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6477|回复: 32

初溪行——两天一夜的照片和故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12-16 22:51: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题记:
    初溪土楼群由36座土楼,其中有5座圆楼和31座方楼自然组合而成。由徐氏一世祖自14世纪末叶,即明代初期在此开基,建造土楼。层层叠叠的土楼群与青山、绿水、梯田和谐地融为一体,构成了一幅气势恢宏,雄奇壮丽的客家乡村风景画。
    (为保证内容的完整性,72张照片一次贴完。图多,如不能完全显示,请在红叉处点右键再点显示图片。)

01、12月11日上午,在永定县下洋镇集中,我们一行四人驱车二十分钟,便到了初溪。过了这小溪,便进入了土楼群。

02、里面的美食一条街门庭冷落,来这的各方游客倒不少,但是这里的小食店却不怎么景气。一般到此一游的客人,看完便勿勿的离开了。

03、集庆楼,是这里规模最大的土楼。据说被一位台湾老板买断了三十年的经营权。

04、集庆楼建于明永乐十七年,即公元1419年,距今已585年,是永定现存圆楼中年代较久远,结构最特殊的一座圆楼。

05、该楼坐南朝北,占地2826平方米。由两个环圆形楼组成。外圈共有四层,底层有53间房,二层以上每层约54间,共计206间,顶层外墙还设置了9个了望台。

06、一般圆楼,小的设置两处公共楼梯,大的设置四处公共楼梯,底层相通且层层环廊通达,相互往来,十分方便。唯独集庆楼,按底层每户人一楼到四楼各自安装楼梯,各层通道用木板隔开,七十二道楼梯把整座楼分割成七十二个独立的单元。

07、集庆楼的房间,楼梯、隔墙全部用杉木材料构建,相邻处均靠榫头衔接,不用一枚铁钉,与厚达约二米的生土墙一道经历了近600年的风风雨雨,至今仍完整地保留下来供游人观赏。

08、从顶层俯瞰集庆楼。

09、整座土楼的墙、梁桷、木板、楼梯等都是黑乎乎的,这也不奇怪,几百年的烟火熏陶,不黑才怪。

10、看得出这座土楼经过了修缮,洗刷一新,住户也已搬出了楼外,盏盏红灯笼把土楼点缀得充满生机。

11、秋收已过,粮谷归仓,农民们变得悠闲了许多,偶尔看到一些农家妇女在挑水浇菜。

12、近日艳阳高照,在这远离喧嚣的客家山区,吸入这负离子含量高的空气,会让人精神振奋,心旷神怡。

13、农家人什么手艺活都会,他们剩着农闲时节,搞搞房屋修缮、建造猪舍什么的。

14、必竞是农村,生活条件当然不如城里,粗茶、淡饭、布衣。

15、这老人一直在美食街的一间店铺前坐着,心事重重的样子,看似象在晒太阳,是否在心里惦念着什么我们就不得而知了。

16、好久没看到这情景了,小孩子在尿尿后老人为她捋裤子。

17、在土楼住下来的目的之一,就是想了解、体验一下土楼人的生产生活情况,也很久没在农村住下来体验生活了。艺术创作,离不开生产、生活第一线,更离不开体验生活。

18、做小店生意的大婶在和暖的阳光下打磕睡,看来生意不好呢。

19、农村妇女聚在一块,不是说自己的孩子,就是谈别人的老公,或是在传递着谁跟谁好上了的消息。

20、不知是失学在家跟大人做生意还是星期放假回家帮工,这样的年纪
本应该是学知识的时期。

21、在土楼群里到处转悠,风格不同,大小不一的土楼随处可见。

22、小孩子看见我们东张张、西望望,也好奇地探出头来看着我们。

23、在村头一处,几位老人聚在一起晒太阳聊天,这位八十多岁的阿婆黝黑的皮肤上布满了密密的绉纹,看到相机对着她,显出很不好意思的样子。

24、在一处敞开的大院门口,我们和几位老人聊了起来,村里多数是老人和孩子,20至35岁的青年人大多数在广东和厦门打工。这位妇女在扎着草药根,客家人喜欢将草药根和着猪骨煲汤喝,很补身子。

25、老人带着孩子还要料理家务。

26、这位汉子看见我们在和老人聊天,很热情的邀请我们喝茶,我们也就不客气的借机歇歇脚,在闲聊中得知,他就是初溪村党支部的徐书记,提及土楼旅游资源的开发,道出了很多无奈。我们说,有些事情也得一步步来,慢慢会好的。晚上我还在徐书记家洗了个热水澡呢,那是后话。

27、告辞了徐书记,我们一行继续前行。后来陆续建造的土楼,风格跟以前的有所不同,再也没有包围式全封闭的建筑了。

28、像这些楼房就是后来的建筑,虽是土夯的墙,木做的楼板,但完全没有了防御性的特点。

29、村间小道,处处都留下了我们的足迹。

30、途中遇到一位近九十岁的阿婆,身板子挺硬朗的,还帮着家人干力所能及的活,我想,劳动就是健康长寿的秘诀吧!

31、土楼就是一个土字,没有钢筋水泥,同样枇风沐雨。

32、这座方楼,也有一定的历史了,里面住着很多人家。

33、一对父子在自家的门前抱着孩子走来转去,尽享着天伦之乐。

34、方楼楼高四层,里面的结构中规中距。

35、这对母女在收集晒干后的牛屎,同行的朋友问用来做什么的,我说是种磨姑用的,让他料想不到的是,这么美味的东西竟是用牛屎培养的,哈哈,不知那位朋友以后还敢不敢吃磨姑。一般人都说农家的蔬菜好吃,那是因为是用有机肥浇灌而生长的,什么是有机肥?我下过乡,当然知道,你们知道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12-16 22:53:05 | 显示全部楼层
36、在方楼的农家门前放着一担刚挖的番薯,番薯可以蒸着吃,可以提取淀粉,也可以喂猪,是典型、传统的农产品。

37、在门前坐着的这位大叔,下巴一撮雪白的山羊胡子很吸引我,看到我的镜头对着他,竟露出了傻傻的笑容。

38、阿婆在切着喂鸭的青菜,我在后边默默的端详了许久,看见她转过脸来,便迅速的按下了快门。

39、客家妇女常要做笨重的农活,看,一队挑柴的妇女艰难地在爬着石阶。

40、重担在肩仍大步流星,不经长磨练,那来此功夫。

41、冬天太阳下山早,再说这四周都是高山,下午四时,我们四人登上了土楼群对面的观景台,支起脚架,准备拍土楼全景。一抹夕阳斜射在山坡上,土楼群迷人的风光尽收眼底。

42、时间还早,我们便坐着等待时机,不知谁提议四人来张合影,我便调转镜头,自拍了这张照片。嘿嘿,四个神经兮兮的男人,四支顶梁的柱子便成了这带点滑稽的画面。大家看见了没有,左边的一个便是在下!

43、太阳已藏到了山后,倾刻霞光满天,这张照片也就成了我这次土楼行比较满意的一张。

44、披着一身霞光,我们收拾行囊下山了。迎接我们的,将是一个星晨满天,而又寂静难眠的乡村夜晚。

45、夜晚,我们住在当地的土楼旅社,土楼旅社里还有很多农家,灯火阑珊处,土楼人正在生火做晚餐。

46、一户人家里,男的在灶前弄柴火。

47、女的在洗锅炒菜。温馨的农家乐深深的吸引着我,要不是住在这里,这样的生活场景怎能体验到!

48、灯光下,土楼人似在研究着什么私彩,今晚是开彩日?

49、这家伙是土楼人的后裔,从新加坡回来开旅社。晚饭后我们与他聊天,满嘴的新加坡华语,常把“不好易叙”(不好意思)挂在嘴边。谈到新加坡的事时眉飞色舞,口水多过茶。他说他也是摄影爱好者,还把他的一台莱卡机,一支德国牌子的镜头和一架记不得什么牌子的120相机拿给我们看,可是,看着那布满霉点的镜头时,我真的怀疑是不是爱好摄影的。朋友摆弄着他的测光表,他竟说不会使用,让我差点晕倒。
    非常简陋的旅社,那床垫坐上去就压住床板,洗澡的地方也没有,甚至房门口还有狗屎,就这样的住房条件还收了我们每人四十元。我想,除了我们这些摄影发烧友外,还有谁会住在这里呢,挨宰也没办法了。

50、一夜没睡好。第二天五点半我们就起床,洗漱完后便背上行囊上山了,早起为的是看看土楼群日出时的情形。
    六点,东方才露出鱼肚白。这是六点二十分时拍下的第一张照片,远处的土楼还亮着稀疏的灯影,山村还沉浸在一片寂静之中,偶尔的一声狗吠,让人感觉到新的一天即将随这黑暗的消失降临在人们的面前。

51、土楼内渐渐冒出炊烟,土楼人忙碌的一天又要开始了。

52、早上七时,太阳渐渐地升上了东边的山顶,晨光从东向西泻了下来,沉睡了一夜的土楼复苏了。

53、早晨是美丽的。初升的太阳把金色的光芒涂抹在土楼上,让初溪土楼变得更加美丽迷人。

54、太阳越升越高,人们纷纷走出家门,享受阳光的恩赐。   

55、下了山,我们便准备吃早餐。土楼的门前早已坐着晒太阳的老人小孩们。

56、回土楼旅社的路上,一群人们正在门前用各自的方式活动着……
    这是闲坐的老人。

57、几个小孩在和熙的阳光下玩耍,我从远处拍下了这张照片。当我走近想再拍时,这个正面的男孩竟不满地走过来向我吐口水,不想到我这挺有孩子缘的人会有此遭遇。或许是游客多了,纯朴的民风也慢慢的变味了。

58、还是晒太阳的老人和孩子。

59、怀里的婴儿在享受着长辈的关爱。说不定若干年后,某个大学校园里,会有这个小家伙的身影。

60、这个小男孩住在旅社的同一座土楼,在镇里上初中二年级,周末回家。昨晚主动到我们房间里帮着泡茶,跟我们聊天,今天早上五点半陪看我们一同爬山拍照片。

61、我们答应回去的时候带他到镇里回学校,这不,小男孩背好书包不忘再喝一口家乡的泉水,准备上路。

62、土楼里的小媳妇抱着孩子在晒太阳,我眼疾手快拍了一张,等其他朋友想拍时,她却害羞的躲开了。

63、虽才住了一个晚上,这土楼里的小狗已和我们混得很熟了,看见我们就摇头晃尾。

64、路过土楼集市,一摊挡前的农副产品交易生意做得不错。

65、这两老头不知摆弄什么,神情专注。

66、随处可见闲悠悠的土楼人。

67、闲悠的土楼人。

68、临走前我们又走进了一坐方楼,一个老人一动不动地坐在门口。

69、楼里的阿婆在洗衣服。客家妇女终生得洗自己包括家里男人的衣物。

70、这位阿伯在家里配制辣椒酱。

71、透过简朴的用具,看到了农家人简朴清贫的生活。

72、临走时再一次回眸,初溪土楼已深深的印在了我的心中.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2-16 23:14:46 | 显示全部楼层
何人每次来都会带给大家美丽的客家地区的美图。感激ing。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2-17 00:12:28 | 显示全部楼层
精品巨制!!
建议何人哥在色影无忌的“行行色色”里另开专题发表,相信会引起不小的轰动,并且会得到很多的回复。更重要的是可让更多的人了解客家、了解土楼。期待!
DSLR就是要比DC要好,现在有点后悔没有买D70而买了F828,当然更要运用得好才行!
那个回乡新加坡人的器材倒是挺名牌的,可惜保管不善,太可惜了!试想有多少摄影发烧友向往LEICA以及MADE IN  GERMANY 的东东啊!
用牛屎种蘑菇,我小时侯在家里也种过!哈哈!

另,请问四人合影中哪位是十年?

[ Last edited by 韩江不肖生 on 2004-12-17 at 00:45 ]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2-17 00:33:40 | 显示全部楼层
真的太不错了,本来以为今年有机会去一次永定看土楼的,看来过了元旦还没时间了。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2-17 12:07:02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帖浏览下来,就好象自己也跟着何人兄一起去游历一样。
好地方,好图,谢谢何人兄~~~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12-18 00:06:1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韩江不肖生,右边的就是十年!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2-19 20:12:05 | 显示全部楼层
精釆的攝影圖集,怎么盡是老人小孩,不見年輕男女?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2-21 08:33:04 | 显示全部楼层
何人大哥,终于在客家社区看见你了,好精致的照片,收下了,谢谢~~~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2-21 11:54:46 | 显示全部楼层
上次听梅州日报社的陈编辑说和何人大哥在梅城友谊宾馆一见如故,大醉了一场;今日才于此一睹风采。幸甚!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12-21 13:50:08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各位的鼓励!
为什么尽是老人和小孩我已在文字中作了介绍,村中20-35岁的年经人基本上都外出打工了~~~~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2-21 14:39:33 | 显示全部楼层
Posted by 何人 at 2004-12-21 13:50
谢谢各位的鼓励!
为什么尽是老人和小孩我已在文字中作了介绍,村中20-35岁的年经人基本上都外出打工了~~~~

感謝你爲我們帶來這麽多難得的圖片,希望下次可以看到你的攝影展。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3-3 19:57:06 | 显示全部楼层
希望何人兄有机会也到我们赣南去拍摄些照片,那里你会发现另一种感觉的客家气氛。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3-10 17:36:49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地方,好图,以前看过不少的客家围楼。

今天算是大开眼界,有很多今天才见过,如“08”。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3-25 05:27:48 | 显示全部楼层
土楼果然不是徒有虚名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4-23 18:29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