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4965|回复: 24

紫金南岭德先楼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9-29 08:46: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南岭的客家话似乎没有受到海陆丰多少影响。

視頻:
mms://202.105.174.150/客家古邑/080925《客家古邑》--紫金德先楼.wmv
https://www.hakkaonline.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54633&page=7

[ 本帖最后由 level 于 2009-10-28 17:39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30 22:45:13 | 显示全部楼层

紫金南岭德先楼第四代、锺氏宗族第二十七世

木人乃德先楼第四代後人,现居香港,有幸发现版主发布有关我祖居介绍之视频连结而欲下载珍藏,可惜未能成功,不知版主可否将此视频最终连结上载,先谢!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1 01:14:58 | 显示全部楼层
德先楼——南岭客家围屋之奇葩  
---------------------------------------------------------------------------------------------------------
http://www.heyuannews.cn  2008年8月11日   河源日报  
---------------------------------------------------------------------------------------------------------

    走过一座横跨小溪之上的小拱桥,穿过一条由绿叶与红花编织而成的“通道”,印入眼帘的是一座古色古香、依山傍水而建的客家围屋。它的美,让每位去过的人流连忘返,沉醉其中。

    它,就是紫金南岭有名的客家围屋——德先楼。   

自然和谐之美让人难忘

    德先楼,位于紫金县南岭镇高新村。从远处望去,这座建造独特的围屋宛如古堡。它与其他有名的客家围屋一样,背依青山。不一样的是,德先楼屋前没有水塘,有的是从家门前流过的一条清澈的小溪。

    走近德先楼,“小桥、流水、人家”的和谐美是留给我们的最深印象。去德先楼的人都要经过一条宛如彩虹的小桥,呈现优美弧形的小桥横跨在小溪上。从此经过的游客,都会停下脚步在小桥上留影。

    走过小桥,经过一段两旁护墙用青砖砌成的石阶路,德先楼就在眼前了。在德先楼门口,有一颗桃树,我们到达的时候正赶上桃子成熟,现居德先楼内的钟长生老人很热情,摘了很多桃子招待我们。正所谓好山好水出好果,这里的桃子很脆、很甜。

    吃完桃子,老人带我们走进德先楼。院子里或房间里比我们想象中要干净整洁,所有墙体都是用花岗石条、青砖瓦、木质结构而成,整个屋子依山傍水,正门坐南向北,侧门分向东西,不仅阳光充足,视野宽广,而且站在正门前的廊道,能感受到清凉的山风拂面而来,夏日从外进来的人暑气一下子就消散了。这里也是这次文化行我们见过的保存最完好的客家围屋。     
 
走进楼房犹如置身迷宫

    德先楼分上下两座,上座为三进式的四合院,下座是一进式围龙客家屋。上下座均设有通道,上下相通,左右相通,全屋相通。它的院落平房有3层,大小厅堂13个,天井7口,上下栋共有122间房,主要通道4个门(不包含内院通道及门),大小厅堂7个,厅堂错落,井然有序。院落四角还耸立着高高的角楼,分别有7层和5层,角楼上密布着用来通风和防御的枪眼。由于房子构造巧妙,德先楼不但厅堂采光良好,空气清新流动,而且冬暖夏凉。

    从正门进去,是高大的怀济堂,一个巨大的“福”字就在正对门的墙壁上。上下厅巨大的“福”、“寿”两字及厅内挂着的其他书画,使整个屋子充满了古代书香气息。令人流连忘返的不止这些,还有镶在窗户上的雕塑。德先楼的厅门和楼牌都雕着各色的图案,连在一起犹如一幅艺术画卷。

    由钟老带路,我们在德先楼的楼房上下左右穿插。由于房间相互连通,走进三层以上的楼房,有种在迷宫中穿梭的错觉,很难分辨是进还是出,只觉处处有值得品味的窗花、雕栏,移步即景异,让人流连难舍。另外,楼内还随处可以看到像萌芽一样的小窗口,钟老说,这是用来通风和防盗防枪的枪眼设施。

    建造者为了楼内的卫生,在设计时特意将粮食工场、马厩、牛栏、猪舍、柴房和厕所全都设在正屋外围,这是德先楼有别于其他客家围屋之处,也为这座古色古香的建筑增多了几分幽香。   

钦佩建造者的精湛技艺

    实用面积5000平方米左右的德先楼,不但耗资巨大,而且修建时间也很长。因此,不由得让我们对屋子的建造者产生好奇。

    据说,德先楼始建于清光绪二年(1876年),至解放时仍未全面竣工。建造者是当时本邑首富钟济怀。

    钟济怀劳苦出身但聪敏过人,曾在汕头至香港一带经商,由于善于经营,很快成为当时本邑首富。除了继续扩大生意以外,他还用余资在当地和邻县购置田地、山岭。

    钟济怀不仅会经商,而且精于风水学。选址时,这里还是一片不起眼的石岭,没有一寸土地是平整的,要建房子就必须凿山填河,工程浩大,并且要有长远融资之计和愚公移山之志才能完成。但是精于风水学的钟济怀认为这里依靠着全县最高峰武顿山、文笔峰,文武耸秀,大屋两侧又有溪流,左右逢源,是天然的风水宝地。于是,他立志一定要在此修建德先楼。修建初期,由于地形复杂,遇上山洪滑坡,溪水泛滥冲毁房基,钟济怀就挖沟改造河道。因为当时社会混乱,修建时常中断,钟济怀每次间歇两三年后又融资续建。到建成时,上下落差有10多米的山坡地都被填平了。
http://www.heyuannews.cn/xw/20080811/22702.htm
    得益于钟济怀的智慧和毅力,一座既同于客家围屋又别于围屋的德先楼最终修建成功。

    在参观完德先楼后,钟老带我们去拜访了著名画家钟雨金老人。见到钟雨金老人时,他正在屋子里静静地画画,见到我们,特别高兴,一边给我们介绍他的作品,一边很自然地画着还未完成的山水画。他说,之所以退休后从深圳回到家乡南岭镇,并在德先楼居住、作画,是因为德先楼和秀美的南岭会给他带来更多创作灵感,而且这里确实适合居住。

    参观完整座德先楼后,我们真想在这里住上一晚,但因采访任务在身,没能如愿。走出大门时,看到一个制作精美的描花木器。钟长生老人说,敲击这个木器能发出“咚咚”的声音,用来召集在附近劳作的人回来吃饭。一个小小的描花木器,足以证明德先楼的每处设计,不仅精益求精,而且考虑精细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12 17:51:19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到了.谢 谢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6 14:21:09 | 显示全部楼层
推荐一组很据艺术价值的德先楼组图

http://www.photor.cn/viewthread.php?tid=28937&highlight=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收起 理由
andrew + 2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6 14:46:2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level 于 2009-4-6 14:21 发表
推荐一组很据艺术价值的德先楼组图

http://www.photor.cn/viewthread.php?tid=28937&highlight=


貼過來~
1.jpg
2.jpg
3.jpg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6 14:48:5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6 15:06:0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6 15:09:1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6 20:03:24 | 显示全部楼层
听说过好多关于德先楼的传奇故事。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9 07:04:51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后人该夹钱装修装修了!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9 08:58:21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子孙有一百多人吧?听说,散落在北京,香港,台湾,四川,美国等地区。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9 12:23:47 | 显示全部楼层
前幾天前在南方衛視看到了這座古堡。嚴老師,將來如果有機會,我們社區網友結伴從深圳出發一路上去就好了。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9 12:45:5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夏荷 于 2009-4-9 12:23 发表
前幾天前在南方衛視看到了這座古堡。嚴老師,將來如果有機會,我們社區網友結伴從深圳出發一路上去就好了。

我就那里人,可以做向导啊!那里是没有开发的风景区。有文笔峰,文天祥祠。武顿嶂,地势险要。文天祥在那里留下了许多民间故事。不少地方现在种植台湾高山茶。紫金最高海拔。但是,一定要请紫金的开车师傅。因为苏区镇到南岭路段没有水泥路,大概十五公里。

[ 本帖最后由 耕田老 于 2009-4-9 12:49 编辑 ]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9 13:15:45 | 显示全部楼层
先謝謝耕田老,真希望將來有這樣的機會,到這些地方一定要有伴,最好是同聲同氣的客家人結伴,如果跟旅行團就不好玩了。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4-20 22:11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