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959|回复: 9

潮汕半山客名人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9-27 21:47: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潮汕半山客名人录  

网络来源:潮汕民俗网-- http://www.chaofeng.org/article/detail.asp?id=7039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炎黄子孙在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中,孕育出灿烂繁星般的优秀人物,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为世界文明进步作出巨大贡献。半山客人是炎黄子孙的一部份,同样涌现了不少优秀儿女。但由于半山客群体形成仅几百年,又缺乏历史资料,故这里选入的人物有很大局限性。即使这样,我们仍可以感到在不同领域、不同层次上展示了半山客骄子的辉煌。由于受历史环境和社会关系等制约,部份人物也不可避免呈现多重性,我们按“白壁允瑕”原则,尽量取其主流。有个别人物还有争议而仍选入,仅作研究和借鉴。   
                                     国内名人录
    张琏   明代出生。号石琚,溢英烈。饶平县上饶乌石下仓人。出身贫寒农家,少时曾牧牛,后在西岩山书斋读书、习武,为人豪侠仗义,曾为饶邑库吏。
    明嘉靖年间(1522一1566),因不满当权腐败,杀死族长,投奔大埔郑八、萧晚起义军。郑八死后,张琏被推为首领,自称“飞龙人主”,国号”飞龙”,年号“造历”。于乌石埔筑围城为大本营,并在饶平、大埔平和等三县毗邻山丘开荒种粮,以充军饷  自后响应日众,聚义军10多万人,兵分三路出击闽、粤,赣、浙等四省,先后陷城数十座。四十—年六月,明朝遣都督刘显、参将俞大猷率官兵20万分六哨围剿。经殊死搏斗,后因寡悬殊不敌,率余部突围,由云霄河引航出海,联合海上武装力量,继续进行反对明朝的斗争。以后辗转南下三佛齐岛(今、苏门答腊)自立为国王,在旧港、柔、马六甲等地垦殖为渔。许多漳州、泉州人及海外华人均依附张琏。
    刘公显(?——1652),生于揭阳县霖田都(今揭东县龙尾镇石坑村)。明末武秀才。清顺治二年(1645)六月,高举反清旗帜,在揭阳霖田都、蓝田都一带率众起义,叫人称九军起义,设大本营于南塘山。同年九月十一日凌晨,率农民起义军占领揭阳城,声威大震。后郑成功率大军至潮汕,与刘公显联合抗清,顺治八年(1652)四月刘公显带马麟等10多人潜入府城(潮州城·今属湘桥区)策反,因事机不密被捕,五月初六,不屈被杀。十六日清兵围攻九军根据地鸳鸯寨。起义军坚守八个月,终因粮尽援绝,举火自焚,壮烈牺牲。
    丁日昌(1823—1882),生于丰顺县汤坑。18岁中秀才,20岁补廪生。因其才学,为惠嘉潮道李璋煜招入官署任职。历任广东琼州府学训导、江西万安县令、直隶知州、苏松大道、两准盐运使,江苏巡抚、福建巡抚兼摄台湾学政等职。光绪四年(1879)赏总督衔,会办海防,节制沿海水师,兼理各国事务大臣。
    积极参与洋务运动,是丁日昌政治生涯中的主要贡献。洋务运动产生于19世纪60年代,运动的倡导都寄希望于学习西方先进军事科学技术,谋求民族自立,国富兵强,维护封建统治目的,洋务运动对当时固步自封,腐朽没落的封建制度来说,具有进步意义。
    丁日昌出生于潮汕,较早接受西方的先进思潮及林则徐、魏源等人的思想影响。主张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以为已用,振兴实业以挽救中国。
    首先,他建议开矿业、建铁路、办工厂,虚心学习西方科学技术.自己掌管实业  其次,提倡加强军事力量,尤其要加快海军建设。建议建立北洋、中洋、南洋三支水师。此外,还提议“设讧市舶司赴各国有华侨处所,管理华人”,并提出争取华侨为国服务的设想。主张开办报馆,“上以议国家之得失,下以评草野之是非.可以知四方之物价,或以悉外国之情形”。丁日昌不仅是洋务运动的倡导者之一、且是—位积极参与者,重要的实干家。
    丁日昌还强调“凡事皆以得才为第—要务”。发现和重用丘逢甲、徐寿等一批杰出人才。在家乡先后捐资扩建金山,韩山,榕江等书院,在丰顺创办蓝田、鹏湖书院。大力支持容闳提出派遣留学生的教育计划。
    丁日昌政务之余,潜心经史。是我国近代重要藏书家之一。他一生的著作有:《抚吴公读》、《百兰山馆政书》、《丁中丞政书》、《丁禹生政书》等。还编辑、校订《百将图记》、《炮火图说》、《地球图说》、《江苏舆图》等书。丁日昌晚年定居揭阳县榕城。光绪八年(1882)病卒于揭阳。
    陈南枝(1847一1925),生于海丰县。青年时移居妻家揭阳县南山邓村(今属揭西县)。自幼酷爱武术,l0多岁便练就一身好拳脚,尔后,多处拜访名师,博取众家之长,曾投奔福建泉州南少林寺双禅法师何岩师父第三代人杉先生门下,尽得所传南少林绝枝,又以其独特风格自成流派,世称南枝拳。
    清光绪五年(1879)曾被丁日昌聘为府中武术教师,不久辞职,先后到榕城,新亨、玉湖、曲溪、河婆,棉湖、归湖等地传授拳艺,崇尚武德,以艺服人。1925年逝世。
    蔡达三(1888一1955),生于揭阳县河婆古榕村(今属揭西县),1906年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攻读药理学。在这期间结识柳亚子,经柳介绍参加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1916年回国后,立志创办民族工业,在家乡办小型化工厂,研制小苏打等成药。
    抗日战争胜利后,旅居汕头市以书艺为生。早在30年代,潮汕举行书法比赛荣列第一。原”中国人民银行汕头支行”、”汕头金库”及“新加坡潮州同乡会馆”匾额均为他手书。
    蔡绍歧(1890一1962),生于揭阳县河婆古榕村(今届揭西县)。1908年考取官费留学,赴日本早稻田大学读矿冶工程学。并参加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1917年毕业回祖国。先后到东北、安徽、江西、湖南、福建等进行勘探和采矿。后又到南洋考察锡矿三年。1929年在汕头市挂“矿务师”招牌,接受矿石分析、查矿、测绘矿区地图、矿区案和采矿设计等业务。1933年,利用民族资本,在揭阳新西河创办锡矿场。1950年,受潮梅行政公署委托,创办“潮梅矿业公司”,任工程师、生产科长、计划科长。应华侨委托、绘制出版《河婆全图》,该图今仍为马来西亚河婆同乡会珍藏。
    黄叔培(1 893—1979),生于揭阳县观音山乡(今属揭东县),先后就读于苏州东吴大学、北京清华大学。后留学美国,获工程学士、机械工程硕士和博士学位。回祖国后,历任北京工业大学、广西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兼机械工程系主任、长春汽车拖拉机学院副院长、吉林大学副校长(—级教授、内燃机研究所副所长)、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全国政协委员等。
    黄叔培桃李满天下,钱学森便是他的学生  1979年3月7日在上海病逝。
    徐家桢(1896—1957),生于丰顺县汤坑双河乡。17岁赴暹罗,先在工厂做工,后合作开发山巴(区),数年后在喃邦府创恒泰号经营布匹等百货。
    20年代,徐家桢在喃邦府倡建华文学校,任校董会董事长。推广普通话讲课,后其他华校也相继仿效。1932年徐氏回国,与其叔父徐挺生倡建汤坑东二市场(建店39间),向汤坑图书馆捐赠《万有文库》:1937年又举家返泰。后因华校受限制,便往泰、缅边境——缅甸人其力市,开设医院、华文学校,接受泰国华侨学生就读。1942年日寇侵入泰、缅后徐氏开设太平洋旅社和太平洋栈,经营出国业务。至1949年冬,重返汤坑经商。多次以财物支持游击队。解放后,徐家桢历任丰顺县工商联主任,县侨联会主任等。1957年l月15日病逝。丰顺县党政领导及各界人士近千人参与公祭。
    徐名鸿(1897—1934),生于丰顺县汤坑。曾就读于广东师专附中,1919年毕业于北京师专。后在京、鲁等地学校任教。1925年南下广州投身国民革命。次年任国民革命军第十师政治部主任,参加北伐战争,1927年4月,经廖乾吾介绍加入中同共产党。“四·一二”事变后,任国民革命军第十一军政治部主任。参加“八·一”南昌起义,潮汕七日红期间任潮梅海关秘书长。“九·一八”后,任国民革命军第十九路军总部秘书长,参与领导该部“一·二八”淞沪战役。第十九路军被强令开往福建“剿共”后,他极力主张联共反蒋抗日,并充任第十九路军全权代表,与中国工农红军领导人谈判,促成“福建事变”,任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军事委员会副主任、汀漳省代省长、福建政府失败后返粤,被国民党捕杀,中共中央在1935年的《八一宣言》中,称赞他是为国捐躯的民族英雄。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向其家属颁发烈士证书。1983年丰顺县人民政府重建其墓茔,碑文称:“民族英雄徐名鸿烈士之墓”。
    杨一香(1898—1999),生于揭阳县灰寨岐阳乡(今屈揭西县)。先后在家乡、汕头读书,1920年考取半公费留学法国、比利时,并取得农学博士学位。1927年回国后在省立金山中学任教。1935年任揭阳糖厂制糖组长、总工程师。1938年6月4日,日寇飞机轰炸糖厂。为保存糖厂机器,1939年6月,杨一香受命运机器往香港,1946年底,应邀至台湾糖业公司、糖厂任工务处处长、厂长、顾问。1967年退休。
    杨树勋(1899一  )。生于揭阳县河婆上寮村(今属揭西县)。1921年赴美国留学。1931年芝加哥大学授予化学博士学位。同年与中国留学生张菊贞(上海人)结婚。1933年张菊贞亦获医学博士学位。同年夫妇回祖国。在上海任中央研究化学研究所生化研究室主任,其夫人任上海宏仁医院工程师。后自设研究室、杨氏化学治疗研究所、杨氏药厂,研制成功“六零六”注射剂而名闻全国。抗战胜利后,该药厂主要产品“胖得荣”、“胃化龙”、“扑克舒”等药品畅销全国。50年代,杨被委任为中央化工部上海生物化学制品研究所筹备会主任,其夫人为委员。其杨氏药厂也改名为上海生物化学制药厂,杨树勋在中国药物学史上有显赫功绩,是新中国卫生部药典编辑会委员。
    张仿周(1900—1975),生于揭阳县坪上石内村(今属揭西县),1926年参加国民革命军任某炮兵团司书、某师政治部总务科长。后进中山大学读书。两年后往马来西亚教书。参加“华侨救国后援会”,积极开展抗日募捐支前活动、1932年底重返祖国参加十九路军,在福建永定成功调解张、黄村民械斗,群众筹集重金相赠。他建议将该款建大桥,获群众衷心拥护。大桥建成后,群众命名为“仿周桥”。
    1933年9月,张仿周随同十九路军的谈判全权代表徐名鸿前往江西瑞金,受到毛泽东、朱德等领导人热情接见。后“福建政府”失败,张仿周回故乡任小学校长。后参加潮汕人民抗日游击队,任教导团教官。1947年底,又带领儿女及村里青年参加潮汕人民抗征队。1948年5月任潮揭丰行委会文教科副科长。解放后,任揭阳县人大常委专职秘书,揭阳县政协常委兼秘书。1958年被错划为右派分子。1975年病逝。1979年获平反昭雪,恢复名誉。
    蔡仲文(1900一  ),生于揭阳县河婆成全村(今属揭西县)。1920年考取半官费留学法国。先后进入格里娘农业学校、巴黎大学、巴黎高等农业研究院,获博士学位。1931年回祖国,先后任上海吴淞劳动大学、中山大学教授和广州市商品检验局局长。抗日战争时期回故乡,先后任普宁梅林中学、揭阳河婆中学校长。日本投降后赴台湾,参加接收糖厂,任台湾糖业公司第五分公司糖厂(屏东)农务处长。1966年退休后前往加拿大多伦多城定居。
    黄日三(1901—1983),生于丰顺县汤西大罗乡。毕业于广州法科学院。在中学读书期间,积极参加抵制日货运动,与黄伯潜等人带领同学在汤坑烧毁日货等,1926年7月,随国民革命军北伐。先后任师政治部宣传员、机关枪连指导员、少校指导员、十九路军78师政治部宣传干事等职。1927年参加八一南昌起义。后入叶剑英部教导团,参加广州起义。1928年秋在广雅中学任教。1931年参加十九路军上海闸北、吴淞抗击日军战斗。后由于蒋介石的追捕,一度南渡印度尼西亚。
    解放战争期间,黄日三回国后献枪枝和粮食三百多担支持游击队。部署解放汤坑的军事会议就是在他家召开。解放后,黄氏多次被选为县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县人民委员会委员,一举五届县侨联副主席和主席。1956年与同事倡建丰顺县华侨中学,并主理其事。1958年创建丰顺县华侨旅行服务社。1966年退休后任县侨联名誉主席。
    张海鳌(1902—-1978),生于揭阳县河婆溪角村(今属揭西县)。1928年,中山大学毕业后在广西梧州女子师范学校、广州中大附中任教。1930年与古梅结婚,1932年任广西教育厅出版科科长,主编《教育论坛》、《教育周报》和《南宁日报》的“星星周刊”。1934年赴印度尼西亚,任《巴城新报》驻东京通讯员,因撰文揭露日寇侵华阴谋,被驱逐出境。1935年秋,任广西《民国日报》编辑。1936年任广西教育厅专科视察员,同时参加中国共产党、1941年任广东省没计考核委员会专员、同年被国民党逮捕入狱,1934年底释放。任河婆中学校长四年后赴香港中共华南分局工作、1949年回潮汕。1950年任广东省文教厅办公室副主任、省文教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广州教育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等。张海鳌涛歌、杂文和小说、散见当时各报章杂志。
    李耀先(1904—1928),生于揭阳县灰寨新图村(今属揭西县)。1922年考入广东广雅中学。1923年夏加入广东新学生社、同年冬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7月中学毕业后,到广东省平民教育委员会任邓中夏秘书,1926年春任青年团广州地委经济斗争委员会书记,4月任中华全国总工会教育委员会委员,6月任第—届劳动学院教务主任(院长为邓中夏),10月任粤港澳劳动同德罢工会秘书长兼党团书记。
    广东国民党右派于1927年“4·15”进行反共大屠杀后,中共产党组织转入地下活动。李耀先在中共广州市委从事秘密工作,协助周文雍等组织广州工人赤卫队准备广州起义。同年12月11日,李耀先率领部份工人武装队在荔湾区—带进行起义战斗。由于敌我兵力悬殊,起义军向东门转移。李耀先留下广州坚持斗争,先后任中共广州市河南区委书记。同年秋遭国民党逮捕杀害,时年24岁。
    黄贻嘉(1904—1986),生于揭阳县龙尾石坑村,(今属揭东县),1921年于汕头商业学校就读,1925年加入共青团,任商业学校团支部书记。1926年底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春国民革命军北伐任准尉司书。后返回潮汕,任中共揭阳县第三区区委书记,南昌起义军抵揭阳后担任翻译和记录。1929年赴马来亚当工人,小学教师和校长。“九·一八”事变后回祖同参加抗日战争。先后在几所学校任教,任中共潮汕地委教育科长、潮梅行委会秘书处秘书。解放后任潮汕专暑文教科长,以及东江、佛山师专等党政领导,惠州市政协副主席等。
    蔡仲武(1904一  ),生于揭阳县河婆成全村(今属揭西县),1920年考取半官费留学。获法国巴黎大学理科数学硕士学位、里昂大学博士研究员。
    1935年回祖国,先后任广西大学、中山大学、上海大夏大学、贵州大学数理系教授、主任。他著作甚丰,有《微学几何》、《理论力学》、《微分议程》、《解析几何》、《拓朴学》等。
   

 

[ 本帖最后由 客家一家亲 于 2006-9-27 22:01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9-27 21:49:10 | 显示全部楼层
蔡英元(1904一  ),生于揭阳县龙潭井十楼村(今属揭西县)。1925年毕业于黄埔陆军军官学校,参加两次东征,在东征军政治部任宣传干事。1931年毕业于北平陆军大学,后在第十九路军总指挥部任中校作战参谋。参加了名震中外的“1·28"淞泸战役,因立功被授予陆海空军甲二等奖章,并提升为上校科长。抗日期间,蔡英元后任漯河警备司令部中将司令,陆军第37集团军总司令部中将参谋长,并参加过台儿庄、武汉会战。抗战胜利后被授予忠勤及胜利勋章。
    1949年,蔡共元任国民党军第五兵团副司令,到台湾后任国防部中将高级参谋。1962年退役。
    蔡英元晚年以深厚乡土感情,致力于文史研究。其《河婆地方志略》,《揭阳县城旧址考证》分别刊于1981年、1983年在吉隆坡出版的《河婆之声》。“考证”一文被转载于《汕头文物》。
    刘向东(1906—1984),生于揭阳县良田乡水井头村(今属揭西县)。1926年冬考进金山中学,后转学韩山师范学校。1927年初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8年到河婆溪角小学任教,同年夏到新加坡一小学任教,1931年考进上海暨南大学高中师范科。参与抗日救亡活动。1935年秋考进日本大学社会科学研究系,并受聘胡文虎在新加坡的《星中日报》驻东京特约记者,报道揭露日本侵略中国的罪恶阴煤,还参加郭沫若等组织的进步团体。1936年末为了抗日放弃在东京读书,到新加坡任《星中日报》的“星火”副刊和“国际论坛”编辑。“七·七”芦沟桥事变后,辞职回国参加抗日。以记者身份到延安,受到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的接见。到延安期间报道国内抗日形势和中共抗日主张,在海外华侨中产生了积极影响。尔后回广东工作,同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在广州和珠江三角洲一带从事抗日武装斗争活动。1947年春,被派到潮汕工作,任潮汕人民抗征队司
令员,潮汕支队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闽粤赣边纵第二支队司令员,中共珠江地委书记兼珠江军分区政委。
    1950年夏领导佛山、宝安土地改革。1951年起先后任广东省农林厅第一副厅长、党组书汜,国家水利部计划司副司长、司长、水利电力部计划司司长、国家建委燃料局局长。国家计委地区局副局长、佛山地委副书记,70年代后期回中央机关工作,根据其本人健康情况和要求,任国家计委利农林水利局顾问。带病写成《回顾珠江纵队》一书,及许多地方党史、军史资料。1984年12月18日在北京病逝。
   张克欧(1906一  ),生于揭阳县河婆下滩村(今属揭西县)。1934年毕业于上海医学院,获理学士和医学博士学位。先后在中国铁路总医院、湘桂铁路工程局总医院、天成铁路工程局总医院等任医师、主治医师。1949年后任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华东防空军济民医院、上海空军第一医院等主任医师、内科主任。1970年退休。
    张梦石(1907一  ),生于揭阳县河婆下滩村(今属揭西县)。于1933年毕业于国立中山大学医学院。受中大校长邹鲁的赏识,留校任德国教授姆I.A的助教。1935年赴德国汉堡大学学习。1936年以《白喉病糖研究》一文获汉堡大学医学博士学位。l938春被聘任为中山大学医学院院长、教授。1950年任广州儿童医院院长,1966年任广州医学院教授。1979年任广州医学院院长、教授。
    杨遵仪(1908一  ),生于揭阳县(今属揭西县)。193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地质系。1936年进入美国耶鲁大学研究生院,1939年获理学博士学位,先后任中山大学地质系教授、系主任,及两广地质调查所所长等职。
     杨遵仪从事地质教学50多年,培养了大批专业科研人员,包括几十名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先后主编6部中专及高校专业教材。其中高校《古生物学教程》,被评为全国优秀教材一等奖。在地层学、生物学研究方面发表60多篇论文、出版7部专著。不少研究成果填补了我国的空白。1980年他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91年被评为北京市优秀教师,并被国家教委授予“全国优秀教师”称号。1992年被美国地质学会授予终身荣誉会员。
    詹安泰(1909—1967),生于饶平县新丰楼子村。1921年开始就读于广东高等师范和广东大学中国文学系,毕业后在韩山师范和金山中学执教、1938年被聘为中山大学教授(抗日战争期间在上饶中学任教,1946年重返中山大学任教)。历任中文系主任、古典文学研究室主任等职近30年,他长期从事培养宋词研究生,并参加国家高等教育部主持的中国文学史教材编写工作。曾任广东省政协委员。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广东书法篆刻研究会会员。其主要著作有《无庵词》、《鹪鹩巢诗》、《滇南挂瓢集》、《屈原》、《离骚笺疏》、《古典文学论集》等。诗词手稿和书法艺术,曾于1983年在香港影印出版。詹安泰于1967年4月6日在广州逝世。
    黄居谷(1910—1937),生于揭阳县河婆马头村(今属揭西县)。就读于广州航空学校,毕业考试获第一名,后在陈济棠部下任空军飞行中队长。1936年春,率9架飞机往南京,归附国民党中央政府。1937年“七·七沪沟桥事变”后,黄居谷多次率机与日机激战于南京、上海上空,并亲自击落日机4架。同年9月19日,日寇出动49架飞机空袭南京、黄居谷奉命率机15架,在镇江上空拦击来犯之敌。在重创数架敌机后,他这架长机遭敌机围攻,机身被击中,自身也被击中三弹。经地面指挥部同意跳伞,但因伤势严重,未能将降落伞张开。结果在南京郊区坠地殉国,时年27岁。噩耗传出后,河婆各界人士在大沙坪举行二万多人参加的大会,追悼家乡骄子——血洒长空的抗日烈士黄居谷。
    邱及(1910——1984),生于揭阳县玉湖小坑村(今属揭东县)。1926年就读于揭阳第一中学,开始接受进步思想教育。后经陈绍成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0年就读于上海昌明艺术专科学校,第二年转到上海美术专利学校。读书期间积极参加抗日宣传活动。1932年冬美专毕业后,受聘于揭阳—中、揭阳女中任教。并负责“左联”地下刊物《刁斗》的编辑出版工作,后被国民党逮捕入狱一年半。出狱后被迫于1936年3月往暹罗,在曼谷与”美专”同学杨昭鸿合办“海鸥艺术社”,在《华侨日报》发表漫画“爱国有罪”、“呐喊”等作品。后受聘孔敬华侨公学任教,先后又组织“暹罗世界语协会”、“暹罗东北线华侨抗日救国联合会”。后在曼谷中华中学任教并任“暹罗华侨抗日救国联合会”宣传部长。以学校为阵地组织读书会、时事研究会、世界语班。鼓励学生回国参加东江纵队、新四军。后又与同事出版《国际新闻》、《真话报》,号召侨胞参加抗日。1946年1月20日在曼谷皇家田广场举行有10万人参加的中暹人民庆祝胜利、和平及促进亲善联欢大会,中方代表邱及担任大会主席团主席。发表题为“彻底消灭法西斯,争取民主的彻底胜利”讲话。
    1949年邱及奉调回国。先后任中共中央统战部华侨组组长、中央对外联络部欧非近东组组长、中华全国世界语协会常务理事、中央人民政府侨委会政策研究室副主任、主任、国外司司长、经济司司长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至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及国家予算委员会委员。1965年任北京外国语专科学校校长、北京第三外国语学院院长、北京语言学院副院长。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全国归侨联合会第一、二届常委等。邱及还是一位画家、诗人。出版诗作《红尘集》等。1984年8月29日病逝于北京。1992年7月于北京出版440多面的《南离子邱及》纪念文集。
    刘化南(1910—1969),生于揭阳县南山(今属揭西县)。1933年毕业于上海暨南大学后,参加上海十九路军倒蒋抗日斗争,任周力行团政治部主任。后从事教育工作,在南侨中学任教时,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带领学生到大北山、八乡山等地宣传抗日救国。1947年出色完成为潮汕人民抗征队筹措粮食、弹药任务。翌年6月刘化南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被选为潮揭丰人民行政委员会委员,任大北山民兵总指挥兼基干团团长、政委。是年夏被委任为裕民银行行长、后为南方人民银行潮汕分行主任。1951年任广东省分行放款科、货币管理科科长。1952年“三反”运动中,蒙冤入狱二年。后查无事实,调至汕头第三中学任教,后为金山中学校长、党支部书记。1969年病逝。打倒“四人帮”后,获平反昭雪,恢复名誉。
    庄  严(1910—1986),生于陆丰县上砂(今属揭西县)。1923年秋开始就读澄海天主教初级神学院、汕头神学院、揭阳伯多禄修院、马来西亚槟城神哲学院。1936年在潮阳县古溪传教。 1956年起,庄严先后被选为陆丰县第二届、第三届人民代表。汕头天主教爱国会副主任、汕头天主教若瑟堂副本堂、本堂。揭西县、汕头市、广东省政协委员。汕头教区主教、广东省天主教爱国会副主席等。
     张伟烈(1911—— ),生于饶平县上饶坝上村。1928年在大埔百候振德小学参加共青团。1937年参国中国共产党,受中共南委派遣,前往赣南游击区工作,后又到新四军工作。抗战胜利后随部队北上,任山东野战军第四纵队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等职。1951年任中共钦州地委书记兼军分区政委。1952年任中共海南区党委第三书记、第—书记。
    1956年4月张伟烈奉调中央外交部。同年8月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苏联大使馆参赞、中共产党委副书记。1960年6月。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驻伊拉克大使。1971年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摩洛哥王国大使。1974年冬任中华人民共和同驻蒙古大使。1978年7月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泰王国大使。1981年张伟烈回北京。任中国——泰国友好协会会长。1985年在北京离休后任汕头经济特区顾问和北京潮人海外联谊会常务副会长。
    冯剑南(1911—1961),生于暹罗,祖籍丰顺县汤坑铜盘乡。小时回祖国读书,在上海暨南大学读书时,参加“左联”和中国共产党。1937年毕业于日本东京大学。
    自日本回国后,受中共潮梅工委的委派,回丰顺汤坑建立党组织和“青抗会”,开展抗日救亡运动。同时负责联系国民党军政上层人士和乡绅的统战工作。抗日战争胜利后,他赴泰国创办《民主新闻》周刊和《曼谷商报》。1947年回国,在潮梅游击区从事文化战线工作。解放后,任职于汕头市军管会,后到光明日报社、华南师范学院、广东省文史馆等单位工作。是作家协会广东分会会员,出版有《红痣》济集(郭沫若作序)。翻译出版苏联普希金长诗《欧根·奥尼金》。
    曾  广(1912—1983),生于揭阳县五经富乡(今属揭西县)毕业于道济中学。后在育英等小学教书。1933年12月与温美兰结婚。
    1935年7月参加组织五经富“我们书室”学习进步书籍。后参加华南抗日义勇军,开展抗日宣传活动,1937年3月,由李碧山介绍参加中国共产党。8月组织“大众救亡剧社”任社长。1938年3月任中共揭阳县二区区委书记,后任县委组织部部长、县委书记。1941年任中共兴宁县委书记,1944年冬,任揭阳人民抗日游击队政委、潮汕人民抗日游击队政委、韩江纵队第三支队政委。1945年11月任中共潮汕特委副书记、潮汕地委书记、潮汕人民抗征队政委。1949年1月,任中共潮汕地委书记、闽粤赣边纵队第二支队政委。11月任中共潮汕地委副书记、潮汕行政专员公署专员。
    1951年,在清匪反霸土改运动中,受不公正的批判,错定为“阶级异己分子”,开除党藉、撤消职务。1953年3月任海南岛万宁县兴隆华侨农场副场长。1957年7月,经批准重新加入中国共产党。1957年4月后,任广东省海南行政区移民开发处处长、海南行政区农垦局副局长。1978年病休。1980年10月省纪委对曾广案件进行复议后,批复:撤消1951年开除党籍和1952年撤消专员职务处分决定,但仍认为“犯有丧失立场错误”。1983年11月28日曾广于广州病逝。
    1993年11月22日,中共广东省纪委批复:“原复议认定曾广同志在解放初期清匪反霸、退租退押运动期间,犯丧失立场错误的结论,予以否定”。至此,曾广冤错案,彻底平反,恢复政治名誉。
    汪汉国(1912一  ),生于揭阳县京溪园美德乡(今属揭西县)。1951年在潮汕组织第一个农业互助理,任组长。1952年3月参加中国共产党。5月参加中国农业代表团访问苏联。同年农业部授于“全国农业劳动模范”称号和金质奖章一枚。1954年当选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55年9月参加中国农业代表团访问缅甸,1956年2月当选中共揭阳县委委员、中共八大代表。1957年2月参加全国劳动模范大会,获特等奖励。1960年任揭阳县林业局局长。1962年后任五经富公社社长。1966年任揭阳县农垦局局长,1972年任揭西县林业局副局长。
1982年退休。

[ 本帖最后由 客家一家亲 于 2006-9-27 22:05 编辑 ]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9-27 21:50:13 | 显示全部楼层
曾享能(1913—1986),生于揭阳县五经富(今属揭西县)。1937年毕业于湖南湘雅医学院,获医学博士学位、金锁匙奖。后参加红十字会,献身于抗日战区医疗工作。1946年留学美国,后考取美国内科医师执照。中美建交后,受聘为我驻美大使馆医学顾问。业绩突出,我历任驻美大使黄镇、柴泽民、章文晋、韩叙等联名赠匾额。1986年11月曾享能逝世,上述大使均发了唁电,韩大使在追悼会上致悼词。
    张宏达(1914——),生于揭阳县河婆后埔上君子岭村(今届揭西县)。1939年毕业于国立中山大学。留校任教后,一直从事植物分类学、植物生态学及植物地理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为祖国培养了大批生物人才和发现植物新种300多种。对生物学领域的创见,在国内外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他提出“中国植物是在二亿多年前起源于华夏古陆”,否定了传统理论“中国植物是在一亿年前来自北极或热带”的说法,他先后任中国植物学会常务理事、广东植物学会名誉理事长、广东生态学会理事长、国家高等学校教材编审委员会生物教材副主任,及植物学专业组组长等。2004年,来自海内外400多名嘉宾云集中山大学,庆祝张教授90华诞和从教65周年,庆典会上还成立了“张宏达科学研究基金会”。
     杨少任(1914—1963),生于揭阳(今属揭西县)。1934年考入清华大学。积极参加1935年的“一二·九”、“一二·一六”运动。1936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七·七”事变后,回汕头开展抗日宣传。1938年7月与马士纯、邱秉经、黄声等到揭阳石牛埔创办西山公学(后改名南侨中学)。任教务主任、党支部书记。1943年初参加安达公司工作,负责组织苏联影片向港澳和东南亚各国发行。1950年到北京参与筹组全国性影片发行机构。1956年任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公司总经理、中国电影工作者联谊会理事,1960年任中国电影工作者协会第一届理事会常务理事。1963年5月1日病逝。
    张  敦(1916年——1993),生于揭阳县河婆厚埔村(今属揭西县)。在本村小学毕业后任小学教师。1933年赴南洋,先后在马来西亚、印尼当工人、教师。1937年回祖国参加抗日战争,后毕业于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在西北战地服务团从事音乐文艺工作。1942年进延安大学。延安教育行政学院学习。1945年春任陕甘宁边区盐池县民众教育馆馆长。抗日战争胜利后赴哈尔滨,先后任省文工团团长、省教厅教育科科长、省立第二师范学校副校长。1949年后,先后任东北实验学校教务长,中共中央宣传部秘书、科长、处长。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理事、办公室主任。辽宁省文化厅党委书己。后为辽宁省侨联丰席、中央芭蕾舞团党委副书记,中央民族乐团党委书记,副团长,全国侨联常委,北京侨联艺术团团长等职。
    刘  郁(1916—1994),生于揭阳县北坑村(今属揭东县)。1933年在汕头(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9-28 12:34: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客家一家亲 于 2016-5-4 19:31 编辑

王志军:1963年3月出生于广东揭阳龙尾镇高明村,中共产党员,武汉大学刑法学研究生,1987年研究生毕业后进入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工作,直到2000年1月。2000年8月至今执业于广东卓志律师事务所(现“广东国智律师事务所”的前身)。目前为广东省法学会常务理事和学术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刑法学研究会常务副总干事、广东商学院客座教授、广东海外潮人联谊会理事、广东海外潮人联谊会法律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广州市律师协会常务理事、第六次全国律师代表大会代表。

王宝树:揭东县高明村人,50年代初开始在报刊发表作品,现为广东省作家协会、广东省戏剧家协会会员。

黄汉标:广东省揭阳市揭东县玉湖镇观音山人,1950年出生。1950年出生。现任北京军区副司令员,中将军衔。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54集团军军长,隶属济南军区,番号71521部队,驻地河南新乡市。“铁拳-2004”军事演习总指挥,2006年8月20日荣升为北京军区副司令员。(坊间传说黄是前任中央军委高层领导张*年的女婿

黄旭华:中国核潜艇之父[1] ,1926年3月12日出生于广东省海丰县红海湾区田墘镇,祖籍广东省揭阳市揭东区玉湖镇新寮村,中船重工集团公司719研究所研究员、名誉所长,中国第一代攻击型核潜艇和战略导弹核潜艇总设计师。开拓了中国核潜艇的研制领域, 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黄继芦(1925年-2012年),生于广东省揭阳市揭东县玉湖镇观音山村糖房角,毕业于揭阳县第一中学高中,一九四五年与罗碧娟女士结婚后,移居泰国。初在乌隆府(莫肯埠)中正华侨学校任教师,二载后,旋转任教于呵叻府,挽空县,振民华校校长二年,该时因国际形势关系,多方不便,不得已,弃教从商,经营银行和信托等金融业务多年,再转入经营房地产业等,经营有方,一帆风顺,步竹青云,丽日中天,以成社团领导,商界巨买。一九七八年荣获国际桂冠诗会协会会长余松博士授予即;一九八七年宠蒙。泰王钦定华人领袖。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3-21 22:12:52 | 显示全部楼层

他都是【半山鹤】曰日搞 X 仔。

為甚麼沒有本論壇首席幽人---隱形人,客家學專家大師級的完壹的介紹呢!他不配嗎?他都是【半山鹤】呀!潮汕人真的冇料到嗎?真令人難以置信呀?曰日搞 X 仔吧!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3-21 22:13:40 | 显示全部楼层

他都是【半山鹤】曰日搞 X 仔。

為甚麼沒有本論壇首席幽人---隱形人,客家學專家大師級的完壹的介紹呢!他不配嗎?他都是【半山鹤】呀!潮汕人真的冇料到嗎?真令人難以置信呀?曰日搞 X 仔吧!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3-22 00:46:0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水田日 于 2007-3-21 22:13 发表
為甚麼沒有本論壇首席幽人---隱形人,客家學專家大師級的完壹的介紹呢!他不配嗎?他都是【半山鹤】呀!潮汕人真的冇料到嗎?真令人難以置信呀?曰日搞 X 仔吧!

水田日小朋友,打针时间到哦,,,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3-22 01:19:50 | 显示全部楼层

食奶奶,打针时间又到哦,,,

幽壹 搞災仔,食奶奶,打针时间又到哦,,,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3-22 12:59:18 | 显示全部楼层
两位要辩论麻烦你们不要在这里争好吗?QQ上聊去!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6-7 14:24:13 | 显示全部楼层
只有丁日昌是认识的.....................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4-20 01:35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