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276|回复: 1

【转帖】解读“赣州旋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4-14 18:41: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解读“赣州旋风”
转自:江西日报 时间:2004-5-8 9:19:00

  又是一个经济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又是一次充满挑战和希望的对接。四月,赣鄱大地莺飞草长,一派生机。省委、省政府提出“对接长珠闽,融入全球化”的战略决策后,我省南大门赣州市先人一步,抢抓机遇,一场“对接长珠闽,建设新赣州”的热潮正在蓬勃掀起。

  百人大团“闹”珠江

  赣州毗邻闽粤,全市18个县(市、区)半数以上与闽粤山水相连,人缘相亲。自古以来就是珠三角、闽粤三角区的直接腹地和内地通向东南沿海的重要通道。对接长珠闽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交通优势和人力资源优势。但对接什么,该如何对接?赣州市委、市政府决定组织人员到广东实地考察,寻求对接良策。

    去年11月28日,省委常委、赣州市委书记潘逸阳,市长王昭悠率领市四套班子领导,县(市、区)委书记、县(市、区)长及有关部门的负责人共100多人来到广东考察学习。代表团从广州到东莞,从惠州到深圳,走马城市建设、参观工业园区、听经验介绍、访企业老总、召开社会经济发展推介座谈会。整整一个星期,白天参观考察,晚上座谈讨论。所到之处,广东的所有媒体都作了大量的报道,对赣州主动上门寻求对接给予了高度评价,并称之为“赣州旋风”。

    广东之行,在赣州的干部群众中产生了极大的震撼。学习考察结束后,赣州市各县(市)各部门立即掀起了“对接长珠闽,建设新赣州”的学习讨论活动。他们在不断反思:过去也曾提出过学习广东,并提出广东能干的事我们也能干。但是广东的好经验还是没有推广,经济仍然发展不够快。究其原因,主要是思想观念存在差距,机制体制存在差距。

  差距带来了压力,压力催生了动力。全市干部群众求新思变的欲望开始产生。

  “十大对接”抢先机

  心动不如行动。“对接长珠闽”只有先人一步,主动应对才能抢占先机,争取对接的主动权。赣州市委、市政府从机制体制创新入手,在全省率先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出了建立“十大对接”体系。

  “十大对接”体系,首当其冲的是建立起一个与“珠三角”相衔接的政策规定体制和机制。做到不符合的坚决废止,没有建立的抓紧建立,不够完善的尽快完善。全市17个有行政执法权利的部门和单位都对过去的政策规定进行了全面清理,废止了一批不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文件,并组织专门力量,对照广东的经验正在制订新的政策规定。“关于深化户籍改革的实施办法”、“关于进一步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决定”等一批与珠三角相衔接的政策 法规文件正在加紧论证出台。与此同时,各县(市)及市属各有关部门正在抓紧政府职能的转变,完善干部考核制度,简化行政事务审批制度。到现在全市削减行政审批事项452项。各职能部门还纷纷推出服务承诺制、部门评议制、承诺兑现跟踪制,一批“对接长珠闽”,加快发展的长效机制正在逐步建立。

  在抓好政策法规体系对接的同时,金融服务体系、信息网络体系、物流服务体系、贸易服务体系、产权交易体系、人力资源体系、口岸服务体系、技术标准体系、社会保障体系等方面的对接也全面展开。一大批对接“长珠闽”发展的平台正在抓紧建立。为了顺应大开放的要求,积极推动流通业的现代化,市有关部门正在积极组建以仓储、运输、装卸、配送、货运代理等为主要业务的物流企业。在建立完善口岸服务体制、提高口岸服务功能方面,已 投资4800万元,建设一个占地150亩的集装箱运输的铁路二类口岸;保税仓库、公路货柜查验场已开工建设;龙南商检大楼已经竣工,海关商检工作组已进驻并开始工作。为迅速打开南下、北上、东进的快速通道,在积极推动赣粤高速公路、赣闽铁路尽快修成通车的同时,正在抓紧赣韶铁路、赣韶高速公路开工建设。赣州火车站的扩建,赣州机场的搬迁也提到了议事日程。

  “十大对接体系”的逐步建立和完善,为“对接长珠闽”赢得了先机。境内外客商纷纷看好赣州,来投资考察的客商络绎不绝。过去招商引资各县(市)都靠拼资源、拼政策、拼零规费,现在全市统一招商政策,一致对外,外商投资的热情不仅没有减,而且大财团、大客户接踵而至。一批高新产业,投资数千万、上亿元的大项目纷纷签订。到3月底,全市签约项目354个,合同引资59.11亿元,实际进资35.6亿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123.9%和107.2%。

  2500万催生新蓝图

  城市是人类现代化进程中的集中表现,要对接“长珠闽”,必须先把城市做大做美。赣州市委、市政府决定:修编赣州市规划,用2500万元用于市中心城区的概念规划的国际咨询和城市设计的国际招标。

  这次国际招标的城市规划修编是按照人口100万和城区面积100平方公里的目标,把赣州建成文化内涵丰富、生态环境优美、城市功能完善、交通运输便捷、产业经济集聚、辐射带动力强、最适合人们居住和创业发展的赣粤闽湘四省通衢的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

  招标公告发出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国内外知名的规划设计单位纷纷报名竞标。当设计评审中标单位美国友安公司、湖北规划设计院等将赣州市“三江六岸城市规划”和“老城区重点地段城市设计方案”在街道上公开展示后,市民激动成分,对未来充满希望。有的市民在展示栏旁留言赞扬:这是对历史负责、对未来负责、对群众负责的表现,是一件惠及千秋万代的大好事。

  一张张规划,一幅幅蓝图,不仅体现了市委市政府把城市做大做美的决心和信心,更主要的是在全市人民心中竖起了一面科学发展的旗帜。省委常委、赣州市委书记潘逸阳说:“树立科学发展观不仅仅是城市建设,而且体现在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凡是搞建设、做规划都应该树立集约发展、均衡发展、可持续发展和一切为民发展的新理念。”

  新的发展理念与传统观念的碰撞产生出裂变的火花。机不可失,时不我待,各单位各部门纷纷请来专家对产业规划、旅游规划和经济发展区域布局都进行了全面调整。在大力培育和壮大 以脐橙为主的果业、商品蔬菜、园艺花卉业、草食畜禽业为农业主导产业的同时,按照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能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要求重新规划工业。制订了有色冶金及新材料、食品、现代轻纺、机电制造、新型建材、制药六大支柱产业的发展规划。争取通过四年努力,全市六大支柱工业的销售收入达184亿元,实现利税521亿元。 (江西日报记者 钟久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4-16 07:07:56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来我们赣州的腾飞指日可待了!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6-7 23:14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