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雜談中國語言

2011-10-22 09:40| 发布者: huangchunbin| 查看: 1015| 评论: 4|原作者: 老米鴿|来自: 客家风情网

摘要: 為何我如此熱衷於語言?因為沒有語言,文化就無從談起。人類的語言和文化一樣,縱有千差萬別之說,沒有高低貴賤之別。就像需要保證生物物種的多樣性一樣,人類的文化也要保證多元發展。唯此,我們的生活才會多姿多彩 ...

        為何我如此熱衷於語言?因為沒有語言,文化就無從談起。人類的語言和文化一樣,縱有千差萬別之說,沒有高低貴賤之別。就像需要保證生物物種的多樣性一樣,人類的文化也要保證多元發展。唯此,我們的生活才會多姿多彩,我們的思維才會活躍,社會才可能生生不息。文化要多元,首先語言要多樣。這種多樣,不是生搬硬造出來,也不是憑空就可以想像出來的,而是歷史的沉積、自然的選擇。人人都要學會尊重差異,也要學會懂得如何尊重差異。  但是很遺憾的是,中國的一些人並不懂得這個道理。在文化人類學的觀點看來,差異或許可以等於精彩的源泉,而在一些人看來,差異幾乎就是障礙。夫障礙者,必須同化之或消滅之,以使天下“唯我獨尊”。看中國現今的語言政策,便可推測這樣的人也許並不在少數。


       可能很難想像,在步入近代以前,整個東亞可以說都是漢字漢文(文言文)的天下。今日大家認為理所當然的事,如中國人講漢話,日本人說日語,韓國人用韓文等,在一兩百年前並不是那麼回事。也就是說,語言文化的界限並不與今日的國境線完全重合。


       比如提及日語,可能沒有學習過的人都知道,“日語是漢字和假名混寫的語言”。沒錯,但這只是現代日語而已。在明治維新(1860年代)以前,日本的知識份子之間通用或者說官方使用的,只有漢字,是唯一標準而正式的文字,謂之“真名(與之相對的即假名,亦即借用的文字)”。當時的日本人中,不會假名的比比皆是。特別是受教育程度越高的人,可能越不屑於認識假名,遑論使用。值得注意的還有一點,就是假名在當時並不統一,其數量其種類都與今日有很大的差別。


       再比如看韓文。從1446年出現,一直到1945年,在長達數百年的時間裏,根本普及不開來,一直被稱作“諺文”,更多是作為“漢語拼音”而使用。“諺”者,俚俗也。之後之所以被採用而替代掉漢字,是因為朝鮮民族意識的覺醒和近代國民國家的成立,又特別是對日本殖民統治以及過往藩屬大陸歷代王朝的歷史的抵觸(當然還有諺文本身的特點)。


       再講一點,可能讓大家感到震驚的是,就是歷史上並不存在所謂的漢語而只有“漢字語”。也就是說,在中國廣袤的大地上,存在著各種各樣的語言,彼此之間在語音上在語法上各有差異,但在文字上在書寫上共同使用漢字。其實何止中國,前面講到的日本和朝鮮乃至越南也都一樣。


       鴉片戰爭以降,面對西方列強隆隆的炮火,清王朝開始瓦解,傳統的封建帝制也逐漸崩潰。隨之而來湧入大陸的是來自西方的民族意識和國家觀念,所有這些,在今日是理所當然、不容置疑、婦孺皆知的“真理”,但在當時卻是極其新鮮而刺激的概念。再後來,甲午海戰,清朝敗給了日本,人們這才意識到今日意義上的“國家”和“民族”,才覺得需要凝聚成一股力量。也就是說,日本是近代亞洲的第一個“民族”和“國家”,日本的侵略促成了亞洲民族意識的覺醒。


       於是辛亥革命爆發了。縱軍閥割據,到處淩亂,但也有了近代國民國家的雛形。至此,“國語”自然成了必要的議題。雖然在自身特點上有天生的“缺陷”,但由於“人多勢眾”“地大財粗”,北方話,特別是北京話理所當然地成了“國語”。需要注意的是,這裡所說的“缺陷”,沒有任何貶低的意思,而是中國這麼多漢語系的語言,北方話是偏離古漢語最遠的(如古漢語有“平上去入”四個聲調,北方話沒有“入聲”,即沒有以p t k收尾的音節。像“合”“一”“曆”三個字,客家語唸hap it lak,和中古漢語一脈相承,和韓語日語越南語也有對應,而北方話因為長期受蒙滿語言的影響,完全喪失了這個聲調)。所以準確地說,中文並不等同於普通話,而普通話的嚴密英譯名也非Chinese而係Mandarin。


       那所謂的“七大方言”“八大方言”是怎麼回事呢?那都是當權者由於政治上或者說民族統一上的考量而已,在學術上毫無道理可言。很簡單的例子,彼此基本互通的語言,畬族的畬語和漢族的客家語,被看作是不同的語言;而彼此不能理解的語言,如客家語和潮汕語,卻被看作是相同的方言。這樣的事,當然不獨中國才有,世界範圍內到處都是,像瑞典語與挪威語,看似不同語言,其實最多可能也就粵語湛江話和廣州話之間的差異。故而,判定語言抑或方言,不是語言學者的決定,而是政治家們的功課,當然也與話者本身的心理有關。


       那為什麼只有普通話才能寫出來呢?這是天大的誤會。事實上,也許普通話是最難用漢字表記的漢語言之一,因為如前所述,它偏離古漢語,很多字詞都需要新造。而與之對照的,比如吳語、閩南語等,因為保留古漢語多,多半的字詞都可以直接在古典中找到。大家之所以不懂,是因為在長期不公平不公正的語言政策下,早就集體失憶了。所以很遺憾的是,現在多數人可能都覺得,漢字是普通話的專利,每個漢字發什麼音表示什麼意思都得以普通話的意思為中心。其實完全不是那麼一回事。


       我在這裡最想傳達的一點是:江南、華南的漢語,莫非瀕危語言。大家不要覺得,好像身邊還有很多人講,自己的母語就不會衰落。事實上,我相信每一個有心人都能容易地感受到母語的式微。江南一帶我不清楚,至少華南,除卻粵語稍微好點之外,其他客家、潮汕一概危險。因為,現有使用人口的多少只是語言能否維繫下去的必要非充分條件。


       那麼憑什麼說母語瀕危呢?請看以下幾個指標,大家一一對照一下,我這裡講客家語的例子。


       今日世界一門語言能否生存下去的條件:


       1.是否有代表語言或者說標準音?有,梅縣話。但是,因為經濟欠發達,梅縣話本身的影響力極其微弱。


       2.是否有完整而規範的書面表記?勉強有,但只是極個別人(不客氣地說本人)掌握,大多數對母語用字或者說對漢字本身缺乏理解又或者沒有興趣。


       3.是否作為公用語言使用,特別在學校領域和電視領域?沒有。客家語早被驅逐出校門,難登大雅之堂,早就被局限在家庭和菜市場。不要說學,年幼一代甚至在學校聽到母語的機會都少。電視上更不用說,從國家級到省級,一概沒有客家的聲音。市縣級的電視台也許勉強有當地語言的節目,可佔不到半壁江山。在所謂的黃金時段,地方台播用的也非客家語。其他公共場合,比如機場、車站等,也幾乎沒有。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hd136302 2011-10-22 09:17
钱乃荣:保护汉语方言、弘扬地方文化刍议(发表于 2009-10-30 14:40:49 )
https://www.hakkaonline.com/foru ... hlight=%BA%BA%D3%EF
引用 hd136302 2011-10-22 23:01
本帖最后由 hd136302 于 2011-10-22 23:04 编辑

普通话(相对南方话来说就是北方话)是太子,所以继承了皇位,南方的不是太子,所以就是今天的地位。
引用 kaggarin 2011-10-23 19:02
本帖最后由 kaggarin 于 2011-10-23 19:03 编辑

先努力完成1、2吧,这个是我们现在能做的。
而3可遇不可求。台湾那边立法上成功了,但不知道未来能公事和普及到什么程度,而且到底能坚持多久。
引用 山谷围 2011-10-24 07:59
楼主很给力,我支持你的说法!

查看全部评论(4)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4-29 02:29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