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詔安客家人在臺灣的開墾與分佈情形

2011-2-14 12:59| 发布者: huangchunbin| 查看: 7621| 评论: 0|原作者: 李坤錦|来自: 公民平台

摘要: (一)張廖、李、鍾、沈姓篇 詔安客家原鄉與姓氏 詔安縣地處福建省最南端,該縣的西北部山區有五個鄉鎮連成一片,是客家人的聚居地。明嘉靖九年(1530年) 設置詔安縣,當時是從漳浦縣的二、三、四、五都析出的,客家人 ...

 (一) 張廖、李、鍾、沈姓篇        

詔安客家原鄉與姓氏

       詔安縣地處福建省最南端,該縣的西北部山區有五個鄉鎮連成一片,是客家人的聚居地。明嘉靖九年(1530年) 設置詔安縣,當時是從漳浦縣的二、三、四、五都析出的,客家人聚居地基本棣屬二都。

       現建制是秀篆、官陂、霞葛、太平、紅星五鄉鎮。講客家話的共有58個行政村,650個自然村,人口158000多人,總面積410平方公里,占詔安全縣人口58萬的四分之一,占全縣土地面積1247平方公里的三分之一。

       目前生活在詔安二都客家族群,大都是從元至明初年間,由客家祖地福建西部汀州府各縣遷來。依據漳州市政恊2007年7月編篡、中國文史出版社出版的《漳州姓氏》一書的資料及實地調查情况,現把較大族群列表介紹如下:

 

詔安縣大族群姓氏源流分布情況表

 

姓氏

何地

遷來

定居時間

始祖

繁衍代數

現有人口

居住主要村落

張廖

寧化    

元末明初

廖化

張元子

25

4.9 萬

官陂鎮17個行政村,紅星鄉進水,五洞,六洞,霞河

寧化

石壁

明永樂年間

王寳生

23

1.8 萬

秀篆鎮陳龍、頂安、北坑、東徑、堀龍、后堀、注湖上湖、三角塘、隔背小北坑、獅頭樓

永定

下洋

元順帝年間

游念四

25

6 千多

埔坪、石東石下、注湖、大龍

寧化

石壁

元延裕年問

黄元隆

25

7千多

霞葛鎮天橋、五通村、溪東村、溪材庄尾

饒平百嵩

元末明初

黄鎮秀

25

6 千多

秀篆鎮、煥塘村、彩山村、石示岭

西潭湖美

明正德

黄應昌

18

3千多

霞葛鎮庄溪村

永定金豐里

元景炎年

江百十二郎 啟昌 叔侄 永隆

24

1.2萬多

霞葛鎮天橋、司下、坑河、井北樓、太平鎮大元中、秀篆鎮上洋、江厝城

上杭

元末明初

上杭公  壽山、

福山

25

1 萬多

太平鎮:太平、科下、林塘、榕城、新營

平和鄭坑

明正統景泰

李仲儀李仲信

23

9千多

秀篆鎮:青龍山、乾東、寨坪、梓庭

江西

元末明初

陳元隆

23

9千多

太平鎮:白葉、霞葛樓下、官陂梅子林

 

西潭上營

元末

林原隆

23

7千多

霞葛鎮南陂、庵下、桃李林

寧化石壁村

明初

呂秉仁

22

4千8百多

秀篆、鎮河美村、玉龍沆

饒平東山

明初

田九郎

23

4千4百多

太平鎮麻寮、河邊、雪里、霞葛鎮石橋

平和大溪鎮

明萬歷

葉元波

(9-23) 15

900多

秀篆鎮隔背、長寮

饒平水口

元至正十七年

邱伯順

23

800多

秀篆鎮新城、乾下、大坪

寧化

元代

賴天龍賴壽遠

24

800多

秀篆鎮埔坪嶺下、霞葛鎮下河、官陂鎮鳳獅湖田

寧化

元大德(1297)

謝升之

24

700多

官陂鎮半徑、桐子里、下洋坑

平和九峰

明初

楊大章楊秋晚

22

680多

霞葛鎮華河村下河

 

 

 

 

 

 

 

 

 

 

 

 

 

 

 

張廖開墾二崙、崙背、西螺的情形

 

       西螺地區大批的雙廖姓人氏,生廖死張就是從官陂來的,從現有資料顯示康熙30年(西元1691年) ,十三世祖廖欽承(字榜)與廖盛周叔侄兩人與族人入墾崙背港尾,康熙四十年(西元1701年) 廖朝孔、廖朝問、廖朝路三兄弟和堂兄弟廖朝近、廖朝廳入墾二崙(頂茄塘、下茄塘、崙東、崙西、塘子面) 。在此後一、二十年間(康熙四十年到六十一年) 也有其他的張廖族人二、三十人,陸續續從詔安縣官陂移民來臺,分散於西間、二崙一帶各角開墾農地,直到乾隆間,滿清國勢底定,國泰民安之後,逐漸開放移民禁令,允許沿海人民出海謀生,引起福建、廣東兩省沿海居民,移民海外熱潮,他們大批離鄉背井,湧向海外,有者移民南洋各地做了華僑,有的前來臺灣墾荒做了「唐山移民」。

        在這一波移民熱潮中,又有不少官陂廖姓族人,一批又一批移民前來西螺、二崙、港尾一帶二、三十個聚村莊拓墾,形成了所謂的西螺七崁,又另有祖先源自福建永定在大陸己移居詔安秀篆的李仲信泒下的李姓詔安客入墾油車、永定、大義崙等村落、以及崙背崙前村、羅厝莊,鍾姓人士入墾頂茄塘(今定安村) 、番社(二崙油車)、湳底寮、崙背的枋寮(崩溝寮) 、楊姓入墾楊賢庄,詔安太平文山程姓人入墾埔心、閩南林姓人入墾西螺、崙背等地。

        西螺七嵌中,西螺境內只有兩嵌:廣興、頂湳、埔姜崙是第一崁,魚寮、下湳、九塊厝、太和寮、吳厝、七座厝是第二崁。崙背鄉僅有一崁:港尾、田心仔 (己消失在新虎尾溪中) 第五崁。二崙鄉佔有四崁。廖、李、鍾為二崙鄉前三大姓,都是詔安客家人。今天的西螺街上,漢光里(三格漁池)舊稱番社、新社、社口(福田里) 是平埔族人的根據地,大園里靠近濁水溪處是渡口,雜姓相處,因此不在七崁之內,漢人進入開發也比二崙、崙背晚了五、六十年。

 

張廖參與臺中盆地、南投的開墾與全省的分佈

 

        張廖姓在台中西屯、北屯都有很多的人口,康熙年間比廖朝孔早些時間或同時間就有張廖人氏入墾大墩,康熙四十五年,廖朝孔利用墾殖閒暇前往台中港尾探訪宗親,雍正年間以廣東大埔張達京為首的「五館業户」獲得大台中平原的開墾權,因無力解決引水問題,邀請俱水力專長的廖朝孔加入成為「六館業户」,開墾完成後廖朝孔按持分取得大批土地,謙辭水頭選在位居水尾的西屯。張達京剛來臺時曾在濁水溪南岸住了五年左右,曾任臺中市長的張啟仲、張温鷹即是張達京的子孫。

        在西螺、二崙、崙背土地開發完畢之際,有一些人跟著平埔族往南投、中寮移動,經過一段時間努力也在當地立足,南投市的包尾、振興里与西螺鎮的振興里完全同名,林爽文率天地會員開闢今中寮爽文路時,以張廖為主體的詔安客,因為祖先也有很多人參加天地會,有這層關係,得以沿爽文路兩邊開墾,並將爽文這個地名留下,彼此攀親拉關係,張廖姓與李姓因開墾發生衝突時,林爽文還在開墾的工寮召集雙方出面調停,這就是今天中寮又名鄉親寮的由來。

       光緒元年(公元一八七五年) 六月,西螺、二崙、崙背地區發生鍾李廖三姓大械鬥,時間長達兩年四個月,在數十次大小械鬥中,雙方各出動人丁數百人,在七崁各村落吶喊嘶殺,狀如一般戰場各有死傷。西螺有些廖姓人士為求平安過日移往斗六江厝里,此即今日斗六廖姓人士的由來。二崙境內有劉姓饒平客移出前往嘉義溪口。西螺街鍾姓人士想拉簫姓隣居下水對抗廖姓,簫姓不想受累,遷往彰化社頭簫家投靠宗親達十二年之久,南投中寮廖姓出動三百多人前來助陣,二崙鍾姓請崁頭厝簡義以開一槍則付一塊龍銀的代價對付七崁,因張廖簡三姓联宗的關係,簡義開槍時將槍口抬高,錢照拿,七崁損失的就是房屋周圍的竹子林,人員無損。簡義後來与柯鐵虎共同抗日,被辜顯榮招降。

       大致說來張廖氏的分佈是:雲林二崙、雲林西螺、雲林崙背、台北板橋、南投、台北三重、臺中西屯、南投名間、臺中豐原、台南南化、桃園大溪、臺北新店、臺北土城、彰化芬園。

 

李姓在二崙、崙背、桃園的開墾與全省的分佈

 

       李姓詔安客的分佈不像張廖姓集中,來臺的時間比張廖晚,分佈範圍是:雲林二崙、南投草屯(現任李朝卿縣長即屬之)、嘉義梅山(部份移古坑華山華南附近) 、雲林西螺、雲林崙背、臺中豐原、臺中石岡、臺中大里、桃園市、桃園八德、宜蘭市、宜籣羅東、宜籣蘇澳、宜蘭壯圍、宜籣冬山、臺北市、臺北金山、彰化市、基隆市、南投中寮。

        據家父李石兵公(民國九年十月五日生) 表示,他聽老一輩講,原先李姓準備在二崙開墾,後來墾民中有人會看地理,認為二崙不易發展(廖朝孔也有相同看法,故移往臺中開墾),於是決定往崙背開墾,但是李姓仍然開墾了二崙鄉的油車、永定、大義崙、荷苞嶼等部落,最早被開發的是大義崙,李姓在二崙鄉是第二大姓,在崙背是第一大姓,絕大多數是仲信公泒下,西螺社口廟邊有些李姓是仲儀公派下。李仲信公泒下除了二崙、崙背、西螺之外在桃園也很多,分佈於桃園市、大園鄉、龜山鄉、埔心鄉,近年來工商業發展,產生了不少殷實的商人,土地增值,連帶產生一些田僑,原鄉詔安青龍山仲信公祖祠「肇修堂」就是由在桃園的君實公泒下子孫李應城負責興建完成,資金則青龍山六千多人一人十五元人民幣與桃園君實公祭祠公會籌措,君實公祭祠公會有大批基金比崇遠堂、廖朝孔的基金還多。

        李仲儀的第十代孫李善明,于亁隆年間,率妻黄氏,兒子先俅、先璉、先洛、先極、先抓五兄弟一起橫渡海峽,到臺灣桃園縣大溪鎮月眉里,先幫人挑猪肉,後來自己賣豬肉,積攢一點錢後,便到大溪美華里,墾田耕作謀生,日子並不好過。其尾子先抓娶妻廖氏,到月眉自闖天下,務農產米,經營米業。不幸年僅四十一歲就早逝。其妻努力撑持,待其三幼子長大,適逢大溪作為臺灣北部重要商埠,進入繁盛時期,其長子李炳生,不僅經營米業,又購置帆船,往返臺北與大溪之間,載貨賺錢,積蓄資金便購地,參加興建和平路街道。歷數代經營,形成月眉李氏大家族聚居區,用李炳生創辦的李金興商號,建成李金興祭祖五大公業,不僅興建宗祠「肇慶堂」,創辦蘭園,成為富甲一方的李氏新族群。

 

鍾姓的開墾與分佈

 

       二崙鄉第三大姓鍾姓客家人是畲族也就是福建的原住民,為百越的一支。鍾姓來自詔安官陂鎮陂頭自然村,當初張廖氏自寧化移到官陂時雙方為了用水問題爭吵不休,由於鍾姓是原住民在用水方面佔得先機,廖姓吃盡了苦頭,後來官方出資興建水陂平息紛爭,官陂之名由此而來,早期受漢人岐視,自尊心受損,結婚後大都冠以妻姓,因此官陂鍾姓僅剩29户118人,他們也知道大批人口移到臺灣,因此透過「海峽兩岸論壇」極力邀請鍾姓參加。

       鍾姓的分佈是:雲林二崙、雲林虎尾、嘉義市、嘉義竹崎、臺北淡水、彰化溪州。

        今年元月底到二月初我帶著兒子和女兒前往詔安客家山區,經由漳州客家文化恊會詔安分會會長沈鴻達先生告知本縣斗南鎮埤麻里、大東里的沈姓鄉親也是詔安客家,他們來自詔安縣客家區的太平鎮,來臺的時間比張廖還要早,斗南在明鄭時期就己有人入墾,經查資料沈姓先人有人當鄭成功的援剿左鎮參將,退伍後与族人在新營柯下城仔開墾,嘉義的水上、本縣斗南的小東里、埤麻里都是同一族系,可惜年代己久,都不會說詔安客語了。   

結論

       詔安客家人因為原鄉貧困,因此在明末清初有部份人士跟隨鄭成功從事反清復明的戰事,事後就留在臺灣開墾,在時間上先馳得點,可以佔有平原開墾,沈姓如此,張廖亦然,事實上詔安客家人在臺灣開墾的成果絲毫不比河洛人遜色,這是我們大家應該可以暸解的。

 

 

附錄:廖朝孔從二崙往台中開墾的來龍去胍

        康熙四十年(一七○一年) ,廖朝孔年二十九歲,由番沱上路,經考證番沱就是今天的彰化縣芳苑鄉海邊,當時平埔族人在海岸邊挖了一個小缺口,方便帆船靠岸,所以芳苑的舊名叫(番仔挖) ,廖朝孔剛上岸,也不確定要往那邊開墾,他看芳苑當地都是光禿禿的海埔地,無法開墾(經田野調查,今天芳苑有張廖人士居住,南邊的大城鄉有單廖人士居住,部份移往二崙新莊,然後移往西螺,即廖文毅家族) ,於是問當地人士東西墩(今台中) 和二崙那邊比較近,當地人士告訴二崙比較近,於是就來二崙開墾,「三塘一面」就是他的開墾成績,他在二崙東方竹篙崙尾築造埤塘,然後開好水路,將頂茄塘、下茄塘、埤塘的水引到塘子面灌溉,把一片荒地開墾成良田。

       講到廖朝孔往台中開墾,我們不能不提到另一個人即是「『割地換水』的『番仔』駙馬張達京」,張達京於一六九○年(康熙二十九年) 出生於廣東省潮州府大埔縣,是客家人,少廖朝孔十九歲。張達京,字挀萬,號東齋,自幼聰明,從小習武,還跟著父親學習中醫,習得一身治病的本領。一七一一年(清康熙五十四年) ,年方二十歲的張達京渡海來台,居住於濁水溪南岸,今天彰化縣溪州鄉有外潮洋地名即是大埔人士所墾,西螺鎮的小茄苳人數近半的劉姓人士也是廣東大埔人。清代的濁水溪即是今天的北斗溪,張達京在此居住了五年,事業上並不得志,此時廖朝孔與其兄弟、堂兄弟正在二崙大興水利,從事開墾。張達京對廖朝孔的水力專長必定有所與聞,種下了日後邀請廖朝孔共同開墾台中盆地的因緣。

        根據「廖氏大族譜」記載,廖朝孔來二崙開墾的第五年,康熙四十五年(一七四五年) 前往港尾(台中) 往訪宗親,本人在一次洪敏霖教授的演講中,向他請教廖朝孔開發台中的細節,他說廖朝孔先在今日彰化的快官開墾,這是甚麽原因呢?因為這時的大臺中平原尚在大甲西社、牛駡頭社以及沙騼社的控制之下且不服官方統治,漢人無法進入開墾,雍正十年(一七三二年)岸裡大社第三代總土官敦仔與張達京率「番」恊助清廷掃除三社叛亂,雍正帝賞賜御衣一襲,敦仔將以前請准之墾地,悉交張達京統籌規劃開墾,於是客籍墾户前來大事拓荒。廖朝孔病逝於清雍正九年(一七三一年) ,第二年以張達京為首的「五舘業户」要開墾大台中平原,因為無法解决「水路」的問題,邀請他的兩個兒子(老大與老三) 仍以父親廖朝孔的名義加入「五舘業户」,「五舘業户」變成「六舘業户」,總共集資六千六百兩銀開墾大台中平原,開墾完成後,原住民得二分墾地,六舘業户得八分土地,分土地的過程中廖朝孔這一股謙辭水頭,選擇水尾區塊(今台中市西屯區) ,依我得知的初步資料,台中平原的開墾,二崙前去參加的人除廖朝孔這一房以外,他的親兄弟廖朝問和堂兄弟廖朝廳也有人參加,這一部分有待廖家提供更詳細資料。今天廖朝孔在二崙與台中都有子孫与家廟其原因在此。

         以下資料引用自 李筱峰、莊天賜 編 「快讀 台灣歷史人物 1 」在此致謝

 

        一七一五年(清康熙五十四年) ,居住在台中盆地,屬平埔巴宰海族的岸裡社(今台中縣神岡鄉) 原住民歸附清廷,帶動漢人進入台中盆地拓墾的風潮,張達京也在這時北上來到台中。

        張達京並不急著開墾土地,而是先認真學會了原住民的語言,藉此向原住民爭取認同,等原住民逐漸去除敵意之後,他又教導原住民學習漢人的飲食習慣,禮儀風俗以及耕作方式。不久,岸裡社內發生流行性疾病,張達京用父親教他的中「醫治病技巧,細心為人診療,不只救治了許多原住民,也完全得到他們信任與愛戴。

        岸裡社的頭目阿莫對張達京尤為賞識,在旁人的穿針引線下,欣然把女兒嫁給張達京為妻。娶了原住民公主的張達京,被當地人稱為「番仔駙馬」,至今這名號仍在台中民間廣為流傳,而這段佳話,也促進了原住民與漢人關係的和諧。

        成為駙馬後,張達京開始幫岸裡社掌管產業,並成為官方指定的岸裡社通事。一七一六年(清康熙五十五年) 張達京指導阿莫向官府請求申請開墾土地,並確立土地所有權。結果官府不但答應阿莫的請求,還多給了岸裡社一大筆土地,使得岸裡江的土地範圍擴展到整個台中平原的大部分,張達京儼然成為中部地區平埔族原住民的盟主。

         一七二五年(清雍正三年) 張達京更進一步當上岸裡大社(包括巴宰海平埔族中的岸裡、樸仔籬、阿里史、掃拺、鳥牛欄等五社) 的總通事,同時設立「張挀萬」墾號,開始投入開墾工作。為了讓漢人與原住民互蒙其利,張達京想到了一個「割地換水」的方法。

        所謂「割地換水」,就是由張達京出資開鑿水圳,將一部分水源分給原住民灌溉,原住民則割一部分土地給張達京。如此一來,張達京有了土地可以開發,原住民的土地也有水源雚溉,可以增加收成,對雙方都有很大的好處。

       以上為引用資料,謹致上萬分謝意。

最新评论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4-20 00:27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返回顶部