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919|回复: 0

惠州:专项整治除顽疾建章立制求长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0-10 22:25: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博罗县园洲镇创新推出党员干部滚动式摘牌认领为民办实事制度,提升党员为民办实事内在动力。这是该镇党员干部在积极摘牌认领民生事项。 资料图片

■怕担责“耍滑头”、怕风险“和稀泥”、怕吃苦“混日子”、怕困难“踢皮球”的,不违规不违纪但也不干事不担责不作为的党员干部,要从严监督问责

■既注重系统推进、专项整治,集中力量攻坚改;又坚持立行立改、不等不拖,发现问题及时改。这正是我市教育实践活动中整改落实的显著特点

■市委、市政府庄严承诺,并用实际行动交出了漂亮的答卷——建章立制,通过制度建设,巩固整改落实、作风建设的成果,构建联系服务群众的长效常态机制

15个方案,吹响了全市加强专项整治的号角;立行立改,群众反映的近5000个意见得到有效整改;26项制度建设计划,逐步建立起转变作风、服务群众的长效常态机制……

抓专项整治,解决“为官不为”等突出问题;抓建章立制,用制度巩固整改的成果。在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惠州市既立足当前,以整改成效取信于民,又放眼长远,以刚性的制度规定确保长效性。当专项整治成果与制度建设成果有机统一时,市委、市政府“服务群众永无止境,作风建设没有终点”的庄严承诺,就变成了解决“四风”问题、联系服务群众、密切党群关系的常态实践。

自我加压开展15项专项整治

整治“为官不为”,整治“吃空饷”,整治干部“走读”,整治“会所中的歪风”,整治惠民利企政策缩水走样、整治群众办事难,解决庸懒散拖、推诿扯皮、吃拿卡要,严查暗箱操作、权力寻租、执法不公

曾几何时,整治被当成了 “贬义词”,被看作是工作不到位的代名词;而今,整治却成了“褒义词”,被看作是党员干部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查摆解决自身“四风”问题。

在认真贯彻执行中央21个、省委15个专项整治行动的基础上,我市以敢于担当的精神自我加压,制定出台了《惠州市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方案》,敢啃硬骨头,拿出硬措施,在全市范围内开展15项专项整治行动。

整治“为官不为”,整治“吃空饷”,整治干部 “走读”,整治 “会所中的歪风”, 整治惠民利企政策缩水走样、整治群众办事难,解决庸懒散拖、推诿扯皮、吃拿卡要,严查暗箱操作、权力寻租、执法不公……

15项专项整治,既有对违法乱纪行为的严厉查处,又有加强日常作风建设的严格要求;既有对党员干部工作态度的明确规定,又有对服务群众能力和水平的综合评判;每一项都明确了责任单位和整改期限,每一项都配发了独立的整改方案,每一项都聚焦群众身边的“四风”问题,每一项都事关老百姓的切身利益。

值得一提的是,15个专项整治行动方案,第一个方案就是《整治组织观念淡薄、政治意识不强和“为官不为”专项行动方案》。《方案》指出,严肃整治组织观念淡薄,对上级决策部署打折扣、搞变通,甚至出台“土政策”、“踩边线”等行为;纠正党员干部工作热情减弱、进取意识淡化、工作责任心不强,担当意识不足,不敢抓、不敢管,不作为、慢作为、回避矛盾等问题。

“怕担责‘耍滑头’、怕风险‘和稀泥’、怕吃苦‘混日子’、怕困难‘踢皮球’的,不违规不违纪但也不干事不担责不作为的党员干部,要从严监督问责!”这是市委在教育实践活动中作出的承诺,《方案》将这个庄重的承诺变成了长效常态的制度。

查处刁难群众典型案例13宗处理13人

市级领导干部带头提倡开短会、讲短话,各级各单位严把发文关口、精简会议内容,使党员干部从文山会海、迎来送往中逐步解脱出来,更多精力投入到实际工作当中

专项整治和治理,带来的是老百姓的交口称赞,是全市上下机关单位和党员干部的新风尚。

大力治理“三公”经费过高,厉行节俭蔚然成风:目前,市“三会”、市委常委会议、市四套班子碰头会等会议已全面实现无纸化办公;市领导带头清退办公用房,全市共清退超标办公用房1343间,停止和暂停建设项目8个;上半年,全市党政机关和参公事业单位会议经费财政拨款支出同比减少29%,公务用车购置、运行维护经费财政拨款支出分别比上年减少23.9%和11.3%,公务接待经费财政拨款同比减少17.1%。

大力治理“文山会海”,机关作风大为改观:上半年,以市委、市委办名义印发的文件同比下降51.6%;全市性会议同比减少20%;全市停止所有市级评比表彰活动项目;市级领导干部带头提倡开短会、讲短话,各级各单位严把发文关口、精简会议内容,使党员干部从文山会海、迎来送往中逐步解脱出来,更多精力投入到实际工作当中。

大力治理“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衙门习气,服务能力明显增强:第五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全市取消行政审批事项59项,达到市级自行设置的许可审批事项“零许可”、“零审批”;公开行政审批事项办理法定期限和承诺期限,承诺期限比法定期限平均缩短70%。建立健全各级便民服务中心511个,查处刁难群众典型案例13宗,处理13人。

全市党员干部走访接待群众20万人次

全市各级党员干部纷纷出机关、下基层、入村户、到田头,通过问卷调查、专题座谈、上门走访、接待接访、网络互动、体验式学习等方式,面对面地向基层干部群众征求整改意见,虚心请教整改方法

既注重系统推进、专项整治,集中力量攻坚改;又坚持立行立改、不等不拖,发现问题及时改。这正是我市教育实践活动中整改落实的显著特点。

“怎么改,如何改,才能让老百姓满意?唯有把群众的需求和呼声作为第一信号,听一听基层希望我们怎么改!”秉承“由民做主”的理念,我市自始 至终坚持开门搞活动,多种方式听取基层意见。

市委班子带了一个好头!市委主要领导率先垂范,深入县 (区)、镇(街)、村(居),深入党代表工作室,听取基层干部群众意见;考察调研,随机选点,走访农村、街巷、学校了解群众困难;不搞陪同、不带记者、不打招呼,以普通乘客身份体验交通服务,乘公交、打的士,了解群众反映强烈的“出行难”问题;主持召开市“为民先锋”模范人物征求意见座谈会,虚心向来自基层的先进典型收集整改意见建议,有的放矢地开出整改“药方”。

全市各级党员干部也纷纷出机关、下基层、入村户、到田头,通过问卷调查、专题座谈、上门走访、接待接访、网络互动、体验式学习等方式,面对面地向基层干部群众征求整改意见,虚心请教整改方法。

据统计,全市各级党员干部共走访、接待基层群众近20万人次,收集意见建议达数万条次,综合梳理出近5000条;参加体验式学习的4300多名党员干部,深入窗口单位、服务行业、执法部门、企业车间、挂点扶贫村,听取意见建议16500多条次;向机关干部、基层党员、企业员工、普通居民等发放征求意见表5000份,在市“三会”期间向1100多名“两代表一委员”收集意见建议615条;通过网络问政、惠民在线、行风热线、万众评公务、“向书记说说心里话”、惠州群众路线网及微信等平台,收集近万条网友意见建议;市委22个督导组以个别约谈的方式,征求到近600条意见建议。

“以前遇到问题,除了找居委会,就不知道该怎样反映。但是现在反映的渠道越来越多,有时候,甚至是党员干部‘找上门来’听意见。我们老百姓与领导干部之间的沟通越来越多,感觉大家像是坐在一条凳子上的亲戚。”惠城区河南岸街道金湖社区居民欧庆阳感叹。这些朴素话语,代表着成千上万基层群众对身边种种变化的由衷称赞。

主动接受群众监督评议确保整改到位

全市各参学单位和党员干部拿出硬措施、使出真功夫,早改、快改、主动改,通过市、县(区)、镇(街)、村(居)四级联动整改机制,一级带一级、一级抓一级,把突出问题整改到位

“不断提高观大势、谋大事,结合惠州实际贯彻落实中央、省各项决策部署的能力水平;抓好 ‘惠28条’、‘惠42条’和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减免等政策落实;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完善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立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同步的工资正常增长机制,不断提高干部职工工资收入水平……”

日前,《惠州日报》全文刊登了市委常委会教育实践活动的整改方案,八大类、36条整改措施涉及改革发展、民生保障、作风建设等方方面面,每一条整改措施,都明确了分管领导和责任单位。

放下报纸,70多岁的老读者陈博雄竖起了大拇指:“句句掷地有声,条条求真务实!这让我们老百姓看到了领导干部转变作风、整改落实的坚定决心!市委都带头了,下面还能得过且过吗?几个月前,市委常委会在《惠州日报》上向全市人民作出了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切实加强作风建设的十一项承诺,现在又公布了整改方案,足以见市委常委班子是一个敢于担当的好班子!”

整改过程由群众监督,整改成效由群众评价,这正是我市整改落实的基本理念。

据了解,市四套班子和各参学单位全部制定了整改方案和清单,各级班子成员全部制定了个人整改清单,列出“任务书”、排出时间表,对每一项整改任务都明确具体措施、责任主体和进度安排,分解责任到人,督促检查进度,限期整改落实。

书面上有整改的计划,行动上更有整改的措施。针对查摆出来的各类问题,全市各参学单位和党员干部拿出硬措施、使出真功夫,早改、快改、主动改,通过市、县(区)、镇(街)、村(居)四级联动整改机制,一级带一级、一级抓一级,把突出问题整改到位。

我市还建立了整改落实的问题台账,根据轻重缓急和问题特点,将梳理综合的近5000条意见建议分为咨询建议类、立即整改类、近期整改类、规划整改类等四类,建立问题台账,实行动态管理,明确责任人和责任单位,分类推进,限期完成,整改一个“销号”一个。目前,立即整改类、近期整改类这两类问题已整改完毕,规划整改类和咨询建议类问题,也已根据实际情况办理答复或启动整改。

整改能否真正取信于民,还要看整改结果是否能让群众满意。

有网友在今日惠州网“向书记说说心里话”栏目反映,因为物业管理缺位,惠城区龙丰街道佛祖坳二路垃圾堆成小山,当地居民苦不堪言。惠城区有关部门了解到这一情况后,马上组织专人对这一区域环境卫生进行清理维护,还当地居民一个干净舒适的居住环境。

异地务工人员也可申请公租房,是我市一项“一视同仁”的惠民政策。然而,有异地务工人员反映,申请流程不够优化,申请手续略显繁琐,有些步骤完全可以省略,却非要“死板”地走程序。市住建部门根据群众诉求,迅速进行分析和研判,取消了“向居委会提交申请”等累赘环节,使得申请过程更加方便快捷。

……

在我市,像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各参学单位把群众诉求作为整改落实的依据,让整改落实的成果真正惠及群众。

“说了有人听,听了有人干,干完问群众,满意不满意。我们老百姓的意见,提了不白提;党员干部常挂在嘴边的‘整改’二字,决不是只说说而已。这样的教育实践活动,我们老百姓欢迎!”自己反映的问题得到整改落实后,市民曾兴玲欣慰地说。

为确保整改过程更加透明、整改结果更具实效,市委实践办与《惠州日报》联合开设了“立行立改”和“立行立改·回音壁”等栏目,及时公布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和整改落实办理的进展情况,让群众了解整改内容,主动接受群众监督评议。

“五融五联”保障服务群众常态化

组织全市党员干部下高楼、出深院,入村户、到田头,面对面、手拉手、心连心,用制度保障了听取基层意见建议、解决基层实际问题的常态化和长效性

成事贵有恒。我市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以来,一大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得到了整改。然而,那些成因复杂、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又该如何处置?

“党员干部沉下了身子,与我们面对面地沟通,心贴心地交流,帮助我们解决问题。可是,这种热情和干劲会不会随着教育实践活动的结束而逐渐消退?党员干部下基层听民意的做法,能不能长期坚持下去?”这是很多群众的疑问和担忧。

“服务群众永无止境,作风建设没有终点!”面对群众的担忧,市委、市政府庄严承诺,并用实际行动交出了漂亮的答卷——— 建章立制,通过制度建设,巩固整改落实、作风建设的成果,构建联系服务群众的长效常态机制。

如何彻底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带着这样的思考,市委出台政策,在全市范围内部署了以“听民声、察民情、交民友、解民难、聚民心”为主题的“五融五联”活动,组织全市党员干部下高楼、出深院,入村户、到田头,面对面、手拉手、心连心,用制度保障了听取基层意见建议、解决基层实际问题的常态化和长效性。

“五融”是目标:干部融入群众、机关融入基层、代表融入党员、党员融入百姓、为民融入服务。“五联”是内容:联系一个县(区)、乡镇(街道)或下属基层单位,联系一个执法监管部门、窗口单位或服务行业,联系一个企业或行业协会、社会组织,联系一个村(社区),联系一户以上群众。

通过开展“五融五联”活动,全市各级领导干部共联系3200多个基层单位、5万多名基层党员群众。“五融五联”没有时间限制,不会随着教育实践活动的结束而结束,更对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提出了硬性指标:厅级党员领导干部深入联系点每年至少1次,县处级党员领导干部每年不少于2次,市级党政正职要确保在任期内走访辖区内所有乡镇(街道),县级党政正职要确保在任期内走访辖区内所有村(社区)。

“五融五联”向老百姓描绘这样一幅美丽和谐的画卷:拆掉了“隔心墙”,架起了“连心桥”;群众反映诉求可以畅通无阻,党员干部服务群众有监督、有考评……

26项制度建设计划聚焦服务群众常态化

不少内容源自整改落实中的举措,经实践证明行之有效后,固化形成了制度。而所有的这些制度,无不指向一个目标——— 把作风建设不断引向深入,构建联系服务群众的长效常态机制

日前,我市在建章立制上再出大手笔,《中共惠州市委关于进一步转变作风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的实施意见》正式出台。《实施意见》紧扣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问题,针对“联系群众进不了家、群众意见入不了耳、惠民利民政策落不了地、服务工作到不了位”等问题,从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基层民主法治建设、畅通诉求表达渠道等6方面,对我市深化教育实践活动成果进行了27项具体部署。既对已有政策进行了总结、深化和提升,又顺应时代发展要求提出了新的举措;既有对作风建设的硬性要求,也有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的量化标准。其中,深度整合网络问政资源建立“惠州社情民意信息库”、推动公共服务平台信息数据互通共享建立 “智慧惠州综合服务平台”数据库、构建大督查工作格局等新制度令人眼前一亮。

“应有尽有,细致入微;既深化了惠州的传统优势,又创出了新平台。表面上是一个政策,其实却包含了若干措施。这样的制度,让人倍感踏实!”在阅读完《惠州日报》日前刊登的《实施意见》解读报道后,市民胡顺锋评价说。

“五融五联”和《实施意见》是我市制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却不是全部内容。目前,市委、市政府已制定了《惠州市深入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制度建设计划》,确定了26项制度建设任务,明确了每项任务的完成时间、牵头单位和责任人。其中,完善现有制度18项,新建制度8项。里头有不少内容源自整改落实中的举措,经实践证明行之有效后,固化形成了制度。而所有的制度,无不指向一个目标——— 把作风建设不断引向深入,构建联系服务群众的长效常态机制!

全市各参学单位也都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围绕学习调研、科学决策、服务群众、科学考评、作风建设、基层组织建设等6个方面,制定了制度建设计划。

一系列制度清单,标志着系统完备、相互配套的制度体系在我市正逐渐形成。教育实践活动收官在即,但巩固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将继续下去。力求长效的制度设计,必将使转变作风、造福群众成为广大党员干部的执着追求!

(潘高耸 黄国超 胡华元)

来源:http://gd.people.com.cn/n/2014/1010/c123932-22556875.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4-26 23:15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