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776|回复: 0

【转帖】古老水车部落延续百年故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4-11 10:02: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古老水车部落延续百年故事
http://www.zcyl.cn/News/ShowArticle.asp?ArticleID=1218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增城之窗 点击数:323 更新时间:2005-4-27
【字体:小 大】【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寂静的山谷有一群水车同时飞转,吱吱呀呀的声音、咚咚的木椿声此起彼伏……古老水车部落延续百年故事谢汉文罗新燕韦先胜/文赖芳/摄
    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增城市开发建设派潭镇白水寨省级旅游景区规划中,车洞村老水车部落将成为一个旅游观光景点。
    日前,笔者驱车从增城市区出发,沿增派公路往北走,约一个小时就来到了车洞村老水车部落。只见那里吱吱呀呀的老水车群,弯月似的梯田,葱郁的山峦,小桥流水,还有纯朴的山里人……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客家山村图画。
老水车椿出线香原料
    车洞村位于增城市与从化市交界处。这里群山连绵,山清水秀,在一条长长的山谷中,但见一条常年清澈的山溪从山上顺流而下,山谷两旁茂林修竹,梯田成群,远山近水,景色迷人。
    在车洞村委钟支书的带领下,我们一行来到了名叫槟榔宫和山寮仔的地方,但见陡峭的小山坡,浓浓的灌木丛中掩映着一间间泥砖房,每间泥砖房边都有一架老水车,在槽水的冲击下,水车飞快转动,发出吱吱呀呀的声音,同时还伴随着一阵阵沉闷的咚咚木椿声。咚咚椿声和吱吱呀呀的水车转动声音在山谷中此起彼伏,构成了一种独特的氛围。这里,就是鲜为人知的车洞村老水车部落了。
    每架老水车都十分古旧,水车上爬满青苔,每架水车都安装有5个石盅,在此起彼落的椿声中,是村民们在加工线香的燃料,一种叫血果树叶,椿成粉末后,卖给东莞、番禺、顺德等地的线香加工厂。据介绍,车洞村利用水车加工线香燃料已有好几百年的历史了,就在前几年,全村还有20多架水车,如今渐渐少了,但仍有10架水车,一年四季不停地飞转。据钟支书说,每架水车一年下来可获利一万多元,是村民除种养之外,一项不错的副业收入。改革开放后,山里村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改善和提高,人均收入已超过3000元,但由于车洞村加工线香燃料销路稳定,才延续着古老的线香燃料加工行当,才保留了这个壮观的水车群。
    老水车饱经沧桑,日夜不停地飞转,飞转的老水车见证了车洞村的变迁,也给村民带来了希望,据介绍在增城市开发建设派潭镇大封门省级旅游景区规划中,车洞村老水车部落也将成为一个旅游观光的景点。
水造就壮观的梯形水田
    经过老水车部落,我们沿着山谷的小溪岸边上的公路向山上走去,只见山谷两旁的山坡上有三处梯田群,一级一级的稻田拾级而上,水田里的早造秧苗刚泛青,一块块水田像一弯弯新月,在阳光的折射下波光粼粼。钟书记告诉我们,这一带共有三个较集中的梯田群,每到稻谷成熟时节,金黄的稻谷随风摆动,十分好看。
    清澈的小河从山谷最边远的一个名叫水打田的村庄起源,一路顺流而下,河溪共有4.5公里。小溪宽的地方一丈余,窄的地方仅一步之遥,由于河溪从山上顺流而下,经年不息,小溪的石头石块被冲洗得十分光亮,溪中可见一个个小湖泊和大小各异、处处可见的天然“浴盆”,“浴盆”里盛着水,像一块块圆镜。山溪中还有许多形状各异的怪石,千奇百态。清澈的河水在险要的山谷中绕来绕去,像一条游动着的银链。
    村边的小溪,是村姑洗衣的好地方,更是夏天村童戏水的天堂,溪边修竹随风荡漾,与一排排田埂路中的竹篱笆交织成一幅美丽的景象。
老游击队员还健在
    从车洞村委办公楼边的小溪溯源而上,全长4.5公里的山谷中依次座落了几个村子。古老的村寨名字十分特别,车洞、观音厅、四门楼、黄沙凼、吓凼、三星、水打田等村名让人感觉到很特别,一条条村子的村头,都有许多高大挺拔的古树古木。令人称奇的这些古老的民居中,八、九十岁高龄的长者不乏其人。在四门楼村,我们见到了一位名叫夏亚娥的老婆婆,她今年87岁高龄了,却依然耳聪目明,身体十分健康。夏亚婆是顺德人,23岁那年为逃避小日本而嫁到这里为人妻,同时嫁到这个村子里的有广州、番禺和南海姑娘,如今一个个成为四代同堂的老亚婆了,但一个个都十分精神,               每天都聚集在村巷里聊天,或打扫村巷的公共卫生。尽管她们当年一个个都是如花似玉的城里姑娘,几十年的风风雨雨、偏僻单调的山区生活,她们早已经与这里的客家人完全融合为一体了。见我们到来,她们都显得十分高兴,并表达出客家人热情好客的风格,招呼我们喝茶、聊天。
    黄沙凼村是增城市解放前最有名的革命老区,当年隶属东江纵队,在这里活跃的一个游击中队,中队长是很有名的东江纵队战将张球,他们打土豪、分田地,抗击日寇的侵犯,开展党的武装斗争,有过大大小小几十次战斗经历。全村有50多人参加游击队,如今,仍有30多位的游击队员健在。
    在每一个村子里每遇见一位老人,几乎都是当年的英勇战士,水打田村的吴南老人,今年86岁高龄了,他是当年英勇善战的民兵队长,给我们讲述当年打仗的故事时,仍然记忆犹新,兴奋不已。
    水打田村是这里最美丽的一个小山村,全村一色的泥砖古屋,都有上百年的历史,泥墙在风雨的侵蚀下变得十分斑驳,一条小溪穿村而过,村边有许多稻草包。稻草包用四根方型麻石柱撑起,上面堆着稻草,是农户用来拴牛用的,阳光下,拴在麻石柱上的老牛、小牛犊懒洋洋地啃着干稻草。在这里,禽畜飞鸟几乎是一家人似的,一群群小鸡在母鸡的带领下,竟和老牛分享着食物,不时也有山鸟飞扑到村边房前嬉戏觅食。水打田村四面环山,村对面是一个梯田群,响午时分,袅袅炊烟伴着布谷鸟的啼叫声,显得十分祥和……
    在车洞村,在这个美丽的山谷,村民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采访中,笔者发现一个奇特的现象,那就是个个村子里几乎很难见到年轻男女。一问才知,这几年,村里的青年男女几乎都到山外的城市里打工去了,不少人已在城市买房建屋,生儿育女,只有上了年纪的人,却依然生活在这偏僻的山村里。村里早就实现了通电、通水、通路、通电视、通电话,美丽富饶的山村,老人们故土难离呀……
    (本文原载《羊城晚报》4月24日广东新闻版)   
   


[1]

新闻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6-8 07:01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