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199|回复: 0

江西首家古匾博物馆对外免费开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8-11 20:03: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新落成的会昌县三馆一中心百匾堂8月初正式免费对外开放。记者采访了解到,由130块民间木制古匾组成的百匾堂是目前江西省首家以牌匾为特色的展馆,也为江西保护古匾文化首开先河。

130块古匾彰显历史文化

记者走进会昌县三馆一中心百匾堂看到,古色古香的“百匾堂”三字镶嵌在一块旧门额上,令人未进堂而先感觉到了散发出来的古韵。

300余平方米的百匾堂内收集了各式各样的古匾共计130块。会昌县三馆一中心的邹敏馆长告诉记者,年代最久远的是明朝嘉靖年间状元罗洪先为会昌庄埠胡庄溪新建厅堂题写的“庄溪草堂”匾,最近的是1946年浙江钱塘吴大监(清光绪十八年中榜眼)为张诚孚题写的“食德扬名”匾。

屠夫刀下抢出清朝古匾

记者采访了解到,其实每一块珍贵古匾的背后,都有一个艰辛或感人的收藏故事。

2002年,看到一些外来文物商贩蜂拥来到赣南各地抢购客家匾额等文物,这让时任会昌县博物馆副馆长的池小琴十分痛心。一种守护客家文化的强烈责任感驱动着她要把博物馆变成客家文物的“家”,从此会昌博物馆开始了匾额的收集之路。

回忆匾额收集过程,年近六旬的池小琴告诉记者,会昌县百匾堂是博物馆人员历经7年的漫长时间从各村收集而来,期间也发生了很多趣事。

有一次,池小琴在去珠兰乡征集过程中,行走在乡村的巷道里,看到一群人正围在一个卖肉摊点前买肉。她循声往这边一看,竟然发现屠夫使用的案板是一块清朝年间的“登科”功名匾。于是,她赶紧亮明身份,掏钱从屠夫的刀下买下了这块古匾。

古匾期待各地品牌保护

赣州市文物局局长韩振飞向记者介绍,现在很多地方都把保护抢救历史文物作为当前的一个重要任务,匾额也是一项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也迫切需要品牌保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6-15 23:25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