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075|回复: 1

紫金木偶戏面临失传危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4-21 22:34: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道具陈旧、剧本俗套,使河源这一乡土民间艺术远离春节

  往年的正月初四,河源市紫金县龙窝镇慎田村的木偶剧团就开始出发,走街串巷,数百年来,年年如此,观看他们的表演已经成为当地的老百姓春节期间最重要的文化生活。但是今年,正月初八已过,剧团的演员还呆在家里,因为没人邀请,他们无处可去,这种现象已经持续6年。木偶戏这种民间文化艺术也正在远离春节。

  本月17日,在偏僻的龙窝镇慎田村,雨中,77岁高龄的钟先华先生落寞地走过村中的戏台,走向他尘封已久的道具仓库。他是这一带木偶戏师祖级人物。钟阿伯说,慎田村的沈家300年前就开始木偶戏表演,解放前钟家与沈家联合表演,沈家后继无人,钟家继承了沈家的木偶绝活,代代相传。此后慎田村的木偶戏在当地曾经红极一时。往年的春节,他们总要忙到除夕才回家,初二又得出发,最迟不超过初四,他们的演出已经成为当地老百姓春节的固定节目。如今好景不再,从6年前开始,春节期间他们再也没接到演出邀请。最令钟伯心忧的是,乡村木偶戏不久会失传,因为年轻一代已经没有人愿意跟他学戏,至今他最年轻的弟子也有30多岁。


  老艺人说什么也舍不得他的宝贝   黄礼琪摄

  钟伯最得意的弟子要数钟绍红,提起乡村木偶戏的前途,他也无不担忧,他说,慎田村的木偶戏红火时,一个村子有3个木偶剧团,好多年前就只剩下他们一家了。现在不单是春节期间无戏可演,就是平时也是一年不如一年。10年前他们一年可以演500多场戏,而去年,一年仅三场。他说,乡村的木偶剧团不受欢迎的原因不是老百姓不爱看木偶剧,而是剧团的行头太旧了。他说他们剧团现在演出用的木偶是祖传下来的,有上百年的历史,都快成文物了。剧本也是祖传的,演来演去不过《三国演义》、《水浒》、《薛丁山》,几部古戏演了上百年,观众看都看腻了。加上现在过年节目多多,什么电视、电影、晚会,木偶戏自然受冷落。他认为,只要改变戏路,多演与现代生活贴近的戏,木偶戏还是有戏的。他说,以前的木偶脸谱演不了现代人,改变戏路得换道具,一套道具加上灯光音响设备什么的,要5万多元,这对一个乡村木偶剧团来说是一笔无法筹措的巨款。他与师傅一样担心钟家木偶剧团也像其它两家一样从慎田村消失。
http://bbs.gdzijin.com/dispbbs.a ... Id=22539&page=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4-21 22:47:23 | 显示全部楼层
秋分刚过,正是粤北农村农闲时候,处处可见三三两两晒着太阳、打着盹的老农民。在紫金县龙窝镇宝洞村一农舍前,闲得无事的老艺人邓乃明却拿出了跟随他大半辈子的宝贝木偶,挂在房檐下晾晒。老人用布仔细地擦着木偶上面的灰尘,神情十分专注。


      老人告诉记者,这些宝贝整整三年没用了,上面已落满了灰尘,一些木偶服饰都被耗子咬坏了。

一朝春尽红颜老

      老人告诉记者,往年的立秋过后,木偶剧团的活就来了。紫金县龙窝镇木偶剧团就开始走街穿巷,有时一直要热闹到正月十五。一直以来,观看木偶表演已经成为当地老百姓农闲时节最重要的文化生活。但是如今,重阳节都已过去了,剧团还没人邀请,这种现象已经持续3年。木偶戏这种民间文化艺术也正在远离人们的文化生活。
      老人说,现在就是有人请演木偶戏,恐怕剧团也组建不起来了。师傅辈的老艺人死的死,散的散,以前村里有十多个师傅,现在就只剩下一个在世了,其他的都不在了。木偶戏的演出还必须要“八音”作配,这些“八音”就是现在我们所说的唢呐、弦、二胡、扬琴、箫、鼓、锣。如今会这些“八音”的人,他们的“行当”也只有在别人过红白喜事的时候才派上用场,但不是演木偶戏。

他日卷土定重来

      在龙窝镇沈田村,记者见到了民间艺人、木偶剧团的钟绍红。提起乡村木偶戏的前途,他也不无担忧。
      他说,沈田村的木偶戏红火时,一个村子就有3个木偶剧团,好多年前就只剩下他们一家了。现在不单是春节期间无戏可演,就是平时也是一年不如一年。10年前他们一年可以演500多场戏,而去年,一年仅三场。他说,乡村的木偶剧不受欢迎的原因不是老百姓不爱看木偶剧,而是剧团的行头太旧了。他说他们剧团现在演出用的木偶是祖传下来的,有上百年的历史,都快成文物了。剧本也是祖传的,演来演去都是《三国演义》、《水浒》、《薛丁山》,《白蛇传》,几部古戏演了上百年,观众看都看腻了。加上现在过年节目多,电视、电影、晚会什么的,应有尽有,木偶戏自然受冷落了。



      他认为,只要改变戏路,多演与现代生活贴近的戏,木偶戏还是有戏的。
      紫金县龙窝镇文化站站长陈惠香也认同这一观点。她说,道具陈旧、剧本俗套,使龙窝木偶戏这一乡土民间艺术远离了农民文化生活。龙窝木偶戏要想发展下去,就要改变戏路,得换道具,以前的木偶脸谱演不了现代人。但一套道具加上灯光音响设备什么的,要5万多元,这对一个乡村木偶剧团来说是一笔无法筹措的巨款。
      这一现象已引起了紫金县委、县政府的重视。2003年7月,县政府编印了《紫金县文化建设实施规划》(2004~2008年),提出了对花朝戏、木偶戏等进行研究和保护。2005年8月,县委、县政府决定成立“紫金县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领导小组”,要求各镇、各单位把文化普查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该县文化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将借着全县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这股东风,全面深入细致地开展对包括龙窝木偶戏剧在内的民间文化普查工作,充分利用文字、图片、录音、录像等媒介和数字化信息技术对木偶戏剧进一步进行收集整理。


      他认为,只要改变戏路,多演与现代生活贴近的戏,木偶戏还是有戏的。
      紫金县龙窝镇文化站站长陈惠香也认同这一观点。她说,道具陈旧、剧本俗套,使龙窝木偶戏这一乡土民间艺术远离了农民文化生活。龙窝木偶戏要想发展下去,就要改变戏路,得换道具,以前的木偶脸谱演不了现代人。但一套道具加上灯光音响设备什么的,要5万多元,这对一个乡村木偶剧团来说是一笔无法筹措的巨款。
      这一现象已引起了紫金县委、县政府的重视。2003年7月,县政府编印了《紫金县文化建设实施规划》(2004~2008年),提出了对花朝戏、木偶戏等进行研究和保护。2005年8月,县委、县政府决定成立“紫金县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领导小组”,要求各镇、各单位把文化普查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该县文化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将借着全县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这股东风,全面深入细致地开展对包括龙窝木偶戏剧在内的民间文化普查工作,充分利用文字、图片、录音、录像等媒介和数字化信息技术对木偶戏剧进一步进行收集整理。

                                                  张涛  黄子立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4-24 02:14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