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客家话的语音特点

2007-6-8 22:41| 发布者: huangchunbin| 查看: 2041| 评论: 0|原作者: 张凯挥|来自: 网络转载

    要了解客家话在汉语中的时间定位,就要了解汉语演变的过程。从春秋、战国一直到秦汉时代,声韵学上称为「上古」。上古音主要有几个特点:

  1.无轻唇音:中古的轻唇音皆读为重唇。所谓的轻唇就是ㄈ这个音,重唇就是ㄅㄆ。也就是说,上古汉语没有ㄈ的音。  

  2.无舌上音:中古的「知彻澄」母读法和「端透定」相同。可以比喻例如ㄓ这个音在上古念为ㄉ。  

  3.复辅音声母:也就是一个字有两个声母。体(tl)、各(kl)。这就是为什麽「各」可以做「路」的声符。而「体」和「礼」有相同的声符。  
   
   在汉代後,复辅音声母消失,语音也渐变。从六朝到宋朝,声韵学上称为「中古」。它又可以前期和後期。其中最重要的是「广韵」这本书。广韵这本书记载的是唐朝初年的语音,许多汉语方言都可以从这本书的音系来加以分析。

  唐朝到五代间发生的主要语音变化有:

  1.轻唇音产生:这个变化从初唐开始发生。广韵中尚未有此变化。但客语中已有轻唇音。  

  2.正齿音二等和三等合并:也就是庄(照二系)、章(照三系)组合并为照组字。这个变化在晚唐才发生。而客家话中有的次方言合并,有的没有。  

  以下讨论客家话的语音特点:

  1.客家话的字音,读为送气音的比较多。也就是说ㄆ、ㄊ、ㄎ比ㄅ、ㄉ、ㄍ多很多。这是因为中古全浊声母(并、定、群母)在客语全部变成送气清音。而其他方言则是一部份变化为送气一部份变不送气。  

  2.客家话中有一些轻唇字念为重唇,也就是ㄈ念成ㄆ或ㄅ。例如斧、肥、浮、飞等,表现了「古无轻唇音」的现象。  

  3.中古的知组声母字在客家话中已大多数变为舌尖塞擦音,也就是合入精、章组中,和精、章组读同样的声母。但仍有少数的字保留舌头音的读法,如知字。这种读法,反映了唐宋以後的读音。这句话的意思可以比喻成有许多中古念为ㄉ的字,在客语中已念为ㄗ了。  

  4.中古晓、匣母合口字在客语念为ㄈ声母。在现在看来就是在其他方言中念为ㄎㄨ?、ㄏㄨ?声母的字,如花、灰、虎、辉、婚、裤、苦等念成ㄈ。  

  5.中古时的疑母字,在客语中读为ng。如牙、逆等字,这是保存宋代读音的另一个表现。  

  6.客家话中有一个丰富而复杂的韵母体系,它保持著中古汉语中存在的m, n, ng, p, t, k六种韵尾,相当整齐。这也是客家话保存中古语音特点的一种表现。其保存完整的程度在汉方言中仅次於广东话。客语中缺少ing, ik, eng, ek,这是反映了长江流域一带方言的特点。  

  7.客家话中没有撮口呼(ㄩ)一类的韵母,只有开口、合口和齐齿呼。中原汉语的撮口呼是在明代才出现的,客家话在明代以前便分化出来,所以没有这一类韵母。这叫做「四呼不齐」。

最新评论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5-7 03:35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