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用户注册 登录
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返回首页

淘趣儿的个人空间 https://www.hakkaonline.com/?97766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客家木雕——客家先人对幸福生活的追求与期盼

已有 674 次阅读2017-11-7 14:34 | 客家木雕

  金菊朝阳、龙腾凤舞、神兽护罩……在石城县桂花屋,只见这座有100多年历史的客家古宅,门廊、窗口、屋檐上,处处是形象生动的客家木雕。虽然部分已经斑驳脱落,却无不折射出客家先人对幸福生活的追求与期盼。

  石城是客家摇篮,素有“闽粤通衢”之称。当年为躲避战乱,大量的中原汉人迁徙到石城及其周边地区定居、繁衍。这些中原汉人与当地土著人兼并、融合、改造、创新,经过漫长的历史进程,最终形成了汉民族中独具特色的客家人。

  由于连年战乱迁徙,客家先人非常期盼生活幸福安定,因此在雕刻中注重融入表达向往美好生活的元素,包含祥禽瑞兽、神话故事、文学戏曲、花草树木等各种题材。客家木雕纹案的基本形态有人物类,包括《八仙》中的铁拐李、韩湘子、何仙姑、张果老,《白蛇传》中的许仙、白娘子等神话传说人物,有孔子、老子、王羲之、陶渊明等历史人物,还有《西厢记》中的张生、崔莺莺戏曲人物;禽鸟走兽类多为人们喜见的吉祥动物,包含了龙、凤、喜鹊、鸳鸯、蟾蜍、鱼等;山水风景类表现手法大多为人物背景,但也有的是直接作为主体展现,反映了当时客家迁徙的生活景象;博古杂宝类常雕刻在隔扇的绦环板、棂心和群板上,造型有各种古雅的碗、盘、盒、罐、鼎等器物,配以如意、古钱、八卦等;吉祥图案类的内容丰富,可分为祈福类、喜庆类、吉祥类、长寿类等几个小类型,它们蕴藏着深邃的客家传统文化内涵,体现了人们通过类比、谐音等方式表达美好祝愿,反应了客家先人的精神追求。

  客家木雕在形象构造和题材选择上与民间艺术和工艺美术互通互融,选用传统题材中的龙、凤、麒麟等;并且通常在采用花卉纹样时,巧用二方连续和四方连续等表现手法。常用深浮雕和圆雕提倡镂空效果,有的镂空层次多达10余层,亭台楼榭,树木山水,人物走兽,花鸟虫鱼集中于同一画面,层次分明,错落有致,栩栩如生,充分展示了客家木雕独特的形式美。

  福建《长汀志》载:“商人致富后,即回家修祠堂,建园第,重楼宏丽”,“荣宗耀祖,标榜孝义,炫耀富有,为自己树碑立传”。客家文化的历史背景促成了客家木雕的独特风格,客家木雕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智慧的结晶。

  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客家木雕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渐消逝,成为无法挽回的遗憾。抢救这些宝贵的历史遗产势在必行。石城县组织人员深入城乡,对这些客家古建筑、古木雕等进行摸底排查、登记造册,形成资料档案。该县还创新保护思路,将这些资源有机融入旅游产业发展,激活沉睡的文化资源。该县投入1000多万元,先后修缮包含丰富客家木雕的百年古屋桂花屋、南庐屋、闽粤通衢古驿道、宝福院塔、陈联围屋等,打造成客家风情旅游景点,吸引游客前往观光寻宗。同时,该县在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中,按修旧如旧的原则,对农村祠堂、庙宇进行修缮,并有机融入新村建设中,依托当地风土人情和资源特点打造乡村旅游,形成在开发中保护百年古宅和客家木雕的新局面。目前已形成大畲旅游新村、屏山长溪古村、小松古松新村等多个集保护与开发于一体的旅游乡村。许多客家木雕在呵护中得以保存下来,成为后人研究客家迁徙历史的宝贵遗产。

路过

雷人

鸡蛋

握手

鲜花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用户注册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3-29 15:35 , Processed in 0.017028 second(s), 5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