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981|回复: 6

【转帖】客家地区的年节习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12-3 11:49: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转帖注:这里讲的是惠州客家习俗,通读了一遍,觉得与梅州客家基本相同,所以帖到这里。


http://local.hzinfo.com/e6hz/hz12.asp
一.传统年节习俗概 述

    传统节日风俗既是一种颇为具地方文化特征的传统习俗,又是一种地方的民俗事象。
    传统节日既具有延续性,既有它悠久的历史渊源和流向,又具有变异性,既在延续的过程中,受一个地方人情风俗的约束和受历史演变潮流的冲击而产生变异:一些习俗变化、甚至消失了,又生成了一些新的习俗,这就在各地产生了一些较有独特风格的节俗文化。惠州民间的传统节日风俗,就是如此。
    传统节日有农事节日、祭祀节日、纪念节日、庆贺节日、社交游乐节日之分。但惠州现存的一些节日却不能简单地归属哪一类。如农事节中的“十月朝”,本是庆祝晚造丰收,让牛歇耕,但多有祭牛、祭神等活动,加进了许多的祭祀成分;又如纪念性节日“端午”,是纪念屈原的,“清明”据说是纪念介子推的,但这些节日又多有祭祀和游乐等内容。故现存的传统节日,“终合型”的居多。
  一般说,传统节日及其有风俗均有其来历。但是,节日风俗不同于历史过程,后者有据可查,而节日风俗的来源考查起来就难多了,既使对有些风俗的源头现在有比较统一的看法,但认真考究起来,均可找到诸多的疑点。如“端午节”,都认为是纪念屈原,但从全国各地和各民族的情况看,还有的说为纪念伍子胥,有的说是起源于越王勾践,有的说是纪念白洁夫人。而闻一多在《神话与诗》中考证说,端午是中国原始时期的“龙子节”的延续,起初是纪念祖先“龙”的,这和常说的“源自屈原说”在时间上相距甚远,这说明有些民俗事象还要待我们后人去加以进一步考证。
   传统节日的起源,有人把它归为下述几大类:一是起源于原始的祭祀活动,如春节祭灶君、清明祭祖、端午祭龙、祭屈原、十月朝祭(惠州)等等皆是,这类节日的源头一般都比较古远;二是起源于宗教活动,这方面较为典型的是中元节,既惠州民间的七月十四,它源于道教中元节的醮会和佛教的盂兰盆会日;三是起源于农事活动,清明、十月朝、冬至等即是;四是起源于社群的娱乐活动,如端午之龙舟竞渡,是西周就已有的社群娱乐活动;五是起源于重大的历史事件。可能还有其他方面的来源,但以上几个来源,已基本能把惠州民间十几个主要的传统节日渊源解说清楚。
  从惠州传统年节及其风俗来看,应该说有相当一部分是汉民族传统节俗的自然延续和翻版。惠州春节的扫尘、守岁、拜年,元宵观灯,清明祭墓,端午赛龙舟、吃棕子、挂菖蒲艾蒿,七月十四醮事、祭鬼,八月十五拜月亮、吃月饼等等,都是和汉族大部分地区相同的节俗。但是也应看到,汉族大部分地区相当多的传统节俭在惠州有了变异。如正月半的摆山灯,二月二伯公会和二月十九观音会的做会形式,七月七夕储七夕水之俗,七月十四道佛混杂的“盂兰醮事”,九月重阳放纸鹞及制作习俗,“十月朝”风俗,“过冬”风俗等等……不胜枚举,数量是相当多的。应该说,这里面不公公有变异节俗,而且不少是本地独有,即土生土长的节日及节俗,如正月二十补天穿之挂门蒜之俗,正月半之人公仔展览,四月八买扇之俗及无鱼风俗,六月六祭拜太阳仪式等等。
    这一部分变异了的惠州特有的节日及节俗,一般在惠州有着较为悠久的历史,故在民间有着相当厚实的群众基础。以建国前后为一条界线,建国前,上举的节日及习俗均在惠州民间盛行,建国后,因受重大历史事件,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影响,以上的节日及节俗逐渐减少。但是,作为一种延续了几千年的地方民俗文化自然是不会一下子就销声匿迹的,随着一些中国传统节日及风俗的恢复,大部分富于惠州特色的民间节日及节俗又在民间悄悄兴起,这应该说是一件正常的事。
    惠州民间主要的传统节日,按民间的廉洁是每月(农历)一节,有些人甚至把它们编成了顺口溜:
一月一(春节),
二月二(伯公诞),
三月清明四月八(浴佛节);
五月节(端午),
六月六(太阳诞),
七月十四(鬼节)八月半(中秋);
九月重阳十月朝(牛神诞);
十一月冬(冬至),十二月年。
    以上所列的,当然就是惠州最最主要的传统节日。但实际上还有一些重要的节日,如正月十五的“正月半(元宵)”,二月十九的“观音诞”,七月初七的“七月七夕”等,都是民间盛行的几个传统节日。至于节俗方面,惠州民间还有一首顺口溜:
正月半,摆山灯,阿公仔,摆几层;
二月二,伯公会,去饮洒,大把菜;
三月里,是清明,去割草,烧纸钱;
四月八,桃好咬,鲜鱼店,咸鱼笪;
五月节,划龙船,龙鼓响,大江边;
六月六,晒衣服,蒸水0,驳蜡烛;
七月七,叮叮叮,七夕水,几埕;
八月半,竖中秋,食月饼,乐悠悠;
九月九,是重阳,放纸鹞,线爱长;
十月朝,做逆糍,做几多,半筲箕;
十一月冬,十二月年,着新补,去拜年。
    这里所述的内容,基本上是惠州传统年节习俗的概貌和特征。
    惠州的传统节日文化呈五彩缤纷,既继承了中国传统节俗文化的传统,同时又体现了惠州地方传统文化的特征,不失为一份丰富的地方文化遗产。
    以下为近、现代惠州民间最主要的传统节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12-3 11:50:32 | 显示全部楼层
二、春 节
    春节是我国民间最为盛大的传统节日,惠州亦是。不过,惠州民间至今习惯称春节为“过年”,这是一种比较原始和古老的称谓。
    春节古称“元旦”、“元朔”“新年”等,均有其历史渊源。甲骨文中的“年”字,形如果实丰收;金文中的“年”字,也是谷穗成熟的样子,所以,“谷熟为年”,应该是年的初义。我们现代人“过年”的概念,应该从那时起就开始形成了。
    关于“过年欢庆”,中国民间还有一个很古老的传说。相传“年”最早并不是一具时间单位,而是一头吃人的怪兽,每到腊月三十这天都要跑出来伤害人畜。人们极为害怕,第二年便早早准备好一堆肉堆于露天,并用竹子烧得爆开,发出噼噼啪啪的声响,即把“年”吓得落荒而逃,人们一见,喜出望外,便围起火堆欢庆,并互相道贺。据说打这以后,就有了过年烧鞭炮(爆竹)和相互拜年(互相道贺)的春节习俗了。
    以上的传说不一定有科学根据。但是,人们依据这些传说,不断丰富过年的内容,形成各种各样、多姿多彩的节俗。
    惠州的过年习俗归纳起来,大致有节前的准备,贴对联、门神与福字,送灶主阿公上天,拜神,吃团年饭,守岁,烧鞭炮,舞龙,舞狮,穿新衣,换新碗箸,初一吃斋、开年、送穷,过人日,互相拜年等等。这些节俗,基本上是中国传统习俗在惠州的体现,但也颇有一些惠州的地方特色。

(一)年前的准备
    年前的准备可分为四大类:一为扫尘清洁房屋用物;二是备新衣着;三是备食用之物;四是备新碗箸。
1、“扫尘”
    清洁衣物被帐,打扫屋顶屋角,洗净台凳桌椅的污垢,谓之“扫尘”。相传它始于古代人们除疫祛灾的一种迷信仪式。唐代盛行此俗。宋人是吴自牧所作的记录苏杭民间风俗的《梦梁录》云:“十二月尽,……士庶人家不论大小,俱洒扫门闾,去去年尘秽,净庭户……以祈新岁之。”惠州现代的扫尘,其实是一次家庭大清洁,像碗橱、衣柜、床等平时常用但又不常刷洗耳恭听的木制家具,这时都清出户外刷洗,晾干再搬回屋内。此外,堆东西的墙角、屋顶屋角、床底等卫生死角,都是要重点清扫的地方。关于此俗,民间还有一个传说。说是有一户人家平时很讲卫生,每逢年前都要反厨房的环境和用具扫得干干净净,灶王爷每年也恰在这时要上天堂禀报人间善恶,于是反这家人的事禀报给玉皇传旨,不许疫魔、灾星进入这家人家。从此,这家人一年四秀无灾无病,而邻居却灾祸不断,问为什么,这家人便把自己的事向大家一说,于是,各家仿效,就有了年前搞清洁卫生的习惯。这个传说说明扫尘之飞与人们去疫消灾的观点有关联。
2、备新衣
    惠州民间备新衣着不在乎有。家道富足者,新衣新裤新鞋新袜全身簇新;不富有者,不能购齐新衣着,但至少应有一件新上衣。这一习俗在惠州民间甚为讲究。有些老年人,把去年穿过的旧衣,或作其它用途用过的粗布料,重新拿到染房染一次,自己缝制好一件旁襟衣服,这也称是一件新衣了。此习来由没有很详尽的记载,但和节前的“扫尘”是有联系的,应该是由其衍生而来,同有“祈新岁之安”之意。据惠州民间的说法,过年穿新衣,来年就有好运,不穿新衣,来年就不好了。
3、备食、用之物
    新年前备食用之物,按惠州的习惯首为备鸡。早在农历七月十四左右,名家各户便开始备养过年用鸡,一般是购进鸡苗,旧过还多有人家自己孵育。养月余后,雄鸡施行阉术,惠州习惯称为“阉鸡”,养到过年之时往往养成数斤重甚至十多斤重的大阉鸡,这就是惠州民间传统中过年的主要用鸡。惠州的传统对春节用鸡十分看重,视作“排场”的象征,民谚中说:“年三十晚(或年初二)才知道谁排场,”此中“排场”,即是指“看谁家的鸡大”,或“谁家的鸡多”。除鸡以外,过年准备的食物就多为一些干菜果品类,如鱿鱼、津丝、冬菇、花生、瓜子、红豆、腊肉、蛋、水果;还有糖饯食品如糖莲子、糖瓜条、糖莲藕;油炸食品如糖环、蛋散、米糕等。惠州民间过年习惯蒸大笼()、敛糕等,故年前各家各户多自己备好粘米和糯米,将其磨成米粉,这项工作劳动量大,工作繁琐,帮年前的准备工作中,这件事往往占了许多人的较多时间。由于春节有庆丰收及庆贺春至的意思,所以节前备食物的时间往往占上了十分大有的比重。一般人家,往往公倾一年之积蓄,竭尽财力、人力、物力,将过年所需的食物一一购齐。
购备用之物,则主要是对联、门神、福字、年画、纸宝、蜡烛、鞭炮等。
4、备新碗箸
    这是惠州民间一种特有的风俗习惯,惠州话谓“备新碗箸过新年”。惠州的习惯是,即使家中一点也不缺碗筷,也要购买一套。购新碗筷要讲究配套,即致同样的花纹釉色,碗、匙各一份然后再购买相应数量的筷子;购买的数量多为“十”。在惠州民间,“十”为吉祥数字,有“十足十”、“满”的意思。购新碗箸的意思,按惠州民间的说法大致有二:一是“添丁添碗”,以示子孙满门,寓“福”;二是“添新碗,置新箸,来年米谷停无住”,寓“财”。福、财二字,在惠州民间老百姓中,均是最为令人重视而又实惠的两个字。
(二)舞龙
    惠州民间习惯在春节喜庆之时舞龙,年前多要到元妙观“开眼”、抢青,而后正式舞龙,一般都舞至正月十冬腊月五日才结束,这在清代末年,民国初年,直至抗战时期皆甚行。
舞龙是中国民间传统“耍龙灯”的一种,是春节时的一项传统活动。舞龙始自何时,史载不详,但古人很久以前就把龙、凤、麒麟、龟称为四灵,而对龙崇拜和信仰的历史则更为悠长。据记,我国汉代便有了龙舞,多为戏龙和舞龙。唐宋时期的“社火”、“舞队”表演中,“耍龙灯”已是常见的表演形式。宋《梦梁录》中记曰:“草傅成龙,用青木遮草上,密置灯烛万盏,望之婉蜒如双龙之状。”这就是一种舞龙。
    惠州民间的舞龙为典型的广东风格,疑从广佛地区或潮汕地区传入。所舞的龙由自己扎造。以竹料为主骨作架,外表糊纸上漆,彩布作龙身。扎好的龙,龙头往往重达25公斤,龙身长13丈。舞龙时,由一人擎彩珠引路,一人舞龙头,十余人舞龙身龙尾。动作包括行龙、穿龙架、跳龙门、打龙饼、卧龙待后有“猎龙公”和“派龙贴”。惠州舞龙不仅在中秋和春节等喜庆活动中出现。按以前的习惯,凡扎造好新龙之日,以及自然灾害严重的时侯,都有舞龙的活动,前者为“成龙择吉”,后者自然是“驱邪去灾”了。
    据有关资料,惠州的舞龙活动,在明清时期及民国初年最为兴盛,清末至民国初年,更发展为一种综合性民间活动。除了舞龙外,往往伴以舞凤、舞狮、舞鳌鱼、舞杂水等。出龙时,按路程牌、日月牌、匾额、宫灯、扮色队(化装人)、鳌鱼、凤、狮、杂水(人扮的鱼虾蟹蚌等)为序,最后为龙。人数众多,声势浩大,一路鼓乐不断,龙飞凤舞,穿街过巷,观者如云。旧时在惠州古城内凡一出龙,都是满城轰动。有些老人,更是携孙带幼在龙的肚子下钻来钻去,谓“钻龙架”,意思是“望子成龙”,为惠州民间一俗。
    惠州民间传统的舞龙活动皆不是官办,多是一街一龙,由居民自发组织扎造和组织活动。在经济不甚发达,居民多属穷苦的状况下,组织起规模如此大的舞龙活动,是令人惊叹的。此俗在广东的佛山地区、潮汕地区均有表现,形式相近,但惠州民间舞龙的组织形式,舞龙时的“猎龙公”、“派龙贴”等,均颇有惠州地方特色。
(三)舞狮
    春节期间的舞狮活动,在惠州亦有十分悠久的历史,且延续至今,尚有方兴未艾之势。
    中国不是狮的产地,故舞狮应该是舶来品。相传汉代道教天师派鼻祖张天师居龙虎山,坐骑是虎,故汉代百姓是舞虎而不舞狮。东汉明帝时,佛教传入我国;到了南北朝,佛教大兴,据说佛教文殊菩萨的做骑是狮,随着佛教的流传和影响,狮子受民间崇敬,所以舞狮便逐步代替舞虎。据记,南北朝以后,舞狮在民间日益盛行,盛唐时期更是发展到了锣鼓伴舞。如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在《西凉伎》中就记曰:“西凉伎,假面胡子假狮子,刻木为头丝作尾。金镀眼睛银贴齿,奋迅毛衣摆双耳。如从流沙来万里,紫髯深目两胡儿,跳舞梁前来致辞。”明清以后,逐步分成南北两派,北派全身包裹,俨然真狮模样;南派以广东狮为主,一人舞狮头,一人舞弊狮尾,舞狮者往往着唐装、灯笼裤,人外露,主要显示武功。
    惠州民间的舞狮当属广东狮,近现代在惠州流行的狮主要有4种,
一是“大头狗”,谓“大头狗狮”;
二是“麒麟”,谓“麒麟狮”;
三是扁鼻狮;
四是斗牛狮;
  这4种兽类与西域传入的狮子,在种类上已起了变化。已完全没有了狮的影子了。4种狮中,“大头狗”疑从开平、南雄、顺德、中山等地传入;“麒麟狮”属客家狮,而“斗牛”、“扁鼻”等狮种,以淡水、龙川等地居多。从一些资料看,惠州的土狮种应该是“大头狗”和“麒麟”。
惠州民间舞狮活动亦和舞龙有相同特点,均是自己扎造,平时以街(村)为单位自发组织狮队。旧时在  新狮扎造好后,往往到元妙观点睛,谓“开眼”,并进行“抢青”活动。春节期间是舞狮活动最多的时候。除此外,一些大户在喜事及店铺的开张之日,为“驱邪保安”,经常也请狮往舞。
  惠州民间舞狮的特点是,狮爷携匣领路,继而是狮子,之后是锣鼓镲钹,持刀、棍、矛等冷兵器的武术队殿后。
  舞狮的传统动作有行进、瞌睡、抓痒、登高抢青、抢炮仗等。鼓点分快板、中板、慢板和煞板,多打七声鼓节奏。
  新春的第一天清晨,往往就是狮队穿家过巷的时侯,住户鞭炮相迎,并封红包,狮队则在家居中的门庭中舞耍,给户人带来吉祥好运,完后居民鞭炮相送。春节舞狮之习,往往也要延至正月十五方止。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12-3 11:51:52 | 显示全部楼层

三、五月初五端午节

转帖注:梅县把端午节直接称为“过节”,有“一年一节”之说,可见端午之重要。


  农历五月初五,惠州称五月节,惠州民间的风俗是做粽子,挂香包,挂菖蒲艾蒿,烧艾条,到江边祭祀鬼神;公众性的活动则是一年一度的龙船竞渡。
  五月节实际就是中国传统的端午节,亦称“龙舟节”、“端阳节”。端午之“端”字为“月之初”;五月、五日自唐以来称“午月”、“午日”,故五月五日被称为“端午”;既然是两个“午”,故又被称作“重午”;再者,由于古人把午时称作“阳辰”,所以又称“端阳”。
关于端午节来由,一般有两种说法。闻一多先生在《神话与诗》中认为,端午节来源于古代吴越民族的“龙子节”。古代的先民是以龙为图腾的,龙子节就是以盛典祭祀龙祖先。依这个说法,端午接的源头则相当古远了。另一个说法,也就是最普遍的说法,则说端午节是纪念楚国大夫屈原的日子。屈原是战国时人物,他忧国忧民,最后于农历五月初五愤愤然跳入湖南的汨罗江而死。民众对他的死十分震惊,对他怀念之余,还在每年五月初五这天划龙船于江面上,说是要寻找他的尸首;又将粮食用竹叶裹投入水中,以防蛟龙类的水兽吞食屈原的尸首。相延正习,便有了今天的端午赛龙舟和吃棕子的风俗习惯。从这一说法来看,端午节应该有两千余年的历史了。
  据文献记载,过端午节在唐代已十分盛行,当时朝廷追封屈原为“忠烈公”,把五月初五定为端五节,传谕全国各地纪念屈原,使端午节成为正规的大型纪念节日。端午节各习,就如端午节的来由一样,有着悠久的历史。
(一)赛龙舟
  赛龙舟之习,据记载在西周时期就已出现。春秋时期的古文物青铜鉞上,就有古代越人京渡的图像,看来赛龙舟之习是在屈原时代之前就已有之。到了战国时代,楚国大夫屈原投汨罗江而死,于是“楚人哀之,乃以舟楫拯救”(见南北朝吴均《续齐谐记》),便使以后的赛龙舟活动成了纪念屈原的一种民俗活动。尤其是唐代之后,朝廷下令纪念屈原,赛龙舟活动在民间更为普遍地发展起来,而且千年以来常盛不衷。
  惠州传统的赛龙舟,民间称“扒龙船”,是惠州每年一次的一种声势浩大的公众性活动,时间多在农历五月初一至初六。对此,光绪《惠州府志》有所记述:“端午……归善自初一至初六为龙舟于西湖京渡,费用甚巨。”
  实际上,惠州传统的“竞渡”多在东江,惠州民间一首节日歌谣就唱道:“五月节,扒龙船,龙鼓响,大江边。”旧时东江竞渡,两岸观者如云。龙舟队由各街(村)自组而成,以各地的地名呼之。节前,各街(村)便相约比赛,参加者约好时辰,然后回村(街)修理或营造龙船。比赛日至,凌晨5时龙船队便要出动,先进行祭拜及“抢青”仪式。其时,龙船队员统一着装,抬龙船,携烧全猪、香烛等,在暮色茫茫中赶赴江边,先驳烛焚香燃鞭炮,以烧全猪祭祀“龙”,祭祀河神。祭祀毕,全体人员便分食烧全猪。食毕放舟入水,进行“抢青”活动。水中“抢青”,是竹竿将一束青枝叶伸出江中,龙船下水后,一阵急桨冲撞至树枝叶,即“抢青”在手。这种风俗和舞狮的“抢青”一样,都是一种求吉祥的仪式。仪式完后,就准备正式的龙舟比赛了。
  惠州五月节期间,为一年之中的洪水泛期,惠州话称“龙舟水”,时城中居民及近郊农民多扶老携幼,洗龙舟水,兼看龙舟竞渡,此已成为惠州传统的每年一度的大盛事。竞渡之时,呐喊不绝,参赛龙舟先是顺水而下,而后逆水而上,最后冲刺决出输赢。奖品多为“花红”(用竹串吊整幅衣布,上贴满纸币),设奖者也多为地方的“殷商巨贾”。得奖者的龙船往往把“花红”插于船头,沿江而上,以显荣耀。龙舟赛完,人们把舟抬上岸,择日深藏沙滩之中,待来年再用。
  东江河长年水流湍急,加之“龙舟水”暴涨,赛龙舟多有险情;而人们热衷于端午纪念活动以图吉祥,故又引发了近郊望江一带“划岸龙船”的习俗。
  顾名思义,“岸龙船”即在岸上划龙船。是日,村民结队备三牲,扛龙舟至一个龙船岭的地方。祭祀仪式过后即开始划岸龙船。划毕,全体村民在岭上野餐,欢聚一天,到了晚上才分散归家。这个习俗在城中不多见,近郊有之,产生的影响也是相当大的。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12-3 11:52:32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八月十五中秋节

  过了七月十四,至八月十五,又到了一个风格迥然不同的节日——中秋节。中秋节素以相互祝福、喜庆团圆为主要特征,故历来被称之为“中秋佳节”。
  中秋节的来源不甚明确,但远在周朝,就有帝王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并出现“中秋”一词。到了唐代,民间已出先登台观月、泛舟赏月、饮酒对月等活动。宋太祖时,朝廷正式定八月十五为中秋节。  中秋节又作“仲秋节”,是“居秋季之中”之义。这时,因月色明亮,倍于常时,所以又称之为“月夕”。故传统中秋节均失意拜月(祭月)和赏月为主要习俗的。中秋节又叫“团圆节”,时家家喜庆团圆,相互庆贺,吃团圆饼(吃月饼),形成了一种合家喜庆团圆的氛围。
惠州民间过中秋节有几个习俗:合家团圆、拜月赏月、吃月饼、扎灯笼和玩灯笼,此外,还有在中秋节之夜驳歌和点孔明灯等娱乐活动。
(一)团圆、拜月、赏月
  惠州民间过中秋节是仅次于春节的一个大型欢庆节日。七月十月四过后,人们便准备过八月十五的物品,安排好工作,以便中秋之际和家人团聚。按惠州习惯,月饼之外,还常有一种用白糖糯米粉做成的白饼,谓“月光饼”,这是惠州民间拜月光的专用品。此外,就是瓜果类,主要物产有风栗(板栗)、菱角、青榄、红柿、芋头、柚子六大件,这是惠州地方特产,是八月十五拜月光不可缺一之物。此外,香蕉、菠萝、花生等,也都是人们常用以祭拜月光的物品。
  是日,一般晚餐合家团聚吃团圆餐,然后月出之时,在户外摆上上列的祭物供品,点香焚烛祭拜月亮,拜毕,或合家在月光下品食瓜果,或去参加公众性的娱乐活动。旧俗中,拜月光者多为女性,且有卜巧之习,此俗光绪《惠州府志》有记:“中秋,士民具酒馔会亲朋,荐新芋,妇女则拜月卜祥兆。”不过“卜祥兆”一俗现已不复存在了 宋拜月赏月之习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礼记》云:“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里面说的“夕月”就是拜月的意思。可见,拜月赏月是早在中秋节之前就已有了的民间习俗。宋《东京梦华录》说中秋夜,“贵家结锦台榭,民间争占酒楼观月”。宋代以后,拜月赏月之习在民间甚为普遍,而且在诗词中多有反映,文人们常以“婵娟”、“月圆”等寓意团圆、美好。在人们盛传的“嫦娥奔月”的故事中,首次把月亮当作嫦娥,人们希望嫦娥能与地上的丈夫后羿团圆,每到中秋月圆之时,便于月下度中秋,陪伴月中嫦娥,这就逐渐形成了人们的中秋团圆之习,亦有了“团圆节“的称谓。明清时,中秋团圆拜月之俗更明确,明《帝京景物略》记云:“八月十五祭祀 ,其祭果必圆。”《熙朝乐事》亦说:“八月报十五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馈,取团圆之意。”
(二)点孔明灯
  点孔明灯惠州民间传统的中秋节活动家之一,在精于竹器制作、扎纸的桥东一带较为盛行。
孔明灯相传为三国时期蜀丞相诸葛亮所创造,故谓 “孔明灯” 。点孔明灯之习,在国內很多地方都有,省内则在梅县客家地区较为流行,除此外就是惠州。
  惠州制作的孔明灯原料为纸上(或布)、竹等。先用竹子扎制成高四五米,直径2米的圆筒,顶尖,之后用纸或布糊好,只留空底层。再在底部置一燃料器,或放油纸燃烧,以“热气球”升空的确同样原理使之升空。点燃以绳所作的定时引线。孔明灯升空不多时,鞭炮便在空中炮响。
此习建国初尚有流行,以后为防火把灾,被命令禁止。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12-3 11:53:19 | 显示全部楼层

五、九月初九重阳节

  惠州民间歌谣中,有“九月九,是重阳;放纸鹞,线爱长”的句子;民间谚语中亦有“九月重阳放纸鹞”的说法。看来,惠州民间过九九重阳节不仅很重视,而且风俗尤为特殊。
  重阳节在中国传统节日中有较悠久的历史,战国时屈原的《楚辞·远游》就有这样的诗句:“集重阳入帝宫兮,造旬始而观清都。”可见战国时就有重阳的节令。相传重阳在汉初为宫中节日,后来因高祖刘邦的爱妃戚夫人被吕后所迫害,夫人使女贾氏被逐出宫中,嫁到民间,贾氏常与人谈起宫中重阳节俗,民间即知此俗。东汉时,民间流传“恒景登高避灾害”的故事,引发了重阳登高之俗。唐代,朝廷下旨定重阳为时令节,此时,重阳节应该早在民间普及了。
  关于重阳之名,三国时曹丕《九日与钟繇书》说:“岁往月来,忽夏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易经》将“六”定为阴数,“九”为阳数,九月初九正好是两个阳数重叠,所以九月初九就被叫做“重阳”。
  我国各地的重阳节习俗较为统一,主要是登高、插茱萸、饮菊花酒、赏菊、吃重阳糕。但惠州还有较为重要的放纸鹞。此外,尚有扫墓之习,如光绪《惠州府志》就有“重阳拜扫坟墓亦如清明之仪”的记述。
(一)放纸鹞
  放纸鹞是惠州过重阳节的主要习俗。换句话说,惠州民间过重阳节是以放纸鹞为主要特征的。此习,除惠州流传的民谣中有叙述以外,光绪《惠州府志》亦有记述。
纸鹞亦现在的风筝。风筝是五代以后的称谓,五代之前,北方习惯称“纸鸢”,南方则多叫“鹞子”,惠州的“纸鹞”称谓很明显的是保留了五代以前的古老名称,且有“南北混合”的味道。
风筝始见于春秋时期,初型均是鸟类。相传公输般(鲁班)“削竹为鹤,成而飞之”,“作木鸢以窥宋城”。这里的“竹鹊”“木鸢”,就是代风筝的雏型。不过,当时没有纸,只能用竹木制成。清人笔记中说“韩信率军十万围攻项羽于垓下,以牛皮制风筝一具,下置善笛之人吹思乡之曲,其声悲怨,楚军弟子八千人尽皆散去”。这里所说的汉代风筝,也只不过是牛皮制的风筝。东汉蔡伦造纸术面世后,始有纸制风筝,出现了“纸鸢”和“鹞子”的称谓。“风筝”之名的出现,据记是出现在五代,《询刍录》记曰:“风筝,即纸鸢,又名风鸢。初,五代李邺于宫中作纸鸢,引线采风为戏,后于鸢首以竹为笛,使风入竹,声如筝鸣,俗呼风筝。”唐以后,风筝盛行,并定清明节为风筝节,宋已后更是在老百姓中间普及了。从这以后,风筝的形状已不局限于鹊、鸢、鹞等鸟类,虫、鱼、人神均有之,明清以后,风筝制作已成为一种十分精湛的手工艺术。
  惠州民间的纸鹞,已非本来面目,多为四方平面,带一尾巴,其形状与民间所贴门神、神位相似,故疑为神状风筝的一种简化。在惠州民间,风疹制作极为简单,采竹一枝弯曲,一支直竖,撑住一张四方纸,贴上尾巴调好线,即可放飞。有一种不带尾巴,四方状纸稍大,称“阿婆鹞”,以放飞时平稳、安定而得名。除此外,其他形状的纸鹞也偶而有之。
  重阳这天,人们多伴以凳高,于街道和旷野处放飞风筝,孩童、成人均有之,亦甚壮观。
  按我国的传统习惯,放飞风筝多在清明。重阳放纸鹞可说是惠州民间特有习俗。其来由无从考究。但从惠州的领南气候观之,时间上似乎颇为恰当。清明前后为雨季,春雨不断,这时显然是不适合于放纸鹞的,而重阳前后秋高气爽,劲风不断,人们按传统习俗要登山登高,进行户外活动,此时放纸鹞,天时地利人和,是颇多为适合的。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2-3 13:59:51 | 显示全部楼层
怎么全说惠州的?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12-3 21:34:59 | 显示全部楼层
Posted by 可乐 at 2004-12-3 13:59
怎么全说惠州的?


我在前面已经说过了,这里讲的是惠州客家习俗,通读了一遍,觉得与梅州客家基本相同,所以帖到这里。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4-26 05:41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