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828|回复: 0

[转帖] 【demo】客家古镇——百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2-5 18:20: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客家文化是中国南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华夏汉族文化中独特而又不可多得的瑰宝。  经历时光洗练而保存至今的明清古建筑,蜿蜒曲折宛如迷宫般的鹅卵石路,别具风格的客家民俗文化景观……走进梅州大埔县百侯镇,如同进入了一座巨大的客家建筑、民俗博物馆。漫步其中,一幅幅颇具客家风情的景色画卷让人目不暇接。
  百侯古镇位于广东省梅州市大浦县,距离大浦县大约有10分钟的车程,这里也是梅州市唯一的一座历史文化名镇。百侯古镇除了是历史文化名镇,还有许多的美称如:“文化之乡”、“华侨之乡”、“干部之乡”。在这里有着古老的文化传统。
  百侯镇原来叫做白喉,在清康熙年间,有个叫杨之徐的一个进士将“白堠”的“白”字头上加一横成“百”字,又把“堠”字的“土”旁弃之仍为“侯”字,意在“白侯辖地,出百位封侯”。明清时期,百侯镇就拥有翰林5人,进士23人,文武举人134人。在近现代,这里亦是人才辈出,原国民党上将、广东省政府主席罗卓英将军和著名爱国大实业家肖畹香等都是百侯人。据了解,该镇保存完好的明清时期古民居建筑有120多座。更令人惊叹的是,此地历来文风鼎盛,书香氛围浓厚。提起当地流传的“同堂七魁”、“同榜三进士”、“一腹三翰林”等佳话,几乎每个村民都能娓娓道来。也足见这里的文化底蕴的深厚,历史传承之悠久。
  
  杨氏宗祠。是这里的古建筑之一。
  
  修葺一新的古街道。
  
  各种新鲜的蔬菜。
  
  鸡骨草,煲汤和煲凉茶的材料。
  
  镇子里的木工匠人。
  
  
  
  流动的鸡贩子,很久没有见到过这种场景了。
  
  天色渐渐暗淡,走在古巷中有种穿越的错觉。
  
  小镇上年轻人已经大都出门在外,留守的都是老人和孩子了。幽静了古巷空无一人。
  
  在白喉,这种大大小小的祠堂随处可见。
  
  屋角的建筑形状在其他各地都没有见到过,是当地的特色吧,形状似龙似凤,张扬肆意有个性。
  
  大红的灯笼。
  
  通议大夫第是当地建筑的杰出代表了。通议大夫第建于清乾隆年间,是时任陕西按察史杨缵绪所建。建筑风格为砖木结构的殿堂式围龙屋,占地3800多平方米,共有9个厅,18个天井,70个房屋。主体三进院落式,屋内天顶屋脊用沙灰雕塑成鲤草高翘状。大门、下厅、中厅分别贴有三幅传统楹联,由内容可见屋主浓厚的儒家思想情怀。
  
  这里仿佛是被时光遗弃的一角。
  
  老屋虽老,却还是处处有着生机,让我们知道这里有人住着。
  
  斑驳的墙上挂着老玉米。
  
  猫咪成为这里陪伴老人们的朋友。
  
  
  穿越时光隧道。
  
  沉甸甸的稻谷即将成熟。或许现在的它们已经不仅仅是人们谋生的手段,更多是这里的老人对于土地深深的寄托了。
  
  肇庆堂百侯镇的著名景点之一。
  肇庆堂,也叫敬修衍庆,建于1910年,距今已有90余年历史,由杨荫恒斥资8万光洋兴建。肇庆堂是一座中西合璧式建筑,占地约3200平方米,主体为“堂”、“横”组合的府第式客家围屋,平房为中式结构,包括中堂、下堂和禾坪,左右各有横屋一排,共有6个厅,12个房间。紧挨中式平房的是一座西式回字结构的两层洋楼,共有10个房间。建筑既传承了客家民居的特色,又融入西方建筑的设计。屋内的梁柱、斗拱结构坚固精巧,装饰雕龙画凤、造型精致、栩栩如生,既是一座客家民居之典范,又如一件精雕细琢的立体画屏,堪称百侯最美古建筑。
  
  满园的绿意就这样伸展了出来。就像是白喉一样,不希望藏在深闺,更希望接触更多的视野。
  
  粄食,是当地人用黏米、薯粉等原料制作成的主食。笋粄,包括粄皮和粄馅。粄皮多用薯粉制成,粄馅有肉碎、虾米、豆腐干、笋块等,形如饺子,因此也被称为“客家饺子”。
  
  老鼠粄,因形状和老鼠尾巴相似而得名。其实就是用黏米做成类似与面条状的主食,可煮可炒,配以肉末葱花和调料,味鲜可口。
  奉送百侯古镇美食,当地特色,不容错过哦。
来源:http://travel.sohu.com/20141205/n406696480.s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4-19 13:30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