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450|回复: 3

广西合浦县曲樟客家土围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9-15 15:29: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www.bhrb.com.cn 北海日报 2004年09月13日16:08:37)
 
     
 
    走进位于合浦县曲樟乡曲木村委的客家土围屋,隐约感觉到一阵阵的浓郁客家古韵,客家土围屋历史渊源悠久,承载着丰厚的文化底蕴,可追溯到两晋至唐宋时期。因战乱饥荒等原因,黄河流域的中原汉人被迫南迁,客家人陈氏十五代祖陈瑞甫又从福建省迁至合浦县曲樟乡,为防外敌及野兽侵扰,他率领陈氏族人开始了艰辛的家园建设,最终形成了今日坚固的客家土围城这一相当庞大的家庭建筑群落。它由“老城”、“新城”两部分构成。“老城”始建于清光绪八年(公元1883年),“新城”始建于光绪廿一年(公元1896年),总面积6000多平方米。

    曲樟客家土围屋呈平面布局,整体属方形类型。“老城”为“二横二堂”,“新城”为“三横二堂”,堂与堂之间以天井相隔,上厅堂为祖公堂,是供奉其祖先神位的地方。在厅堂正上方,悬挂着一块流光四溢的金匾,正上横雕有双龙戏珠,左右两龙腾云相视,上书“春酒介眉”四个遒劲有力的大字,虽经百年,颜色依旧像新的一样。下厅堂为门厅,以正厅堂为中轴,以祖堂为核心,向前逐步延伸,向左右对称发展。正屋、正厅的规模、装饰档次,是各横屋和次厅不能逾越的。横屋房门均朝正厅方向开,反映了客家人强烈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也体现了客家人因远离中原故土而怀“慎终追远”的心态。老房子的木窗,均是名贵的酸枝木,素木本色,没有过多花俏的装饰。飞檐翘角,也没有精致的雕刻,处处透着清淡平实,经百年洗涤,仍古色古香。没有多少人居住的老屋子显得空空荡荡的,有些孤寂地站立着。老屋里的天井、木窗、水井、牌匾透出非常古老的光,让人误以为时光流转向从前的岁月。

    曲樟客家土围屋之所以能在历史的长河中安然漂移,与其坚固的城防密不可分。客家人认为没有安全就不可能生存,土围屋的所有功能都首先服从于防卫的要求。初看土围屋,冷峻的外貌,固若金汤的结构,给人以威慑的印象。最具有特色就是它的围墙,高7.1米、厚达0.86米,是用石灰、黄泥、河沙、食用红糖(2:2:1:0.1)夯打而成。枪炮打过来也只是出现一个小坑,十分坚固。围墙四周不开设窗户,只有麻密星点的枪炮眼口,大抵在很晚的时候,防御有所缓解,才在一些围墙还是心有余悸地、非常谨慎地开出一些小窗户。城垣的四大转角处及城门上面都设有碉楼,碉楼多数都高出土围屋一层,堡体落地。内墙半腰筑有骑马道,将整座城墙、四角的炮楼及门楼紧密联系相连起来。门是整个土围屋的安危所在,设有板门、闸门、便门、栅栏门等3道5层式的连环防卫门,当碗口粗的横木齐齐放下时,就是膀阔腰圆的汉子也只能望而兴叹了。

    曲樟土围屋的吸引力不仅仅在于它的古老,更在于它在古老的文化背景下演绎着的一个个动人故事。1906年,客家土围屋的后人陈文山提供200两银子资助少年陈铭枢去广州黄埔陆军小学读书,后陈铭枢投笔从戎,成为著名的爱国名将。1938年,陈文山的后人陈承臻常为活动在曲樟、公馆一带的抗日游击队招兵买马,支援粮草。土围屋里的谷米、洋纱、布匹及银元、铜板等钱物源源不断地运出。当地的共产党员陈华、谭俊、陈铭碧(合浦原县长)等在土围屋开展了地下活动。解放后,曲樟土围屋曾作为当地供销社、食品站及政府部门的所在地。

    伫立在碉楼上,俯瞰那古老的土围屋,难免生发些思古之幽情,似乎看到了当年重兵屯集把守的岁月,看到了往昔金戈铁马风云变幻的日子……      (陈征胜)


    责编:劳海波  
   
http://www.bhrb.com.cn/news/20040913/dszx/160837.ht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4-20 15:34:46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的图片是当地居民为了出入方便在围墙拆开一个出入口。现场目测一下,墙的厚度有一米厚左右。



来源:红豆社区
http://hongdou.gxnews.com.cn/hon ... asp?topic_id=663514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7-22 21:08:13 | 显示全部楼层
图片打不开,没有备份,无法重新上传。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12 11:50:25 | 显示全部楼层

《客家足迹行》合浦县曲璋乡客家土围城的视频介绍

《华人世界》 20130710 客家足迹行(73)北海:滨海名城 客居乐土
http://news.cntv.cn/2013/07/10/VIDE1373435042196594.shtml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3-29 10:13 , Processed in 0.013459 second(s), 7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