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768|回复: 2

松口“温东盛家族”兴衰史——粤东客家地区的一个华侨家族历史纪实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9-11 21:27: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松口“温东盛家族”兴衰史
——粤东客家地区的一个华侨家族历史纪实

20世纪初,侨乡广东梅县松口的有一批富甲一方国内闻名的华侨富商,而“温东盛家族”是其中的一个。“温东盛”是旧时客家侨乡松口的一座豪宅,是由我的伯公温琼东和我祖父温琼赞兄弟俩合所建。19世纪末20世纪初温东盛家族在印度尼西亚雅加达是个大富商,而温东盛家族由兴盛到衰落约60年,留下了许多传奇的故事。
艰苦创业 成为富商
我的曾祖父温甜长是松口东田村一个老实的农民,他出生于清朝乾隆年间,按宗族辈数排列他是松口车田温氏16世。当时家中无田地,曾祖父平日靠为村中村中的有钱人家做零活养家。夫妻日出而作日落而归,过着贫困的日子。曾祖母生下七个子女。因家庭贫穷孩子们长大后,女的嫁人得取聘金,男的长大后出门做工。兄妹中我的伯公琼东排行第二,我的祖父琼赞排行第七。
琼东是兄妹中的明珠,人长得聪明漂亮讨人喜爱,他14岁时交了好运遇上了贵人改变了他一生的命运。村中的一个姓饶的华侨看到他长得聪明伶俐,把他带到印尼雅加达店中做“伙头”(炊事员)。琼东做事勤快,煮的饭菜可口宜人,深得饶老板赞赏。时光快过,琼东出印尼就已四年18岁了,长成一个健壮漂亮的青年。有一天他的主人饶老板对他说:“东古(客家人喜欢叫人的小名以示亲热 ),你出来巴城(雅加达)也已四年多了,你做出来的“细”(工作),“涯”(我)的确(很)满意,眼看你也18岁了,涯(我)想不你再让做“伙头”了。你去学做生意吧!你先由我店中拿些货出去摆地摊,利润归你作工钱,货卖完后到我这里再补货,你只管大胆去做就是了……”
琼东由一个伙头变成了一个做小本生意的商人,从此他步入了经商之路。他出身于贫苦家庭,十分珍惜自已来之不易的工作。当时他所卖的货物都是家庭生活日用活品,每天从主家那里挑着货担到人到人多热闹的地方摆地摊兜售商品,有时挑着货担到小街偏巷或乡下叫卖。因为他是个聪明勤奋的人,很快摸熟了做生意的门路。经商的第一年他除去自己吃用外还有钱托水客带回家中的父母,第二年起有钱积蓄。  
    水客(又叫侨批员)一般为终身职业,定期来往于国内侨乡和海外侨居地之间,为海外侨胞及其家属办理信件往来和汇兑及物品等,事情办妥后华侨送红包(即劳务费)相谢。水客无论对于国内侨乡还是对于海外侨居地,都十分熟悉。谁家有亲友在海外,华侨的亲人住在国内何地,都了如指掌。即使地址不详或不会写信,水客也有办法将信件送到收件人手里。由于水客对华侨服务十分周到,守信誉,深受侨胞欢迎和信任。在旧时几乎垄断了华侨寄信和汇款的业务。
琼东的父母从水客手中接过儿子的钱时万分高兴,他们没文化只得托口信给水客,祝几子身体安康多赚银钱。水客出洋时父母把家里的土产品|“咸莱干”、“豆角干”、“蕨干”之类的家乡土产品托水客带给儿子作“等路”(旧时客家人送给亲人的礼物)。也因为这些家乡的土产品对伯公日后的生意帮了忙。也许是物稀为贵的原因,生活节俭有经济头脑的伯公把咸莱干”、“豆角干”、“蕨干摆到地摊上卖,哪怕标价高都有人要。他以后开店后派人专程采购家乡的土产品,用船运到雅加达自己店中销售。
琼东的生意一年比一年好,他由摆地摊转而租小店辅。他在南洋孤身做生意急需帮手。琼赞16岁那年由水客带出南洋。1857年,我琼赞到了哥哥那里。兄弟俩在雅加达高罗士打街租了一间小店经营粮、油及土特产,店铺名为“温东盛”。温东盛商号开张那天,他的头家饶老板前来祝贺,鼓励兄弟努力经商自有出头之日。
温东盛商号初创之时,琼东年方30是个在商场滚打爬摸了十几人的商人,琼赞是个20出头人聪明伶俐是哥哥的好帮手,店生意如滚雪球,越做越大越火红。那时出租店铺的业主看到“温东盛”的生意兴隆,一年后店主提出把店铺卖给“温东盛”。这正合琼东兄弟的心意,为避免夜长梦多立即筹款买下了店铺。说来也巧,“温东盛”开才张两年多,隔壁的洋货店因经营不善亏本倒闭,店主要拍卖店铺。兄弟俩又买下了隔壁的店铺,为此“ 温东盛”的店面扩大,生意扩展。1870年“温东盛”在城里购置房产开了两间店分,收购了当时松口乡贤李伯存先生祖上在雅加达的一间大货仓。1880年起,“温东盛”商行成为雅加达的数一数二的大商行,其经济实力几乎可控制雅加达的粮、油市场。温东兄弟成了当地有名的富商,政府要员社会名流经常出入温东盛公馆。
荣归故里 扬宗耀祖
1890年,我琼东将“温东盛”商行交给琼赞管埋,自己携带巨款回到家乡松口购置家业。那时“温东盛”已是富甲一方的华侨富商。“温东盛”从雅加达声名鹊起,到松口人皆尽知。前来拜访琼东人络绎不绝。族长说:“祖上的风水庇庇护了你家,要他出钱修祖祠。”地方官负则要他捐钱给官府,朝廷可赐官。风水先生也闻风而来如数家珍地向他介绍松口的风水宝地为他地方建新宅做祖墓。
旧时梅州的客家人的传统习俗,发了财的人要完成三件事买田、做屋、修祖墓。
琼东回到故居车田村后,首先择地“莲塘下”(松口孙山公园附近),四年间连建成两座大型的客家围龙屋。在鹧鸪岌、五谷亭购下良田几十亩,在汕头、松口两地购下旺店五间,还为他的祖上做风水(即建祖墓)。在建屋期间,兄弟俩轮流回家乡督视工程。1986年“温东盛”的第一座大屋落成时,朝廷钦赐“翰林院庶吉士”和“奉政第” 匾额各一块。“奉政第”匾额挂在怎大门上方,“翰林院庶士”为功名匾挂在正堂上大厅。为父母建祖墓,他母亲墓地建得规模宏大,因为琼东、琼赞兄弟发了大财捐有钱给朝廷,朝廷为其母亲赐了两支功名“华表”。“华表”高6米重2吨用大理石磨制而成,竖在其母亲墓前。此华表至今仍存。
琼东、琼赞兄弟俩衣锦还乡后不忘家乡公益事业。松口中学创办时,琼东、琼赞各捐资一千大洋,裕源出五百大洋,3人的捐款芳名刻在松口中学老校的“建校捐款芳名碑”上。在印尼他们还捐款给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
琼东在印尼发迹,有钱有地位后也步入了酒色。有一次他在戏院观看“广府戏”时,看中戏班里姓程的花旦。为了觅取这位美人,他花费巨资给戏班主,娶程氏为妻,程氏是琼东的第一夫人。1890年,这位广府籍的程夫人因病在印尼去世,琼东悲痛异常。为示以对亡妻的恩爱,将程氏夫人的遗体经过防腐密封处理后装入一副上好楠木棺材,包下一条“大眼鸡”海轮把程氏灵柩送回家乡安葬。
    程氏灵柩送回家乡安葬,曾轰动雅加达和松口两地。
    明清以后,我国沿海地区的人大量远涉重洋到异地它乡谋生 。清朝末年,西方殖民者在汕头、香港等地设立了“猪仔馆”,他们拐骗运送中国的青壮年到国外充当劳工,称为“卖猪仔”。在印尼谋生梅州人发财的少,在荷兰殖民者办的矿山、农场做苦工的人多。当时琼东深知有许多在印尼锡矿做工的的劳工离家日久思乡心切又苦于无盘缠回家。他决定趁此机会为贫苦矿工做件好事。叫人书写一份海报内容是:“凡属梅县松口籍的客家人近期需返家乡探亲者,一律免费搭乘XX号海轮直抵汕头。” 海报贴出后有36位松口籍的“穷番客”乘坐装有程氏灵柩“大眼鸡”海轮回到家乡。这些贫苦侨工非常感激,此事轰动印尼和家乡松口传为佳话。
    1880年春天的一天,乘坐装有程氏灵柩的小木船由汕头运到了松口镇码头。旧时客家的死尸入屋有避异,要在送灵柩的路上要散纸钱避邪。为显示温东盛家族的富有,在松口镇码头至温东盛大屋长达1市里的路上用钱币辅路,重达千斤的楠木棺材由8人抬到家中。沿路有人护卫,灵柩前有和尚引路。灵柩过后一大群穷人在挣抢钱币。松口是旧时岭南四大古镇之一有“松口不认州之说”。程氏灵柩送回松口之日正值松口镇墟日,成为当地爆炸性新闻。程氏的葬礼办得隆重,和尚斋嘛吹吹打打闹了7天,那些穿孝服的人轮番跟和尚做佛事被折腾得半死, 附近的人前来“吃大死佬”。“吃大死佬”是丧事期间不管什么人,只要前来都可坐席吃饭,连乞丐都不例外,每天饭席多达百张桌,很多乞丐聚集在温东盛,白天听和尚念经晚上在屋檐下过夜。程氏安葬送葬那天送葬的队伍长达1市里。
琼东和琼赞年老时回松口家乡安享晚年。1910年琼东逝世享年84岁,1921年琼赞逝世享年80岁。“温东盛”的一代创业者从此悄然殒落,他们为子孙留下了巨额财富。
                               派家子弟 荡尽家财  
温东盛家族真可谓子孙满堂。旧时的客家人发财后,除了买田做屋外就是传宗接代子孙满堂。有钱人三妻四妄,以老婆多儿子多为荣耀。查家谱琼东有三房妻室,琼赞也娶有三房妻室。琼东生了三男二女,祖父生了六男三女。兄弟俩繁衍的孙辈众多,而今后裔有200多人 。
因为家庭富有,温东盛的子孙们个个养尊处优,不思进取,爱慕虚荣。南洋的银洋一箱箱的运回家中,在家的子孙们却随意挥霍,花金如土。所以在创业人逝世后的10年里,温东盛的百万家财被子孙们吃光花光。
下面介绍温东盛家族中几个派子的败家本领。
琼东的长子裕源是个极爱慕虚荣的人。民国初年军阀混战,1925年广东军阀陈炯民与许崇智在松口交战。“温东盛”第二幢新屋是当时松口数一数二的豪宅,被陈炯民暂作司令部。陈炯民筹备军饷,除了向老百姓征税外,还有向富人募捐。当时的温东盛家族还是没败落,长子当父,裕源掌管松口家中的钱财。陈炯民托人告知裕源捐资劳军事宜,裕源回活捐资劳军可以,能否和陈司令一起照相。陈炯民欣然答应,裕源出500块银洋劳军。当时一个银洋可买一石大米(约250市斤大米)。后来裕源拿着这张照片到处玄耀,以此为荣。
琼赞的二子钦源为了他百年归仙后有个好归宿,生前出线请风水先生四处寻找风水宝地,为自己做“生墓”(人没死先做墓)。
在温东盛家族中只有福麟(琼赞的长孙)喝过墨水受过新学教育。1921年琼赞逝世后,福麟临危爱命,前往印尼掌管温东盛商行。福麟是个有知识,有抱负的人。当时他血气方刚雄心壮志,锐意发展祖业。但是他一接触生意时问题出现了,原因是他从来和生意没沾过边。他面对温东盛庞大的店产生意,摸不着头绪不知所措。他听信亲朋,由他去掌管总店和分店的生意。还有他从没有看过怎么多钱,这回店中巨额的财产归他统管,乐得不可他心花怒放。福麟来到印尼后,把家乡学到“享乐经验”在南洋尽情发挥。他吃喝玩乐,挥金如土。他经常出入舞厅戏院,常常为博得美女的欢心,他与三几个好友包下一场大戏。店中的生意,则全听信于管家。这些“管家”、“帮手”都是生意精,他们看到这位头家不懂生经而暗中高兴,没几年就把温东盛商号的钱财“骗”为己有,个个都发了财。1925年起,印尼温东盛商号的生意走向下坡路。首先是在城中的三间分店很快就倒闭了,1933年温东盛商号宣告破产。鼎盛一时的温东盛商号福麟只经营了8年,生意几乎败落殆尽。生意破产后,福麟这个花花公子无面再见家乡的叔伯诸亲,只好出家做了和尚,后来客死他乡,尸骨都不知在那里。
温东盛子辈和孙辈们从小养尊处优,没有学什么谋生本领,只会花钱亨乐。琼东的三子春源和琼赞二子钦源,两个都是游手好闲好吃懒做的执绔子弟,他们经常邀集取趣味相投的富家子弟在家大吃大喝,吸食鸦片,游山玩水,过着靡烂生活。这些执绔子弟坐吃山空,把家中藏银耗尽不算,甚至连分在他们份下的遗下的良田,松口镇的3间旺店和汕头外马路的2间旺店都被卖掉了。在20世纪40年代整个温东盛家族己沦为贪民。1953年土地改革评阶级成份时,只有琼赞四子顺源因有侨资周济被评为华侨地主,其余均为贫农。

我今年73岁是温东盛的创业者琼赞的孙儿。从我的家史可以说明:我伯父琼东、祖父琼赞兄弟艰苦创业精神是我们家族史上的光荣,我的家族的败落印证了“创业难守业更难” 的金玉良言。我认为祖上留下财产给后代是“祸”不是福,金银可为人办实事,但是过多的饯财留给后代反过来还会害子孙。温东盛家族的兴衰史可教育后人。

温森麟供稿 梁德新整理
温森麟,今年73岁,退休医生,温东盛的创业者琼赞的孙儿  电话:0753—2765354
梁德新 梅州市客家人杂志社编辑、记者 电话:13549141204
2005年9月 10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9-11 23:53:28 | 显示全部楼层
正视家族事业的成败兴衰,实属不易.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9-14 20:29:33 | 显示全部楼层
好长啊 呵呵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4-25 19:34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