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852|回复: 0

敢执“绿色宝藏”牛耳 ——培植脐橙产业集群述评之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0-5 11:09: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敢执“绿色宝藏”牛耳 ——培植脐橙产业集群述评之一
来源:赣南日报 时间:2005-10-5 10:44:07
  脐橙,金灿灿、香幽幽,赣南物产之瑰宝。一流的品质,120多万亩的种植规模,令世人对赣南脐橙刮目相看。然而,若问赣南宝藏几许?或许多数赣南人会脱口而出:钨、稀土、萤石……唯独难以想到这司空见惯的脐橙。其实,脐橙是赣南最为珍贵的宝藏。它不像钨、稀土、萤石等矿藏那样,以有限的实物形态存在于崇山峻岭中,而是无形地深藏于赣南独特的气候、土壤等自然环境里,实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绿色宝藏”!

  市委、市政府把赣南脐橙作为唯一的农业产业列入“四大产业集群”加以培植,无疑是个目光远大的战略决策,一个贯穿了科学发展观的正确抉择!这一决策的实施,必将引发赣南脐橙业的转型升级,描绘出这一产业发展的新画卷!

  就脐橙产业集群建设的相关问题,记者最近走访了赣南脐橙发源地信丰,全国著名的脐橙之乡安远、寻乌,以及正在奋起直追的“三南”、赣县。

  一路采访,一路壮景,一路激动与沉思。看不尽奇迹般的满山脐橙园,听不完传奇般的兴果富民事。所见所闻,令记者强烈感受到:打造起百亿元脐橙产业集群的决策,必将进一步唤起千万果农开发脐橙的极大热情,脐橙产业目标的完成有把握如期实现!

  在赣南脐橙的发祥地信丰县,百里脐橙果满枝头,脐橙节气氛在城乡日见浓烈。行伍出身的原县委副书记郭森,从脱下戎装到前些年退居二线,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到现在,他一直是引领信丰脐橙发展的“擎旗人”。他认为,决策者的思路,决定着一个产业发展速度、质量和方向。赣南山多地少。山水之多,让外人无法想像;地之少,更让外人难以置信。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国内柑桔权威、华中农业大学教授章文才把从遥远的异国带回的脐橙种苗,满脸珍重地送到信丰安西园艺场,点燃了赣南脐橙产业发展的星星之火。1980年,党中央、国务院向赣南派出了阵容庞大的中国科学院赣南山区综合考察队。是他们用科学眼光,透视出深藏赣南大山的“绿色宝藏”——柑桔,尤其是脐橙。他们断言:赣南发展脐橙种植业的气候、土壤条件得天独厚,是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脐橙的最适宜种植区。此外,赣南地处粤、闽、湘、赣四省交汇处和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圈的圆心位置,处于我国高档柑橙鲜果消费市场的最前沿,在与美国等国外脐橙竞争时,可就近占领市场。

  不冷不热,独特的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盆地丘陵特有的温差,肥沃深厚的土壤,牢牢地构成了赣南脐橙品质的核心竞争力,别的地方无法效仿、无法替代。这种天造地设的优势,岂不是上苍赐予赣南的无尽宝藏?

  然而,赣南脐橙几十年发展道路并不平坦。“山上再造”工程之后,赣南脐橙的发展被冷落了几年,直到本世纪初,市委、市政府确定把赣南建成中国一流、亚洲最大、世界著名脐橙主产区的目标,又把脐橙开发推向了一个高潮。今年初,市委、市政府提出3至5年内把脐橙培植成超亿元产值的产业集群,为这一产业大踏步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决策保障与政策支持。

  信丰县果业局局长王庆盛、龙南县果业局局长廖智慧等认为,培植脐橙产业集群,把赣南脐橙做成品质最优、效益最高的产业完全有可能。

  首先,一流的产品质量、120多万亩的种植规模,日益完善的产业体系,构成了良好的赣南脐橙产业基础。其次,市场定位明晰,前景广阔。由于赣南脐橙品质比美国新奇士毫不逊色,甚至略胜一筹,深得消费者喜爱。赣南脐橙的消费群体为国内大中城市和沿海发达地区,果品已开始走出国门,进入东南亚和欧盟,出口量占30%强,在国际市场上颇具影响力。其三,产业规模已经形成。赣南已有14万农户凭借熟练的栽培技术规模种植脐橙,而且因此迈入了小康。受其影响,越来越多的人将进入这一产业。

  规模、市场和技术三大产业基础,将牢牢地支撑起赣南脐橙这个大型产业集群。从2005年开发年度起,全市每年可开发15万亩以上。至2010年,就可达到或超过200万亩,为美国现有面积的1.33倍。到那时,投产面积可达160万亩。按亩产2吨计,总产可达320万吨。按鲜果每吨售价2400元计,总产值可达76.8亿元。再依照美国脐橙产业四个“四分之一”(即果农鲜果销售额占1/4,包装运输业占1/4,批发商赚1/4,零售商赚1/4),那么产业集群产值就可达300多亿元。试想,在赣南,还有哪个产业可与脐橙产业争高低?在全球,又有哪个国家哪个地方的脐橙可与赣南称伯仲?!

  实践即将作出证明:世界脐橙之“牛耳”,非赣南莫属!(钟玉忠 赖生文 记者杨和发 严章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6-4 18:39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