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776|回复: 18

关于修复廖氏始祖花公墓呼吁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12-27 15:28: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关于修复廖氏始祖花公墓呼吁书


廖氏宗亲、花公裔孙:
    座落于福建省上杭县庐丰乡立英“田鸡浮塘”的廖氏始祖花公墓自北宋至今已越千年沧桑,真可谓“千年古墓,百万裔孙”。
    年年岁岁,风风雨雨,人事变迁,墓地缩小,如今面积仅有2.3平方米,无法容纳每年成千上万来自各省市区祭祖的宗亲。每逢雨季,道路泥泞,弹丸之地,难以拜谒。凡到过坟茔的宗亲出自内心之感叹:“祭奠失去立足之地,有损祖宗道貌尊严!”于是急切呼吁“传承廖氏,修我祖墓,裔孙行动,不得延误!”。
    近日经花公祠墓修缮筹委会部分在杭宗亲商议:当务之急(第一期工程),需购地100M2为护墓内外围圈与祭奠人行道路使用,以解决扫墓“行路难”之困境。为此,筹委会呼吁每位花公裔孙应为始祖奉献一片敬孝之心,为修墓捐送一笔祭奠之资。为尽快筹集修墓资金,凡廖氏宗亲、花公裔孙,都应尽力捐资,以感应祖宗在天之灵,从而恩泽裔孙之昌盛矣!
    经筹委会研究决定:凡为修复祖墓捐款人民币50元以上者,经在《花公园简报》刊登芳名,予以表彰,其中捐款500元以上者,除在《花公园简报》刊登芳名外,另立碑纪念。望广大宗亲、花公裔孙为修复祖墓尽忠尽孝尽力!
    恭祝   海内外宗亲
鸡年大吉、事业辉煌;家庭幸福、贵体健康!

                                         廖氏始祖花公墓园修缮筹委会
                                            2004年12月25日         
联系地址:福建省上杭县临江镇西门天文巷2号
联  系  人:廖伟民(筹委会秘书长)    邮编:364200
联系电话:0597-3842561

[ Last edited by shlzy on 2004-12-27 at 16:54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12-27 15:37: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关廖氏花公的情况我在客家姓氏源流中有过介绍,“田鸡浮塘”千年古墓,但是年久失修一片凄凉。

[ Last edited by shlzy on 2004-12-27 at 16:55 ]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2-28 02:02:49 | 显示全部楼层

外地捐款

可否詳述外地捐款的辦法。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12-28 12:38:23 | 显示全部楼层
昨天我有和廖氏宗亲协商过,因为离春祭时间较紧,各地捐款可直接通过邮局寄给廖伟民老师收,然后由廖老师统一开具盖有“廖氏始祖花公墓园修缮筹委会”公章的收据,寄给捐款者,今后廖伟民老师将每期的《廖氏花公文化简报》寄给你,通报廖氏研究成果。地址如下:

联系地址:福建省上杭县临江镇西门天文巷2号
联  系  人:廖伟民(筹委会秘书长)    邮编:364200
联系电话:0597-3842561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2-29 13:14:10 | 显示全部楼层

廖氏始祖花公墓園修繕籌委會

請問氏始祖花公墓園修繕籌委會的目的是什麼?有沒有詳細的工作計劃?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12-29 15:21:54 | 显示全部楼层
闽、粤、赣廖姓裔孙多为花公后裔,廖氏宗祠和廖花墓多年失修,的确很凄凉,八月份我们到实地进行过考察,当时我提出一些意见:一是尽快申请文物保护单位,加以保护;二是征地扩建花公墓,解决春祭“路难行”的问题;三是发动各地廖氏花公后裔捐款。墓地修复后,接着是祖祠修复,逐步发展为廖氏花公文化研究中心。更详细的工作计划,你可以直接和廖伟民老师电话取得联系。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2-31 08:14:2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已经通过家乡长教那边捐款。
长教梓叔每年都前往拜祭
下次回乡打算前往瞻仰

[ Last edited by fslr on 2004-12-31 at 08:22 ]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2 01:10:43 | 显示全部楼层

謝謝提供資料

謝謝版主提供資料。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14 09:00:03 | 显示全部楼层
昨天就廖花墓地修建、扩建一事,我陪同廖姓宗亲再次到廖花墓地进行了调查,与当地田主协商,双方就征地扩建基本达成共识,有望春祭时能更好地接纳闽、粤、赣各地的廖花后裔前往祭拜。

[ Last edited by shlzy on 2005-1-17 at 19:24 ]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2-7 09:47:5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建议建个qq群,有的话,请告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8-19 17:42:16 | 显示全部楼层

記載於《廖氏總族譜》明萬曆時祖先廖夢麒所寫的《修墳記》

修墳記
     嘗聞水有源;木有根;人有本,故水必濬其源而流始長;木必培其根而葉始茂;人必敦其本而族始昌,情理固宜然者。追溯吾族肇自始祖花公,妣馮一娘,自宋時初由延平順昌合陽市,後擇居汀杭。杭永之有廖,自此基也。嗣一子三孫,迄今派衍支分杭永二十餘戶,生齒蕃庶敢忘所。自公葬田雞浮塘,昔時人崇簡樸,墳用土堆。先日族中有備築之意,彼時人心懈弛,未幾告罷。近因墳餘埔,四面寬廣,人漸開田,此不容已於緩圖者,眾戶咸毅然有追報之思。夢麒聚會戶族,各捐貲財,擇利月吉日,不遠百餘里而修築墳墓。是舉也,雖不敢邀祖靈冥冥之福庇而重其本者,亦以濬其源培其根,庶幾乎天理得而人心安矣,且也戶族兄弟叔姪聚集序別,均有親雅和好之雅云。

萬歷己酉歲仲冬月                                  十六代嗣孫夢麒謹記

注一 :【原文本無標點,標點為轉載者所加】。
注二 :【十六代嗣孫是由花公為第一代算起】。
注三 :【所修的墳是指杭永始祖花公的墳】。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8-19 17:43:13 | 显示全部楼层

記載於《廖氏總族譜》明萬曆時祖先廖夢麒所寫的《修墳記》

修墳記
     嘗聞水有源;木有根;人有本,故水必濬其源而流始長;木必培其根而葉始茂;人必敦其本而族始昌,情理固宜然者。追溯吾族肇自始祖花公,妣馮一娘,自宋時初由延平順昌合陽市,後擇居汀杭。杭永之有廖,自此基也。嗣一子三孫,迄今派衍支分杭永二十餘戶,生齒蕃庶敢忘所。自公葬田雞浮塘,昔時人崇簡樸,墳用土堆。先日族中有備築之意,彼時人心懈弛,未幾告罷。近因墳餘埔,四面寬廣,人漸開田,此不容已於緩圖者,眾戶咸毅然有追報之思。夢麒聚會戶族,各捐貲財,擇利月吉日,不遠百餘里而修築墳墓。是舉也,雖不敢邀祖靈冥冥之福庇而重其本者,亦以濬其源培其根,庶幾乎天理得而人心安矣,且也戶族兄弟叔姪聚集序別,均有親雅和好之雅云。

萬歷己酉歲仲冬月                                  十六代嗣孫夢麒謹記

注一 :【原文本無標點,標點為轉載者所加】。
注二 :【十六代嗣孫是由花公為第一代算起】。
注三 :【所修的墳是指杭永始祖花公的墳】。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8-21 20:02:47 | 显示全部楼层
闽、粤、赣开基始祖廖花--入杭播迁

入杭播迁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8-21 20:04:11 | 显示全部楼层

花公始祖祠

花公始祖祠

祖祠之光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8-21 20:05:50 | 显示全部楼层

廖氏万源祠----古田会址

万源祠的历史变迁与人文升华 (2006-8-16 21:33)

——万源祠的历史变迁与人文升华

    ○吴福文 李贵海

      事物的演进有太多的出人意料,但其出人意料的演进必有一定的机缘。万源祠——这座原本作为上杭县古田廖氏族人敬祖睦宗和私塾学堂的普通客家宗祠,以后竟成为闻名遐迩的革命圣地和旅游景观,每年接待成千上万的游客,一些党和国家领导人也前来瞻仰、参观。这种巨大的历史变迁和人文升华,是因为70年前它有幸承载和见证了一次决定中国革命和历史命运的重要会议——古田会议。

        据《廖氏武威郡闽杭古田族谱》记载:今居古田各村廖氏为廖姓客家始祖廖花(字实蕃)五世孙伯六郎(字益于)之裔孙。宋元之际,伯六郎从龙岩县(今新罗区)小池黄畲迁古田辟地开基,历元明清数百年繁衍生息,“族运昌盛,贤才蔚起”,成为古田一大旺族。清道光戊申(1848年),播衍于古田各村的伯六郎裔孙五大房族人为缅怀祖先和敦亲睦族,择祖地古田社下山建起一座占地820.6平方米的宗祠并取名为万源祠,供奉始祖实蕃公及冯夫人等神牌,供族人拜谒祭祀。

        与各地宗祠一样,万源祠的文化功能除敬祖睦宗外,还作为私塾以供族中子弟接受教育。民国开始,西学东渐,古田廖氏族人在当地率先接受新潮学风,于1917年在万源祠设和声小学,并在大门外侧再添一联:“学术仿西欧开弟子新知识,文章宗北郭(廖氏先祖廖扶,东汉初年名士,号称北郭先生)振先生旧家风”,表明他们具有希望后代既要顺应时代潮流又要继承先祖遗风的开明而务实的精神。

        然而,如果不是“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万源祠的建祠宗旨和历史作用也许就此达到颠峰,并从此走向式微。然而,建祠者有先知先觉也难预料的是,1929年5月,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第二次入闽首攻龙岩城而经过古田时,当地四面环山,并只有三条石砌盘旋小路与外界相通的地理环境,以及已由当地苏维埃政权把和声小学更名为曙光小学的万源祠,给红四军领导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此,当同年12月中旬正在连城新泉整训的红四军面临围剿之敌逼近,前委领导又为纠正党内各种错误思想而准备召开第九次军党代会时,毛泽东、朱德、陈毅等都不约而同想到了易守难攻并群众基础良好的古田。28日这天,社下山白雪皑皑,银装素裹,120多位红四军代表齐集万源祠。他们在此简陋而四面通风的空间里,一边以木炭取暖,一边聆听着毛泽东和朱德等领导的报告。由于会前做了充分的准备,会议仅开2天就圆满结束,并通过了《关于纠正党内错误思想》等9个决议案。这就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军队建设史上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的古田会议。万源祠也因缘于这次会议而被后人更以神圣的名字——古田会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古田会址在党和国家的关心和重视下得到精心维修和保护,并于1961年3月4日被国务院列为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64年开始对外开放。以后经不断扩建,形成了以古田会址为主,以陈列馆为辅,兼以宾馆等配套设施的古田会议纪念馆,并先后接待了包括王震、罗瑞卿、陈丕显、杨成武、张震、卢嘉锡、陈兰、邓六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及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老同志在内的一批又一批海内外观众。特别令闽西人民鼓舞和难忘的是,1989年12月,在纪念古田会议召开60周年之际,国家主席江泽民专程来闽西参观了古田会址。在参观时,他语重心长地对周围人士说:“古田会议精神是个宝,至今还有强大的生命力,要‘温故而知新’,‘学而时习之’。”并挥毫题词:“继承和发扬古田会议精神,加强党和军队的建设。”此后,古田会址相继被国家和省有关部门列为“全国十大教育基地”、“全国优秀社会主义教育基地”、“全国百家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福建省青少年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等,每年都接待数以万计的观众前来瞻仰、参观和接受革命传统教育。今年6月,国家副主席胡锦涛来闽西视察时还专门参观了古田会址。

        古田会议永放光芒!万源祠风采永驻人间!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4-25 02:41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