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818|回复: 3

传统,莫待失去时才懂得珍惜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5-18 02:36: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传统,莫待失去时才懂得珍惜
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需要对历史的深深意会,需要对自然珍视虔敬的心灵,而不是为了一时的冲动
向来要被别人抢了去的东西,才打心眼里觉得珍惜。近日被媒体炒的沸沸扬扬的“端午节保卫战”的激愤,也是源于某邻国打算将江陵端午祭
申请本国非物质世界文化遗产的举动,不少国人惊呼,有人“端”了我们的“端午节”。
真有其事也好,虚惊一场也罢,其实这场争论的背后,更多是源于我们自身对于传统节日的漠视和遗忘。在今天,保护民族民间文化的话题实
在有必要继续下去,否则会有更多属于我们自已的文化遗产不只被抢走,而且是还给我们的祖先。
有学者统计,我国各式各样的节日有数千种。而当圣诞节、情人节等“洋节”大行其道,为更多的国人庆祝时,我们多少忽视了端午、重阳等
这些传统节日。而传统习俗与节日,虽然千百年来传递着人们世代共通的民族情感与记忆,经过一代接一代传承,其中许多文化传统和信息正
在逐渐流失殆尽。
五千年文化历史,多民族融合聚居,由此凝结了我国丰富的文化遗产。但在现代化进程和外来文化纷至沓来的同时,传统民族民间文化受到了
很大冲击,呈衰落之势:传统工艺美术从上世纪80年代便处境艰难,福建的软木画、竹编等后继乏人;我国获得首个非物质遗产称号的昆曲,
有着600百多年的历史,而今仍未摆脱衰落趋势,更不要说流传范围更窄的地方小戏,如丝竹戏、牛哥戏、毛南戏等,己是难得一见;宋代便
有彩版印刷的年画、曾大江南北演出的皮影戏,现在踪迹难觅。
如今凋敝的传统文化,当初无不是从丰厚的民间土壤中生长出来,然而随着人民生活方式的更新,曾经的沃土己不能供给适合的养分。日益先
进的科技与文化传播手段,或许会使传统文化为西方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所覆盖,但传统民族民间文化所受到的冷落,不能不说与我们短视、
浮躁的社会心理有关。如果今天再不珍惜,不及时抢救,千百年来沉积的这些文明成果可能在一朝无影无踪。
文化的传承,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不应只是收藏成为博物馆艺术,真正的承袭者是我们每一个人。只有为传统 文化注入活力,使其
能够在新的土壤里生存,继续生成我们文化生活的筋骨,才能让传统文化拥有不息的生命。正如专家所言,传统文化潜在地影响着有们的心里、
思维方式,也应该活跃在人们的衣食住行、休闲娱乐当中。他们原汁原味地出场会令人陶醉,而鲜活地参与现代生活更让人觉得亲切。传统文
化的保护与传承,需要对历史的深深意会,需要对自然的珍视虔敬的心灵,而不是一时的冲动,更莫待到失去时才懂得珍惜。
来自浙江青年时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5-18 19:33:15 | 显示全部楼层
语言也是一样,当一种语言流失掉后是不可能再生还的。世界上已灭亡的语言已经证明了这一点,所以我们希望客家人不要以为现在没有必要考虑客家话的流失问题。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5-20 12:57:53 | 显示全部楼层
天下万物萌、灭,冥冥中自有定数;尽人事以观天命吧。

[ Last edited by 鹏城浪子 on 2004-5-20 at 14:31 ]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5-21 13:08:28 | 显示全部楼层
Posted by 鹏城浪子 at 2004-5-20 12:57
天下万物萌、灭,冥冥中自有定数;尽人事以观天命吧。


像你这样的观点实在有点消极,我从来都不相信什么上帝,上天,神仙之类的东西,我只相信自己.任何错都是认为造成的.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4-20 06:43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