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696|回复: 1

历史上澄海境内的客家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5-7 22:15: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历史上澄海境内的客家人         (2013-07-04 10:41:45)[url=]转载[/url]



(图为我的家乡——所以,我们是客家人?)

                                                                                          

                                                                                               

                                                                                                  

    (转自潮汕民艺网)
    “澄海无客(指客家)大埔无白(指福佬)”,这是潮汕流行很广泛的一句俗谚,至今仍被很多文章所引用,似乎己成为定论。但笔者认为,上述的话说得有点绝对了,且不说目前大埔境内尚有一些福佬人讲福佬话,就说澄海吧,历史上有很多客家人迁入定居。从民系渗合与形成的过程看,历史上迁入澄海的客家人与当时澄海境内的其他人群相融合,才构成了今大的澄海人。

    据文献记载,早在宋元时期,就有一些客家人迁入澄海,明代之后迁入的人数则越来越多。这是因为,自宋末元初以来,闽南人和赣南人持续不断地大批量迁入梅州山区,使梅州山区的人口迅速膨胀起来。而梅州山区历来山多田少,“无平原广阪,其田多在山谷间,高者恒先旱,下者恒苦涝。”①自明代起,梅州地区无地可耕的矛盾就十分尖锐,于是富有迁徙传统的客家人便纷纷向外迁移。潮汕与梅州地域紧紧相连,犬牙交错,在明代又同属于潮州府这一行政区域,故有大量的客家人迁徙而来。客家人迁入潮汕主要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就近进入相邻的潮汕各县山区,主要包括饶平、潮安、丰顺、揭东、揭西、普宁、陆丰、陆河等县市的北部。这一区域呈狭长的带状,长达100多公里。这部分客家人多数举族移动,构筑围寨聚居,逐渐形成很多自然村落甚至连片村落群。他们长期与潮人交往,逐渐减少与原客家地的接触,所以在民俗方面除小部分外,大部分接近潮人,方言方面则既会讲客家话,又会讲潮汕话。人们习惯上称其为“半山客”。半山客的人数,据饶平客家学者邓开恩、余斯伟估计,约达300万之众。第二种情况是直接或间接迁到潮汕中南部的平原台地,分散插进潮人中去。这部分客家人与人数众多的潮人杂居,风俗和方言很快“潮化”。澄海地处潮汕平原最南部的沿海地带,气候温和,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华侨众多,具有很大的生存拓展空间,也就不可避免地接纳了很多客家移民。他们有的来自梅州山区,也有的间接从“半山客”地区主要是饶平北部迁来。客家人迁入澄海大体可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时期:明代沿海大开发时期的客家移民。

    自明代初期起,澄海进入全面开发的阶段,地方官吏采取鼓励措施,大力招俫外地移民前来垦殖。此一时期迁入澄海的移民,闽南人占多数,但也有相当部分为客家人。根据对部分客家族谱的不完全统计,明代迁入澄海的客属移民共有邓、张、赖、何、王、梁、蔡、江、杨等9个姓氏20多宗。这些客家移民,基本上属于垦殖型的性质,进入澄海之后,大多从事农业垦荒种植。他们聚族而居,有的还逐渐蔚成独立的自然村落。如:

     邓姓:现隆都镇樟籍乡邓厝村的邓姓,其先祖明初自梅县松口迁来。这一支邓姓为粤东邓姓始祖邓志斋之后代。邓原居于汀州宁化县石壁村,“登宋进士,原任广东提举司,复钦召布政司广东宣慰使。……公游之程乡县,至松口……明抚攘未定,命子各择地方安居,以防世变……。邓之一子于明初移居今澄海隆都镇邓厝村。”②

    杨姓:大埔百侯人贡生杨一廉,其后裔于明嘉靖年间迁入澄海,定居于现溪南镇银砂乡。至第三世,即岭东名人杨钟岳之祖父,生有四子,其中三子分别迁徙冠山、东湖、外埔等地。居于银砂乡的杨姓则在清初“迁界”时迁往潮安彩塘仙乐村居住。③现该村尚存这一支杨姓的祠堂,由陈姓表亲代管和祭祀祖先。

    蔡姓:宋末梅州太守蔡蒙吉,招募军民奋勇抗元,坚守梅城,后城破殉难。其四世孙蔡伯义,于明初自梅县松源迁入现澄海莲下镇程洋岗村。蔡生三子,叫克政、克使和克惠,人口一度很藩盛,还兴建一座蔡氏祠堂。至第五世有名叫蔡秋衷的另迁陆丰县大安圩军围寨定居。④

    梁姓:梅县松口官坪人梁谷珍于明中期来到现澄海盐鸿镇鸿沟村,受该村林姓宗族聘为私塾先生。梁设馆授徒,后占籍当地。至第三世有的迁现潮安意溪镇东津村。⑤

    上述外,据一些客家族谱所载,明代还有一些客家人分散迁入到澄海其他地方。如大埔湖寮蓝姓族谱载,其蓝姓开基祖叫蓝勉斋,子孙有的“沛出大埔、饶平及潮州、澄海各地分居”。饶平东官王姓明代有的迁到澄海南阳乡上王村(现莲下镇槐泽村),于早在南宋迁入的王姓人中插居。故该村人、明正德刑部主事王彰所修族谱称,当时王姓人“籍虽异而里相同,爨或分而鳞则次”。

第二时期:清初“迁界”后的客家移民。

    清初,清廷为切断郑成功与东南沿海人民的联系,实行严厉的“迁界”措施,强制性地将沿海五十里以内的民众内迁定居。澄海全境属于“迁界”范围,自康熙三年至康熙五年,先后分三批迁入到内陆地区,整个县的建制被撤销。至康熙八年,清廷才允许迁民返乡复业。“迁界”是澄海历史上的一场大灾难,人民颠沛流离,饿死病死不计其数。据史籍记载,“迁界”前的顺治十七年,全县总人口60282人,展复后的康熙十一年只有24104人,约占原来的三分之一。没有回籍的除死亡外,也有一些因在内地勉强可以度生而不愿再回乡的。此时,澄海全境田园荒废,人口锐减,满目萧然。地方官吏为尽快恢复经济,多方招集流散人口,还鼓励外地民众前来垦荒。梅州山区本来就山多地少,人口饱和,这一时期还受到沿海人口内迁的挤压,缺地可耕的问题更为严重。难于立足的客家人,只好离开家园,继续走上迁徙之路,其中便有一部分人乘势迁进澄海境内。

    根据一些客家族谱记载和本地居民口碑,这一时期迁进澄海的客家移民,有张、丘、罗、何、詹、黄、李、刘等10多个姓氏共达30多宗。现澄海莲华镇的莲花山脚一带,是客家人进入较多的区域。先是饶平现东山镇双罗村的张姓,于康熙年间落足于上墩村。乾隆年间,该村又有两支张姓先后来到现新楼村的地方定居,第一支是张秀祖,携带两个儿子举家而来,第二支是张日章、张日荣、张日凤等三兄弟,他们同行而至。张姓人集资合建围屋“盛安寨”,聚族而居。⑥另据饶平县上饶张氏族谱记载,上饶的马冈、葵坑等村的一些张姓人家,还分散迁到隆眼城乡和上长宁乡。除上述外,还有一些客家人迁到澄海的其他地方。如据客家族谱所载,梅县半径村杨姓第十一世杨朝万、杨林凤,分别迁入澄海县城和南门外“五里亭”。⑦据饶平县上饶詹姓族谱载,联饶镇石坑里詹姓,开基祖叫詹肇熙,其第八世孙叫“一贤公,生四子,如松、如竹俱沛澄海县……”。⑧查澄海境内唯一的詹姓聚居点为现凤翔街道的信宁村,据詹姓人家反映,他们的祖先来自饶平北部山区,分前后二批迁入,故有“老詹”和“新詹”之称。这与饶平詹姓族谱的记述完全吻合。现隆都镇何厝村,全村为何姓。据该族反映,其先祖也来自饶平北部山区,可以肯定这一支何姓人也是源于客家。

第三时期:清中叶至民国时期的客家移民。

   自清乾隆起,随着“海禁”政策的解除,澄海的海上贸易迅速兴起,特别是鸦片战争之后,城乡商品经济发展很快,先后出现一批贸易港口和集镇。在商业贸易和城镇发展的吸引下,客属山区半山区的客家人纷纷迁徙而来。这一时期迁入的客家人同以往相比有很大的不同,即移民类型从原来的垦殖型为主转向以贸易和手工业为主,分布区域则从原来以农村为主转向以城镇为主。时属澄海管辖的汕头港,开埠不久便有很多客家人前来从事商业贸易。光绪年间旅居汕头的客籍人建立八邑会馆,还举办正始小学,地址在福平路。客籍人中大埔人占有较大的比例,据民国十八年汕头市公安局的户籍统计,共达2778人。大埔人还于民国十三年在汕成立大埔旅汕同乡会,十六年又在民权路兴建大埔会馆。会馆还附设大埔旅汕小学,为主招收大埔籍子女入学,校长及教职员工绝大部份是大埔人。当时汕头港与梅县地区之间的内河船运很活跃,很多客家人从事两地间的运输业,时间一久也就有些在汕头港或其附近落户下来。如梅县籍的一些张姓人定居于现汕头市金平区的岐山新乡;一些丰顺籍的谢姓人定居于大窖村,并合资建了一座谢氏宗祠。⑨

    清前中期澄海县城的商贸业已很兴盛,外来移民很多,其中不少是客家人。他们有的从事商贩,有的以磨豆腐、运输、理发、行医等为生。从事理发业的人较多,所以专门成立了理发同业公会。县城四周的乡村也有一些客家人前来落户。据饶平上饶石井刘氏族谱记载,“刘铭溪,生七子,第三位卿公为杨康 (注:村落名)开基祖,又分派澄海西门等处”,“次小宣教,姚郑氏,住潮安溪口,又分居澄海西门、信宁、港口、龙田、下坑、北湾、北港”。饶平上饶黄山坑的一些丘姓还迁入东湖、外埔村等。东里和樟林是清代海上贸易的重要港口,城镇发展步伐较快,很多客家人也前来谋生。如东里镇清末钟文裕自梅县白盘堡家福乡迁来,至今已传6代。⑩郭久芳则迁自梅县松口丙村,至今也已传6代。⑾现该镇的曾姓共30多户,其来源分为二支系,分别来自大埔和丰顺九河上围。⑿迁入樟林的客家人数量也不少,如樟林乡的丘姓、朱姓等,其中便有来自大埔或丰顺的。客家人多数以五工杂业为生,如“樟林东里,大约1760年以前,相继建立铁器业,都是由大埔县人来创办的”。⒀东里的客家人还集资在“桥仔头”兴建一座会馆,叫“八属会馆”⒁隆都镇的店市,历史上是潮澄饶三县农副产品的集散地,清末一些大埔和丰顺籍的客家人前来经商并定居下来,他们也在店市北门街建起一座“八属会馆”。⒂这一时期,还有一些客家人零散迁入澄海的其他区域。如现澄华街道冠山乡的林姓,隆都镇前埔村的陈姓,溪南镇岱美村的郭姓,莲下镇南洋市的钟姓、郭姓,现汕头市龙湖区外砂镇凤窖村的廖姓等,其中都有数量不等的客家人。民国时期,特别是1917年11月至1948年11月间,澄海先后共有10名县长为客家人,前来就业谋生的客家人更多了。这些人中,有的充当行政公务人员如保安警察等,很多则是从事理发、打铁、补鼎、磨剪刀等小手工业。最为突出的是理发和打铁业,几乎每一村落都由客家人垄断。这些客家人大多后来落籍当地,成了澄海人。

    应当提到的是,有些客家人,先前曾在“福佬”地区生活过一段时间,当迁入澄海时风俗与方言等已与潮人基本相同。至今,他们中的很多人尚不清楚自己的客家渊源。如现汕头市龙湖区外砂镇蓬中村谢姓,始迁祖叫谢秉盛,明初迁自饶平县新丰荣溪村,系荣溪谢姓的第二代。据查,荣溪村谢姓的先祖为宋末抗元英雄、著名诗人谢枋得。该族原避祸隐居于闽西,元代搬迁至福建小靖,元末再由小靖迁至饶平荣溪村。小靖属于讲“福佬”话的区域,所以当这一支谢姓到达荣溪村时,已改为讲“福佬”话了。据饶平客家学者研究,这支谢姓与其他众多客家姓氏一样,有过在闽西或赣南生活二三百年的历史,后来虽讲“福佬”话,但其渊源为客家,属于 “潮化的客家人”。⒃

    明代以来迁入澄海的客家人,很快地融入到澄海这片讲潮语的汪洋大海之中,风俗与方言均与澄海人无异。但是,现在某些方面仍保留有当年客家人的痕迹。如在居屋方面,莲华镇新楼村的盛安寨,从其造型和功能来看,就属于地地道道的客家土围寨。莲华镇一带现还另有四座土围寨,即上长宁村围寨,圆型,康熙年间建;梅陇村围寨,圆型,明末清初建;溪西村围寨,称“闳远楼”,四方型,明末清初建;雅道梓村围寨,两座,均四方型,明末清初建,其中一座已毁。上述土围寨,极有可能系当年客家人定居时所构筑的。但现尚缺足够的证据,而上述围寨的居民又讲不清早期定居者状况,因此还有待于进一步考证。另外,在澄海一些人群中,崇信定光佛祖,喜欢听汉剧乐曲,其中就可能存在一些客家人或客家后裔。至于一些建国前夕才迁进澄海现年龄约70岁以上的客家人,偶尔凑在一起,讲讲几句客家话则是很平常的事。

    不同民系特别是相邻民系之间的交汇融合是一种十分正常的现象,也是一种文化融合的现象。我们现在要找出历史上从来不曾与其他民系相融合的所谓纯之又纯的民系是很难的。尤其是潮汕人和客家人,相互间的渗入是长期和经常的,似乎已达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地步。因此,当我们在研究潮汕文化时不能不注意到客家人溶入这一重要因素,正如在研究客家文化时必须重视潮人的影响一样。(王文吾 本文照片由王仲华摄)

注释:

①见光绪版《嘉应州志》。

②见《庵埠邓氏族谱》,转引自澄海县志编纂办公室1990年《澄海百家姓》。

③见澄海县志编纂办公室1990年《澄海百家姓》。

④《惠东县多祝蔡氏家族简介》,转引自1990年马来西亚砂(月劳)越公会《蔡氏族谱》。

⑤见潮梅松(马头岗)梁姓渊源续编委1997年《梁姓渊源》。

⑥见陈孝彻《澄海各姓氏辈序世系》。

⑦见杨启献《潮汕杨姓》。

⑧转引自邓开恩、余斯伟《饶平客家渊源》

⑨据汕头市原金园区干部张和春提供。

⑩见陈孝彻《澄海各姓氏辈序世系》。

⑾见《梅县松口丙村神架下郭姓残谱》,转引自《澄海世德堂郭氏世系》。

⑿见《澄海曾姓资料(之一)》。

⒀据澄海县农业局《澄海农业志》。

⒁据樟林古港办公室陈澄波提供。

⒂据隆都镇志主编陈作畅提供。

⒃见邓开恩、余斯伟《饶平客家渊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5-7 22:18:29 | 显示全部楼层
1998年前后,我在 汕头坐火车,有一位讲客家话,我问其何处,其讲来自澄海某村。
可惜没记下具体村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3-29 05:29 , Processed in 0.014820 second(s), 5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