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283|回复: 0

闲说客家土楼建筑艺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4-26 13:16: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据史料记载,在我国晋朝前后的几千年历史长河中,中原一带由于战乱、饥荒等影响,汉族人大规模南迁入赣、闽、粤等地,他们被称为“客家人”。由于居于“客”的地位,他们居住地大多在偏僻、边远的山区,为了防卫盗匪的骚扰和土著人的排挤,便按照中原的传统建筑技术,营造“抵御性的营垒式住宅,并不断进步发展, 在土中掺石灰,用糯米饭、鸡蛋清作粘合剂,以竹片、木条作筋骨,夯筑起墙厚1米、高9米以上的土建筑。它们大多为3至6层楼,100至200多间房,均匀布列各层,宏伟壮观,犹如古希腊的城堡。这种土楼房的建筑材料是未经锻炼的生土及其‘土’的粘合剂”此类住房。

    这类被称之围屋的土建筑,建筑技术是“土”的,即传统的大墙夯筑方式。它虽没有现代化的建筑技术和材料,但防卫抗震、抗风功能不亚于现代建筑物。大部分建筑历经两三百甚至五六百年的地震撼动、风雨侵蚀以及炮火攻击而安然无恙,显示了传统建筑文化的魅力。日本建筑专家曾屡屡组织考察团前往考察,称客家民居是中原四合院形式的变形,是世界上独特的民居。

    建筑不仅是物也是文化的体现。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以及反映这种文化的建筑艺术。客家人这种具有抗震力强、顶风阻力小、采光条件好、院落空间大、节约材料的建筑艺术,充分体现了他们的文化技术水平和聪明才智。

    客家人在治家、处事、待人、立身等诸方面无不体现儒家的思想及其文化特征。屋内人家团结一致,平等相待,贫富相济;一家有事,众人相帮。就如建筑这样一座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的围屋,工程浩大,活计艰苦,需要众人几个月甚至是一两年的团结拼搏才得以完成,靠几户人家是无法做到的。所以说,客家建筑是客家人团结的结晶。而该建筑房间大小一模一样,不分贫富、贵贱,每户人家均等分配底层和高层的住房,每层房屋的用途一致,底层是厨房兼饭堂,二层作贮仓,三层以上作卧室, 两三百人聚在一起,秩序井然,毫无混乱。平时大家吃饭在底层,有什么好食品互相送来送去,仿佛《诗经》中“投我以桃,报之以李”的情景。儒家认为:家齐而国治。作为社会细胞的家庭能和睦相处,社会即可安宁,国家便可强盛,这充分体现了客家人同心同德平等相处的美德。(吴超平)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http://www.gndaily.com/NEWS/2008-4/2008424165234.ht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4-25 18:16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