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644|回复: 0

草根小民故事系列------马欠老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6-19 10:30: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欠老头是牛角湾村小组的,我是社公湾小组的.我们两个小组相隔只有一条小河,一座弯弯的石拱桥把我们两个小组连在一起.那石拱桥的壁上爬满了薜荔藤,其间结着青青的薜荔果,一到夏季,便有几个中年妇女采了去,做成晶莹剔透的凉冻,用水桶挑着到街上大声叫卖.
   后来我在上海,听一老乡说到福建三明某个县,有个人单凭这凉冻,打开了上海好多大酒店的市场,卖给酒店让那些会吃的客人们当酒醉肉饱后的甜点吃,赚到了大钱.此是题外话.

   1940年代,马欠老头曾经在走汀州路上的黄竹岭脑做过土匪,那时他还没娶老婆(其实他一生就没正经讨过老婆,虽然有一个外乡叫花婆跟他过过几年生活).他人长的高而瘦,一张瘦长的马脸从未见过露出半丝笑容.从黄竹岭脑回家后,也没少挨批挨斗,各种运动来了都能轮得上他,他常被当着大毒草大坏蛋捆在村里的祠堂里挨斗.参加批斗的小学生们不懂事,看到他很象大坏蛋的样子,都往他脸上吐唾沫.

   1970年代的时候,大家生活上非常困难,炒菜都用光镬(只是烧热了锅,就直接往下扔菜),个把月见不到荤腥.所以人们在嘴巴里淡出鸟来的时候,就会想着法子打平伙(各人出点食品,凑在一起搞一次聚餐).

   马欠老头是打平伙最积极的倡导者.有一次,他和五个人打平伙,有人从家里拿来了一斤多成年猪膏(好不容易过年杀猪时,把猪板肉留下放在瓦罐里撒上大把的盐粒,藏在阴凉处,平时炒菜时当油用的),有人拿来了五斤糯米.他们几个把这些东西凑一起放在锅里焖熟了,等黄澄澄香喷喷的猪膏糯米饭端上桌时,另外几个还没吃完一碗,马欠老头已经狼吞虎咽地往肚子里倒进了三大碗.那次,他一口气吃了六大碗,吃到连步都挪不动.人们在说到这件事时,都摇头说:"跟马欠老头打平伙啊,一点都划不来."渐渐地,他再提打平伙时,人们就再不和他搭下腔了.

   但同村同队同宗同族的人,也不能做得太过.有一次,几个村民打死了条狗准备煮着吃的时候,恰巧被马欠老头撞上了,他就在那不肯走了,有一搭没一搭地跟那几个人聊天,他们不怎么搭理他,他也不想动身走人.最后大家把一大锅狗肉炖好端来时,他也就坐上了桌,一上桌,看见一块中间一根大骨头,周围包着肉的最大的狗肉,就抢先夹到了碗里,可是,嚼来嚼去都难把那肉嚼乱,只觉得那肉太韧太难嚼,又没什么滋味,在一旁看着的几个人,都忍不住偷笑.后来有人传出来,原来那块肉是一个人用恰似骨头的木棍串着狗比做成的.

   没油水的日子总很难挨.不过马欠老头总能搞到些有油水的食物.一次,几个孩子在山上放牛,看见一个被猎人下套子夹死很多天的麋子,都已经腐烂了,他们回村一说,马欠老头就急着问他们在什么具体的地方,然后他就上山把那物带回家里,弄弄洗洗放些辣椒炒着吃了.

  更有一次,跟马欠老头同龄的东学老头,与他一道打七里泾走小路到横江赶圩,走到一单家寮屋处,马欠老头哼哼着说要上茅厕,东学老头也只好在路边等着他,见他老半天不出来,跑进去一看,却见他在那逮茅厕边上那些一蹦一跳的青皮小青蛙.看到他时,他手里正逮着一个剥皮,向上张开了口,把那青蛙丢进嘴里,两眼一翻,咕冬一声就吞了下去.

  许多年过去了,马欠老头想必早已死了,但那年月的生活,还让人清晰地浮在眼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6-12 20:04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