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210|回复: 0

[转帖] 巡城马:旧时客家人的“邮政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2-12 12:13: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丘祥昌

提要:旧时,客家年富力强的男人多外出,到经济发达地区甚至是海外或打拼或创业。由于家乡地处偏僻,交通不便,又无邮政局等,无法与家人联系。而这时,一种类似于现代邮递员功能的“巡城马”就因应而生,帮助在外谋生的人们给家乡的亲人带去书信、包裹及银两等,使得两地亲人故友的相思想念得以沟通,减缓了游子的乡愁,让他们能安心工作。

诞生于何时已不可考

旧时客家人从北方不断迁徙到南方,又从客家祖地(宁化)、客都(梅州)中转走向各地。这期间为解决远离亲人故友的联络,互通骨肉之情的乡愁,一个翻山越岭、走村串户的全新职业——巡城马就这样产生了。

客家人多数迁徙在偏僻山区居住,由于交通比较闭塞,信息不灵及主客地域之争等原因,生活举步维艰。因此年富力强的男人,很多到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乃至于到海外去谋生创业。此时又常被远离家乡的父母妻儿所挂念,于是他们便自发组织起来,轮流派人定期或不定期,把信件、财物等送回故里。后来觉得这样既费时且费力,又无法长期坚持下去,便商议以专人承办、派出人员到外出打工之地及相关沿途收取信件物品,巡回到故里交给家人手中去。这样,在远未建立邮政局以前,一个由私人经营的、类似于现代“邮政业务”要收取一定费用的全新职业——“巡城马”就派生出来了。

“巡城马”诞生于何时已不可考。一说出现于明末,一说为清初或放开海禁、客家人大量赴海外谋生以后。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巡城马的诞生要早于后来更为规范的水客。他们两者之间必有异同,则无疑。

业务的拓展和规范

巡城马初期在民间的运转是局部地区,范围很小。如梅城至丙村、松口、畲坑,后逐步发展到兴宁、龙川、五华、平远、蕉岭、大埔、丰顺、揭阳、汕头等地域,收取两地亲人故友的信件、财物,跋山涉水穿州过县地把它送到收件人的手中。由于有了巡城马这个“特使”,从而促进了不少人外出打工谋活计,这样一来巡城马的业务也从少到多,在取得信誉和经亲朋知熟推荐后,使业务得以进一步拓展。

巡城马的发展引起了社会上不同层面的人的关注和重视。从事巡城马的人员,一般由主办的负责人(老板),挑选出年轻体壮、有一定文化,且品德好、老实忠厚的男人担任。但在运转过程中,也会常常出现一些问题,像一些在外打工所得的钱物及信件,在交给巡城马后,一些巡城马会产生非分之想,用这些钱就地购买一些小而精的特产带回异地出售,从中赚得一些红利。不过,不时会出现这些特产一时不能套现,从而出现拖延时间给收件人,致使信誉度下降。加上有“土匪”在途中抢夺,更使业务一度停滞不前。这些情况引起了民间头人和地方官员的重视,制订乡规民约,要求巡城马要做到安全、准确、快捷投送;同时惩处抢夺行为者,与一些驿站建立联络“情报”关系。这样一来,巡城马的业务得到比较牢固的发展,从一个徒步进行的投递,逐渐发展到车马、水路并进等方式进行,并在龙岩、赣州、广州等地,建立起连接站。清时中、晚期,不少客家人去到东南亚各地谋生,此时身在海外的亲人,又急切寻求与家乡取得联系的方式,巡城马便通过民间与之沟通,从而使一个与海外建立业务往来的新业态——水客,便又呼之欲出了。

山区客家人的信息好帮手

在清晚期,虽有一些官办邮政局的出现,但由于客家地区多为山区,道路崎岖、村庄偏僻,当年的邮政网点根本覆盖不了,所以这些从事私人经营“邮政业务”的巡城马,就成为山区客家人的信息好帮手。那些留在乡村的妇孺,由于客家人重男轻女的缘故,这些妇女有好些都未正式取名字,因此这些信封只能写上“黄吉祥家收”、“李阿香内子收”或“张福古之乡收”等。一些信件巡城马一时找不到收件人,往往不厌其烦地翻山越岭寻找,直至送达收件人为止。也常有收件人找到后,因老少妇孺不识字,应收件人之请而代读信件,也有的托购东西,如衣物、药品、食品或当地的特产;随信写明“力金已付”的,说明已先付劳酬,如若一时拿不出钱,则写明“到奉几仙”的字样(旧时使用铜币银圆,十仙为一角,十角为一元)。由于互相取得信任,巡城马很被人们尊重,每当听到他们到来时,收件人往往会送上一杯茶水,或一些可充饥的食物作点心,倘若遇到下雨山洪断路,甚至会给予留宿,如有中暑冻伤等疾病,则当自己人看待,找来一些便药治疗。由于巡城马与用户的关系密切,信誉不断加深,从而使业务得到不断发展。

解决山区客家人乡愁的巡城马,这个古老的职业直至清末民初,现代邮政业务出现且较为完善后,才慢慢地退出了历史舞台。

来源:http://news.gmw.cn/newspaper/2014-12/10/content_102715823.ht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4-25 07:14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