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310|回复: 0

“客家张化孙现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4-12 10:34: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张化孙

Huà Sūn 化孙 Zhāng 張 (1175 - 1267)  

鄞江始祖张化孙_在线视频观看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JpKe7tbZuUo/
百忍家风
张化孙家规

    张 化 孙 家 规

笃忠敬言。  急公守法。  完粮息讼。  
营生业言。  士农工商。  各执其业。    
慎丧祭言。  慎终追远。  宜尽诚敬。  
慎婚姻言。  娶媳嫁女。  咸宜配择。    
严内外言。  治内治外。  不可易位。  
敦孝悌言。  事事亲敬。  敦亲睦族。  
笃教学言。  养不废教。  作养人才。  
厚风俗言。  吉凶庆恤。  孤寡有体。  
敦和睦言。  捍忠御灾。  协力同心。  
严杂禁言。  奸盗赌博。  占欺谋吞。






张化孙 - 一、鄞江始祖张化孙



据谱牒资料记载,张氏系出黄帝第五子少昊之子挥,黄帝赐姓张。张化孙是张氏得姓始祖挥公的第一百四十代孙,是张氏入闽始祖张端的五世孙。张端是唐韶州别驾张君政的22代孙,唐代名相张九龄的第18代孙。原居陕西省宝鸡市眉县镇,于北宋重和年间(1118-1119)入闽,居汀州府宁化县石壁都葛藤凹(今南田村)。张端字臣楷,妣朱氏,生孟祥、仲祥。仲祥字邦钦,妣史氏,生悦国、宾国、仕国。宾国赠太守,妣朱氏,生扬德。扬德宋河北太守,妣巫氏,住宁化县磜头乡,生化龙、化孙、化凤。

张化孙(1175-1267),讳衍,字传万,宋岁贡生,赐进士出身,官任汀州知府,精通勘舆之学,以诰赠中宪大夫终老,原住宁化县石壁村,于南宋嘉泰二年(1202年)迁居上杭北乡深坑尾西洋村(今白砂镇茜洋村),建宅于官店前上吉街。元配陈氏(1174-1262),谥慈大娘;德配阙氏(1184-1271),谥惠二娘,俱赠恭人。生18子,有108孙,嗣孙播迁海内外,已发展到1000多万人,其中台湾就有120万人。

张化孙墓,在上杭县白砂镇茜洋村李屋背头大坪岗上,碑石上书:“诰赠中宪大夫清河张氏大始祖讳衍字化孙号传万之墓”,右下方刻有“十八房重修”。据载,墓地曾先后进行过5次维修:明万历43年(1615)、清康熙11年(1672)、清乾隆17年(1752)、清道光18年(1838)和最近一次1995年开始全面整修。陈、阙恭人墓距张化孙墓地一公里左右的官地村水尾神仙坑,清雍正三年(1725)更修,嘉庆十年(1805)按原山向分金更葬,1995年开始,与张化孙墓同时全面整修。 1996年,上杭县政府将张化孙墓和陈、阙恭人墓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据不完全统计,从1995年至今,已有43万多裔孙前往祭祖拜谒,敬称张化孙为鄞江始祖(汀江旧称鄞江)。因其上祖张祎(得姓始祖张挥的103世孙),西晋时曾为散骑常侍,随元帝南迁至江左(江苏南京一带)任职,其裔孙又从江左继续南迁,张化孙系其嫡传,其后亦称张化孙为“鄞江始祖闽粤江左流传”。张化孙祖居地上杭县,成立有“张化孙文化研究总会”,广东省的汕头、汕尾、揭西、惠东、蕉岭、梅州、大埔、紫金、龙川、河源、新丰、从化、翁源、曲江、英德、丰顺、五华、平远、兴宁、海丰、陆丰、饶平、深圳、潮州、东莞、肇庆,广西省的桂港、玉林、来宾、贺州,湖南省的平江、浏阳,江西省的兴国、上犹、会昌、萍乡、万载、瑞金、于都、崇义、南昌、遂川、赣县、安远、修水、铜鼓、寻乌、永丰、泰和,浙江省的云和、龙游,福建省的上杭、永定、武平、连城、长汀、龙岩、漳平、漳州、诏安、平和、南靖等100多个市县都建有张化孙研究分会或联系点,台湾省的屏东、基隆、台中、桃园、台南、高雄、丰源、云林以及香港、澳门、马来西亚、新加坡、加拿大等地宗亲也有前往祭祖或书信往来。

张化孙不是入闽一世祖,为何成为播迁四海张氏裔孙的共同始祖?“张化孙现象”成为近年来张氏族人和客家研究的一个热门课题。普遍认为,张化孙现象,不但具有客家族群尊祖敬宗、开拓进取、勤劳勇敢、吃苦耐劳、尊师重教等品质,而且,扬弃了山区客家人较为保守封闭、轻视工商、不善于经营的弱点,提高了族群的整体素质,促进了开拓创业敢于进取和冒险的大无畏精神。笔者认为,张化孙家族重视篡修宗谱,教育子孙报本不忘以及尊重祖德祖训,严格的家训家规也是助推家族兴旺发达的二条极其重要原因。



张化孙 - 二、纂修宗谱,报本不忘



民族英雄文天祥与张化孙是“忘年交”、“莫逆交”。文天祥20岁考中状元,入主朝政,官至右丞相,时张化孙已81岁高龄,官至中宪大夫。合作共事12年,共同的理想和抱护把他们紧紧联系在一起,他对张化孙的高风亮节、爱国情操推崇备至。当张化孙93岁终老时,万分悲痛,为张化孙题写“像赞”以寄托哀思:“公之风采,气宇轩昂。公之品行,正直端庄。诗书博览,忠孝名扬。作牧汀州,合郡群黎沾德泽;开基杭邑,一门父子沐恩光。纂修宗谱,报本不忘。钟灵毓秀,桂馥兰芳。绵绵世泽,长发其祥。”可见文天祥对张化孙是高度评价和十分推崇的,其中就有一条:篡修宗谱,报本不忘。
在上杭张化孙祠里,有一副奇特的嵌字长联:“赐姓自轩辕,大儒一人、铭垂两篇、辅汉三杰、功高四相、将封五虎、博物六史、貂蝉七叶,悉是清河族派;扬名昭世德,位列八仙、鼎甲九成、平戎十策、书忍百字、金鉴千秋、青钱万选、道隆亿尊,依然文献宗支。”此联把张姓上祖中赫赫有名的人物,用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亿等数词,巧妙地串联在一起。从黄帝赐姓张挥开始,有张仲、张载、张良、张说、张飞、张华、张安世、张果老、张九成、张方平、张公艺、张九龄、张鷟、张道隆等各类人物,既有公侯、将相,亦有名士、神仙等,一字讲一个故事,一位或几位张氏上祖名人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业绩,既培养宗族的自豪感,又以此典范激励后人,使上祖成为后人崇拜效法的偶像。

上杭太拔乡人张君绍是张化孙的八世嗣孙。明朝永乐癸未年(1403)会聚长汀、宁化、上杭三县宗伯叔合议联修《张氏宗谱》,经3年完成,编天地人字号,长汀、宁化、上杭各执一部。谱内载有张君绍篡写的《修谱序》,对这次联修宗谱的缘由、先世源流有简要记述,宗谱还详细记述了张氏家族西汉早期的移居、“汉季世变”的南迁、由南北返中原、东晋南北朝又南迁、唐末迁粤东、又由粤北迁中原、再由北南迁下赣入闽、宁化、上杭的经过。此谱至今仍完整的存留在张君绍的祖籍地上杭太拔乡祖祠“敦睦堂”里,是至今保存最久远的一部张氏宗谱。

据宗谱记载,赐姓祖张挥为前代世祖,衍传到张良的父亲张平共79代;汉留侯张良被张氏后人尊为汉始祖,又称为后代世祖,衍传到张化孙的父亲张扬德共60代。从汉张良为一世起的昭穆世法60字是:“仁让敦古道,雍和受以庄,金玉曰君子,冈陵裕尔康。经纬才能超,利贞位育安,椿萱同茂盛,兰桂奕芬芳。荣华徵九如,仕宦有书香,左右清昭穆,勋臣邦国扬”。  

张化孙从宁化迁上杭开居后别立一世,其家族也有一首五言八句字辈诗(俗称“内八句”):“化云腾上昊,承先绍启宗。仲兴山诒远,永廷应万崇。日振昌英俊,贤声继祖功。文运开世兆,科元定显龙。”这是张化孙从自己开始,往下40代亲定的字辈安排。张化孙去世700多年来,湖南浏阳、江西于都、上杭太拔的裔孙,恪守这个字辈安排。太拔裔孙如今已发展到33代,“开”字辈已有20多人。

纂修宗谱是一种中华传统文化现象,它具有一种巨大的凝聚力和承上启下的传承作用。张化孙及其家族重视这项工作,这也是其家族得以迅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张化孙的父亲张扬德曾任河北太守,生3个儿子:长化龙,宋解元;次化孙,宋贡生,赐进士,宋孝宗时的中宪大夫(正四品官);三是化凤,宋武举,谱载迁福州。张化孙三兄弟,出自官宦之家,其仕途也是十分成功的,他们不可能没有后代,问题在于化龙、化凤没有一代一代通过族谱把世系情况详细记录下来。而张化孙重视纂修族谱,裔孙连续不断地把家族的情况详细记载下来。现在,不少张姓人家,因为缺乏资料,千方百计从张化孙世系中去连线,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问题。



张化孙 - 三、家训家规助家族兴旺发达



张化孙家族是一个富有生气的长寿之家。张化孙93寿,陈恭人89寿,阙恭人88寿。四子祥云72 寿,十八子定云92寿 ……。张化孙18个儿子,108个孙子,平均每人6个儿子。这个家族之所以健壮长寿,子孙满堂,除了自然地理环境外,张化孙对祖道祖德“百忍”“孝友”鸿规,极为尊重,身体力行,所以,他德重乡邻,福寿全归。他把张氏源流、迁徙、家风、家训和要求效法的上祖典型,概括在一首遗训诗(俗称“外八句”,亦称“族诗”)中:“清河系出源流长,卜吉移居闽上杭。百忍家声思祖德,千秋金鉴慕宗坊。承先孝友垂今古,裕后诗书继汉唐。二九苗裔能禀训,支分富盛姓名香。 ”诗中所选的典型,既有个人(张公艺、张九龄、张仲),亦有群体(汉、唐两朝张姓人物)。从宗族伦理角度上看,这三个人是很有代表性的,八句家训为后代树立了三位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榜样:齐家应学习张公艺“百忍家声思祖德”,治国应学习张九龄“千秋金鉴慕宗坊”,平天下应学习张仲“承先孝友垂千古”。现在很多张姓人家,还以“百忍”、“金鉴”、“孝友”作为堂号,作为联语。汉、唐两朝,既是我国最为强盛的封建王朝,也是张姓人物文治武功最为显赫的朝代,可见张化孙教育后代的良苦用心和严格要求。据说,张化孙要求子孙把“内八句”和“外八句”作为族诗熟背,代代相传至今。按字辈诗规定的顺序取名,长幼有序,使同宗同祖的人产生一种特别的亲近感和亲和力,不断增强家族的凝聚力。更重要的是,从小孩开始就通过听长辈讲故事、说家训,生动形象的接受上祖业绩教育,培养宗族的自豪感,激发开拓创新、光宗耀祖、敢为人先的不断上进精神。背诵“内八句”和“外八句”,还有一个特殊的作用,就是“认梓叔”,日后在异地他乡如果迂到困难需要梓叔帮忙时,族诗可以作为“族内介绍信”,若背对了,宗亲马上以辈份称呼,热情接待,尽其可能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张化孙还制订了10条家规:“笃忠敬,言急公守法,完粮息讼;营生业,言士农工商,各执其业;慎丧祭,言慎终追远,宜尽诚敬;慎婚姻,言娶媳嫁女,咸宜配择;严内外,言治内治外,不可易位;敦孝悌,言事事亲敬,敦亲睦族;笃教学,言养不废教,作养人才;厚风俗,言吉凶庆恤,孤寡有体;敦和睦,言捍忠御灾,协力同心;严杂禁,言奸盗赌博,占欺谋吞。”张化孙家族,还把《百忍歌》(附)作为家训流传,在每家厅堂正中悬挂油漆鎏金的《百忍流芳》牌匾,作为和亲睦族之道。《百忍歌》通俗易懂,谈古说今,虽非尽善尽美,但在处理睦邻、人际关系、家庭问题上,起了一定的调节作用

张化孙不同于一般的士大夫阶级。他把自己的人生信仰,对子孙的要求,希望子孙效法的上祖典范人物,通过宗谱、家规、遗训和编排字辈等体现出来,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宗族文化内容。他一方面恪守孔孟之道,保持中原古风,另方面,又根据社会发展需要,打破“父母在不远游”的传统思想束缚,鼓励儿孙外迁,不断扩大生存空间。同时,在族内有一套比较完整系统、科学有效的教育内容和方式方法,使家族网不断发展壮大,英才豪杰和新人不断涌现。这也是其广布海内外的千万裔孙为什么尊他为大始祖的缘由了。正如张化孙墓的墓联所写的:派衍清河源流远,支分闽粤庆泽长。横披:积厚流芳(这是张化孙墓地早期使用的对联、横披)。墓地现用的对联,系按清道光十八年(1838年)重修墓后使用的对联:派盛清河绵世泽,支蕃闽粤振家声。横披:克昌厥后。



张化孙 - 四、张化孙裔遍天下



据资料显示,台湾客家人占总人口30%。在台湾的十大姓氏(陈、林、黄、张、李、王、吴、蔡、刘、杨)中,张姓列第四位,其中绝大多数自称是上杭张化孙的后裔。
2000年3月19日,5省18县张氏宗亲在上杭县隆重举行鄞江始祖张化孙诞辰825周年恳亲会,此后各地先后陆续给张化孙文化研究上杭总会寄来族谱及有关资料,各地也先后成立宗亲会、理事会、研究会、联谊会,并结集出版了画册《张化孙裔遍天下》。台湾成立有“张化孙宗亲联谊会台湾总会”、台北、桃园、新竹、基隆、苗栗、台中、嘉义、台南、高雄、花莲等13个市(县)都成立有张氏宗亲会。
据谱牒资料,张化孙各房裔孙都有播迁台湾的:尤其以四房祥云和十七房彼云公的后裔最多。祥云公腾辉系下裔孙在台中开基,昭上、晶上二脉最旺,小一郎公-文通公为文通派,还有志达公派、千九郎公派等。十七房彼云后裔文德公子孙,在台中、东势、石里、竹田为石扇派,在桃园等地为神岗社派。

张化孙18个儿子(按次序排列)十八房联诗:“吉庆祯祥集,从龙福自绵。景星卿帝阙,倬彼定名云。”嗣孙流向情况:

一房吉云,6个儿子。迁田梓头住。后嗣分迁广西郁林、宾阳、来宾、平南各县,广东揭西河婆,江西兴国县、上犹县。潮州、泉州、漳州也有散居。迁台湾新竹中为腾光派祖。

二房庆云,7个儿子。迁泮境住(一谱载迁福州甲田梓半迳)。后嗣多散迁福州、延平,也有迁江西各地的。部分裔孙迁台湾,称龙山舆派,尊致达公为入台始祖。

三房祯云,9个儿子。迁福州进源塘。后嗣散迁福州、德化、惠安、泉州晋江、江西兴国等地。

四房祥云,7个儿子。未迁,留上杭。后嗣分迁上杭、永定、连城、武平、龙岩各处,漳州南靖、平和,广东程乡(梅州)、兴宁、五华、蕉岭、大埔、丰顺、饶平、揭阳、(含今揭西)、陆丰、海丰、惠东、紫金、潮阳、汕头、从化、东莞、南雄、龙川等地,江西兴国、于都、宁都、会昌、寻邬、石城、南康、上犹、崇义、吉安、赣县、瑞金、永丰、修水、铜鼓、萍乡等县市,湖南浏阳、湘潭,四川也有散居。此房腾辉系下昭上、晶上二房散迁最广,小一郎(光裕、汉杰)裔孙在台湾开基,文通公迁台中,为文通公派;还有志达公派、千九郎公派等。

五房集云,3个儿子。迁樟树潭立业。后嗣有散居福建延平、江西兴国等地的。

六房从云,2个儿子。迁广东程乡(梅州)黄竹头立业。后嗣散居于梅县、兴宁、五华、饶平等地。

七房龙云,4个儿子。迁程乡(梅州)胜运里看坑(有谱载香坑脑)居住。后嗣散居嘉应州属各地和潮汕一带。

八房福云,6个儿子。迁广东镇平(蕉岭)立业。嗣孙分迁梅县下市攀桂坊、江西兴国县各乡。万三公在台湾开基,称万三公派,为“清源堂”本派。乾隆年间,十二世尚发公(长房)自广东镇平县徐溪渡台湾屏东开基,建有化孙公祠,在屏东内埔乡、新北势竹田乡,建有万三公祠。

九房自云,7个儿子。迁潮州大埔县立业。嗣孙分迁潮州、大埔、丰顺,江西兴国、于都、永丰等地,上杭、武平也有散居。裔孙有迁台湾凤山、台南、彰化,称板桥 派,另一支迁台湾的为揭阳派。

十房绵云,4个儿子。迁广东程乡(梅州)松口堡立业。嗣孙散居梅县、大埔各地。

十一房景云,5个儿子。迁横山下居住。嗣孙分迁嘉应州、潮州、大埔、丰顺、饶平、海丰、陆丰横山下,江西兴国县各乡。

十二房星云,6个儿子。迁清流居住(有谱载迁泉州清源流立业)。嗣孙分迁福州、兴化、泉州各地,清流、永安、沙县也有散居。

十三房卿云,10个儿子。迁福州居住。嗣孙分迁福州、建州、泉州,广州,浙江云和县以及上杭县通贤、珊瑚等乡。

十四房帝云,4个儿子。迁潮州居住。嗣孙分迁江西寻邬、会昌为多,福建永定湖雷、武平中山、长汀也有散居。有裔孙迁台湾台北木栅开基,称木栅派。

十五房阙云,6个儿子。迁漳州立业。嗣孙散迁福建漳州、广东潮州各地,江西兴国、于都各乡也有散居。

十六房倬云,5个儿子。迁徽州府居住。嗣孙散居江西寻邬、上犹,汀州、泉州等处。派下达京公,原居大埔,裔孙在台中县丰原市开基;张达公,原住广东曲江,康熙60年在台湾开基,住嘉义县。

十七房彼云,9个儿子。迁广东镇平(蕉岭)神岗下立基。嗣孙分迁蕉岭广福、梅县石扇、平远、大埔县各地,江西会昌县较集中,兴国、瑞金县也有散居,福建漳埔、龙岩永福、武平中山、永定、连城也有散居。文德公子孙迁台湾台中、东势、石里、竹田为石扇派,另一支迁桃园等地,称神岗社派。文德公裔泰胜,现居台中,1994年以后,3次专程到祖墓祭祖敬拜,有一次还举家5口同来,并捐资修建通往墓地的“文德桥”、“敬祖传万路”,返回台湾时,还特地在化孙公墓地带回一包黄土纪念。

十八房定云,8个儿子。迁永定县金砂居住。嗣孙分迁镇平县新铺、泉州晋江、惠安、南安各县,江西兴国、会昌、于都、吉安等县也有散居。

化孙公后裔从外迁地再迁台湾的就更多了,比如:大埔县清远都古源高甲高陂赤山下迁到台中的张承祖、张五合公,为赤山树德堂派;大埔县清远都古源甲桃花村迁台东关山的为八十郎公派友文公支系、迁往台中新社的为尚错公支系;大埔县清远都古野村岭坡下迁往云林虎尾的为古野绍忍堂;大埔县清远都白寨甲南山村溪南万石堂迁往台东的为南山万石堂派;漳州南靖县永丰里回溪总柳舍乡迁往台北中和的为莫文公派;南靖县河坑世英堂祖祠迁往台中六洽七合十三房为志达公派……。

从张化孙家族的发展中我们不难看到,族谱在理清世系,用家训家规教育子孙后代,促进家族兴旺发达中的显著作用。




张化孙 - “客家张化孙现象”



“客家张化孙现象”实质是客家宗族社会的典型表现

张化孙家族起源于上杭,却跨出上杭,跨出福建,而且跨出中国,形成了一个跨越海内外的庞大的家族网。据上杭县太拔乡清道光八年(1828年)修的《张氏族谱》载,张化孙生18个儿子,108个孙子。18子中当代即从茜洋村外迁的有16人。迁往地除本县外,有清流、漳州、福州,还有广东梅县、大埔、潮州,第十六子倬云远迁安徽徽州。另据考证,当时留在父母身边未外迁的第四子祥云、第十七子彼云,其第二代也开始外迁。祥云的裔孙,现已分布在广东梅县、大埔、潮州、汕头、广州,江西于都、兴国、吉安、上犹,湖南浏阳,浙江云和,以及台湾屏东等30多个县、市。彼云9个儿子,除第七子迁本县小吴地外,其他迁往本省的漳浦、宁化、漳平永福、漳州竹园、连城、武平和广东蕉岭,江西瑞金等地。如果说,张化孙上祖的迁移,是被迫的,那么张化孙后裔的迁移,是自愿的,是出于发展的需要。如今,张化孙裔孙的足迹已遍及闽南三角州、珠江三角州、潮仙平原、香港、台湾和东南亚等地,达千万之众,形成一个庞大的家族网。

这个家族网,把古人、今人连在一起,把传统和现代连在一起,对家族成员进行着特殊形式的教育。如他们把自己上祖中赫赫有名的人物突显出来,或写入诗中,或嵌入联中,并作为一遗训,向后代灌输。这里着重介绍一副奇特的嵌字长联,把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亿等数词,嵌在一副对联中,一字说一个故事,一位或几位张氏上祖名人,联文为:

赐姓自轩辕,大儒一人、铭垂两篇、辅汉三杰、功高四相、将封五虎、博物六史、貂蝉七叶,悉是清河族派;

扬名昭世德,位列八仙、鼎甲九成、平戎十策、书忍百字、金鉴千秋、青钱万选、道隆亿尊,依然文献宗支。

对联中,从黄帝赐姓张挥开始,把张仲、张载、张良、张说、张飞、张华、张安世、张果老、张九成、张方平、张公艺、张九龄、张皆、张道陵等连珠排列在一起。一副对联,罗列了公侯、将相、名士、神仙各类人物,记述他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业绩,以此激励后人。通过这样培养宗族的自豪感,使上祖成为后人崇拜的偶像,效法的典范,把上祖的成就化为后人的进取精神,使古人、今人连在一起。张化孙是比较开明的,而且具有强烈的发展意识。作为士大夫阶级,他一方面恪守孔孟之道,保持中原古风;另方面,又根据社会的发展,家族的发展,吸收新的思想。为促进家族的发展,他敢于打破“父母在不远游”的传统思想束缚,鼓励儿孙外迁,以扩大生存空间。又如,他一方面崇文尚武,另方面又重视工商,不囿于“耕读为本”,而采取士农工商并重之策,并订在“家规”之中。在“十条家规”的第二条明确写上:“营生业,言士农工商各执其业诸事”。改变了客家先民中比较普遍存在的轻商贾,不善经营的思想。这不但大大开拓了张化孙裔孙生存发展空间,而且改变了他们的营生理念。这种传统和现代的结合,可以说是一个思想上的突破和进步。

上述两点,是形成这一“现象”相互促进的两个支点。在封建社会那个“多子多福”的伦理观念指导下,通过外迁,促进人口发展,促使这一家族网的迅速形成。人口发展了,要生存下来,要继续发展,这就要求创造继续发展的条件,掌握继续发展的本领,这就要求提高人口的质量。张化孙采取的办法是鼓励后人以上祖为榜样,自强自立,开拓创业,提倡读书,崇文尚武,走“读书做官”的道路;同时又士农工商并重,开拓生存空间。这样不但人口发展得快,发展得多,而且发展得好,军政商学各界,代有贤能,人才辈出。


“客家张化孙现象”从张化孙开始是什么原因

这个问题,初看起来,似乎不通,“张化孙现象”从张化孙开始理所当然,何来问题?我们提出这个问题的意思是,为什么在张化孙及其以后,会出现这种蓬勃发展,长盛不衰,并呈多姿多彩“现象”。这里我们从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张化孙是客家早期人士中的杰出代表。民族英雄文天祥,曾为张化孙题写“像赞”,云:“公之丰采,气宇轩昂;公之品行,正直端庄。诗书博览,忠孝名扬,作牧汀州,合郡群黎。德泽开基杭邑,一门父子沐恩光。纂修宗谱,报本不忘;钟灵毓秀,桂馥兰芳;绵绵世泽,长发其祥。”从“像赞”可以看出,文天祥对张化孙是颇为推崇的。

1、当时上杭的社会环境,对“张化孙现象”的形成也有一定作用。

上杭地处汀江中游的黄金水段,于唐大历四年(769)设场,宋淳化五年(994)升场为县。南宋乾道四年(1168)县治经(禾丸 梓堡、鳖沙、语口市、钟寮场)四迁而至郭坊,即今上杭城关地区。由于上杭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地理环境良好,加上中原移民带来先进的生产方式、生产工具、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了农业、手工业、开矿业、航运业和商业的全面发展。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文化的繁荣和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据县志载,宋绍兴二十年(1159)开始建学舍,置学田。县治迁至郭坊后,在中心地段建筑县署,县署左右侧建主簿厅和县尉厅,西侧建盐仓库,民房、水井、街道、商店、寺庙,按区划建设,井然有序。嘉泰二年(1202),知县事黄葵创修第一部《上杭县志》。张化孙迁居上杭时,上杭置县已有210余年,县治迁至郭坊也已将近40年。由于中原移民,“衣冠南渡”,给上杭文化事业的发展创造的很好的条件。《汀州府志》称:“上杭衣冠文物,颇类大邦,礼乐诗书,实多济美”。清《福建通志》也说:“上杭比屋裕如,士勤学业,彬彬文物,有类大邦”。新郡志云:“上杭文物类于大邦,科名甲于诸邑,家家建迫远之庙,户户置时祭之资。”张化孙和他的家族,给上杭带来了中原文化传统,而他自己也在这种文化氛围中,潜心研究社会历史和家族文化,总结社会的、家族的历史经验教训,成为这一时期南迁客家人中的杰出代表。

2、张化孙对“张化孙现象”的形成和发展,起了奠基作用。

张化孙把自己对社会历史和家族文化的研究成果,通过一系列办法付诸实施,兹略举如下:

①纂修宗谱。宗谱,也叫族谱、家乘,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一种普遍的文化事象,它具有一种巨大的凝聚力和承上启下的传承作用。正如文天祥对张化孙的“像赞”所说:“纂修宗谱,报本不忘”。这对维系张化孙家族的存在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②制订家规。他制订了“笃忠敬,营生业,笃教学,慎丧祭,慎婚姻,严内外,敦孝悌,厚风俗,敦和睦,严杂禁”等十条家规。

③立下遗训。他的“遗训”,是一首诗,也称“遗言”、“遗诗”、“族诗”,其裔孙通称为“外八句”。全诗为:

清河系出源流长,卜吉移居闽上杭。百忍家风思祖德,千秋金鉴慕宗祊。

承先孝友垂今古,裕后诗书继汉唐。二九苗裔能禀训,支分富盛姓名香。

一首诗短短56个字,把源流、迁徙、家风、家训和要求裔孙效法的上祖典型都概括在里面。所选的典型,包括个人(张艺公、张九龄、张仲)和群体(汉、唐两朝张姓人物)两个方面。从对社会的贡献来看,所提的三个典型人物,不一定都是历史上最杰出的人物,但从宗族伦理来说,这三人有是很有代表性的。很多张姓人家,还以“百忍”、“金鉴’、“孝友”为堂号、为联浯。选择汉、唐也很有讲究,汉朝、唐朝,既是我国封建王朝最为强盛的朝代,也是张姓人物文治武功最为显赫的朝代。这里,人们不能不佩报张化孙的智慧和良苦用心。

编排字辈。他效法上祖张良,为裔孙编了字辈诗。张良,字子房,号仁寿,为张挥的80代裔孙。他从自己开始,编了"60代”的字辈诗,从“仁让敦古道”到“勋臣邦国扬"12句60字,到张化孙父亲张扬德正好60代。张化孙也从自己开始,编了"40代”,8句40字的字辈诗,被其裔孙通称为“内八句”,全诗为:

化云腾上昊,承先绍启宗。仲兴山诒远,永廷应万崇。

日振昌英俊,贤声继祖功。文运开世兆,科元定显隆。

张化孙把自己的人生信仰,对子孙要求,希望子孙效法的上祖典范人物,通过宗谱、“家规”、“遗训”和编排字辈等体现出来,形成了一整套的宗族文化。从形式到内容,严格认真地对子孙的思想道德行为进行规范,要求裔孙身体力行。这就为“张化孙现象’的形成、发展奠定了基础。

3、张化孙对子孙开拓、进取起了导向的作用。

张化孙经常教育子孙要有开拓、进取和敢于冒险的精神。18个儿子,先后外迁了16个,留下第四、第十六子(也许分别是陈氏、阙氏夫人所生),为了把这种敢于开拓、敢于冒险的精神传下去,他通过家规、家教、编排字辈来促其实现。我们从调查中了解到,在老一辈的张化孙裔孙中,男孩稍懂事时,大人必教他背诵“外八句”和“内八句”,即遗训诗和字辈诗,讲解祖祠对联上人物的故事,讲解家规的要求。在小孩未成年、还未踏上人生旅途的时候,他头脑中最重要的人——父亲或祖父,给予的教育,印象是最为深刻的。特别是通过“讲故事,说家训”,形象生动的上祖业绩,唤起了儿童的自豪感,潜移默化地给小孩以深刻的影响。祖先给予的荣耀,培养出一种“出人头地”、“敢为人先”的心态,从而产生鞭策自己开拓创业的力量。这首先给予儿童思想上的武装,是一种精神力量。此外,按字辈诗规定顺序取名,长幼有序,同宗共祖的人,能产生一种亲近感和亲和力,对家族来说这是一种凝聚力。700多年来,有好些地方,如江西的于都、兴国、遂川,湖南的浏阳,上杭的太拔、水西渡等地还是按“字辈诗”规定的顺序取名。太拔已传到“开”字辈,为张化孙的33代孙,已有20多人。背诵“外八句”、“内八句”,还有一个特殊作用,就是“认梓叔”的需要。日后在异地他乡,碰到困难要请梓叔帮忙时,他们见面交谈的第一句话,是考“外八句”和“内八句”。若回答得对,马上按辈份称呼,热情接待,根据所提要求,或帮助寻找活计,或资助钱粮,尽其可能地满足对方要求。人口的发展,必须不断扩大生存空间,不断向外迁移。“有困难,找梓叔”。先期外迁的张化孙裔孙,对后来者的关照、资助,这就为后迁者壮了胆,推动了张化孙裔孙的不断外迁和迅速发展。

“张氏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和意义   

“张化孙现象”实际上是“张氏宗族文化现象”,它表现出了客家人的开拓、进取和敢冒风险精神,也可以说是客家精神在一个客家民系群体发展中的体现。如前面所列举的,张化孙家族也和其他客家族群一样,具有爱国爱乡、尊祖敬宗、尊师重教、自强不息、开拓进取、勤劳勇敢、团结奋斗等品质,加上张姓具有的“军武之姓”的特质和张化孙本人宗族文化理念,再加上很多裔孙向沿海地区和海外播迁,接受了滨海文化、海洋文化的熏陶,使客家人理念的积极方面得到进一步发挥,而对某些消极保守方面则予以摒弃,形成了颇有特色的“张氏文化现象”。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在经济全球化浪潮滚滚向前、世界进入知识经济、网络经济的今天,“张氏文化”还有没有作用,还有没有存在的意义和价值?笔者以为,回答是肯定的。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家族文化包括张氏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此,应当批判地继承。摒弃其糟粕,继承和发扬其精华。诸如:

1、开拓创业,敢冒风险。张化孙家族和其他客家人一样,在辗转南迁中,披荆斩棘,历经磨难,来到闽西山区,把蛮荒之地开发成新的家园。尔后,又继续向外迁移,创建新的家园。艰苦卓绝的斗争,培养了张化孙家族的开拓创业和冒险精神。今天,我们仍然要靠这种大无畏精神,站在时代的风口浪尖上,乘风破浪,搏击中流,“敢为天下先”,做时代的弄潮儿。

2、重视教育,培养人才。张化孙家族发扬客家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而且从小孩做起培养下一代的发奋向上精神。诚然,今天的教育宗旨、教育内容应当与历史不同,不能—味再走“学而优则仕”的道路。应按照“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培养具有强烈的现代意识、创新精神和丰富的知识技能手新型人才,以迎接新世纪的挑战。

3、团结互助,同舟共济。张化孙通过提倡“孝友”、“百忍”和家规、家训等,在家族里营造良好的团结、互助氛围。现在来看,这是较为狭隘的,但这种团结互助、同舟共济的精神,现代社会仍然很需要。推而广之,今天人们在发展经济文化,在向自然界的斗争中提倡的“团队精神”,“群体意识”就十分需要具有这种团结互助,同舟共济的精神品德。

4、居安思危,安而思进。张氏家族和所有客家人一样,长时间的迁徙过程,是不断面对危机和克服危机的过程。在和恶劣的周边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斗争中,培养了危机意识。张化孙迁出宁化,是看到继续在那里可能产生的危机;定居上杭之后,虽然当时上杭的环境还比较好,但他看到了潜在的危机,认为子孙仍需继续创建新的发展基地,通过发展进一步扩大生存空间。今天,在复杂多变的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要打好经济仗,要抢得优势,赢得成功,也需要有锐敏的危机意识与应付危机的勇气和智慧。这样,才能使自己发挥优势,转化劣势,扬长避短,趋利避害,使自己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5、继承中华文化传统,维护“中华价值观”。如前所述,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我们必须继承和发扬光大,维护“中华价值观”。随着经济全球化,西方文化、“西方价值观”随之而来。对于西方文明中先进的东西,我们以客家人的“包容性”,吸纳融合,而对于西方文化中消极因素和不合中国国情的方面,必须予以抵制,坚定地维护“中华价值观”,并发扬光大。这是我们国家、我们民族(包括客家),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所必需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4-19 18:51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