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175|回复: 10

【求助】谁知道“童”姓的源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5-9 15:53: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如题,谢谢啦!!!:cool::cool::coo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5-9 21:14:26 | 显示全部楼层
童姓始祖是远古颛顼帝之子考童。《元和姓纂》云:“颛顼生考童,考童子孙以王父字为氏。望出渤海。”《通志·氏族略·以名为氏》亦云:“童氏,颛帝生考童,其子孙以王父字为氏……望出渤海。”
        史载,考童的儿子重黎与吴回,都是帝喾时专司“光融天下”的前后祝融氏。重黎的子孙是后世之司马氏;吴回的子孙繁衍很广,除童姓之外,胡、彭、曹、坐、娄、苏、顾、温、董诸姓,亦有源出吴回,他们是同宗不同姓的一大族群。
        童姓望出雁门和渤海,雁门是战国时赵国所置郡(今山东北部之地)、渤海为汉初所置郡(河北沧县以西,河间县以东,安次县以南,山东省无隶县以北地)。童姓的先人,早期活动于山东北部一带,以后逐渐向南播迁,宋元之际,已成为南方的著名姓氏。
        据连城《童氏族谱》载:中原上祖原居河南开封,因金兵入侵,童朝山率眷南迁,在浙江绍兴府嵊县开基创业。至南宋建炎元年(1127),万一郎携四子经江西避乱来闽,在汀州府清岩里定居。其裔孙十三郎,又于宋宁宗开禧元年(1205)由青岩里童坊迁居连城定居。
        汀州宁化曹坊(原名石牛)《童氏族谱》载:“元朝至元中,四六郎由江西出宦清流,始建邑治于四堡童坊,生四子,一郎留居守祖墓;二郎迁连城;三郎迁返江西;四郎徙居宁化石牛村。曹坊童氏是为雁门郡。”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5-11 00:43:43 | 显示全部楼层
十分多谢SHIZY版主,崖以下就D崖嘎姓系酿满来嘎廖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5-11 07:44:20 | 显示全部楼层
各位客家朋友:大家早上好,请问版主能告诉我你的联系方式吗?我是老乡通讯录里的张小明.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5-11 07:47:19 | 显示全部楼层

【注意】

既然我们有缘来到了客家论谈为什么不坦诚相待呢?我建议以后大家的通讯录是否能写详细点!!!!!!!!!!!!!!!!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5-11 08:02: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人在不??????????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0-5 00:42:24 | 显示全部楼层
童姓始祖是远古颛顼帝之子考童。《元和姓纂》云:“颛顼生考童,考童子孙以王父字为氏。望出渤海。”《通志·氏族略·以名为氏》亦云:“童氏,颛帝生考童,其子孙以王父字为氏……望出渤海。”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0-5 00:44:26 | 显示全部楼层
童姓来源

童姓来源主要有两支: 一、源自上古,是黄帝的后代。黄帝生昌意,昌意生颛顼,颛顼生老童。老童天生一副好嗓子,说话唱歌时嗓音就像钟磬一样宏亮清越,极具音乐天赋。他又名卷章,是在帝喾 高辛氏时担任祝融官职的重黎和吴回的生父。后来,吴回后代中的一支发展成为楚国的先祖,而吴回也被岑、胡、彭、钱、曹、娄、苏、顾、温、董、楚等姓人尊为祖先,重黎也被司马等姓的人尊为祖先。事实上,这些姓氏再往上追溯,即为老童和黄帝等人,拥有共同的血缘关系。童姓,则是直接由老童的后裔发展而来,与其他各姓相比要有更多的血缘继承性。二、出自胥姓,始自风姓。童姓的另一支是远古部落首领赫胥氏的后裔。春秋时期,赫胥氏裔孙中有位名为胥童的人,在晋国担任大夫之职,因与周朝权臣栾书、中行偃不和,后来栾书、中行偃受宠于历公,胥童遂被杀害,他的子孙为了逃避官府迫害和仇杀,以祖父名字为姓,改“胥”为“童”姓。上述两支童姓在得姓以后,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并且还在历史上形成了渤海(在今河北省南皮一带、雁门(在今山西省代县)、建昌等郡望,出现了汉良吏童恢、宋太师童贯、明学者童承叙、画家童原、进士童朝仪、清画家童钰、知县童叶庚、礼部侍郎童华、当代史学家童书业、生物学家童第周等著名人物。童姓在分布上,当代以云南等省最多,另外,在北京及河北省尚义、山东省龙口、山西省太原、湖北省监利、广东省新会、云南省陇川等地都有分布。民族构成,除汉族以外,当代白、彝、壮、苗、哈尼、锡伯、朝鲜等族中也都有以童为姓的人。《 郡 望 堂 号 》雁门郡:战国(前475—前221年)时赵国置郡。相当于现在的山西省代县一代。 渤海郡:西汉(前206—公元24年)时置郡。相当于现在河北省、辽宁省渤海湾沿岸一带。 建 昌:东汉(公元25—220年)时置建昌县,属豫章郡 。故城在今江西省南城县。 姓氏来源 “姓氏”在现代汉语中是一个词,但在秦汉以前,姓和氏有明显的区别。姓源于母系社会,同一个姓表示同一个母系的血缘关系。中国最早的姓,大都从“女”字旁。如:姜、姚、姒、妫、赢等,表示这是一些不同的老祖母传下的氏族人群。而氏的产生则在姓之后,是按父系来标识血缘关系的结果,这只能在父权家长制确立时才有可能。因此,当我们读到“黄帝轩辕氏,姬姓”以及“炎帝列山氏,姜 姓”时可以明白,,中华民族共同始祖炎黄二帝原分属两个按母系血缘关系组织起来的部落或部落联盟,一姓姜 ,一姓姬,而他们又分别拥有表示自己父权家长制首领的氏称,列山,轩辕。姓和氏有严格区别又同时使用的局面表明,母权制已让位于父权制,但母系社会的影响还存在,这种影响一直到春秋战国以后才逐渐消亡。        历史名人 童钰:清代诗画家。少时放弃学业,专攻诗、古文。与同郡刘文蔚等并称“越中七子”。善山水、兰竹、木石、写梅尤其著名,著有《二树山人集》。 童贯:宋代太师。受徽宗宠信,因镇压方腊起义军,进封太师。金将粘罕南侵,童贯为河北宣抚,逃奔入都。钦宗继位后,被人弹劾,诏其数十大罪,诛死。 童叶庚:清代知县。咸丰年间任德清知县,光绪年间归隐吴门。博学嗜古,手抄群籍,多为海内孤本。著有《益智图》等。 童弟周:现代生物学家、教育家、实验胚胎学家。1930年复旦大学毕业后,去比利时、法国留学,获得博士学位。1934年回国,致力于文昌鱼赫鱼类胚胎学研究。再对其脊索动物、赫鱼类、两栖类动物卵子发育能力方面有独特发现。 童恢:东汉时丹阳太守。 童伯羽:宋代学者。 童参:宋代隐士。 童翼:明代诗人。 童原:明代画家。。 童承叙:明代学者。 童梓:明代神童。 童朝仪:明代进士。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0-5 00:44:44 | 显示全部楼层
童姓起源参考之一
「童」源出:
据《通志.氏族略》所载,春秋时晋国有大夫胥童,其後有童氏。又《元和姓纂》云,上古颛顼氏生考童,其後为童氏。此为神化传说附会之辞,不足为凭。
家族名人
童参  宋代瓯宁人,性淳朴,隐於耕。仁宗初年寿高一百零二岁,赐敕「慰劳」, 授承务郎。
童恢  字汉宗,东汉姑幕人。任不其令,耕织种收,皆有条章,执法廉平,一 境清静。官终丹阳太守。入《循吏传》。
童贯(1054~1126)字道辅,开封(今河南开封)人。性巧媚,能言善道。为北宋宦官,与蔡京互相勾结,在西北监军,掌兵权二十年。徽宗时因平方腊有功,晋升为太师,故时人称之为「媪相」。

地望分布:山西代县,江西南城县,辽宁渤海。

童姓起源参考之二
童姓在大陆未列入前一百位大姓,在台湾排第九十七位。黄帝有儿子叫作颛顼,颛顼又有一个儿子叫作老童。相传此人声音洪亮,为颛顼所喜爱。后来在老童的子孙中,有一支就以他的名作为姓,这就是今天童姓的主要来源。童姓还有另一支起源。春秋时期晋国有个叫胥童的贵族,是一位忠臣,但是却为奸臣所害;而他的家人亦被追杀,于是被迫逃出晋国,并该胥姓为童以躲避祸患。在古代,童姓的望族大多聚居在渤海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1-11 16:25:02 | 显示全部楼层

【推荐】回族中的仝氏与童氏关系

回族中的仝氏,源自童姓。据安徽和县《童氏家谱》载,始祖童小桥,祖籍陕西西安金占山,为清皇太子武术御师。一次传授武功,不慎伤皇子,遂举家隐姓埋名逃至和州(今安徽和县)定居,改为仝姓。康熙八年(1669年)后,仝姓后人仝朝臣中武举,家道渐趋兴旺。全姓回族主要分布在安徽.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3-16 20:39:13 | 显示全部楼层
童姓QQ交流群37173601
欢迎大家~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4-20 08:59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