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454|回复: 0

父不留子和长房外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4-14 18:19: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父不留子和长房外迁
粤东钟谱有一个奇怪而有趣的现象:父不留子和长房外迁。
其实,“父不留子”现象,在钟谱宋前世系就可以找到,我曾经关注过,觉得不符合中国的传统(孝道)。典型如一世祖气公在锺离山生二子:运亨、运丰,后来二子都迁居许州城,不在气公身边。又如二十六世简公(有谱说是范公)在扬州生三子:善、圣、贤,但在公元420年兄弟三人为避战乱渡江南迁,善公迁浙江会稽(绍兴)、圣公迁江宁上元(南京)、贤公先迁江西虔州(赣州)再迁福建宁化石壁,没一个留在简公身边。
什么叫父不留子? 就是几个儿子都远离父母外迁去了外地,父亲却没把一个儿子留在自己身边。这在城市化现代化的今天很正常,但在交通艰难的古农耕时代就很不合理,为什么却在族谱中经常出现?
不妨看看“五龄公”系族谱。例如,理公生五子,身边不留一个儿子;应乾系顺生公生七子,身边不留一个儿子;廷珠公生三子,身边不留一个儿子。
“父不留子”的同时,族谱中还常常伴随着“长房外迁”。
什么叫长房外迁 就是父亲让儿子离开自己迁去外地,“优先”外迁的都是长子。
例如,五龄公从福建来到五华铁炉坝,长房提龄外迁;岗背志聪生三子,长房应乾“七廷公”全部外迁。
父不留子和长房外迁这个现象值得大家一起关注。下面只谈粤东谱。
一、理公生五子,全部外迁
据粤东钟谱,粤东的五龄公,其父亲是福建武平象洞钟理公;理公让五个儿子全部外迁粤东,“五龄”中没有一“龄”留在理公身边。
谱载,“五龄公”(提龄、遐龄、祯龄、祥龄、瑞龄)在北宋末年(有谱说是南宋)来到粤东五华铁炉坝落基。几年后,五兄弟就又分开了,并各奔东西:长子提龄去了兴宁、次子遐龄去了紫金、三子祯龄去了惠州、四子祥龄去了龙川、只有幺子瑞龄还留在五华铁炉坝。
1)福建武平谱的理公
有旧谱说,“象洞十四祖”(毅、密、察,刚、理、齐,裕、温、柔、中、正,发、强、庄)及他们的父亲“四友公”(友文、友武、友勇、友盛)共18人,有17个在北宋年间都中了进士,“震动东南半壁”,他们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而受到迫害,只得各奔东西四散避难。我以前觉得,“四友公”之一的友武公生于1040年(武平谱),他有可能反对始于1069年的“王安石变法”,而生于1062年的理公(友武之次子),因年纪尚小 反对变法的可能性不大,外逃避难应是受到了父辈的“牵连”。要知道,朝廷推行的“王安石变法”在北宋是被正面肯定的,可以类比如1978年代开始的“改革开放”一样去理解。
然而时过境迁,在南宋之后,人们普遍认为“王安石变法”是恶法,明清时期各姓都以祖先曾经反对过“王安石变法”为荣而争相记入谱中,钟谱(如《汀州谱》)亦然。但查史志,17个进士没有一个进入“进士名录”,说明钟谱造假的可能性极大。我现在的看法是,明清祖先将反对变法作为原因,才能将“象洞十四祖”分散到江南各地找到依据,为(1536年嘉靖恩准之后)各地修谱进行对接提供“接口”;事实是,粤赣闽的许多族谱都对接到了《汀州谱》的“象洞十四祖”之下,例如粤东的五龄公就将父亲对接了福建“象洞十四祖”之一的理公。
我用现代人考证“三友公”的出生年份大概在南宋时期1250年左右(见《学习钟谱的汇报》),比武平谱友武公生于北宋1040年,推后了210年,说明武平谱提供的出生年份经不起逆向考证的推敲。间接证明“四友公”没有参与司马光的反对“王安石变法”的保守集团。
2)粤东钟谱的五龄公
其实,五龄公是否真为理公之子,十几年来我就已深感怀疑:因为生于1062年的理公(武平谱),不可能在他223岁时的1285年(兴宁谱)才生下长子提龄公;这在年代上兴宁谱根本无法对接武平谱。所以我在《学习钟谱的汇报》中说有谱称,宋元时代的亲兄弟五龄公是同时从福建来到人口很少 开发落后的粤东地区落基的。他们不是相对集中于一处,而是相当分散地各自艰苦创业(提龄落籍兴宁、遐龄落籍紫金、祯龄落籍惠州、祥龄落籍龙川、瑞龄落籍五华),天各一方肯定难以互相帮助,能像是亲兄弟吗?
这里重点讨论“五龄公”中的老大提龄公。
据武平谱理公生于北宋1062年,他的儿子也应该生于北宋;所以粤东有某地(不是兴宁)钟谱为了对接武平谱,说“提龄公:理公之长子,北宋福建汀州府长汀县学生,生神宗元丰元年戊午(1078)正月十六日丑时,卒南宋高宗绍兴十一年辛酉(1141)四月十二日未时。”即理公16岁生下提龄。(见1863年的粤赣闽-龙川北客家钟谱,或1995年《龙川麻布岗钟谱》 )
1997年广东兴宁谱,提龄公是广东兴宁钟氏开基祖,他的次子文亮公生于1316年,提龄大约生于1285年(元朝)。这与前面比较相差了(1285-1078=207年!
由于粤东各地谱都是1536年嘉靖恩准之后通过追溯所修,所以不同族谱的提龄公的出生年份便有了许多差别(见《对族谱问题的探索与期待》之附录)。我以逆向考证法,认为兴宁谱“提龄约生于1285年”应该可信,经得起推敲。其他谱记载的提龄公的出生年份都有问题,尤其是将明前世系生卒年份精确到“年---时”的都是现代人搞的年份造假不足为信。我认为,用逆向考证法无法对接“兴宁谱提龄公约生于1285年”的各地族谱,很大的可能是在1667年(汀州谱)至1863年(粤赣闽-龙川北客家钟谱)之间完成的“合谱”。
这里我要特别说明,以“象洞十四祖”中的四个长子“毅、刚、裕、发”是否真的于1136年为首发起在武平象洞修了族谱,我表示怀疑。因为理公在1136年是74岁已经子孙满堂,但是“武平谱”竟然没有理公子孙的记载;况且1136是在“1536嘉靖恩准”之前400年,钟氏尚无族谱,这才是粤东谱从理公至文亮公之间的世系追溯出“三、五、七、九”代的原因。
为什么说“兴宁谱提龄约生于1285年”可信?
在兴宁谱中,卒葬于马荠塘的兴宁开基祖提龄公转为1世。
我在《学习钟谱的汇报》中,以兴宁钟氏文化研究会的钟声望先生为例:“钟声望先生(生于1970年,提龄23世孙),与提龄公之间的平均代距是(1970-1285/22 = 31.1 /代,……” 很符合平均代距为“29-33年”的人类生育规律。
这里,再以1901年生于兴宁岗背白袍村、提龄21世孙的中华民国抗日英雄钟彬将军为例,计算其与提龄公的平均代距为(1901-1285/20 = 30.8 /代,也可以很好地对接兴宁谱。
就是说,兴宁谱“提龄公约生于1285年”,是经得起兴宁本地钟氏现代人的逆向考证的。  那些族谱记载在“1536年嘉靖恩准之前就迁去外地的提龄系宗亲”往往就经不起推敲,特别是那些自称是“提龄30多世/40多世”的外地宗亲,他们在平均代距上无法对接兴宁谱,所以我觉得“合谱”的可能性极大。(据说,至今兴宁本地还没有超过提龄30世。)
二、顺生公生七子,全部外迁
据兴宁谱,1世提龄公大约生于1285年,他生三子:文振、文亮、文康,提龄公次子(有外地谱记为长子)文亮公携第三子志聪公去岗背开基,是兴宁岗背的开基祖。2世文亮生三子(志福、志明、志聪。有外地谱记为只生一子志聪),长子志福开基五华西林坝、次子志明开基五华锡坪、志聪随父文亮开基兴宁岗背。志福、志明、志聪三兄弟各自立业,彼此相距几十公里。因手头资料太少,我还不敢怀疑他们是否为亲兄弟,这里按下不予置评。
接下来,3世志聪公在岗背生三子:应乾、应通、应和,后谱称为“岗背三房”。此后,长房4世应乾公连续二代单传:4应乾--5--6顺生。按平均代距31年推算,6世顺生公约生于(1285+31*5=1440年,他生七子(廷璋、廷弁、廷器、廷衮、廷免、廷虎、廷珠)后世谱称为“七廷公”(江西有谱称“八廷”为廷颜);推算7世“七廷/廷公”大约生于1470年前后(请注意,以上出生年份都是以兴宁谱推算出来的,这与外地的七廷公谱推算出来的出生年份,肯定无法对接。我一直坚持要依兴宁谱的提龄1285和文亮1316来推算其他世代人的出生年份,而不用外地谱的数据,就是因为提龄文亮都是兴宁人不是外地人)。
就是说,出生于兴宁岗背的7世七廷公是“1536嘉靖恩准”之前的人物。“四个提龄九世孙(天奇、世珍、逢龙、天佑)”在1617年首编出版兴宁提龄系谱《大平湖钟氏源流传》时,已经是对此前(1617-1285=330年的追溯。
问题是:外地谱的“七廷公”能对标兴宁谱的“七廷公”吗? 或者说粤东谱的“七廷公”真的是亲兄弟吗?
1)“七廷公的情况“五龄公”很类似。七廷公全部离开了兴宁岗背,分散外迁去了外地,没有一“廷”留在顺生公身边;“七廷公”同样又是天各一方并不相互靠近,肯定难以互相帮助,能像是亲兄弟吗?
2)应乾公是岗背钟氏长房,谱记长房应乾公的后代相当多,但在岗背已经没有应乾公的后代留居,这合理吗?
3)提龄公出生至今只有(2020-1285=735年,长房应乾系“七廷公”的后代,许多外地谱已经繁衍到“提龄30多世/40多世”了,而兴宁本地还不到“提龄28世”,难道外迁的子孙比本地子孙会有更强的生育能力?
4)试举二个近几年的探讨成果。①成都钟光伦先生在《从宋代史籍和明清古碑刍议钟提龄生父》中说“廷弁生于宋元之际”,即他的先祖廷弁公(七廷公之一)大约生于1279年;这与兴宁谱的“大约生于1285年的提龄公”算是同龄人,廷弁不是提龄7世孙。  ②我逆向推算廷珠公(七廷公之一)大约生于1342年,比提龄公差57岁,廷珠也不可能是提龄7世孙。
总之,父不留子和长房外迁,普遍存在于粤东钟谱。我的家系(作为七廷公”之一的廷珠公)也是如此。7世廷珠公生三子:德富(开基贝岭大有布)、德贵(开基义都石头塘)、德满(开基义都水南),没有一个儿子在廷珠公身边,能说的过去吗?而且兄弟外迁也是各奔东西难以互不关照,天各一方独立开基,让我们怀疑他们是亲兄弟。
以上疑问,让我们质疑:“七廷公”系谱,大部分都是合谱。而且完成“合谱”的时间应该是在1667年(汀州谱)至1863年(粤赣闽-龙川北客家钟谱)之间,他们将合谱的世系“接口”都对接到“1536嘉靖恩准”之前的元明祖先,然后再往上将五龄公对接到《汀州谱》宋前世系“钟氏九十五世祖”的北宋“象洞十四祖”理公之下。
以上探讨说明,几年前有人提出的“下游谱服从上游谱、后期谱服从前期谱”的说法就失去了依据,即下游谱/上游谱/后期谱/前期谱,它们的起跑线是相同的——都是“1536年的嘉靖恩准”之后出现的——他们都在1600年之后对“1536嘉靖恩准”之前的世系进行了不同程度的造假,而且造假还互相参照,不存在“上///后”和“谁要服从谁”的问题!
三、基因技术可以破解族谱中的许多血缘难题
上面说了,“象洞十四祖”之前的“钟氏九十五世祖”世系是清朝祖先追溯所得(见1667“汀州谱”),“象洞十四祖”至“1536年嘉靖恩准”之间的世系也是更后一些的清朝祖先追溯所得(见各种三///九代的“粤东谱”),这些“追溯”得到的世系都有严重的错误,不可全信。而在1536年之后,主要是在1667-1863年期间,钟姓人还对不同血统的(1040-1536之间的)前代祖先进行了世系上的“合谱”对接。合谱后的粤东钟谱怎可全信? 就是说,通过追溯和合谱所得的族谱都不能反映历史事实,更不是血缘的真实记录,所以像2020年之前十几年大家单靠“以谱怼谱”式的辩论,已经证明根本无法争论明白。
争论影响团结,又缺少说服力,难有共识,需要另寻新的途径去解决。
实践已经证明,现代基因技术可以破解族谱中许多血缘难题。我们只要通过对各地男性后代进行Y染色体基因检测,通过大数据比对就能找到各支祖先的共祖节点,去证实族谱记载世系的真实性。如果基因数据相同,说明血缘相同,他们的父子兄弟关系就是真的,证明谱记为真;如果基因数据不相同,说明血缘不同,他们的父子兄弟关系就是假的,证明谱记为假,是“合谱”或错误追溯的结果。所以作为现代科技的“男性基因Y染色体检测技术”,其“Y数据”体现的正是我们破解族谱中许多血缘难题最可靠的“物质基础”。
民间族谱是在1536年之后通过追溯、合谱来完成的。而谱中“父不留子和长房外迁”的非正常现象,恰是族谱留给我们的疑点。每一个“男性Y染色体数据”代表着他的血缘祖先的基因遗传,“Y数据”是破解族谱血缘疑点的钥匙。
龙川 钟胜 2022-4-1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4-20 20:30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