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展示客家风情魅力,透析客家文化内涵,凝聚客家世界乡亲。
全文搜索
搜索
本版
用户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宽版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用户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导航
客家资讯
客家新闻资讯
客家人社区
客家人社区论坛
最新发表
最新发表主题
博客·日志
博客·日志
相册·图片
相册·图片·图床
记录·心情
微博·记录·心情
排行榜
帮助
繁體
博客·日志
相册·图片
心情·微博
排行榜
游戏
帮助
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
客家人社区
›
客家概说
›
客家新闻
›
客家先民咋生活 村史馆里看得见
返回列表
查看:
1157
|
回复:
0
客家先民咋生活 村史馆里看得见
[复制链接]
hakkanews
hakkanews
当前离线
积分
16797
狗仔卡
发表于 2016-3-16 14:34:57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客家先民咋生活 村史馆里看得见
博罗县横河镇郭前村上良村民小组村史馆展示赖氏族人的迁徙路径和村庄变化
▲农耕实物展。
▲雕塑勾起观者的乡愁。
▲赖氏传统家风和村里的好人好事都在馆中展示。
▲这个竹篓子您知道是做啥用的吗?
在传统农耕时代,客家先民是怎样生活的?他们都用什么样的农具耕作?这些让当今年轻人感觉陌生又好奇的问题,在博罗县横河镇郭前村上良村民小组就能找到答案。
近日上午,记者在上良村民小组采访时看到,村里新建起了一个村史馆,通过图片、文字和实物,全面展示了当地赖氏族人的迁徙路径,还有村庄面貌的变化。
远祖发源于河南省,经皖闽赣一路迁至广东
上良村民小组现有28户人家共130多人,村民全都姓赖,其远祖发源于中原腹地河南省,经安徽、福建、江西再到广东,世世代代一路迁徙而来。现居上良村民小组的村民,是在半个世纪前,博罗因修建显岗水库需要而移民过来的。
馆中展出了一组旧照片,反映上良村民小组过去的面貌。画面中清一色低矮破旧的泥砖房,道路是狭窄坑洼的泥土路。跟如今人们所见村里整齐划一、崭新的现代小洋楼,城市一样的水泥路、篮球场、绿地花园,简直有天壤之别。
住进城镇式新村的村民们,对过去却难以忘怀,他们在馆中特意创作了一幅雕塑——— 《儿时的味道》。雕塑选取一个农家小院里一位老阿婆从容做手工,两个小孩子在一旁踢球的场景,让人睹物思情,思绪回到儿时老家,心头不觉涌起浓浓乡愁。
最特别的是馆内搜集陈列了众多生活器具与老式农具,有蓑衣、木桶、犁耙、陶罐、大鼓等数十样,形象再现了客家先民的农耕生活情境。这些展品把村史馆变成了一个特色景点,吸引了不少外地游客慕名前来。记者采访时,刚好碰到镇上一帮小学生来玩,看到这些“老古董”,他们倍感新奇。
村里好人好事、创业能手都在馆中展示
村干部介绍说,现在的新村是在两三年前,由政府帮扶重新规划建造的。村民们祖祖辈辈历经多次迁移,有更强烈的故土情怀,所以在新村建成之后,特意建造了这个村史馆,去年底才刚刚落成开放。
除展出过去的东西供村民们缅怀之外,村史馆还突出了道德新风教化的功能。村里涌现的和谐家庭、好人好事、勤学榜样、创业能手等,都载入馆中。赖氏先祖孝悌传家、勤劳简朴、友爱行善、尊师重学等良好家风,也以多种形式展现。
据了解,在祖辈良好家风的熏陶下,村民们也创造了引以为傲的历史:村民关系和谐,团结友善,半个多世纪以来,村里无一宗涉及吸毒、赌博、违法的案例记录。村干部说,他们要借助村史馆继续发扬这一好传统,率先创建家和、人和、天地和的首善乡村。
文/图 本报记者罗孝宗 魏云鹤通讯员陈永森
消息网络来源:
http://e.hznews.com/paper/hzrb/20160316/A6/1/
惠州新闻
,
惠州日报
,
河南省
,
博罗县
,
篮球场
相关帖子
•
梅州市考察团来到开封考察
•
客家话广播普法 禁毒知识上墙
•
道客家超市闭店留下一个臭摊子
•
诚邀广东客家人来郑寻根拜祖
•
2016豫台两地客家迎新春嘉年华
•
客家茶粿好吃越来越少人做
•
客家酿豆腐烹饪技艺成为省级非遗
•
“服务大局 共谋发展”恳谈会在郑州举行
•
客家文化嘉年华即将登场 新竹县推广客家农产
•
寻访文化之“源”,品读客家之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变色卡
抢沙发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扫一扫访问
✕关闭
Copyright © 2022
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ttp://www.hakkaonline.com) | Powered by
Discuz!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