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380|回复: 2

“广东历史文化名人巡礼图片展”再增补程旼、侯过、姚雨平3位客籍名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0-10 13:38: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对于新增入榜的另外三位客籍名人,张磊解释说,为了增强展览对岭南移民文化的反映,专家们在征询大量意见基础上甄选了3位不同年代、不同领域的杰出代表——程旼、侯过和姚雨平。

  程旼是客家人文始祖、世界客属名贤之一,他1500多年前带领家人和部分族人从中原迁徙至梅州,教化乡民,传播中原文化;侯过是近代著名的林学家、教育家、诗人、书法家,首任广东省文史研究馆馆长;姚雨平作为“三·二九”黄花岗起义指挥领导者之一,是民主革命家、诗人,建国后还担任广东省人民政府参事室主任。他们都是有相当影响力的客家名人。

  据悉,这份“广东百贤”名单上起南越王赵佗,下至20世纪的广东音乐家吕文成,目前仅仅完成了展览的第一部分。


转摘自南方都市报:http://www.nanfangdaily.com.cn/s ... 35/200710100297.as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14 15:00:04 | 显示全部楼层

应增加辛亥革命志士、教育家、诗人古直 (公愚、层冰)

详见《梅县志》古直篇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14 15:06:18 | 显示全部楼层
介绍一位被遗忘的老同盟会员、辛亥革命
                         的实践家、先进的侨务工作者古直老师

                             ■胡一声(1980年讲话发言稿)

    我是归国华侨,当此辛亥革命70周年纪念隆重举行的时候,我想介绍一位最早的老同盟会员、辛亥革命的实践家、被遗忘的先进侨务工作者、全国解放后的广东省文史馆员、省政协委员、已经逝世了22年的古直老师。
    古直字公愚,号层水,广东梅县人,1885年出生在贫农家里,今年是他95周年诞辰了。1905年他21岁时受同盟会机关报《新民报》的影响,1906年就在梅县正式参加了同盟会。1907年秋,他到梅县松口镇参加了同盟会主持的秘密军事训练,训练员是张醁村、姚雨平等七人,主持人是谢逸桥、温靖侯。同学有来自四方的丘哲、叶菊生、黄嵩南等百余人,训练三个月毕业后,古直留在松口公学教书。他以“冰雪万里,下潜春阳,革命大业,须有预备:一为文学鼓吹、二为教育灌溉”的心情,遂以创办教育事业为已任。
    1908年,古直24岁时,古直与李季子等在日本东京干同盟会工作的钟动鼓励和曾伯谔的支持,在梅县城创办梅州学校——即今之梅州中学。中国共产党的先进党员、革命先烈熊锐同志是古直当时的得意门生。1919年熊锐在上海想到欧洲去“勤工俭学”,因无旅费,写信请古直帮助,古直即汇大洋五百圆给他。后来熊锐在德国加入了共产党,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熊锐与周恩来同志等人回国任黄埔军校教官、中山大学教授兼中大附中校长。1927年蒋介石清党反共前夕,首先把熊锐杀害,使古直极为愤恨。
    1911年古直奉同盟会派遣,任汕头《中华新报》编辑,努力鼓吹革命,曾在报上发表嘉应五属留日学生会同乡会的《告广东父老兄弟书》,力陈国势阽危,父老兄弟宣共谋国事,不可坐视祖国灭亡而不救,以激励同胞的民族革命精神。辛亥革命前夕的红花冈四烈士、黄花冈七十二烈士是民族革命精神的壮烈表现。当时,古直觉得革命时机快到了,即辞去报馆职务回到梅县,督促同志、准备起义。古直认为起义的首要工作是镇压当时驻守梅县的清兵巡防营。但革命同志手无枪械,要达到目的是不可能的。因此,古直等因势利导,结交巡防营教练,进一步结交巡防营的排长、班长,秘密运动数月,遂把巡防营官兵掌握在手。武昌起义一声炮响,梅县随即光复,只杀了游击官白某一人,其余如州长陈某等皆自愿投降,放手把他们遣散回乡。兵不血刃,市肆不惊。革命司令是钟动,古直任秘书长,侯过同志曾写了证明。
    1912年3月,古直又被任命为汕头同盟会秘书长,热烈拥护孙中山先生就任南京临时政府大总统和举行北伐战争。当年4月,古直创办汕头《大风日报》,亲自到南洋各地向华侨招股。他先到泰国、次到新加坡、芙蓉、马六甲、加影、吉隆坡、大北叻、梹城,渡海到日里、棉兰,回船又往吧城等地,周游半截、到处受到华侨热烈欢迎,筹募了一笔资金。回到汕头后,即辞去同盟会秘书长一职,专心办报,鼓吹继续革命。同年12月,古直亲自到上海购买印刷机,当时著名的“南社”诗坛领袖柳亚子同志知他到了上海,即派上海社友朱少屏访问他,并荐周菊人同志为《大风日报》主笔,古直欣然接受。
    1913年1月,《大风日报》创刊号出版,古直任社长、周菊人(淮安人)任主笔,每天出报两大张,发行到南洋各地,风行一时,大受读者欢迎。因他愤怒声讨袁世凯窃国称帝,号召国内人民和海外同胞奋起讨伐袁贼,遂为袁贼帮凶龙济光下令封闭,并悬千金购买古直头颅。因龙贼济光攻占了广州,辛亥革命失败,古直乃由汕头避往香港,住了一年。
    1915年古直潜回梅县,创办了龙文公学,教育很多革命青年,后来我和郑天保等都是他的学生。
    1916年,同盟会员钟动又邀古直赴香港,要他协力讨伐袁世凯,被任命为赴南洋筹饷讨袁的专员。2月,他即乘法国邮船出发,船泊越南海防时,看见法帝海军运载起南士兵多人赴欧作战,充当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炮灰,爷娘妻子牵衣顿足,奔走哭送,令人深感亡国的痛苦,古直即作《海防行》一首以记其事。其中有“捐躯报国亦何有?以死事仇良可哀”!结句是“不敢怜人只自怜,满天风雨念家园!男儿终不为奴死,万里沧波一间关。”现在,越南一些人又在为苏修霸权主义作炮灰,奴役人民,以死事仇,真是不知人间有羞耻事!船到新加坡,古直登岸后,经芙蓉、加影、吉隆坡、大北叻、梹城各地,又得到各地华侨的热烈赞助,筹饷成绩甚佳。事毕即趁船重经海防,乘滇越铁路火车至云南昆明,著有诗集《转蓬草》,被任命为云南都督府顾问。是年冬,古直返回梅县。
    1917年2月,古直复往昆明,都督唐继尧又要派古直重赴南洋宣慰华侨,由于云南个旧锡矿蕴藏量极大,古直乃向唐继尧建议,招暮华侨资本和采锡工人回来,用新式机器开采,使个旧锡米大量生产,达到公私两利,国富华侨亦富。但先决条件则要都督府尊重华侨政治权利和生活待遇,云南讲武堂一定要向华侨青年开放,对华侨一视同仁,准许华侨回来投考及接受训练。唐继尧一口答应,嘱托他同时向华侨招生。叶剑英委员长等就是那时由大北叻回来考入云南讲武堂,毕业后开始参加革命战争的。个旧锡矿也是得到华侨的参加,才有今日的发展的。
    从上述的简历看来,古直确实是辛亥革命的实践家和侨务工作的先驱人物,我们是不能把他忘记的。因时间关系,我今天只能讲到这里。


作者:胡一声(1905-1990年),原名水庭,广东梅县梅南镇人。著名华侨教育家。是梅县梅南中学创办人和梅县九龙嶂革命根据地创建人之一。后来旅居马来西亚,创办了由毛泽东同志题写校名的加影华侨中学,在东南亚影响巨大。曾任广东工农革命军(东路)第十团党代表兼政委、广东省教育厅副厅长、暨南大学东南亚研究所副所长,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长。全国政协委员、民盟中央委员。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6-11 13:35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