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995|回复: 0

辨明始祖和姓前源流及编总谱的个人看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1-18 11:34: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辨明始祖和姓前源流及编总谱的个人看法


    曾有朋友问我:族谱中为什么称始祖和开基祖都是“一世”?  始祖和开基祖的区别在哪里?
    我觉得,这很可能是许多初次接触族谱的人都有的带具疑惑性的问题。这位朋友的提问确实很有趣,因为我也曾经这样“幼稚”过。所以我觉得有必要回答朋友的问题,先向这些朋友普及一下读谱所必须的相关知识,然后再谈谈如何辨明始祖和姓前源流及对编总谱的个人看法。


    一、关于“始祖”和“开基祖”


    首先,让我们先了解一下我们的祖先。什么叫祖先?  所谓祖先,指的是已故的辈分比我们高的前辈。对于历代祖先,有一个称呼问题,往往被我们忽视了,这就是,姓前祖先和姓后祖先。姓前祖先和姓后祖先的分界点,就在姓氏始祖这里。
    华夏始祖有两个:炎帝和黄帝。“炎黄”是我们这个“民族的始祖”。在四五千年前的古代,炎帝是姜姓部落的始祖,黄帝是姬姓部落的始祖,这两个部落均居住在今陕西一带,曾结成同盟且世代通婚。华夏有成千上万个姓氏,但追根溯源,各姓族谱的记载皆始自炎、黄二帝,都是“炎黄”的后代,故我们通常自称是“炎黄子孙”。
    既然我国有成千上万个“姓氏”,就必然有成千上万个“姓氏始祖”。而且一个姓氏可能会有多个不同血缘的源流(即一姓多源),则每个“源流”都必然有一个始祖(而且是该源唯一的始祖)。因此,一个多源的姓氏就会有多个始祖,尤其是那些大姓,几乎都是有多个源流也就有同样多个始祖的。对此,我在《再谈姓氏的源流和始祖》中已经做了详细的说明。
    所谓姓氏“始祖”,就是指本源立姓的第一人。我是这样对姓氏始祖进行定义的:“因为某个原因,选择了既不随父姓也不随母姓而是改为第三姓的那个人;而且他的后代也沿用该第三姓,他就是第三姓的启姓始祖”(见《浅议<中华鍾氏宗谱>的编纂》)。因为他是此源的启姓之人,族谱便称其为立姓的“一世始祖”(注意,他不一定是该姓的第一个立姓人,但肯定是该源的唯一立姓人。对于一个多源的姓氏,该姓的第一个立姓人,肯定就是该姓立姓最早最远的那一源)。
    那么,什么是“开基祖” 呢?  我的定义是:“一个人从甲地迁去乙地,并在乙地生根发芽开枝散叶,则这个人就是来自甲地的乙地一世开基祖。” 所以,“开基祖”是迁徙流动的结果。 在乙地,往往会有几个姓氏,则这里的每个姓氏都会有它的开基祖,尽管这几个姓氏来这里定居的开基祖在时间上会有先有后;甚至在乙地会有两个同姓的开基祖,因为这两个开基祖来自不同的地方(如甲地和丙地)。若非官迁,在一般情况下,开基祖大都是从原来比较富裕比较繁华的甲地来到更偏僻更荒凉的乙地,是开发乙地的“开荒牛”。后代们在续修族谱时,为缅怀祖德,大都将这个开基祖转为当地的一世祖,以纪念开基祖迁徙创业的艰辛和对子孙后代所做的贡献,记明他从甲地迁来乙地的事迹并“转为一世”。
    由“始祖”和“开基祖”的定义上的不同,就说明,始祖不一定是开基祖但大多是开基祖,而通常意义上的开基祖几乎都不是始祖。有的人将开基祖说成是“开基始祖”,我认为这个说法不规范,容易与姓氏“始祖”相混淆,从而造成认识上的混乱。因此,我不赞成将开基祖说成是“开基始祖”。
    以上介绍了“民族的始祖”、“姓氏的始祖”和“开基祖”。有了“姓氏始祖”和“开基祖”的定义之后,我们就能够理解“姓氏始祖”和“开基祖”的区别了。


    二、以锺姓为例来说明“始祖”和“开基祖”的区别


    我在《“颍川锺姓谱”简要介绍》中说过,“颍川锺姓”,包括气系锺姓和接系锺姓,都是后立的姓氏。这里,就用颍川锺姓来解释我们锺姓为什么要定气公和接公为锺姓的姓氏始祖,并以此为例来说明“始祖”和“开基祖”的区别。
    据《锺姓史话》和《锺史文选》,周朝诸侯、46世的宋桓公(姓子,名御说)是“颍川锺氏”气、接二系的姓前共祖,他的次子兹甫产生了后来的气系锺姓,他的三子遨产生了后来的接系锺姓。


    (一)接系锺姓的始祖是接公
    47世遨公,子姓,是宋襄公(兹甫)之弟。遨公受哥哥兹甫之命出使晋国完成任务后留晋为官生子改姓伯。遨公的曾孙50世伯州黎于公元前576年因父亲被害家庭生变离晋奔楚,任楚大宰(相当于今之总理),食采邑锺离山(今河南长葛县石象乡封升岗),但在公元前540年被暗杀。后来伯州黎之子51世伯郤宛全家亦为奸臣所害,只有其孙52世伯嚭一人逃出并离楚奔吴任为吴国太宰大夫,后来吴国战败伯嚭于公元前473年被越王勾践杀害;伯嚭之子53世伯簠遂在吴都会稽(今苏州)以上祖食邑地名改姓为锺离,并回到楚地家乡豫州锺离山,数代不仕。由此,53世伯簠是在公元前473年成为该系锺离姓的始祖的(锺离簠)。  
    又五世后,58世锺离昧为楚项羽之大将,并在灭秦后的楚汉相争中屡胜刘邦,楚亡后投少年时好友汉帅韩信但不为汉王刘邦所容,昧公于公元前201年九月遇害。当年,其长子59世锺离发为避难迁去九江郡(今安徽寿县)仍姓锺离;次子锺离接则在颍川郡长社县(今长葛县)为避难弃长社令之职,隐居于长社城北五里之卢家村,改复姓锺离为单姓锺。因此,生于公元前223年的59世锺离接是在公元前201年成为颍川锺姓接系始祖的(锺接),接公他同时也是迁居颍川长社卢家村的锺姓开基祖。
    对接系锺姓而言,她是由“子姓——伯姓——锺离姓——锺姓”的顺序“进化”而来的,58世锺离昧及之前的各世祖,我们均称他们为锺姓姓前祖先(姓前祖先都不姓锺), 59世锺接之后的各世祖我们才称之为锺姓祖先(锺姓祖先都姓锺)。


    (二)气系锺姓的始祖是气公
    47世宋襄公(名兹甫,子姓)是周朝诸侯宋国的国君,为春秋时期五霸之一。当君位传至59世,偃将兄长剔成从君位上赶走后自称宋康王;君偃便是宋国最后一位国君。在战国时期的周赧王二十九年(公元前286年)宋国被齐楚魏等三国联军所灭,偃死宋亡。宋康王的第三子,即子烈公,时年48岁,为避亡国之难从宋都商丘睢阳奔楚地豫州锺离山(见上述,锺离山为伯州黎的食采邑,时属楚国,在今河南许昌长葛石象乡封升岗),投靠同宗亲人伯州黎的后裔锺离氏,改子姓为复姓锺离,是为60世锺离烈。烈公在锺离山既不是入赘,也不是过继,而是独立隐居并改姓锺离,是在其他锺离姓亲人的掩护下才得以生存下去的。所以生于公元前334年的烈公是在公元前286年成为本支系姓前锺离姓始祖的,他同时也是本支系迁居锺离山的锺离姓开基祖(尽管当时锺离山的原住民都姓锺离,而且全是53世锺离簠的后代,但这不影响烈公的锺离姓始祖地位,也不影响他的开基祖地位。因为锺离簠的上祖姓伯,而锺离烈的上祖姓子,所以这时锺离山就有了两系锺离姓人)。
    二代后烈公之孙62世锺离叶在秦置颍川郡时(公元前230年)改复姓锺离为单姓锺,是为锺叶。叶公妣姜氏于公元前235年(注:亦有谱说是公元前225年的,例如“三书”)生锺气公。依理叶公应为锺姓始祖,但63世气公在生前命二子(运亨、运丰)首创锺氏宗谱,64世运亨、运丰二公致仕后离开锺离山入住许州城,在许州城作谱时尊已故于锺离山的气公为锺氏一世始祖(后世称此谱为“首创宗谱”或“汉传老谱”)。因此,生于公元前235年的63世锺气公是在公元前230年成为颍川锺姓气系始祖的;但他一生居于锺离山也卒于锺离山,没有外迁,所以气公不是开基祖。(为什么此系始祖不是叶公而是气公?关键是“首创宗谱”所定,我的看法见于《烈公和接公之谜》。)
    对气系锺姓而言,她是由“子姓——锺离姓——锺姓”的顺序“进化”而来的,62世锺离叶及之前的各世祖,我们均称他们为锺姓姓前祖先,63世锺气之后的各世祖,我们才称之为锺姓祖先。
    由此说明,两系锺离姓人(53世锺离簠和60世锺离烈)都是在锺离山立姓,而且这两系锺离姓人的后代,在后来,先后在公元前201年于颍川长社卢家村(锺接)和在公元前230年于颍川锺离山(锺气)立姓为锺。所以,锺离山(今河南长葛县石象乡封升岗)是颍川锺姓气、接两系的发祥地!(见拙文《颍川锺离山是怎样被发现的》和《烈公和接公之谜》)


    (三)族谱对开基祖的记述
    当然,气、接两系在颍川立姓为锺姓之后的2000多年来,气、接的后代们,通常会每隔一二代或者几代就需要部分外迁,以寻求新的发展空间,所以谁也不知道共发生了多少次的迁徙,于是就有了许许多多的开基祖;毫无疑问,这些开基祖全都姓锺,因为他们是气、接的后代。
    黄帝63世的气公是颍川锺姓气系始祖(气一世),现以他的后代为例,试举几例来说明。
    例一:黄帝83世、气公21世的锺贤公,于公元420年(东晋元熙二年),携家带谱从扬州经金陵(今南京)移往江西虔州(今赣州),先住宁都竹坝斜,二年后又立籍建州黄连甘竹(今福建宁化县石壁镇),所以贤公是气系锺姓入赣入闽的一世开基祖。
    贤公的儿子,黄帝84世、气公22世的锺朝公,于公元466年(南北朝宋明帝泰始二年)移居到自己心仪的鄞江白虎村(今福建省长汀县白石村),朝公就是长汀县白石村的一世开基祖。   83世锺贤公之妣黄氏祖婆在公元478年被葬于白虎村住所后面之卧龙山麓九龙岗上,癸山丁向,眠狮望月形。在其后的200多年里盛传人们常闻“茔内有鼓乐之声”而成境内名墓(于唐朝时被官府所毁,这就是族谱记载的著名的“迁坟事件”,祥见拙文《九龙岗名墓和迁坟事件》);显然,黄氏祖婆墓是气系锺姓祖先在福建的第一墓!
    例二:因“迁坟事件”和汀州锺氏住宅被朝廷强拆改建为长汀县衙,黄帝94世、气公32世的浚公在公元772年只得把家从福建汀州移到井秋坑(今上杭县南阳乡),锺浚公就是井秋坑的一世开基祖。
    浚公的儿子,黄帝95世、气公33世的锺武公,在公元776年(唐代宗11年)任为山东博州郡守。公元780年武公又从井秋坑移于武平象洞庄中坊千家坪(今武平象洞乡沾阳村),成为开发武平的先驱者,锺武公就是象洞千家坪的一世开基祖。  
    《锺姓源流史》的作者锺春林先生自称是锺武公的34代孙。这就说明:锺春林先生是黄帝128世、气公66世、武公34世的福建武平象洞人。


    三、对颍川锺姓始祖和世系的质疑


    对颍川锺姓始祖和世系,质疑之声不断,就我所知,归纳如下。


    (一)对颍川锺姓接系始祖和世系的质疑
    1、对颍川锺姓接系的姓前锺离姓时段的世系,《锺史文选》提出了质疑。53世锺离簠到59世锺离接,隔282年共7代,计算其平均代距为47年,很不合理。  若按平均代距30年来估算,282年应该共有约10代(或11代)才合理。《锺史文选》据此认为,此系锺离氏可能缺漏了三代左右。这是值得大家去探究的,因为至今还没有人去解决这个问题。如果真的缺漏了3代的话,锺接公的世系就不是现在被质疑的59世而是更为合理的62世了。但是,什么时候才能解决呢?
    2、对颍川锺姓接系的始祖,锺大元先生在《中华民族肇姓特点与鍾氏启姓鼻祖及其裔孙考證》(以下简称为《考证》)中提出了质疑。《考证》认定,46世宋桓公生五子:目夷、兹甫、游、鳞、盻,其中没有“遨”公!《考证》的结论是,宋襄公之孙(公子御之子)公孙黎因宋国王宫内斗而避乱仕楚,食于鍾离之邑(今安徽省凤阳县),遂启姓鍾氏,以离为名(即姓锺名离),锺离(公孙黎)就是全国钟姓的“启姓鼻祖”;锺离生锺仪;锺建是锺仪之孙;到了第六代锺信因思念先祖鍾离,他又改启复姓为鍾离,他就变为了“锺离信”,由他开启了鍾离姓;数代之后,鍾离昧(为项羽的大将)的次子锺离接,居颍川长社,因为父亲鍾离昧亡于汉高祖刘邦之手,鍾离接为避父难又去“离”字再取第一代启姓鼻祖之姓为“鍾”氏,即恢复为锺姓,改成为鍾接;鍾接,生二子为烈、晏,从而支分烈、晏两系,子孙繁衍生息,成为颍川望族。  归纳这个结论可得到“锺氏一源世系表”,这就是“锺姓一源论”。
    对这个“锺姓一源论”和它的“锺氏一源世系表”,我发现他们在世系所处的年代上及他们的年龄方面,既前后矛盾又不符合人类的生育规律,只是作者将史书上找到的几个秦前人物加以“链接”所得,是不足为信的(见拙文《中华鍾氏真能统为一源吗》或者《鍾氏真的有统为一源的启姓鼻祖吗》)。
   《考证》认为锺离(公孙黎)是全国钟姓的唯一始祖。但2014-4-17的广州花都会议抛出的《会议纪要》,却定锺离的儿子锺仪为全国钟姓的始祖,并以此来编《中华锺氏宗谱》。这是一种明显的混乱。这说明《会议纪要》的作者连始祖的定义都没有完全弄明白——假定《考证》以锺离为全国钟姓的唯一始祖是正确的,作为锺离儿子的锺仪还能是始祖吗?—— 事实证明这个做法是很不负责任的,一方面,这个探讨有待证实,因为对它的质疑还没有解决;另一方面,“锺姓一源论”和 “锺姓多源论”还在争论中,谁是谁非没有结果,岂可抛开争论去强行统一?(见拙文《对急于执行“锺姓一源论”的反思》和《锺姓“多源论”与“一源论”的争鸣》)
    3、据钟子亮先生的文章《对钟氏源流问题的几点意见》,他曾经在2006年夏,偕同南雄钟氏纪念馆的同事去湖北,湖南调研,走访了湖北的孝感、云梦、安陆(仪公封地)、宜昌、荆州、监利、仙桃、荆门、汉阳以及湖南的长沙、湘潭等共11个市县,历时半个多月,都没有寻找到钟仪、钟建、钟子期系后裔的族谱。包括去钟建、钟子期的老家汉阳上下集贤村所看到的族谱,也是接系的,不是钟建钟子期的。 所以钟子亮先生感慨道:“我搞了近廿年的姓氏文化,看过的族谱数以百计,说实在话,还未见过一本钟仪系下的族谱。在湖北,我们曾看过有四德堂、知音堂的族谱,开头很高兴,看下去还是从江西迁过来的,非烈则接。”  
    我想,钟子亮先生所看的这些族谱,可能就是《考证》所介绍的“《湖南锺氏遵旨通谱》,澧州、桃源、平江、临澧等地《锺氏族谱》,以及《福建汀州全慕公谱》、《台北鍾氏宗谱》等”谱记吧。
    显然,钟子亮先生遍阅赣、闽、粤、桂、川、渝、湘、鄂等省的锺氏族谱,甚至在安陆和集贤村也无法找到钟仪和钟建的后人,这说明只有两点可能性:一是钟仪和钟建这两系有可能已经断流了! 二是可能没有断流,“非烈则接”有可能说明烈公和接公本来就是钟仪和钟建的后代,即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气、接族谱的源流记载是错的! 如果这第二点可能是符合事实的话,那就是我们“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了! 这又说明,锺大元先生和锺杨山先生的“锺姓一源论”的探讨方向是对的,只是他们的研究还不够深入,还无法圆满解释“锺姓一源论”,从而没有得到证实而已。  无疑,要解决这两个可能,需要许多的时间,需要大量的研究,需要持续的耐心,更需要对历史的忠诚!因为我们面对的是历史,而历史是不能感情用事的。
    姓源的研究是历史,也是学术。在学术上,“没有得到证实”的东西是不能当真的!  所以,对“锺姓一源论”继续进行探讨是应予支持的;现在就要用没有得到证实的“锺姓一源论”来编《中华锺氏宗谱》,则是必须反对的。我的这个观点,已经在《对急于执行“锺姓一源论”的反思》和《锺姓“多源论”与“一源论”的争鸣》中有充分的表达。
    我在《试论钟姓源流的版本》中,将《考证》的世系称作“一源1.0版”,而将锺亚山先生的两篇文章所列的世系称作“一源2.0版”和 “一源3.0版”。 亚山先生在这两篇文章中以及后来(2015年底)同我在网上的辩论中,他都只是大量地重复其“對防叔與公孫锺離在昭公事件中活着逃出来是有幾分把握的”,并说“公孙黎从宋王室内斗中活着逃出来”是他坚持“公孙黎为钟姓始祖”的基石。对我在文章中向他提出的“几个问题的十几个问号”,他却至今没有做任何的哪怕是一丁点儿的回应,对他的“一源2.0版”和 “一源3.0版”中的世系链,也是至今没有做过任何的解释和说明,却硬要我们接受它。难道你坚持了“公孙黎为钟姓始祖”的基石,就不用对其后面的世系疑问做解释作说明了吗? 所以,我在《钟姓源流探索和编谱宗旨的迷失》中,称锺亚山先生“不像是研究者,而是一源论的鼓吹者”。毫无疑问,如果锺亚山先生和其他的“一源论”研究者能对“锺氏一源世系表”做出有说服力的证明和解释,“锺姓一源论”最终是有可能为大家接受的,因为钟子亮先生的调查让我们看到有这个可能性。我说“二成信一源”,也是这个意思!
    4、上面说过,50世伯州黎的食采邑是锺离山。但对锺离山我们的前辈不知道有多少代人都找不到它了!于是《锺姓史话》便信《唐书》将伯州黎的食采邑改为锺离国。 然而,2012年出版的《锺史文选》找到了锺离山! 并严肃指出:锺离国在安徽凤阳,锺离山在河南长葛,不能将锺离国混同为锺离山;伯州黎是楚国官员,他只能食邑于楚国的锺离山,不可能食邑于另一个诸侯锺离国。这是《锺史文选》对锺姓史的第一大贡献!!   我为什么要“八成信多源”? 就是锺离山的发现,让当今锺姓史的争论如拨云见日般一片光明(见拙文《颍川锺离山是怎样被发现的》)!也让“首创宗谱”的气系找到了根基,让《锺氏渊源校正本》和《锺姓史话》的烈系失去了依据!(见拙文《“颍川锺姓”有没有“烈系”》、《锺姓谱的源流演变和我的编谱感受》和《气公的始祖宝座能否“让”给烈公》)


    (二)对颍川锺姓气系始祖的质疑
    1、对颍川锺姓气系的始祖,《锺氏渊源校正本》和《锺姓史话》都认为,该系始祖是60世烈公。《锺史文选》将他纠正过来,认定63世气公才是始祖。两相比较,颍川锺姓气系的始祖是气公,无疑更具说服力。这在前面“一(二)、气系锺姓的始祖是气公”已经做了表述,在拙文《气公的始祖宝座能否“让”给烈公》里有更认真明确的说明,这里就不再重复了。
    2、坚持汉初64世运亨、运丰二公的《首创宗谱》,以气公为始祖,这是《锺史文选》的第二大贡献!!  锺敬和先生更在《从首创宗谱说起,看后来锺谱演变》中对北宋的《唐书》、清朝的《汀州谱》、“粤东三老”的《锺氏渊源校正本》、钟蔚伦先生的《锺姓史话》、陈瑞松先生的《锺姓通谱》、湖南的《澧州谱》和“钟姓一源论”等错误观点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和批判。这方面的介绍,见拙文《锺姓谱的源流演变和我的编谱感受》,这里就不再多谈了。
    3、锺大元先生在《考证》中对气系(或烈系)提出了质疑。他将60世烈公定为59世接公之子,其理据就是清朝的《鍾氏发源受姓始历九十五世祖名歌》(下称《祖名歌》 )。  然而,《锺氏渊源校正本》和《锺姓史话》否定了《祖名歌》,《锺姓源流史》和《锺史文选》也否定了《祖名歌》,钟子亮先生和锺刚浩先生的文章也是否定了《祖名歌》,我在《中华鍾氏真能统为一源吗》和《清代的<祖名歌>及其历史教训》中同样也是否定了《祖名歌》。这说明,《考证》认定的“接生烈”的说法是错的。而且烈比接的年龄大111岁,即儿子的出生年份比父亲还要早!接怎能生烈?
    从上面三点可以知道,对颍川锺姓气系始祖的质疑已经得到解决了:颍川锺姓气系始祖是气公,不是烈公。


    四、我对“始祖和姓前源流及如何编总谱”的疑惑和看法


    人们对颍川锺姓始祖和源流世系提出了质疑,我对相关的问题也是将信将疑,对谁是谁非难作判定。于是我对锺姓源流的认识就概括为“八成信多源,二成信一源”。
    “钟姓多源论”的最新代表作是2012年出版的锺敬和先生的著作《锺史文选》,他对汉初《首创宗谱》的坚持,他对颍川锺离山的发现,他对“烈系”的否定,他对锺姓姓前源流解释的合理性和严谨性,至今无人能出其右!
    但是,“钟姓多源论”也有缺陷:(1)锺姓接系的姓前锺离姓时段,《锺史文选》认为可能有三代左右的世系缺漏。这个质疑是有道理的(见拙文《关于锺姓谱世系问题的思考》和《对编写中华钟氏宗谱源系的思考和建议》)。 (2)《考证》认定,46世宋桓公生五子,其中没有“遨”公!“锺姓接系源于遨公”被质疑。如果是事实的话,则接系锺姓的姓前源头就要改变。这是个值得重视的问题。
    “钟姓一源论”(见《考证》)则有更多的问题和缺陷需要解决:(1)“锺氏一源世系链”是不连续的,中间有断代;(2)公孙黎在宋国王室内斗是否被杀了,还有待确认,因为公孙黎是“钟姓一源论”的基石;(3)“多源论”认为,钟仪源自姬姓,锺建源自芈姓,仪与建是没有血缘关系的,有道理吗? (4)“州黎”真的是“锺离”吗? (5)锺离信是天下锺离姓的始祖吗? 锺离姓人为什么不愿意接受? (6)锺离簠到底是伯州黎的后代还是锺离信的后代? (7)“接生烈、晏”的巨大年龄差无法解释;(8)“锺氏一源世系链”中人物的年龄和关系不符合人类的生育规律;(9)“一源论”与各地族谱的对接相当困难; (10)如果“一源论”是正确的,还必须对“多源论”的源流错误进行原因分析。例如,钟子亮先生遍阅过的湘、鄂、川、桂、渝等省的锺氏族谱,几乎都证明他们是从江西迁过来的、而且都是“非烈即接”的锺气锺接的后人,为什么处于“上游”的江西人认烈(气)接为始祖,而来自江西的处于“下游”的湘、鄂、川、贵等省之人却认公孙黎或锺仪为始祖? …… (见拙文《中华鍾氏真能统为一源吗》和《锺姓“多源论”与“一源论”的争鸣》)
    现实是锺姓“多源论”与“一源论”还在争鸣中,而且还看不到双方观点目前可以统一的可能! 应该如何来编《中华锺氏宗谱》? 总不能我信《锺史文选》就编成“气系+接系”、 你信《锺姓史话》就编成“烈系+接系”、 他信《考证》就编成“天下锺姓源自锺仪”吧?! 谁把持“总谱办”的大印就按谁的意志去编,岂不乱了套? 这样做的结果就如锺亚山先生所说,势必会 “撕離了锺氏族群宗親” 造成“莫大的沉痛教訓”! 因为他就是这个“教訓”的过来人! 众所周知,强扭的瓜不甜! 编宗谱既涉及宗亲感情,又涉及历史学术。历史的面貌是唯一的,不是今天的后来人可以改变的,既然历史事实只有一个,我们为什么不可以心平气和地通过理性争论来寻找这个历史事实呢? 理性争论才是解决历史问题的途径。“不争论”是要掩盖矛盾,既不利于和宗睦族,也解决不了我们编宗谱所面临的现实问题!
    既然我们对锺氏姓前源流有着许多分歧,那《中华锺氏宗谱》应该怎样编? 我的回答是:如果一定要编的话,那就让它百花齐放,保留分歧,实行 “各源各表”!让各地族谱对源流自行表达,将相同意见进行归纳合并,而且书名不能叫《中华锺氏宗谱》! 因为“各源各表”的宗谱只是一本百花齐放的“学习参考资料”,不庄重、不权威,所以不能用大红金字封面印成《中华锺氏宗谱》! 那书名应该叫什么? 由编者去定。我的意见是叫《各地锺氏族谱集》,或可供作参考书名(见拙文《中华鍾氏真能统为一源吗》、《对编写中华钟氏宗谱源系的思考和建议》)。我早就说过,这样的“族谱集”会更有学术价值,比有争议的所谓“总谱”更能得到人们的欢迎;也为我们将来出版用大红金字封面印成的《中华锺氏宗谱》打下坚实的基础。否则的话,我们现在编成的《中华锺氏宗谱》完全有可能出现第三次编谱宗旨的迷失!(见拙文《钟姓源流探索和编谱宗旨的迷失》和《清代的<祖名歌>及其历史教训》)
     据颍川钟氏网文章“《锺氏编谱通讯》总第一期”的介绍,“总谱办”已经要求各地参照《福建武平谱》、江西《赣南钟氏族谱》和钟泽民等三人《锺氏渊源校正本》(后称“三本谱”)来对祖源世系进行统一,力争在明年(2017)出版《中华锺氏宗谱》。  我们应该知道,“烈系+接系”是“三本谱”的核心,与2000年出版的锺蔚伦先生著作《锺姓史话》一脉相承! 而2012年出版的锺敬和先生著作《锺史文选》,其纠正的对象正是《锺姓史话》! 我在《气公的始祖宝座能否“让”给烈公》中是认同《锺史文选》对《锺姓史话》的纠正的。 由此看来,我对可能再次出现编谱宗旨迷失的担心就不是多余的了。


    广东龙川县 锺胜 2016-11-1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4-20 00:35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