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嬴氏风

我是畲族的!鄙视某些人说我们不是客家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9-24 13:26:33 | 显示全部楼层
把客家地区的畲族看作是客家人的,有几类人:
1、不把畲族当一回事,不承认他们的“畲族”民族身份,因为他们讲汉语(客家话)、写汉字。
2、持认同观点者本身是无民族论者,首先就不承自己是汉族,汉族族属,对他来说根本就无所谓。虽未把客家上升到承认“客家族”,但仍然有着客家与汉族平行的思想。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9-24 13:31:40 | 显示全部楼层
认为客家地区的畲族不是客家人的,主要观点是:
承认畲族是中国56个民族之一,不应该把客家地区的畲族看成是客家人(汉族支系)。他们虽然讲汉语(客家话)、写汉字,但他们与满族、回族一样,有自身的民族认同,而不认同汉族族属。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9-26 13:01:14 | 显示全部楼层
客家之所以为客,是因为作客异乡,也就是说中原的人迁居南方,成为异乡人,这样形成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的群体,称之为客家人。
畲族是一个南方民族,主要分布在福建、浙江、江西、广东等地,属于土著居民,准确说不是客家人,但是受汉族先民北方带来的语言影响,不少涉足说客家话。如果硬是要认为自己也是客家人,并无不可,毕竟现在多少人在他乡作客。但还是不要把现在的客家与传统的客家人混为一谈。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9-26 13:05:2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陇西人一个 于 2007-9-26 13:01 发表
客家之所以为客,是因为作客异乡,也就是说中原的人迁居南方,成为异乡人,这样形成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的群体,称之为客家人。
畲族是一个南方民族,主要分布在福建、浙江、江西、广东等地,属于土著居民,准确说 ...


陇西兄弟讲得好!

畲族和客家只能选其一!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9-26 13:10:22 | 显示全部楼层
怎么能说选择呢?
畲族与客家这是有出生和心理认同这些因素综合决定的,要选择也就在出生在即是客家也是畲族的家庭的后代人可以做的,其他人就免了,要不为了某种因素需要选择的话,那就失去了在这里讨论的意义了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9-26 15:24:5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5 陇西人一个 的帖子

汉族客家人也面临着认同客家人还是广府人(或福佬人等汉族民系)的情况,因为有不少人是出生在客家人与广府人的家庭。如我二叔是汉族客家人,二婶是讲白话的汉族人,我的堂弟天生就拥有双民系身份的多重认同机会或条件。如果他们既认同客家人也认同讲白话的群体,又如果他们不认同客家而只认同讲白话的群体(单一认同),从感情和理论上讲也许都能通过。

但民族与民系不一样,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民族政策,不会给予公民多重民族的身份;从感情上来讲,别的民族的人也不能接受一个拥有多重民族身份、认同、意识的人。就算是“出生在既是客家(汉族)也是畲族的家庭的后代”也不能例外。

面对一个畲族人、瑶族人、壮族人,我首先会先认同他的民族身份,以汉、畲(瑶、壮)民族相区别而与之相处、往来,绝对谈不上有“自家人”(客家人)的感情。如果有需要提到“自家人”感情,只好上升到更高的大家都是“中国人”的层次,大家都是“**省人”,大家都是“**县人”,以此区别于外国人、外省人、外县人,从而才有拉近距离,增加亲近感的可能。

要知道客家地区的畲族人是否客家人,首先要明确客家人是否汉族,还是一个独立于任何一个民族(包括汉族、畲族)之外的人们共同体。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9-26 21:20:36 | 显示全部楼层
客家人难道不是汉族一个群体吗?孤陋寡闻的我实在惊讶,或许我观念和知识应该更新了。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9-26 21:28:3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7 陇西人一个 的帖子

下面的帖子(要一帖一帖地看下去),可能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现实生活中的客家人对客家是否汉族一个群体的观点或看法:

世居客家地区的畲族是否客家人?https://www.hakkaonline.com/foru ... &extra=page%3D1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6-9 16:20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