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526|回复: 3

新加坡应和会馆拟义祠发展成客家文化公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11 12:11: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edmund_chf 于 2017-1-12 19:24 编辑

   应和会馆有意把属下女皇镇双龙山义祠发展成为“客家文化公园”,希望当局能够考虑永久保留该地段,传扬客家文化,纪念百多年前客家先贤的贡献,並充作附近组屋居民休闲之处。
   应和会馆会长赖涯桥在双龙山中秋园游会上讲话说:双龙山是新加坡少有的客家小社会缩影,既是客家人勤劳与智慧的结晶,又是“报本返始”客家精神的体现。我们希望把这个地段打造成客家文化公园,将客家元素植入整个景观,于此同时,建造客家区常见的凉亭,让人们到此交流,闲话家常。
   “我们计划安置露天舞台,定期举办客家山歌演唱,汉乐,华乐演奏会等,丰富人民精神生活。希望这地段能在发展后,原状永远保留下来,成为文化历史的一个记忆点。
   提起应和会馆于1905年5月5日创办的第一所新式教育小学”应新学校。赖涯桥说,应新培育了不少优秀人才,也曾在双龙山祠开办分校,1971年迫于时势而停办。应新学校诚如其名,寄托了我们培养人品,人才的高度期待,体现了千年来不断迁徙的客家人强韧的精神:”以变制变,变革创新“的驱动力。
   他希望应新学校可以复名,政府今后”在新设立小学时,考虑将其中一所命名为“应新学校”,一如早期许多知名的学校。需要时我们会全力配合。
   应和会馆先贤于1887年集资向当时的殖民地政府购买荷兰路双龙山100多英亩的土地,作为安葬乡亲的义山。后来政府发展女皇镇,征用了义山大片土地。目前双龙山义祠的面积仅有约4.5英亩,内建有中国八大民居之一的客家围龙屋五属义祠,祠前有池塘,环境优美。

    注:应和会馆创办于1822年,是新加坡最久的社团会馆之一。
   (转载新加坡联合早报 / 2014年秋  邢谷一报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27 13:55:05 | 显示全部楼层
"是新加坡最久的社团会馆之一"
其实是最久的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27 13:57:10 | 显示全部楼层
应和馆完成修复办文化活动飘书香


2017年1月23日 星期一 03:30 AM
文/谢燕燕
来自/联合早报


新加坡应和会馆会长赖涯桥副教授希望把焕然一新的应和馆打造成具有浓浓文化艺术和历史氛围的场所,定期主办文化和学术讲座,推广客家文化。

受地铁工程影响一度倾斜下沉的国家古迹应和馆,经过两年修复工程已完好如新。应和会馆准备把它打造成展现客家文化的文化馆,还准备复用“应新书院”之名来办学术文化讲座,举行新书发布会,主办展览或小规模文化表演。

新加坡应和会馆会长赖涯桥副教授希望把焕然一新的应和馆打造成具有浓浓文化艺术和历史氛围的场所,为它所处的直落亚逸商业金融区增添文化底蕴和历史情怀。






应和会馆创立于1822年,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会馆之一,今年正好迈入第195个年头。该会馆在1843年至1844年重建成目前的规模,并在1905年创立本地第一所新式学堂应新学校,只可惜客家族群所创办的这所学校因华校式微,学生人数锐减等原因而在1969年停办。

不过,赖涯桥希望在文化馆内复用“应新”之名,定期主办文化和学术讲座,帮忙推广客家文化。他认为“应新”有创新来面对21世纪的意味。

位于直落亚逸街98号的应和馆,一直是应和会馆所在地。应和馆在1998年被列为国家古迹,但2009年之后受滨海市区线(Downtown Line)的地铁工程影响开始倾斜下沉、墙壁出现裂痕,从受保留古建筑变成岌岌可危的老房子。

应和馆是建在海粘土(marine clay)与河沙(fluvial sand layers)上,负责兴建地铁线的陆路交通管理局在挖隧道和建地铁站时导致地下水流失,泥土一干凅就失去原有粘性,导致会馆建筑下沉和倾斜。未修复古建筑前,陆交局先花一年时间补充地下水。

陆交局承包商后来聘请W'Ray建筑公司负责应和馆的修复工程。为了方便工程的进行,应和会馆搬到荷兰路双龙山的五属义祠。

参与应和馆修复工作的工程师陈俊宇(25岁)说,他们在2014年年底开始部署修复工程,先敲开整个地板,再采用打微桩(micro-piling)和铺设地下横梁(ground beam)的做法加固整栋建筑的根基。

陈俊宇说,建筑物的墙壁,柱子与横梁并没有拆除,只进行修补。他表示修复后的应和馆仍然有一点小倾斜。负责修复工程的承包商已在1月上旬把这栋古建筑的锁匙交回给应和会馆。

赖涯桥说,文化馆将分成静态和动态两部分,静态部分包括历史文化走廊的固定展览,展示应和会馆和新加坡客家人的历史等。会馆准备和梅县客家博物馆和黄遵宪纪念馆等商借文物。动态部分是主办讲座和各种文化活动,预计在半年内投入运作。

近两年会员大增

应和会馆已在本月中举行两年一度选举,但目前尚未复选。这个在里峇峇利路拥有一栋19层楼公寓“丽河苑”的老会馆,近年会员人数大幅增加,从2014年年头的2000余名会员增加到目前的3000余人。赖副教授认为会员人数增加,可能出于大家对会馆的自豪感,会馆在195年后仍在,毕竟不容易。另外,会馆有充裕资源,财务上没有负担也是魅力之所在。

应和会馆2月5日将在双龙山举行新春团拜和颁发度岁金。修复后的应和馆预料在今年3月举行开幕仪式。
http://www.zaobao.com.sg/news/singapore/story20170123-716678
回复 点赞 1 拍砖 0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2-7 11:53:36 | 显示全部楼层
城客 发表于 2017-1-27 13:57
应和馆完成修复办文化活动飘书香

承蒙楼主关注和补充有关资料。
回复 点赞 1 拍砖 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3-29 01:41 , Processed in 0.015550 second(s), 5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