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250|回复: 15

[转帖] 客社时评系列之十三:网议客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7-20 23:12: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不知何时起客家这个概念变得红火起来,也不知道何时起开办了第一家有关客家主题的网站。但在短短的一些年中,有关客家的网站、论坛遍地开花,例如客家风情网、客家资讯网,还有刚成立的中华客家网等,这些网站、论坛就成为了客家人的精神家园,吸引了一大批客家人,极大地促进了客家文化的传播,不知多少人在客家这个概念的牵引下相识、相知,相互认同。

        客家文化借助网络得到了很好的传播,客家文化在网络中获的了新的生命力,网络具有传统媒体在传播客家文化所不具有的优势,拓展了文化传播的时间和空间,扩大了文化传播的覆盖面,增强了文化传播的影响力和渗透力,通过网络去宣传,能唤醒全球客家人的客家情结,重视发扬客家文化。

       众所周知由于历史原因,客家人群被分割在不同地区,且多为偏僻山区,之间的交流甚少,严重制约各地之间的文化交流。传统媒体无论在覆盖面,渗透力都很有限,且要受制于行政区划,它所关注的更多只能是本地的文化,对各地客家之间的文化交流所起的作用很小。例如前不久福建土楼申请世界物质文化遗产成功,不知道有多少传统媒体会对其报道。况且传统媒体对信息的传播都是单向的,受众只能被动的接受。尽管现在传统媒体也会与网络进行结合,但更多的只是对其内容进行简单的复制。

         而通过网络就可以克服传统媒体传播客家文化所面临的种种尴尬,首先它不必受行政区划的影响,传播所有着眼点都是客家,这个文化概念。距离也不在问题,层层山丘包围我也不放在眼里——我在兴宁的这一头,借助网络就可以穿过神光山,涉过合水水库,直达梅县细妹的那一头(呵呵)。而网络的交互性就使的网民们能在这个平台里相互交流、了解,不再是单向地接受信息。相互之间的交流、了解对于文化传播来说非常重要,因为它是双向的。正是通过之间交流,了解,你可以很清晰的感觉到各地客家人在迅速凝聚文化向心力,在相互认同,客家情结被不断地唤起,才有后来网民们向刘日知书记发问,什么时候才能开办大陆客语频道。

        有关客家的种种话题都能在网络里得到传播、发扬——什么客家美食、客家新闻、客家音乐、客家话、客家建筑等。有关客家话题的种种,想挑出来我认为几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

       客家话区——生在兴宁,长在兴宁,20来年一直讲着兴宁客家话,但在接触网络前,却从来没接触过客家话的文本形式。现在在很多论坛里都有客家话书面表达专区,在这里大家交流要求用客家话来表达,在这里你可以尽情发挥你客家话的书面表达才能,如果你能很快速、准确地进行客家话文本表达,那么恭喜你,你的客家话水平可能已经达到“八级”以上,那时相当的高啊@@@@@@@@@@@@@。

       在网上接触后,自己也会尝试用客家话去表达,挺有趣的。现在我和朋友聊天也时常会打一些客家话,发送配有“经典”客家话的QQ表情,也会玩笑式的以“四六货,金脑盖、一脚本串啊你死”话语向对方“挑战”,这些客话骂起来就是比普通话来劲,亲切。如果说N年后,以后的客家人可以拿着各种用客家话写的书来读的话,那么网民们就是其中的开路先锋啊。

        论坛区——在这里网民你来我往,唇枪舌战。有关客家话题的种种都是网民的兴趣点和讨论点,有“梅州是名副其实的世界客都吗?”——可能一些非梅州籍的客家人会有不同的看法,大家围绕着世界客都到底要具备什么样的条件,梅州具备这些条件吗展开讨论, “大陆客语频道,千呼万唤,谁来担当”—客语电视台是现代文化传播的重要媒介,但客家话的传播却不得不面对这样的尴尬,才引来网民关心、感慨与无奈。“客家话的生存危机”——客家地区多为欠发达地区,且又分散,没有凝聚力。经济实力决定了文化的弱势,在全球化的浪潮中,客家话生存空间越来越小,甚于有些客家人已经耻于讲客家话了。面对危机,我们能做什么,又应该怎样做,网民们纷纷献计献策。这些话题都能引来网民们的大量关注与跟贴,有关客家的话题在这里得到了更深的延伸,拓展。网民们的关注就是体现他们都想守护心中的文化,守护心中的自我认同。

        客家音乐区——首先我想纠正一个概念,在某些人眼里,客家音乐=客家山歌,认为客家就只有山歌。那思维不是一般的落伍,只能用两个词来解释——片面、僵化。其实客家包含很多,比如有流行歌曲、山歌。你在网上可以随意对客家流行音乐进行试听、下载。客家音乐要发展就不能死受山歌,要跟上潮流才行,不但山歌要创新,还要发展流行歌才靠谱。自己有时也会听下客家话的流行歌,感觉其中有些歌曲还是脉好听里既!!!除此之外,还可以在网上收听客家话的广播和唯一的电视台,当然那是台湾制造。

        无论是网民的激烈的讨论、客家话的书面表达、发送配有客家话的搞笑QQ表情,欣赏客家音乐,还是收听、收看电台、电视台。这些在现有的传统里都是很难做到的,由于网络的存在,才使的客家文化的内容及其传播变的丰富起来。网络上传播客家也有其不足的的地方,例如上网的关注客家的人群在客家人中还算少数,理性的声音还太少,再着网民们的影响力也有限。只有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的相互补充、相互合作这样才能使客家文化得到更好传播、更好地发展,才能看到客家文化繁荣的那一天,大家共同努力吧——fighting。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收起 理由
level + 2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7-20 23:15:29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自己先顶一个,TMD,那晚停电了,心血来潮想起了这事,构思了下,熬了一个通宵才搞出的,看到那么多字我自己都有点怕,怕是没人跟贴啊,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收起 理由
andrew + 2 原创内容 :D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7-20 23:46:2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厕所里的神 于 2008-7-20 23:15 发表
,呵呵,自己先顶一个,TMD,那晚停电了,心血来潮想起了这事,构思了下,熬了一个通宵才搞出的,那晚本来是准备看A片的,呵呵~~,看到那么多字我自己都有点怕,怕是没人跟贴啊,


您吾系一只人在战斗! 团结客家,统一祖国!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7-20 23:53:34 | 显示全部楼层
1、标题先改一下。

原帖由 厕所里的神 于 2008-7-20 23:12 发表
通过网络就可以克服传统媒体传播客家文化所面临的种种尴尬,首先它不必受行政区划的影响,传播所有着眼点都是客家,这个文化概念。

2、先造势,造个虚拟“汀州市”,扩大影响。南靖客家土楼跟上“汀州市客家土楼”的宣传。

没有汀州市,“福建土楼”很难改成“客家土楼”。

[ 本帖最后由 hd136302 于 2008-7-20 23:56 编辑 ]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7-21 17:29:57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你的总结,你是社区的有心人。

此贴 收入 https://www.hakkaonline.com/foru ... hread&tid=33679 客社时评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7-21 18:57:16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还要多多向楼上学习才行,还希望楼上提出些意见~~~~~,客社时评的价值和操作细节也是我写的,怎么没灌上名字,麻烦楼上改下,呵呵~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7-29 20:42:58 | 显示全部楼层
定楼主。我虽然也关心,但实在写不出这么多的字来。继续努力。。。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16 22:12:3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工作过程中,我都有向朋友,特别是客家人推荐,有空上网时先上客家风情网,多点了解自己人,增强客家意识自觉.为客家全面崛起增砖加瓦,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5 22:54:26 | 显示全部楼层
fighting  together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6 13:08:57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干体,很难读,我读不懂,不知道你在说什么!!!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6 22:04:4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0# 更灰的蓝 的帖子

他后面列举了很多客社的文章,不知道你看过了没,如果看过的话,应该好理解的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7 08:46:4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孤独行者 于 2009-1-6 22:04 发表
他后面列举了很多客社的文章,不知道你看过了没,如果看过的话,应该好理解的


嗯,谢谢。

文字我都认识,就是不明白他要说什么。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7 12:10:21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多久没来了???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7 13:20:4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level 于 2009-1-7 12:10 发表
楼上多久没来了???


文章有没有内容,跟多久没来没关系吧?

小学生写评论,也知道提出论点,拿出论据,再论证。这样人家读起来就知道你在说什么了,不然怎么样呢?

你归纳一下,让我好明白?

读了等于没读,不能启智,无用处。文以载道,如何载道呀?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7 15:50:12 | 显示全部楼层

网议客事(修改)

不知何时起客家这个话题突然变得红火起来,也不知道何时起开办了第一家以客家为主题的网站。在最近短短的一些年里,有关客家的网站、论坛遍地开花,例如客家风情网、客家资讯网,以及刚成立的中华客家网。这些网站、论坛就成为了客家人的精神家园,吸引了为数不少的客家人,加速了客家文化的交流,天南地北的客家人在客家这个共有的文化特征牵引下相识、相知,相互认同。客家文化借助网络获得较快的传播,获得了新的生命。网络具有传统媒体在传播客家文化所不具有的优势,拓展了文化传播的时间和空间,扩大了文化传播的覆盖面,增强了文化传播的影响力和渗透力。但是喜欢网络阅读交流,获取信息的大多数是年轻一代,因此还是不能忽略那些习惯于传统媒体的受众。在现阶段,他们仍然是主流,是大多数。因此不但要对传统媒体的有益观点进行网络传播,而且要通过网络声势影响主流传统媒体,实行优势互补,对唤醒全球客家人的客家意识,加深客家认同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由于民系形成特殊的原因,客家人居住相对比其他民系分散,且多为偏僻山区,生存艰辛,交通不便,影响和制约了各地之间的文化交流。传统媒体受制于行政区划,覆盖的只是本地的客家人群,客家的局部和整体缺少有效交流。例如不久前福建土楼成功通过世界物质文化遗产评定,少有传统媒体对其进行报道。况且传统媒体对信息的传播都是单向的,很难获取受众的反馈。此时网络就能发挥自己的优势,对传统媒体覆盖不到的区域进行补足宣传。在网络上宣传客家文化,可以缩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虽然现实里有地理上的障碍——难以逾越的江河湖海,层层群山,网络却是一马平川——我在兴宁的这一头,思想信息却早已通过网络穿过神光山,涉过合水水库,直达梅县细妹的那一头(呵呵)。网络的双向性使得网民们能在这个平台里相互交流、了解,不再是单向地接受信息。信息的交互对文化传播是非常重要的,双向的交流能够第一时间知道各地客家的相同点,不同点,使得双方更易形成共鸣,加快各地客家整合。

传统媒体虽然重要,但受限于体制,采编的倾向性明显。网络却没有这方面的问题,在网络上甚至可以向刘日知书记发问,什么时候才能开办大陆客语频道。一台电脑,一条网线,你就可以成为传播客家文化的主导者。有关客家的种种话题都可以在网络里得到传播、发扬——什么客家美食、客家新闻、客家音乐、客家话、客家建筑等。

有关网络传播客家话题的优势,我想挑几个比较有代表性的来说明:

客家话的书面交流——传统媒体受国家语言政策辖制,所以我生在兴宁,长在兴宁,20来年一直讲着兴宁客家话,却从来接触不到客家话的文本形式。在网络上却不同,现在在很多论坛里都有客家话书面表达专区,在这里大家都用客家话来交流,你可以为你的母语找到相对应的文字,雅化和提升你的语言。你会从语言中发现先人的智慧,丰厚的哲理。“男人冇志做冇家,女人冇志生狸麻”、“捋起眉毛做赢人”、“发财有道,花开有时”、“命长正食得饭多”。这些客话说起来就是比普通话来劲,亲切。客家话决不是土话,更不代表落后。相信N年后,客家人必定可以拿着各种用客家话写的书来读。

论坛区——传统媒体有雷区,有划定的红线。但在BBS充分自由上,网民你来我往,唇枪舌战、百家尽鸣。有关客家话题的种种都是网民的兴趣点和讨论点,只要你有充足的理由,你可以质疑“梅州是名副其实的世界客都吗?”梅州的客家人、非梅州籍的客家人大可以在网络上讨论世界客都到底要具备什么样的条件,梅州具不具备这些条件等等展开讨论而不受干扰。“大陆客语频道,千呼万唤,谁来担当”、“客家话的生存危机”等等在传统媒体上的敏感话题,在网络上得以讨论。正是通过网络,客家更能明白造成自己文化劣势的原因,从而正视自己的问题,为守护心中的文化,守护心中的族群认同,出谋献策。

客家音乐区——传播客家本地音乐,受资金的限制。缺少宣传,使得大多数人认为客家音乐=客家山歌,认为客家就只有山歌。而传统的制作宣传动辄万金,这对于刚起步的客家音乐创作来说不是那么容易承受的。只有通过网络传播,既可以节省成本,又可以扩大客家现代流行歌曲的影响,使人们欣赏到优美的客家音律。客家音乐既对山歌进行革新,同时又有自己的现代路线。客家话歌曲的流行,除重新诱发年轻的客家一代的身份认同外,客家话歌词的书面话,还对提升客家话的地位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台湾已有自己的客家话网络广播和电视台,但愿有一日,大陆客家也能梦圆。

在传统媒体容不下或者做不到的领域,诸如敏感激烈的讨论、客家话的书面化、各地客家的整合发展,乃至发送配有客家话的搞笑QQ表情,欣赏客家音乐,还是收听、收看电台、电视台等等,都可以由网络来实现。正是有了网络,客家人才能如此畅快地进行客家文化交流。当然网民也不能自娱自乐,要理性的诉求,坚持不懈地向外界争取支持。更要吸引强势媒体的关注,将网络上集合的智慧传播给普罗大众分享,这样才能真正迎来客家文化的繁荣,大家共同努力吧——fighting。


PS:似乎这样改一改,会比较好,哪里有开篇全面否定传统媒体,结尾又来肯定的。搞到观点似是而非,论据不为论点服务,无法论证。再加上句子有很多语法错误,表达不清。

[ 本帖最后由 更灰的蓝 于 2009-1-7 15:58 编辑 ]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4-21 00:05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