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120|回复: 0

梅花馆主情系西湖17年撰写《惠州西湖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1-21 18:50: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仍住在老宅里的老人,讲述梅花馆的故事。

精致的雕刻诉说着历史。

梅花馆是两层的青砖瓦房。

张友仁。(翻拍)

在日前举行的惠州市老街综合整治活动中,深藏在金带街5巷7号的一栋老房子,新挂上了一块牌子——“梅花馆”。梅花馆里有怎样的故事?其主人是何许人也?《惠州日报》记者实地探访了解到,梅花馆为惠州名人张友仁的故居。他历经17年为惠州西湖修编《惠州西湖志》,他还主持兴建了广东第一条公路。

【人物名片】

张友仁(1876年~1974年),曾用名张夏、胜初,辛亥革命后改名为友仁,惠城区桥西人,致公党成员。20岁考补清朝禀生,曾参加中国同盟会,参与反清运动。后任海丰、龙溪县长,广东公路处长、惠樟公路局长、福泉公路局长。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东江图书馆馆长、广东省文史馆副馆长。广东省第二届人大代表,致公党中央委员,第三、第四届全国政协委员。

记者走访

故居前曾有大花园种有两棵梅树

位于市区西湖边的金带街,是闹市中的一条老街,一道月洞门将现世的热闹喧嚣与老街的清幽静谥隔开。金带街历来藏龙卧虎。在金带街上行走,一栋栋青砖瓦房带着岁月的沧桑,墙角下花圃、盆栽生机盎然,来来往往的人带有几分悠闲自在。

如果不是惠州老居民廖永钦带路,记者断不会钻进金带街五巷。穿过这狭窄曲折的巷道,惠州老生活的感觉越来越浓。转过一条小巷之后,一栋两层高的小楼出现在眼前。楼房门前挂着门牌号:金带街5巷7号。青石门框上方挂着一块崭新的金黄色牌子:梅花馆。

房子是二层的青砖瓦房,墙上已长满青苔,二楼的窗子上有拱形的装饰。走进里面,则是一个天井,一个大大的楼梯间占据了天井,一排台阶通往二楼。二楼楼面铺着条形木板,走在上面咚咚作响。

两位老人坐在大门前,一位坐在石条凳上,低着头刮猪皮上的猪毛;另一位坐在一旁,两人话着家常。刮猪毛的老人姓杨,坐在一旁的名叫张淑群,两人都是张友仁的后辈。杨阿婆今年已经70多岁,张友仁的弟弟是她的姑丈。张淑群今年80多岁,是张友仁弟弟的养女。“以前我听老一辈人说,老房子前是一个大花园,花园里种了两棵梅树,两边还建有金鱼池。”杨阿婆说,她嫁过来时还能看到那两个大金鱼池,但是里面已经没有金鱼了。“梅树我倒是没有见过,听我丈夫说,两棵梅树已经被砍了。”后来,房子前的花园建起了楼房,再也没有花园,更没有梅树了。张淑群说,到了后来,张友仁多在广州居住,住在这里的主要是他的弟弟。“现在这里还住着几家人,我们祖孙三代还住在这里。”

人物故事

勤政爱国

清末考补禀生,在惠州结识了陈炯明

梅花馆犹在深巷伫立,张友仁的故事也未曾流逝在岁月中。他的形象在故人、今人谈说中越来越鲜明。与张友仁同样出生在桥西的廖永钦说起金带街,第一个想到的名人就是张友仁。廖永钦的宗亲族人———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廖辅叔同样与张友仁颇有渊源。张友仁去世后,廖辅叔还曾经在《惠州文史资料》著文回忆张友仁。“他编了《惠州西湖志》,还修了惠樟公路。”作为后辈,今年70多岁的廖永钦说起张友仁的事迹如数家珍。

据了解,在多辑《惠州文史资料》中,多人写文章回忆张友仁。张友仁如此深入人心,他和惠州有着怎样的故事?这要从1876年说起。那一年,张友仁在惠城区桥西金带街出生。原名叫张夏,后来改名胜初,辛亥革命后再改名为友仁。清代末年,20岁的张友仁考补了禀生。《惠州文史资料》第三辑中记载张友仁“在惠州丰湖书院、惠阳观澜书院、博罗登峰书院为膏火和尚志书社课近十年。”期间,张友仁还在惠州结识了陈炯明。1905年,张友仁从当时的两广师范简易科毕业。在校读书时,他常与陈炯明倾谈时事。毕业后,他到中小学做教员,还做过校长。

主持修建广东首条公路,被称为“公路迷”

后来,张友仁从政,先后任海丰、龙溪县长,广东公路处长、惠樟公路局长、福泉公路局长。张友仁主政海丰、龙溪时,廉政爱民,废除陋规,免积欠粮税,禁烟赌,止械斗。其间,他对海丰文化事业很重视,大办新学,建中小学百余间。

从政期间,张友仁热衷修路,被称为“公路迷”。廖辅叔回忆说,张友仁一说到公路就眉飞色舞,还斩钉截铁地说:“一息尚存,此志不容稍懈!”廖辅叔认为,当时广东的公路网,基本上就是他任广东省公路处长的时候划定的。而广东首条公路———惠(州)平(山)公路,就是张友仁主持兴建的。此后,他还修建惠(州)樟(木头)公路、福(州)泉(州)公路和广汕公路。

来源:http://culture.gmw.cn/newspaper/2014-11/20/content_102124647.ht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4-19 08:25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