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914|回复: 0

江西客家与万寿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8-1 09:14: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江西居民的历史变化
据近年考古发掘和古籍记载,距今4600年前的炎黄时代,赣鄱大地已有居民种植水稻,却乏氏族记载。到距今4500年前的尧舜时期始有三苗居民,被夏禹征服,不知去向。

公元前1766年,商汤时期百越族兴起,江西有“越沤剪发文身”,即古越族,使用青铜器和印纹陶器,水耕火种。公元前1122年,武王伐纣,建立西周。周公定东夷之后,于其地设监。据考古者推测,江西省有两邑。一是艾邑,在今修水渣津一带,称为艾监,为杨越族居民中心;一是番邑,在余汗县地,称为应监,为干越族居民中心。西周晚期,周穆王伐越,“大起九师,东至九江”,可能到达赣鄱地区,只是蜻蜒点水,随即退回。春秋战国时期,楚为南蛮大国,楚成王(公元前671-公元前616)时“楚地千里”,伸入江西境内。

当时江西东邻吴、越两国,处于吴头楚尾。楚昭王三十二年(公元前504)吴“伐楚取番”,统治江西31年;吴王阖闾十一年(公元前473)越王勾践灭吴,尽得其他,统治江西139年;周显王三十五年(公元前334)楚威王灭亡越国,又统治江西106年。到秦始皇二十四年(公元前223)灭亡楚国。从商汤到秦始皇灭楚,前后1500多年,江西同南方各省一样,都是百越族的生存空间。中原华夏族政权鞭长莫及,很少介入。吴越楚三国都给江西境内的越族文化添上各自的色彩。

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使尉屠睢发卒五十万攻南越,兵分五路,其中“一军留南壄之野,一军结余汗之水”,乃中原大军进驻江西的前奏,“而越人皆入丛林之中,与禽兽处,莫肯为秦虏。”到后来越族首领吴芮率百越军佐项羽入关,受汉封为长沙王,表明越族的势力仍然强大。秦统治江西只有22年。

刘邦(公元前206年)建立西汉,设豫章郡,下分十八县,在南昌建城。从此大批中原汉人南下落户江西,使用铁器耕种,开采铜铁,伐木造船,改良纺织工艺。汉武帝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征南越,“主爵都尉杨仆为楼船将军,出豫章,下横浦”(《汉书·武帝纪》)加速了江西的开发和汉人的迁入。江西人口从西汉后期王莽建国五年(13)到东汉中期顺帝永和五年(140)大约100年内,从38万增到174.9万,翻了4翻多,以中原语同江西土著方言相融合的赣语开始形成,汉族文化占主导地位。但江西越族仍然存在,汉武帝时淮南王安上书武帝指出:“越非有城廓里邑,处溪谷之间,篁竹之中,习于水斗,地深而多水险,……以是断发文身,以除蛟龙之害,而栖身于岩壑壁之中。(《汉书,严助传》)即后来的“山越”,到三国时才被驱出。在长期吴、越、楚统治下的古越族风俗在民间仍然根深蒂固,表现以下方面:

(1)蛟蛇崇拜

由龙蛇图腾崇拜发展到蛟唇神人化,兴洪起水,使豫章沉垫为海,与中原、澹台灭明、蓄丘訢、荆亻次飞奋力斩蛟的传说相悖。

(2)断发文身

越人断发文身、象征“龙子”,以避水神,与儒家“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而蓄发积髻的孝道观念严重抵触。

(3)尚巫滥祀

楚俗巫觋起舞降神,淫祠妖社遍布。与中原官方正祠的祀典礼仪,格格不入。

(4)土墩墓葬

越俗平地起封,与汉人挖坑堆坟的习俗亦有差异。

东汉豫章太守栾己“悉毁坏房祀,剪理奸巫”,煞了一下巫风,三国时吴豫章太守顾邵也曾一度禁止“淫祀非礼之祭”推行不久病卒,不可能根治。

二、最早的客家难民

大批客家迁徒,不是从永嘉之乱开始,早在汉末黄巾起义,东汉王朝失去控制,地方豪强与州牧扩军争权,造成中原大动荡、大破坏,已开其端。首先何进引董卓进京(洛阳),废杀少帝、太后,召致关东州牧豪强举兵声讨,董卓被迫撤回关中。他“将兵烧南北宫,及家庙府库民家,城内扫地殄尽,部兵烧洛阳城外面百里。”还尽徙洛阳人数百万于长安,沿途“饥饿寇掠,积尸盈路”。其部将李催、郭汜,放兵劫掠,攻剽城邑,强者四散,赢者相食。二三年间,关中无复人足迹。”(三国志

董卓传)其后曹操迎汉献帝至许昌为傀儡,借以东征西伐,扩充实力。与徐州牧陶谦战,“坑杀男女数万于泗水,水为不流。”“引兵从泗南攻取虑、睢陵、夏丘诸县,皆屠之,鸡犬亦尽,墟邑无复行人”。(《三国志

荀□传),曹操与袁绍陈兵官渡(河南中弁),袁绍出兵十军以上,遭到失败,曹操坑杀其降兵七万多,战祸之惨,不难想见。这时整个黄河流域兵慌马乱,生产瘫痪,人相食。颖州、陈留等富庶地区,被破坏得面目全非,一片荒凉。加以天灾瘟疫,“家家有强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或阖门而殪,或举族而丧。”“名都空而不尽,百里绝而无民者,不可胜数。”(仲长统《昌言》)。王粲)《七哀》有“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曹植(送应氏二首)也说“中野何萧涤,千里无人烟”,其情况同永嘉之乱,没有两样。幸存者纷纷逃亡,由皖北、苏北东渡长江的难民,一次就有十几万之多(《三国志

孙权传》)。

三、许真君

许逊祖籍河南,其祖父、父母由颖州郡迁汝南郡,其父许肃携家过江至豫章落户,说许逊是江西最早的客家后裔,恐不为过。其祖母万氏身历其境,虎口余生,不可能不告知后辈。今南昌罗家集有万氏墓,称慈母里。

许逊生于吴赤乌二年(939)豫章南昌,幼通经史、天文、地理、历律、五行、谶讳,尤嗜神仙修炼。他深知自己是中原华夏后裔,有志于民族复兴。年三七,东吴孙皓当权,政治腐败。于是赴西安(今修水)拜吴猛为师学道。他们首先在南昌洪崖山(西山山间)乌晶设坛,朝礼太上,彰显华夏族黄帝伶臣洪崖仙人,创建孝教基地。随后出任蜀旌阳县令,以去贪戢暴,树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廉正爱民的典范,时号“许旌阳”。至今四川德阳市仍保存了旌阳区古名及其遗迹。

回乡后又以中原墓葬形式,将父母安葬于西山之巅,母墓在肖峰、父墓在罗汉峰。随后带领十一弟子在赣鄱地区以风卷残云之势,横扫一切淫祠妖社及其淀积于民间蛟蟒崇拜的百越巫风陋俗;为长江中下游七个省区治理水患,其斩蛟、逐蛟古迹,不下百处。永嘉乱后,在那五胡十六国少数民族军阀铁蹄下,整个黄河流域陷于民族大屠杀的恐怖年代,为了谋求民族复兴,稳定东晋政权,他与其师吴猛及郭璞三位中原至交,不惜赴汤蹈火,深入虎穴,为大将军王敦解梦,谴责其叛谋,使其病情加重,失败告终。更为难得的是东晋永和十二年(356)以118岁高龄,随桓温大军北伐羌族姚襄,收复故都洛阳,祭拜中原祖先。晚年在西山倡导“忠孝廉慎宽裕容忍”八字,为华夏民族复兴和各民族和谐相处指明方向,是一切客家人的光辉榜样。世号许真君,普天福主。

四、土客文化纽带——万寿宫

客家人来自以华夏民族摇篮著称的黄河流域。大批汉人进入江西,始自秦汉。而现代人所谓的客家,则起自西晋永嘉之乱,唐代安史之乱,黄巢起义,北宋靖康之乱和蒙古南侵,其实还有明清倭寇侵拢,清初迁海和三藩之乱等重大历史原因,客家迁徙的时间跨度大,南北来源不一。江西三面环山,客家分布于广大山区,占全省面积的2/3。他们有来有去,江西成了一个“客家走廊”。因此有人说:江西客家人没有闽粤客家人的客家观念强。这与赣江是我国古代南北航运通道有关,还因为福建广东有强势的闽越和南越文化和语言差异,江西在秦汉以前虽然也有扬越、干越的百越文化,经过汉代北方汉人迁赣开发和三国对山越围剿,越族接近消灭,汉人及赣语占绝对优势。许逊创建忠孝道教及其伟大功绩,形成了一支独树一帜华夏民族文化,不仅受到王安石、曾巩土著儒家和守土官员的推崇,也得到黄庭坚、文天祥以至宁都三魏诸多客家精英的认同,成为中原客家移民崇拜的忠孝神仙。


尽管明清时期,江西山区土客矛盾极其尖锐,斗争时伏时起,但一旦战火平息,客户入籍,大建万寿宫发展山区经济和墟市经济,就成为江西土客双方的共同愿望。每月八月朝拜许真君,那有土客之分?十年前,我就听说兴国土著赣人,到客家人万寿宫朝拜的故事。于都县有些穷乡僻埌的地方建不起万寿宫,每月八月掛一张高数米的许真君画像,供人们朝拜,临时搭一个戏台,唱戏娱神,人们互相以老表相称,请客送礼,共度和谐欢欣的节日,许多老人记忆尤新。我十分高兴看到赣南师院李晓文《赣南客家地区许真君信仰研究》硕士论文,写得很好。尤其所谓“湖广填四川”的明清时期,大批江西客家与江右商帮进入四川,有的客家农民背着许真君雕像由宁都步行至成都平原,把创建万寿宫作为江西会馆。三月三、六月六、九月九是他们的节日。现已查出清代江西人在全国所建万寿宫1400座之多,是江西土客融合的文化纽带,其凝聚力和开拓力,很值得今天江西人回顾和发扬。

来源:凤凰江西      http://jx.ifeng.com/a/20160729/4814903_0.s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3-29 22:06 , Processed in 0.011951 second(s), 6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