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288|回复: 0

“失声”的河源老童谣:失去了载体留下了回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0-20 21:01: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与一些地方倾诉悲苦生活的童谣相比,河源老童谣豁达乐观善自嘲,童趣十足,且不乏幽默感。随着时代的变迁,曾经和我们日常生活如影随形、劝谕了一代又一代河源人的老童谣,渐渐“失声”。  尽管老童谣失去了口口相传的传播载体,但它依然在人们心中留下了永不磨灭的记忆。年过八旬的河中退休老教师,凭记忆整理了数十首原河源县地区的童谣和歇后语,为“失声”的老童谣留下一个风干的“标本”。
  退休老教师为“失声”老童谣招魂
  1935年出生的谢茂辉,是河源中学的退休教师,老家在源城上角(当时称“上廓”,是农村),今年刚刚过了80虚岁大寿。虽然岁月久长,但记忆惊人的老人仍完整地整理了数十首原河源县地区的童谣、歇后语。
  “几十年前,河源受广府话的影响很深。”谢茂辉说。当年他读书时,老师是用广州话(白话)来讲解诗词的,而古诗词的发音,用白话来读,无不合乎平仄,入声字也是丝丝入扣,用普通话来读古诗词,常有不押韵、不合平仄的情况出现。
  现在,谢茂辉仍能用白话很顺溜地念出一串童谣来。
  河源地区的童谣,有劝学的,有生活习惯引导的,有让孩童多识草木虫鱼之名的,也有纯属逗乐子的。和别的地方常常有很多悲叹艰难生活的童谣不同,原河源县的童谣多有戏谑、自嘲的,反映了河源人幽默、洒脱的性格。惠州人、南开大学博士生导师、语言学家刘叔新提出“惠河语系”的观点,认为博罗、惠城区、惠阳、惠东、河源、龙川等地语言接近,音韵类通。因而,槎城童谣,与惠州童谣多有相似(惠州童谣可参看《惠州志·艺文志》,中华书局,2004年)。
  老童谣:穿越回童年的时光隧道
  “老鼠洗衫,老鼠晾衫。”这两句极简单的童谣,勾起阿玲对儿时生活的回忆。那时,家住源城区上城街道环城东路邝屋的她,和邻居阿梅、三妹、阿敏等,在邝屋的厅厦,一边叫嚷着这两句童谣,一边相互追逐,念“老鼠洗衫”,大家可以自由跑,那个当捉老鼠的孩子,要是马上要捉到当老鼠的孩子时,“老鼠”一喊“老鼠晾衫”,就恢复了自由身,捉老鼠的常常累得气喘吁吁。
  20多年过去,当年一起念童谣做游戏的女孩们,个个都已为人妻为你母,有的仍在河源,有的已嫁至外省,20多年也难得相聚几回。而这些童谣,成为唤醒她们共同记忆,见证儿时友谊的载体。
  “书剑恩仇”老家在蓝口镇。他小时候,傍晚在晒谷场乘凉时,时不时有老人或妇娘在念叨那有趣的客家童谣:“石榴花,红彤彤,阿姊嫁,老妹送……”“和笔仔,点禾虾……”
  重新念着这些童谣,他也仿佛回到了童年。
  因为童谣给人带来的“浓浓的童趣、浓浓的回忆、浓浓的乡愁”,“书剑恩仇”希望能有一些流传于老河源县地区的童谣让现在的人念诵。
  在收集原河源县地区的童谣时,不少仍在河源或已在珠三角等地的河源人,都希望能多点收集、整理好这些童谣,让他们保存,以便读给他们的“阿妹”听,让他们不要忘记了这些传统。
来源:http://baby.ce.cn/qt/201410/20/t20141020_2003886.s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4-25 17:27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