区司令长官司令部五十一师一五二团谍报排孙德安于赣北战役奋发英武精神荣誉负伤,由司令长官薛岳颁发奖状,以褒忠勇救国之功(民国30年10月14日)。

               鳳凰視頻        
实拍第一次长沙会战:飞机密如雨 炮火震天
http://v.ifeng.com/history/zhanshichuanqi/201208/ebb8bca6-402d-476d-b975-d2de8a6c30b2.shtml

第二次长沙会战重大失误:作战命令遭窃http://v.ifeng.com/history/zhanshichuanqi/201208/b0d4a621-4a04-4107-a233-bb566b86095a.shtml  http://v.ifeng.com/history/zhanshichuanqi/201208/b0d4a621-4a04-4107-a233-bb566b86095a.shtml

中國派遠征軍入緬甸主要任務:
保住抗戰生命線滇緬路,絕不能讓鬼子踏進雲南。
鳳凰視頻
http://v.ifeng.com/history/zhanshichuanqi/201207/32e7d5ad-f2e1-49b6-8bba-181bb956663e.shtml
抗戰烈士戴安澜将军

鳳凰視頻
戴安澜黄埔改名:力证报国决心
http://v.ifeng.com/history/renwujingdian//201208/72275871-738d-4097-8b0d-a948c5715221.shtml


美国政府为表彰戴安瀾將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作出的巨大贡献,1942年10月29日
向其颁授懋绩勋章 (Legion Of Merit) 一枚,戴安澜将军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反法西斯斗争中第一位获得美国勋章的中国军人。美国总统罗斯福签署的命令中说:“中华民国陆军第200师师长戴安澜将军于1942年同盟国缅甸战场协同援英抗日时期,作战英勇,指挥卓越,圆满完成所负任务,实为我同盟国军人之优良楷模” 。
1942年12月,国民政府发布命令,追赠戴安澜为陆军中将,并批准戴安澜的英名入祀南京忠烈祠。 1943年的秋天,戴安澜的灵柩由广西全州迁葬于安徽芜湖故里。














蒋介石身边“最危险的共谍韩练成

韩练成(1909年2月5日-1984年2月27日),原名韩继周,曾用名韩圭璋,宁夏固原县人,中国共产党打入国民党内部的卧底,原西北军马鸿逵部,马鸿逵倒冯玉祥投蒋,韩任六十四师独立团团长。 1930年因在中原大战中保护蒋介石有功,被蒋介石特准授予黄埔军校三期毕业资历,1935年,韩进入南京陆军大学进修,被授予少将军衔抗日战争胜利后,韩被任命海南岛防卫司令官。他暗中执行周恩来的指示,保护中国共产党的琼崖纵队,后任桂系四十六军军长,被调往山东与华东野战军作战。 1947年莱芜战役(又称吐丝口战役)期间,他向解放军提供军事情报,并运用军长职权延误军机,使部队陷入包围,并临时故意将四十六军,交给该军三位师长中资历最浅的188师师长莫敌代理其军长,造成另一位师长不服,产生混乱、使解放军一举消灭46军以及73军(欠77师)六万余人,生俘李仙洲,使胶东、鲁南的国军失联。1949年4月,他重新潜伏回南京,担任了第八绥靖区副司令兼46军军长(因国民党经费紧张46军未组建成),后担任高级侍从参谋。 1949年初,他任甘肃省保安旅旅长,因与中共联系密码被破译,差点被捕,后被张治中秘送至香港逃脱,1950年,在张宗逊和甘泗淇的介绍下正式加入中共。 1955年,韩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



參加國民黨軍事作戰會議時的韓練成







国民党党史专家称他为“导致神州陆沉的军事共谍
http://dangshi.people.com.cn/GB/85038/15425321.html

中共莱芜战役速胜之谜导致孟良崮战役国军精锐损失3.2万人
给中共特工头目提供情报和许多资助
韩练成死后,其子曾撰文披露韩练成生前曾经说:「从个人角度讲,我有负于校长(蒋介石)的知遇之恩……」

http://big5.chinaqw.cn:89/news/200707/02/78121.shtml

泽东更说:“蒋委员长身边有你们这些人,我这个小小的指挥部,不仅指挥解放军,也调动得了国民党的百万大军哪!”以致蒋纬国在一九九六年还说他“是隐藏在老总统身边时间最长、最危险的共谍”。韩练成最后官拜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军衔,历任兰州军管会副主任、西北军区副参谋长、兰州军区第一副司令员、军事科学院战史研究部部长、甘肃省副省长等职。

1955年9月,兰州军区第一副司令员韩练成被授予中将军衔、一级解放勋章。


http://www.baike.com/wiki/%E9%9F%A9%E7%BB%83%E6%88%90




http://big5.huaxia.com/thjq/jsgc/2011/07/2518216.html

共产党地下工作前三杰为李克农、钱壮飞、胡北风
潜伏于中华民国国军中的中共间谍列表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BD%9B%E4%BC%8F%E6%96%BC%E4%B8%AD%E8%8F%AF%E6%B0%91%E5%9C%8B%E5%9C%8B%E8%BB%8D%E4%B8%AD%E7%9A%84%E4%B8%AD%E5%85%B1%E9%96%93%E8%AB%9C%E5%88%97%E8%A1%A8
2013年2月6日
前空军中校袁晓风,任内被中尉退役的同学陈文仁买通,将所掌军事机密复制到随身碟,由陈送交中共中央情报部门,六年间共交付十二次机密,收贿七百八十万元,二人因企图收买学弟不成而被揭发。高等法院五日宣判,以袁泄密给与中华民国武力对峙的国家,依陆海空军刑法中的泄漏军机给敌人罪,判他十二个无期徒刑,合并应执行无期徒刑,褫夺公权终身http://365jia.cn/news/2013-02-07/6544F2572C65B137.html


丽(1910年-1983年),或称北平李丽,中华民国抗日时期美艳女情报员。众人只知她是东北名媛,电影明星,绰号「一代尤物」、「摩登赛金花」。 1938年,正式加入军统。因为曾经周旋在日军顾问柴山兼四郎与矢崎勘十之间,李丽一直被国人视为媚日的汉奸。 1955年,由香港到台湾定居。直到过世多年后,其子于2010年才将她的回忆录手稿为她出书平反才披露于世。http://lxylxy61.blog.163.com/blog/static/164756178201291210438910/
近年共谍案
http://city.udn.com/66943/4922140

马英九为名将孙立人“平反”:将军蒙冤了!
http://cul.cn.yahoo.com/ypen/20110126/188659.html

在揭匾儀式上,馬英九向孫立人長女孫中平贈送了一枚勛章。CFP圖



http://history.people.com.cn/BIG5/198457/13804478.html



1949年,当蒋家逃难到台湾的时候,蒋介石见到孙的第一句话就是:“台湾安全吗?”孙回答:“有我在,绝对安全。”
http://liuzouok.blog.163.com/blog/static/186228364201182124219774/

吴石、朱谌之间谍案1949年至1950年中华民国国民政府撤退到台湾初期轰动一时的谍报案件,因涉及人员的级别最高的是中华民国国防部中将参谋次长吴石和到台湾潜伏的中共产党员朱谌之(化名朱枫)而得名。由于中共台湾省工委书记(蔡孝乾)被捕叛变,供出了朱枫、吴石。受牵连的还有:吴石的妻子王碧奎、某长官公署总务处交际科长聂曦、前“联勤总部”第四兵站总监陈宝仓、某公署主管人事的参谋方克华、某处主管补给的参谋江爱训、吴石的副官王正均等人。在多次劝降未果的情况下,此案最后枪决了六人,包括吴石、朱谌之以及吴石所布建的高级军官陈宝仓、聂曦、王正均、林志森等人,其余则判5年至10年不等。


http://www.worldchineseweekly.com/weekly_cn/article/show.php?itemid=3064
两岸中国人!对历史作出公正的反省与道歉!
电视剧潜伏的原型

震驚台海的中將共諜案主角吳石將軍

他叫吴石,是台湾“国防部”中将参谋次长,直到1973年,国务院才公开追认吴石为“革命烈士”!

吴石提供的军情导致淮海渡江战役大获全胜


被牵连的还有吴石的老战友、“联勤总部”中将总监陈宝仓等国民党高级军官。

陈宝仓,男,(1900—1950)字自箴,河北遵化县石门镇大辛庄人。1923年毕业于保定军校第9期工兵科,原于晋军任职,后在张发奎将军麾下服务。抗 战时期,任国民党第四战区副参谋长兼靖西指挥所主任。1940年12月晋任少将,1944年调任第4兵站总监,晋中将,抗战胜利时一度兼任军政部胶济区接 收特派员。1945年10月25日,他代表中国政府和美国代表谢勃尔,在青岛汇泉赛马场举行青岛地区日本占领军“受降仪式”。 大陆解放前夕,陈宝仓受李济深委派由大陆随国民党前往台湾潜伏。由于叛徒告密后被捕,于1950年 6月10日在台北被国民党情报机关杀害。陈宝仓的骨灰从台湾通过教会人士运往香港又运至北京,毛泽东主席签署颁发了《革命牺牲工作人员家属光荣纪念证》,授予陈宝仓革命烈士称号。1953年举行隆重公祭,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李济深主祭,宣读长篇祭文”。陈宝仓骨灰安葬在八宝山革命烈士公墓。




1950年6月10日,吴石、陈宝仓、聂羲、朱枫
到台灣潛伏的中共黨員朱諶之(化名朱枫

朱谌之受命赴台前拍摄的最后照片。



被台湾当局“特别军事法庭”判处死刑,立即执行。




到台灣潛伏的中共黨員朱諶之(化名朱枫朱枫  视频
潜伏:中共在台秘密谍报史




潜伏者归来 朱谌之打入国民党高层 麻将桌上套情报



子女苦苦寻找数十年 终于找到朱谌之骨灰


在台牺牲“红色女谍”朱枫骨灰归乡http://www.baiyingwang.net/html/bytp/gnsd/2011/0714/11249.html

视频

http://bbs.wenxuecity.com/80912969724/590784.html










1950年6月原国民党军某长官公署总务处交际科长、协助朱枫离台的吴石副官聂曦上校被枪毙前一刻。同年,3400多名中共产党员在台湾被抓,被枪毙的中共地下党员和左翼人士数以千计。



王正均像
吴石的副官王正均,被蒋介石亲笔判死,1950年8月10日就义于台北马场町,年仅27岁。1950年5月31日终审判决,排名一到四名的吴石、陈宝仓、聂曦、朱谌之判处死刑
谍海英雄王正均:尘封61年的台湾红色潜伏者(图)http://www.ce.cn/xwzx/gnsz/gdxw/201108/10/t20110810_22604128.shtml
http://bbs.wenxuecity.com/80912969724/590784.html
8月10日,王正均慷慨赴死;2011年年7月1日,民政部批准王正均为革命烈士,称王正均“1950年8月因执行革命任务牺牲”;同年年末,王正钧的遗骨回到故乡,遗骨安放在福州文林山革命烈士陵园。
http://baike.baidu.com/view/2074382.htm

王正均遗骨已移回大陆,时间大约在2011年11月,据王兴老人透露,除了他以外,参与移骨灰的还有王蔼群、刘峰、罗沔贤三人,这些人与王正均均有亲戚关系,纯属民间性质。2012年12月,国家将王正均遗骨安放在福州市文林山革命陵园烈士馆。王正均遗书
吴石将军骨灰安葬仪式  北京京郊福田公墓


http://big5.sznews.com/culture/content/2012-11/30/content_7451601.htm


马场町为台湾日治时期台北市之行政区,在川端町之西,因町内设有练兵场,是士兵操练与骑马场所而得名。当时练兵场也作机场使用,相对于松山机场,所以又称为台北南机场。该町约为今日万华区南部滨新店溪之区域,青年公园(原练兵场,堤外今为骑术会马场。)一带,今中华路二段、泉州街(崁顶)、水源路之一部均在町内。
马场町的河堤边骑术会马场在白色恐怖时期,曾为著名刑场,今设有「马场町纪念公园」。昔日台北铁道株式会社新店线(台北捷运新店线简称新店线为台北捷运营运中的路线,属于高运量系统,全线皆为地下路线;行经路线与已经废止的原台湾铁路管理局新店线相近)有车站名为马场町,战后改称和平车站。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3/0225/00/8215077_267703097.shtml
该案唯一生还之共谍,现居北京的刘青石刘青石在二外任教
http://phtv.ifeng.com/hotspot/qianfuzhe/200908/0824_7815_1317477_6.shtml

1950年秋天,潜伏在台湾的中共地下党组织400多成员身份暴露。27岁的地下联络员刘青石随即遭到了通缉。逃亡路上,刘青石听到了这样一个消息,台湾省工作委员会书记蔡孝乾叛变、中共华东局特派员朱谌之在马场町刑场被当场枪决……


视频
潜伏者刘青石 上



潜伏者刘青石 下
http://www.iqiyi.com/jilupian/20100719/n25576.html

真实“余则成”:回台湾为何不敢见人

变节共谍蔡孝乾蔡孝干早年参加台湾文化协会,因此左倾。之后,曾任公学校代用教员(代课老师)。后前往大陆,入上海大学就读。之后回到台湾,有意将台湾文化协会与台湾共产党合并。
1928年,蔡孝干前往福建厦门,经漳州,到江西瑞金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加入中共。 1934年,随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入延安,是唯一参与长征的台湾人。 全国抗战爆发后,到八路军总部工作,随总部赴抗日前线。1938年上半年至下半年任八路军总部野战政治部部长兼敌工部部长(至1939年)),负责管理日俘和对敌宣传。1945年4月至6月旁听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年底离开延安到达上海。1945年9月被任命为中共台湾省工委书记,1946年7月秘密返台开展工作,发展中共台湾省工作委员会组织。参加发动彰化永靖乡农民减租斗争、台北机务段员工运动等。1949年9月当选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被任命为华东军政委员会委员1949年,当选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

1950年1月被国民党逮捕入狱,后寻机逃脱,3个月后再次被捕,很快即变节,叛变投敌,致中共在台地下组织被摧毁,使1800多人被捕入狱,吴石朱谌之等多人惨遭杀害。著有《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地台湾》、《毛泽东军事思想研究》等。1970年,台湾中共研究杂志社出版了蔡的《江西苏区·红军西窜回忆》。


http://baike.baidu.com/view/1870040.htm
http://www.lzp1996.com/mrys/20110107/475_2.html

蔡孝乾(1908年-1982年),曾用名蔡乾,出生於台灣彰化縣花壇鄉,為中國共產黨台灣省工作委員會的領導人,也是唯一隨中國工農紅軍進行二萬五千里長征的台灣人。蔡孝乾出任國家安全局少將參議副主任,1982年病故。


蔡孝乾的结局

而蔡孝乾这个叛徒完全消失在台湾社会。只传说他成了国民党情治单位的少将军官,成了继续逮捕地下党人的要员。不过没有人见过他,甚至做为台湾人,有关他的家庭、家族等等也都完全消失在台湾社会。有资料称:1956年任台湾当局“国防部情报部”研究室少将衔副主任兼“司法行政部”调查局副局长。1982年10月在台湾病死。著有《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地台湾》、《毛泽东军事思想研究》等。

http://bbs.yhcgo.com/t122907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3/0122/12/392568_261732238.shtml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3-29 05:22 , Processed in 0.051789 second(s), 5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