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展示客家风情魅力,透析客家文化内涵,凝聚客家世界乡亲
搜索
本版
用户
全文搜索
切换到宽版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用户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导航
客家资讯
客家新闻资讯
客家人社区
客家人社区论坛
最新发表
最新发表主题
博客·日志
博客·日志
相册·图片
相册·图片·图床
记录·心情
微博·记录·心情
排行榜
帮助
繁體
博客·日志
相册·图片
心情·微博
排行榜
游戏
帮助
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
客家人社区
›
客家概说
›
客家新闻
›
留住乡愁的百年客家“明珠” ——探访南山区西丽麻磡村. ...
返回列表
查看:
1924
|
回复:
0
留住乡愁的百年客家“明珠” ——探访南山区西丽麻磡村...
[复制链接]
hakkanews
hakkanews
当前离线
积分
16797
狗仔卡
发表于 2016-7-11 10:44:21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碉楼。
悠长的小巷。
古民居饱经岁月沧桑。
教堂遗址。
深圳侨报记者 柯东波 文/图
坐落在羊台山西南侧山脚的麻磡村,有一片占地面积近4000平方米的古民居“养在深闺人未识”。日前,记者探访了麻磡村,试图用镜头和文字记录下这些原生态民居。
别具一格的客家建筑
盛夏时节,炎热的天气让人浑身冒汗。然而,走进麻磡村古民居群,记者却感到阵阵清凉,行走在悠长、深邃、静谧的小巷中,还能不时听到蝉鸣。
当地一位老人告诉记者,这些老民居建于明末清初,有的已有近400年历史。民居建筑风格大多属于客家式,其中也夹杂了部分广府式。保存完好的古民居约有70间,大体上分成四排,每排有17或19间房,坐东北朝西南。“麻石半墙、青砖到栋”,这些古民居多采用麻石、青砖为建筑材料,墙体先用方形石条砌成底墙,再用青砖或土坯垒墙。大多数窗户狭小,内部用圆柱形木条分隔开,屋脊则呈船形。
记者注意到,几乎每家老房子门边都用麻石板搭了几条石凳,有的门口还放置着当年留下来的石磨。老人说,以前他们经常在石凳上休息、乘凉、聊天,左邻右舍和睦相处,其乐融融。如今,本地人大多已搬出去住了,他们的房子则租给来深建设者。
在古民居的山墙和门楣上,记者依稀看到一些精美的檐板画、壁画、门楣彩绘和灰塑。壁画一般位于门楣两侧,多以牡丹、松柏、菊花、梅花为景,配上仙鹤、凤凰、喜鹊等灵鸟,寓意健康长寿。灰塑一般位于门楣和侧面山墙,有的房子窗檐上也有,由于久经日晒雨淋,多数已看不出原来的形状。
碉楼凝聚华侨爱乡情怀
客家建筑素来重视防御功能。在客家人中间,流传着很多敌人久攻不下、大楼安然无恙的故事。在麻磡村古民居群内,记者看到了4座保存完好的碉楼。小的有3层,大的有四五层,约30米高。碉楼墙体厚实坚固,各层墙上设有射击孔。尽管造型简单,外部装饰少,远没有侨乡开平的碉楼华丽,但麻磡村碉楼的防卫性能毫不逊色。抗日战争时期,几名游击队联络员经常在此秘密活动,依托碉楼掩护,对鬼子进行有力打击。
当地老人告诉记者,碉楼的建造凝聚了海外华侨的爱国爱乡情怀。麻磡村居民以张姓为多,虽然不少人已移居海外,但他们的爱国爱乡情怀从未改变。村里最早的一座碉楼,就是一位南洋华侨拿出多年积蓄,于1926年组织村民修建的,主要用来打击进村抢劫的土匪。后来,他又先后组织村民修建了3座碉楼,以便在打击土匪时相互照应和援助。这些碉楼形成犄角之势,筑起坚不可摧的防线,终于让村里人过上了安宁的生活。
教堂遗址铭刻抗日记忆
在麻磡村古民居群内,记者还发现了一处天主教教堂遗址。据介绍,天主教堂原来共有4个房间,占地130多平方米,初建于明末清初。现在,整个教堂仅剩光秃秃的一堵墙。
如今看起来毫不起眼的教堂遗址,在抗日战争时期却给当地村民心里留下了惨痛的记忆。1940年10月12日,日本侵略军袭击了麻磡村,想要找出抗日游击队的下落。凶狠的日军用长枪和刺刀把全村人赶进教堂,并抓了几个村民进行毒打逼问,但村民们宁死不屈。直到第二天中午,由于害怕游击队员从村外进攻四面环山的村子,日军这才撤走。
打造客家风情“艺术小镇”
记者手记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数百年过去了,麻磡村古民居青春不再,现存的老房子大部分成了出租屋。因长年累月受烟火熏烤,外墙开始剥落,彩绘也被熏成黑漆漆一团,难以辨出当年的风光。这些古民居亟待修葺和改造,才能和深圳日新月异的城市形象相协调。
近日,南山区政协委员提出“挖掘北部片区土地价值,打造北部片区生态休闲长廊”重点提案,并开展专题调研和座谈活动。当地政府表示,麻磡古村临西丽公园,荔枝林茂密,生态环境良好,房屋空置多,具备打造“艺术小镇”条件,可引进国外创意学校,建设相关艺术博物馆。笔者还从南山区北部片区协调发展三年行动领导小组获悉,或将对标观澜版画基地,对麻磡村进行改造。麻磡村古民居具有浓厚的文化气息,是建设“艺术小镇”和艺术博物馆的宝贵资源,应好好加以利用。笔者认为,在整体改造过程中,不仅要尽量保留古建筑,还应将民居中的文化元素融入麻磡村今后整体规划中,打造出具有浓郁客家风情的别样风景。 (柯东波)
消息网络来源:
http://www.sz-qb.com/html/2016-07/11/content_58411.htm
放大
南山区
,
建筑材料
,
左邻右舍
,
占地面积
,
羊台山
相关帖子
•
客家随忆录
•
超千人表演客家杯花舞 塘朗师生共创世界纪录
•
潮商卫视办了几年又倒闭的教训
•
客家古村显风韵
•
记者团探秘江西驿前明清古镇 体验客家风情
•
龙岗8处客家民居将“活化”
•
惠州人最喜爱的亲子游景区
•
三栋镇:400余年明朝客家围屋保存基本完好
•
南山区西丽街道新围社区上演“舌尖上的客家美食”
•
汀州客家剧院预计今年4月工程可基本完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变色卡
抢沙发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扫一扫访问
✕关闭
Copyright © 2022
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ttp://www.hakkaonline.com) | Powered by
Discuz!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