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686|回复: 0

谁听说过土匪周文山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8-20 21:32: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铁流千里入赣南
--------------------------------------------------------------------------------


  41年前,也就是1931年2月14日,正逢农历庚午腊月二十七。

  赣南西部与湖南、广东交界的崇义县。

  这是一个群山耸崎、林木森森的偏僻闭塞之地。崇山峻岭间夹着一个小小的横水镇。它就是崇义县城。
再过三天就要过年了。这日清晨,盘踞在崇义县城的土匪民团周文山部忽然仓皇逃遁。紧张恐惧的居民们舒一口气。不论是穷是富,都忙着置备年货。

  不料中午时分,街上又传来人们惊慌的呼喊:“又有一支军队进城来啦!”

  在兵荒马乱中过日子的居民们,搞不清进城的是什么军队,纷纷关门闭户,生怕惹来横祸。人们隔着门缝偷偷往外瞧,只见入城的军队,个个蓬头垢脸,衣衫褴褛,一杆军旗破烂得只剩下些红布条条。队伍人数不多,却队列整齐,就连那些被抬着扶着的伤兵们,也向人们投来友善的目光。细心的人们看到他们头上戴着的军帽缀有红色的五角星,禁不住惊喜的喊了起来:
  “红军!他们是红军!”

  是的,进占县城的,正是来自广西左右江革命根据地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五十五团!
  他们是经过三个多月艰难转战,才来到崇义县这个小山城的。
  这支红军部队的统帅,就是邓小平。
  他为什么要率领部队千里跋涉来崇义?

  邓小平,原名邓希贤,是四川省广安县人。他的祖籍在江西吉安府庐陵县(今吉水县),明朝洪武十三年(公元1830年)由赣入蜀,亦属“客家”民系。1904年8月22日,他出生在广安县协兴乡的牌坊村。1920年,刚刚16岁的他,沿着“难于上青天”的川东蜀道,艰难跋涉到重庆,与80多名四川热血青年一起,乘船闯出三峡,顺长江东流直下上海,赴法国勤工俭学。1922年他在法国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4年参加中国共产党。1926年1月,他由法国转到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同年底回国,受党派遣到国民革命军冯玉祥部从事政治工作。大革命失败后,只有24岁的邓小平,担任了中国共产党中央秘书长。1929年6月,他化名邓斌,以中国共产党中央代表身分前往南宁,领导广西党的工作。1929年底和1930年初,他与张云逸、李明瑞等一起,成功地领导广西百色和龙州起义,成立了红七军和红八军。他担任红七军和红八军中国共产党前敌委员会书记兼两军政治委员,开辟了广西左右江革命根据地。

  广西左右江地区,地处广西西南边陲,与越南交界,高山大岭,交通不便,本是建立革命根据地的极好地方。可是,1903年夏,李立三“左”倾冒险主义在党中央占据了统治地位。中央“左”倾冒险领导者强令各根据地红军,冒险攻打中心城市,“会师武汉,饮马长江”,实现以武汉为中心的附近省区革命首先胜利。他们嫌左右江革命根据地过于偏僻,对武汉影响太小,遂于1930年9月间派出中央代表邓岗,到左右江地区,强令红七军执行中央制定的北上攻打柳州、桂林,在广东小北江地区建立根据地的计划。

  红七军当时只有7000余人(红八军成立后不久因战斗失利,减员过多,亦编入到红七军),放弃原有根据地攻打中心城市,显然是冒险行动。然而,“中央代表”邓岗以“谁不执行命令,谁就是反对中央”相要挟,邓小平和红七军军长张云逸、原红七军红八军总指挥李明瑞等领导人,不得不违心地率领部队,从左右江根据地出发,远征北上,准备攻打柳州。

  果如邓小平他们所料,红七军一出师,即遭失利,桂北的四把一战,伤亡300余人;接着在长安、武岗又连连受挫,全军锐气大减。他们面对现实,果断放弃攻打桂林的计划,率师东进,由桂入粤,试图立足北江。不料,1931年2月3日,在粤北乳源县梅花村一场血战,因误报敌情,红七军仅数小时内即伤亡700余人,减员几近三分之二,已不可能在粤北立足,更无力开辟北江根据地。于是,邓小平遂决定引军北上江西,与朱毛红军汇合。

  江西的朱毛红军,自1929年1月中旬离开井冈山后,开辟了中央革命根据地,红军也发展到4万余人,成立了以朱德为总司令、毛泽东为总前委书记兼总政治委员的红一方面军,还宣布成立了以毛泽东为主席的中国工农革命委员会。红一方面军刚刚取得第一次反“围剿”的巨大胜利,歼敌1万余人,缴枪1万余支,还活捉了敌师长张辉瓒。当邓小平率红七军向江西中央苏区靠拢时,朱毛红军正分兵在根据地周边地区发动群众,扩大红军,建立红色政权,准备迎击国民党军队新的进攻。

  红七军在遭受重大损失之时,毅然放弃原定计划,转向江西的中央苏区靠拢,既能增强红一方面军的力量,又能保存和发展自己,这确实是一个实事求是的、明智的决定。

  2月5日上午,邓小平和张云逸、李明瑞率领疲惫不堪的红七军五十五团、五十八团1000余人,赶到粤北韶关与乐昌县城之间的杨溪长来渡口。横在红七军面前的是水深流急的武江(乐昌河)。仅有的两只小渡船,一次只能渡过三四十人。而此地离韶关和乐昌县城仅二三十公里,粤敌乘汽车,个把小时内就能赶到,到时红七军将陷于背水而战的危险境地。

  为抢在敌人赶到之前过江,邓小平和李明瑞率五十五团先行渡江,抢占有利阵地阻击敌人,张云逸指挥五十八团和军直属队殿后。下午3时左右,已渡过江去的五十五团刚控制岸边高地,后面的五十八团刚开始渡江,闻讯从韶关乘车急驰而来的粤敌郭华润团,就向红七军五十五团阵地猛扑过来,迫击炮弹和机枪子弹朝河心的渡船猛射。邓小平、李明瑞指挥五十五团拼死顶住敌人进攻,掩护后续部队渡江,但敌人猛烈的火力将江面封锁,后续部队无法过河。

  危急之时,红七军军长张云逸只好带领未能过河的五十八团一部和军直属队共约600余人,撤退到粤北乳源县瑶族聚居的山区活动。而邓小平和李明瑞则率五十五团和五十八团一部,当日傍晚冲破敌三面包围,向江西境内转移。
从桂溪到江西,必经仁化。邓小平、李明瑞率领部队在崇山峻岭中匆匆行进,2月6日经董塘绕过仁化县城,然后取捷径直插粤湘赣交界处的长江镇,进入湖南汝城境内的东岭、热水。11日,部队向东一拐,越过张网山,进入江西崇义县西南边陲的文英境内。

  崇义这个山高林密的偏僻之处,“天高皇帝远”,谁也管不着。国民党的正规军,尚未插足此地,只有国民党湖南汝城县警备团胡凤璋部和崇义、大余边境土匪武装周文山部在境内活动。

  邓小平和李明瑞率红五十五团进入崇义境内后,沿着崎岖山道,经古亭,走关田,在下关与刚从崇义县城退出的周文山匪部遭遇,打了一仗,缴枪40多支,邓小平得知崇义县城已无敌情,遂于2月14日中午率部徐徐入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6-7 23:18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