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619|回复: 3

钟馗有没有可能是客家先祖之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2-23 20:55: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因为在台湾
姓钟的都是客家人
无意间想到
钟馗也姓钟
那他有没有可能是客家先祖之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2-23 22:18:37 | 显示全部楼层
钟馗好象无后哦。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2-20 21:47:33 | 显示全部楼层
钟馗,是中国民间传说中驱鬼逐邪之神。民间传说他系唐初终南山人,生得豹头环眼,铁面虬鬓,相貌奇丑;然而却是个才华横溢、满腹经纶的风流人物,平素为人刚直,不惧邪祟。在唐玄宗登基那年,他赴长安应试,钟馗作《瀛州待宴》五篇,被主考官誉称“奇才”,取为贡士之首。可是殿试时,奸相卢杞竟以貌取人,迭进谗言,从而使其状元落选。钟馗一怒之下,头撞殿柱而死,震惊朝野。于是德宗下昭封钟馗为“驱魔大神”,遍行天下“斩妖驱邪”;并用状元官职殡葬。传说唐明皇睡梦中见一小鬼偷了杨贵妃的紫香囊和唐明皇的玉笛,绕殿而奔,大鬼捉住小鬼后,把他吃了。大鬼相貌奇丑无比,头戴破纱帽,身穿蓝袍、角带、足踏朝靴。自称是终南山落第进士,因科举不中,撞死于阶前。他对唐明皇说:“誓与陛下除尽天下之妖孽。”唐明惊醒后得病。病愈后下诏画师吴道子按照梦境绘成《钟馗捉鬼图》批告天下,以祛邪魅。吴道子挥笔而就,原来吴道子也做了个同样的梦,所以“恍若有睹”,因而一蹴而就。
民间悬挂钟馗图,原来都在除夕,然而如今,却是在端午节画钟馗,或赠人、或自挂。这种改变源于乾隆22年,那年因瘟疫死了不少人,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只好将钟馗请出来施威捉鬼,此后逐年相沿成俗。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2-20 21:55:25 | 显示全部楼层
神记·钟馗
(转自)
http://www.snzs.gov.cn/shownews.asp?newsid=7875

  
钟馗,是中国古代诸神中形象最为丑陋的一位。并且总是与阴间恶鬼相伴为伍。但人们并未因此而厌弃他。每到年节喜庆日子,人们都要张挂他的画像镇鬼祛邪。这种风俗远自唐朝持续至今,一千多年,从未间断。  

然而长久以来,钟馗的真实来历却一直是未解之谜。  

钟馗,有着怎样的传奇经历?如何成为中国古代最具知名度的神祇?  

我们了解的钟馗大多来自戏剧和民间传说故事。  

《钟馗嫁妹》故事中,讲到他是唐朝时一位出身贫寒的书生,自幼饱读诗书,才华出众。然而他相貌奇丑无比,丝毫没有读书人那种风流倜傥的儒雅气质。也就是因为这丑陋的相貌,使他在科举考场上遭受歧视。  

钟馗凭借过人的才华,一路过关最终考到殿试。但这位唐明皇偏偏无法容忍钟馗的丑陋,大笔一挥,儿戏般的取消了他的录取资格。十年寒窗之苦,瞬间化为乌有。性格刚烈的钟馗于是选择了死……  

这个故事的最早版本见于博物学家沈括所著《梦溪笔谈》的《补笔谈》,与今天故事稍有不同。

那次考场冤案后不久,唐明皇身患重病,梦中总被小鬼骚扰,无法安睡。一天深夜,他梦见一个小鬼偷偷潜入宫中,盗走自己心爱的乐器,还在宫中狂呼乱叫。懊恼间,唐明皇忽见一个蓝衣身影从天而降。一把抓住小鬼,撕扯一番吞下肚去。唐明皇惊醒过来,怪病从此不治而愈。回想梦中蓝衣人,就是那位丑陋的书生钟馗。于是请画家绘制钟馗神像,悬挂皇宫内外以求祛邪保平安。自此钟馗名声大噪,成为名扬天下的捉鬼大神。  

北宋以来,几乎所有的钟馗故事都与此相类似。  

那么这个流传了近千年的故事有多大真实性呢?  

先来看钟馗其人。  

我们参阅了唐代的历史文献,在所有唐代的官方文献中都没有找到钟馗这个人名。关于类似的考场冤案也没有一字一句的记载。  

唐代有关唐明皇李隆基的奇闻轶事多有记载。可是也没有发现钟馗梦中显灵为唐明皇治病的故事。更重要的是,考察科举制度的发展历史,唐明皇不可能主持殿试考试。因为殿试考试制度,是一百多年以后才由宋太祖赵匡胤一手创立。  

如此说来,钟馗其人以及他死后成神的故事很可能是宋朝以后才被虚构出来的。但这个故事至少有一处是真实的,那就是在唐明皇时代,钟馗已经是声名显赫的捉鬼大神。  

全唐诗》里收录了这样一首诗,名为《谢赐钟馗及历日表》。作者是唐明皇时一位宰相,名叫张说。诗中说感谢皇上赐给自己的钟馗神像和历日表。后来的大诗人刘禹锡也曾写过类似的诗篇。由这些唐人诗句不难看出,作为神钟馗在唐朝时已是声名赫赫,张挂钟馗神像成为上层社会流行的年俗。  

可是钟馗到底是怎样的身世来历,又是如何走上神坛,诗中并未解释。  

这或许就是宋朝以后人们虚构钟馗成神故事的原因:宋朝时钟馗也是名声显赫一如唐朝,可是人们无法解释他的来历。而从流传下来的诗和钟馗画像来判断,早在唐明皇时这种风俗就已经兴起。于是人们引入这位富有传奇色彩的唐明皇,并虚构钟馗读书人身份和冤死后显灵成神的故事,来解释钟馗的来历。  

那么唐明皇赐给大臣的又是怎样的钟馗神像?  

为什么宋朝人据此判定钟馗的读书人身份?  

我们能否从那幅神像中探知钟馗的真实来历呢?  

有记载唐代的画圣吴道子是第一位擅长钟馗画的大师,虽然他的钟馗像画作现已失传,但北宋时还有人在皇宫里见到过。北宋鉴赏家郭若虚,详尽描述他所见吴道子的钟馗像真迹。郭若虚在《图画见闻志》卷六《近事》中写道:  

“昔吴道子画钟馗,衣蓝衫,革敦一足,眇一目,腰笏,巾首而蓬发,以左手捉鬼,以右手抉其鬼目。笔迹遒劲,实绘事之绝格也。”  

所谓“衣蓝衫”的蓝字与褴褛的褴字同义,是破旧的意思,也就是身着破烂的衣衫。“腰笏”是说腰带上别着笏,是大臣上朝时手中持的木质礼器。“巾首而蓬发”则是描写他儒生身份和落魄的仪表。从北宋书画鉴赏家郭若虚对吴道子的钟馗画描述来看,钟馗的确是面目丑陋,出身贫寒的读书人形象。  

这是现存年代最早的钟馗画像,是五代时期人物画家石恪的作品。钟馗形象一脉相承,始终是贫寒的读书人形象。  

看来从早期画像里,还是无法找到钟馗真实来历的蛛丝马迹。  

也许我们忽略了一个重要的方面,那就是在民间社会中的钟馗形象。  

要想探知钟馗的真实来历,还要把目光转向民间。然而在唐朝的史籍文献中,对于民间钟馗形象的记载却是一片空白。  

1900年,敦煌。一位王姓道长偶然发现在唐代写本经文当中,有一篇提到钟馗。篇名为《除夕锺馗驱傩文》。  

文章大意说:在一种叫做傩的仪式中,钟馗钢头银额,身披豹皮,用朱砂染遍全身。带领十万丛林怪兽,四处捉取流浪江湖的孤魂野鬼。  

看来在唐代民间还有另一种钟馗,与上层社会流行的书生形象大异其趣。所谓的傩,到底是怎样一种仪式,钟馗又在其中担当何种角色?他的起源是否与这种仪式紧密相关呢?  

翻开《新唐书》我们可以读到有关傩的记载。  

《新唐书·仪礼志》中详细记述了一次皇宫里举行的傩仪式。从《仪礼志》中记载来看,虽然仪式的名字都称为傩,但宫中的傩和敦煌《钟馗驱傩文》里的傩还是有着显见的差别。首先是规模的不同,其次是在国家典礼中傩舞的领头者是方相氏,而并非敦煌驱傩文里的钟馗。  

为什么同是唐代的傩,却有着如此的差别?这是因为在唐代,的确存在着两种傩;一种是官方主持的傩称为宫廷傩或国傩,另一种流行于民间,称为乡傩。  

这种差别不仅在唐朝,甚至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存在。  
  
敦煌出土的《钟馗驱傩文》是最早钟馗出现在傩仪式中的记载,从唐代以后一些风俗志和诗歌里的片断文字描述来看,也只有在乡傩中才能见到钟馗的身影。  

幸运的是,这种古老的乡傩仪式,现在还能看到。江西省萍乡市石洞口村,以傩舞远近闻名。村民们认为他们的祖先是唐朝时迁居到这里的中原人。傩舞也就是那时从中原带来,祖祖辈辈一直传到今天。  

傩舞里最活跃的角色就是钟馗。由于他频繁出场,又是场上绝对的主角,所以有时候人们也直接称傩舞为跳钟馗。与唐朝的傩仪式稍有不同,这里的钟馗已不是身着豹皮,而是一副将官打扮,手下的十万丛林怪兽也简化成四员副将。但他在仪式中的职能并没有变,仍旧是捉鬼。  

一旦仪式开始,傩舞艺人就立即采用这样的步法。而这步法透露钟馗的真实身份。这步法有一个响亮的名字,称作禹步,是大禹行走的步法。  

一千七百年前,晋代的道教学者葛洪在《抱朴子》中记载了这种步法。传说大禹在治水时两腿受伤,行走时只能碎步向前挪移。但人们感激他治水的恩德,并不视之为缺陷,反而因其与众不同而视为神圣的证据。  

那么钟馗采用这种步法的由来也就可以作如下推想:大禹所处的时代是氏族社会,氏族首领又往往身兼巫师的职务。所以他所主持的祭祀仪式,也因为这种特殊步法而显得与众不同。后世的巫师沿袭了这种步法,既为了纪念大禹,也为了增加仪式的神秘性,就称其为禹步。  

这种推测有没有道理呢?至少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跳钟馗傩舞是古代巫术活动的一种,而且的确起源很早,甚至比传说中的大禹时代还要早,可以上溯到新石器时代。从早期岩画石刻和陶器上的图案来看,早在文明诞生之始,具有巫术色彩的祭神仪式就已出现,而傩舞很可能也是那时相伴而生。  

那么钟馗是否也在那时就诞生呢?  

考察钟馗的面具也许能为我们提供一些帮助。全国流行的跳钟馗傩舞中,面具都是不可或缺的道具,而早期的巫傩祭祀仪式里,面具也承担着重要的角色。  

面具在傩舞仪式里的重要性,在今天仍然可以看到。在仪式结束后,人们将面具放置到原来的位置,燃香礼拜。仪式主持者照例会有一段唱词,来表达感激赞美之情。人们对这些木质面具饱含敬意,一如往昔。  

由于跳钟馗面具与商周时期面具在仪式中的作用相似,因此对于钟馗的起源,有一种假设:早在商周时期,钟馗就已出现。而钟馗的名字,很可能源自那时一位著名的巫师。  

有学者考证,在殷商时期,也就是三四千年前,传说出过一位叫仲虺的著名巫师。他最擅长的法术是求雨,每每他出面主持的求雨仪式,最为灵验,所以人们用他的名字来代指巫师这个职务。而仲虺、钟馗两词发音相近,在流传过程中被误记为钟馗二字。这就是钟馗的来历的第一种说法。  

但萍乡地区的人们还有另一种完全不同的说法,他们说钟馗是洗衣服的大棒槌。用桃木大棒敲打衣服,荡涤污浊,与钟馗打鬼祛邪的确存在某种内在联系。  

在两汉时期画像砖里,我们的确可以看到很多挥舞大棒的勇士形象。这是洛阳西汉墓壁画里的大棒打鬼图。可是大棒为什么不叫大棒而偏偏要叫做钟馗呢?  

三百年前,明末清初的大学者顾炎武,从汉字的发音方面作了有趣的考证。顾炎武认为,在训诂学里“钟馗”两字发音的反切,也就是钟字的声母,加上馗字的韵母相拼—发之为“追”的音。所谓椎,在古汉语里的意思,就是大木棒。  

另外钟馗二字通终葵,是一个古老的姓氏,现在已经非常罕见。这个姓氏的来源,也与大木棒紧密相关。据史书记载殷时代遗民有七大家族,分别是陶氏,施氏,繁氏,树氏,樊氏,饥氏,终葵氏。他们的姓氏来源于他们所擅长的手艺----陶氏是制作陶器的。樊氏是做围墙篱笆的,而终葵氏家族的专长是做木棒木槌。  

于是我们似乎可以这样推断:很久很久以前,傩舞仪式的主持者是一个手舞大棒的巫师,他手中的大棒称为终葵,也叫椎。巫师频频使用终葵打鬼驱邪,久而久之人们认为大棒有神奇的力量,进而认为终葵这个名字也寓意吉祥,甚至有用终葵二字取作人名,比如南北朝时期就有一些人名中包含终葵二字,如乔钟馗,取其吉祥辟邪意味。到了唐朝,人们早已忘记钟馗原本的大棒身份,误以为是古代一位姓钟名馗的打鬼能手。而上层社会流行张挂钟馗神像的风俗,更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钟馗的名望日益高涨。  

到了宋朝,人们无从考证唐朝这位大神的来历,于是虚构他的读书人身份和冤屈而死的凄婉经历,并演绎出唐明皇和钟馗之间一段恩恩怨怨。就这样,一根大木棒变成了人,又走上神坛,成为人们敬重的神。如此阴差阳错的经历,可算是古代造神史上的一大奇观。  

然而,造神的故事还远未停止。  


钟馗捉鬼
转自: http://www.jinmenmian.com/bbs/dispbbs.asp?boardID=30&ID=1474

《钟馗图》是清代画家高其佩根据钟馗除魔辟邪的民间传说所作的指墨画杰作。

世俗相传:唐明皇李隆基得病,梦见一身穿蓝袍,头戴破乌纱帽,脚蹬大靴子的大鬼,捉住了一形容怪奇的小恶鬼,先挖除其眼睛,后吞食其身体。明皇问他是谁,大鬼奏曰:“臣钟馗氏,即武举不捷之进士也,誓与陛下除天下之妖孽。”唐明皇梦醒,病竟愈。于是召“内教博士”吴道子,照梦意画钟旭像,以作纪念。自那以后,钟馗便成了“驱邪降福”的神话人物,在民间广为传播。在画坛上,以这个传说为题材的绘画创作兴起,产生了不少艺术成就较高的钟馗像作品,以及画钟馗像的名手。除唐代的吴道子以外,五代的黄筌,宋代的石恪、龚开,元代的颜辉,明代的戴进、文征明、钱谷,清代的顾见龙、金农、罗聘、高其佩、任熊、任颐、赵之谦等人,都长于此道,直至当代仍有名家为之。钟馗“驱邪降福”,虽为旧时神话传说,不足为信,但钟馗像,作为历代人物画的一个品种,则是传统绘画中的珍贵遗产。特别是社会发展进入科学文明的现代世界,人们作钟馗像也好,观钟馗像也好,实际上早已脱去了原先的迷信色彩,而纯属艺术生活的活动范畴了。因此,历代钟馗像作为鉴赏、研究历代人物画创作特色,以及有关画家绘画风格的艺术史料,是有其珍贵价值的。

高其佩是历代钟馗画像作家中有突出地位的画家。他平生作钟馗像多种,如《钟馗怒容图》、《钟馗变相画册》中的十二幅钟馗图像等,从不同的角度,刻划了钟馗发怒、看剑、罢宴、骑鬼、降魔、读书、瞌睡等各种形貌和有趣的意态,显示了画家的丰富想象力和独特艺术手段。这里选析的《钟馗图》,作于雍正六年,是高其佩的晚年之作。画面所作钟馗,头戴乌纱帽,身披大袍服,足蹬黑朝靴,满脸络腮胡,拢袖独立,目光炯炯,威毅中显平和,悦色中露怪奇,大有威镇邪恶,气吞万夫的神力,其神情形貌,生动毕肖。为了突出钟馗的威严神色,画家没有放过脸部的细腻描绘:咧嘴鹰鼻,似笑且厉,双目眯视,神光锐利,特别是飞蓬的须发,更显示出钟馗力挽狂澜的勇猛精神。诚如题诗所云:“由来神像许人图,丹笔尤因高士殊;余也敢云画灵异,爷爷在在每闻呼。”一帧钟值画像,令人神魂颠倒地惊呼“爷爷在”,其威慑力量可想而知。据画面题跋记载,宋初画家李远登潼山,奉神命为钟值作图像,“一日,远醉卧败寺中,闻数人问答云:“潼不可往,有爷爷在。”这样看来,这幅《钟馗图》是得意于李远梦迹的传说而作。

《钟馗图》是指墨画作品。所谓指墨画,就是用指甲、指头蘸水墨和颜料在纸绢上勾皴,或间以手掌抹染为方法的画作。本图人物衣褶和发须的线条,用指甲勾勒,工细如丝,随意飞动,既拙且活;统靴和帽子的块色,用指头抹皴,浓结如云,水墨淋漓,厚实适度,运指施墨都极为得心应手,而又不留丝毫指迹墨痕,求奔放于规矩之中,恰好地发挥了指墨作画之长,为加强钟馗魁梧壮重的体态,岿然不动的神情,提供了恰当的表现手段。高其佩苦心研修指墨画50余年,因而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可谓技艺娴熟,造诣精深。所以张浦山在《国朝画征录》中说他“善指头画,人物、花木、鸟兽,天姿超迈,奇情异趣,信手而得,四方重之。”《钟馗图》的指墨功夫,说明这一定评是精到的。

高其佩(公元1660~1734年),字韦之,号且园,铁岭(今辽宁)人,虽出身官宦之家,做过刑部侍郎,又为都统,可谓高官厚禄之辈,但酷爱绘画,平生临橅参访,笔耕不辍,即使是受案牍之累,也从不忘情绘事。特别是对指墨画,潜心不移,到了痴迷的程度。关于高其佩始创这种特殊画法的情况,据高秉《指头画说》中记载:“恪勤公八龄学画,遇稿辄橅,积十余年,盈二麓。弱冠即恨不能自成一家,倦而假寐,梦一老人引至土室,四壁皆画,理法无不备,而室中空空,不能橅仿,惟水一盂,爱以指蘸而习之。觉而大喜,奈得于心,而不能应之于手,辄复闷闷。偶忆土室中用水之法,因以指蘸墨仿其大略,尽得其神,信手拈来,头头是道,职此遂废笔焉。”把高其佩始创指墨画,说成是得诀于梦,虽很有趣,实属假托,不必去追究。但这个故事,说明指墨画是高其佩通过长期辛勤磨练,全神贯注、梦寐以求的钻研,才得以成就,在这一点上,对后世是具有启迪作用的。虽然据传唐代画家张璪作松石也曾“以手抹绢素”,似有这方面的尝试,但他未能确立此法;自唐至清的千余年中,也无其法流传的记载,故评者皆以为高其佩是指墨画的开山祖。自高其佩创此法以来,学者云起,亲受其法的就有甘怀园、赵成穆、朱伦瀚、李世淖等。虽各有千秋,但皆难追尽其业。就以这件指墨画《钟馗图》而言,也足以使后世指墨画诸家膛乎其后,望尘莫及了。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4-26 16:38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