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108|回复: 4

【转帖】南雄市大塘镇牛坑村的田野调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5-29 15:19: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要:  本论文为南雄市大塘镇牛坑村的田野调查报告。报告旨在客观、详尽地描述该地区之民情风俗状况,并以此作为契入点,试图揭示孕育此类民情风俗的深层的人文精神内核,反映当地以及周边地区人们的社会精神生活概况,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与研究价值。

    关键词:南雄;牛坑村;客家人;宗族;民俗


    二零零三年元月及次年五月间,笔者利用假期,先后两次来到南雄市大塘镇牛坑村,在当地人们的热情支持与帮助下,对该村作了一番有关村落宗族社会的田野调查。现谨将这两次调查所得,整理报告如下:


     一、村落简介

    ㈠、村落地理概况:
    牛坑村是广东省南雄市大塘镇船塘管理区下辖的一个自然村,位于大塘镇东南约8公里,北邻船塘、石甫兰,西北与延村、孔村、锦陂隔河相望,南接浆田、郭屋,东临乌迳镇。牛坑村地处南雄盆地的东北隅,坐东向西,长约800米,宽约600米,略呈椭圆形。该村北面即是著名的油山,山势平缓,连绵起伏。发源于油山镇坪田坳的太源水在该村西面蜿蜒流过,与延村水汇合后自北向南注入浈江,是牛坑村及周边几个村落人们生产生活用水的主要来源。该村北面修有3米宽的水泥乡道,可通行摩托车、拖拉机等中小型车辆,与周边村落的乡道相联,构成较为便利的道路交通网络;又可经大塘镇沿黄大公路直下黄坑,转雄信公路(1934年通车),向西可直达雄州镇,向东经过乌迳镇可直入江西省信丰县境内。
    牛坑村自古归大塘管辖。据《南雄县志》 ⑴ 记载,解放后至人民公社化时期,大塘历经区、乡等行政建制的多次变动;1979年人民公社化后期,大塘设镇公社;次年县政府实行政社分开,改公社为区;1986年11月,南雄县实行撤区建乡,县属23个区改为12个乡、11个镇。此次行政调整后,大塘镇下辖有14个村民委员会及管理区,67个自然村,牛坑村遂划归船塘管理区管辖。

    ㈡、村落经济概况:
    牛坑村村民以传统的农副业为生,主要种植水稻、花生、番薯、玉米等农作物,粮食基本能自给,经济作物则是黄烟叶。南雄素有“黄烟之乡”的美称,黄烟叶一直是南雄的传统特产。自清初由闽南传入后,南雄的黄烟已有300多年的种植历史。南雄的土壤富含磷钾,结构疏松,排水性能好,极适合于黄烟的种植,所产的黄烟以叶色泽金黄、烟味浓香、易燃灰白,即所谓“色、香、味”俱佳的三大特性而远近驰名。据清乾隆十八年的《南雄州志》载:“香山在城北四十里,产烟草著名,商买得主,以为珍品,贻赠友人。” ⑵ 黄烟迅速成为大塘、乌迳、黄坑等周边地区的经济支柱产业,长期以来成为了当地政府财政及人们收入的主要来源。大塘历来就是南雄传统的主要黄烟种植基地之一,1987年的种植量已达上万亩,其下辖的塘岭、浆田、锦陂等7个主产村种植面积都在千亩以上。牛坑村黄烟叶的种植面积也相当可观,达800亩以上,黄烟叶的收入占村民年总收入的80%以上。


    二、宗族与宗祠

    ㈠、宗族的由来与现状:
    牛坑村现有居民55户,300余人,纯属郭姓,客家人。村里的年轻人大多都外出打工,现居住在村中的多为老弱妇孺。据该村的《郭氏族谱》 ⑶ 记载,牛坑村郭氏的远祖是唐朝大将郭子仪的小儿子郭暧,因郭子仪平定安史之乱有功,受朝廷封赏,其子郭暧被封为“房溪浆公”,领有今油山、大塘一带的土地。传至三十七世为郭元恭,居住地为今浆田村。元恭生四子,后二子为双胞胎,名为尚资、尚质。尚资生于明朝宣德四年已酉三月十二日,于成化七年辛卯正月殁,时年四十四。因为尚资兄弟同胎而生,“公(尚资)以后生者得胎之故,命资为长,质为次也,同时冠而又同日娶。衣则同色,食则共味,读书未成,每以质殖为事,……而至於富厚,田地广宅,宇治家之。” 尚资兄弟发迹后便各自分居独立,尚质留居浆田,其后人传承至今;尚资早殁,生有两子,重珊(字寿庵)与重瑚。重珊为长子,生于明朝天顺二年戊寅三月十三日,于正德七年壬中五月殁,时年四十五。重珊兄弟后搬迁至牛坑村,是为该村的开基祖。经历了“尚重廷有惟,希顺正至天,秀宗大伦长,谨纪先朝绪”诸代,传至今日已是第五十七世。
    笔者在采访中还有幸看到一件珍贵而难得的郭氏宗族来源的实物证据。一位郭氏五十四世纪字辈的村民,向笔者展示了家中所藏先祖留传下来祭祀用的托盘。那托盘木质八角,三寸高,约七寸见方,以红色为主色调,衬以黑色描金线条,色泽鲜明,古朴大方。八个角面分别嵌刻有八只竹雕狮子,小巧精致,活泼动人。托盘底部正中有三个鲜红的楷体大字——“郭寿庵”,寿庵正是牛坑村郭氏开基祖郭重珊的字。若此物真是郭重珊传下,以及《郭氏族谱》记载无误的话,郭氏在牛坑村开基立业的确切年代当是明朝成化——正德年间,距今已有五百年的悠久历史。
    据该村老人讲述,牛坑村的土著居民原是畲族蓝氏。民族学家认为,畲族人在历史上一直是“耕山而食”,“垦山为业”,处于刀耕火种阶段的农耕民族,社会发展水平较迁徙而来的客家人低。在山多地少的粤北边区,大量涌入的客家人,对土地的需求便不可避免地同土著民的先期占有和使用产生矛盾冲突。郭氏先祖进入牛坑村后,凭借着汉族封建社会的力量,凭借着文化上的优越,在与畲族的摩擦与冲撞中渐占上风。在两姓相处百来年之后,畲族蓝氏逐渐衰落了,最后终于在不长的时间内全部迁出该地区。郭氏则渐渐兴盛起来,并最终取而代之,成为该村唯一的宗族。这类客家人取代土著民获得生存空间的事例,南雄各地都普遍存在。
    现在南雄畲族蓝姓的聚居地主要有以下一些地方:大塘镇的毛苟湾,黄坑镇的许村、下坝,乌迳镇的大口塘、鹁鸪洞、黄泥塘、大园俚,邓坊乡的新杨梅蓝屋、邓坊上村、下村、老圩、黄陂、洋西蓝屋,界址乡的天心坝,江头乡的邕溪、上东坑、江头邓屋,珠玑镇的聪背、罗田,全安乡的西岸,帽子峰乡的福陆,澜河镇的小水村等地。⑷ 从牛坑村迁出的畲族蓝姓的后裔即当散落分布于其中。

    ㈡、宗祠与神灵崇拜:
    牛坑村的郭氏宗祠坐东向西,正对浆田村的方向,居于村落的中心地带。宗祠的墙体由泥砖与青砖砌成,前后共分为三重——前门、二殿、正殿;东西两廊是侧房,不住人,用作通道,以隔开两边的民居。在二殿与正殿之间开一天窗,用以采光;正对天窗的地面凿有一长方形水池,深约一尺,用以承接雨水。正殿宽约9米,进深12米,高4米,靠墙面有一张约一人高的供桌,观音菩萨的塑像端坐其上。菩萨的莲花座前有一只木箱,高二尺,长宽各一尺,以红布包裹,里面存放牛坑村郭氏的族谱。郭氏的先人去世,亲属为之举哀服丧的第四十九天,在祖祠举行仪式,取出族谱,由族长亲自写下去世者的名讳、辈分排行及生平事略等,即所谓的“入谱”。入谱是获得祖宗认可与族人认可的重要仪式。
    观音菩萨被认为是郭氏宗祠的正神,村民们认为她是村落的保护神,一年四季顶礼崇拜,香火鼎盛。除了祖祠里的观音之外,另有几处自然物,村民们认为它们亦有灵性,也成为祭拜的对象。其中两处是宗祠正门外约10米处的一堵照壁以及照壁斜对面约30米的一座门楼。照壁主体由青砖堆砌而成,覆以黑色琉璃瓦,形制古朴,具有典型的明清时代的建筑特色。据村里人说,这些都是牛坑村郭氏的始迁祖在此开基立业砌下的第一面墙壁和第一座门楼,故而对之敬护有加。
    离门楼不远的一处土坡,相隔30米分别挺立着两株高大的古榕树,枝繁叶茂。据说这两株古榕树都是当年的开基祖郭重珊兄弟亲手所种。在当地及周边地区,关于榕树有一种神秘的说法,即“树活人死,福泽后人”。原来,当地人一般情况下是不敢种植榕树的,因为榕树会对种植者不利,树一旦成活,抽枝开叶,种植者即会死去;这种榕树虽然对种植者本身不利,但却可以给子孙后代带来福泽。为了给后人谋取好运,过去村里的老人大多都会种榕树。浆田村也有两株古老的榕树,相传是重珊兄弟的叔父尚质所种。在当地,至今还流传着一些种植榕树“灵验”的故事。逢年过节人们都会到树下烧香祭拜,祈求祖先的保佑与福泽。
    村里还有一株已经枯萎的茶树,当地有一种神秘的说法。据说这株老树很久以前曾经是妖魔鬼怪的藏身之所,一到晚上妖魔们就出来活动,为害四方,尤其是最喜欢抓小孩子。村民们有苦于此,告请观音、伯公等诸神祗,又请道士作法捉妖除怪。道士作法后的当天深夜,突然天降“神火”,轰隆一声巨响,霹中正在兴风作浪的群魔的巢穴,将妖怪们全部击杀。古树被雷火烧焦,就变成了今天的样子。村民为感谢上苍的功劳,也将古树作为一个有灵性的对象加以拜祭。为了镇住妖邪,保一方平安,人们便又在树下盖了一间小小的土地庙,即“伯公”庙,也是香火不断。
    牛坑村的以上这些将“自然物崇拜同伯公崇拜合而为一” ⑸ 神灵崇拜现象,充分了村民们持的是泛神论之神道观与功利观。“将自然物认定为土地神,这是一种古老的做法。作为自然物的木(树)在古代土地神崇拜里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⑹“功能性(功用性、功利性)是民间信仰的驱动力之一,不受此力驱动的任何一种民间信仰都将行之不远。” ⑺ 村民们相信这里供奉的所有神灵都能够给他们带来保护和庇佑。“客家人的民间信仰是功利性和实用性的,其信仰的不是教义或终极真理,而是神明对本宗族提供特殊的庇佑。” 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5-29 15:21:07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岁时民俗

    ㈠、春节  俗称过年,即指农历正月初一,按当地习惯一般指春节前后各五天的期间。
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俗称“过小年”。妇女一般不再上山砍柴割草,多数转向做年糕、碾米粉等家务劳动,预备黄酒等各种应节食物;男子则在墟日赶集,筹办年货。当日下午五时左右,以各家为单位派一成年男子到祠堂酬神许愿。拜祭的过程是:先在自家燃放鞭炮,点起红烛供奉门神,然后再带着祭品到祠堂拜先,祭品主要有白酒两壶,祭肉一碟(鸡鸭肉或腊肉等),果品若干碟,大红烛一对等等,取一红木托盘盛装。祭祖之后再按回家的路线依次拜祭村中的其他神祗,有所谓“九九回环”之意,祈求获得神灵的福泽。
    农历十二月二十五日,外出的家人大多都返乡与家人团聚,共享天伦之乐。农历二十九日之前,男子采办好各种年货,妇女则须备好各种应节食品,搞好室内外清洁,洗干净被褥家具,并给老人小孩置办新衣。此外她们还要将家里储存的粪肥浇注到菜地,以表达辞旧迎新的寓意。
    农历十二月三十日,即除夕大年夜,是日下午贴春联,贴门神,宰鸡杀鹅,祭祀神明祖先。贴春联时,猪牛栏、鸡舍也要贴红纸条,以图吉利。当年内凡有添丁的人家,除夕时须出“添丁钱”购买对联和红纸,贴在祠堂、猪牛栏舍等村公共场所以示庆贺。贴完春联后,家人皆须以热水洗浴,以驱邪祈福,寓意又一年吉利之意。晚饭之前,家长带上祭品到祠堂敬奉祖先,祈求福址平安。晚餐一般会提早,全家齐聚,高高兴兴吃团圆饭。晚饭时要先斟上酒,把酒菜摆好在台上,由家中老人敬请列代祖先,说些吉利话。菜色丰盛,荤素齐备,主要有白切鸡、腊肠、腊肉、腊鸭、鲫鱼汤等等。长者坐首位,若是本家之最年长者,各家晚辈则须于饭前携带各色菜肴若干敬献长辈。晚饭后,父母及长者给子女儿孙“压岁钱”,并且要袋着睡觉,谓之“押惊”。其后,家长便取一簸箕,内盛香米,并撒上银圆(或者古董)若干,另置一筒筷子,一串钥匙,摆到灶神前,祈祷灶神庇佑“来年五谷丰登、财源滚滚、如意吉祥”等等,谓之“打甑”。十点钟左右,各家把炒好的黄豆和早谷盛于一木勺,放在大门口,摇动勺子,象征迎接财神入门。接着,把写有“封门大吉”字样的红纸贴在两扇门当中,谓之“封财门”。之后,暂时不外出,守夜至次日凌晨子时左右,打开大门,沿着事先预测好的吉利方向走去,谓之“出行”。
    初一清晨燃放鞭炮后,男子须先行出门挑水,妇女随后才允许外出。早晨起来,人们穿戴一新。晚辈向长辈恭贺新禧,祝福健康长寿,长辈及大人给小孩发新年钱,即“利市钱”。是日斋戒,食素,不食荤腥,不洗浴。当地人们还严禁在白日睡眠,否则将被视为对农神的大不敬,会导致“田埂倒塌”、“天旱少雨”、“谷物失收”等一系列不利农事的事件,故而农谚有云:“人睡天光,田地丢荒”。
    初二晚辈开始给长辈拜年,外嫁女也要回娘家省亲,互相道贺,都说吉利话,谓之“团年游”。是日清晨,各家长辈齐集祠堂,举办祭祖活动,供奉大红香烛一对,并依次燃放一十二挂鞭炮(取每挂代表一个月之意)。若是十二挂皆燃放顺当的话,则预示来年五谷丰登,风调雨顺;若是哪一挂燃放得不顺利,则预示该月必将会有大事发生,须请道士做法镶灾,以期补救。
    初三则是父辈之间相互拜年。初五恢复正常的日常活动,自此日始,农民陆续下田劳动,外出人员陆续返回上班或外出打工。

    ㈡、清明  多在节前后两三天内为故人扫墓,祭祀祖先,寄托哀思,但不为祖坟添土。农妇则采摘艾叶,做成糯米糍粑等应节食品。

    ㈢、端午节  采摘蒲艾悬门口,饮雄黄酒以驱瘟僻邪。大塘周边各村集资凑造龙舟,选派壮丁参与乌迳的“龙舟会”,百舟竞渡,热闹一时。⑼

    ㈣、姓氏节  南雄为客县,各姓氏普遍有联宗祭祖的习俗,“南雄习俗重姓氏,上方(黄坑以上)尤甚,较大的姓都定出某一日为本姓节日”因而将此日称之为“姓氏节”。农历六月六日,乃是该村郭姓之“姓氏节”,每逢此日,全族男女老少,并通知外嫁女归来,杀鸡宰猪,敲锣打鼓齐聚祠堂,纪念祖先。这种宗族活动主要在大塘、乌迳、黄坑、界址、坪田等乡镇一带流行,相沿成俗,经久不衰。

    ㈤、七月半  农历七月十五日,俗称“鬼节”,也叫“盂兰节”或“中元节”。此日,家人以豆腐饭和应时果品祭祀先人,并烧纸衣和纸制日常用品冥吊,供先人在阴间享用,谓之“烧包”。

    ㈥、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晚上各家各户都摆好水果、月饼赏月,送月饼给长辈,平辈之间不往来,不相送。

    ㈦、冬至  农谚有所谓“冬大过年”的说法。是日,男子携带黄酒一壶、雄鸡一只到郊外祭祀祖先,为祖坟上土,谓之“添衣”。妇女们则制作糍粑,备酒肉,办家宴,并开始酿制黄酒,腌制腊味、咸菜。其中利用麻鸭加工的腊鸭,历史悠久,颇负盛名。据清道光四年《南雄州志》记载:“雄鸭,鸭嫩而肥,脆之,渍以茶油,日久鲜红伟味美,广城甚贵之。” ⑽ 由此可见南雄腊鸭作为一种传统特产,早已闻名遐迩,美誉有加。


    四、生育习俗

    怀孕的妇女,对内称“有孩子”,对外称“有喜事”。孕妇怀胎十月临盆生产时,家人先到本村或临近的村落请接生婆,备以生鸡蛋若干为礼。接生婆自带剪刀、婴儿襁褓布片等接生工具,为孕妇助产。若孕妇出现难产,情况紧急时接生婆就地为产妇实施手术,往往令产妇痛苦不堪。旧时医疗卫生条件极端落后,孕妇生产可谓九死一生。
    婴儿降生后,接生婆即用生姜调配好的温药水将婴儿洗干净,并给婴儿灌些自制的药水,为其“消毒”。孕妇生的若是女孩儿,接生婆就会说:“托福、托福,一生无病痛。”若生的是男孩子,接生婆则说:“托福、托福,他日带来个好女儿。”产后的胞衣通常要烧掉,弃之荒外。产妇生产后的饮食主要有姜汤、黄酒、炒饭等,五日之后可食鸡蛋。邻居来贺喜须满饮一碗姜糖水。
    待新生儿降生三天后,为其进行“洗三朝”。家人在浴盆中放入喜蛋及金银首饰等物,请好命的老妇用艾叶水或柑皮姜苗水为婴儿洗涤,洗后带婴儿拜祖宗,拜天地。男家方才通知女方家属。男方到岳父家报喜时,携带黄酒一壶,生鸡一对,红鸡蛋五六十只。女家收取礼物其中的一半,但要待到婴儿满月之时方才去看望。女方娘家准备的礼物主要是婴儿所需的衣服、被套,相关的洗漱用品以及小儿玩具等等。另外还附带有豆腐干若干,生鸡一对或若干对,生鸡蛋数十只,皆以红纸覆盖。女方家人在男家一般要住上两三天方才回去。归去时要取一半男家现成的各色菜肴。
    婴儿满月时,男孩子按照祖先定制好的宗族辈分依序命名,女孩子则不依此惯例。稍后父母要请道士为孩子算命,以期预知当事人生命历程某些阶段的苦难,并寻求破解的方法。待其年纪稍长,懂事后,父母方才告诫之。
    如果孩子多病难养,则需要“认干亲”。认干亲的对象主要是本宗族的各房亲戚,或是附近村落相识投契的村民;但也有认石头、古树等自然物,以及各类神祗等等。孩子的父母先请巫婆作法祈祷酬神,随后由巫婆决定孩子认人为亲还是认物为亲。若是认人为亲,父母则需要准备衣物、布匹、钱财若干给被认亲的人家的孩子。孩子向被认的干亲行跪拜之礼,彼此父母以兄弟姐妹相称,孩子不需改姓,由干亲另娶一个小名。若是认自然物或其他神祗为亲,父母则在巫婆选定的黄道吉日里带领孩子去拜认。先给被拜认的神灵上香,随后敬献红烛、白酒、香茶、香饭,父母领孩子跪下,口中念念有词道:“今日将孩儿托付与您,希望保佑我们的孩儿此后平平安安,无病无痛,快高长大……”云云。祈祷之后,燃放鞭炮,认亲仪式至此结束。
    小孩成长至六七岁,如家境许可,须送入临近村学就读。一般读四五年,若其家境及学童学业情况尚可,则须外出投师深造。一般人家的孩童,则自小见习农事活动,将来即成长为祖祖辈辈那般地道的农民。解放前,男孩子十七、八岁,女孩子十五、六岁,便要谈婚论嫁,择良完婚。一旦完婚,即可视为成年人了。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5-29 15:22:24 | 显示全部楼层
五、婚嫁习俗

    ㈠、婚姻程式:
    青年男女到了婚嫁的年龄后,一般由家长为之包办,通媒结亲,即所谓“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通常是由男方的父母在稍为远一些的村落,亲自物色或由他人介绍某一品行德行好,能吃苦耐劳的适龄女子,若认为彼此可以结亲,男方父母就正式请媒人商量订亲事宜。此后媒人便带着些有相当分量的聘礼到女家说明原委。若女家应允,女方要给男方一些钱物作为回礼。其中的钱物大部分要转赠给媒人,男方仅留下女方赠送的手帕,作为定情信物。
女方应允结亲后,男方父母择日再次到女家议亲,双方满意的话,即请算命先生合婚。合婚的主要内容是看当婚的男女双方属相是否相克,生辰八字是否相合等等。若一切条件皆符合,则视婚姻关系初定,经媒人撮合开始商议聘金和嫁妆。另请巫婆选定黄道吉日完婚,一般在当年之内成婚,婚期大多定在秋冬之际。《诗经•氓》曰:“将子无怒,秋以为期”,古人多以秋为婚期的悠久传统,至今仍然在南雄一带流传,也显见客家人的血液里沉积着中原先民的古风。
    订婚之后,男家请人用红纸制作请贴。请贴以家长的名义派发给各亲朋好友,上面写有男方的姓名以及举行婚礼的日期,但无女方的姓氏名讳。
    临近婚期,男家要向女家送催嫁礼。男家备公鸡一只,名曰“催嫁鸡”,送至女家;女家配以母鸡成一对,送回男家。此后,女家便要准备嫁妆、嫁衣,皆成配套。男家加紧作迎亲的准备,打扫庭院,大门张灯结彩,门贴对联。待嫁女则要“哭嫁”(一般是待嫁女一人自哭,内容多为顷述对父母养育之情的感谢等等),哭声悲切,闻于邻里。哭声越悲切,“哭嫁词”编唱得越好,则被视越孝顺。

    ㈡、婚礼大典:
    新娘出嫁前沐浴、更衣、梳妆打扮,一般都要由公婆、夫婿、儿女皆全的所谓“全福”的中年妇女代劳,穿上新嫁衣,嫁衣上下一身通红。新娘梳妆打扮收拾完毕,吹鼓手高奏喜乐,鞭炮大作,新娘由其兄弟背出闺房,送入花轿,意思是“脚不沾娘家的土”。
    新郎一般不亲自去女方家迎娶花轿,要另派一伴娘代其迎亲。新娘上轿后,娶亲队伍便返回男家,女方父母一般不会跟去。女方送嫁的随行人员大多为本家亲戚,一般要有八个人,以便凑足一张桌子,取“八仙贺喜”之意。
    花轿抬到男家的村头,先是鸣锣吹号,男方接客的人员出村迎接,两旁看热闹的男女老少簇拥花轿,嬉笑取闹。此时,男方家派出亲族中的一位中年妇女作“牵亲人”,引领花轿至祠堂拜谒祖先。
    祠堂中央空地置一圆形草团,取长椅一张,与祠堂大门方向平行放置,牵亲人背着新娘子在椅子上坐定,随后牵亲人取出女方家所携带的糖果糕饼,一边说着“早生贵子”、“多子多福”之类祝福的话语,一边撒在新娘子身上,由小孩子抢拾之。
    拜祭过祖先之后,新娘子由牵亲人引领到男方家。嫁妆先行入门,随后新娘入门与新郎拜堂。正厅中央安置祖先牌位,男方父母端坐一旁。拜过天地之后,新郎新娘就被送入洞房。新郎揭去新娘的红头巾,新人初次会面。其后新郎在外招待宾客,新娘则铺设新床,布置洞房。待众宾客酒足饭饱,尽兴之时,就要开始闹洞房了。
    完婚三日,新娘须由姑嫂辈送回娘家,此所谓“三朝回门”。新娘在娘家要住满一个月,方由其婶嫂辈送归夫家,此所谓“满月回家”。回夫家时,娘家要送鞋袜、针线、剪刀、尺、线篓等物品,意在勉励积极生产、勤俭持家。


    六、丧葬习俗

    ㈠、一般丧葬礼俗:
    当老人或病人生命垂危之际,一般要先为其脱去旧衣,换上新衣新袜,拆去蚊帐,拿走被褥,点燃香烛,然后再将其移至正屋明间的灵床上(灵床的摆设一般为南北方向)叫齐子女儿孙跪在床前,此谓之“送终”。送终之后,立即派人到亲友处报丧。若请人送讣告,则须封给“利是”。若向姑母和舅舅报丧,须送活鸡一只,或以红包代替。亲朋接到讣告后,也要封“利是”给报丧者。
    客家人对于死去的亲属,有“始死在床,以浴盆盛水,以巾遍拭死者”之俗。在讣告送出后,即派一长子或长孙到村外的延村水向河神“买水”。“买水”时,孝子要将上衣反穿,腰束麻皮,先在河岸插上未点燃的香纸,向天跪下祈祝,随后向河中抛入三枚铜钱,用瓷碗顺水舀水,舀水多少均不能重复,否则将会惹来重丧的祸患。舀水后再次抛入铜钱四枚,祷告还神,即可。回去后立即用此水为亡人擦洗身子,主要擦洗头部、胸腹及背部,或全身。洗净后,请师傅理发(男剃头,女洗头),接下来便要为亡人穿寿衣了,一般男穿双套,女穿单套。寿衣衣料多用棉和绢,取“绵绵”和“眷眷”之意。亡人穿在最底层的内衣裤皆为白色。男性为黑色外套,头戴礼帽。女性外衣的色泽则较为丰富,红花袄,蓝花裙,红棉衣,红绣鞋等等。无论男女,两手各握铜钱若干枚,口内则含些古董或者银圆之类的物品。穿戴停当,把遗体抬到祠堂。男左女右,安放一旁。随后举行招魂、点红烛等一系列仪式。丧在外(如医院、野外等)以及意外死亡者,被视为非“寿终正寝”,是对祖先的大不敬,其尸身或棺木绝不可进入祠堂。
    入殓是向死者遗体告别的最后仪式,通常都在祠堂举行,故又称为“大殓”。入殓之前,先请道士择定出殡日期,随后道士唱入殓歌,亡人的子女要按长幼次序排列成行跪下;请八音班奏哀乐,请人抬尸入棺。亡人的入殓方位,头放置于棺材头的一方,脚抵棺材尾的横板。棺材尾向外,以便亡人的灵魂“踏上黄泉路”。入殓后设置灵堂,摆仪仗,挂挽联,守孝,请道士念经超度亡灵。次日,行祭奠礼:长子捧“神主牌”,长孙挂孝杖,子孙媳妇披麻戴孝,亲戚好友前来吊唁,戴上黑布条,焚香拜祭。
    出殡时,道人举着白杖为前导,八音一旁鼓乐,请8至12人扛抬灵柩,孝子手捧“神主牌”驾灵扛幡,孝女及亲族在后面护送,送葬队伍浩浩荡荡,鸣炮开路。人们腰间须系上一条白纱布,亲族则腰系稻草绳,头缠白纱布,手持约一尺长之青竹杖。另请两人,一人在队伍前面撒纸钱,一人则挑着放有雨伞的担子,雨伞数量依照队伍的人数而定。途中有的还要进行数次“路祭”,所谓“路祭”,既是在灵柩前摆好桌椅、供品,亲友们一一拜祭,类同家祭,直至下葬之处。若道士认为今年下葬会对山头不利,则须停棺暂放于某间茅屋之内,以稻草覆盖之,待来年“土王进宫”十八天后方可入土,以保阴阳两界相安无事。
    下葬时,道士先向孝子孝孙身上撒泥,念念有词,诸如“天开文运大吉昌”,“左右来龙都适当”之类,俗称“赞龙”。此时道士边唱边撒泥,亡人的家人则用衣衫和布帕承装起来,男的把泥倒入棺内,女的把泥倒在棺外。“赞龙”完毕方可铲土掩埋,筑起坟堆,在坟前立起石碑。墓碑一律朝向西面的浆田村,以示不忘祖先故土。
    仪式结束后,孝子送给每个送葬的人“利是钱”、米若干以及雨伞一把,由其带回,将钱米撒于祠堂、家中厨房或者阁楼等处,即所谓“散福”。若有已婚者,则须另外送一条白纱布由其带回家中,取“夫妻双全”之意,否则将会对送行的已婚者另一方不利。当一切仪式都完成之后,须另外选一条道路回村,绝不可走与去时的同一条路线,不然会给众人带来不尽的晦气,以至灾祸。
    安葬亡人之后要连续三天燃烧火把,并且把从家门口到新坟的路程分为三段,其亲属每天走三分之一,三天之内走完,即为亡魂“引路归家”,与亲人“作最后告别”,之后亡魂即可安心转世投胎。
    丧葬仪式至此结束。此后便按岁时年月祭祀先人。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5-29 15:25:48 | 显示全部楼层
㈡、关于“二次葬”
    一般情况下,客家人和闽南人都有“捡骨葬”的丧葬习俗。其俗在梅州、粤北、赣南,以及于客家相邻的闽南地区都很普遍。明人黎媿曾在《托素斋文集》论述“捡骨葬”的要点是“每至大寒前后,携锄执篓,齐诣坟头,自行开视,如骨少好,则仍按原所,否则捡骨瓦罂,挑往他处。明岁此时,又再开看。” ⑾ 清同治《赣州府志》卷63《艺文 改葬论》也记载说“始葬者不必择地,俟五、六年或七、八年后,乃发圹启棺,捡取骸骨储之罐中而改葬焉。” ⑿ 因其葬至少二次,又名“二次葬”,捡骨改葬之时必须用布把骨殖擦干净,称为洗骸,故又称“洗骨葬”。
    此俗的来源,据民族学家和民俗学家的考证,是古代荆楚蛮、五溪蛮和百粤民族的旧俗,晋张华《博物志》、《南史•顾宪之传》、《隋书•地理志下》、宋朱辅《溪蛮丛笑》等书都有相关的记载,近、当代的民族学者、民俗学的学者也有不少的精辟论述。中原汉人素以入土为安,《周礼》有“禁迁葬者与嫁殇者”之制,客家此俗源于蛮俗和古越俗,是客家先民和湘赣闽粤土著互相融合和互相同化的产物。
    然而,据牛坑村的村民称,其先祖从浆田迁居到此后,数百年来从无所谓“二次葬”的习俗流传。这一“奇怪”事项,笔者个人认为恐怕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世事的变迁,风俗习惯也随之而发生的相应变化。历史上确有不少的有智之士,痛陈迁葬的陋俗,也有很多的因争风水宝地而发生的宗族冲突,警示后人引以为戒,但作为一种世代沿袭的丧葬文化,其生命力是极其顽强的,它业已渗入人们的血脉当中。当然,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发展,过去时代遗留的种种不合时世潮流的事物、风俗,其影响力会逐渐淡化,市场也会逐渐萎缩,最终推出历史的舞台。牛坑村的事例即能够说明这一点。


    综述

    笔者经过两次调查后发现,牛坑村的宗族社会生活与民情风俗,在很大的程度上较为客观地反映了延村、孔村、船塘、锦陂、浆田、郭屋等一带村落人们的社会精神生活概况。上述地区山水相依,血脉相联,无论是村落的历史建制与归属、地理位置与经济状况,还是宗族的迁徙及各村落宗族间的相互关系,人们对自然物的崇拜与伯公崇拜的统一,带有“祖先崇拜”色彩的姓氏节,以及一般意义上的岁时民俗与婚丧嫁娶等等事项,都是殊途同归,大同小异,在某种意义上可以此为基础,建构一个相当宽泛的区域性民俗“文化圈”,因而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与研究价值。在该地区延续了千百年的民俗事项,如何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怎样不断地补充、完善和更新,构筑起人们新的精神生活世界,而这也将是我们所要时时关注与研究的新课题。


    主要报告人:
    郭谨文 男 80岁 村民
    郭纪贤 男 58岁 村民
    郭朝禄 男 51岁 管理区支书
    郭朝畅 男 48岁 村长
    郭刘氏 女 79岁 村民
    郭黄氏 女 78岁 村民
    郭王氏 女 78岁 村民


    注释:

    ⑴⑷《南雄县志》南雄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广东人民出版1991年6月版
    ⑵⑼《韶关市志》韶关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中华书局2001年6月版,第1085页、第1088页
    ⑶《郭氏七修族谱•肆卷》,一九九九年六月版
    ⑸⑹⑺《客家民间信仰》汪毅夫,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年10月版,第42页,第55页,第123页
    ⑻《客家宗族社会》孔永松、李小平,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年10月版,第76页
⑽《南雄府志•十九卷》一九五八年广东省中山图书馆油印本,引自《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中南卷•下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1年12月版,第713、714页
    ⑾⑿《客家源流新探》谢重光,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年10月版,第143、144页,引文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6-5 09:04:37 | 显示全部楼层
怎么没有来源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3-29 17:46 , Processed in 0.018881 second(s), 6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