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盼望客籍知識份子歸隊

2007-6-8 21:17| 发布者: huangchunbin| 查看: 897| 评论: 0|原作者: 客家雜誌社|来自: 《客家雜誌社》十年感言

盼望客籍知識份子歸隊——指的是,我們熱切的希望有更多、更多的客籍知識份子,以【反哺】的心情,挺身出來,一起為客家的文化社會運動貢獻心力,加速客家人的文藝復興。因此,以【盼望客籍知識份子歸隊】做為本刊十週年的社論題目,心情是十分沈重的,也是十分認真而熱切的。

  沈重的是,這十年,客家的文化社會運動一路走來,十分坎坷,肯站出來參與的客籍知識份子何其少;認真而熱切的是,社會變遷越來越快,各項事物的競爭淘汰也越來越激烈。為數眾多,而且在各方面學有專精的客籍知識份子,如果再不及時站出來,參與這項客家人的【文藝復興】運動的話,不只很難期望有更大一波的運動成果可言;過去這些年所獲得的一點點成果也可能被時代的潮流淹沒。這種【時不我予】,必須與時間賽跑的感覺,絕不是袖手旁觀者,或其他族群的人士所可以體會的。

  因此,對十年前捐資創辦本刊的知識份子,我們要在此表達崇高的敬意與謝意。敬佩他們的遠見與開創精神,感謝他們為客家人所做的文化傳承,以及為這個社會注入了多元文化的新血。我們也要對海內外十年來所有本刊的作者、讀者、訂戶、廣告客戶、捐助者、以及不吝給我們批評指教的人士,表示最誠摯的謝意,因為有了您們的支持與愛護,客家雜誌才能為客家人、為這個社會做出貢獻。

  十年來,本刊一直以做為客家人的輿論【公器】自我期許,兢兢業業為下述目標而努力:重建客家人的自信心,增進客家人對自己族群語言文化的認同,爭取客家人應有的合理權益,以及協助提供海內外社會,特別是其他族群的朋友,接觸、認識與瞭解客家人的一個管道。因此,從觀念的啟發、宣傳、討論、溝通,乃至行動的倡導,本刊幾乎無不參與。要扮演好這種兼具多重功能的【窗口】角色,自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為這其中的每一個項目都是艱鉅浩大的工程。本刊並非不自量力,亦非好大喜功,凡事攬著做,實在是面對日益消逝的客家語言文化,以及客家族群政治社會地位受到不合理的對待,心急如焚,因此必須及時地站出來提醒客家人,發出客家人的心聲。一路走來,雖然人、財兩缺,十分辛苦,但前述的【使命感】卻讓我們不敢懈
怠下來。

  十年來,經由本刊持續不斷的努力,並結合其他的客家社團與熱心人士,舉辦種種形式的活動,諸如座談會、演講會、徵文比賽、客家學術研討會、請願、示威遊行、夏令營、客語廣播人才培訓班、爭取客家後生的認同與參與、嘗試結合各級客籍民意代表與記錄、監督政治人物的言行、以客家人的立場參加全國性的展覽活動....等等。在本刊全力鼓吹,積極行動之下,終能達成十年前本刊成立時揭櫫的部份目標,例如,客語電視新聞、客語及客家文化廣播電視節目、客語廣播電台或頻道、母語教學、公共場所的客語廣播....等,不一而足。固然目前所有這些初步的成果,從量的方面,特別是從類別與次數來看,和本刊創立之時比較,可說是不可同日而語;但若從質的方面,特別是從效度和深度來看,則顯然離我們預期的目標十分遙遠。這樣的現象或許是從來所有文化社會運動的宿命,亦即先有數量,再求品質。但對客家人而言,這卻是一個亟待突破的瓶頸和危機。何以言之?這可從下述兩個方面來觀察:

  第一、發揚與提昇客家文化方面。過去十年的第一階段客家文化社會運動是,長期以來族群尊嚴受到壓抑、精神十分【鬱卒】的客家人,在少數客籍知識份子的熱忱鼓勵之下,一起走上街頭,示威遊行、大聲怒吼而發展出來的。隨後得到了些微的成果|每週五天,每天有十五分鐘的客語電視新聞。這一成果雖然微小,但卻讓少數的客家人有了一點點的膽子,和一點點的自信心了,因而熱切的試著開始把祖先的智慧遺產找回來,不論是在歌謠、戲劇、音樂、或語言方面,大致都是如此。但經過了十年,雖然出現一些創新的現代客家歌謠,現代客家大戲,也有一些有關客家生活禮俗、信仰、諺語、語言的初步整理。但總的來說,除少數外,真正深入、專門而精緻的作品並不多見。這樣的現象反映在國內、外各種音樂、戲曲、或其他文藝表演、競賽活動上最為明顯,其中屬於客家人的,並不多見,第一階段的客家文化運動的發展似乎已經遇到了瓶頸。

  另一方面,在這個競爭激烈、快速淘汰的時代,我們認為如果客家文化作品不具競爭力,很可能很快就要面臨被淹沒的危機。在各行各業學有專精的客籍知識份子,此時如果能夠開始站出來,運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和訓練,在任何一個客家文化項目上努力鑽研,真誠探討,一定很快的就會有所成就,並匯成客家文化的巨流。果能如此,不只客家人會感激您,社會各界也會尊敬您,其原因不只是因為您對客家文化的貢獻,使這個社會的文化更加豐富多元,更是因為您尊重、認同自己的族群身份。

  第二、爭取應有的文化發言權與歷史闡釋權方面。長期以來,客家人為什麼精神【鬱卒】,缺乏自信?客家人為什麼不敢承認自己的族群身分,成為社會的隱形人?為什麼年輕一代的客家子弟尤其如此?其原因有人歸諸人數太少,只有四百餘萬,聲勢不足;也有人歸諸客家人勇於內鬥、怯於外爭,致成弱勢。這些確實都是原因,但我們認為最重要的是,客家人未能在台灣的開發史中爭取到應有的合理地位。雖然已有部份的客家人,或多或少地知道自己的祖先,在台灣移墾發展過程中也有不可磨滅的犧牲與貢獻,但究竟真實情形如何並不清楚。為什麼不清楚?因為各種公、私文獻的記載,或語焉不詳,或有意隱沒,甚或故意扭曲,直到最近的國民中學新版教科書【認識台灣】都還有這樣的陰影。這自然與過去漳泉、閩客械鬥的歷史情結,以及清廷以來歷代主政者的分化統治策略有密切關係。因而影響到客家人的歷史、社會形象,影響到客家人的自信心與族群認同。

  雖然我們期望今後有關台灣歷史、社會、文化的著作能有較為客觀公正的論述,讓海內外的人士對台灣的種種有較為正確的認識機會。但我們認為,經歷這次國民中學【認識台灣】教科書的慘痛教訓之後,客籍的知識份子似乎應該責無旁貸的、勇敢的立即著手進行有關客家人在台灣四百年來的政治、社會、歷史、文化....種種的詳實研究。有句客家諺語說的好:【依恃別人,無當自家】。別人心目中如何看待客家人,我們不能強求。但客家人本身,特別是知識份子,卻一定要看重自己的族群,以虔誠恭敬的心情,將祖先數百年來奮鬥與貢獻的真實面貌呈現出來,絕對不可以讓客家人在台灣的發展史中缺席;要拿出研究成績來贏得別人的敬重,讓任何有心人不敢對客家人有所扭曲、污衊、或漠視,我們認為這才是建立台灣社會【族群和諧】的根本之
途。

  客家人向來重視子女教育,這樣的【傳統】培育出為數眾多的學者專家,在各行各業都有傑出的表現,唯獨在有關客家的研究方面十分貧乏,我們認為這絕不是客家人重視子女教育此一傳統的本意。值此創刊十週年的機會,我們呼籲更多的客籍知識分子,儘速加入【客家學】的建立與研究行列,發揚客家文化,以【身教】做為客家後生學習的榜樣,重建客家人的自信心。

最新评论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4-19 09:05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