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新加坡茶阳大埔励志社(80载)编年史

2014-11-4 13:38| 发布者: edmund_chf| 查看: 3753| 评论: 0|原作者: 张远功|来自: 新加坡

摘要: 传承八十载 淳淳励志情 ¾ 本社编年史 张远功整理新加坡茶阳(大埔)励志社成立于1934年9月,并正式获得当时英国殖民地政府的社团社团註册局批准.现己步入了80个年头,它的年龄皆超越了所有目前在任的理事的岁数,而且具 ...


        新加坡茶阳(大埔)励志社成立于1934年9月,并正式获得当时英国殖民地政府的社团社团註册局批准.现己步入了80个年头,它的年龄皆超越了所有目前在任的理事的岁数,而且具备欣欣向上的生命力在发展.

        本社是由当時风华正茂且爱国爱乡的青壮年所发起的: 张进之(1894-1944)、陈育民、黄小品(岸苇)、杨雨若、吳岳明、张梦生、邓文光、何德超等人为沟通中华文化与南洋文化,传承与发展客家族群(大埔族群)的文教事业,以及大埔社群的凝聚力量的宗旨而成立的.当時参加的社员不僅僅是星马两地,也包括印尼及当時称为南洋各地的大埔人.因此被誉为”茶阳桥樑”称号.

        成立之初,会址暂借启发学校为办事处,两年后,即1936年8月租用位於长泰街10号A至二/三楼为社址,

        1936年5月2日秉承发扬文教事业及联系桑梓与大埔邑人之宗旨,正式出版《茶阳月刊》,《茶阳月刊》的出版時机正值风云激盪,瞬息变化万端的時局,因此《月刊》担负了协助宣传時局,领导邑人爱国爱乡、宣传抗战的角色.在抗战前后期间,《月刊》响应祖国民族统一战线运动,(当時星、馬未独立,华人为华侨,中国理所当然为祖国),吁请国共两党携手合作抗日,响应援助八路军,揭发汪精卫集团的卖国行徑,揭露大埔原邑贪官污吏、土豪劣绅等有益邑人的工作.《茶阳月刊》对文教事业,宣扬正义的积极贡献,获得当時中国国内要人与知名人仕的赞赏,如宋庆龄、何香凝、陶行知、矛盾等為月刊题词或赐稿.《茶阳月刊》断断续续出版了31期,二战后复刊出版14期,编委是黄小品(岸苇)、范选文(微风).可惜,由于种种原因,本社没有留存月刊,目前,只有英国大英图书馆珍臧了一整套月刊,提供了研究当時邑人动态的资料.

        1937年7月7日牽动与激励全中国军民抗战神经的芦沟桥事件爆发了,7月21日在筹赈难民会上,本社认捐2000元,10月16日,本社联合茶阳会馆、启发学校举办游艺会,共筹得5000余元协助难胞.在哪期间,本社响应各界卖花筹賑,募集寒衣,对大埔原乡的教育事业,如协助虎山中学、埔中、候中、云中等学校向南洋各地筹募建校基金.

        1942年2月15日新加坡沦陷前,为免无谓牺牲与暴露,和不少社团的做法一样,把社址招牌取下,社内保存的书籍文件全烧毁,历史文物无法保存,非常可惜!本社活动宣告停止.

        沦陷后,本社的中堅分子被侵略者视为眼中钉与报复的对象,多人被捕,当時的社长张进之先贤遭曰本宪兵严刑拷打,威武不屈而病死于狱中,可钦可敬! (注:张进之先贤也是新加坡张氏总会创办人).

        1945年8月新加坡光复,逃亡与潜伏各地的本社热心中坚骨干陆续返星,范微风、黄小品、张逸凡、张梦生、黄祝秋、张剑华、邓文光、陈育民、廖尤健、谢学修、饶铁生等积极筹备复社工作.

        1945年10月27日本社复兴与社员大会在礼堂正式举行,通过章程,选举社长、理事,提案”殉难社员及同乡追讨案”.

        1945年11月1日举行筹备复兴委员会理事就职及社员联欢大会.。真正成立复兴首届理事会是在1958年。和平后(1948-1958年)期间,会务处于冬眠状态。

        1945年12月联合全馬來亚各埠同乡代表在本社举行”邑侨蒙难追悼大会”并编印〈邑侨蒙难特辑〉,推举范微风、黄小品往各地调查埔人蒙难实况.

        1946年春,鉴于茶阳会馆及启发学校设於禧街之馆址与校址毁于炮火,本社毅然负起重任,致函茶阳会馆,分头接洽召开茶阳同乡大会,决定启发学校复校计划,同時修订章程,使茶阳三机构------启发学校、茶阳会馆、茶阳回春医社更緊密合作.

        1949年前后期间,世界局势风云变幻,世界各地反殖与争取民族独立自治运动风起云湧,中国国内更是天翻地覆的改变,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布成立.世界两大阵營蔚然成型,冷战开始。本社当事人员不可避免地为殖民政府关注,社务活动因而进入冬眠状态,至1958期间,政治大环境改变,社务也逐渐复苏。

        1958年新加坡即将获得自治,本社同仁张慎初、廖建东、汪祥昭、张兆馥、黄华兴、张兆薔、李紀洲、余秉衡等乡贤召开社员会议,并公推张慎初、张雪涛、张兆蔷、张伯翔、李庆华、李乃积、李纪洲、余秉衡、廖建东、林振祥、杨德轩、官孔谋、官德望等成立社务委员会整理社务,咸认为本社为文化团体,社址招牌应由同乡文教界名人书写较具意义,于是延请南洋大学文学院院长范河博士挥毫赐墨。

        1958年10月26日复兴首届理事就职。社长为张慎初。

        1959年为适应潮流,本社举办馬来文班,由余胜义务教导,配合自治后以华、巫、英、淡米尔语为官方语文的需求.

        1961-1962年,社长为蓝天。

        1963-1964年,社长为钟丰昌,理事会通过设立中、小学奖学金,奖励品学兼优的社员子女,并大学贷学金,协助家境弱势社员子女深造.贷学金获得张梦生乡贤捐助5000元,何启荣乡贤捐助3000元.当届理事也赴马来亚联邦,亚庇,古晋,诗巫等地筹款, 获得热烈响应。

        1965-1968年,社长为张慎初连任两届,1967年初,购买福建(马车)街14号店面的产业(吴大同先生介绍,拒收佣金)。1967年秋,先贤廖仰成先生把芽笼17巷自己所属的三间店面以原价转让给励志社,大义之举,值得后人尊敬。之后,本社将福建街14号的店面以原价转让给他。

        1969-1980年,社长为罗秋圃六届连任,任内设立慈善基金,馈赠渡岁金给回春医社病人及年过六十之贫苦同乡.1969年7月先贤张雪涛建议购买芽笼24巷29/31号店屋,后转让给南洋罗氏公会。1970年提议购买芽笼八巷50A/B两间物业,以每间4万2千5百元成交。手续完成后即时装修,打通两个二楼单位,即年冬搬迁自置产业办公。

        1981-1984年,社长为刘锦光连任两届。

        1985-1988年,社长为黄世尚,任内出版[茶阳社讯],后与茶阳会馆联合出版会讯.

        1989-1990年,社长为余达水,与茶阳会馆联合出版的会讯至第六期更名为[茶阳之声].期间举办”医学专題讲座”.

        1991-1994年,社长由刘锦光担任。

        1995-1996年,社长为钟卓才。

        1997-2000年,社长为黄德昭,任內成立妇女组,客家美食交流.1998年创办[茶阳励志之声].同年搬迁至芽笼17巷13A,15A自置产业办公至今。

        2001-2004年,社长为罗焕文,出版社讯,组家乡访问团.

        2005-2008年,社长为饶尚仁,任内每年都与茶阳会馆联办国庆、会庆、社庆三庆联欢晚会,新春团拜、保健、旅游、语文学习,探问资深乡贤,举办’敬老尊贤聚餐会’尤为特色.

        2009-2012年,余麟昌任社长,与茶阳大埔会馆联办44周年国庆、151周年馆庆,75周年社庆.同時出版75周年纪念特刊,颇具参考价值.

        2013-2014年社长为杨双发,任内举办48周年国庆暨79周年社庆、新春团拜、双亲节宴会、八天中国文化交流旅行团;尤以今年为欢庆本社80周年大庆,出版“茶阳(大埔)励志社80周年纪念特刊”。

        励志社由1934年成立迄今历经80年,由1945年复甦,则为69年,正式复兴活动则为54年,其中历经战火,坑坑洼洼,一路走來,历届理事们凭藉大公无私的精神,为社员、为大埔社群服务.可说是’王宝釧寒窑苦等薛仁贵---忠贞不渝’.

        本社八十年的历史涵盖了大埔乡贤的集体文化史,其中许多个人的爱国爱乡,尤其热爱所居住的土地,可以为他抛头颅,洒热血地捍卫这个国家!日久他乡变故乡,这种情操是崇高与难得的。涌现许多领袖和英雄,为这片土地做出了不朽贡献被载入了史册。英国大不列颠图书馆收藏了本社出版的《茶阳月刊》难于查阅,但本社所仍保留不少记录,有兴趣者,可通过理事介绍向秘书处借阅。

        今天,新一代大埔乡亲在新加坡共和国各个领域展露头角,大领风骚比比皆是,社员们的孩子,也在学业与事业上成就不小,先贤们的苦心与期望得到了印证与回收,这也是我们庆祝八十周年的意义。


(此编年史刊登于80周年纪念特刊2014)


 

最新评论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5-5 11:48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